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 > 地图 >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2024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相关栏目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热门栏目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推荐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

(共 2661 篇)

  • 1、 三条魔龙读后感读书感悟

    7月底,我读了一本彭懿写的幻想故事《三条魔龙》。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三条魔龙和一个叫鸟鸟的小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三条魔龙原本是被天神封印禁住在魔界的,突然有一天,它们把灵魂挤了出来,杀死了守门的三个绿毛怪物,并占领了三个绿毛怪物的躯壳,乘坐有轨电车从魔界来到了人间,狡猾地化身为树妖婆婆、鼻涕虫和蓝蛉。它们想方设法接近鸟鸟,和鸟鸟生活在一起。鸟鸟一开始并不知它们的真实身份,非常善良地对待它们,甚至还和鼻涕虫成了好朋友。可是,真相总是遮掩不住的,有一天,鸟鸟看见了它们的真面目,他有点害怕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害怕极了,我很担心鸟鸟会受到伤害!但鸟鸟是勇敢的,他勇敢地面对三条魔龙,并独自一人去魔界找妈妈。

    我很佩服鸟鸟!我想像他一样勇敢!我今年8岁了,从来没有独自出门过,平时上学都是爸爸妈妈接送的。这个暑假上阅读与写作课,爸爸妈妈让我尝试一下自己坐公车上课。记得那天,我第一次独自坐公车,刚刚上车时,我非常紧张,心咚咚直跳,一会害怕遇到坏人,一会害怕坐过站……突然,我想到了正在读的《三条魔龙》,想到了魔界那么危险,鸟鸟一个人都敢去闯,我这点困难算什么呢?于是,我紧张的心慢慢平缓下来,顺利坐车到了上课的地方。原来,我也能做到勇敢地面对困难!

    这真是一本神奇的书啊!我喜欢这本书!(谢家祺)

  • 2、 读《河的第三条岸》有感:亲情永驻

    亲情永驻

    ——读《河的第三条岸》有感

    张梦杰

    读了曹文轩先生的这本书,渐渐感悟,那个第三条岸也许就是我曾经想到达的精神彼岸。

    文中的父亲也许想过要远远地离开,但却放不下生活的羁绊,就在这该死的若即若离的河上,极力地躲着世人的目光,像他逃避记者的镁光灯,又冷不防地跳出来,出现在家人的目光中。但是"我"却一直想念着那个父"我"等着,心在一个人孤寂的等待中变得炙热,然而,当他终于喊出了那些话,等来了父亲的挥手,却失望了,不,是绝望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在各自的路上走得太远,等到停下脚步,已站在这个世界的两极。想到这里我觉得要真正读懂这篇小说,也不应该站在世俗道德的层面去评判父亲儿子的对错成败。

    父亲遥遥站在不远的远方,渴望去触及,渴望去到达。穿梭在尘世中的我们,朝着"第三条岸"坎坷前进,一路上各种各样的牵绊,各种各样的约束和不自由,甚至还会有孤独和黑暗不断扰烦着我们。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样跟着时间不断地流逝着,当我们完全的屈服于社会,完成臣服于尘世,完全融合于现世,待我们再次回望曾经所希望的那片宁静的幻想时,我们却害怕了、逃避了。

    这个短篇小说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证明由故事带出的情感得到了很多人内心的回应。父亲离开了家庭,放下了子女,远离岸上的一切,选择了孤独的在河上漂流,我们都在问为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我的泪汹涌而出,我还是不了解父亲,我怕孤独的父亲,可答案只有父亲自己知道。

    无论如何,从文本中,我深深体味到亲情的可贵,亲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亲情让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爱,爱让我们在幸福中度过每一天。失去亲情将是多么的可怕。有了亲情就有一件厚厚的棉衣,为我抵御风寒;有了亲情就有一张柔软的床,让我忘记安然入梦。当亲人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我们可以倒一杯热茶给他们;当他们在工作不顺心时,我们可以说两句安慰的话······

