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南腔北调集读后感 > 地图 > 南腔北调集读后感

南腔北调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北鸢读后感。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在读中外经典名著时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鸢读后感 ”,感谢您的参阅。

北鸢读后感(一)

书的扉页,写着:"谨以此书 献给我的祖父 葛康俞教授".

据说,这本写了七年的小说,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创作的。读到扉页这一句,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自己的家世。爷爷死了,虽然很怀念,却只能凭空怀念,并没有什么实物和实际动作。葛亮为自己爷爷,调查、走访、追溯、考证,七年写了40多万字,深感敬佩。不是说写七年,写40万字就值得敬佩,这种敬佩是未开始看此书,就油然而生的敬佩。这种敬佩来自于作者写此书的初心——他的家世。小说家有很多,比葛亮优秀的小说家也有很多,但是我却没见过哪个作家,以自己的家庭、家世为出发点写小说。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家庭的历史记录。不知道这其中与事实的重合有多少,读下来却感觉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虚构小说。这是一部以民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却没有太多与那个时代深刻相关的直接描写。就连抗日战争,也被这个祖籍南京的作者,一笔带过,寥寥几字而已。可以说,小说几乎架空了民国的历史。

《北鸢》是一部更接近于纪传体的半架空小说,人物一个个地写、事情一件件地写,然后用"鸢"这个意象,将这些人、事,串联成不同的命运。

这部小说,更关心的是个人命运,确切地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命运。这部小说,虚构的成分大一点。葛亮没有直写历史,即便是日本投降这样的大事,他也只写了四个字"日本投降",然后就带过了。整部小说,他写得最多的是,个人怎么样,这个家庭怎么样,他们之间是怎么运作的。这是一部民国民间文化的小说,不是一部历史小说。

人类生活的变迁,从来都是用文字、文学来记录的,文字也理应承担这样的责任。同样,从个人的角度,自己家庭、家世的变迁,也当记录下来。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也是从自己家庭那一小方天地起步的。更多的时候,家谱这种特殊的文字形式,承载着记录家庭命运的责任。然而却在越来越现代的生活中,家谱逐渐被忘却、废止,也没有更新的形式替代。人情味的寡淡,由此可见一斑。

小说这个文学体裁,不同于诗歌、散文,它的核心是人物()。小说写人物,自然要写人物的吃喝拉撒睡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这就需要写作者对于生活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把握。描写作者自身以外的时代,并且还不是玄幻神魔题材,需要的功力就更深了。你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吃什么样的饭、用的什么食材、是怎么烹饪的、用筷子还是勺子吃的;你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跟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字义有没有变化、音调是否不同;你得知道,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风物、这些风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哪里人跟哪些风物有关;最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做事的,是如何思考的。对于这些,稍微把握差一点,写出来的人物,都不会立体鲜活,会让人觉得虚假、尴尬。

所以葛亮七年的调查考证,难能可贵。民国距今,不过百年,但是百年内世事变迁太过遽烈,每个家庭都是日新月异。放到百年的尺度,整个民族的命运,波澜起伏。

所以,《北鸢》这样的小说,不好写。但葛亮写成了,也写得非常好。而且,他还很年轻。想想真是嫉妒。

这部长篇小说,40多万字的容量,逐字认真读完并无障碍。但要掰开揉碎地讲出其中的滋味来,却很难,笔力不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粗浅地做一番读书笔记。

小说由八个章节构成,除去序跋,加上楔子和尾声,一共十个章回。但却不是章回体的小说。"孩子"、"抓周"、"天津"、"寓公"……它有一个个独立的事件、地点、人物构成,更似纪传体。

开头的几篇,让我恍然有一种王家卫电影的感觉。他的叙述方式很特别,人物之间其实是有对话的,但却没有平时小说中看到的那种对话方式,连冒号和双引号都没有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像是人物自己的叙述,更像是上帝视角的第三人称叙述。想象一下,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中,张国荣一个人在沙漠中自说自话,故事就在他的述说中推进。这部《北鸢》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

