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 > 地图 >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2024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相关栏目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热门栏目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推荐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

(共 2097 篇)

  • 1、 最新读后感:做个书生教师读后感(1000字)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小学生除了学习常规的知识,更应该接受课本外没有的新知识,多读书会提高小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在阅读书籍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值得收藏点赞的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编辑的做个书生教师读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做个书生教师读后感 篇1

    人生中的很多遇见需要机缘,而我与周益民老师的机缘便是他所撰写的随笔集——《做个书生教师》。人生的追求也有很多,而周老师的人生追求亦很平凡:做个书生教师。在浓浓的书香中,周老师踏着那散发着墨香的阶梯拾级而上,不断地攀登知识的高峰。

    炎炎夏日,细阅《做个书生教师》,我惊叹于周益民老师阅读的丰富和细致。在一篇又一篇的伴读手记中,我知道了《小王子》、《木偶的森林》、《鼹鼠的月亮河》等许多优秀的童话故事。在书中,周老师用自己那朴素、清新而又真挚的语言带我走进小王子那纯真的世界;在《木偶的森林》中,周老师更像一个大孩子和我一起牵挂着小熊白黑黑的遭遇,一起为木偶人罗里的悲欢离合所震动,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这是一个有内涵而又情感丰富的书生!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该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进童话的天地?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探寻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去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许在不经意间、不知哪个角落,隐藏着的小门就会被孩子们所发现呢?

    徜徉在《做个书生教师》中,我仿若看见,在一条洒满书香的道路上,童年的周老师在路的另一头低头看书,周围是一片静寂的田野。记得米夏埃尔·兰德曼曾经说过“人的童年提出他整个一生的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在《我的语文童年》这篇随笔中,周老师也不无自豪地告诉朋友说:“我的语文基础基本是在小学阶段奠定的。”而在《童年遇到一条路》中的文学之路最初是一个孩子的阅读之路。可见,童年的阅读深深地影响着他,在长大后作为教师的他,又把阅读的种子撒向他所热爱的每一个孩子!

    周老师的教学风格在他的随笔中随处可见。透过文字,我仿佛看见他在灯下咬文嚼字,思考着他的母话教学体系;越过三尺讲台,又犹如听见他在教室中循循善诱着孩子们,他的睿智、他的思维给予孩子们以想象的翅膀和智慧的探索;而真正震憾和感染着我的是在《英雄的儿子,你幸福吗?》中对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感质疑和对禹的儿子失去父爱的痛心!周老师心心念念的都

  • 2、 做个书生教师读后感读书心得

    暑假即将结束,看看自己读的几本书,感觉收获颇丰。要说最喜欢的当属周益民老师的《做个书生教师》。

    书生:衣袂翩翩,温文尔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勾勒出周益民老师的形象。这本书是周老师的教学随笔,既有对课堂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有对日常工作的人性细节深情的叙述,还有诸多教学之余的生活游历以及人生感悟。

    全书共有6卷,我最偏爱第二卷——在文字里一任天真。“一个人的成长,既有身体的,更有精神的,精神的壮大离不开阅读。”这句话和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的《窃读记》里的“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不谋而合。他们都点明了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离不开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和孩子们相处中第一重要的是指引。现在的社会,良莠不齐的阅读书籍充斥在孩子们周围。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孩子们筛选书籍,指引方向。把经典与优秀的文学作品摆在孩子们的眼前。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做人的种子就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播下。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维的孩子,所以第二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充分利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把心中多彩的世界构建的更加美好。

    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愿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做他们的大朋友,和他们一路同行,去探寻成长路上的别样风景。

  • 3、 《做个独立的思考者》读后感

    一本好书,如冷冬中的一壶暖茶,让人们觉得一股暖流从始至终浸透心灵;一本好书,如一盏清晰的明灯,时时刻刻照亮我们心中正确的道路;一本好书,如一只渺小的小船,引领我们在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中遨游。而这本书正是一本使人全身上下感到清爽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德富芦花的《心中的桃花源》。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作者喜欢自己家乡的夏天,喜欢那里的自然风光,于是他详细描写了自己家乡的风景之美。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仿佛也身临其境,走到德富芦花的故乡,品味这个故乡的夏天,体验这个夏天的清爽与美好。

