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既见君子读后感 > 地图 > 既见君子读后感,2024既见君子读后感
既见君子读后感相关栏目
既见君子读后感热门栏目
既见君子读后感推荐
既见君子读后感

(共 4422 篇)

  • 1、 读《既见君子》有感

    读《既见君子》有感(一)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李宝健

    在广袤的天地间行走,总会遇见让人驻足欣赏的美景;在繁复的音符中聆听,总会遇见让人洗耳恭听的乐章;在历史的风尘里徘徊,总会遇见让人尊崇备至的人物。他们,像大浪里不蚀的金沙,像迷雾中不灭的灯盏,永远牢牢的静置在那里,等待着有心人的寻觅与发现。一经遇见,那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心领神会,那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见倾心。我想与"君子"相逢,我想与"贤达"为伍,在厚重的书册中摸索、翻找,直到遇见了《既见君子》。

    初次看到《既见君子》一书,立即被书名深深地吸引了,它让我想起《诗经》里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啊,如果遇到了君子,又怎么可能不欢喜呢?《既见君子》这本近十万字的小书,让我与曹子建、阮嗣宗相遇,让我与李太白、谢宣城相逢,还有魏武扬鞭,渊明采菊……实实在在地收获了一腔欢喜!

    既见曹植,在委屈中看到了深情

    曹植,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个豪壮咏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俊俏少年,是那个七步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多才王子,是那个委屈唱出"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寂寞臣下,他的一生因了王子的尊贵地位而璀璨夺目,他的一生也因了王子的继位身份而惶恐度日。兄弟、子侄之间的无情猜忌与戕害,让敏感而多情的曹子建深深悲切、深深受伤。他在凉薄的骨肉亲情里踽踽独行,战战兢兢。在黄初、太行年间,他曾多次上表奏言:"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这些字里行间满是他惶恐和谦卑。朋友妻子、佳人知己统统殁于父亲和兄长的手中,这种别离和逝去的创痛对于"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的曹子建而言,恐怕更加难以接受!他有浓的化不开的一腔哀愁,有密的吹不散的满腹委屈,在这样的隐忍和伤痛中,我们看到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与诗篇,我们听到了一声声尽是泣血的呼唤与呐喊。这些苦难的经历、这些夹缝的处境,扼杀了政治上渴望作为的王子,却也成就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新星。他是陈思王,更是曹子建!他在委屈中深情起舞,那哀而不伤的乐观,那怨而不怒的平和,让他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座丰碑,永远闪亮!

    既见李白,在狂放中看到了傲岸

    李白,这是一个听到就会让人莫名振奋的名字!他就像是一个符号一般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之中。"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既是我们的记忆,也是我们

  • 2、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读后感:不安,是心动的必然
    不安,是心动的必然 ——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有感 邹梓楠 高一11班 我坐在中午的课室里,俏皮的秋风鼓起窗帘,像波浪一样翻腾而来,生命中的时刻之一里,读到一篇让我心动不已的文章。 我一边读着,一边抑制不住嘴角的弧度,虽然我从未切身体味爱情,但这样一篇文章还是勾起了我的心绪。心随字走,只觉得身临其心境。 我读过徐志摩的情诗,读过《红楼梦》,读过《汝名唤我》,与爱情,多次在书中、在纸上打照面。我们彼此问候,但谁也没走近过谁的心,对于爱情,我只暗暗猜想,在心里勾勒它的身影。 爱情,它让徐志摩在夜里起了化作一阵清风去吹落新碧的念头;让林黛玉和贾宝玉互相苦苦猜测,又都乐在其中;让elio在思念的尽头里,将蚊帐也错认为是oliver的轻抚;还有既见君子,仍云:胡不喜? “所有的感情,到了深处,必有不安。”“正因为如此珍重,才害怕相聚的时光,配不起此前对它的期待,和此后对它的缅怀。” 用情至深,引我不安;尚未开始,已经怀念。这是一种怎样的忧虑,和谨慎啊!面对心上人,没有过多的快乐来得及分给惊喜,担忧和焦急就占满了心房:悲观的人担心不能长久,乐观的人担心不够美好;勇敢的人担心自己的锋芒,胆小的人担心伤害。或者各自担忧,或者兼而有之。总之,逃不过不安的必然。 如果有这么一天,你翩然而至,我却惶惶无绪,希望我能从这句话里找到爱的提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3、 君子之风读后感

