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于肇中怀念读后感 > 地图 > 于肇中怀念读后感

于肇中怀念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于平淡中见深情-——《北鸢》读后感17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于平淡中见深情-——《北鸢》读后感1700字》,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第一次看到封面上巜北鸢》这个名字,给人一种有着浓浓墨香味的感觉,飘飘悠悠地从曹雪芹笔下浸入了眼前的书中,字里行间,将乱世中的家族国事、悲欢离合一一铺展开来,平平淡淡的笔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情,那点带着历史带着惆怅带着追忆和回味的墨迹,一点点的在心头晕开。一页一章的读下去,直至合上书的瞬间,流淌在作者笔下的深情与小说中平静淡然的写作方式,在心里倒映出别样的滋味。

《北鸢》取自《南鹞北鸢考工志》,出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本身也是一篇残卷,终究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得以完全保存,如今后人也只能从半部残卷中窥探旧事一二,甚是可惜。作为与《朱雀》相呼应的《北鸢》,颇具有半部民国史的味道,但是在那个支离破碎的动乱时代,正如这部传世残卷一样,小说中的家族历史,人物命运,都无法真正拥有一个圆满或者美满的结局,小说中的对于卢家、冯家、孟家这三个家族的描写和叙述贯穿全书,作者笔下写的大都是家族之中人物之间的琐碎之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波澜壮阔,也不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传说,于平淡琐碎之中却能看到看到中国从军阀混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所经历的社会变革,虽不是专门记叙历史的学术著作,但至少在小说中对社会环境的刻画是非常生动的,对书中的出场的人物刻画也生动逼真,形态各异,即时是配角的出场和描写,也能从作者笔下看到他们鲜明的人物性格。

写民国的书读起来往往有一种时代的庄重和肃穆,在那个年代里,个人的感情和色彩已经被时代背景淡化,而小说里描写的也正是那个风云忽变,命运如风筝般飘忽不定的年代。但《北鸢》这部小说中,对整个政治背景的描述做了淡化处理,反而刻画出在这种时代下属于人的个性和感情,拥有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灵魂却用一颗赤子之心,将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精彩生动的讲述出来,虽然整部小说行文比较平淡,但是对于细节之处的处理也非常细致,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股属于文人的优雅和讲究。正所谓,鸢飞起于北,朱雀落于南。作者以书名为中心形成南北对照之势,以家族兴衰为线索来反映整个国家民族在特殊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小见大,平淡中寄托的却是作者对旧事对长辈前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深情。

读这本书,没有激扬的故事和刺激的心情,却在一桩桩一件件家族事中慢慢被吸引着一页一页翻下去,读到最后,心里更多的不是对那段混乱历史的无奈和悲哀,反而是一种淡然的感觉,一种让人觉得,除了生死,没有什么事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事。这种感觉,正是出于作者的写作方式,将小说中的重点放在对人和人周围的事的描写叙述之上,而不是一味的去渲染深化那个时代的情况,将一个处在历史大背景下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用如此平静而柔和的方式讲述出来,让这部小说在有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又不乏文学艺术色彩,读来不至于全然都是对史实和时事的感叹和无奈。

除了对故事情节的架构之外,一部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也非常重要,故事情节再丰富的小说如果缺失了人物的立体感,那么整本书的结构也必然是不完整的,而在作者的笔下,《北鸢》中描写的男子也罢女子也好,商人也罢军人也好,都有着个自独立的个性。对此,陈思和先生的评价很中肯,作者笔下对昭德,昭如,家睦,小湘秦等人物的描写,可以充分的看出作者的写作技巧相当娴熟,例如小说中写的人物秀芬,乍看之下只是对一个女人进行了一定的描写,但是读到最后却发现很多原本隐藏的谜团,如果不读到最后,对于这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完全没办法预料。作者善于隐藏、善于铺陈,又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把人物推向高潮,甚至有了一些颠覆性的理解。一开始,看书中开头描写,只觉得昭如是一个温柔又懂得关心人的贤惠女子,以为她便是文中女主角,但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读下去,才发现这个容易被人小瞧了的女子,留下的却是如山般高大的背影,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又给去世丈夫的女儿办了婚配,即使如此,也不会为别人的误解去回应半分。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看起来平淡如水,但是却都有着水滴石穿的韧性,在面对风雨挫折的时候,反而具有无比坚忍的心念。这些刻画出来的人物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民国的动荡,人们都生活在那个波诡云谲的年代,却用各自对江河人生的理解去完成个体命运的诉说。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衣钵轻轻,却蕴含着关乎人情、人生和人性大格局。不曾因为外界时局的混乱而丧失自身最朴素的坚持和信念。

《北鸢》虽然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故事,但是读起来却不想给读者铺陈一个恢弘壮阔的场景,反而有意在平淡中开展情节,写大浪淘沙过后的沉淀与留香。正如他自己说的话,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而生活在现时的人,更应该常常心怀感恩,感恩这个年代,感恩前辈的智慧,感恩历史沉淀后照耀在我们身上的光辉。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北鸢读后感


北鸢读后感(一)

书的扉页,写着:"谨以此书 献给我的祖父 葛康俞教授".

