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思想录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思想录读后感800字

思想录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完成丛书的编撰工作,该丛书共计13卷。通过各市的推荐,经过丛书编委会确认,从近2000名特级教师中遴选出535人的著作入选而成,体现了源远流长的苏派教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代人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苏派教学不仅是一种流派,更是一种文化概念、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表达了教育大家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我阅读的是郑毓信主编的《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数学卷)》,其中,辑录了多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几十年教学中形成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等,经过总结提炼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思想,并用丰富的实际案例作为支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所提供的案例和事迹都是对自己教学思想的说明和验证,具有推广价值,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形成指导。

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邱学华、闫勤、吴金根、徐斌、魏洁、王冬娟、周卫东、蔡宏圣、潘小福、庄惠芬,在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时听了一些课和讲座,对照他(她)们的教育思想回顾他们的课堂,很受启迪:

邱学华:探索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从哲学观点来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才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如果学生不愿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奇爱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数学又具有抽象性、严密性的特点,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奏效的。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魏洁:教育儿童 教育自己,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数学展示给学生?怎样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其实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儿童,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他们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使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您编辑]作为教师,要能力了解他们,唤醒每个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励学生通过各自的再创造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成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经验。

纵观这些大家的教育思想,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许多共性的特征:三实,真实、朴实、实在;三精,精细、精炼、精致;三活,灵活、活泼、活跃。立足点始终没有偏离学生这一主体,为我们今后如何去改进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特级教师成长故事》有感


读《特级教师成长故事》有感: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杨晶

记得刚工作那年,一位老师问我:"你在十中的生物老师是谁?"

答:"初中魏永宓老师,高中姜苹老师。"

"怪不得你会选择学生物!"

我想这一感慨中包含着对两位老师的认可、尊敬和赞美!

"点滴积累,汇集成河"、"岁月如梭,感动无数"是书中介绍两位老师的标题。在深受两位老师的感染下,我选择了生物教学这个专业;在传承两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逐步成长起来。今天再次拜读两位老师的故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对两位老师的致敬。

20年了,您用猪的心脏教我们认识心脏结构;您指导我们几个胆小的女生做脊蛙反射实验;您带领我们做人血涂片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我想这就是您所说的"教学直观、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至今依旧清晰记得您在课堂上的小组积分活动,让我们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环境中积极地去学习生物,配上您清晰生动的讲解,真的是当堂学当堂会。这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学会学习"的真实体现。

受到您的影响,现在的我在教学中也是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一定创造机会给学生,尽可能地让课堂直观,尽可能的让学生学的轻松。曾经作为学生的我,喜欢生物课就是因为生物学着轻松;现在作为老师的我,学生喜欢生物课,也是因为学着轻松。

刚工作的我,把您的方法原样照般到了初中课堂,非常顺利地收服了哪些个小孩。还记得我告诉学生血液体内循环一周只需要20秒,哪个小组同学能在20秒内背完体循环和肺循环我就给他们小组加分,学生的积极劲使得课堂活跃的同时学生也学得很快很牢。教材变了,但是好的方法是可以传承的,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

现在的我多年奋战在高三,更多的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看到您的介绍突然豁然开朗,您曾经教我的,我曾经模仿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

图片节选自姜苹老师介绍。

在初登高中讲台的时候,我有一个秘密法宝,那就是当年您给的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如何掌握记忆知识皆有之,简直就是我备课的最佳指导。一本笔记把您所说的"常反思,勤设计"体现的淋漓精致。

曾经我把您的笔记发扬光大,如今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带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这是传承也是发展。

"教学并非越热闹越好","教后反思对提升教学水平至关重要".这两句话当年作为学生的我可能无法体会,但是如今作为老师的我,可谓体会深刻。

生物学科作为实验科学,实验课、实验演示视频、结构图、活动课等等使得生物课天生有优势,常常令其他科老师羡慕不已。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了生物也是理科,特别是高中生物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将一个教学素材用好用透,是作为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文字写到这突然内心冒出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也算系出名门了?

魏永宓老师和姜苹老师对我报考生物学专业、刚工作那几年的教学方法、至今的教学思想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感谢您们!

如今的我,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是传说中的继往开来吧!