    君子之风读后感

    我听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2020叫《君子之风》,使我颇有感受。

    这篇文章是通过两个小故事来反映君子之风。君子之风,乍一听上去,有一些不易明白。但听我说一说就会明白了。

    在文中第一个故事中的君子是讲舍己救人,在生命的紧要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第二个故事中的君子是位不计较名利,慷慨大度的君子。听了这篇文章,我认为君子是宽宏大量,不计较名利,应是有谦逊、隐忍等风度,有教养的人。

    君子之风,其实并不一定是有轰轰烈烈的场景,不一定有让人赞叹的结果。在我们身边时有君子之风,是会让我们眼前一亮,温暖心扉的举动。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君子之风;将手中的垃圾正确无误地投进垃圾箱内,也是一种君子之风。可见,君子之风是随处可见的。

    君子之风有大、有校小的是在我们生活中时有发生,而大就关系到了生命、利益。如,近期在一菜市场一名出租车司机,看见另一辆出租车向一家卖菜的摊位冲了过去,急忙下车,拦住了失控的出租车。这就是君子之风。

    君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去留心观察。君子之风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更何不让自身上的君子之风去影响他人呢?让你、我都成为君子!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君子之风!

  • 4、 《影君子》读后感

    《影君子》读后感

    影评人周黎明的新书《影君子》已然上市。书中的文章都跟电影和美剧有关,但基本上没有对单独作品的评价。书中的文章有时着眼于影视作品的技术分析,但更多地是透过电影进行文化比较和社会分析。

    在影评人名声不佳的今天,周黎明是少数具有公信力的影评人之一。周黎明英语好,当大多数中国影评人只能通过汉语字幕来欣赏外片时,他已经能毫无障碍地看懂使用美国俚语的原版电影,并且熟练地运用英语写作。周黎明写影评起步早,当如今活跃于媒体上的大多数影评人还在网络bbs上磨砺自己幼稚的文笔时,周黎明已经拥有了丰富的阅片量和相对成熟的文字功夫。周黎明并不以影评为职业,他是《中国日报》的资深记者和时事评论员,写影评只是他众多手艺中广为人知的一支。

    与他的前作《莎乐美的七层纱:〈看电影〉专栏精选》和《四面楚歌:周黎明纯影评精选》相比,新书《影君子》的体例略显庞杂。既有对中片西行和西片东渐的命途探悉,也有返身对中国老电影的深入钻研;既有对世界名片的分析点评,也有对经典美剧的位次排布;既有“托尔斯泰谈电影”,也有“一个影迷的《论语心得》。感觉周黎明离影评的“标准格式”越来越远,获得了不为形式约束,但求有感而发的自由。不过,一个再洒脱的作者,其文章的内容和风格走向总是跟他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习习相关,《影君子》仍然体现出周黎明一贯的脚踏东西文化的“穿越感”和融通性。在这本书中,他对我们惯有的“美国想象”和“好莱坞认知”进行了驱魅存真的梳理评析。

    先说驱魅。由于华语电影不振,中国观众每有一种“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心态。很多人不仅迷恋好莱坞大片的视觉特效,而且对其中所宣扬的“美国意识”十分受用。《影君子》用大量的例证告诉读者,美国电影传递的不是美国价值观,而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所谓“普世价值”,而美国价值观要比电影复杂、混沌、尖锐太多。再比如说,中国观众视好莱坞为世界电影之都,一有好电影总想给美国人记上一功。《影君子》用大量的事实告诉读者,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美国电影,诸多好片都是来自五洲四洋的资金和奇才共同打造的......