据说,这本写了七年的小说,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创作的。读到扉页这一句,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自己的家世。爷爷死了,虽然很怀念,却只能凭空怀念,并没有什么实物和实际动作。葛亮为自己爷爷,调查、走访、追溯、考证,七年写了40多万字,深感敬佩。不是说写七年,写40万字就值得敬佩,这种敬佩是未开始看此书,就油然而生的敬佩。这种敬佩来自于作者写此书的初心——他的家世。小说家有很多,比葛亮优秀的小说家也有很多,但是我却没见过哪个作家,以自己的家庭、家世为出发点写小说。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家庭的历史记录。不知道这其中与事实的重合有多少,读下来却感觉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虚构小说。这是一部以民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却没有太多与那个时代深刻相关的直接描写。就连抗日战争,也被这个祖籍南京的作者,一笔带过,寥寥几字而已。可以说,小说几乎架空了民国的历史。

《北鸢》是一部更接近于纪传体的半架空小说,人物一个个地写、事情一件件地写,然后用"鸢"这个意象,将这些人、事,串联成不同的命运。

这部小说,更关心的是个人命运,确切地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命运。这部小说,虚构的成分大一点。葛亮没有直写历史,即便是日本投降这样的大事,他也只写了四个字"日本投降",然后就带过了。整部小说,他写得最多的是,个人怎么样,这个家庭怎么样,他们之间是怎么运作的。这是一部民国民间文化的小说,不是一部历史小说。

人类生活的变迁,从来都是用文字、文学来记录的,文字也理应承担这样的责任。同样,从个人的角度,自己家庭、家世的变迁,也当记录下来。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也是从自己家庭那一小方天地起步的。更多的时候,家谱这种特殊的文字形式,承载着记录家庭命运的责任。然而却在越来越现代的生活中,家谱逐渐被忘却、废止,也没有更新的形式替代。人情味的寡淡,由此可见一斑。

小说这个文学体裁,不同于诗歌、散文,它的核心是人物()。小说写人物,自然要写人物的吃喝拉撒睡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这就需要写作者对于生活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把握。描写作者自身以外的时代,并且还不是玄幻神魔题材,需要的功力就更深了。你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吃什么样的饭、用的什么食材、是怎么烹饪的、用筷子还是勺子吃的;你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跟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字义有没有变化、音调是否不同;你得知道,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风物、这些风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哪里人跟哪些风物有关;最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做事的,是如何思考的。对于这些,稍微把握差一点,写出来的人物,都不会立体鲜活,会让人觉得虚假、尴尬。

所以葛亮七年的调查考证,难能可贵。民国距今,不过百年,但是百年内世事变迁太过遽烈,每个家庭都是日新月异。放到百年的尺度,整个民族的命运,波澜起伏。

所以,《北鸢》这样的小说,不好写。但葛亮写成了,也写得非常好。而且,他还很年轻。想想真是嫉妒。

这部长篇小说,40多万字的容量,逐字认真读完并无障碍。但要掰开揉碎地讲出其中的滋味来,却很难,笔力不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粗浅地做一番读书笔记。

小说由八个章节构成,除去序跋,加上楔子和尾声,一共十个章回。但却不是章回体的小说。"孩子"、"抓周"、"天津"、"寓公"……它有一个个独立的事件、地点、人物构成,更似纪传体。

开头的几篇,让我恍然有一种王家卫电影的感觉。他的叙述方式很特别,人物之间其实是有对话的,但却没有平时小说中看到的那种对话方式,连冒号和双引号都没有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像是人物自己的叙述,更像是上帝视角的第三人称叙述。想象一下,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中,张国荣一个人在沙漠中自说自话,故事就在他的述说中推进。这部《北鸢》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

《北鸢》的作者葛亮,是一个文学博士。很年轻,不敢说阅历丰厚。但是学识的厚度,在当代小说家中,也属于出类拔萃的那部分。普通人与文学家的差别,不是一纸文凭。单单从词汇量看来,葛亮的高度就难以企及,更遑论遣词造句、结构安排上的差距了。词汇量大,就犹如厨师手中掌握着所有的、千奇百怪的食材,他有一万种方式,抵达他想要的结果。而普通的我们,常常因为词穷,故事被噎死在喉头。

