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红色拓荒牛读后感 > 地图 > 红色拓荒牛读后感,2024红色拓荒牛读后感
红色拓荒牛读后感

(共 1407 篇)

  • 1、 《红色拓荒牛》的读后感

    读了《红色拓荒牛》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文中的总经理黄辉球一样不怕困难,勇敢向前走。他大胆改革,刻苦攻关,带领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所年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这间企业就是惠州市九惠集团。九惠药业现已是惠州的龙头企业,企业由最初的简单粗加工,发展到今日可研制药品和生产新产品,广东省著名企业南方制药厂名牌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在它辉煌的背后有一位拓荒牛,他就是九惠集团老总、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辉球先生。黄辉球所拥有的不只是一家大型企业,更重要的是一个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可贵的精神品质:坚忍不拔、敢为人先、诚信天下。

    这种事不仅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中国,在外国亦不罕见: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做灯丝,重复了一千多次实验,他手下的人都烦了,不干了,但爱迪生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他具有的就是一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成功之路已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再看看失败者的足迹吧!这个失败者就是我自己。我小时候看到别人弹电子琴,觉得很好玩,便要求妈妈让我去学电子琴。第一节课老师教我们1、2、3 ┄┄的位置,我三两下就记住了,看别人还在记,就骄傲起来。从此,就没有好好专心练琴,最后跟不上了,只好不了了之。现在,那部电子琴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我无法在上面奏出美丽的乐章。我真该学学黄辉球那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啊!

    读了《红色拓荒牛》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对我们学习和今后的事业是多么重要啊。

  • 2、 拓荒读后感1300字欣赏

    ()《拓荒》是一本专门记录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的著作,对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汽车中可以看出,从无到有,再到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无不彰显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发展。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拓荒读后感1300字欣赏。

    有一本书拿在手里很久了,一直想认真读一读。我人生中职业生涯的大好时光都给了她,我想了解一下她的前世今生,我想问一问我们的努力奋斗配得上她么?她不是什么神秘女郎,她是一部中国汽车人的历史。

    正好前阵子我们党支部开展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活动,向老一辈知识分子学习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看看满柜的书籍,《拓荒》再次跃入眼帘,之前概要地翻阅了一遍,此次重温,重点阅读了二汽的过往,拓荒是一本口述历史,通过九年来访谈一大批中国汽车工业开拓者和建设者,对中国汽车发展60多年历史进行了抢救式挖掘和整理,揭示了中国汽车历史的一些真情实景。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与其说我们今天建设一个新工厂、打造一款新车型困难重重,预算、周期、技术力等等困难、挑战一箩筐,但是看到书中记录的那个年代二汽的建设,困难更是难以想象,从1953年到1969年,经历了三次的上马下马,有正直原因、有自然灾害原因尽管多灾多难,尽管条件恶劣得无以言表,那样一群中国汽车的开创者、建设者没有退缩、没有抱怨、不屈不挠、奋力前行。记得老一辈聊起过去时经常提到一个名字--黄正夏,看到书中的口述记录,才知道他被称为二汽教父,正是这些永载二汽史册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们的高格局创新进取信念,钻研技术确保目标达成的钉子精神才有了十堰的中国二汽的发源地、襄樊第二生产基地、国家级汽车试验场我的汽车职业生涯也正是源于那块魂牵梦绕的土地,正是缘于此,我才有机会在迎来后面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黄金10年的机遇中飞速成长,从懵懵懂懂进入了汽车行业,开始从书本知识实践车身点焊工艺,卡车的工艺路线、客车底盘的适应性开发、轿车的新车制造计划、整车的总装车间规划建设、汽车构造成立性检证等等,从泥泞的道路、空旷湿冷的厂房、彻夜的调试到整齐宽阔的大道、翻天覆地地扩建、日夜兼程新车量产,我也终于在遭遇了千疮百孔后收获满满、自信从容,有机会在东风日产这样的业界传奇公司中实践、体验着东风日产速度,我们是何等运气!何等福气!