    德富芦花的文字,不仅优美灵秀,清新自然,而且他这种不像文章的文章,甚至比许许多多长长短短的诗更有色彩、更有韵味。作为大自然最真诚最忠实的听众,德富芦花用自己最质朴的心灵与万物之母大自然进行一次又一次真挚的对话。他的写景散文,观察的如致入微,文风秀丽典雅,纯真质朴,读起来如痴如醉,如入画境,使人同置于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之中,好似投入大自然这位母亲的怀抱之中,不知不觉微醉微醺。

    德富芦花深爱着家乡的美好风光。因此,他笔下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除了具有灵性、美感与真实之外,还多了一分动人的家乡情思,能触动我心中那根最柔软的心弦,而且多处运用诗句,使文章丰富多彩,添加了几分韵味。

    说起夏天,人们不约而同的会联想到骄阳似火、挥汗如雨的酷热,工作的繁忙与自己的烦躁。可是,在德富芦花看来,故乡的夏天却别有一番情致:它可以是溪水中的西瓜,清爽凉快的井水澡,说来就来的骤雨,也可以是甜美可口的生鱼片,略带咸味的米饭,水中的月光月影和璀璨夺目的星光,鱼篮里肥嫩鲜滑的鱼虾他避开烦恼的暑热不谈,只描绘夏日中舒适美好,悠闲丰足的场景,将丝丝清凉送进了我的心头,德富芦花从个人的独特思维把这篇文章写得游刃有余。

    于是,我懂得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外在环境无关,只要他自己热爱生活,那么他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 4、 《做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从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或许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为了西部的贫困孩子受到教育,为了西部的开发,发展,他很苦但奉献着,快乐着,幸福着;而南方老板的人生价值却是低成本,短时间,高利润,可能为钱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缠万贯而永不满足,于是他很不幸福.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会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我想, 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

  • 5、 做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的色彩越淡。“

    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由得想,自己和孩子之间是管理还是交流。

    老师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所以作为一个合格、聪明的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这样或许你也就是鲁迅笔下“三味书屋”里的那位先生。就是拿着教鞭从不往下落的先生。虽然现在的教育增进了很多关于管理的理念,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很好把握好度,即做好管理又充分和学生会交流的老师或许是目前不被时代所淘汰的了。

    因为我们知道教育不能只面对现实,更多的是要面对未来。所谓的百年树人,如果只是管理,那么何止百年,一个公司的老板在面试的时候或许只要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能很快让一个陌生的员工遵守制度,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而老师不行。

    我们知道,在现在的教学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那我们和孩子之间该怎么做好教育和被教育的问题,就是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了。比如:对于学生上课看课外书,到底该怎么办?收?怎么个收法?收多长时间?发还给他,他能否下节课不看了?如果再看那又该怎么办?等等问题并不是几个字能回答的。当然如果是针对员工,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而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在学习社会,接受社会,融入社会的学生。所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思考的也很多,那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王晓春老师编著的教育书籍《做个聪明的教师》。或许看过本书后,我们不会马上变聪明,但是,我们会审视自己的言行,对以后和学生的交流中会帮助一二。

    《老子》56章里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是不聪明的。而教师是依靠嘴巴生活的,莫非教师注定就是愚蠢的?这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位埃及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贡献将是让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教师闭上他们的嘴。”很显然,想做一名聪明的教师,首先要保证不轻易说话。

    当然,教师完全不说话是不可能的,能够不说话的尽量不说话,确实需要说话也要讲究什么时候说话、该说怎样的话?