现在,经常有学生说,"杨老师我喜欢你的生物课,我要学生物专业。"这就是传说中的传承吧!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读《名师人生》有感

实验小学 范丽平

教育名人薛瑞萍说:"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系列丛书中的《名师人生》一书。这本书是放暑假前学校发给部分青年教师的。翻开此书,认真读来,倍有久旱甘霖之感。

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名师人生》一书中40多位中小学名师以自述的形式,用生动的笔触,讲述他们成长中带有标志性的故事,阐释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透过这些故事,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从普通教师到名师所走过的艰辛路程;能够读到他们在"拔节生长"中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可以聆听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还可以跟随着名师的感悟而感悟。这本书是名师成长的经验之谈,更是他们精神光辉、思想与智慧的投射。它带领我进行了四十多次人生旅行,从名师行走的足迹中,我找到了名师们成功的路径和规律。

以下是我读书时的一些摘录及随想,相信它会指引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钱梦龙】

"人的能力暂时低一些不要紧,但心中的标尺不能低。"(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要有自信,别放弃。)

"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艺术家。"(教师时刻不能忘记反思。)

【魏书生】

"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人要有好的心态,才适合生存。)

"做人要紧的是守住平常心。"(要甘于平淡。否则机关算尽,到头来竹篮打水。欲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生活是美好的,世上还是好人多。)

【于永正】

"写,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理性、最冷静的思考。"(要将写进行到底。)

【贾志敏】

"只要不失去自信心,只要对事业、对理想尚存一丝希望,那么厄运可能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宝藏。"(苦尽才会甘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教师首先要爱生,其次要读书。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爱生、读书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我们做教师的要感谢谁?孩子如同躺在手术台上的病员——提供着自己的躯体,让我们去解剖、观察、分析、诊断乃至医治。"(我们教师有着比医生更为重大的责任感,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

"不做伤害孩子心灵的蠢事。"(孩子犹如一棵萌芽的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我认为,教师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是正常的,不用回避。可怕的是滥竽充数、敷衍了事,教给学生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教师要放下师者之尊,蹲下身来,真诚的与学生探讨,共同成长。)

"读课文,不仅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有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教师一定要先背过。)

"我们教给学生的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东西,‘教师的眼里是容不得丁点儿灰尘的。’"(对于知识,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读后感

从工作到现在,一直都是在从事最普通的任教工作。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是教师,就该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时时刻刻不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在这个假期内,我潜心细读了《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窦桂梅,让班级活动成为闪光的珍珠链的丁如许,看到了任小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主张用民主培养民主的李镇西,探索班集体建设之路的钱德仁,踏踏实实追求自我教育的蒋自立,还有早已被我们所熟之的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魏书生。各位班主任的方法也许不同,但是从《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秘诀爱心、责任、民主和机智。

爱心是本书7位著名班主任成功的第一个共同秘诀。窦桂梅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本书中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外,丁如许、钱德仁、蒋自立、魏书生等老师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特有的对学生的至真关爱之心。我想,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是本书几位班主任成功的第二个共同秘诀。窦桂梅老师在书中提出,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这是窦桂梅老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体现。李镇西老师把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自己最喜欢的格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念追求下,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些优秀班主任之所以著名和优秀,这与他们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敦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这是本书几位班主任的第三个共同成功秘诀。李镇西老师在本书所写的以民主培养民主一文中提出,教育者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李镇西老师所推行的班级民主化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班级管理思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此外,任小艾等老师为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探索、钱德仁老师为探索班集体建设之路所采用的民主化方法以及蒋自立老师值周班长制的施行,无不体现出民主化的班主任工作特色。

教师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机智,班主任工作尤其如此。在本书这几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实录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相同的成功之处。窦桂梅老师利用春游远足时机,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与素养,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丁如许老师通过班级活动珍珠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任小艾老师采用班委会定期轮换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教育机智的体现;李镇西老师用法治取代人治,通过班级法律规范学生和自己,是教育机智的体现;魏书生老师使所有学生成为副班主任、语文助理教师也是教育机智的体现。班主任教育机智的源头活水来自于这些优秀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使他们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要素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四点,但是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者,那么本书7位优秀班主任在他们工作中所体现的四个共同特质是断不能缺少的。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朱永新《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读后感


朱永新《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读后感

好学校 好老师

研读完了朱永新主编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后,感触颇多,不仅使我思想上得到洗礼,心灵也与之震颤。书中,从他们的办学思想,治校方法,发现他们虽然各有各的不同校情,但科研兴教的现代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治校策略、严而不死的教育管理、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等方面的办学思想是一致的。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校长卓越出色的领导,