    要有敬畏之心!《拓荒》这本书不仅包含二汽的历史,也包括一汽、北汽、陕汽、南汽、重汽、上海大众、丰田中国等,从一汽的破

  • 3、 拓荒者:开元纪I观后感 拓荒者:开元纪I心得体会

    拓荒者一个关于末世世界的故事,女主为了自己所爱之人阴差阳错穿越到平行时空,在那个世界自己所爱的人已经变了样。一个新的人代替了自己所爱人的位置。女主就此重生,回到了一切悲剧发生的开始。

    首先我玩第一个作者的作品是掰弯他,玩这个的时候我就对作者印象深刻,好的作品好的作者我都会记得很清楚,本人本来就很喜欢刺激一点的类型,在丧尸向里看到这部作品名字就有点吸引我,刚开始进入序时看到金希澈这三个字我是有点意外但玩着玩着深入下去就入戏越深,一开始并没明白开头的交代意义,玩完之后我在回序看了一遍我就有点慌,这一切不会全是张艺兴为试验金希澈而虚构的吧,我就联想到金希澈,吴乔安和金铭这三者(感觉我想的好远)这是关于对剧情的猜疑?我还是说说对人物的感受吧。

    首先就是白白,伯贤和世勋,其实从头到尾区分前世和现世的伯贤就是白白这个称呼,对白白的印象完全是在希澈的回忆里,但这些却全发生在了现世的世勋身上,蛮心疼无辜躺枪的世勋,番外里是把边伯贤和白白互换了,但我不知为何总对世勋和白白的联系有股念想,序里白白说要变成希澈喜欢的样子,我就想到了世勋会不会其实没有变,除了变了个样他依旧和前世的白白做做相同的事守护希澈,边伯贤的话似乎他对希澈的执念都是由于裴止言的探索,他也感受到了而他对希澈的执念我觉得也只限于记忆里的感情,而对真正的希澈还是没有那么的情深,在他们三者里,世勋的存在就像一个熟悉的第三者,心疼他吧但也感谢他依然坚持守护不算是这一世的希澈,毕竟希澈醒来对他如此排斥,要是真的感情不深怎能容忍()。

    再就是灿烈,我的霸道哥哥啊!希澈重生后主要就是想改变加复仇甚至弥补,改变残局,复仇渣男,弥补爱她的人,前世到最后才醒悟却为时已晚,望这世能不负真正爱希澈人之情,灿烈哥哥一开始给我的印象不止于霸道还有占有欲,他反对希澈和世勋搭档,但后来改观了,他对希澈并不是变态的占有欲,他很爱希澈,即使不想让希澈和希澈搭档他为了希澈安危还是把世勋留在他身边,他身为上将之子,位高权重的背后是无法吐露感情的心酸,正因如此他的性格外表看来冷冰冰难以亲近,但我相信他的内心不只是外表刚烈的火还有希望温暖人的,他对希澈有爱,虽心有余力也足,作为希澈的哥哥他有实力也有能力保护希澈,但是他不只是希澈的哥哥,他的地位决定他所要保护的无法只是希澈一人,有些可悲,但是希澈去了一区后他无时不刻不在关注希澈的情况,怕他出事,我觉得上一世的希澈

  • 4、 《牛的故事》读后感

    《牛的故事》读后感

    王冰美

    牛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象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牛的故事》读后感

    读后感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一篇文章,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这头母牛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委屈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换来了生命之水。

    在动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母爱,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无独有偶,我以前看到了一篇也是很感人的文章。文章中写了一只藏羚羊向猎人下跪,试图挽救肚子里的孩子的生命。可那个猎人并不知情,还是开枪打死了这只藏羚羊。后来,这个猎人知道了藏羚羊下跪的原因之后,埋葬了猎枪,从此再不打猎了。

    动物如此,而人呢?在我们人类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更是让我们感动不已。有一篇报道曾经写道一个重要的故事,说是一个母亲买菜回来的时候,看到孩子从高楼上掉下来。那个母亲以快过刘翔的速度,跨过栅栏,飞奔到楼下,双手正好稳稳地接好了从高楼上下

  • 5、 最牛教师读后感

    最牛教师读后感范文一

    教学经验获得的最快以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长处,让自己有更大快的进步,而《最牛的教师》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见解与思路。它给我们列举的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不再为单一的理论而感到枯燥与无从下手。

    这里有身为校长而继续不停研究学问的陈垣老师,他的学习精神与不断的反思值得我们学习;有不仅在生活和文学方面幽默的大师,同时也是一位讲台上的幽默大师的林语堂老师,他的课,形象生动,诙谐有趣,给世人留下了许多雅致隽永的佳话;有能让一个被众多老师拒绝、家长放弃、自己堕落沉沦、成绩全部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的高考战神王金战老师有太多的教师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最后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来。

