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 > 地图 >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2024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范文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推荐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

(共 4155 篇)

  • 1、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_1300字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1300字

    为爱所困顿?为爱所放浪?

    [06-14——07-04 18年第65本]

    《情人》和《乌发碧眼》,说实话我没怎么看明白,尤其是第二个故事,加之作者的写作手法让我一个小文盲读起来还是非常吃力的。我每次的读后感也都是“胡说”,没错,本图图姓『胡』,纯属想到什么说什么想不到什么就算了这次也是。我不会写书评不会写读后感,只会侃七杂谈八。

    小说当然不能等同于自叙传,同样也不应仅仅归之于一个故事,作品包含的内容大于情节。(序言写到)一开始阅读我会把作者本人与整个故事完全重叠,因为作者的真实的确有过这么一段故事,但是我忘记了自传式小说落脚点还是小说,主观性和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还是会或夸大或渲染故事本身。

    《情人》这个故事还是可以看明白的,听了书友的建议顺便找了一部相关的影视,虽然我还没看完影视。不难发现作者对爱是有点极端的,爱的极致又爱的压抑,了解了下作者说的,殖民时期殖民地,种族,肤色,这是难以跨越的『不同』,白人和黄种人想来都是不可思议。很多时候他们的欲望和肉身越是放浪越是让人感到压抑,越是短暂的相处越是暂时的一起,越是让之后的离开从完全的果断让人心有愤愤,支离破碎化的叙事结构让我感受到她的内心。

    她,大哥哥,小哥哥,妈妈,情人,每个人的出场都没那么直接或者说很多都是皆由她口述说,不多的言语表达却让每个角色都张力十足,时不时的回忆,时不时的插叙,有种曲径通幽式的叙述,委婉同时也直击内心。其实我也没太明白作者内心到底是什么,只是读起来之时很有感触,但是想说点什么却无从表达,还是我的文化太浅薄啊。情人的晦涩难懂主要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手法上,人称的转变,情节的跳转,总是让我怀疑上次阅读是不是停留在这一夜页。

    《乌发碧眼》写的是厌世,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序言写到)

    本以为情《情人》看着已经有点辛苦了,发现第二个故事读起来更是有点吃力,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作者的写作方式,目前阶段的我还是不大能懂,他和他,他和她,我和他,我和她,很多时候让我错乱了。

    《情人》和《乌发碧眼》通过作者时间和空间的错落混乱描绘,后文评论说这“混乱”实际是可以把控的,原谅我还是无法明白,我看了文章后对书的评论更让我模糊了前面看的故事。

    但是,对于作者的孤独或者说文中的我和她的孤独,是不难察觉的,

  • 2、 《刀锋》读后感_1300字

    《刀锋》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读的很快,没什么间隔。对比月亮与六便士那本显然毛姆对于这类长篇写作已是轻车熟路。毛姆更是借拉里之口实则阐述了自己对宗教哲学的部分理解。 虽说他语言风格犀利但人设还是过于美化了,依然给我一种圆滑的感受。这样做来的好处似乎是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很立体,变得可爱,说不上有哪个人物是特别讨人厌的。 他的叙述也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一类,有时候白到过分,略显啰嗦,生怕你了解不了来龙去脉,但实际上我更想留一分余地。好处就是我真的可以不过脑子一直往下看根本不用担心忘记某某配角是谁的顾虑。每拉进一个人物也立马通过人物对话解释清楚,建立人物个性飞快加入故事线而不显突兀。(然而实际上我更啰嗦,看这本的过程中一直在划线写想法,从没一下子废话那么多) 【以下带剧透的一些关于人物的废话…】 关于拉里: 月亮追随者。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他跟伊莎贝尔就结婚那一段的两者对话,简直就是曾经我内心争斗时候的独白。然而这样的人设也许是有些看腻味了,竟然也提不起多大劲去喜欢,或者说对我没有惊喜可言,在关于梵那一段的结束之后也是最终大隐隐于市没有留下答案。我相信刻画这样一个人物也不是教人去盲目崇拜或是复制的,只是提醒着人该如何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我就给你们开扇门,把每个人的故事有条不紊的放出来,读者完成这段文字冒险之后再选择怎么走就看你们自己的了)何况像他这般纯粹的不近人情,似乎过程中从未有凡人的彷徨无助与恐惧,只是一路毫无杂质的向前,也是多了份神性,少了份人性。 关于艾略特:其实我很喜欢他,同样的“月亮”追随者,只是此月非彼月,换做以文至上的社会,当名利追逐成为少数派时,他大概就变成了反过来的正例吧。说实在他和拉里是一类人,追求的“月亮”不一样,但他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顽固得保持着尊严,让我不得不敬佩他。而我更喜欢他的理由无非是他比拉里来的有血有肉,譬如游泳时可以摆脱正统服饰的束缚穿的花里胡哨,听人夸奖还不免脸红。当被人抛弃没有收到请柬的时候那般委屈流泪。还有对家人朋友总是带着傲气的慷慨援助。死后迅速被人遗忘也是我感觉特别心疼他的一点,你能说他没在这一切上付出过真心吗?你能说他荒度此生嘛?到头来他的月亮却终究没有一直为他撒下月光。 关于伊莎贝尔:我不认为是她害死了索菲,但她的行为确实值得谴责。我一直觉得女性的本能甚是可怕,母爱泛滥时不顾一切,性欲点燃时面目可憎,嫉妒和