才能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高万祥校长追求让全体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的境界;看到了刘京海校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功而常常忘了到幼儿园接自己的孩子;看到了李金初校长怎样大胆改革、精心选择,使学校很快发展成为不是重点的重点;看到韦力校长在41年的治校生涯中如何精心编织人才的摇篮,听到他那体现我生命价值的岗位是教育,是校长工作。人若有来生,来生我还干这一行的肺腑之言;看到冯恩洪校长如何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而孜孜不倦地探索明天的教育;看到丁浩生校长对校长是家不是官,是家不是匠,是家不是神,是家不是商的精辟论述;也看到了邱济隆校长站在教育思想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手笔。每一位校长都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闪烁着校长们教育新思想的光芒;每一段文字2024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但是,同样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是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财富,教师队伍,才是教育计划的施工力量,做为管理者,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具备完美的人格才是提高各方面素质的关键。结合书本,也稍有心得: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的重任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的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要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深厚的学科以外的科学文化知识,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学生心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新和改革,有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做点燃火种的红烛。中国物理学家杨福家说:不要把学生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当把它当作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火种的人。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心就是他最希望被点燃的火种,而老师对他的自尊的尊重就是为他点燃了火种。一句表扬、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个鼓励、一句幽默的话语、师生间的一个秘密,都可以成为点燃火种的火源。

教师作为点燃火种的人。不仅需要知识,更多的需要爱心和智慧,相比之下,爱心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一个教师的知识不一定很多,但一定不能没有爱心和智慧。

一个教师可能不会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但可以持久地保持爱心和智慧。21世纪的教师们,做根点燃火种的红烛吧,用你的智慧之光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高尚的师德

教师要求学生有好思想,自己首先要有好思想,这样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才能自觉地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才能主动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尽职尽责投身于教育事业。

另一方面,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尊严和威信是靠教师的模范行动建立起来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尤为重要。从教师的特点上看,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经常处于学生的效仿和严格监督之中,教师要以实际行动教学生做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关键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一)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性,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

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但是,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努力探求这个世界的奥秘也就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是我们并不悲观。帕斯卡在这里则暴露出了极度的悲观。他说,既然我们与极端有距离,那末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多有了一点,他就了解得更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岂不永远是无穷的遥远吗?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说帕斯卡尔真是个论说的天才,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达思想的才能异常出色,对于思想表达笨笨的我,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学习。虽然帕斯卡尔的观点有很多是我所不认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见解令我叹服、令我沉思。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举措都是徒劳的。除了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外,人还有超越这些的思想之存在,还有追求完美之探索,还有任监禁、枪杀、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万物的伟大之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说,人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尽管这个学期把他的这本思想的语录半知不解的看完,但是也颇有一些收获和想法: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幸福的又痛苦的。

思想录读后感(二)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帕斯卡尔方法论)。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中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不需要整个大自然,一点水一口气就能要我们的命,但相对于大自然,我们知道我们就要死了,以及我们对大自然的优势,而但自然却一无所知。

人的思想记忆是必要的因为偶然的机会引起思想,偶让的实惠也会注销思想。我们正在记录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它却逃走了。这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可对这一事实的认识难道亚于逃走的思想吗?这也是作者反复论证的人的伟大与脆弱。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时代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可悲。认识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可被是从伟大中得出结论,伟大是从可悲中得出结论来的

作者指出人的内心是最大的矛盾体。如人的最大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它的优越行最大的标志我们是如此的狂妄,以至于我们想要我们想要为全世界所知,甚至于为我们不存在的以后的世界所知:我又如此的虚荣,身边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欢喜和满意了。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作者的一些独特思索也给带来不小收获,如强力是世上的女王,指出法律仅仅是法律,和正义没关系。人们服从多数是强力的作用。再如作用的原因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欲望形成自愿的行为,强力形成不自愿的行为。赤裸裸的透彻过瘾!比起那些长篇大论抢夺了。

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是是幸福的有时痛苦的。就是笛卡尔那句读好书就和作者进行反复的对话,好爽啊!

思想录读后感(三)

帕斯卡尔在科研和读书的间隙,把思绪随时写在纸条上,整理起来,便成了思想录;

我在暑假闲思游荡的时候,把每一点思考都敲打在电脑上,发表出来,就有了博客。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想抬举自己,而是因为我写博客,帕斯卡尔写思想录,都不是刻意的,它都出于人性的本能,那就是会思考。人永远不能停止思考,否则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

血缘让动物世代交替,而思想却让人类一脉相承。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帕斯卡尔说,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我们广泛的阅读,(.org)就是吸取或是交换思想的一种形式。年轻的人,通过获取或继承先辈的思想遗迹,然后才知学问之大,才会有提升和成熟。

帕斯卡尔教导我写作的原则,那就是文如其人。写作,就是表达自己,求一个真字2020,真实所以感人。写作不能放弃自己的风格,必须要坚持到底。帕斯卡尔首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所以他的随笔总是简练而又精准。是人生阅历,性格习惯成就了他的文风,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模仿的。又比如张晓风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她的笔调温和柔美。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们都操守了文如其人的规则。写作是一扇窗口,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然后喜欢你。可如果你做作了,是虚伪的,谁愿意与你交朋友呢?