    一方面扫除谬赞和误读,另一方面呈现事实和本真。《赤壁》为什么无法在海外攻城掠地?因为已经简化再简化的“三国”故事,在洋人看来仍是线索纷繁,面孔杂乱。《金陵十三钗》为什么在美国折戟沉沙?因为张艺谋构筑的拯救故事在洋人看来太过艳俗,他们闻到了“教堂里的香水味”。《十面埋伏》为

  • 5、 《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读后感(一)

    《伪君子》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经典喜剧作品,讲述的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答尔丢夫以上帝的名义,披着宗教的慈善外衣以种种矫揉做作的行为获取了资本家奥尔恭的绝对信任,将其迷惑得听不进任何家人的劝告,一意孤行要将女儿嫁给他,甚至当答尔丢夫向其妻欧米尔求爱露出真面目被其儿子达米斯发现并告诉他时,他不仅听信了答尔丢夫的蛊惑,认为达米斯在诽谤答尔丢夫,还愤怒地将自己的儿子逐出了家门,后来其妻欧米尔巧设骗局,才让奥尔恭认清了答尔丢夫伪君子的真面目,并一气之下将其逐出家门,但此时答尔丢夫已获得了奥尔恭将财产赠送给他的契约和小匣子的秘密,要将奥尔恭赶出家门,并向王爷告密要逮捕他,最终却是明辨是非的王爷挽救了奥尔恭,反严惩了伪君子答尔丢夫,以喜剧收场。

    这部剧作毫不留情面地对伪善的教会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批判,同时对作者所在的资产阶级存在的一些弱点进行了善意的讽刺,旨在希望他们改过向善。

    说到伪君子,我就不得不提到金庸《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这个经典的伪君子形象,他与答尔丢夫确实很相像,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伪装出一幅善良的拥有伟大人格魅力的模样,让人根本没想过要防范。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让人防不胜防。

    伪君子答尔丢夫的伪善行径固然让人可恨,但奥尔恭不相信自己的家人,反而盲目的相信一个外人,更是让人可气可叹。《伪君子》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玛丽亚娜的侍女桃丽娜了,她在剧中对答尔丢夫真面目的揭露让人觉得很痛快,尤其是奥尔恭对玛丽亚娜说要将她嫁给答尔丢夫的时候,她与奥尔恭的争锋相对更是全剧的一大亮点,当玛丽亚娜面对父亲的专制和爱情的矛盾而拿不定主意时,她对她的讽刺更是一针见血。她作为一个侍女,能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看的那么透彻,见解那么独到,是非常睿智的,也是令人钦佩的。

    《伪君子》读后感(二)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小人书的作者是莫里哀,法国人。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传教士泰杜夫,他披着宗教的外衣,表面上装的非常虔诚、慈善、道德高尚。正因为如此,他得到了法国国王的宠臣奥贡的信任,并把他带回家。不出几天,奥贡甚至要把女儿玛丽安嫁给他;把财产也赠送给他;把自己的秘密全都告诉了他。不料泰杜夫竟然想占有奥贡的妻子。直到奥贡亲眼看到泰杜夫的丑态后,才完全醒悟过来。可是泰杜夫已经得到了他的财产契约,并把

  • 6、 《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宋平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所理解的"君子"一词是指: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为国家服务的形象。但从读了《君子之道》后,我所理解的君子只不过是正真意义上君子的一小部分。

    君子不是杜甫那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形象;不是李白那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的豪情自信的形象;也不是陶渊明那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寄情山水的形象。

    正真意义上的君子包含:进取、育人、为政、交往、礼仁、为人、修养、孝悌八方面。一个人做到其中一样,并达到完善为世人所称道已实属不易,何况八种呢?所以说他是有轻重的讲头的。

