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彷徨读后感 > 地图 > 彷徨读后感,2024彷徨读后感
彷徨读后感相关栏目
彷徨读后感热门栏目
彷徨读后感推荐
彷徨读后感

(共 404 篇)

  • 1、 彷徨读后感通用

    您或许可以尝试查阅“彷徨读后感”,从中获得灵感启迪。阅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常常会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现实意义。通过记笔记的方式,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欢迎您收藏本站,关注我们的更新!

    彷徨读后感 篇1

    《彷徨》是鲁迅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小说代表作。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香门第,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国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大多数人都承认他是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小生,中国社会的弊端予认深刻的阐释,是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一生作品很多,有小说,散文诗,回忆和杂文等,代表作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篇》,《野草》,《花夕拾》,《南腔北调》……

    他前期的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以清末明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宽充裕,幽默洒脱,于前期大不相同。

    《彷徨》是作者记述的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琐事和所闻所感,以及对往事的一些追忆,通过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对当时社会的评论,无形中也对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美好的祝福,希望构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彷徨》一书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辛”,“怒其不争”关怀,艺术技巧圆熟-----深亡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参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我们活得要有意义,要投入生活,深入社会;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要敢于奋斗,要敢面对和承受现实,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彷徨主要源于责,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

    《彷徨》中的人物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行路线,人物的悲剧性藉由其命运的恶化或曾经纯真美好信念的消亡而呈现。在作者有意识营造的灰暗阴霾的大背景下,这种悲剧显然无法抗拒。读鲁迅的作品或许可以引人深思,引人追寻和鞭挞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然而命运的恶化仅仅只是改造社会便可以彻底消除的么?人群之中,种.种畸形的集体无意识,仅仅只是一个“国人劣根性”所能概括?

    可惜的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主流评论体系中,对于鲁迅的解读仅仅停留

  • 2、 《彷徨》读后感8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专题“《彷徨》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经过搜索和整理,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呈上《彷徨》读后感。读书可以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假期我品读了作者的作品,果然收获了很多心得感悟。在这个时候,相信很多人愿意将这种情感记录在自己的读书感悟当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彷徨》读后感 篇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其实,彷徨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的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与世,做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这现实与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着亲人与故人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当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承受不起时,就会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想把这坛子打破的冲动。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很简单,人们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总在努力学习适应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恰恰忽略了一点:忘记了学会与自己快乐相处。而正是在这一点,才导致了我们种种的烦恼与痛苦。

    这个时代比以往更看重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面前都隐伏着万千机遇,而最大的机遇却是洋溢于你生命中的乐观和欢喜。“纵然是漂流四方,也要边走边唱。”自觉地享受着实在的生活,又被高远的希翼所牵引,那该是如鸟在林的快乐啊——所有的树木清风都适合你。彷徨读后感 我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鼓励与抚慰,长长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自己的心灵快乐无比。

    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幸福快乐的感觉,才会使自己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只有快乐、愉悦的心情,才是创造力和人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不断给自己创造快乐,与自己快乐相处的人,才能远离痛苦与烦恼,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彷徨》读后感 篇2

    鲁迅先生的《彷徨》多是以农民知识分子作为中心人物,在思想苦闷的二十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注意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精神上的穷困潦倒,无论是《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还是《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都能从中都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深沉与愤慨之情。鲁迅先生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如匕首一般深深扎在敌人的胸膛,刺痛敌人的神经,以独特

  • 3、 《彷徨》读后感700字合集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彷徨》读后感700字合集”,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彷徨》读后感 篇1

    1933年,鲁迅为《彷徨》题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于一卒,荷戟独彷徨。”《彷徨》已经是一年前看过的了,但却仍记忆犹新。《彷徨》里的各篇虽然题材不同,内容各异,但都着重描写社会各种人物的遭遇。借此换起人们的觉醒,改造日益堕落的中国社会。

    最让我们触动的是《祝福》,《伤逝》两篇代表作。《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不朽之作。里面的主人公___祥林嫂,她善良,勤劳、质朴,顽强,但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的对象,最终被旧社会吞噬。短文一开头就有写“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肖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一刻,我也在想:这哪是四十几的中年妇女,这分明是8,9十岁的花甲老人呀!社会对人民的压迫已到了这种程度。“让我不由得去为他们祝福!让我体会到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矛盾和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与《祝福》不同的是这里这里不完全是黑暗的,这里还有纯美的爱情。《伤逝》__为那些逝去的美好而伤痛。这诗一般的语言、读起来像听一首优美的小提琴曲,纯净、温婉、动人。却消失在黑暗的时代里。如果说祥林嫂的悲剧是因为她没有文化,那么子君呢?她是五四运动启蒙下的女性,也是敢于追求爱情的子君。但那个社会不允许,只有梦想破灭,但他们的爱情也从社会黑暗中露出一丝光芒。让人觉得再黑、再暗、爱是永不变的。这也证实了那句话”有立足之本才有爱。“也让我明白了人必须活着,才有所附丽。”

    读着读着,我感到十分难受,为那时的惨状也为那些人们难受。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比那时好上数倍的现在!只有这样的历史才能向前推进!