我曾经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是在写话题作文《孤独》的时候。在这以前我接受过很多话题作文的熏陶,怎样开头,怎样强调,怎样讨巧,怎样举例子等等。我十分辛苦得把那篇文章写完了,然而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篇文章,我觉得他十分别扭,看得我毛骨悚然。不仅如此,许多认识我的人都不觉得好。是功力心吧,它让我放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以至于成为了文字2020的堆砌。诚如书中说的,不能为了对称而做假窗户不知怎样正确地讲述,就不应该摆出正确讲话的样子。精心的模仿,也许不如坚持自己粗糙的风格。

写作是这样的,做人恐怕也不外乎于此。

帕斯卡尔教给我的第二样东西,就是关注人。《思想录》这整一本书,就在关注人性。许多时候我知道的仅仅是人应该怎样,为了整个集体,人该培养哪些品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它让我更清楚的看清了个体,人的本能本性。它天生具备的丑恶和善良,高尚和平庸,操守和欲望,宽容和自私等等。也许清晰地剖析下来,我们会更加容易的理解一些浅陋的行为,它们不过都是一些人性的需要。这样,我们会更宽容地包容和接纳他们。

读了《思想录》,多多少少对我有一些启迪。我想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热爱思考。

《做个书生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成长随笔》读后感(读后感)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童心。小时候,当我看见小伙伴学老师的样子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的眼里满是羡慕。从那个时候起,一颗当老师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学生时期,我的每一位老师我都铭记于心,因为他们给我前进的道路上指引了方向。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m.dhb100.com

作为一名老师以后,打开周益民老师的这本《做个书生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成长随笔》我的心里充溢着无限的期待。这本书详细的收录了周老师对课堂的精微省察,也把日常工作中的人性细节都描述出来,还有许多自己的教学感悟。周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由衷的佩服,从业多年还能保持一份教育情怀,能保有童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同路人,时常反思,持续学习,做个纯粹的教育者,这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是成长的精神食粮”这句话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阅读儿童书籍是我欠缺的,书中提到“想要了解孩子,要先成为孩子”,没有对于儿童书籍广泛的阅读,我无法成为孩子的同路人,无法在教学中对孩子感同身受,就无法真正的去教书育人。周老师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还是一名作家,他与许多作家都有深入的交流,可以说是功底深厚。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是我也能从他的文字中体会到老师那种柔软、细腻、纯良的内心,一颗被美丽文字浸润的童心。如果我只是生搬硬套的去教会学生某个技能,多年后他可能就会忘记,如果我用一颗同样被美丽文字浸润的童心去教学,教会学生们自己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们一定还会想起教过自己的那位老师。教育育人,教会读书......这样就足够了。

为人师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有累有笑,有沮丧有欣慰。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当看到课堂上学生们那充满求知的眼神,我想我是成功的;当看到学生们恭谦有礼时,我想我是欣慰的;在节日里,收到孩子们的祝福时,我想我是幸福的......这三尺讲台虽小,却是我梦寐以求的舞台。

“书生气”是内心住着孩子的一份纯真之气,是浸没书香的气息,是灵魂深处明朗的豁达之气。无论是哪一种学科的老师,都要阅读沉淀,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同时,让孩子们也爱上阅读,我相信阅读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习惯,也相信阅读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的道路上,我会以教师之名,与孩子们一起前行......至难忘?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m.dhb100.com

《特级教师于永正对新教师的20条建议》学习心得


《特级教师于永正对新教师的20条建议》学习心得

在学习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对新教师的20条建议,我顿时豁然开朗,它们非常实用,因为很具体,而且看得出这样对付学生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

前辈们说开学初课堂常规是最最重要的,特别对一年级新生,把规矩做好了,以后的课就容易上,规矩不好,将举步维艰。所以我想尽量在学期初的一两周内形成较稳定较好的课堂常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这二十条贴心建议,一定能有效解决许多要面临的问题。

但是课堂40分钟有太多的可能,它一定会在预定的状况中不断生成新的状况,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要有好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他们,及时纠正错误。而不能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严肃至极,就如于老师所说的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 而严,鞭扑 之下,是人不生好念也。

作为老师,都喜欢学习和品德都很优秀的孩子,我不愿意用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我看重的是人品,而且对于知错而改的孩子,我会给他改错的机会,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及时改正的话,我们会成为朋友。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考验的不仅是课堂常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专业水准,我相信多用用自己的智慧,能化解课堂不和谐的音符,我相信充满智慧的老师都能被学生喜爱,学生也容易信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更近、更和谐了。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美术课更不像语数这种主课,留学生在课后来补上课内容有点不现实的,所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效地听课,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一同完成课堂内容。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的高效是我认为目前应该追求的工作境界。