单有词汇量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使用这些词汇的方式。不然,《词典》便是最好最伟大的小说了,所有小说家都可以改行了。金圣叹说过,好小说是有草蛇灰线的。这部《北鸢》的草蛇灰线,就是这"鸢",这风筝以及风筝身上的那根线。

楔子部分,文笙在传统的"四声坊"去拿风筝,店主看似跟他很熟悉,又很不熟悉。很熟悉是因为"照老例儿".不熟悉是因为文笙是店主的爷爷辈,爷爷交代不收钱。也就是说,文笙去"四声坊"拿虎头的生肖风筝这事儿,延续了三代人,几十年了。

北鸢,顾名思义,就是风筝。这风筝串联了故事的人与人,关键时刻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风筝最先串联的人,是文笙的父亲家睦和店主。家睦的出资,救了风筝店一家,也给了儿子文笙一生的玩物。说到文笙,其实他并不是家睦亲出,而是捡来的。我不知道主角的这个身世对于小说有什么作用,看到结尾,小说主角文笙——捡来的身份,对小说并没有任何影响。可能是因为作者家世事实如此吧。

话说,文笙得到了父亲赠送的风筝,很是喜欢。慢慢地就成为了放风筝的高手。伏笔也就此埋下。父亲家睦早逝,于是文笙更为珍重风筝,三天两头跑去城墙放风筝,还写了一个叫做仁桢的小姑娘初见风筝少年卢文笙的情景。

父亲为何早逝?因为染了瘟疫。为何染了瘟疫?因为有个前妻生下的女儿,要去接来,途中染了瘟疫。为什么要接来?因为文笙母亲为人善良。这些,就是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就塑造出了这些个人物来。每个人是什么样的,都摆在情节中,清清楚楚。

父亲早逝了,必然导致家庭变动。家庭变动了,就只能依靠家庭中的亲戚。于是主角文笙的大姨、大姨夫、舅舅等人物就出来了,伴随这些人物出场的,是他们的职业,他们所处的城市,他们的性格,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小说就这样铺展开来。家庭的命运的变迁,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作为大军阀的大姨一家的慢慢消亡,就是整个民国年间,军阀之间相互的杀戮史。躲在租界做"寓公"的舅舅一家的命运,就是民国被列强瓜分的历史。历史还可以从一个家庭的角度,以小见大。这是这部小说的宏大之处。

说回风筝的草蛇灰线作用。因为风筝,文笙结识了在中国长大的外国小孩叶雅各,于是又从叶雅各的角度,交代了被日本侵略的历史的片段。但是葛亮从未写历史如何如何,这部小说写的永远是文笙一家的命运变迁。因为风筝放得好,关键时刻,卢文笙放风筝为信号,帮助神父和叶雅各他们偷运中国伤兵、躲避日本人。在这里,风筝的作用被神化了,有点传奇。但是不妨碍风筝对于小说的串联作用。在文笙短暂的从军生涯中,风筝再一次救了自己的战友。又因为风筝结识了自己妻子,然后讲述了妻子仁桢一家老小的命运。还就风筝的话题,和亦师亦友的毛克俞讨论起了命运,结论是个人和国家的命运都如这个风筝,命悬一线也好,命运有希望也好,都是风筝在联结一个个的人和他们之间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背后的家国命运。

月光中的深情——读《月光》有感


莫泊桑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之一,其文必有过人之处。在他众多短篇作品中,多半不是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就是对下层人物的人性之恶的描写。但在这其中也不乏异类作品,如表现普法战争中普通巴黎市民爱国主义精神的《两个朋友》,以及这篇柔情似水的《月光》。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瘦高个子的神甫,名叫马里尼昂,与一处法军的获胜之地同名。人如其名,这位神甫对宗教有着狂热的信仰。在他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按照绝对合理、极其神奇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有多少个为什么救有多少个因为。同时他不自觉地憎恶女人,因为他认为女人是不纯洁的存在,是软弱又危险的。当他听说自己的外甥女每天半夜都到河边与男性约会时,自然火冒三丈,怒气冲天。于是他在半夜出门,想好好教训这放荡的姑娘,不料却被沿途的夜景深深迷住。最后,他看见了在河岸边的银雾中漫步的情侣,恍然见悟到了爱情的真谛,羞愧难当地逃走了。

《月光》中马里尼昂神甫对爱情的本质一度产生困惑,这其实也是莫作文泊桑的困惑。莫泊桑借神甫这一形象,从宗教的高度思考了爱情的本质。在这篇小说中,莫泊桑用了近一半篇幅极力渲染神甫对女子柔情的偏见,欲擒故纵,这不仅使得神符最后的顿悟更加深入人心,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柔美的月光净化了一个腐朽的灵魂,使爱情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那么,月光到底有什么迷人的魅力呢?