    以前了解最多的是魏书生,而这本书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主任中的军事家万玮,和以爱心和民主着称的李镇西。读完了,受其感染,我又特意爬到网上浏览了可能见到的关于李镇西、万玮的博客、帖子。

    以前在中学就读过万玮的《班主任兵法》,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作者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所以,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经常写反思日记,写博客,总结不足与成功之处,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李镇西的博士导师是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教授有句名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无疑李镇西是教授的理想学生,他更象一个孜孜以求的学生,学生成了他每日必照的镜子,学生成就了李镇西,李镇西也培养了形色不一,成就不一的学生。他的做最好的自己触动了我的心弦。李镇西老师说最好就是更好 最好是相对的,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他强调是自己比自己--昨天的自己的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李老师是这样阐述的,通过过读书我发现他也是这么做的,更对他充满着崇敬之情。

    李镇西老师最吸引我,让我

  • 6、 牛弹琴的读后感

    牛弹琴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成语故事《对牛弹琴》,故事的大意是:音乐家公明仪弹琴技术很高,只要是听过他弹琴的人,都会被感动的。

    有一天,公明仪看到一头牛正在吃青草,非常安闲,稳重。公明仪心血来潮,便为这牛弹了一首优雅高深的曲子,让牛欣赏。谁知不管他如何弹奏,牛都好像没听见琴声一样,任然低着头吃草,他很生气。

    这个故事让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跟愚蠢的人讲道理或对知识浅薄的任讲高深的理论是永远讲不通的,也不会得到尊重的。同时在这头牛身上我也看到了一些我们的身影,比如老师在讲台上辛辛苦苦的为我们传授知识,而有的同学却不尊重老师的辛勤付出在下面做小动作,真有点对牛弹琴。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像对牛弹琴中的那头牛。

    牛弹琴的读后感(二)

    读了一篇叫《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后,我却有了很大的收获。

    《对牛弹琴》这篇故事说的是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有一天,他看到一头牛在碧绿的草地上正低着头吃草,突然有了想为这头牛弹一首曲子的想法。于是,公明仪对着牛弹了一首非常高雅的曲子,琴声悠扬,可是这头牛依然静静地低着头只顾吃草,根本不理会这美妙的琴声。公明仪很是生气,他想了想后,又对着这头牛重新弹了一首乐曲,这次他弹出的琴声好像是蚊子、牛虻扇动翅膀的声音,中间似乎还间杂着一头小牛犊寻找母亲的叫声。结果,这头牛立刻停止了吃草,摆动着尾巴,竖起了耳朵,走来走去,好像是听懂了公明仪弹的琴声。

    公明仪的琴声为什么能感动这头牛呢?开始的时候,公明仪弹奏的琴声太高雅了,牛听了没有反应,他经过及时调整,牛最终被感动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公明仪找准了这头牛最适合需要听什么样的琴声,所以他达到了目的。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平时的学习也是一样,不能一味地埋头苦读、苦学,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更好地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牛弹琴的读后感(三)

    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琴家,他弹琴的技艺十分高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受人赞颂。有一天,他看到一头牛在吃草。于是,他坐牛前,演奏了一首高深之曲。可惜的是,牛只顾埋头嚼草,曲毕,牛仍没一点反应。于是,他换了一首乐曲,又接着弹起来,这时的琴声一会儿象蚊子嗡嗡,一会儿象牛犊哞哞,只见牛停止了吃草,抬起头专

  • 7、 《牛的眼神》读后感

    《牛的眼神》读后感

    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我们从动物身上学习了很多,但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光是它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本能,我们还需要向它们学习动物特有的精神。

    牛是个勤劳的动物,它的眼神是从容、沉静的,即使农人驱它耕地,把它打得皮开肉绽,它的眼神还是那样静如止水。而狗的眼神却没有如牛这般从容、沉静,只要人的目光与它接触,只怕是几秒钟,它的眼神便会忽闪而过,躲开人的目光。这是非常让人胆战心惊的。