另外,我认同教育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这一观点,评价学生好坏的途径不是单一是多维的,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用我的爱心、耐心、恒心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成长、学习的因素,为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教师的20条建议》学习体会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教师的20条建议》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教师的20条建议》给我打开了心灵之窗。

作为一个新教师,无论是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呢,才能使自己缩小和优秀教师的差距呢?唯有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于老师的这些建议全面的介绍了一个合格而优秀教师的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从教师的自身,心理,业务,师德等各个方面给我们莫大的启示。比如说第一条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从一些细节的方面教我们,让我们在乱哄哄的课堂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刻,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扬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看了这段话,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课堂中犯的错误,暴露了自己的诸多不足。我在今后也要用柔和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来对待自己的学生。

于老师还说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这一点我要检讨,自己做的不够合格。

切不可让学生看出你的偏爱。这一条我体会很深,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自己的老师那种强烈的偏爱让我记忆尤深。我清楚教师的偏爱对学生的冲击力有多大。所以自从加入教师行业以后就努力做到这一点,但做的还不够好,也许是方法不对,我会更加努力,平等的对待学生。

总之,通过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教师的20条建议让我收获了很多,我将努力把老师的建议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创造学思想录读后感


创造学思想录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毕加索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美国思维科学学者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创造学思想录》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的聪明人做聪明事的例子,说明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常人的方法看同样的事情这个道理。例如:亚历山大用剑把高尔丁死结劈为两半从而解开了许多人都无法解开的结而成为了亚洲王。面对没有线头的高尔丁死结,许多人都一筹莫展。但是亚历山大却有不同于常人的思想,他用刀斩断了这个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多问几个假若等。这些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创造性思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牛顿看到苹果落在自己的头上没有问自己为什么苹果不会飞起来这个问题的话,也许现在科学还停滞在从前,就不会有万有引力这个对人类历史影响重大的科学推论了。

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说明问题。现在牛仔裤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了被许多青少年钟爱的衣物。但你知道牛仔裤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吗?1849年美国出现了一次淘金潮,当时第一批踏上美国大陆的移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拼命的工作。强烈的劳动使得衣服极易磨损,特别是在1849年矿工们一窝蜂涌进加利福尼亚州,形成了当时着名的淘金潮。由于衣料非常容易破损,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耐穿的衣服在这种背景下,坚实、耐用的牛仔裤应运而生。利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被公认为是牛仔裤的发明者。1850年,他所创立的利维公司(Levis)生产的501牛仔裤就是世人所知的牛仔裤的鼻祖了。30年代中期 ,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地带几乎人人都穿的牛仔裤第一次被带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繁华都市,从此牛仔裤开始步入流行服装的行列。

从这个事例上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如果利维斯特劳斯在别人淘金的时候随波逐流也去淘金,那么也许就不会有牛仔裤的发明了,他也不会取得人生路上的成功。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变相思维,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正是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成就了他的一生。

中国的事例也是数不胜数。如果没有对蓝天的设想,怎么会有神七问鼎苍穹?如果没有对月亮的向往,怎么会有嫦娥奔月的重现?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之于人乃至于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外国家庭和学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是中国这方面的发展堪忧。我们可以看看这则材料:

在课堂上有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之后是什么?学生答道:春天。老师摇了摇头说:是水。然后要求学生记下这个标准答案。

这就是目前中国许多学校教育的现状。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学生们养成了死读书的习惯,而正是由于这个习惯,许多中国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性。但是那些整天抓教学抓分数的人没有想到的是:没有创造性的孩子是没有前景的,没有创造性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毕加索的名言说的好: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是啊,我们如何保持艺术家的灵性呢?主动权不在我们手中,而是在于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所以,当一个孩子回答出雪融化后是水时,家长和老师们要做的不是否定并加以所谓正确的引导,而是鼓励这个孩子做更深一层的思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现代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曾经被老师们断定一生都不会有成就,因为他最爱胡思乱想。但是成人之后的爱因斯坦做到了,他发现了相对论,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实际行动向老师证明了自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我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够注重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

《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读后感


近日,有幸拜读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林志超的著作,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受益颇多。在班级管理方面还算个新手,面对学生的德育方面,常常觉得无处下手,看了本书之后,获得很多启发。

班会主题

这部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共分为六大板块,“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卫生安全”“节俭环保”“情感能力”“成长健康”,涵盖了青少年成长所需的能力和品质,每一篇文章,从单一课例到系统课程,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如感恩、宽容、友善、合作、责任、自爱等主题,内化学生自然流露的美德和内涵;如倾听、安静、礼仪、学习、效率等主题,促进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再如挫折沟通、态度、赞美、交友等主题,意在鼓励学生学会坚强、笑对生活,对生活充满自信。