    亲情就好比避风的港湾,亲情需要召唤,需要建设,需要修炼,时代需要我们用心铺设一条亲情高速公路,亲人之间互相勉励,亲力亲为,达到和谐。

    河的第三条岸,它或许曾经存在,或许从未存在。一条宁静的河岸,屯在心灵不远的远方,静静地望着我们,但我们一定要守住人生的底线——让亲情永驻。

  • 3、 三条魔龙读后感

    7月底,我读了一本彭懿写的幻想故事《三条魔龙》。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三条魔龙和一个叫鸟鸟的小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三条魔龙原本是被天神封印禁住在魔界的,突然有一天,它们把灵魂挤了出来,杀死了守门的三个绿毛怪物,并占领了三个绿毛怪物的躯壳,乘坐有轨电车从魔界来到了人间,狡猾地化身为树妖婆婆、鼻涕虫和蓝蛉。它们想方设法接近鸟鸟,和鸟鸟生活在一起。鸟鸟一开始并不知它们的真实身份,非常善良地对待它们,甚至还和鼻涕虫成了好朋友。可是,真相总是遮掩不住的,有一天,鸟鸟看见了它们的真面目,他有点害怕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害怕极了,我很担心鸟鸟会受到伤害!但鸟鸟是勇敢的,他勇敢地面对三条魔龙,并独自一人去魔界找妈妈。

    我很佩服鸟鸟!我想像他一样勇敢!我今年8岁了,从来没有独自出门过,平时上学都是爸爸妈妈接送的。这个暑假上阅读与写作课,爸爸妈妈让我尝试一下自己坐公车上课。记得那天,我第一次独自坐公车,刚刚上车时,我非常紧张,心咚咚直跳,一会害怕遇到坏人,一会害怕坐过站……突然,我想到了正在读的《三条魔龙》,想到了魔界那么危险,鸟鸟一个人都敢去闯,我这点困难算什么呢?于是,我紧张的心慢慢平缓下来,顺利坐车到了上课的地方。原来,我也能做到勇敢地面对困难!

    这真是一本神奇的书啊!我喜欢这本书!

  • 4、 《三条魔龙》读后感700字

    沐浴着柔和的阳光,伴随着婉转的鸟啼,今天,我又看完了一本书——《和龙在一起的夜晚》。这本书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许多,因为它让我懂得了面对害怕要学会沉着冷静。

    这本书正如封面上所画的一样令我害怕,也正如简介中所说的一样充满魔力神奇无比,但同时更充满了智慧和勇气。其中,《三条魔龙》这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一个名叫夏鸟鸟的男孩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九泉见到了他久违的妈妈。

    夏鸟鸟面对魔龙时那种镇定自若、勇敢顽强的精神真让我钦佩之至。我和他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记得今年暑假,我到同学家去玩。玩了一会儿,我觉得没事可干,实在有些无聊,便漫不经心地随手翻起了同学的一本书。突然,我被一个观察火焰形状的小实验吸引住了,便提议亲自体验一下。同学立马双手赞成,翻箱倒柜找出一支蜡烛。我们在桌子上将蜡烛点燃了,就坐下饶有兴致地观察起来。谁知好景不长,由于桌面不平整,倾斜的蜡烛燃烧了一会儿突然倒在了旁边的一堆报纸上。我们俩都被吓得跳了起来,她大叫着跑出房间去搬救兵了。我呢,也大叫着躲得远远的,眼睁睁地看着报纸慢慢烧起来,不敢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其实,我也知道这种小火苗找个毯子什么的一扑就能灭掉了,可我当时早已被吓得手脚发软,居然拿不出半点勇气,就这样慌乱得不知所措。幸好家长及时赶到了,还教了我们一些消防知识,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要冷静面对一些突发状况。

    这本书的主人公面对魔龙是那么沉着冷静,相比之下,我的慌乱和胆小简直让我无地自容。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我一定要和胆小怯懦say goodbye,成为一个披荆斩棘的勇士,去征服人生路上一道又一道坎……

  • 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近日向友人借阅《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利用通宵一气呵成将其阅尽,心灵中顿有清泠荡涤之感觉!

