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 > 地图 >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2024我们天上见读后感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推荐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

(共 9396 篇)

  • 1、 观“我们天上见”有感:童年的回忆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童年的回忆

    好久没看电影了,我是留着泪看完了它。安逸、平和,生活是如此简单,在言谈话语间,在平实的表情下蕴含着内心丰厚的爱。

    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出生的年代也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爸爸妈妈是高级知识分子,航空部直属研究所。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为了改造知识分子,爸爸妈妈被下放到河南山坳坳里一个帝国主义飞机发现不了的兵工厂里,备战备荒。本来妈妈和姥姥、姥爷说好了,我生下来就留在北京。临走时据说妈妈舍不得,哭得什么似地,又把我带走了。

    一想起河南那个村庄,眼前就是一片片白花花的棉花地、绿油油、黄灿灿的玉米地。农民收玉米,我们小孩跟在玉米平板车后面,地不平,坑坑洼洼,玉米就从车上颠下来,我们就拣。还有花生地、胡萝卜地,农民从地里挖完了,我们就在后面挖剩下的。很多胡萝卜被铁锹铲了一半,沾满了潮湿的泥土。我们大人小孩把它们当宝贝拿回家。

    难忘的小溪,和弟弟摸石子。现在家里还收藏着我和大奔头弟弟坐在小河边大石头上的合影,照片已经发黄了。弟弟长得随爸爸,像南方人,有人说他像越南人,也有人调侃大奔头,下雨不发愁。

    打麦场上,一堆堆落着高高的麦秆,我和朋友们在麦秆底下找一颗颗散落的麦子粒,嚼在嘴里好似口香糖,淡淡的甜味(那时候好像不知道脏)。孩子们在麦场上玩跳房子,跳皮筋,掷柺,藏闷闷。卖场中间有棵高大的柿子树。刚结绿柿子的时候,我们拿石头把它砸烂,吃里面的芯。柿子熟了,黄灿灿的。麦场边长着很多酸枣树,枣可以吃;把带着刺的树枝折断,在一根根长长的棕色的刺上精心装点上五颜六色的野花,手里拿着美丽极了,感觉自己像个公主。

    爸爸妈妈的工厂后面有一大片不知是桃花还是梅花,记忆中是朦朦胧胧的,粉粉的,像山水画,没有别人。

    小学校是工厂子弟学校,叫新卫二校。教室设备很简陋。学生坐的是长条凳,2个人一张。记得好清楚,我的邻座尿裤子,顺着凳子流过来。老师那时候教我们唱革命歌曲。我是大队长,三道杠,带同学们领唱,洪湖水,浪打浪。好像老师还经常给我们念故事会里的故事。不记得学习内容了,只记得一个男老师,挺高大的,穿着中山装,人不错。

    因为住的是山沟沟,去热闹的地方就要赶集。爸爸骑着大自行车,我坐在前面的车杠上,后面妈妈抱着弟弟。赶集印象里只有买老母鸡。

    对了,和女主人公一样,我小时候也有个洋娃娃,很喜欢。

    过年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北京。河南的特产非常丰富,苹果、大枣、鸡、肉,自制的灌肠,好像什么都带,放在

  • 2、 观电影《我们天上见》有感

    电影《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爱是一杯失去了浓苦的清茶,味道平平淡淡但是口中却余香袅袅回味无穷;爱是一针一线灯下缝起的毛衣,并不美观但是在寒冷的冬夜却能给予温暖;爱是用名叫生活的琐碎串连起来的珠子,并不昂贵但是却无可比拟的亮眼。

    因为爱所诞生的希望,如春日雨后破土而出的嫩芽,沐浴着阳光在心中疯狂地生长,在漫漫的人生中,在斑驳了记忆的时光长河中,在一望无际的绝望和黑暗中如光般照亮了小兰还未走完的生命长路,同时这些温暖也在照亮我们逐渐冰冷麻木的心脏,如决堤的洪水般冲撞着每个人最敏感而美丽的名为亲情的神经,(观后感 读后感)小兰与姥爷相互扶持着走过的日日月月,天真的、稚嫩的、平淡无奇的,甚至没有大起大落的开头到结尾,就像是被午后暖洋洋的天光所照耀吞噬着的老照片,勾人泪下。