课例设计

在课例设计方面做到6个1,一个有趣游戏的引入,一则经典故事的分享,一次身边经历的模拟,一番辨别是非的讨论,一份内心感悟的提炼,一项付诸行动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生内心,落实到行动上,在课堂教学方面创设民众的班会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为我所用,在课堂上所用,使之変为活水,通过先用学生调查妙用学生真实感受,善用什么的思辨经,用什么的感悟,让班会课预习生机,营业机制充满灵动。

作者观点

在林老师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生出了问题后的应对,而是问题发生前的引导。问题发生前的引导,关键在于深究问题原因,寻找防止策略,设计教育方案,构建完备的学生成长引领课程,引导学生探寻未知领域,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解惑,使教育与生活相通,让学生在观察和经历中获得感受,受到熏陶,学有所获,知而善行,幸福成长。

我的感悟

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我想引用《做最好的教师》,附录中的这句话来表达林志超老师的“艺术化”教育,带给我的心灵上的震撼。让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书中以“艺术应对”、“艺术引导”为核心,这种柔式的艺术化教育深入挖掘孩子们内心向善、向上的因子,引领孩子们走向幸福快乐的旅程,它净化了我的思想,提高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也让我转变了对德育教育的观念。

帕斯卡《思想录》之读后感1500字


时下,狂热和冷漠逐渐变成大众生活的两种普遍状态。狂烈地热爱某种事物,将其当作最重要的乃至生活的全部,抑或对待某种事物不屑一顾,压根就和自己没有关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提供了太多可供选择的机会,人们不得不做出取舍;另一方面,人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而容易步入狂热和冷漠的两个极端。狂热和冷漠都会导致社会的浮躁与不安!

远在350年前的帕斯卡看来,狂热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缺失,冷漠则是某种不恰当的心理在作怪。

联系到今天,那些所谓的电脑游戏狂购物狂恋爱狂工作狂乃至自虐狂等等,其实他们的内心多半是空虚的,他们的快乐今仅存留在做那些他们为之发狂的事情当中。除此之外,他们少有其它得以慰藉的方式,亦即他们的人生目标在相当程度上是局限的或者说是缺失的。因此,狂热者在某些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幸福的,但就其其本质上却是痛苦的。

另外,狂热往往伴随着冷漠,对某种事物的狂热必然会引发对其他事物的冷漠。冷漠表现在对某些有价值的事物的不关心,不屑一顾,更有甚者恶语相加。有两种原因可导致冷漠,一是对某事物不了解或受到误导,也就是看不见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是曾经对此事物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心有余悸,心怀厌恶,从而刻意地拒绝。

以上谈的是由态度上的冷漠从而导致行动上的冷漠,而还有一种可以称为冷漠的情形是:明明内心极度渴望,却在行动上无动于衷,亦可以说是拘谨、害羞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体现。这一点在少男少女们情窦初开的时候尤为常见。本来是心仪已久渴望异常的对象,可是偶然碰到了却又故意躲避,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其结果不但令对方摸不着头脑,更搞得自己内心悲痛交加。这种场景曾无数次地被作家写进了小说或被导演搬上了荧幕,被当作一种纯真、赤诚的情怀加以赞美。当然,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也不自觉地为之付出过感动的泪珠。不过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剖析,这种单纯行动上的冷漠,实则是当事人内心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可爱但又不成熟的心理的反应。其表现在年轻人身上是一种真实,而表现在成年人身上未免就显得有些做作了。

冷漠,抛开极少数特殊的情形外,普遍意义上来讲是不应该值得人们提倡的。帕斯卡也曾提到:爱的对象绝不能冷漠待之,你若拥有它,就会热爱它,你若缺少它,就会追求它。冷漠是一种愚拙的表现,发生在所爱的对象身上就更不可被理解了。

举例而言,假如一个人说他喜欢读书,而他的书架上的书籍出了刚刚买的那些,其余都是破破烂烂的,不是这里折了、就是那里脏了,而且不论走到哪里,想休息了,随便从书包里掏出本书像废旧报纸一样铺在屁股底下,那么,他怎么能够让自己和他人相信他是爱读书的?再假如,一个人说他喜欢电影,可是每当他看电影时,总是边嗑着瓜子边同别人通过QQ聊天,而且还不时地去上厕所,留下电影中的对白和嘀嘀嗒嗒的消息声在屋子里交相呼应,那么他又怎么能说是在欣赏电影呢? 又假如,一个人说他渴望爱情,然而当他还是一个人的时候,对周围人们的爱情不屑一顾,等他终于恋爱了之后,却又不能对所爱之人坦诚,不肯为之无私地付出,而且不时地为了某些小事计较和抱怨的话,那么谁又会相信他是一个尊重爱情的人呢?

