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明史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明史读后感1000字,2024明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明史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明史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明史读后感1000字推荐
明史读后感1000字

(共 8436 篇)

  • 1、 南明史读后感1900字欣赏

    《南明史》一书由顾诚所著,是一本南明史迹,这是一本史记材料,对于很多喜欢研究史记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籍,可以借鉴考察,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南明史读后感1900字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在读《南明史》的间隙,用了四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信。喜欢朱纯深先生译出的文字,如行云流水,不会故作深沉或过于冗长。

    或许是我阅历尚浅的原因,很多国外的著作译本读起来十分吃力,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朱纯深先生的译文是真的非常美。

    这本书时服刑两年的王尔德在狱中写给他挚爱的友人波西的,仅读这一本,我还不是很理解他对波西到底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初读信,似乎波西是个如此神经质、挥霍无度、暴躁易怒、脏话连篇的少年。王尔德在信中列举了波西种种恶劣之后。他说每次自己想离开,提出分手,波西就来哀求他,他总是不忍心,于是宽恕他。

    波西拖着他下沉,沉到生活的泥潭里。

    波西离不开他,王尔德是他的安心之所,是他的钱袋子和虚荣心。这些构成了波西生命的全部。可这全部中,真正的爱占到多少呢?

    王尔德似乎也离不开波西。当一个人将你视作一生中的神,你如何能撒手丢下你虔诚的信徒呢,而你离开他,便再没有人像对神一样供奉你、信任你、依赖你。

    在未读此书,只看过百度百科介绍时,我以为王尔德是在他的时代背景下,陈旧思想的牺牲品,我以为他是爱的斗士。

    可从他对波西的信中,我看到的是他的挣扎,他的厌恶,以及为了救赎而不得不为的自我欺骗。

    这救赎是为了自己能够继续以自己原本的模样活在世上而做出的努力。

    在信中,他言辞颇为狠辣的道出波西如何如何让自己难以忍受,而自己如何如何摆脱不了他,以致最终自己的名誉、财产、艺术()、朋友都因此被迫失去。

    读的时候我在想,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写下这封信呢?真如他所说那样理智吗?受苦就使人有权利去指摘别人吗?他似乎是对波西有埋怨的,但他又没有恨他、也没有放弃过他。

    爱他,而非恨,以及爱这个捧自己上高坛、又将自己狠狠摔在地上的世界。

    是为了让自己避免成为灵魂种满荆棘的人而不得不为吗?

    是为了让自己在顶峰跌入深渊后还能做自己的自我救赎吗?

    还是他对那个人本就爱得够深而从不曾恨?

    他在信中多次提及想象力、孩子、童真,那是令他着迷的一切,是他痴迷的艺术,是他创作的源泉。而波西,这个毫无想象力的孩子,他爱他什么呢?

    我在读到一半时,也以为是他一直在忍受着波西的纠缠,直到读

  • 2、 明史演义读后感

    明史演义读后感(一)

    郭守全

    蔡东藩,清末民初人,以著述历史演义小说而闻名,其所著文辞犀利,所述史事详实,展现了历代兴衰、人事更迭,让后来者鉴,可与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相媲美。

    我利用闲暇时间,对《明史演义》前五十回进行了认真阅读,大事件可以简单概括为: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国执政、靖难役、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弘治中兴、宁王叛乱,统治者经历了明太祖至明武宗10代。历览他们治国之得失,可让我们知道今日反腐工作的重要性,更明白党风廉政建设容不得半点虚假。

    腐败,犹如社会一颗毒瘤,侵蚀着健康机体,如不祛除,就由表及里,恶化社会风气,严重时可导致社会巨变。

    明太祖起于农民,他深知贪官的危害性。因此,在其主政的三十年里,上朝从不敢懈怠,惩治贪官污吏毫不松懈。虽后世对其有诸多非议,但我认为正是他以铁腕治贪,不包庇贵戚勋旧,处理了如胡惟庸、蓝玉等一大批贪腐分子,甚至对贪者“剥皮实草”以儆后来者。正是这样,才开创了洪武三十年的政治清明、百官勤勉干事的局面。