《北鸢》的作者葛亮,是一个文学博士。很年轻,不敢说阅历丰厚。但是学识的厚度,在当代小说家中,也属于出类拔萃的那部分。普通人与文学家的差别,不是一纸文凭。单单从词汇量看来,葛亮的高度就难以企及,更遑论遣词造句、结构安排上的差距了。词汇量大,就犹如厨师手中掌握着所有的、千奇百怪的食材,他有一万种方式,抵达他想要的结果。而普通的我们,常常因为词穷,故事被噎死在喉头。

单有词汇量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使用这些词汇的方式。不然,《词典》便是最好最伟大的小说了,所有小说家都可以改行了。金圣叹说过,好小说是有草蛇灰线的。这部《北鸢》的草蛇灰线,就是这"鸢",这风筝以及风筝身上的那根线。

楔子部分,文笙在传统的"四声坊"去拿风筝,店主看似跟他很熟悉,又很不熟悉。很熟悉是因为"照老例儿".不熟悉是因为文笙是店主的爷爷辈,爷爷交代不收钱。也就是说,文笙去"四声坊"拿虎头的生肖风筝这事儿,延续了三代人,几十年了。

北鸢,顾名思义,就是风筝。这风筝串联了故事的人与人,关键时刻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风筝最先串联的人,是文笙的父亲家睦和店主。家睦的出资,救了风筝店一家,也给了儿子文笙一生的玩物。说到文笙,其实他并不是家睦亲出,而是捡来的。我不知道主角的这个身世对于小说有什么作用,看到结尾,小说主角文笙——捡来的身份,对小说并没有任何影响。可能是因为作者家世事实如此吧。

话说,文笙得到了父亲赠送的风筝,很是喜欢。慢慢地就成为了放风筝的高手。伏笔也就此埋下。父亲家睦早逝,于是文笙更为珍重风筝,三天两头跑去城墙放风筝,还写了一个叫做仁桢的小姑娘初见风筝少年卢文笙的情景。

父亲为何早逝?因为染了瘟疫。为何染了瘟疫?因为有个前妻生下的女儿,要去接来,途中染了瘟疫。为什么要接来?因为文笙母亲为人善良。这些,就是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就塑造出了这些个人物来。每个人是什么样的,都摆在情节中,清清楚楚。

父亲早逝了,必然导致家庭变动。家庭变动了,就只能依靠家庭中的亲戚。于是主角文笙的大姨、大姨夫、舅舅等人物就出来了,伴随这些人物出场的,是他们的职业,他们所处的城市,他们的性格,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小说就这样铺展开来。家庭的命运的变迁,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作为大军阀的大姨一家的慢慢消亡,就是整个民国年间,军阀之间相互的杀戮史。躲在租界做"寓公"的舅舅一家的命运,就是民国被列强瓜分的历史。历史还可以从一个家庭的角度,以小见大。这是这部小说的宏大之处。

说回风筝的草蛇灰线作用。因为风筝,文笙结识了在中国长大的外国小孩叶雅各,于是又从叶雅各的角度,交代了被日本侵略的历史的片段。但是葛亮从未写历史如何如何,这部小说写的永远是文笙一家的命运变迁。因为风筝放得好,关键时刻,卢文笙放风筝为信号,帮助神父和叶雅各他们偷运中国伤兵、躲避日本人。在这里,风筝的作用被神化了,有点传奇。但是不妨碍风筝对于小说的串联作用。在文笙短暂的从军生涯中,风筝再一次救了自己的战友。又因为风筝结识了自己妻子,然后讲述了妻子仁桢一家老小的命运。还就风筝的话题,和亦师亦友的毛克俞讨论起了命运,结论是个人和国家的命运都如这个风筝,命悬一线也好,命运有希望也好,都是风筝在联结一个个的人和他们之间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背后的家国命运。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5000字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5000字范文:

这套《南渡北归》总算是看完了,这是去年在看完一些大师作品的时候朋友推荐的,一直排时间排到今年第四个月才开始读,《南渡》、《北归》、《离别》一共三部,读了恰好三个星期,实话说第三本并没有读完,大师们往往死的很惨,所以我决定就放下不读了。