文章后半部分,神甫对沿途的小花园、小河、轻雾、杨树等月下美景感到深深的疑惑:天主为什么要创造出如此良宵美景?既然夜晚是为了休息睡眠的,为什么要使它比白天更富有诱惑力?为什么月亮要比太阳更清澈、更富有诗意?草地尽头轻雾笼罩着的两个人影似乎就是上天做出的回答:要给人间的爱情披上理想的面纱。

既然上天要用如此良夜保护爱情,难道我们就不容许爱情吗?月色之美,即爱情之美。这就是莫泊桑对爱情的思考结果。

文章表达了反对禁欲主义的观点,也表现了爱情是圣洁的主题。作为读者,读到此处,又能否在这糅合了善与美的月光中,感悟出爱情的真谛呢?

读《我们仨》有感:平淡中活出美丽


平淡中活出美丽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作家杨绛晚年回忆自己一家三口而写的一本书,从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文学家庭的聚散离合、悲戚与共。也许这本书并不是作者最好的一本,但或许是最感人、最发人深省的一本。

在书中,作者通过平淡如水的文字,将所有的举案齐眉、舐犊情深、相濡以沫凝聚在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琐碎之中。

在这个安详而又真切的世界里,他们不求闻达,一辈子以书为伴,与世无争;他们安贫乐道,即使陷入困境,也会用平常心武装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正是凭借这份不世出的豁达,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享受着生活的甜润,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这种大爱无言、宠辱不惊的情怀,支撑着“我们仨”结伴同行,即使在最动荡的时期,也没有随波逐流,扭曲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纵使三个人的感情经受住了柴米油盐的考验,但终究抵不住悠悠岁月的无常,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们仨”走散了。

值得庆幸的是,作者并没有在丧女、丧夫的双重打击中倒下,而是凭借着从容自若的情怀在最后的岁月里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我们仨”的故事用平缓的笔触串联了起来,让平淡而温馨的故事变得鲜活,散发出珍珠一般的璀璨。

作者是不幸的,她在两年之内连续遭遇了女儿与丈夫的离去,作者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仨”六十年来积累的温暖、快乐和温馨充实了她的绵长思念。

而且正是凭借着这些平淡的画面让“我们仨”真实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完美的复活并得到了永生,这些经历过岁月的沧桑在洗尽铅华之后折射出了一种平淡的美丽,这种美丽让我们学会了豁达与从容,教会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温暖自己的心灵。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和快乐。用心去体验每一份平淡的亲情、友情、爱情,品味平凡与不平凡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忘却得失,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时代事业部 臧磊

读《哈姆雷特》有感:于深渊中涅槃


于深渊中涅槃

——读《哈姆雷特》有感

作者:齐轩

提起哈姆雷特,我们会想到什么?丹麦王子,善良正直,思想深刻,勇敢而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之旅。一个完美的人,听起来就跟希腊神话里的半神英雄差不多。但是对于哈姆雷特的剧本反复观赏,却始终对他爱不起来。他做事十分腻歪磨叽,开篇就知道了杀父之仇,几经反复,见机不行,到结尾才像应付任务似的草草了事,让人看得胸闷不爽。

但假如要要求英勇无畏,帅气聪慧的王子按照大家的意见,团结兄弟,扫除异己,十分痛快干脆的报了弑父之愁,然后登上王位扫平天下,这本书就成了无聊的三流套路文了。也正因为如此异乎寻常,它才有了它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哈姆雷特是复杂的难解的,要欣赏这个人物,必须得打开自己的心灵,将自己代入哈姆雷特这个角色。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把他的光环一一拨开,失去了刺目的掩盖后,我看到一个普通人,一个承受不了信仰崩塌之重的普通人。

他曾经也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从小生活在舒适温暖的皇宫里,与正直的同伴交往,与高洁的姑娘相爱,看到的都是人心里的纯真美好。他放声高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永远着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但父亲王魂的一段话擢破了他那脆弱的保护膜。从此这一个赤诚的心灵,堕入冰冷和黑暗的世界里,而他对这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看着这个陌生又真实的世界,如大梦初醒一般,震惊又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和自己曾深信不疑的世界大相径庭。

善良的母后成了谋杀父亲的凶手。曾经的好朋友,为了利益而背叛自己。全国人民都被欺骗,维护着一团和气。他仰天长啸,眼泪涌了出来,他的心已经冷了。

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人,痛苦的,他开始追溯一切的根源——他开始研究微妙的,多变的,难解的人性。自我既是哈姆雷特的出发点,又是他怀疑和审视的对象。他始终进行着内省,进行着自我观察,他对自己的弱点了解得细致入微,并因此而鄙视它们。