    而后来者,虽有治贪,但力度仍不及洪武时。他们或夹私泄愤,打击报复,或纵情于酒池肉林,过着权色戎马的生活……才出现了宦官王振误国、刘瑾乱国等。

    政治清明时,则群贤毕至,而小人远离。一旦腐败抬头,就会出现贤达人士弃置于山野,而无人问津,群丑则献媚于君前,排挞异己,误国乱权。如不重视身边腐败现象,才出现了正德年间,前有刘瑾乱权,后有江彬、古大用、钱宁等误国,直至后来,宁王朱宸濠暗结中官,外结匪盗,武宗仍被蒙蔽而不知,直至“宁王叛乱”,几乎危机到大明王朝根基。可见,腐败不除,危及社稷!!

    政治清明时,则正气汇聚,而歪风远遁。一旦腐败横行,社会就会流行各种“潜规则”,办事必先备厚礼而求助于人。于是乎,出现了家长给教师送红包、患者给医生送红包……作为园丁的教师、天使的医护,早已把抚育后人、救死扶伤置于脑后了。故社会需要一丝清明,需要剔除各种滋生腐败的温床。可见,腐败不灭,危害风气!!

    政治清明时,则国势日隆,而外人不侵。一旦腐败流行,贪官污吏弹冠相庆,卖官鬻爵则横行其势,宵小之徒则荧惑于朝野。大明虽有成祖三征漠北之绩,然英宗朝,朝纲日衰,信任宦官王振,事事由“先生”裁断,内外奸臣趋炎附势于他,以财贿赂求取高官厚禄,朝中能臣良将或贬或戍。直至我们这位王先生怂恿英宗御驾亲征漠北的也先,出征不足而几近奢靡,遂之“土木堡之变”。可以

  • 3、 明史.李自成传读后感

    办案之余,重拾那本放在案头的《李自成》,每次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慨……冥冥中,崇祯似乎就是在昨夜于煤山寿皇亭自缢而死的……两行清泪凝固在他那憔悴而苍白的脸上,也瞬间凝固在我的心中……

    初冬已过,寒意阵阵,恰似一股股伤春悲秋的寒流侵袭着我的心灵,思绪似乎又飘回到了那个久远而又激荡的年代。是的,公元1644的三月,感觉更像是万物凋零、清冷萧杀的深秋时节:漫天黄叶纷飞,山间孤鹜悲鸣……我仿佛看到了那天李自成进京时的浩荡神威,更看到了京城内大顺军打砸夺抢、烧杀淫掠的惨象。

    李自成成功了,可他却又是失败的,他沉迷于他的帝业,他醉心于他的王朝,他深居不出,他轻信谗言,他的骄兵悍将们更是迷恋于淫逸奢靡、腐化堕落的生活,这一切注定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随着李自成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悲情谢幕,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李家王朝顷刻间也灰飞烟灭了;他的最忠诚、最有才干的追随者──李信(后名岩),注定是这场跌宕起伏的悲剧中的殉难者。

    加速大顺王朝灭亡的另一个催化剂则是驻守辽东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当时的局面更像是三足鼎立:一边是关外满鞑子的步步进逼;一边是大明王朝的覆亡、李自成大顺军的进京——当此情势,正在吴三桂孤军难支,踌躇再三,欲联李共抗满清,共赴国难之际,(当然,这一方面是其欲保全家小,可谓私情;而另一方面则是其民族心使然,可谓为公,总而言之,乃家国情结缘故,但无论其主观意向如何,对李自成及其大顺军来说,都是一件幸事,一个天赐良机,但可惜的是,李自成他没有珍惜,他忽视了这个致命的环节,他更是小看了盘踞东北的虎狼之师)演绎古今的“红颜”再起“祸水”:一向持重峻厉、不近女色的李自成竟与大顺军先锋大将刘宗敏为争夺吴三桂的宠姬──才貌倾城的陈圆圆而争风吃醋,贻误军国大事。