    《彷徨》读后感 篇2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

  • 4、 摘星读后感400字(3)篇
    摘星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能不能说我抱着手机看了一天,从早晨八点起床,一直到现在凌晨三点半。期间花了两个多小时写了篇自然辩证法法论文。没有早饭,中饭,写论文的时候,吃了面包,很贵,写完论文,喝了粗粮面,我怀念家里的馍馍,甚至是开水面条,也怀念大学里不好吃的炒菜。我不知道我会在这条路上走多久,堕落多久,但是我知道,我不会让自己,也不允许自己堕落。我一遍一遍的看着没有营养的小说,安稳自己不安分的心,疼着,迷茫着,挣扎着,找不到出口,就熬夜,睡觉,听歌,暗无边际,找不到光,可是我知道,我黑暗的世界里,有朋友在努力,有家人在努力,我没有理由,找不到来时的路!我爱他们,深深的爱着。他们就是一束一束的光,终究会把我带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在爱情上,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和别人交流,所有的插科打诨嘻嘻哈哈,都经常让我忍不住的落寞。所有的喜欢,验证里书里的一句话,我喜欢你,可是关你什么是呢?放弃是当然的,没有必要让自己一直自怨自艾,尤其沉溺在自己给自己的感动中!n我一直不喜欢很撕逼的言情小说,尤其是里面充斥着交易背叛,肉体的欲望的小说。以前的甄嬛传我多多少少看到了我想要的友情,在寂寞深深的庭院里,有一个人陪着你,安慰你,彼此相依相偎,不觉时光悠长,寂寞无期,后来的如懿传,我终究还是没有了性子,匆匆开了头,急急忙忙看了尾,里面依旧有我想要的友情,悠长婉转,只是,相似的地方太多了,种种勾心斗角的上来,让人心慌和厌烦。我喜欢华胥引,心疼里面的每一位女主角,我喜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枕上书,他们在我一段孤独害怕的日子里,安慰了我,我喜欢何以笙箫默,无尽的等待,终究没有将就,我喜欢杉杉来吃,简单不做作的女孩,平平凡凡,我喜欢微微一笑很倾城,大神一般的存在,注定波澜壮阔,但两人宠辱不惊,深信不疑的爱,势均力敌!n你是天上的星,被一只猪摘到了,你是天上的一颗星,被一个不懂风花雪月的人摘到了,两个人彼此仰视,就会更加珍惜吧!两个人有荒唐的开始,好在都是彼此的良人,那些算计,不信任,可以说是深深相爱的见证,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呀,你好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倾其所有的爱可以吗?心疼女主和男主,庆幸他们遇见了彼此,有过猜疑和伤害,有过开心和幸福,离家出走了,冷战了,终究还是回来了。对了,朋友就是朋友,不能有困难,我会心疼。爸妈就是爸妈,无论再困难,也会原谅你,陪你抗下所有的一切,牵挂你开不开心,吃没

  • 5、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读后感400字(3)篇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之前虽然有在微博上看见子文和子豪的一些文字,但这是第一次看他俩的书。说句实话,我只想到过他们这么年轻有为,可是接触到他们的文字后,我慢慢发现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成长和渐近成熟的标志。我于是知道这两个大男孩都曾和我们一样——年轻又彷徨。

    书的内容上,子豪写了十个成长过程中对他至关重要的人,包括自己和他哥哥。在讲过他们和别人、和自己的故事之后,写下来自己的好想。这使我想起我的一些成长经历,想起那些走了又来来了又有的人,想起自己的父母、姐姐、哥哥和弟弟,这些都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正是这样的成长轨迹,才有了如今的我。

    而哥哥子文所写的,往往要更直接、更有涵义一些,也能更启人思考,如果你在家中也担任弟弟的哥哥(或者妹妹的姐姐),相信你对他写的文字都会深有体会。对朋友同事的信任和感恩,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弟弟的关怀,对人生和成长的思量,这些元素是子文文字里的核心,我们这些年轻人,早晚都会经历、思考这些,然后改变我们自身的观念的一部分。