  • 3、 《红楼梦》读后感_1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

    红楼梦我读了好多遍,但一直不敢说读懂了这部巨作,因为红楼梦确实有着太多的谜团,小可反复阅读第五回,斗胆就自己浅薄的理解说一说大谜团之秦可卿。 秦可卿不同于青梅竹马的黛玉,也不同于温婉得体的宝钗,而是兼有钗黛之美,她不仅是全书精神上难以企及的女神,也是充满了肉体上吸引力的尤物,是引领青春期的宝二爷进入成年世界的理想女性。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里,身份最神秘、容颜最妩媚、情事最遐想,死因最诡秘、最令人难以理解的一位,情欲与死亡交织,给她添上一抹艳雅的容颜,再覆上一层障面的淫秽,这就是她给我最直观的印象与感受。 秦可卿最引人费解的地方,就在于她身上体现的重重矛盾,我分析有四点: 一:她明明是抱养的弃婴,却能一跃成为宁国府的嫡媳,是未来贾府的女主人, 二:她明明是小官吏家的养女,却有着不逊于任何大家闺秀的家教、谈吐、行事、为人和举止,无一不堪称贾府女儿们的模范,连见识不凡的贾母都视之为重孙媳妇第一人, 三:她明明无依无靠,又无功在身,却备受宁荣两府长辈的怜爱、平辈的羡慕以及晚辈和下人的尊崇, 四:她明明出身贫寒,却有一间满是历代奇珍异宝陈设的卧室, 更令我难以置信的是,书中多处明里暗里,直指秦可卿与贾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这重关系不但下人奴仆有所耳闻,贾府实质性的掌权人物也似有知晓,在那个女子贞节大于性命的年代,为什么都没有人站出来揭穿她,甚至大家更像是心照不宣的帮她遮掩? 太多的谜团,交织在一起,时间与空间仿佛产生了错位、扭曲,秦可卿的形象,亦发生了分歧,是真是幻,根本辨不清楚。 奇异的是,这样一位完全与纯洁无关的暧昧女性,反而带给人一种奇异的洁净感,哪怕判词里出现了女性最忌讳的淫,你也很难从秦可卿身上感受到龌龊、下流等等不洁的东西。 而且就是这样一位女子,警幻梦里她集钗黛一身,又是情欲化身,唤醒了宝玉的身体,引领他正式踏入懵懂而微妙的青春时代,最终引导了宝玉初尝云雨之情,曹公如此安排,定是别有深意,情与欲,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世间男子,若要成人,必须经过这一关。 眼前春色梦中人,我特别喜欢这一回,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美,至于宝玉和袭人的云雨情,相比之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地被现实和梦境分割开来的两个秦可卿给占据了,但依旧一无所获。 她秉风情,擅月貌,但却是污泥中开出得一朵莲花,更衬出她充满矛盾的、神秘的、更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

  • 4、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300字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300字

    《京华烟云》——儿女情长背后的民族大义

    文/君向何兮

    01.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漳州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代表作品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02.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03.