    古代的一种选官方式叫做"举孝廉",当地父母官会选取孝顺父母的人去担任这个职位。这从一定方面了一反映出,古人对于孝悌的重视。李密的《陈情表》深刻的的表达了孝悌这种君子内涵。

    在我看来,现代人最重视的是"做人",也就是君子之中所讲的为人。从初中至今,老师苦口婆心常常讲到的不是学习,而是为人。我认知的为人是:"行之端,做之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应该做个怎样的人。写到这里,让我情不自禁想到一个人——周恩来总理。我相信他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信仰,他的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无数青少年为之学习的动力。周总理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极富使命感的人,是一个对工作极负责的人,一个极富人情味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一个连他敌人都尊重的人。周总理的为人是我们榜样,他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呕心沥血,他的逝世,对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一个"礼"字,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邦。礼不仅表现在政治属吏关系上,更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鼎数量、饮食、礼乐规制)现代韩国、日本很多礼仪文化都是源于我们古老的中国,说起礼,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先礼后兵。对待他人时要以礼对待,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邓小平与撒切尔尔夫人谈判关于香港回归的问题是,曾说过一句话"中国穷,所以不怕打仗".令撒切尔夫人回想许久。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所讲的礼不仅表现在外边的礼仪方面,折射到内心更显出一个人的修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但他依然不断的学习他人优点,并反省自身,从而提高自身,充实自我。随之,他的修养也不

  • 7、 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读后感

    读完《伪君子》,愤怒两个字显然能形容我的心情。

    《伪君子》描述了一个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用卑微的举动获取了商人奥尔恭的信任和尊敬之后入住他家,然后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铛入狱的故事。

    在我看来,是奥尔恭将答尔丢夫打造成了一个伪君子。所以之前说到愤怒,我不是因为答尔丢夫的不耻行为而感到愤怒,而是对于奥尔恭的愚昧迷信感到愤怒。毕竟,答尔丢夫的所作所为在我的意料之中。在遇到奥尔恭之前,他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伪君子,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会骗子。他每天去教堂都挨着奥尔恭,抢先将第一杯圣水递给奥尔恭,在奥尔恭面前把钱散布给穷人这些种种行为都可以看出他的趋炎附势和虚伪,但是在奥尔恭眼里他却是个君子,圣人。

    同时这样的人物设定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奥尔恭的性格似乎有些过于极端了,纯粹的愚昧迷信。作为一个商人,奥尔恭应该是精明能干的。如果说让答尔丢夫住进家里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将家产全部赠送给答尔丢夫就有些让人瞠目结舌了。虽然有时候夸张能够更加突显人物的性格,但是间接地也让人物少了份真实。

    还有一些人物的设定给我一种为了情节发展而存在的感觉。比如说欧米尔太太,她的存在是为了揭开答尔丢夫伪善的面具,所以只在作品后半部分着重写她,前半部分着墨不多。虽然说这样安排使得情节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却显的不够自然,人物的刻画也不够平衡。还有奥尔恭,他似乎就是为了配合答尔丢夫的伪善而过分的愚昧迷信的。因为如果他明辨事理一点,这个故事在答尔丢夫的丑恶面目第一次被揭开后就没有办法发展下去了。所以,奥尔恭的行为之所以让人无法理解就是因为缺少一定的真实性。

    而答尔丢夫和桃丽娜应该是本部作品的人物中刻画得最好的。先借奥尔恭的母亲奈柏尔夫人的夸赞和众人的厌恶的反应给读者对答尔丢夫的初步印象。这种印象随着答尔丢夫的出场渐渐深化,然后深入人心。而桃丽娜则让我联想到了红娘,俩人虽然都是封建时代下的婢女,但是都很勇敢,在故事发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面说过对奥尔恭愤怒,所以自然我对故事的结尾也不是很喜欢,奥尔恭并没有收到该有的惩罚。本部作品是为了讽刺谴责教会的虚伪和丑恶,如果说答尔丢夫代表了教会势力,桃丽娜代表了敢于反抗,具有初步民主倾向的群众,那么奥尔恭则代表了当时愚昧迷信的群众。无疑,奥尔恭代表的群众在当时占了不少的比重。所以,故事最后匆匆以喜剧收尾,奥尔恭的思想没有交代,我