    文章就从一个在文革时期被遭下放的老作家在改造时遇到的事写起。首先,点明了老作家的任务是放牛,晚上就睡在牛棚里,运动来了,就得上台,被人骂被人斗,折磨够了,就被人押往牛棚。这非人的生活是谁都觉得难以忍受的,更何况清高自爱的老作家呢。看过一些这样的文章,很多人都因为承爱不了而自杀了,其中我很喜欢的诗人海子便也是其中一员。老作家也想以死来抗争这癫狂的世界。

    但是,当他要向阎王报到时,他整天面对的牛救了他,是牛的眼神令他感到一种无言的震撼。他对着牛哭,牛只是看着他,很平静很安详地看着他。在往后的更多的非人的折磨中,他想到自杀时,就会想到牛的眼神。

    牛在面对死亡时,眼神仍然平静,虽然眼眶里满是泪水。很少有人能如牛这般坚强、沉静,无论面对什么,也没有人能真正解释清楚一个人的人生哲学,这是一种来自无灵魂深处的东西,当一个人在这个世上还有他留恋的东西,还有感到的东西时,不管对方是人,还是动物,他就不会选择死亡。他会活着,像牛一样活着,也只有活着,才会感觉这世上的一切——痛苦或者快乐。

    文章开头点题,先说了牛的眼神是静如止水的,然后第二层就写到了关于牛的眼神的一个生死存亡的历史故事,最后深化主题,前后呼应,为文章的哲理增添了一份色彩。

    我们人类中是真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冷静沉着的面对苦难,相信厄运总有一天会消失。如动物般坚强地在这残酷的自然、社会中挣扎,存活下去,无论是多么的困难,只要想想牛的眼神就好。

  • 8、 牛天赐传读后感

    牛天赐传读后感

    《牛天赐传》是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诉了一个弃婴在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里成长、堕落的悲惨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因天生有残疾被生生父母遗弃的婴儿,后被卖落花生的老胡发现,把他捡来送给了家境比较富裕却没有孩子的牛姓夫妻,因为这对夫妻觉得这孩子是老天爷给的,便给他取名为牛天赐。虽说牛老爷是个生意人,但他更是个马虎人,以碰着走运而致富;牛太太是精明人,以官样治家而立威。天赐在他们人生经验的教导下,由乳养而入家塾,进小学。一半聪明一半糊涂地随着环境而慢慢转变。他的无用、随便、任性、官派、敷衍,使他成为一个不是玩意儿的人。他莫名其妙地被学校革除,接着兵荒马乱,父母相续死去,财产被人占尽,落得靠从前的佣人四虎子在街头摆水果摊为生,幸而遇见他昔日的老师王宗斋救他一把,把他带到北平上学,故事暂结于此。

    天赐原本也单纯、善良、诚实、有正义感。但是在旧中国的社会条件下,腐朽的观念腐蚀他,陈腐的偏见歧视他,落后的教育方法束缚他,最后,他学坏了,堕落了。

    牛天赐的悲剧引起人们对教育的诸多思考。

    思考一:牛天赐的悲剧与错误的培养目标有关。当时的社会认为读书是为了做官。封建教育制度培养的都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官,封建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读书做官。仕与禄已成为凝结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观念,牛天赐周围的人们正是用读书做官的小锤敲打着他的心灵,使他成为老中国儿女。才上初小,他就有唯有读书高的优越感。开始觉得劳动人民的孩子野、脏、没意思,不再珍惜与他们的感情;当他去拿初小文凭时,他甚至有点看不起他一向尊重的,却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后来他参加抗拒新主任的学潮,理由之一是新主任的父亲是木匠,而学校绝不能要木匠的儿子来作主任!足见其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这样的培养目标,只能培养出被私欲异化了的、利益熏心的、畸形病态的人。牛天赐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的悲剧是封建教育的悲剧。老舍先生通过牛天赐所要表达的是改变国民性的思考,是国与人的思考。

    思考二:牛天赐的悲剧,还与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有关。

    牛姓夫妇对孩子,满足于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心理需求;只关心孩子的智力而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牛天赐从小不缺吃穿,但却没有童年的天真与快乐。牛老爷对孩子的爱,就是尽量让他吃好,以满足他的身体需要,却从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他不顾天真儿童的生理需求,不尊重孩子的人性,把孩子圈在父母规定的封

  • 9、 牛和鹅读后感

    【篇一:牛和鹅读后感】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结果也不同。,这句话正如《牛和鹅》里讲的道理一样。