内省之后的他悟了,他冷眼旁观着这世界,在所有人身上都看到丑陋和龌龊,对所有的一切都冷嘲热讽,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已经破碎,美丽的旧世界已经消亡,高傲的凤凰在空中徘徊,却找不到一棵梧桐树。黑潮从四面八方涌来,吞没了他的身影,他所能做的只有拥抱自己,在寒夜中瑟瑟发抖。不断的分析也使哈姆雷特产生了他对待自我和他人的冷嘲态度。

他厌恶那些自甘堕落又沉浸其中的人,却只能用最恶毒和刻薄的言辞来羞辱她们。长久以来,别人的黑暗在他眼里放大,当他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他曾经深爱的人,他惊讶地发现她们变得陌生。长久以来的审视黑暗让他对此本能的感到厌恶,他想教导他们改变,自己却又厌倦。不知如何是好的他面对自己的母亲和情人,他最爱的人,望着她们充满爱意的目光,他狠狠地将恶语的屠刀挥向了她们,即使心中不断滴血。

他不止一次地想复仇。但他害怕死亡,和藏在背后的未知。他想等待一个完美的复仇机会,也为了逃避心中的不安,他什么都不做,有机会,就推脱,再有机会,再推脱,处于持久的对完美的等待中,其实却是毫无作为,一事无成。因此几经拖延错过了良机。他用各种理由不断欺骗自己,蒙上眼睛不断摇头退缩,质疑起了亡灵说的话。但在一次试探之后,他再无退路,如果不复仇,面对的就是死亡,他才无奈地挥出了手中的刺剑。

哈姆雷特是人的一个典型的横剖面,代表着怯懦退缩,为在黑暗中彷徨不定的我们。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他是我们心中黑暗痛苦的挣扎时期。不断纠结彷徨,不断否定一切,有误碎挚爱之心的悔恨,也有对理想的向往与奋斗的逃避。哈姆雷特代表着我们的青春岁月。这也是这部悲剧能永垂不朽的原因。

安息吧,带着悔恨和不甘的王子,不要被心中的黑暗操控了你,直至干下长恨一生的错事才清醒过来。未来的路很长,需要勇气和希望,世界不像你认为的那么黑暗,只要前行,希望一定在前方。

平淡的境界读后感


平淡的境界读后感(一)

平淡不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境界。

隐于平淡。古人有陶渊明种豆南山,采菊东篱。陶潜的隐居是一种境界,在厌倦了尔虞我诈之后,他选择了逃避那些无聊的勾心斗角,转而奔向那安静的田园,过着平淡的生活。他没有选择世人可能最为认可的入世平天下,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自己所最向往的生活。田园,不是平淡,拥有如同田园般静谧的平凡的心境,才是真正的平淡。

仕于平淡。姚广孝是不平凡的,他满腹经纶,厚黑学精深,出家却不甘于僧侣生活。一次偶然的遭遇,让他成为朱棣旁边最可靠的军师。从此便是征伐天下,横刀立马,朱棣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有他佝偻的身影。终于,天下已定,当所有人都以为姚广孝将手握荣华富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他选择了辞去那些金银珠宝,成为一个普通的官吏,下朝后就换回僧服静静的打坐。他是不甘于平淡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才华浪费在日复一日的念经打坐中,反王朱棣给了他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圆自己的梦想不负平生所学!所以,当心愿得了之后,他便功成身退,归于自己的平淡。那是一种,了无遗憾的平淡。

活于平淡。国学大师季羡林名满中国之时,口中经常念叨的却是让别人去掉他名号上的泰斗二字2020。读书万卷,下笔有神。季羡林当的起国学大师的称号,他选择了辞让,那是一种谦逊,那是一种平淡。不惜求荣华富贵,只想要清华园中的一只猫,一个菜篮子,晚年的季羡林,就像中国每一个平凡的老人,遛弯、买菜、做饭。平淡的生活让他长寿,平淡的生活更让他受人尊崇。

平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幸福。


平淡的境界读后感(二)

有些人追求的是轰轰烈烈的生活;有些人追求的是过一种忙忙碌碌的生活;有些人想度过不凡的一生;而我读过周国平先生的《平淡的境界》后却想追求一种平淡的生活。

周国平先生说过"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2020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境界"平淡是真,无论是用来写作还是生活都是真理,都有他不可否定的价值。

平淡,其实是一颗平常心,而非包装下的外表。拥有一颗平淡之心你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样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字2020都是真实的。