    全文伊始,林老就写到“全书写罢泪涔涔”,而我亦全书读罢泪涔涔。

    小说以战乱开始又以战乱结尾,不同的是,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思想境界一直在发生变化。

    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从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到二战爆发,现代中国风雨飘摇,人、家、国皆不能安。

    茫茫乱世,世人对人生只有两个态度:入世,出世。可全书在最后一章达到高潮,当家族中的青年都奔赴战场,为国,为家,为亲人而战斗,那个故事也该结尾了,未来适合人们去想象。

    很多人拿《京华烟云》和《红楼梦》相比,将《京华烟云》誉为现代版《红楼梦》,我却觉得两点并无实质可比性。虽然《京华烟云》是由林老翻译《红缕梦》不成创作而来,但两者的时代背景俨然不同。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着重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与贾、林、薛的爱情悲剧;《京华烟云》则是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着重描写了姚、曾、牛三大家族在时代洪流中的变更,爱情为次要,但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冲击、交融,新时代青年男女的形象,家国战乱、国家动荡的描写应为文之主旨。更以“男儿一副好身手,拼将热血洒神州”,以个人情怀上升为民族大义作尾。

    林语堂先生的大女儿林如斯说:“《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

  • 5、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读后感_1300字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读后感1300字

    梁祝化蝶,凄美跌宕而伟大的爱情故事被人千古传颂,至今都在人间蹁跹飞舞。

    人们都知道的是,梁祝与那绮丽轻巧的蝴蝶是互为化身的。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还有很多的爱情,最后可能化成了飞蛾,蟑螂,蚊蚋或者金龟子,很多的美好仅仅是存在想象中。

    真实的人生,不过就是一座舞台,有人华丽登场,在舞台上旋转跳跃,出尽风头,揽获所有的鲜花与掌声。有人即使使劲浑身解数也未能登上舞台。或者有人登上了舞台,还没有表演完就被人扔了鞋子或者臭鸡蛋上来,一身狼狈。

    但如花不是英台,陈振邦也不是梁山伯。她是红极一时的头牌阿姑,星眸流转,春风骀荡,眉宇之间都带着风情。他是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的少东,眉清目朗,深情款款,有着玉树迎着风的俊秀。一晚,如花在座中遇得十二少,而十二少也对她是目不转睛,之后故事就从那一晚开始了。

    似乎是佳缘,可能是孽缘。

    往后就是十二少绵密的花笺,情书,然后各式礼物甚至名贵铜床。老举众人妻,心思却只有十二少一人,如同一般情侣,携手看大戏,操曲子。二人有心成鸳鸯眷侣,奈何还是敌不过世俗门当户对的铁规矩。哪怕仅仅是为了洗尽铅华,埋街饮井水。

    但是大户人家有财力有地位,怎么也不肯跟面子过不去。如花一片赤诚求成全,奈何却被赶了出来。那十二少不管是出于情还是忠于义,为了如花而离家出走,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跟所有俗套的爱情剧情一样,在没有完全的进入二人生活之前,总以为轰轰烈烈,你侬我侬,甚至可以餐餐吃爱情。试过生活之后才知道,生活的真实面目是柴米油盐,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三餐不继而相对泣血,一地的鸡毛,直至一言不合就鸡飞狗跳。

    为了生存,于是在如花的恳求下,十二少拜得佬倌为师学戏,然,纵有如花的面子在,十二少依旧是没有红起来,戏路平庸,夹带屈辱,心有不平却也无能为力。终日意志消沉,忿忿难安。因为执着于这感情,落得个不容于家,不容于寨,不容于社会。

    于是借鸦片浇愁,一盅又一盅。吞云吐雾之间,一切苦楚不如意都可以抛诸脑后,这也是他们最纯净而恩爱的时光,想沉浸于此,永永远远。

    但,梦是会醒的,幻觉的烟雾也会慢慢被现实拨开,前程茫茫。于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当如花用她那水葱似的手,之前都不曾拧过毛巾的手,专心的做汤圆且包了很多的爱心,欢喜着等着心爱的人回来,但得到的是十二少的分手。

    既然不能团圆,那就好聚好散。本想用和平的方式来止痛,但那颗心那么痴

  • 6、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读后感_1300字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读后感1300字