    多尔衮是善于把握时机的,他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于是在此关键时刻,他一手握大棒,一手持橄榄枝,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对吴三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这位精明一世,冲动一时的边陲大将,在所谓的“权衡利弊”之后,率领跟他出生入死、誓死效忠的关宁铁骑,投向了清人的怀抱,此时,时局的天平已开始向清军倾斜了。

    可我总认为,纵观全局,最不值的还是要数吴三桂。当时的他,年轻有为,称得上一代英才、人中俊杰,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正是他大显身手、留名青史的时候,但他竟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为了一己之私利、个人之恩怨、

  • 4、 文明史纲读后感

    文明史纲读后感,历史总会让人有疑问,然后深思,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文明史纲读后感,欢迎阅读!

    文明史纲读后感【1】

    历史的使命之一在于解释过去,并试图预测未来,尽管这一使命似乎从来没有彻底完成,甚至对历史的表述和解释本身就存在臆测,或者说永远无法抵达真理和真相,但是在人类有限的资源和理性的永恒限制下,我们能做到的无非是尽量自圆其说,或者某个解说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接受,无论这个解说是否代表真理和事实,甚至可能是违背人类大多数人的命运和未来的。

    观念决定行动,所有的观念都离不开社会的价值观的选择。

    历史和人类命运总是守恒的,任何的选择都是共同价值观的表现,如果我们认为人类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终极价值,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民主和共和,如果我们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专制和等级制度就可能长期存在。

    历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条件下,人们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并共同维持着某种长期可以存在的制度。

    就像我们现在都认为封建专制是不合理的制度,但为什么可以在历史上长期存在。

    教养是个体对原始野蛮本性的客服和推广,文明则是区域社会群体对自身共同野蛮本性的协同矫治和维护。

    单一的个体永远无法自我克服本性中的原始野蛮性,这时生存和繁衍的生理基本需求和基因导向。

    但群居生活开始后,资源争夺和生存竞争导致了机会和地位的不平等和不均衡,个体本能被放大,集体妥协和约定逐渐形成,人类生活史本质上就是不断妥协和约定的历史,文明、文化、法律、制度、信仰、宗教都是一种人类的自我约定,他们将人类自身的本能需求用更先进的方式发泄或转化,将私密性的满足通过私密性的方式实现自我救赎。

    挑战与回应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种决定性力量-------汤因比的 历史研究 。

    文明史纲读后感【2】

    布罗代尔在历史学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

    只是这本书无法避免地带有冷战思维的标签,对于苏联和马克思主义表现出过分的恐惧和忧虑。

    本书写于1962年,布罗代尔死于1985年,苏联的解体是以后的事情了。

    从今天的情况看,书里面的一些观点已经不合时宜了,当然,大部分的论述还是合理而且有意义的。

    书中不止一次地对未来表现出忧虑感,随着苏联的解体,书中的大部分预言失去了实现的基础,而站在今天回望过去,我们生活的历史就是布罗代尔所展望的未来,可惜的是,他剩余的一小部分预言也几乎没有成为现实。

    他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他对过去了如指掌,但这并不能阻止他

  • 5、 《南明史》读书笔记

    用31天读完了顾诚的《南明史》(拜读过程中,我才得知顾先生早已于9年前就去世了)。它以77万字的容量成为本次计划中读完的规模最大的电子书。

    该书不仅取材广泛(包括国外史著),而且内容非常充实,凡我了解的南明人事,极少有遗漏的。其中如鲁王朱以海在监国后期的英勇奋战、除江南之外全国清廷新占各省的武装反抗等,都是以前不知道的,资料价值当然很大。尤其是清军在南方各地镇压过程中的屠杀破坏超出我的想象,也理解了一点民族主义者对满清的仇恨和控诉。其他像郑成功起兵抗清前的军旅历练,李定国在泰国景线病逝等,更是属于秘闻了。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我从小就熟知的事件,但书中为此专写的一章首尾齐备,仍具有资料价值。