在夏日的午后,我们泡上一杯茶,到树荫下,告别烦躁与嚣声。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繁乱的情趣。与书相融,体会在大自然中与圣人交谈的欢愉。耳边虽有蝉儿的鸣叫,脚边虽有青蛙的聒噪。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这时最能够平复我们的心情,忘记烦恼,忘记一切不开心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仿佛沉浸在这朦胧的醉意中消失。

当我们拥有了些经历和历练那么我们写的文章便变得平淡了。但平淡中需要有味,这便很难了。所以我们写文章时一定要有了感受再去写,不然就变成了无病呻吟或是多愁善感的,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多愁善感并自我感动,这样平淡就此失去了。我们用词时不需要那么的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把原来的一句话修饰的很深奥,很难人寻味。那样最质朴的东西就失去了。读者所需要的是最自然的东西,能够一目了然,所以我们不需要把简单的一句话给复杂化,讲最简练的话,读者懂什么意思就好。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时期,很难做到平淡,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走在马路上,我们都会存在幻想或期待发生些什么,能够以自己的个人名义去解决,然后成为被他人记住的人。当我们到了中年后才会有淡泊的情怀,使人变得稳重,因为已历经了一些风雨和坎坷,得失和成败,没有了幻想,野心和欲望,逐渐的把一切都看淡漠。

平淡生活的人是幸福的,他们不必为明天的烦恼而烦恼,他们满足于现状,他们不骄不躁、不悲不喜。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表扬,他们就能感受到快乐。那些有上进心,为明天而奋斗的人不见得很幸福,因为他们努力的好累,没有时间去品味生活。而当目标没达到时,便会很失落。那种没有喜悦、只有压力的人生真的好吗?平淡是真,平淡是一种境界!

《深情的对视》读后感


《深情的对视》读后感
高一(11)班 张昊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依旧活着。
古往今来,代代英雄不断论证着这句话,但今天,我们要的不是什么家喻户晓,功成名就的伟人。她只是一名老去的母亲,但她的所作所为,无愧于伟大一词对她的赞扬。
她是一名老人,和很多老人一样,生命已经进入暮年。她可以平平凡凡地度过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但她却带着家人,决定在死后捐献出有用的器官,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他是一名老人。和很多老人一样,生命已经步入暮年。她可以平平凡凡地度过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但她却带着家人,决定在死后捐献有用的器官,去帮助别人。
在中国,受自古以来封建礼教的影响,中国人对亲属死后的处置十分庄重。对于捐献器官老一辈的人很少会答应。如今,新旧更替,新的思想浪潮冲击着旧礼制,老人的行为,或许为中国人做了一个榜样。
但是我想老人捐献眼角膜的原因,除了善良就没了吗?
我们知道,最后授捐者是一位男孩。如果没有老人善良的礼物,男孩或许要生活在一辈子的黑暗之中。从见光明的男孩也在颁奖中遇到了老人的女儿。在那次跨越了时间空间的对视中老人的善良,在两个人间静静的流淌。
我有理由去相信,女孩眼中的男孩,不过是母亲换了一种方式存活在世界上。而男孩眼中的女孩,更像是那位素未谋面的老人。两个人就这样对视着不同的人,又看着同一个人。或许老人也希望以另一种方式和女儿再见一面呢?
我静静的思考,世界不如人们想象的阴暗。人心本善,因此才会有人想去帮助他人。也因此我们可以看见明日的阳光。在那场深情的对视中,爱的花也在静静绽放……

《bb琵琶深深情》读后感 (700字)


最近,我读到了许多好文章,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bb琵琶深深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从小喜欢琵琶。有一次,作者被老师选中,去县少年宫学习。可因为作者是插班学的,什么都不会,很是气馁。后来在校友耐心帮助和老师悉心教育后,作者的水平达到初级。老师让作者参加县艺术节,弹奏《春江花月夜》。经过做着不懈的努力和老师的耐心帮助,终于圆满的弹奏完毕。通过这次演出作者明白了:学琵琶不光是学会一种乐器,还为了弘扬祖国的传统音乐,振兴民族文化。

读了文章,我被作者的琴声陶醉了,仿佛也走进了乐曲里,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也许你会问,究竟是哪一点吸引着我呢?对了!正是作者身上的那种执着、不气馁的精神,那份对祖国文化的深沉的爱啊!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学习京剧的经历。

三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选上学校新添的京剧团。我们唱的剧目是《报灯名》。我们学校请来了青岛京剧院的专业老师,来叫我们京剧。几乎是每天下午下了课就要排练,都要到四点来钟,而且京剧非常有难度。表演上要求细腻精致,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所以我们排练时要练习唱腔,还有动作。京剧中的动作是由舞蹈动作转化而成的。还好我有一些舞蹈功底,所以练习起来不算太吃力。而唱腔却十分麻烦,有时我练的嗓子都有点沙哑了,但我始终不放弃。有一天,天气闷热,还下着小雨,一向坚持的我不知今天怎么打起了退堂鼓,很不想去。妈妈带着严厉的口气说:做事要坚持不懈,有恒心,不气馁,这样才能成功。我听了妈妈的话很惭愧,马上带着雨伞去学校了。经过努力,我们终于上台演出了,我们精彩的表演迎来了阵阵好评。