    看这本书的契机是在知乎看到有人分享斜杠创业家的书摘,于是就找到了斜杠青年。这本书于我应该算是雪中送炭了。

    该书不光讲述了斜杠青年的概念,还分享了作者成为斜杠青年的心得,此外还涉及经济学谈到了货币的概念和财务自由,也涉及了心理学,分享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此外,很喜欢作者的思维方式。比如在介绍一万小时定律时,先介绍了相关概念,然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的质疑意见,正如后文所言,我们周遭存在各种各样的观念,如何判断它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判断某个信念或者观念是否合理对于现代生活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念与信念,如果缺乏判断力的话,我们便很容易被错误观念所左右,然后做出一些并不符合自身利益或者与目标相悖的行为。

    关于财务自由的观念也介绍的非常简单通透,过去一直认为财务自由是非常遥不可及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存款才行。作者却指出理解财务自由的关键,并建议我们将收入来源拓展成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增加“管道”。的确,当收入构成只有每月的固定工资,那么倘若有一天身体不佳,岂不是毫无保障,但如果有不动产收入、理财收入、知识产权收入等多方面的收入,那么人应该会心安很多。而且,在拓展收入管道的同时也开启了自己的第二身份,尝试了人生的多种可能。

    理解财务自由的关键应该在于理解自由。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里的自由不仅不是指物质消费上的自由,而且获得了财务自由也不意味着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因为不管一个人多有钱,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买不起的东西,而物质的欲望永远都无法被填满。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的自由而是“拒绝”的自由,当我们不再需要为了钱而去做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经典著作,如: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自私的基因》《the organized mind》《跑步圣经》中的一段话,那是一段乔治·希恩对比进攻和防守的文字:“进攻是场游戏,而防守则是任务。当进攻时,我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我按照自己的剧本表演,按照自己的节奏起舞,按照自己的调子唱歌。进攻是没有经过彩排的,充满活力的,随心所欲的。进攻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它呈现了其特有的刺激、独特的推动力。进攻可以产生属于自己的能量。防守则什么也不需要。防守是枯燥、无聊和平庸的。它是一种缺乏想象力的、枯燥

  • 7、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读后感_1300字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读后感1300字

    很奇怪!我居然没有哭,没有伤心、难过。说这话的原因并不是说我很爱哭,我承认我的确比较多愁善感,很容易被电视剧、小说、电影里的微小细节所感动,眼泪不自觉的流下,以至于室友们不愿意和我一起追剧,好吧,我的泪腺比较浅,但生活中的我却不会轻易流泪,我坚强,我勇敢,我忍耐......即使偶尔因脆弱而流泪,也会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尽情发泄,然后转眼又是一个爱说爱笑、爱打爱闹、爱折腾的小姑娘。总结我没有流泪、嚎啕大哭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故事的结尾作者没有一言以蔽之,令广大读者回味无穷、遐想无尽,估计这也是和我一样的读者们喜欢此书的原因吧。我喜欢彭野,喜欢他对自己心爱姑娘全方位、无微不至的爱;喜欢他是一条血气方刚、有责任感的真男子汉;喜欢他总是做得多而说的少,用真心、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爱比什么都真实;喜欢、佩服他把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几年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荒原;喜欢他即使忍受再大的痛苦也不舍得丢下自己心爱的姑娘......喜欢的太多,只怪自己语言贫乏,无法全方位、更细致、更完美的表述。说实话,与彭野相比我更喜欢程迦,喜欢她的坚强;喜欢她的善良;喜欢她的霸气;喜欢她的自信;喜欢她的隐忍;喜欢她的大气;喜欢她的云淡风轻;喜欢她的嘴硬心软;喜欢她的好,好的不动声色……坏了,别人说你羡慕、喜欢什么,就是缺少什么,真的吗,我真的缺少这么多吗???可是女主实在是有太多太多我喜欢、羡慕的地方了。其实最最喜欢的还是她的坚强,完美的外表下是残缺的家庭,最爱她的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居然说希望当时死的不是父亲,呵呵…无人关心、无人爱,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承受。徐卿,因为年龄不合适没能在一起,江凯,因为年轻、固执,又承受一条人命没能在一起,当她说出:你们知道有多难,从来没有得到过有多难的时候,我潸然泪下,我只是略微懂得了一点便泪流不止,难以想象程迦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她病了、抑郁了,只有一个貌似很懂的姐姐来略微的关心。所有的这些,她一个人默默的承受,她只能通过伪装自己来保护自己,她冷漠,她高傲,她颓废......还好他出现了,无需述说,所有的一切他都懂,他说:你会遇到很多男人,他们能给你的很多,你会发现我能给的比那些人少,但是他们能给的,都是你自己已经拥有的,我能给的却是你不可或缺的。他说:我知道你会来,我知道你会等。他说:你的过去,不需要交代,你的未来,我给你交代。他说:我想死在

