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学月刊读后感 > 地图 > 教学月刊读后感,2024教学月刊读后感
教学月刊读后感相关栏目
教学月刊读后感热门栏目
教学月刊读后感推荐
教学月刊读后感

(共 6562 篇)

  • 1、 《教学月刊》读后感

    吸引我阅读的是周国文这篇文章的题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性的呵护》,“悲悯”、“博爱”这些词语对读了这篇文章后留在脑中的词语。儿童教育不是仅仅为了未来,更重要的是当下,这是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忽视的。这也是作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一文的感受,写得较朴实。

    窦桂梅老师的《文学力量》是一篇游记,非常推崇苏霍姆林斯基,当别的国家没有忘记“文学室”时,我们的国家呢,我们有没有意识地用最优秀的文化乳汁喂养我们的孩子呢?

    《成童礼》一文再次验证了仪式感的重要性。这与成人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过去我们有些忽视仪式,把仪式组织好了,有助于学生对于头脑中崇高精神的唤醒。

    当然最想读的文章还是吴非的《不要急》。这篇文章明显是在写一些人的嫉妒与浮躁的心态。作为一个近二十年教龄的人来读这篇文章,更多地是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在时刻提醒我们自己不要用别人的成功来惩罚自己,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娱乐自己。一个普通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慢慢“熬”的过程,这个熬的过程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不要急,达到目标后也许等待自己的是一种虚无。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慢”的过程,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须要很漫长的岁月之后才能看到结果。不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

    李镇西的《“人”在哪里》一文让人振聋发聩。校园里很多展示的东西不是针对孩子们的,而是针对大人的,或者说是向领导与参观的人炫耀的。这也就是说现在多数的学校不像不学校的原因。把为了孩子的一切放在了口头上,就是没有放到行动里。

    张民杰老师的《明示班规与默示班规》一文写得较好。非常实在。其中明确提出:做不到的不要说。班主任说话或订规则时,要把结果先想好,做不到的就不要说或不要规定。有的教师出于吓唬学生的心理出发,对于达不要求的学生要进行一些严厉的惩罚,结果自己却做不到,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专访华应龙的文章有不少了,《“老子”与数学》一文本刊编辑部写的。从他看老子的《德道经》开始的,但是我感觉还是流于表面。看不出《老子》对于华应龙的真正影响,是贴标签?还是傍“大腕”,有这个嫌疑啊。我们不要用几节课的成功来合理地推想特级教师课课会成功,不要用一节课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想下课,就去推想老师在上课时课课会让学生不想下课。毕竟在这发生在公开课上的几率比较大。而发生在教学现实中可能性比较小。当然,能出现这种不想下课的事件的确是华老师多年来苦心钻研的“奖赏”,但我

  • 2、 《心理月刊》读后感 (500字)

    今天在图书馆看杂志《心理月刊》,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让我比较有感触,摘抄一小段,和你共勉。

    正文如下:

    用你的长处找工作。一份工作承受不了你情感的寄托,也不应该成为你情感的寄托,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只是谋生的手段,如果黏附了你过多的情感,尤其是你缺失情感的替代,你与工作的关系很容易变得不健康,日子长了会伤害你,也会影响工作,更重要的是,你可能因此失去内心真正成长的机会。自然也会影响你自己将来真正需要的感情生活。

    用短处找爱人。

    我们常常弄反了,找对象的时候总是去关注对方的长处,也积极展示自己的长处,我们习惯了藏起自己的短处,保护自己的缺口,深怕对方发现自己的伤。其实要一起生活多年的伴侣,就是要十分了解自己的缺口,又能懂得呵护你的缺口并且能用爱去鼓励你、包容你战胜自己的缺点,修复自己的内心缺口,让你能够不断完善的人。

    读后感:

    关于用长处找工作,仅仅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我之前是不太赞同这个观念的。我以为对工作没有足够的激情,如何能不断的创新或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懈?理所当然的把对工作的种种付出归结于热爱,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我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其实不然,除了热爱,工作中还有个品质,叫责任。尽到自己的责任,足够了。法学,从来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无奈习惯于被安排。法律中有太多复杂的关系网,太多难以言喻的潜规则。我不喜欢这样尔虞我诈的生活模式,但是它能带给我很多利益,如果我能善加利用。妈妈安慰我:“不需要喜欢,能有好处就行。喜欢它,你就会想要付出,但是在工作上没有必要太多的付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工作是为了创造财富,让你更好的生活。生活的全部,不是工作。我希望你能够从容的工作,学会享受生活。”确实,工作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但是不该是全部的生活。

    乔布斯的英年早逝,令世界感到遗憾。才五十六岁啊!我钦佩他,为世界做出那么多的贡献,为苹果奋斗了一生。但是,我并不羡慕他的生活。我更愿意,简简单单的工作,生活。到七八十的时候,牙都掉光了,还可以像施鹏鹏说的那样,牵着另一个老东西的手去看夕阳红。

