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2024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范文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推荐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

(共 5766 篇)

  • 1、 中华美德 (1500字)
    我叫王琴怡然,黄州区实验小学六(四)班学生,十月二十四日是我十一岁生日。就在我翘首以盼,期待着爸妈送给我生日礼物的时候,家里却应了一句古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九月初,我爷爷在老家干农活时中风住院了。妈妈请假回农村照顾住院的爷爷,爷爷的病情比较严重,一住就是一个月。十月初,爷爷刚出院,劳累过度的妈妈因患上甲状腺囊肿病倒住院,平时视工作如生命的爸爸只得请假到医院去照顾妈妈了,爸爸不放心我一个人说要请个人照顾我,我坚定地说:爸爸,放心吧,我能行。半个月来,我学会了烧水、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最让我高兴的是我还学会了煲汤。妈妈手术哪天,当我把自己亲手煲的一碗热腾腾的排骨藕汤送到妈妈的病床前时,爸妈都惊呆了,病房的病人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 2、 《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在乱世中找寻文化足迹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有着属于自己的岁月篇章。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停地朝着现在走来。纵观中国历史,无论哪朝哪代,也无论是强盛还是衰败都依然阻挡不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我们中国人也正是在这脉脉相传中才成就了今天繁荣的中国文化。

    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使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见解更加深入了一些。从黃帝到商朝,从汉朝到唐朝,再从宋朝到青朝以至现在,余秋雨,带我们遨游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被一个个故事所吸引,也曾为墨子感到佩服,也曾为屈原感到叹惜,曾为司马迁叹服……但我现在想写一下对于其中一篇的内心想法——《乱麻背后的蕴藏》。

    宋代留给我们的印象大多是常年处于战乱之中,同时与好几个国家并存,国不安家不宁,但宋朝的文化是值的我们去品读去鉴赏去了解的。

    也正是在那样混乱割据的年代。宋代的文明却蓬勃发展,逆风飞翔。

    我首先了解到的是宋代的社会经济生活。相比唐朝而言,宋代的都城没有过多的限制,但全国市镇总量已接近两千。当时的商品流通量如果折合成现在的价格,差不多六十亿至七十亿美元。在宋优,还出现了许多科技著作。

    宋代文化的蓬勃发展,与文官政治有关,宋代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 使大家都有平等的资格。在全国广办公私教育,使全国的文化资源获得更多的开发,焕发出文化的活力。本来朝廷是利用文化来统治国家,但实际上文化也利用了朝廷。

    在宋朝也涌现了众多知识分子,例如苏东坡、朱靠、陆游等。这些知识分子同时也担任着执政者,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这些文官的加入,使得宋朝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文官政治是考文人来执政,所以他的本性还是君子政治。宋代哲学思想也是比较先进的,许多名家都涌现出来。朱熹,企图为中华文明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永恒体系,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把向自己的学说传播下去。从这一方面来讲,宋朝也是一个中国古典哲学灿烂的年代。

    在朱熹去世后,也有两个重要的人相继去世,一位是陆游,另一位是辛弃疾。读了他们的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朝的军事危难。在他们的诗作中经常出现有关国家危难的诗句。也正是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才造就了这两位爱国诗人。

    说起爱国诗人,就不得不说一说文天祥。时间是那么的快,南宋也灭亡了,一个在文化上蓬勃发展的国家即将陨落,化为茫茫宇宙中的一颗流星。但还有一个人,把宋代文化的余热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被元朝俘虏后,他宁

  • 3、 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

    不尽的追忆

    ——读《寻觅中华》有感

    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余秋雨大师的脚步,追随他的思想,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梳理了中国四五千年的神话,然后一步步地向现代走进,脚步最终停止在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期间,我们一起相随走过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华夏民族的兴衰起落,诸多时期,唯独唐代,我不舍离开。

    余秋雨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说‘梦回大唐’、‘梦回长安’,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梦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确,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一人,可我们为何不能消受?不错,唐代已经过云了太久,但我们对它,永远不会是陌生人。我们同为中国人,同为华夏民族,唐代诗歌繁盛,我们现代人所欣赏的又何尝不是唐诗的精神?我们有着同样的精神,同样的见解,对美好事物有着同样的赞赏;我们和唐代,又怎会是陌生人?我们相遇,只会相见恨晚!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交通发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比较畅通,经济快速发展。唐太宗还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的农民的负担,顺应民意,社会和谐幸福。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常说: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免“覆舟”之祸,他勤于政事,励精图台。唐太宗很重视选官用人,在我看来,“魏征”也是他从政路上完美的一笔,魏征的直言不讳,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仁德的君主,这也是贞观时期及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还继承完善了科举制,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大大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以我们高中生的知识到了唐代,也许也会有做官的资格呢!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唐代诗歌繁荣,“唐三彩”是中国古代的精品,城市的发展也是唐代繁荣的一个标志。

    唐代有的开明的政治制度,廉洁的统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试制度,繁荣的经济,我没有理由不向往它!