  • 8、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_1300字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1300字

    每个人都有遗憾,至少我有,想必你也应该有吧。你最遗憾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如果给你一次回到过去的机会,你会回到你觉得留下的最大遗憾的那一年么?你会怎样去弥补那个遗憾?

    三十六岁的郝回归回到自己还是十七岁的时候,自己还是刘大志的时候,成为刘大志的班主任,成为十七岁那一年先知一般的存在。回到那一年,郝回归是知道未来刘大志的人生轨迹的,知道刘大志日后会遇到那些人和事,知道刘大志什么时候最扬眉吐气和什么时候最辛酸难熬,知道刘大志在某个时刻什么样的抉择在日后会后悔和遗憾,知道刘大志日后有哪些当时没做后来再无时间做的事,因为郝回归就是日后的刘大志啊。在穿越后,郝回归明显要比同样有幸穿越的周校工要理性的多,虽然周校工在文中着墨并不多,但是周校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回到过去如果弥补遗憾的方法不当的话会改变过去自己的人生轨迹甚至逼疯过去的自己。想必在刘大志十七岁时,和郝回归一样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周校工是有很多遗憾的,想必未来的周校工把心中的遗憾和后悔不论大小甚至小小的事故都告诉了现在的周校工,告诉现在的周校工,在什么时候什么时会发生,发生的话日后你会后悔会遗憾,所以你要避免它发生。所以才有书中周校工知道自己在哪个日子会摔倒骨折,在哪个日子会发生火灾,以致后来周校工开始恐惧,开始害怕自己的人生已成定数,害怕自己的人生毫无悬念,害怕以后的日子都像那个自称来自未来的周校工口中所说的那样,事情一件件的应验,周校工慢慢的濒临崩溃甚至崩溃。

    郝回归回到过去成为刘大志他们的班主任,和刘大志他们打成一片,身体力行的和刘大志一起弥补日后所谓的遗憾,郝回归总是知道十七岁的刘大志心里想什么,想要做什么却没有去尝试做的事情,因为至少郝回归当初是那样想的,郝回归像一个哥哥一样,去陪刘大志一起完成那年刘大志当初想做又没有做成的事。郝回归陪着刘大志帮微笑肝硬化的爸爸挡酒,因为这两瓶白酒如果自己不去挡,微笑的爸爸就会因为这两瓶白酒丧命。郝回归陪着刘大志,陈桐去解救陈小武,郝回归去帮陈桐挨了那一棍子,因为郝回归知道,如果陈桐被打哪一棍子,陈桐将高考失利考不上北大。

    想必刘同是有遗憾的,因为他给这个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看了他前几本书,书中的刘大志就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他是有遗憾的,想要去弥补却没有机会,所以在书中他写下了他最希望看到的结局。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多遗憾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虽然