    小兰和姥爷其实只是两个70年代里普通的小人物,小到问个人都丝毫不会清楚他们的名字,他们不伟大,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悲到就算死也不会得到多少人的悼念多少滴的眼泪,也正如所有小人物一样,片中的小兰只是个可爱的小姑娘,贪玩,调皮,瞒着姥爷在兰花里浇麦乳精,把姥爷托人带给体操老师的哈密瓜独自吃掉,会问人死了去哪儿,满屋子里画上兰花为了讨姥爷开心,到最后姥爷逝世还有些傻气的说着我以后要当个好人和姥爷在天上见,然后为他别上那些他生前获得的徽章,做出过让姥爷操心的傻事,但总归是纯真个性使然。

    姥爷也只是个普通的老人,乐善好施,性格和善,稍微带着些老年人的古怪,曾是火车驾驶员,生活拮据,但是却每餐为小兰准备一杯麦乳精,用着小兰父母的口气写了大堆信来安抚小兰,为小兰在院子里撑起简陋的高低杠,把泳衣改成体操服,甚至当他的生命都已经垂危时,他的信念依然是自己的孙女,至死都不想小兰伤心。

    这些淡然如水的片段一个一个的穿起来,于是就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这些隐约晦涩的画面一幅一幅的播放起来,于是就有了这份毫不做作、流畅而又美丽的爱,像是火般融化着每个人心里的冰山。

    姥爷和小兰的故事很长,他们之间拥有着永远剪不断的羁绊,他们之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温暖,他们互相支撑着对方度过的那些年,永远是无可替代的。姥爷是小兰的伞,为她撑起一方遮风避雨的天地,小兰是老爷的伞,支撑起奄奄一息的他最后的生存执念。

    姥爷老了,小兰也在长大,他们总是要分开的,但是只要小兰活着,这份爱就永远也不会死,会生生不息的生长下去,因为希望不灭,所以爱不灭,因为赞

  • 3、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前儿个星期天一个人没事在家看了电影《我们天上见》,伴随着一段朴实的开场白,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那个美好纯真的年代,让我们的思绪伴随着影片的主人公开始一段心灵之旅吧!画外音结束,屏幕上仿佛展现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一个撑着伞的小女孩眺望着远方烟雨朦胧的树。接着,跳出了《我们天上见》五个充满童稚的大字,拉开了影片的帷幕。

    伴着帷幕的拉开,影片出现了一老一小两个主人公。小女孩名叫小兰,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小兰的父母被下放到新疆支教,于是小兰就只好和年迈的姥爷一起生活。每当小兰犯错误的时候,姥爷就会用戒尺打小兰的手,还吓唬她说:妖怪就爱咬爱扯谎小孩的脚趾头。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每次小兰被姥爷打过以后,就躲进大衣柜里,陪伴她的只有布娃娃了。布娃娃就是她最好的朋友,所以有关开心的不开心的事,也只有布娃娃陪小兰一起分享。想到了我的童年也有关类似的情景吧。小孩子哪有不淘气的呢?挨打也是童年里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记忆吧!

    画外音又响起,小兰又想她的爸爸妈妈了,那时的文化大革命在小兰的心里是可怕的吧,因为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于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在那样的年月里,有爷孙俩相依为命,倒也不亦乐乎。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因为小兰姓蒋,如此一个姓,也能给小兰带来一丝困扰。同学们都嘲笑她,这也是那个时期的特殊产物吧?

    火车汽笛声响起,小兰撑着伞从铁轨上一路走来,多美的画面啊!小兰一天天的长大了,姥爷也一天天的老去。唯一不变的是姥爷对小兰的爱:用扇子为小兰拂去夏天的炎热;用昏花的老眼为小兰缝制一件体操服;给小兰剪跳绳用的皮筋,给小兰做练体操的架子;每天为小兰冲一杯麦乳精时光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爱中流逝着,我也在这点点滴滴的爱中温暖着,温暖着

    年近九十的姥爷,因为心里有爱,直到老得不行了,也不肯闭眼,因为他想多陪陪小兰。而小兰也在渐渐的成长中不断的读懂了姥爷的爱。姥爷心爱的兰花死了,姥爷也病倒了,小兰就在屋里的墙壁上画满了兰花,那是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吧。在姥爷生病的日子里,小兰一下子长大了,重复着姥爷以前为自己做的事,我想这是对爱最好的回报吧!