    游历完唐代,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宋代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宋代结束混乱,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让宋代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原来是五代十国的汉族政权,而现在宋朝面临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想要打赢游牧民族实属不易,所以宋代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宋朝重文轻武,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赵匡胤当时的重文轻武,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会上学读书”

  • 4、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篇一: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 . 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 , 世界文明的发端 , 包括古埃及文明 , 古巴比伦文明 , 古代印度文明 , 古希腊文明 , 古罗马文明 , 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 , 产业革命和现代化 , 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 . 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按照时期划分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上古前期 上古中期 上古后期 古典时期 中古时期 近代前期 近代后期 当代前后。古典时期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一性一打击 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进入中古时期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的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是公元 7 8 世纪,穆斯林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形成后,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在这其中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场影响着人类文明战役西亚弯刀。在这场战役中阿拉伯远征军征服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的计划初战告捷,他们欣喜若狂。于是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只是原来的君士坦丁堡。而是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阿拉伯统治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异教徒彻底纳入自己的宗教势力范围。整个西方文明再次面临来自东方亚洲文明的威胁。这是欧洲自公元 452 年匈奴人入侵后再次遭到的最严重的威胁!整个西方世界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在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看来,这是轻而易决。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进入异教徒的心脏罗马城去参观。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入侵迎头碰上了一个在欧洲地区新兴的强有力的对手。这个对手是阿拉伯人以往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个强大对手就是当时西欧高卢地区正在崛起的由日尔曼族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是欧洲日耳曼族的一支兰克历史上一代英雄克洛的带领下与与阿拉伯展开了斗争。其中发生在公元 732 年高卢的法兰克王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普瓦提埃战役是一场决定整个人类西方文明命运的决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惨败而归的阿拉伯人在此后再也没有能力对西方文明世界发动入侵。这直接保证了西方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战役的胜利直接强有力的支援

  • 5、 《传承中华文明,共筑肉体家园》读后感

    最近学校倡导我们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读后令我振憾,从这本书中,我领阅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养育了华夏大地上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中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虽然历经磨难却光彩照人,万古长青。

    礼仪是律已、敬人的一种规范,表现了他人的尊重。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而且是个做人的道理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用自己的身体将父亲的被子焐暖后,再请父亲安寝;在夏天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亲驱蚊,以待奉父亲安寝。黄香温席的故事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安徽金晶曾为中国轮椅击剑队队员,获得过2002年釜山远南残运会的银牌和世界轮椅运动会的第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途中,金晶抵制“藏独”分子的干扰,用残弱的身躯捍卫奥运精神,被誉为“守护 ‘祥云’天使,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她都微笑地面对众人,2008年金晶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说:“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微笑传递力量。金晶用微笑传递力量这个故事讲述了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 6、 关于中华文明礼仪的读后感

    篇一:文明礼仪读后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谢谢”、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而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自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我对于礼仪这个名词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如今文明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团体,一个人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 在翻开这本书并仔细地阅读之后,不时的被里面的一些小插画所吸引,文中用一个个简单而生动的插画图阐释出了除了平常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态度举止,爱护绿化公物的社会礼仪以及一些识礼而又不失礼的举止,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公共场所,购物场所,参加婚礼葬礼,赴宴与进餐时各种公开场合应注意的一些文明礼仪及举止,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却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规范。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要明礼,即懂得礼仪。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的最

    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每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明礼仪,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懂礼貌的保证。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遵守规矩。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社区,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社会各个角落盛开!

    篇二:文明礼仪的感悟

    听完北京专家关于礼仪的报告,我感慨颇多,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

  • 7、 《传承中华文明,共筑肉体家园》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周末,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美好家园》的读本要求我们阅读。回到家我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但学校要求阅读那就看看吧。打开书籍,我很快就被里面的名言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尤其是第一篇《爱国如家》里的故事,岳飞、文天祥、俞大猷,还有现代的钟南山、金晶等人的爱国事迹让我深有感触。

    林则徐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逃避。岳飞、文天祥等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报效国家,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敌人妥协。从岳飞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那么多的民族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赞扬,也不是为了名垂青史,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奉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完全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报效国家。但我们仍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像钟南山院士在“非典”时期,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先士卒,积极救治病人,为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贡献。金晶面对藏独分子的残暴,誓死保护奥运火炬。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除了认真学习外,在任何地方都要对红领巾尊重,对五星红旗敬仰,不要在红领巾上乱涂乱画,不要在升国旗时交头接耳,不但是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也表达了我们对伟大祖国深深热爱之情。

    我们现在是祖国的一代鲜花,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先强大起来,以后有能力参与祖国的建设,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这样才能表达我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第2篇】

    假期里,我一鼓作气读完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教育读本。书里讲述了从古至今的许多爱国如家、孝悌友爱、勤学励志的动人故事,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袁德旗:永不言弃的扫地少年》一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名10岁男孩,在他五岁那年,妈妈病逝,爸爸入狱,于是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谁知爷爷又患上了严重肝炎,卧床不起,重担便一下子压在了奶奶身上。为了维持生计,奶奶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又苦又累 。少年袁德旗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每天凌晨天不亮就帮助奶奶清扫街道、运送垃圾。完成这些工作,