读了这篇文章,小作者那不气馁、执着的精神使我感动。我要在学习京剧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做一名弘扬传统戏曲,振兴民族文化的小使者。

六年级:刘畅

平淡——读《边城》有感


轻轻地翻开书页,然后呆呆地看着那些文字,在脑子里浮想联翩。只是书实在太平淡了,终是耐不住一性一子,将书搁浅。

心绪是乱的,做不到静心阅读。我只好在网上浏览了书的大概内容,发现原来有一部关于这本书的电一影。怎么办?要不看下吧,省的瞎想。于是我点开了……

只是内心被那抹平淡牵引着,鬼使神差地将这部略显无聊的影片看完了。我居然看完了?我未免也太无聊了。这是我整部影片看完最直接的感受。我翻看书,将书的内容与电一影的内容串联起来。发现脑海中的的确确全是电一影的片段。我为之动容,心也沉浸在那些片段中。

那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那个名叫“翠翠”的姑一娘一就住在那里,和她的祖父,还 有一只大黄狗。日子贫穷但乐在其中。剧情没有跌宕起伏,可偏偏有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

“便是作一妓一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主顾,做生意时得先一交一钱,数目弄清楚后,再关门撒野。”“短期的包定,长期的嫁娶,一时间的关门,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一体上的一交一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无一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也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一妓一,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 更可信任。”

故事的开头,介绍了很多东西。但为让我注意的便是这个片段。别的不说。隔世了红尘的烟火,人们不看重金钱名利,边地的风俗淳朴,也能够体现了。底层人们的一举一动非常能够证明一些事情。作者的这点笔墨能够反应真实的情况。

翠翠与他的祖父从小相依为命,母亲与父亲早逝,他们平常就帮助人们渡船,有时得到了铜钱,却只是不要,还 便追赶个几里也要还 上。热情淳朴,所以每当祖父进城采办一些东西的时候,村民们都免费送给祖父,算是对祖父的敬意和报答。那年他们进城看龙船,祖父让翠翠等着他回来。翠翠等了很久,没有等到祖父,天也黑了,她在依稀灯火中隐约看到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手里还 抓着一只鸭子。

那少年问她怎么不回家,她只是淡淡地说等爷爷。或许是出于好心,少年本想将她邀请到他家的楼阁中等,但在那之前翠翠听到那楼阁之上的一妓一女婉转的歌声,以及不远处两个水手粗鄙的话语,心下反感。就朝少年一骂。少年笑了,便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真是有意思的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只记得后来那大黄狗向那少年吠了几声,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意思是说“那轻薄男子还 不值得叫。”但少年听取得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

或许年少的情愫来的莫名其妙,后来再见时,邀她去他家的楼阁上看赛龙舟,那年他的大哥不在,以往都是少年的大哥争得这龙舟赛第一名,这次便是少年。或许故事一向的发展情节都是应该少女倾心于少年。但在沈从文的笔下,少女似乎没有特别的一爱一慕,但并不是说少女就没有世俗之念,在看到同龄的少女带着银手镯时,少女心中是歆羡的。

故事中少女和那少年的大哥也有一面之缘,但就是那一眼,便让少年的大哥也倾心于那眉一毛一长,眼睛大,皮肤红红的,也乖的使人怜一爱一的少女。故事发展下来,发生了一件令祖父嘀笑皆非的事情。那就是大哥和少年走了“马路”,选择了祖父说的给翠翠唱歌。但确是两人一交一换唱的。没想到第一天是少年唱的,他就是“竹雀”。但祖父不知情,误以为是大哥唱的,还 在大哥面前夸了“竹雀”一番。

自然不用说,大哥知道自己已经输了,便轻轻的说:“算了吧,你把宝贝孙女儿送给会唱歌的竹雀吧。”

但竹雀并没有和翠翠在一起。大哥中途出事了,滩下漩水里就淹坏了。少年心中悲痛不已,再加上另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更令他纠结不已。他怀疑是翠翠的祖父干的,但委实没关系,最后祖父人难做了,在一天风雷一交一加的晚上逝世了。二老去了辰州,只留下翠翠一人无依无靠……一些好心的人捐钱给翠翠。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怜悯与同情意思,心里酸酸的。“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

翠翠似乎就是封建社会女孩子的化身,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勇气,一直都是乖乖的,一温一柔的,懂事的。说起来却是个可悲的。而祖父敬业,不在意金钱名利,为翠翠选择她的婚姻,只是出于关一爱一,避免翠翠再发生像她的母亲那样的事情。又有谁能明白,一位老人心里的苦痛?