    书中借用一位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之妻,90余岁的老妇人之口来陈述一个原生态的民族的近代发展史。对于鄂温克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而又非常原始的民族,他们面对那些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冲击,彷徨着、踯躅着。何去何从?这是他们要思考的。但是,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现代文明创造者与体验者们或者说环保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们要反思的。

    阅读文中对于那兴安岭的动人风景的描述,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在那一颗连着一颗的树木上,在花朵的露珠上,在希楞柱尖顶的星光上,在驯鹿的绮角上。很清凉,也很撩人。在现今的时代,这样的风景也只能在书中来领略了。

    愿天地与我们同在!

    【篇二:《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这两天拜读了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用平滑的叙事,轻盈的笔锋把读者带入了真实而又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近百年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让读者了解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鄂温克族。笔者用第一人称、倒叙的笔法,以时间为主线,从她出生开始,一直讲述到今日,她已经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整部作品像蔚蓝的天空漂着几朵白云、像静静流动的小溪没有太大的波澜,却那么引人入胜,轻轻的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亲历鄂温克的一直部族近百年的生存变迁。

    故事中讲述了爱情、友情、亲情,那些掺杂、交织在一起纷繁的恩怨和离愁,却不会让读者觉得烦乱。这里有神秘的萨满,为了救治别人而放弃自己的骨肉,有美丽的爱情,有一幕幕的生死离别,有猎手们角杀猎物的精彩画面,显示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故事以几个大的时代为背景,最终还是叙述了两大主体,和平、环保。人类永远离不开这两个主体,笔者深深刻画了战争和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无论是从物质还是到心灵,那都是不可弥补的。

    不失为一部好书,值得一看,如果你有时间。

    【篇三:《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作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它让我一直从九月读到十月,又到十一月。小说精美的语言、曲折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它采用一个九十岁的女人的自述,描写了二十世纪时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这些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依为命,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随驯鹿逐

  • 6、 河两岸读后感

    河两岸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河两岸》的故事书。作者用质朴童真的语言,讲述了简单明了的道理。 这本书让我十分感动。主人公达达是一个很可爱的华人男孩,他对神秘的河对岸充满好奇和向往。可是爸爸从不让达达去,还说如果不听话,就打断他的腿。有一天,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将达达引到河对岸。在那时,风筝断了线,那么谁捡到就属于谁,如此美丽的风筝,让达达不由自主地追出门。河对岸的吊床、秋千、树屋、友善的陀螺少年和美丽的马来西亚女孩,让达达感到新奇,离开后这一切都使他魂牵梦绕。特别是爸爸不愿相认的姑姑,就住在河对岸。 一份迟来的亲情弥足珍贵,一场生死离别在河两岸上演。湍急的河水和打断腿的警告都挡不住达达一次次过河的决心。他要去找马来女孩,去找姑姑!亲情、友情的力量是如此伟大!可以让一个人为之疯狂,甚至连命都不要了。 达达的爸爸曾对河对岸的马来人有许多偏见,导致最后让自己后悔,使达达差点错失一段珍贵的友谊。所以,我们应该多去理解和包容那些与我们关系有点儿紧张的朋友和亲人。或许我们对他们真的有误解,别做那些让我们后悔、痛心的事,而仅仅只为了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 我们的宽容与理解,能赢得一个真心的朋友,一个可依赖的亲人;能取得别人的原谅;也能让自己舒心。努力、奋斗、谦虚、勇敢、善良是人们的天性。在善意的谎言,无边的幻想与淡淡的忧愁中,我看完了这本生命之树。

  • 7、 《河两岸》读后感800字

    在这个暑假里,我深深地迷上了马来西亚作家许友彬的作品。有阻碍父母和孩子沟通的《青色的围墙》,有陪同我们追寻梦想的《小黄鹂鸟》,有表达兄妹团结友爱的《鹅卵石》,还有我最爱的——象征着理想和真诚的《河两岸》。 