    关于用短处找爱人这段是说得相当得我心的。都说,因为不熟悉而相爱,因为熟悉而分手。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对方自己那诸多的毛病,能包容就继续,不能包容就拜拜。省得搞了半天,分手的原因最后归结于,我不喜欢他喝汤呼噜呼噜响。这是我见过的相当无奈的分手理由。

    最后,反思自我,除了傻点,似乎

  • 3、 《心理月刊》读后感500字

    今天在图书馆看杂志《心理月刊》,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让我比较有感触,摘抄一小段,和你共勉。

    正文如下:

    用你的长处找工作。一份工作承受不了你情感的寄托,也不应该成为你情感的寄托,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只是谋生的手段,如果黏附了你过多的情感,尤其是你缺失情感的替代,你与工作的关系很容易变得不健康,日子长了会伤害你,也会影响工作,更重要的是,你可能因此失去内心真正成长的机会。自然也会影响你自己将来真正需要的感情生活。

    用短处找爱人。

    我们常常弄反了,找对象的时候总是去关注对方的长处,也积极展示自己的长处,我们习惯了藏起自己的短处,保护自己的缺口,深怕对方发现自己的伤。其实要一起生活多年的伴侣,就是要十分了解自己的缺口,又能懂得呵护你的缺口并且能用爱去鼓励你、包容你战胜自己的缺点,修复自己的内心缺口,让你能够不断完善的人。

    读后感:

    关于用长处找工作,仅仅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我之前是不太赞同这个观念的。我以为对工作没有足够的激情,如何能不断的创新或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懈?理所当然的把对工作的种种付出归结于热爱,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我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其实不然,除了热爱,工作中还有个品质,叫责任。尽到自己的责任,足够了。法学,从来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无奈习惯于被安排。法律中有太多复杂的关系网,太多难以言喻的潜规则。我不喜欢这样尔虞我诈的生活模式,但是它能带给我很多利益,如果我能善加利用。妈妈安慰我:不需要喜欢,能有好处就行。喜欢它,你就会想要付出,但是在工作上没有必要太多的付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工作是为了创造财富,让你更好的生活。生活的全部,不是工作。我希望你能够从容的工作,学会享受生活。确实,工作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但是不该是全部的生活。

    乔布斯的英年早逝,令世界感到遗憾。才五十六岁啊!我钦佩他,为世界做出那么多的贡献,为苹果奋斗了一生。但是,我并不羡慕他的生活。我更愿意,简简单单的工作,生活。到七八十的时候,牙都掉光了,还可以像施鹏鹏说的那样,牵着另一个老东西的手去看夕阳红。

    关于用短处找爱人这段是说得相当得我心的。都说,因为不熟悉而相爱,因为熟悉而分手。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对方自己那诸多的毛病,能包容就继续,不能包容就拜拜。省得搞了半天,分手的原因最后归结于,我不喜欢他喝汤呼噜呼噜响。这是我见过的相当无奈的分手理由。

    最后,反思自我,除了傻点,似乎也没

  • 4、 教学读后感

    教学读后范文一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着作。他在论着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操作性(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思维: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值得写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学案例。)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当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学,确定适当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尤其重要。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因此可以说,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

  • 5、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一)

    福田区上步中学 谢玉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的作者余文森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余老师在前言部分是这样写的:"追求卓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按照词典的解释,卓越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实际上,卓越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文化,卓越的本质是"超越":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永无止境。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不仅要让教学变得效果更好、效用更高,而且要让教学变得更有人性、更有意义、更有境界、更有内涵、更有品质、更有精神。"他还提到,"对教师来说,卓越教学首先需要确立的是卓越的思想、精神、态度,而不是去寻找一种具体的模式、行为和表现。"

    这本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卓越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即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内涵及首要指标。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当前教育方向的偏差导致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各种培训、竞争,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学生在疲惫、劳累、压抑、烦闷、痛苦中学习和生活,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均被摧残着,最后必然形成对知识的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需要考虑的是教学的意义和使命,要考虑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喜欢的,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不是技术性的工具,我们不能只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分数,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自己,在教育信念上改变自己,并且努力把上课变成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活动。根据本书的精神和个人感受,我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以下四方面打算:

    一。 教学理念方面

    1. 时刻牢记"健康、幸福、品行、学业、个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五

    个要素;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目标,是落脚点;

    2. 培养"会思维"的学生;

    3. 做 "有温度课堂"的老师,真正接纳每一个学生,不单以成绩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给学生安全感;

    4.经常性地进行自测与评价,在反思中进步。

    二。 教学内容方面

    1.不断学习,打开学科边界走向综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努力揭示教材知识的价值;

    2.关注如何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等融入教学过程,使其成为教育内 容的一部分;