    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都是要这样过来的,在这条充满问号和未知的路上,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的。我们都要相信,存在过的故事永远不会消失,它们或多或少都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把握当下,是行动,是多做一些事,多尝试一些选择,多留一些回忆,说不定哪天回想起来,自己就被感动了。

    成长就是这样的吧,当你经历过困苦,也享受了繁华,就会与自己和解,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能淡然一笑,不疾不徐去面对。

    但我还想对你说,成熟有成熟的好,青涩有青涩的乐趣,不用急于成熟。享受生命的每个阶段,接纳每个阶段的自己。

    谢谢你看到这里,啰啰唆唆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温暖你,就像深夜被梦惊醒,喝下一杯温水,陪伴着你沉沉入睡。嗯,我们每一点的付出、大多数的尝试,以及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你可以看到别人的光芒,但也要信仰自己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读后感400字 第(2)篇

    排版有问题,下一章的内容总是出现在上一章的末尾,没有分割线,看着比较头疼。

    喜欢这对双胞胎,看过的第一本书是《穿越人海拥抱你》,相比较下,我更喜欢那本。这本书里面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再就是,哥哥的弟弟的文风我更倾向于后者。这本书里最喜欢的是最后几章,弟弟在尼泊尔旅游的日记,以如果配上

  • 6、 奇点临近读后感400字(3)篇

    本书尽管出版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像明日黄花。但是今天读它,依然可以感受作者原创思想力量。它曾经是惊世之作,今天依然还是经典名作。作者是美国科技奖章获奖者、lemelson-mit大奖(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奖)获奖者,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曾经获得3位总统嘉奖,他还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知识面广,非同一般。因为他似乎原创新了一系列新思想,概念及新方法,引人注目。作者定义了奇点:“奇点是未来的一个时期:技术变革的节奏如此迅速,其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深远,人类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显然,它就是今天ai时代的来临,及其将来大发展之时刻。从技术上看,它似乎没有问题。不过,从现在国际关系发展政治大环境看,它真有可能到来吗?(书中翻译者也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注解)。作者认为“奇点将允许我们超越身体和大脑的限制:我们将获得超越命运的力量;我们将可以控制死亡;”。尽管我们都能够认同科学技术会快速发展,但是这是否依然像异想天开?书中,他提出人类六个纪元的假设,其中,第六纪元:“宇宙觉醒”。简言之,不管人是否相信他,至少他的想象力很奇特。其中,他特别看重现代科技必然之“指数增长”势头。这也是他基础理论根基之一。他还有一系列其他核心观点,例如,他认同讨论世上三大哲学问题:“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思想和记忆?宇宙是如何运转的?……信息的观点涵盖了以上三者”。还认为,“复杂性的最基础层次应该是运行于物理空间的信息处理过程。”。这句话很有份量。本书中,类似哲学深度思考内容忒多。例如,我们能通过简单的规则解决人工智能难题吗?“奇点还是一项经济命令”。“关于宇宙中智能的命运:为什么我们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等。希望与危险的深度纠结在那里等。简言之,它内容十分丰富。它像是真真加佳,虚虚实实。......当然,不能不承认它是“阳春白雪”,也非常不容易读懂,或者一定需要时间来消化本书。但是,也有像他十年前特别推荐纳米技术,现在似乎也还不知道,有什么特别推荐成果。例如,像什么微机器或者纳米机器人。另外,认为他对于人大脑的认知似乎还有待认真考虑,因为现在对于大脑更多的认识,发现它还不像作者描述那样理想化,简单化。此外,从近年其他现在ai专家们的共识,ai尽管可以按照规则作事情超过人,如果要机器能够达有婴儿之意识,或者它有在新东西面前,像婴孩那样自判断能力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其他,例如,今天思维癌症的“私人订制

  • 7、 利维坦读后感400字(3)篇
    利维坦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利维坦》是托马斯·霍布斯生平最重要的著作,出版于1651年。初版的《利维坦》有一个极为著名的封面,描绘着一个戴着王冠的巨大海怪,一手持剑、一手持仗,海怪的身体则由无数的人民所构成,暗示着由个人转让权利组成的国家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将颠覆基督教体系的整个世界观。而事实上,这本书也是近代政治哲学中最重要、最具革命性和颠覆性、最富有话题性的一本著作。政治哲学界有一句话私下里流传很广:大思想家都是读大书读出来的,而政治哲学里最容易读出大思想家的一本书就是《利维坦》。