    终于有一天,姥爷还是在小兰渐渐的懂事中安详的离开了。也许姥爷觉得小兰真正长大了,他可以放心的走了吧!

    故事结尾,画外音再次响起:天快黑了,装姥爷的棺材还没有运到。我跑到路上去迎。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到路上来迎棺材。可

  • 4、 电影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电影《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我们天上见》是2009年出品,由演员蒋雯丽做导演,北京著名表扬艺术家朱旭以八十高龄出演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小女孩的父母由于政治原因被送到新疆去改造,这一走就是十年,小女孩跟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本片是蒋雯丽一个自传式电影,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很多孩子成长的一个缩影。这部电影是釜山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新浪潮单元的中国电影。

    影片是以小兰的视角讲述的,70后熟悉的场景:和睦的邻里关系、蒋介石、油纸伞、万花筒、会眨眼睛会叫唤的布娃娃、三开门的大衣柜,麦乳精、月经带、新疆劳改农场。。。。。。连老火车头都感到如此亲切,我的童年少年里也有一个同样的火车头,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看到它,甚至可以用火车头的鸣笛当时间表;有时我也会钻进大衣柜玩耍。

    那些淘气的少年们,不知他们长大后是否知晓自己的无知对那些无辜的孩子的伤害,他们可都是在用杀人的语言在袭击幼稚的孩子,甚至让孩子对自己的姓氏也充满了敌意和自卑。

    片中的温情细腻而感人:姥爷为小兰做的单杠;邻居们为孤独的反革命后代小兰撑橡皮筋;在物质贫乏的时代,给正处于发育期的外孙女每天补充营养--喝麦乳精;为了防止叛逆期的小兰再次离家出走,姥爷临睡前用布条将自己和小兰的手拴在一起;托人从遥远的新疆买来哈密瓜;假装女儿的口吻给自己和外孙女写信;虽然疼爱外孙女,可是对说谎和做坏事绝不姑息,小兰从小就养成了做错事用戒尺惩罚的习惯;

    讲祖孙情的电影我也看过不少,每次看都会感动的潸然泪下。这部祖孙情也落泪了,但是感觉却不同于以往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那些轰轰烈烈,大起大落的剧情,也没有那些要死要活,奉献牺牲的煽情,更没有刻意去突出祖孙之间的感情。相反,这整部片子是很平淡的,轻柔的,朴素的,却于这些平淡中透出细腻,透出真情,透出伟大。

    从小女孩蒋小兰还小的时候,姥爷给她洗澡穿衣,每次都陪着小兰去练体操,在小兰练体操疼得哭的时候,姥爷就扮孙悟空逗她笑。姥爷给小兰缝制体操服,找人给小兰做月经带。能给她的一切姥爷都想尽办法给她,唯独不能把小兰的父母唤回来。于是姥爷假扮小兰的父母给她写信,祖孙俩就这样一天天生活着。

    后来小兰长大了,姥爷也渐渐老了。医生说姥爷器官衰竭,只有心脏依然跳动,那是因为姥爷放心不下小兰一个人。小兰开始给姥爷洗澡穿衣,喂姥爷吃饭,带姥爷出门,扮成孙悟空哄姥爷开心。时光荏苒,这就好似一个轮回