可见,冷漠是一切美好的天敌,而且是寄居在人体内的看不见的病毒,它吞噬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就如同一个胃口不好的人,再怎么丰盛的大餐在他面前也会变成一种浪费。

拒绝冷漠,给世界一片赤诚和热情,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源源不断的快乐和欣慰!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二十条建议 》一些心得体会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二十条建议 》一些心得体会

作为老师,都喜欢学习和品德都很优秀的孩子,我不愿意用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我看重的是人品,而且对于知错而改的孩子,我会给他改错的机会,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及时改正的话,我们会成为朋友。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考验的不仅是课堂常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专业水准,我相信多用用自己的智慧,能化解课堂不和谐的音符,我相信充满智慧的老师都能被学生喜爱,学生也容易信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更近、更和谐了。

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美术课更不像语数这种主课,留学生在课后来补上课内容有点不现实的,所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效地听课,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一同完成课堂内容。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的高效是我认为目前应该追求的工作境界。

另外,我认同教育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这一观点,评价学生好坏的途径不是单一是多维的,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用我的爱心、耐心、恒心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成长、学习的因素,为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读后感(精选范文)


近日,有幸拜读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林志超的著作,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受益颇多。在班级管理方面还算个新手,面对学生的德育方面,常常觉得无处下手,看了本书之后,获得很多启发。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m.dhb100.com

班会主题

这部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共分为六大板块,“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卫生安全”“节俭环保”“情感能力”“成长健康”,涵盖了青少年成长所需的能力和品质,每一篇文章,从单一课例到系统课程,构建了一个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如感恩、宽容、友善、合作、责任、自爱等主题,内化学生自然流露的美德和内涵;如倾听、安静、礼仪、学习、效率等主题,促进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再如挫折沟通、态度、赞美、交友等主题,意在鼓励学生学会坚强、笑对生活,对生活充满自信。

课例设计

在课例设计方面做到6个1,一个有趣游戏的引入,一则经典故事的分享,一次身边经历的模拟,一番辨别是非的讨论,一份内心感悟的提炼,一项付诸行动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生内心,落实到行动上,在课堂教学方面创设民众的班会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为我所用,在课堂上所用,使之変为活水,通过先用学生调查妙用学生真实感受,善用什么的思辨经,用什么的感悟,让班会课预习生机,营业机制充满灵动。

作者观点

在林老师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生出了问题后的应对,而是问题发生前的引导。问题发生前的引导,关键在于深究问题原因,寻找防止策略,设计教育方案,构建完备的学生成长引领课程,引导学生探寻未知领域,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解惑,使教育与生活相通,让学生在观察和经历中获得感受,受到熏陶,学有所获,知而善行,幸福成长。

我的感悟

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我想引用《做最好的教师》,附录中的这句话来表达林志超老师的“艺术化”教育,带给我的心灵上的震撼。让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书中以“艺术应对”、“艺术引导”为核心,这种柔式的艺术化教育深入挖掘孩子们内心向善、向上的因子,引领孩子们走向幸福快乐的旅程,它净化了我的思想,提高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也让我转变了对德育教育的观念。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教师教学笔记读后感


教师教学笔记读后感(一)

暑假断断续续读完了李镇西的《我的教学笔记》,第一感觉就是想要了解一位名师,读他的书胜过看他的任何生平业绩的介绍。

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没有太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太漂亮的文笔,他的书中都是在讲他自己的故事,他学生的故事,他的课堂,他的读书,他的教育伙伴。他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去做教育,就会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感动。最触动我的是,李老师刚开始做教师的时候,竟然经常被指出他吐字2020不清,可是,他依然成了享誉全国的名师,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付出的努力可见一斑。

读完这本书,收获了很多零零碎碎的兴奋与感动,印象最深的有如下两点:

一、关于教师的个性

他在书中极力批评学校带领老师们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学习课堂教学六步法、画知识树等等,他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所以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自己的个性烙印。

读完这一章,我也对曾遗憾自己没有个性的想法有所释然。其实我对个性二字2020的理解受校外生活中社会言辞的影响,太偏颇,总觉得做别人不敢做的就是个性,而我的性格,对于别人不敢做的或者不敢说的,连想都不会想。李老师对个性的理解很宽泛,比如他说把大家都知道应该去做的事做的更好,就是个性,也就是说认真踏实也是个性。不知从何时起,认真踏实已经不是美德,它总是跟死板、不变通有着某种联系,所以当你夸别人认真踏实时,肯定没有说他聪明灵活高兴,某种意义上说,投机取巧不断排挤着有板有眼。但是个性的背后是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比如,同样是教了10年书,有的老师可能相当于只教了一年,因为他不断地重复自己,只有实践而没有思考;而有的老师则真是教了10年,因为他在不断思考中,每一年乃至每一天都不简单重复走过的路。就是说,思考,积累成思想;而思想,形成教育者的教学个性。