    霍布斯人生中经历的最重要事件就是英国内战,《利维坦》的思考和写作,就跟这场内战有很大关系。本书以人性恶的理论为基础,以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论证了现代国家应当如何从社会契约中产生,帮助人们终结邪恶而悲惨的自然状态。霍布斯的理论逻辑完善却残酷,自提出之日起,他就遭到了很多批判和反对。但他理论中对于暴力机构本质的洞悉和对政治紧急状态的重视,却是现代政治的理论基础,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反思。

    一、《利维坦》中的人性论

    霍布斯跟牛顿基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经过现代物理学的冲击后,他对人性的理解就发生了一个转变,那就是:人就像物体一样纯粹是一种生物,意识什么的其实都受到物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影响。所以,你想做什么事都是你自己意识的动力决定的,跟上帝没有关系。而意识的最根本动力归根结底就是两条:欲望和恐惧。

    人性最强烈的两大动力就是欲望和恐惧,也就是追求利益,并且害怕失去利益。除此之外一切其它的都是虚伪的,没意义的,理性才是人最大的武器。可以说,人做所有事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最重要的是避免自己的死亡。

    如果我们把所有人都关进一个叫做“自然”的笼子,后果一定是大家自相残杀,霍布斯把这个状态叫做“战争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叫做“自然”的笼子里没有诞生“社会”,那它就是一个战争状态,人人相互为敌。这种状态是可怕而且可悲的,人们不断处于对横死的恐惧和危险中,没有和平的希望。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贪生怕死的,但“战争状态”却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生存危机。所以,我们天性里面也根植了一种动力,逼迫我们组成社会,来克服生存危机。可以说,战争状态是源于天性,组成社会也是源于天性,这种天性,就是霍布斯所说的“自然法”,而保障每个人的安全,就是最高的自然权利。

    二、社会契约论

    人性中要

  • 8、 孤身绝壁读后感400字(3)篇
    孤身绝壁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如何克服恐惧超越极限》

    看完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便把影片主角亚历克斯·汉诺尔德的自传《孤身绝壁》找出读了。极限运动的刺激和危险在书写中并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起码是我这种对徒手无保护攀岩运动一无所知者,会对其中描写的难度系数和场景无动于衷。可是我对亚历克斯如何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兴致满满,如果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那种“群山在召唤,我必前往之”,鸡血召唤,那么从这本书和影片中学会亚历克斯如何克服恐惧是我最的目标。不论一个目标看起来多么宏大,当你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变得可行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无保护攀岩。一般我们看到的攀岩,运动员腰上都要系一条保护绳,万一脚踩空了,这条绳子可以保护自己不掉下去。但是无保护攀岩就没有这条保护绳,运动员要靠双手双脚去爬几百米高的岩壁。只要失手,就会摔死。

    亚历克斯攀岩的照片还上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因为他从事的运动太惊险,很多人看他攀岩的视频会吓得手心出汗、心脏狂跳,甚至有人会呕吐。但是亚历克斯就说,在攀爬的时候他感觉不到恐惧。

    有人就怀疑,他的大脑是不是跟普通人不一样?我们都知道,大脑里有一个组成部分叫杏仁核,是一个危险反应表现系统,它能在不经大脑思考的情况下作出快速反应。比如我们在走路,前面突然出现悬崖峭壁,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后退,这个决定就是杏仁核的反应。那亚历克斯的大脑里,杏仁核是不是没反应呢?

    书中配合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他躺在核磁共振成像脑扫描仪里,科学家给他准备了一系列的任务,比如让他不断看很恐怖的照片,想看他对这些东西的反应。一般人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杏仁核的区域会像烟花一样被点亮。但是亚历克斯的大脑一片黑白灰,死气沉沉,说明他对这些东西确实没有恐惧反应。

    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扫描,显示他的大脑结构完全正常,跟我们正常人没什么差别。那他为什么不害怕?科学家整体分析后,解释说,他把自己的大脑皮层训练得太好,只要告诉自己这没有危险,就能彻底关掉杏仁核。这样,他在岩壁上,就能忽略杏仁核引发的恐惧反应,保持冷静。

    在美国杂志《鹦鹉螺》上评价亚历克斯克服恐惧的过程,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学习样板,文章中说他主要用了两种办法来打造自己的精神盔甲(mental armor),一个是复盘记忆,一个是视觉化预演。

    所谓的复盘记忆,就是把你经历过的恐惧事件,进行一次复

  • 9、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年前信誓旦旦的做计划,年底啪啪啪的被打脸。这似乎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心病。眼看2018年快过去一半了,刚熬过了春困,天气一热懒癌又上了身。近日一位小伙伴面对着这个月自己的第n次晚起,不禁在早起群里哀嚎:“自己的自制力太差怎么治?本来计划好的任务,已经安排好了的时间,但是到了点就是没有动力去完成,各种拖延,感觉自己拖延症越来越严重了,求治疗方案[流泪][流泪][流泪]

    这样的事情是否也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呢?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案呢?