  • 5、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500字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我看电影从来没有这样嚎啕大哭过。可能也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事情。最近又听妈妈说起外公最近精神不好,除了吃饭之外就不出房间。我们笑笑。我笑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不过是马上就能结束的事情,我的外公虽然身体不好,虽然一年要因为小病进两三次医院,但这不过都会过去的。我回去的时候,他还是会买好菜跟我做最拿手的东西。他吃饭吃的很快,因为也参与不了我们的话题,下桌之后在周围转转,看看我们每个人。 但看了 我们天上见 之后我忽然深深地感到惶恐,觉得这一切总有一天会有一个终点的。 现在回去,我不知道跟外公外婆讲什么好。我没法儿把他们领进我所处的世界。不是每一个外公外婆都能紧跟潮流。而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过问他们的生活。我试图打破,但我可能又过分尊重。 倒不是说不要尊重。这为必须,但本应该更亲密的,不是吗。 小学时候冒雨给我送课本,然后自己淋湿发烧;我考试考得不好,也是外公帮我隐瞒下来不告诉我妈,给我签好看的家长签名;初中还去过几年老年大学,跟我一起学英语;我高中就去别的地方上学,每次看到我回去就看我长高没脸上有藏不住的笑容;我大学很少回家,现在又在这边,打电话都要做一个标记在笔记本上才能记得住打。 我小时候花了太多的精力在我爸妈的斗争上,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跟他们讲呢。他们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他们比一个小孩子知道更多。他们比我想象地要更加爱我。 那个年代物质的贫乏,精神的贫乏,却并没有导致爱的贫乏。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但我看完了 我们天上见,想 我们每个人都是怀抱着不安生活在这世界上的,而如果有人将我以及我的不安一同抱住,在每一个日日夜夜同我陪伴,我也愿与他一同撑伞,一同读信,一同在生活的道路上来来往往。 姥爷的无私,姥爷的爱。竟成了当下我认为的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为这,我甘愿拼尽全力,并不再对生活的苦难刨根问底。
  • 6、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1000字

    《我们天上见》观后感 由蒋雯丽导演的《我们天上见》,里面熟识的演员只有刘烨,但整剧看完,却让人余味悠长。 这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事,故事的女主人公蒋小兰的父母,自始至终除了结尾的一封真实书信,再无痕迹。唯一陪伴蒋小兰的家庭至亲只有她的外公唐大爷。 这是位细心、聪慧、实在、严苛的一位铁路退休人员。电影初始,那把戒尺给人留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打你是让你记住,以后不许扯谎,音犹在耳。蒋小兰被打哭时,邻居都来劝,唐大爷是为了让她成才。那个时代的烙印里,小孩子被打是家常便饭。 但是,体校导演在手提蒋小兰劈叉,小兰疼哭时,唐大爷是欲趋还止的,外公对女孩的心疼跃然映屏。最后,唐大爷给小兰做了个猴脸,这是本影的第一个鬼脸。 后来,小兰辍学,有被同学嘲讽的原因,可能在那个年代上学的重要性是打了折扣的,小兰作为业余的每日会去体校。她很努力,为了支持小兰,甚至乡邻会举着木头做单杠供小兰训练,那个年代的人多实在呀。再后来,唐大爷用木头为小兰做了单杠,后面的小兰为偏瘫的唐大爷扮演小猪、小狗,在单杠上已然已经玩得很纯属了。 一个从童年没有父母关爱的孩子,是可怜的,在那个年代整日被喊蒋介石,打到蒋家帝国,小兰更是无人可诉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精神寄托,她的精神寄托就是来自外公的每月的父母的书信。而这些书信,却是唐大爷自写自读邮给这个家,邮给蒋小兰的。可见,这位老人对外孙女的关微之至。 哈密瓜同此。并且,每逢哈密瓜邮来时,唐大爷会把瓜分给邻里乡亲,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人常坐的事。但凡家里炸丸子或者炖鸡,都会给邻居送上一份儿,贴地气的乡亲总会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正因为如此,唐大爷十分收人尊敬。你看,但凡过节,邻里总会在一起吃饭、喝酒,在院子里畅聊。直到唐大爷病了,无法说话,所有人依然来给唐大爷拜年、贴春联,一起吃年夜饭。 就这样,一位可爱的老人,心里一直放着朱老总,放着兰花,放着国家大事。你看那《参政消息》,他一直在读,最后是小兰读给他。1976年7月6日,朱老总去世,老人也垮了。老人相信朱老总,老人觉得朱老总会将子女们从新疆送回来。等着等着......人老了,人去了,这个念想也嘎住了。 一个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的成长,是不完整的。小兰,是孤单的,又近乎执拗和倔强的。她想念父母,所以把麦乳精不断省給了兰花,等兰花长好了,父母才能尽快回来。有主见的孩子,才会扯谎。扯谎,源自真实想法的无从
  • 7、 天上大风读后感