  • 8、 君子之道读后感

    君子之道读后感一:读余秋雨《君子之道》有感

    (1584字)

    我读余秋雨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读书功力及记忆力,笔触所到,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可能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罢。我的疑虑主要是就作者为文的总立意来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颂君子,褒奖传统,拜服经典吧。然则,君子、传统、经典就真的这么重要么?联系到20多年来社会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总在忧虑它们到底要将中国引向何处。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此文,并将自己的思索追问逐一记下。

    首先,余秋雨谈到了西方学者荣格,讲到他关于文化的作用在于培养“集体无意识”的人格。这个观点说得玄乎,其实从思想灌输的角度看则很清晰:无非一个民族的观念文化熏陶其后代所致的思想思维特点,并且由此而发的特定行为方式和文明类型罢了。余秋雨关注的可能在于荣格看重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中国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别还推出了道家“物极必反”法则“远超西方思想”。余的这段文字很值得质疑。现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极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于此(具体)所受益损究竟何在?

    余秋雨对于中西文化的总体属一性一有一个简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国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于其侵略一性一破坏一性一,王道文化者则是强调其自修德行圆满。问题是这种概括似乎只是存在于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读者只要稍微回到几千年中西历史的无穷事实中去想,从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导的发展趋势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这样的结论的。简单的诘问可这样下,请余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于平等意识,王道文化建基于等级意识,何谈后者之优?

    当然,余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实质上所谓“内圣外王”说到底还就是儒家的修齐之道。人们通过各自的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必要。但这种修养未必仅只中国人独有。事实上,基督教的繁复诵读经书、牧徒忏悔赎罪和现代心理学讲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种修齐之道。从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后一性一去分析,王道文化也注定了存有许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级意识就是一个牺牲多数的渊薮。由其执鞭,个体修养之域尚可,社会群体却是压抑一性一的、无知一性一的、被动一性一的。

    联系后文,余秋雨讲到自己曾写过小人,那是对一些顽劣人一性一的批判,现在则是对立于小人写出其君子以及褒赞,作者似可长抒口

  • 9、 《见风》读后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见风》,是当下很红的小生刘昊然写的,说出 了他心底的一些心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读后感,大家一起来看吧,希望大家也能够感同身受。

    最近看了一本书,《见风》,是一个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写的。刘昊然,说起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前段时间很火的《唐人街探案2》便是由他主演的。说实话,我之前对刘昊然并不是很感冒,会了解到这本书也是因为一个好友的大力推荐,当时她给我读了几段话,我便觉得那些语言很美很贴切,近乎于用那种很清新的字句来诉说着自己所经历的故事,而我素来是偏爱那种书的。

    我很清楚的记得一段话,当时在脑子里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的。那是一段写在书末尾的独白我曾无数次想像过二十岁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直到它到来时,才明白过来,其实每一个当下,无论是痛苦或悲伤、谦卑或狂喜,都应该是你最好最真实的样子。正是因为经历的或者即将迎接的这些,才塑造了如今棱角分明的自己。二十岁的年纪,必定还要承受更多的打磨,但当风吹来时,我希望稳住自己的同时,也能成为吹拂别人的风。