    3.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转化为具有

  • 6、 教育教学读后感1300字:教育教学读后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著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著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理解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到达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好处,紧接著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推荐,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著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强身是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强调强心。我是一名体育教师,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然而,作为体育教师更要在教学思想上和教学资料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在一

  • 7、 读《道德月刊》有感_二年级读后感200字

    看完这期《道德月刊》的故事困难,没什么可怕的!让我很感动,作者才八岁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无力照顾他,于是,小男孩从小由奶奶照顾、养育长大,日子虽然过得很困苦,但他还是有个精彩、丰富的童年生活。

    这让我知道我是很幸福的,有温暖的家和快乐的童年,懂得感谢、感恩是很重要的,有父亲和母亲的照顾,让我健康的成长,让我学习才艺、技能,让我的心像太阳一样温暖,希望爸爸、妈妈每一年都快乐开心、平安健康,以后,换我来照顾并陪伴着爸爸、妈妈。

    我是很幸福的人,一定要珍惜现在、珍惜拥有,幸福多更多。

  • 8、 读《道德月刊》有感_二年级读后感 (200字)

    看完这期《道德月刊》的故事“困难,没什么可怕的!”让我很感动,作者才八岁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无力照顾他,于是,小男孩从小由奶奶照顾、养育长大,日子虽然过得很困苦,但他还是有个精彩、丰富的童年生活。

    这让我知道我是很幸福的,有温暖的家和快乐的童年,懂得感谢、感恩是很重要的,有父亲和母亲的照顾,让我健康的成长,让我学习才艺、技能,让我的心像太阳一样温暖,希望爸爸、妈妈每一年都快乐开心、平安健康,以后,换我来照顾并陪伴着爸爸、妈妈。

    我是很幸福的人,一定要珍惜现在、珍惜拥有,幸福多更多。

  • 9、 教学著作读后感

    教学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拥有一本好书,就像站在山顶上看风景,风景无限好。《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便是这样一本好书。它通过一束鲜花,美丽的回报,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等案例,折射了教师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在看了此书以后赏识、理解、信任、奉献等词像波浪一样冲击着我,让我沉思。从《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赏识我的学生。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教师心中要有爱。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宠幸,不是溺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期待。你的爱的表达学生能感受到,并同样也能得到反馈。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

    教师对学生,首先应亲近学生,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要信任和激励学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最可贵的是笔者主张,辨证地看待和实施赏识学生。表扬时不夸大其辞,该批评时就批评,只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这也是对学生的爱。

    当然,要真正做到赏识你的学生很难。我们必须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教师要把过去的单向的传授变成师生平等对话、合力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老师能够得到学生最广泛的支持和帮助,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学生能够乐学不疲 .另外,教师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教师要进行教育心理学和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案例学习和研究。正如书中提到的他必须具有敏感的、能够读懂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灵,应理解他人内心情感的心理基社会意义,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主题性和道德直觉。

    教学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在10--11学年度教研月中,我自觉利用课余时间

  • 10、 教学机智读后感

    教学机智读后感范文一

    马克斯?范梅南教授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该书在北美和欧洲拥有广泛的读者,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于1991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出版,随后不久,便被译成了西班牙、挪威、朝鲜等不同语言的译本。范梅南教授以他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本书中提出的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等等,引起了教育界、学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并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对以责任和使命为基础的pedagogy一词还很陌生的北美掀起了一股教育学热。

    在《教学机智》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抽象的理论分析,而是一个个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生活故事,教育是具有不同生活体验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活动,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立场,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搜集和研究,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体验组织教育活动,将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机智就是通过温和的言语及适时的沉默来加以调和。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温和的言语可以促使我们变得更加随和,甚至突然之间从新的方面看待事物。所以声音和言语形成的气氛与教室里的教育关系的相关性说得再重要也不过分。作为教师我们就需要时时注意我们的语调、我们说话的方式。适时的沉默是机智的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地给予、默默地聆听,它是一种耐心的等待是对孩子的期望与信任,它给孩子自己认识和成长留下了空间。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克制、沉默绝不等于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没有限制和标准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孩子们还是需要我们时时引导、指点,有时甚至是约束的。何时克制自己,何时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行事,何时保持沉默,何时这些对于我而言,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值得自己去不断学习、体验、回味!

    因此教育者有必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只有针对实践和研究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改进实践,教育者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职责。简言之,教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意义也需要到生活世界中寻找。《教学机智》就是呼唤我们回到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23-02-15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1-02

  • 2021-07-3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0

  • 2023-02-04

  • 2023-01-28

  • 2023-05-31

  • 2023-04-16

  • 2019-10-20

  • 2019-10-22

  • 2019-10-28

  • 2019-10-23

  • 2021-09-06

  • 2021-07-26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教学月刊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教学月刊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教学月刊读后感、2024教学月刊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