    《牛和鹅》是一篇任大霖写的文章,它具有儿童文章的童趣,让我们不得不多读几遍。《牛和鹅》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因为一句话,而让作者怕鹅不怕牛。天天看见鹅,都是心惊胆战,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让作者改变了看鹅与看牛的角度,也让我们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不同。

    在以前,我认识优优的时候,我认为她很讨厌,总是骄傲自大,很让人不喜欢。但有一天,我在和她玩时,发现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讨厌,她很守游戏规则,还让这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还比如,我天天上楼,胖胖总是在叫,还有要咬人的举动,我特别还把它,就像作者怕鹅一样,天天躲着它。可有一天,狗的主人对我说:这狗不咬人,它对你叫,你不理它就对了。果然,我不理它,它还真不对我叫。看来,事物总会变化,只要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观察。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已及人,换位思考。这句话说得多好,我们就应该拿自己的心与他人的心作比较,想想如果自己处于哪个地方会怎样,让让他人,想想与他人换个角色会怎样。

    我们应该相信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实物,结果也不同。这句话,它会让我们渐渐成为有心人,渐渐成长!

    【篇二:《牛和鹅》读后感】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的,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相信学了这篇生动有趣的文章,我的感受最深的。因为我也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历。

    作者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幸被鹅盯上了,鹅把它看得比他小好欺负,便上去欺负他。作者被鹅欺负的掉了一只鞋、书包也掉了,这是金奎叔来了,不然后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我说我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历呢?那是因为我们楼下就有一个麻将室,整天都是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又开了暖气,所以关了门,可又有人抽烟,所以又老大的烟味,还有人在家没什么事做又有狗狗,想打麻将,只有把狗狗带上。可里面烟气熏天;还有刺耳的洗牌声,那着狗狗受得了?所以要出来透透气。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一楼就是麻将室的后门,狗狗就在那里透气。有句话叫狗眼看人低他一看见我就汪汪直叫。我被吓得撒腿就跑,跑到了正门。想给老板娘提提意见,可狗却跟着老板娘一起到了正门。又冲汪汪直叫。这次我可和它近距离接触了它已经咬上我了,还好它没和口。

    不过学了这篇文章,我以后再也不怕它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比它们强,怕它干什么?

    【篇三:

  • 10、 拇指牛读后感400字

    一天,我借了一本书名叫《拇指牛》。这本书不仅有趣,而且好像有一种魔力,平时不爱读书的我,这次一口气看了20多页。让我给大家说说这本书吧!

    书中的人物有:卖牛奶的孩子小槐,小女孩姜甜莉。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小槐有一只牛,他在城里卖牛奶,但城里人刚得知牛奶有毒,人们不敢相信他。经过接二连三的事情之后,他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但一场大火之后让他的牛变成了一头能变大,又能变小的牛。他的牛奶却成了最神奇的东西,不仅能医治各种疾病还能让人变聪明。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信赖,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而说谎,不可以掩盖事实。如果不是因为大家给了小槐信任,小槐的牛奶又怎么能成为如此受欢迎的东西呢?八角城的人们也就不能得到那么多的益处。

    从书中大家不相信小槐这件事,让我想到了我的哥哥。哥哥虽然年龄比我大很多,不过有时却是个淘气鬼。一天哥哥一进门就叫着我的名字,说是给我吃口香糖。我想:哥哥什么时候这么好了?说不定又是个陷阱啊!看出我的犹豫,哥哥笑着说:“吃个口香糖你怕什么啊?”我一想也对,一个小小的口香糖他能玩出什么把戏呀!经不住口香糖的诱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刚抓住口香糖想抽出一条来,突然感觉手猛地一麻:有电!“哈哈哈……”哥哥大笑!我发誓再也不相信他!

    信赖是一剂良药。但是信赖也需要你付出更多的真诚才能得到。

    老师点评:语言轻松明快,在夹叙夹议中又增加了很多孩子气的小欢乐。朴实的语言让你的读后感自成一格!

  • 2022-02-14

  • 2019-11-02

  • 2019-09-21

  • 2022-04-27

  • 2022-03-07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1

  • 2021-12-20

  • 2019-09-23

  • 2019-10-03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2

  • 2019-09-25

  • 2019-10-01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6-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1-09-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1-05-06

  • 2019-09-3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22

红色拓荒牛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红色拓荒牛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红色拓荒牛读后感、2024红色拓荒牛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