看来,教师想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其实并不难。

二、关于民主

政治思想家阿克顿说过一句话:民主的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的权力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李老师的工作方式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比如,关于对学生的宽容,他说,宽容学生的不成熟和错误,意味着一种教育者的真诚。其实,我们每天最烦心的事儿就是面对学生的各种错误,如果真的不为学生的错误生气,我们所谓的职业倦怠肯定至少降低一半。李老师动辄对学生妥协,这在我们看来,可是教师威严甚至尊严的丢失,是绝对忌讳的。而他大到制订的教学计划是否可行,小到每天布置的作业,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由着学生,向他们妥协,同时也包括教会学生学会妥协,比如:在班级生活中,同学之间,班干部之间,班与班之间其实,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什么事儿都是唯我独尊,很难和谐地与人共事,细细品来,李老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溢满字2020里行间。在现代生活中,善于妥协是一种明智,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与人合作的前提,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对教师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思想。

另外,李老师关于中学生必读书目批评挺尖锐,说得很有道理。现在全国的中小学老师一说读书,就是读那几本枯燥陈旧的红色名着,让全国的学生去读同样的一本书,本身就很荒谬,还是像他说的改成推荐比较好一些。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教师教学笔记读后感(二)

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教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当首推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有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少精辟深刻、令我折服的见解。李镇西老师对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2020: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可不是纯理论思考的结果,而是他十几年教育实践赋予我的思想结晶。

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没有太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太漂亮的文笔,他的书中都是在讲他自己的故事,他学生的故事,他的课堂,他的读书,他的教育伙伴。他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去做教育,就会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感动。最触动我的是,李老师刚开始做教师的时候,竟然经常被指出他吐字2020不清,可是,他依然成了享誉全国的名师,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付出的努力可见一斑。

读完这本书,收获了很多零零碎碎的兴奋与感动,印象最深的有如下两点:

第一: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提倡共享式教学,鼓励给予学生心灵自由。

政治思想家阿克顿说过一句话:民主的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的权力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 民主教育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任何方面知识都超过学生,所以教师不能以真理的垄断者自居。真正优秀的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放下所谓的自尊或者绝对权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氛围。重视教育的引导,以引导式教学来替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鼓励每一个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别人不同的看法,用于表达的同时也要敢于倾听,既当仁不让又要虚怀若谷。这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其实,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什么事儿都是唯我独尊,很难和谐地与人共事,细细品来,李老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溢满字2020里行间。在现代生活中,善于妥协是一种明智,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与人合作的前提,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对教师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思想同时,李老师强调要给与学生心灵的自由,破除对老师的绝对服从。古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李老师说教师要容忍学生的个性,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因为只有教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民主的课堂,自由的态度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

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修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他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地发展;而且,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

第二。关于教师的个性

他在书中极力批评学校带领老师们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学习课堂教学六步法、画知识树等等,他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所以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成不了第二个于漪、第二个魏书生,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模式、风格乃至具体的方法技巧都深深地打着自己的个性烙印。

读完这一章,我也对曾遗憾自己没有个性的想法有所释然。其实我对个性二字2020的理解受校外生活中社会言辞的影响,太偏颇,总觉得做别人不敢做的就是个性,而我的性格,对于别人不敢做的或者不敢说的,连想都不会想。李老师对个性的理解很宽泛,比如他说把大家都知道应该去做的事做的更好,就是个性,也就是说认真踏实也是个性。不知从何时起,认真踏实已经不是美德,它总是跟死板、不变通有着某种联系,所以当你夸别人认真踏实时,肯定没有说他聪明灵活高兴,某种意义上说,投机取巧不断排挤着有板有眼。但是个性的背后是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比如,同样是教了10年书,有的老师可能相当于只教了一年,因为他不断地重复自己,只有实践而没有思考;而有的老师则真是教了10年,因为他在不断思考中,每一年乃至每一天都不简单重复走过的路。就是说,思考,积累成思想;而思想,形成教育者的教学个性。看来,教师想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其实并不难。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师教学笔记读后感(三)

在课堂上,有时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阅读《有效教学方法》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目标明确。

我觉得,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认为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入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把内容引申出去,都会起到事半功倍。但有时漫无目的地讲,对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教师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我感悟,在一节课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但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重点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还有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待学生的疑问应保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有效教学方法》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因为我体会到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又是《有效教学方法》中的好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四、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通过学习知道,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

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思想录读后感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