    《只管去做》这本书就这么恰如其分的出现了。这是当年畅销一时的《小强升职记》的邹小强的又一本力作。在《只管去做》里作者邹小强再次通过小强和老付的故事形象生动的一步步引领我们如何把愿景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并且教会我们如何通过五个步骤制定一个走心的年度计划,从而一步步实现我们的人生愿景。

    作者邹小强原名邹鑫,是做了11年时间管理的实践者,他从一个软件开发到三年间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项目主管,和他不断的进行着的时间管理不无关系。小强老师在2009年就出版了《小强升职记》这本最早的简易gtd时间管理入门书,影响和改变了很多读者。时隔9年邹小强再度出版了如何让我们愿景落地实现的《只管去做》。这两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很高,都是时间管理领域方面的畅销书。

    《只管去做》整本书分为了五章,在老付的“着陆式年度计划”中,让我们一步步的了解到了如何制定走心的年度计划、平衡人生的九宫格、项目类型的目标推进法、习惯养成和4d工作法。

    一、制定走心的年度计划

    年前定完年度计划后,你有没有把时间都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那些年度计划是你真正想要的吗?又或许你的计划其实是“假、大、空、全”?

    假:目标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一时激情。

    大:目标超出了能力范围。

    空:写下了目标,但没有落实到计划。

    全:贪多求全

    如果你的年度计划符合“假大空全”那么你现在就需要调动你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来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这个写信的过程其实就是描绘自己愿景的过程,想像一下自己五年后的样子,和谁在一起?过着怎样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必须用走心的五感写作且要具体而有意义感,不能只谈感受,要非常有仪式感的的写这封信,这样你才能制定更易实现的走心年度计划。

    二、九宫格把愿景孵化为具体目标 

    人生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只有在各

  • 10、 特色甘薯读后感500字(3)篇
    特色甘薯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产品经理”一词源于宝洁。1927年,宝洁公司研发了佳美牌香皂,但是香皂的销售量不是特别好。有一次,有一个叫麦古利的人在年会上提出:如果公司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只放在香皂上面,那么香皂就永远得不到充分发掘。与此同时,他提出了“brandman”(品牌人)的概念,并提出品牌人都应该得到一个专门的销售小组的协助,而每一个宝洁品牌都应该被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经营,与其他品牌同时竞争。麦古利这一方案得到了宝洁高层的支持,他的建议使公司充分地认识到产品管理的重要性。之后,“产品管理体系”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使得宝洁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成为全球产品管理的典范。与其同时,与之相适应的“产品经理”也随之产生。后来人们发现,产品经理在企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企业内也越来越普及。根据某网站统计显示:产品经理在各类市场营销类岗位中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产品经理这一岗位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奇怪的是,很多企业以及管理者乃至产品经理自己还不清楚这个职位究竟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职责又该如何分配,他对谁负责?不知道“产品经理”一职在企业中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是产品经理?怎样才能做好产品经理呢?n在一般情况下,产品经理是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按时发布和完成的专职管理人员。他的任务包括:倾听用户需求,针对产品做出决策,并负责产品功能的定义、规划和设计,保证研发团队能够顺利地完成研发工作。另外,产品经理还需要搜寻竞争产品的资料,时刻掌握产品的最新动态,以便对产品进行分析并掌握产品今后在市场的发展趋势。总之,产品的最终完成都是由产品经理全权负责。

    特色甘薯读后感500字 第(2)篇

    一个神奇的网站n它是一个网站,我已经关注了3年。3年前,在一次adobe omniture举办的网站分析产品推介会上,omniture团队的网站策划专家分享了这个案例。这些年,在我的研讨班上,我也经常分享这个案例。不仅因为它是一个优秀的网站策划案例,更重要的是,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它将会变得多么优秀。参与这个网站改版的专家告诉我,当他们第一次对这个网站按照营销型网站的要求进行改造后,转化率的提升超过了不可思议的300%。对于一个网站来说,转化率提升300%,通常意味着在流量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获得了相对之前的3倍的有效线索或订单。如果折算成利润可能意味着增长了10倍甚至更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彷徨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彷徨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彷徨读后感、2024彷徨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