一段平平淡淡的婚姻,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这就是当年那些封建时期那些女子真实的写照了吧。婚姻是终身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事,真是可悲啊。但那抹曾经的平淡美好,确实非常干净纯粹的。现代的人们永远回不去了,那段美好干净的岁月。一切都生活在漫时光……

那些彼此互相之间的情谊,年少的相遇,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悠闲从容,从不计较金钱名利,其实那样真的是令人们很向往,哪怕不是幻想中的那个“乌托邦”,但不贪心,便已足够。

梁启超,那颗夜幕中永远闪烁的启明星_读后感1700字


十月的鹰城已有了些许秋意,夜晚已然听不到窗外时起时落的虫唱。饱含无限寂静的黑成为了夜的主色调。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五集纪录片回望梁启超的情节一遍遍在脑中回想,起身下床,径直走向阳台,仰望星空,那颗耀眼的启明星正在夜幕中闪烁。

如果把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看作沉沉的夜幕,那么,谁又是穿越重重黑暗,给人以希望的启明星呢?我思索着。袁世凯吗?不,他只不过算是一颗流星。孙中山吗?他是革命的领袖,又岂是一颗星可以代表?那么,是梁启超?

是的,就是他。是他将政治文明的种子洒向大地;是他,开中国风气之先,宣扬自由,民权,立宪,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也是他,首先使用日文汉读法,将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等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词汇引入中国。可是,月明则星稀。当中国共产党如月光般穿过厚厚的乌云普照大地的时候,梁启超这颗启明星的光芒不觉就显得黯淡了许多,几乎消失在茫茫的夜空。

还记否,那个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的天才少年,第一次听到康有为高谈阔论时,如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从此,中国的历史上,便多了师傅秀才,徒弟举人的佳话。

还记否,那个公车上书时意气风发的士子,在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时,悲愤难平,词随心发,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那饱含深情的文字,充满着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还记否,那个戊戌政变时悲戚仓皇的青年,在残阳如血的黄昏无奈断发,远走扶桑。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他终于没有辜负友人的遗愿,身处异乡却依然为救国图存的理想奔走呼号。

历史不会忘记,在那场立宪派和革命派激烈的论辩中,他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专从各种政治问题,为具体之研究讨论,思灌输国民以政治常识,通过对西方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的整理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刻地动摇了旧思想和旧文化,为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历史不会忘记,当袁世凯沉浸在在自己的皇帝梦中,一步步将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破坏殆尽时,他不惧袁世凯的威逼利诱,毅然发表那篇掷地有声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忽而满洲立宪,忽而五族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正式总统;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大抵一制度之颁行,平均不盈半年,旋即有反对之新制度起而推翻之,使全国国民旁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他用利刃一样的文字历数民国以来的乱政,阐释了宪政思想,揭穿了袁世凯称帝的目的。

历史不会忘记,一战结束后,他与蒋文震、丁文江一行远赴欧洲,游历英、法、意、德等过二十多个名城。一部《欧游心影录》对后世影响深远。归国后,他逐渐回归学术,用西方的方法创立新的研究范式,整理中国的文化遗产。《墨经校释》、《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大乘起信论考证》、《梁任公学术讲演集》、《陶渊明》、《朱舜水先生年谱》等专着相继出版。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饮冰室。然而,他饮冰数十年,从不曾凉了为国事操劳的热血。

他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毛泽东、鲁迅、郭沫若、胡适无一不受其思想的熏陶;他培养了一批中国的杰出人才,如周恩来、蔡锷、冯自由、徐志摩、梁思成等。从这层意义上看,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那么梁启超便是大众思想的启蒙者!

心潮起伏,对梁启超只有崇敬。合上疲惫的双眼,变亦变,不变亦变的豪言仍回想耳畔。

江河奔涌,大势滔滔。时代造就了梁启超,梁启超也无愧于那个飞扬的时代。

先贤已逝,然精神不朽,业绩长存。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适逢梁启超先生逝世八十五周年,若先生知道他所谓少年中国成为现实,九泉之下也当含笑。或许现在是一个应该重温梁启超的时代了。他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一支强心剂。他用几十年的善变、多变,为我们完整地诠释了现代人格的要求。我想这就是梁启超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了。

历史的天空闪耀着永恒的启明星,人间自有一股英雄气,驰骋纵横

读后感《于平淡中见深情-——《北鸢》读后感17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于肇中怀念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