  • 8、 《中国文明史》读后感范文1000字

    《中国文明史》一书由康拉德希诺考尔和米兰达布朗合著,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等内容。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文明史》读后感范文1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

    大一升大二的这个暑期,是充实而有收获的。先有幸在学校的推荐下去赣南日报实习学习,后是控制住了自己,在假期认真阅读了老师推荐的书单,对历史有迷一般热情自然更喜欢阅读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史之类的书籍。这次来简要谈谈个人读冯国超先生《中国文明史》后感。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中国文明史》是光明日报出版社重点图书工程光明彩图书系历史系列中的一种。所以整本书阅读起来非常的舒适抓目,整本书将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舞蹈、体育与博艺、剧剧与贡艺、饮食文化、民欲等十六个方面,深入开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和愉快体验。

    小时候,我们就背诵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这一本书是必看的,它简要地梳理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文明,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昨天老爸还在说我追星的事情,说我不应该追星,应该牢记的是先辈们的付出。但是我认为记住先人传承中国文化方式有多种多样,我喜欢吴亦凡,喜欢他尽己所能在世界推广中国嘻哈,身体力行告诉世界中国不只有武术,还有很多非常棒的音乐人,喜欢他在国际上拿了大奖主持人问他感受的时候,全球直播下,他开口就是中文,喜欢他在世界的眼光下说我来自中国我想,移民改变不了什么,骨子里的中国血依旧热血沸腾,即使有一天由于种种原因我移民了,但是我依旧会时刻记住我是()中国人。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将来如果真正地坚持走上对外汉语这一条路,我们会出国教学,会与外国人有更多的交集,甚至可能会嫁一个外国人,生一个混血宝宝但是我们最最最应该记住的,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来传播中国文化的,当然,咱们也可以把外国小哥哥拐回国,在自己国家发展更多留华外国人。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

  • 9、 读后感1627字:【关于文明的作文】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是非常快乐、重建信心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创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作者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改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可是,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呢?近代世界所能享有的科技文明成果,几乎全部由西方世界提供,在农业文明时代曾经富裕兴盛过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彻底衰退,就是不断在演替兴亡的怪圈中循环,文明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倘若不是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与滋养,这些文明古国现状将如何?

    作为一个以增长见识为目的普通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自觉会将本身或本民族的遭遇所带给自己的疑问与阅读内容作对比:为什么西方文明能不断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并改进,而我们的民族照通常所言,只能在朝代的兴替中循环不前呢?

    为什么在公元1500年前后,西方基督教文明能一枝独秀兴起?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源于希腊文明的惠泽?是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或者是戴蒙德所认为的地理环境决定吗?

    照此推论,一则未必不是倒果为因,二则难保不会为种族优越论者提供依据,

    何兆武先生曾经著文分析各国社会的发展形态,认为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是非常态的,可是他没有分析说为什么常态就是“衰退、停滞”?常态与非常态,内在包含何种不同的因子?

    如果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帝国却不断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学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旧该当此罪,那么日本从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该如何解释日本的成功?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单项选择题,不是多项选择组合,只有猜测。客观角度,说中华文明因循守旧,都不符合历史事实,正如美国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所言:“中国近代史,不只是

  • 10、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感受伟大中华文明

    导语:《上下五千年》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作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从茹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相承。无论是浑厚扑拙的青铜鼎,还是美轮美奂的玉璧;无论是博大精深的道德文章,还是辉煌骄人的科技成就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确,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正是中国古城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是理所应当的,为了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我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收益匪浅,感慨万千。这本书里记录了每一位君王,记录了每一次战争,记录了历史的骄傲,也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以及人民的耻辱。从三皇五帝的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都详细的记载着,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变迁,这条东方巨龙辉煌的事迹。中华人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屹立于东方,我国的成就曾不只一次让其他国家大吃一惊。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灿烂。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苍桑,历尽了数不尽的悲凉与欢喜。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自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千年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的描写,引人入胜。当写到夏朝国君压迫百姓,荒淫奢侈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这些平民百姓打抱不平;当写到秋瑾为国牺牲时我又为他们满腔的爱国热血所振奋。当我读到夸父逐日,感觉到夸父那种恒心,那种毅力,那种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我读到苏武牧时,双又想到他真伟大,有着无比的爱国心,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当我读到后来丧权辱条约的签订时,更不由觉得心寒,中国如此任欺凌,心中不由感慨万万千

    心中的潮起潮落完全根据朝代的变迁而变化,让人有着身临其境的阅读快感。同时《中华上下五千

  • 2019-10-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21-09-01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09-23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3-16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3

  • 2022-06-21

  • 2021-08-31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22-05-08

  • 2019-09-19

  • 2022-05-27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
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2024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教您怎么写中华文明史有关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