  • 9、 《高兴》读后感_1300字

    《高兴》读后感1300字

    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早已改变…金钱至上,有钱就是爷,现在人们以金钱物质、权力地位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为标准~而非看其是否正直善良,往往其人品内在被忽略…这确实需要舆论导向的作用……刘高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改变自己生活现状来到城里,吃尽苦头、舍力舍命、只为盖两间房子娶老婆卖了一个肾,还好~怎么也比一些人想买个iphone就不惜卖掉一个肾强百倍……多么悲哀! 这些社会底层人~离乡背井来到大城市,干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吃着常人不想吃的苦…忍着别人的白眼…有时还会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可叹!为这些离开了土地在城市里的贫困、卑微、寂寞和受到的种种歧视而痛心、哀叹… 刘高兴和他那个拾破烂的群体,对于我们来说,是别一样的生活,别一样的人生,在所有的大都市里,我们看多了动辄一个庆典几千万,一个晚会几百万,到处张扬着盛世的繁荣和豪华,或许从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里能触摸出这个年代城市的不轻易能触摸到的脉搏… 在这个社会大舞台中~穷人有穷人的欢乐,富人有富人的烦恼。或许,活得简单点,知足些,快乐就会无处不在……像刘高兴、五富、黄八这样的小人物,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情趣,刘高兴曾卖血买了个真牛皮钱包乐不合口,时不时地显摆一下。他步行西安城不坐出租车却说:“…大收藏家是用眼睛收藏的。那么,我拥有了这座城,我是用脚步拥有的。”因逛街耽误收破烂他会对五富说:“…你有了这些破烂,我却有了一座城哩!”底层人也有梦想,有抱负…… 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公安人员拿着纳税人的钱却不为老百姓办事,出了凶杀案抓犯人是你的职责,为什么不去~要抓人却让被害人家属拿吃喝拉撒一切旅差花费?被害人妹妹孟夷纯被逼无奈只好去西安打工当妓女赚钱,赚够几千几万就寄给当地公安局,公安局收到钱才去抓一次说抓不到就搁置了,新旧线索也断了。孟夷纯攒够几千几万再寄,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尽管刘高兴把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收破烂一分一厘攒下的钱几百几百~屡屡续续的给孟夷纯只是杯水车薪,哪里能填满…无底洞!五富会说高兴蠢蛋,后期五富、黄八也加入集资队伍… “刘高兴,为什么你给孟夷纯送钱,为什么每次送给孟夷纯钱了就得意?你是在孟夷纯困难的时候才觉得你不是个拾破烂的而是个英雄!”…因为刘高兴喜欢~因为爱~所以他才心甘情愿为孟夷纯无偿的付出,尽管是破案遥遥无期… 其实,世上有许多事都被疏忽了,

  • 10、 《时间的朋友2017》读后感_1300字

    《时间的朋友2017》读后感1300字

    “时间的朋友”系列是罗振宇主讲的跨年演讲晚会。主要目的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概括这一年内企业的发展、焦虑和前景。

    纵观全书,只看出一个真理:罗胖是个骗子;

    具体的讲,就是:请下载我的app,买我的产品。

    毕竟无奸不商,商人做演讲哪有不吹嘘自己产品的道理。骗子是我开玩笑讲的,但是罗胖的思维还是有可摘取之处。

    以下摘录了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并附上我的观点:

    “看到马云这么焦虑,我就放心了。因为我也很焦虑。”

    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

    但凡想要进步,都会焦虑的。所以,对你的焦虑,安心点啦!

    网易能在两天内,发布两款游戏,原因只能是一个,丁磊不是在专心养猪,他一定是亲自在一线督战,才可能以那么快的速度调集那么大的资源。

    老总们都在拼命,我们有什么不能拼的???

    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好的创意,不妨试着解决一个你自己遇到的问题。

    好的。

    用钞票时,你是在理性决策,调用的是大脑皮层;用手机支付,你是在冲动消费,调用的是更本能的蜥蜴脑。

    现在知道你支付宝  微信余额不经意就花光的原因了?

    成功学都输单方面的,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共同点,但更多的是差异性。每个成功者都会挑选自己奋斗历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告诉世人,那些漫长的黑夜,就鲜有人知了。

    所以这种书看看就好,不可顶礼膜拜。

    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车速就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

    放在一个团队中同样适用。(例如国企的尾大不掉)

    会员经济会越来越蓬勃,是因为它“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可信任的正式关系”。

    确实如此,任何事情都是。

    过去几年,我们经常会害怕一些大词。我们受到互联网思维、免费、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概念的冲击,我们一时恍惚,觉得这个世界下一秒就会变得陌生,我们会因此掉队。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融入到互联网世界里,就连卖草莓的小商贩都难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动。你不用急着出发,因为你会被抵达。

    既然这样,未来再有什么新词、大词,也许我们就不会被它们吓到。放平心态,任何时候都不晚,既然活在时代里就没什么被抛下一说。

    “所有高墙的最终命运都是变成旅游景点。”

    ok,那就看特朗普的边境墙什么时候变景点。

    王煜全老师说:“千万不要小看中国制造,不要以为制造的科技含量不够。能够帮助任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1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
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范文,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大全等,希望在您写红楼梦1300字读后感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