    书中最使我注目而惊愕的,并非以上的那些,而是对于南明一些著名英雄豪杰的揭露抨击。指责史可法在重大决策上的一错再错,误国误民,我先前已经零星听说了一点;指责何腾蛟、瞿式耜的不顾大局,排斥忠良,而我对何瞿二人毕竟缺乏了解,因此都不如对郑成功的抨击震撼力来得大。作者对郑成功割据意识的论断本已让我惊异,而后写他1654年对李定国事关复明事业成败的广东战役的阳奉阴违,之后又大玩权术以掩盖,简直可以说罪不可恕了;1658年从南京城下败退时,他又对分兵进军的张煌言部不闻不问,伟岸形象进一步萎缩,收复台湾也只能勉强算是功过相抵。

    作者充分赞誉了李定国的无比帅才和顾全大局的度量,但也批评了他在1658年清军攻陷西南前后对经营四川的义兄刘文秀的嫉妒排挤(我终于明白了《上下五千年》中孙可望叛乱被轻松平定之后为什么还说南明永历政权实力削弱),以及应对清军时的行动迟缓等。其过错虽比郑成功小,但也不可谓危害轻微。

    与张煌言同为书中评价最高的是永历政权的湖广巡抚堵胤锡,这是我在《清史通俗演义》中仅仅知道个名字的人物,但在顾诚先生的辩正下才真正了解了这位见识卓越(坚持与大顺农民军余部联合抗清)并因此被多数旧史贬低埋没的英杰。

    对诸多南明旧史的批驳,尤其是是对黄宗羲评述弘光政权内争观点的断然否定,让我又一次惊愕。而对清初另一位大家王夫之《永历实录》的先褒后贬,使我的心情也是一起一落。

    总之,虽然顾先生所持人民史观是我赞同的,但他这种毫不留情的魄力是我难以追随的。

  • 6、 优秀读后感:读《中国简明史》有感

    最近,我读了爸爸收藏的《中国简明史》,书中主要介绍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受感动。

    书中写到毛泽东时,我被深深感动了。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如果没有毛泽东这样的领导者,中国人民也许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人民从此远离了战火硝烟,拥有和平年代,过上了好日子。中国有这样的领导者,我感到骄傲。

    读了这套书,我还知道了原始人类进化成现在的人类用了一百万到二百万年,我们中国从古代进化到现代经历了无数磨难,人类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发展到了今天的强大。当时有好的君主,也有坏的君主,他们打仗有胜有负,有的人机智聪明,有的人昏庸无能。历史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我为之感到荣耀,反之,我为之感到羞愧。

    读后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昏庸无能的人只会让国家走向灭亡,只有聪明的领导者才能让国家繁荣富强。

    二年级:李兴远

  • 7、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篇一: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 . 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 , 世界文明的发端 , 包括古埃及文明 , 古巴比伦文明 , 古代印度文明 , 古希腊文明 , 古罗马文明 , 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 , 产业革命和现代化 , 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 . 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按照时期划分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上古前期 上古中期 上古后期 古典时期 中古时期 近代前期 近代后期 当代前后。古典时期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一性一打击 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进入中古时期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的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是公元 7 8 世纪,穆斯林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在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场影响着人类文明战役西亚弯刀。在这场战役中阿拉伯远征军征服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的计划初战告捷,他们欣喜若狂。于是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只是原来的君士坦丁堡。而是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阿拉伯统治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异教徒彻底纳入自己的宗教势力范围。整个西方文明再次面临来自东方亚洲文明的威胁。这是欧洲自公元 452 年匈奴人入侵后再次遭到的最严重的威胁!整个西方世界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在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看来,这是轻而易决。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进入异教徒的心脏罗马城去参观。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入侵迎头碰上了一个在欧洲地区新兴的强有力的对手。这个对手是阿拉伯人以往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个强大对手就是当时西欧高卢地区正在崛起的由日尔曼族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是欧洲日耳曼族的一支兰克历史上一代英雄克洛的带领下与与阿拉伯展开了斗争。其中发生在公元 732 年高卢的法兰克王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普瓦提埃战役是一场决定整个人类西方文明命运的决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惨败而归的阿拉伯人在此后再也没有能力对西方文明世界发动入侵。这直接保证了西方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战役的胜利直接强有力的支援