    教师为什么要尽量不说话呢?理由有二:首先是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思考、表达的时空应该让给学生,教师的话多了,就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学生的能力是在他们自己不断的思索感悟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从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中听来的。讲得再精彩,都是老师的,学生可以听取记忆,但是无法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自身的思索锤炼。听来的永远只能是知识

  • 6、 做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篇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不同,对于幸福的味道,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而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只有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才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才会真心对学生,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

    一、学会感恩

    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

    二、学会宽容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关系不太和谐等,陶老师告诉我们在这些时候要学会宽容,谅解冲撞自己的人、感恩批评自己的人、宽恕伤害自己的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会宽容一切,也是为自己留下一份轻松。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就让我们幸福的阅读吧,去宽容他人、宽容学生吧。努力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专家的著作《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翻看了几页,我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浮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对比,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教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

  • 7、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思想感悟7篇

    积极认真的投入书籍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全身心获得放松,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会更加了解书中人物形象。这时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品读作品,你是否想知道怎么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下面的内容主题为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思想感悟,是编辑为你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思想感悟 篇1

    这本书给讲述了一个叫金铃的女孩子在六年级时候发生的和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趣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有一次,金铃的爸爸教了乡下人一些养殖业的知识,他们很感激就送了一条很大的鱼。

    这条鱼有浴缸那么大,身上的一片鱼鳞竟然有一个小碗那么大,而且鱼鳞与身体连接很紧!金铃的妈妈赵卉紫忙乎半天也没有拿下几片鱼鳞,只好向金铃的奶奶求援。还是金铃奶奶有办法,一听这件事就带上斧头到金铃家。一路上人们很诧异:他们家发生什么事,她怎么带把斧头?当奶奶和妈妈杀这条大鱼的时候,金铃感到很害怕,那么多血,但她又不想错过这个杀大鱼的场景,只好偷偷的从指缝看!我在菜场也只见过别人用小刀去鱼鳃和内脏和钢刷刷鱼鳞,没见过用斧头的。

    如果我家有这么一条鱼,我肯定舍不得吃,让妈妈养着给大伙看看这个大家伙,或者拍几张照片给同学们瞧瞧。我可真羡慕金铃家有这么大一条鱼,而且是她爸爸的知识回报,也让我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

    这也是金铃努力做一个好孩子的动力之一,也是我懂了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思想感悟 篇2

    这段时间我在读《我要做好孩子》这一本书,虽然还没看完,但是我已经等不及要写读后感了。

    作者简介: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

    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是一个学习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做了许多“抗争”。

    小说艺术的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成功的塑造了金铃、于胖儿、尚海、杨小丽等小学生和妈妈、爸爸、邢老师等大人的形象,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今天就读到这

  • 8、 《做个书生教师》读后感800字

    人生中的很多遇见需要机缘,而我与周益民老师的机缘便是他所撰写的随笔集——《做个书生教师》。人生的追求也有很多,而周老师的人生追求亦很平凡:做个书生教师。在浓浓的书香中,周老师踏着那散发着墨香的阶梯拾级而上,不断地攀登知识的高峰。

    炎炎夏日,细阅《做个书生教师》,我惊叹于周益民老师阅读的丰富和细致。在一篇又一篇的伴读手记中,我知道了《小王子》、《木偶的森林》、《鼹鼠的月亮河》等许多优秀的童话故事。在书中,周老师用自己那朴素、清新而又真挚的语言带我走进小王子那纯真的世界;在《木偶的森林》中,周老师更像一个大孩子和我一起牵挂着小熊白黑黑的遭遇,一起为木偶人罗里的悲欢离合所震动,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这是一个有内涵而又情感丰富的书生!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该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进童话的天地?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探寻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去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许在不经意间、不知哪个角落,隐藏着的小门就会被孩子们所发现呢?

    徜徉在《做个书生教师》中,我仿若看见,在一条洒满书香的道路上,童年的周老师在路的另一头低头看书,周围是一片静寂的田野。记得米夏埃尔·兰德曼曾经说过“人的童年提出他整个一生的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在《我的语文童年》这篇随笔中,周老师也不无自豪地告诉朋友说:“我的语文基础基本是在小学阶段奠定的。”而在《童年遇到一条路》中的文学之路最初是一个孩子的阅读之路。可见,童年的阅读深深地影响着他,在长大后作为教师的他,又把阅读的种子撒向他所热爱的每一个孩子!