    《河两岸》这本书它用质朴童真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姑姑嫁给河对岸的马来西亚人,爸爸就断绝和姑姑的关系,也不允许达达一家人去河对岸。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把达达引到了河对岸,在那认识了美丽的马来西亚女孩,和找到自己的亲姑姑,一场生死离别在河两岸上演…… 

    从小,爸爸就一直告诫达达,稻田是他的禁区,不可以到河对岸去,否则就打断他的腿。一次,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掉在了河对岸,这可是达达梦寐以求的东西。看着湍急的河流,耳朵响起爸爸的警告,过河还是放弃?达达犹豫不决,后来达达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到了神秘的河对岸。在稻田的边缘在河对岸,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吊床、秋千、树上的木屋,友善的陀螺少年和美女的马来女孩……这一切都让达达感到新奇。

    我也被这美妙的童话世界吸引住了。如果达达因害怕被爸爸打断腿而没有勇气跨过这条河,也许永远也不会看到这么美丽的一幕。此时又让我联想到,前几天和形影不离的玩伴青林吵架的事,碍于面子原因,我没有主动去沟通,去化解。我们相互赌气,谁也不理睬谁,冷战了几天,心里好像缺少了什么,空荡荡的,现在觉得应该是少了和青林的嬉闹声,让我这么不适应吧?不是有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吗?我为什么不能像达达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地跨出那一步呢?我一溜烟地跑下楼到青林家,见到青林,我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就异口同声地笑了起来。矛盾就像一阵烟被吹得无影无踪了,快乐又在我们中间回荡。 

    我又如饥似渴地看下去,达达的哥哥爱上了印度女孩珊蒂。由于种族的偏见,爸爸警告哥哥说:“如果你非要娶印度人就不用回来了,我只当没有你这个儿子。”听到这句话,珊蒂心里一定不好受,但她却不记仇。有一次,因为爸爸欠债,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来逼债,家里人不知如何是好。多亏了有珊蒂帮忙,还帮助还债,可见她是多么宽容。如果在生活中,我们和邻居有一些矛盾,也不要斤斤计较,应以一颗宽容之心待之,要知道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春节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珊蒂又劝爸爸不要给我和姐姐喝酒,怕伤坏我们脑子。又善解人意地说:“今天是特殊的大日子,可以喝酒吃肉。”此句话对父亲来说正合他意,正是珊蒂

  • 8、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 9、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平等润万物无声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

  • 10、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00字

    【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迟子建的矛盾文学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关于鄂温克少数民族的游牧史诗般的作品。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左岸划归俄罗斯。鄂温克少数民族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之中。

    鄂温克部落生活在叫希楞柱的房屋里,晚上透过尖顶的小孔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到了深夜,有时会听见主人公父母弄出风一样的响声,不久她的弟弟就将生了。黄昏时,他们在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喝着酒,跳着舞。狩猎时,运气好的话,会捕获一头黑熊,取回熊胆,给病弱的补身子。他们放养驯鹿,用鹿茸和兽皮去交换他们需要的弹药和食盐。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骑在驯鹿背上搬家,在新的营地搭建希楞柱。

    小说中除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有部落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爱情故事,生老病死。这些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命题,不管是古老还是现代。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部落的萨满(巫师)通过跳神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有一回萨满发力,还把日本军官的战马给跳死了,有点不可思议。

    故事的结局是游牧民族的现代归宿,下山住进政府建造的定居点。村支书动员主人公,一个放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虽然主人公坚持留在山上,但是结局是不言而喻的,驯鹿搬迁时的铃声变得越来越遥远

    【篇二:《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记录了大概从民国到文革时期的一位九十岁的老鄂温克的老妇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近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华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习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3

  • 2021-05-29

  • 2019-09-23

  • 2019-11-16

  • 2021-10-02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1-11

  • 2019-10-24

  • 2022-12-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3

  • 2023-05-20

  • 2019-10-19

  • 2021-12-18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1-06

  • 2022-02-02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9

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2024河的第三条岸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