  • 8、 《中华文明史》(精选优质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金儒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读书的兴趣日益转换为围绕对某一问题的探究。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如何而去?分别对应着人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过去,现在,未来),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关心的系统问题。我们中国人对于文明总抱有极其复杂的情感。回头看,汉唐盛世,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王霸之气,连绵千载;而如今,汹汹而来的海洋文明以绝对的优势掩盖了古老帝国曾经的荣光,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开世界中心的落寞。对于西方文明,我们一方面鄙夷其肤浅,而同时又艳羡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过我们终究是要融入历史的。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文明,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酝酿七载,汇聚北大国学精英,《中华文明史》应运而生。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了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文明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 9、 读后感1627字:【关于文明的作文】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是非常快乐、重建信心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创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作者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改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可是,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呢?近代世界所能享有的科技文明成果,几乎全部由西方世界提供,在农业文明时代曾经富裕兴盛过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彻底衰退,就是不断在演替兴亡的怪圈中循环,文明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倘若不是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与滋养,这些文明古国现状将如何?

    作为一个以增长见识为目的普通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自觉会将本身或本民族的遭遇所带给自己的疑问与阅读内容作对比:为什么西方文明能不断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并改进,而我们的民族照通常所言,只能在朝代的兴替中循环不前呢?

    为什么在公元1500年前后,西方基督教文明能一枝独秀兴起?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源于希腊文明的惠泽?是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或者是戴蒙德所认为的地理环境决定吗?

    照此推论,一则未必不是倒果为因,二则难保不会为种族优越论者提供依据,

    何兆武先生曾经著文分析各国社会的发展形态,认为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是非常态的,可是他没有分析说为什么常态就是“衰退、停滞”?常态与非常态,内在包含何种不同的因子?

    如果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帝国却不断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学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旧该当此罪,那么日本从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该如何解释日本的成功?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项选择组合,只有猜测。客观角度,说中华文明因循守旧,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正如美国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所言:“中国近代史,不只是

  • 10、 明史之兴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大全10篇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阅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后,我们会对自己是否喜欢这部作品产生决断,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明朝那些事儿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我们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明史之兴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明史之兴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篇1)

    当年由于老师要求我们去看一下关于历史的书籍并记录下自己的读后感,我才开始接触到这本书,谁知一看便欲罢不能。这套书给我的读后感是,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带着或是旁观者分析的角度,或是主角的思想活动的角度,慢慢的一步步的带着我们揭开明朝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他的书里,那些皇帝不只是冷酷和高高在上,他们的脆弱,他们的爱恨情仇,都能够触动到读者的内心,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处在至尊位置上的身不由己。而作者全文除了介绍历史,还穿插着他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在里头,并且用那些贴近我们生活的浅显易懂的道理,分析这那些看似高深的历史意图。

    比如,作者在写到朱元璋那一本书的时候,说朱元璋选择了建立王朝。其实就像是经营企业,不过是一摊更大的生意。只要你成功了,就可以肆意的收别人的钱,可以说是无本生意。这就是从古至今吸引众多人起义的原因。那是多么通俗易懂的解释,多么与众不同的观点,那些起义之人,或许像是我们历史书中说的,他们饱受了压迫,在走投无路下选择了起义,但谁又能够排除他们起义背后也有着利益的趋势呢?作者就会通过新的角度给我们打开另一扇了解历史的大门。

    所以,没事的时候可以去找下这本书看下,相信你看完之后能够学会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明史之兴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篇2)

    今年暑假,我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俏皮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观察视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汤显祖为主角的“稀泥谢幕”最让我感慨万千。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曾任南京礼部主事,官居六品。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二十岁时,汤显祖就考中了举人。可惜他运气不好,遇见了张居正。之所以说他运气不好,并非张居正讨厌他,恰恰相反,张首辅很欣

  • 2022-05-27

  • 2022-05-27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明史读后感1000字
明史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明史读后感1000字,2024明史读后感1000字,明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明史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