    天上大风读后感

    近日常看一本名为《天上大风》的半自传小说。细细品读着淡淡地流淌在空中的语句,柔柔地融入在风中的故事。这书,不如尘世间的种种华丽,不像尘世间的丝丝经典;这书,只是记载着一个行者的流浪人生,一个少年的精神追求,只是记载着自己对于生命和自由的理解与诠释。生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什么是自由?什么又是孤独?这一个又一个问题总在等待着解答,但有太多的问题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然而,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个少年诗人叶远影,在16岁那年,带着三十多元钱毅然离开了大学校园,用他那沉重而坚定的步伐来寻求生命的意义,探索自己的未来。最终,他在一片虚无澄清的天地间,找回了心灵的平静与快乐

    一切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当我在仰望长天的时候,都在大风里面,随生随灭,风过如梦。行者说自己曾不顾一切的找寻,得到后又一次次怀疑,直到怀疑掉一切,然后竟然发现另一个世界水落石出,原本那么自然平常。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见了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中那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角落。

    是的,这是一个有关梦和生活,有关自然生态的和谐,有关社会的残酷的真相可以一笑而过,也可以深深思考。无论人,无论物,都如同一阵天上大风从都市到乡村再回到起点,从懵懂到绚烂再回到朴实,伴随着快乐与绝望,生存与死亡,直到天空中划出一道奇异的彩虹,然后又将悄然淡去

    生命中最自由、最未知、最不可复制的一段经历,而这种经历叫做流浪。《天上大风》,流浪者的歌:真正的行者,不在于走过多少地方,而在于成就了多少次全新的自己。

    少年成为了行者。而我,何时才能乘着自己心中的风去流浪,去造就那道最为绚丽的彩虹?

  • 8、 天上的星星读后感

    天上的星星读后感(一)

    玖了贾平凹【天上的星星】这篇文章,我也深深地察觉到了我们自己做孩子的难。一妈一一妈一也正如文章里所说的一样: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但我们也乐意;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而天上的星星也正是如此,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那么明亮、美丽、又是那么耀眼。月亮在的时候,它们是那般猥琐,像在跟自己的伙伴捉迷藏。大人们在的时候,小孩子的天真、可一爱一、也不在那么辉煌了。他们只有安安静静地去做作业,即使做好了,也只能做一些学习有关的任务。

    我也曾为过我的一位刚刚结婚的又已经生了小娃娃的老师,而他也回答了同样的答案,他也会把他的娃娃当作出气包,牺牲品。我想,难到小孩子的天真、可一爱一会一辈子被大人们限制、埋没吗?

    但我早已在为自己儿童人生的自一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在夏令营前夕,我曾经决定在家玩他一个暑假,再享受一下轻松的感觉或快乐的感觉,可是在我做作业时候偷一听到了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的谈话,他们说要给我请家教,补补课。我听了这句话,心里却十分的不安,当天晚上,我就冲出了书房,表达了我对自己的意见。当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哭了起来,对着一妈一一妈一和爸爸大喊三声:我要自一由!!!这句话轰动了整栋房子的人。一边心想,自己不能让自一由沉默。这时,爸爸一妈一一妈一被我的这句话吓住了,连忙安慰我,但不管他们怎么安慰,我还是那么坚决。我又接着说:我宁愿去夏令营也不要请家教。

    这时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终于转移了目标,我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想:自己终于为一生打开了大门,创造了一个开端。

    天上的星星读后感(二)

    星星,我的希望常有人这么说,希望之星嘛。

    星星是很美的,在那里停放着善良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看着星星会让人想起牛郎织女,想起友一爱一的兄弟,同时也想起了已死去的亲人。

    有人说天上的星星是死人灵魂的住所,你干的每件事情都有你的先人在看着,他们在监视着你。这些能在星星上看望你的先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会容忍你的错误,并且帮助你尽快改掉它,这让我想起了【狮子王】(1)中,辛巴望着天空,它已去世的父亲在群星中出现,并告诉它要夺回王位。这无形中给了他一种力量。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女孩在弥留之际,在天空中看到了流星,她预知了自己即将死去。那颗流星是什么样,一定很美丽,还有在另

  • 9、 《见风》读后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见风》,是当下很红的小生刘昊然写的,说出 了他心底的一些心声,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读后感,大家一起来看吧,希望大家也能够感同身受。