    周老师的教学风格在他的随笔中随处可见。透过文字,我仿佛看见他在灯下咬文嚼字,思考着他的母话教学体系;越过三尺讲台,又犹如听见他在教室中循循善诱着孩子们,他的睿智、他的思维给予孩子们以想象的翅膀和智慧的探索;而真正震憾和感染着我的是在《英雄的儿子,你幸福吗?》中对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感质疑和对禹的儿子失去父爱的痛心!周老师心心念念的都是孩子的喜怒哀乐,而这正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因此,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成长阶段每一次经历所获得情感果实,让他们为自己的花开蕴育足够的情感基础。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欣赏周老师所说的:“行路的状态更适合我深入地研究。我享受探索的快乐”,周老师所谓的“行路”,就是从实际出发,不断实践。从卷一《身边的提灯》的字里行间中,

  • 9、 优秀读后感《做个幸福的教师》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优秀读后感《做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随想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从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或许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为了西部的贫困孩子受到教育,为了西部的开发,发展,他很苦但奉献着,快乐着,幸福着;而南方老板的人生价值却是低成本,短时间,高利润,可能为钱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缠万贯而永不满足,于是他很不幸福.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会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 10、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一、《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书笔记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看了大半,感慨颇多。有在自我修身养性方 面的,有在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方面的,也有讲该怎么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 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 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教学有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 系的人,也就是善思考、会思考的教师。拜读了肖川老师主编的《成为有思 想的教师》一书后,觉得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情”“心”“志”俱全。“情”者,能为人 师表,爱岗敬业。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保护学生的权利和权益,保护学生 的 自尊和自信,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和 进步,都能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心”者,做教育的有心人。别人发现不到 的问题,你能发现;别人解决不了的困难,你能解决;别人不乐意做的事情, 你乐意去做。育人之事,没有巨细,点点滴滴都潜移默化,最需要心到和心 细。心到,事则易;心细,事则成。教育的经验和智慧就从心到和心细中来。“志”者,“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成名成家,但不满足于成绩,不沉溺于荣誉。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嘲讽,顶得住挫折,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情、心、志俱到,思维便灵敏,境界便高远,情感便丰富,思想便成熟!思想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特有的观念。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有思想的人,不仅自己有思想,而且他的思想要对他所带的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一次读到艾米莉·迪金森的《假如我能使一颗心》,我就喜欢上这首诗歌了。诗歌十分简短: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忧伤/我就没有虚度此生/假如我能使痛苦的生命有所慰藉/在酸辛中获得温情/或是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窗中/我就没有虚度此生。

    诗歌流露出的情感,简单而高尚。肖川老师把这首小诗编入“师生之间”专栏,读起来好像又多了一层含义。这首诗歌引出了肖川老师曾经的教师宣言。我走进教育,走上讲台,并不曾有过什么誓言。当我看到肖川的教师宣言时颇感震撼,这个宣言摘录如下,以让自己日后闲余能常常记起:“我自愿投身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薪火承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导而弗牵。修身养德,明耻教善。求真求实,从教谨严。吐故纳新,创设明天。呕心沥血,竭诚奉献。纵有千种诱惑,万般磨难,我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1-11

  • 2019-10-20

  • 2019-11-11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11-23

  • 2023-05-03

  • 2021-07-02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0

  • 2023-02-08

  • 2019-09-19

  • 2019-10-29

  • 2021-09-20

  • 2019-10-29

  • 2023-05-04

  • 2021-12-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1-07-20

  • 2019-10-17

  • 2023-02-11

  • 2019-10-28

  • 2019-10-11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3-05-06

  • 2019-10-11

  • 2021-05-26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19

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2024教师,做个思想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