    还记得初见昊然迪迪,就感觉他有着一种独特的果子早熟的味道,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一种大人的稳重和担当,可后来又觉得他似乎也是一个爱玩爱闹的人,藏不住的是孩子般的稚气。但当我看到这段话着实十分惊讶,或许也有一些失落,其实,说不上是失落还是懊恼,反正同样最后在我心底是产生了一股冲动的。同样是二十岁的年纪,别人就早已对生活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明白是什么造就了自己,又是什么可能拖慢自己往前走的步伐,能看到自己过去一步一步的脚印,又能明了的知道现在自己要去的方向,那种活得很透亮的感觉真好!毕竟,像我这样的人,活过了自己生命中的前二十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上,更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或者说是能干什么,只是盲目的任由自己朝着喜欢的方向走,冠之以努力去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但到头来,连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都说不清。所以,在自己很迷茫的时候那种条理分明的成长方式就来得更加让人羡慕。而昊然迪迪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我很喜欢风这个字,很纯净,很透亮,夹杂着一股清爽的味道。但《见风》中的风却有着别样的韵味,它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转瞬即逝,但又有强劲的力量。如果时机合适,而你又足够努力,那么这股风将把你推向人生的高峰,可同时也伴随着跌入深谷的危险。毕竟在风中行走,有时候方向是自己

  • 10、 《伪君子》读后感通用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伪君子》读后感通用,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伪君子》读后感【篇1】

    《伪君子》的作者莫里哀,原名约翰巴蒂斯特伯克兰,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代表作家,也是法国戏剧的奠基人。伪君子是他重要的代表作。

    伪君子主要讲的是奥尔贡和他的母亲柏奈尔夫人,听信了小人答尔丢夫假话,把答尔丢夫当成圣人,并自己的一切秘密及财产交给他。答尔丢夫不但靠自己的花言巧语令奥尔贡把揭露真相的儿子赶出了家门,而且还骗得奥尔贡把女儿嫁给他。最后,由于答尔丢夫对奥尔贡的妻子图谋不轨,奥尔贡终于认清了答尔丢夫的真实面目。可是答尔丢夫已经拥有奥尔贡的房产,并且掌握了能置奥尔贡于死地的证据。然而英明的王爷发现了伪君子答尔丢夫的阴谋,不但免了奥尔贡的罪,而且还把答尔丢夫送进了监狱。整个故事至此圆满地结束了。

    在这篇文章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他表面上道貌岸然,但是实际上鄙俗卑劣。他假冒为善,冒充心中以慈悲为怀;但是实际上他贪财好色,并由于自己的这些特点而露了马脚。他通过虚假的忏悔和劝导冒充虔诚。使得不幸的奥尔贡上了他的当,并因他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他披着宗教的外衣,露骨地表示尊崇上帝,但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上帝的名号来招摇撞骗。例如在文中,欧米尔--奥尔贡的妻子假意爱上了答尔丢夫并且表示没有勇气违抗上帝做出这种事时,答尔丢夫说:有一种学问,它可以用动机的纯洁来补救行为上的恶劣。这里有种诀窍,太太,我可以慢慢教给您;,又说奥尔贡是一个可以牵了鼻子拉来拉去的人,他们的谈话他还认为是给他增光露脸。可见其的不顾廉耻。从此,答尔丢夫的名字就成为了伪君子一词的同义语。

    合上莫里哀的《伪君子》,仿佛也是刚刚了解一种人性,是可悲的。一个总是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心中却总是充满着欲望和肮脏的伪君子--达尔杜弗,也许是从遇见奥尔贡和他母亲的那一刻起,他就觉得机会来了吧,讲人性最美的的臭皮囊披在身上,一步一步,蒙蔽了有势者的眼睛。

    《伪君子》读后感【篇2】

    读完《伪君子》,愤怒两个字显然能形容我的心情。

    《伪君子》描述了一个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23-03-06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3-06-08

  • 2019-10-24

  • 2023-06-20

  • 2022-11-20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3-01-10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1-07-10

  • 2023-03-21

  • 2019-10-12

  • 2019-11-11

  • 2021-05-1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5-03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1-04

既见君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既见君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既见君子读后感、2024既见君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