    最近看了一本书,《见风》,是一个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写的。刘昊然,说起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前段时间很火的《唐人街探案2》便是由他主演的。说实话,我之前对刘昊然并不是很感冒,会了解到这本书也是因为一个好友的大力推荐,当时她给我读了几段话,我便觉得那些语言很美很贴切,近乎于用那种很清新的字句来诉说着自己所经历的故事,而我素来是偏爱那种书的。

    我很清楚的记得一段话,当时在脑子里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的。那是一段写在书末尾的独白我曾无数次想像过二十岁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直到它到来时,才明白过来,其实每一个当下,无论是痛苦或悲伤、谦卑或狂喜,都应该是你最好最真实的样子。正是因为经历的或者即将迎接的这些,才塑造了如今棱角分明的自己。二十岁的年纪,必定还要承受更多的打磨,但当风吹来时,我希望稳住自己的同时,也能成为吹拂别人的风。

    还记得初见昊然迪迪,就感觉他有着一种独特的果子早熟的味道,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一种大人的稳重和担当,可后来又觉得他似乎也是一个爱玩爱闹的人,藏不住的是孩子般的稚气。但当我看到这段话着实十分惊讶,或许也有一些失落,其实,说不上是失落还是懊恼,反正同样最后在我心底是产生了一股冲动的。同样是二十岁的年纪,别人就早已对生活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明白是什么造就了自己,又是什么可能拖慢自己往前走的步伐,能看到自己过去一步一步的脚印,又能明了的知道现在自己要去的方向,那种活得很透亮的感觉真好!毕竟,像我这样的人,活过了自己生命中的前二十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上,更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或者说是能干什么,只是盲目的任由自己朝着喜欢的方向走,冠之以努力去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但到头来,连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都说不清。所以,在自己很迷茫的时候那种条理分明的成长方式就来得更加让人羡慕。而昊然迪迪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我很喜欢风这个字,很纯净,很透亮,夹杂着一股清爽的味道。但《见风》中的风却有着别样的韵味,它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转瞬即逝,但又有强劲的力量。如果时机合适,而你又足够努力,那么这股风将把你推向人生的高峰,可同时也伴随着跌入深谷的危险。毕竟在风中行走,有时候方向是自己

  • 10、 天上的街市读后感

    天上的街市读后感(一)

    统解读天上的街市,一般落点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上。从诗歌慈利的整体意境来看确实如此。但细细琢磨全诗,会发现有许多疑点。天上的街市除了表现郭沫若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外,是不是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深度迷茫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这又使我们想起了中国梦文化中的其他诗人。

    第二小节我想那飘渺的空中的缥缈一词就已经给全诗定一性一了。

    虽然,诗歌的第一小节所营造的意境美轮美幻,天上人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让人在心醉神迷中几乎分不清孰是现实人间孰是幻想世界。当读者都要欣欣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想找到回家的路的时候,诗人的一声呢喃却让人不得不醒过来

    何为缥缈 缥缈就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事物。这个词让诗人的心境暴露无余。原来,诗人并没有沉醉于自己营造的梦幻世界之中,甚至也不在梦与醒的边缘。天上的街市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诗人清醒得很呢!

    明白了这点,后文中诗歌表达中的诸多断裂和错位就一目了然了。而这种断裂和错位主要表现为:诗人无法尽情驰骋于想象的极境。

    啊啊,天光渐渐破晓了,群星消沉,美丽的幻影灭了。晨风在窗外呻一吟,我们日日朝朝新尝着诞生的苦闷。

    天上的街市读后感(二)

    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的情感宣泄着称,他的【凤凰涅】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这首诗却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诗人作这首诗时正在日本留学,和那时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对理想未来的迷茫。诗人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彷徨。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

    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的景象。

    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儿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舒适的东西。

    那不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景。那被浅浅的天

  • 2019-09-20

  • 2023-01-14

  • 2019-10-17

  • 2019-09-22

  • 2023-02-06

  • 2019-10-24

  • 2023-06-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10-17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7-10

  • 2023-05-08

  • 2019-11-04

  • 2019-10-12

  • 2022-11-16

  • 2023-01-08

  • 2023-02-22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5-03

  • 2019-09-19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1-07-17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3-04-09

  • 2022-02-07

  • 2019-09-23

  • 2019-09-20

我们天上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们天上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们天上见读后感、2024我们天上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