还有一点要特意说在前头,虽然读我文章的朋友不是太多,每篇阅读量也就百来个左右,但是我不愿意给任何一个朋友误导。我确实要为这套书写读书笔记,不过这套书写的真的不怎么样。这个作者付出了一定的诚意,包括前往许多西南联大的旧址探访,还有和当事人的子女或学生求证等等。作为一本清末民初到解放后记录中国学术社会变迁历史的书,非常的不合格。主观立场太多,一件历史事实加上了太多他自己喜好的情绪评判,有愧于史家应有的态度。另外,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虽然他长的奶白奶胖的,居然非常喜欢写八卦。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之间的恋爱关系写的真细,包括林徽因和冰心之间的江湖撕逼也分出了单独的篇幅。所谓男生女相是不是性格也会更加三八呢,这个长得略微像老年女性的作者如此写史,居然也是为了向大师表示敬意。

当然,吐槽归吐槽。写一部跨度时间这么长,涉及人物之多、关系之复杂,本来就很不容易。作为长篇八卦野史来读,每种读者应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读的地方。至少我看到了许多我喜欢的大师更为详尽的信息。

话说回来,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读的书越来越多,发现小时候从课本上读来的,或者听老师讲的许多东西真的不可靠。比如说郭沫若就不是个好东西,尽管他才高八斗,十分难得。中国和西方特别不同的一点是,中国非要讲究个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不管现不现实,不管讲什么才能总要讲一下为人,尤其这些文人墨客高级知识分子,本来就无德还非要给自己装点特别多的道德文章。前阵子跟着单读的共读活动了解了一下写《尤利西斯》的乔伊斯,发现西方作家非常坦荡,乔伊斯是个当之无愧的混蛋,但是他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字天才,写出了百年英文文学经典里好几部代表作。他一生也没有说过任何一个字称自己是好人,也不需要去讲人家是不是好人坏人,而在西方的文化圈子里也没有这个必要,活儿好就是活儿好。

中国人很有意思,做什么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讲真,我一直不喜欢胡适。读过他的散文,寡淡无味,既没有文字之美,也没有真正的朴实。也不知道胡适先生的研究专长到底是什么,就像王国维可以拿出来称为专长的简直太多了,中国甲骨文研究者最高贡献者之一,精通多国文字等等,几乎可以为此再写上一千字,所谓“不观王国维之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不管怎么说,胡适先生对于学生的提拔、抗日时期出使美国四处演讲争取支持,最后甚至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珍珠港事变之后的美日交恶,他是有功劳的。当他跟着失败了的蒋政府去了台湾以后,由于他学术领袖的地位(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是领袖),在内地形成了势必要打倒他的风潮,郭沫若就是领军先锋之一。胡适我不喜欢,但是他至少这辈子除了民国时期在报纸上和鲁迅等“法日派”打打嘴架,不怎么会刻意的恶意攻击,真是比起那些倒胡运动冒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要好太多了。

这套书里,我更愿意看到的是许多真正的大师风范,还有学术之外的家国情怀。在谈论真正的大师之前,有一些人在我心目中还不能称为大师,但是我会一直记住他们。比如七七事变北京即将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起来决定一起南迁,其中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当年在英国求学,导师为了支持中国科学研究赠送了他50克放射性元素--镭。他用一个坛子装好,请梁思成夫妇用小汽车连夜用小汽车将他送出北京,一路南迁,路途艰险,他的家当丢光了,身上的衣裳都破了。一个多月后,一个紧紧抱着咸菜坛子的乞丐走到了长沙,拄着一根木棍晃晃悠悠的走到了三个大学的临时大学门口,工作人员不让乞丐进入。他看见了梅贻琦,忙喊了一句“梅校长!”梅校长一怔,仔细看了好久才认出来这个人,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

中国的田野考古学应该从李济开始的,他学的并不是考古,他是哈佛人类学博士。他曾经说过一段话我很喜欢。“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美国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就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作为一个出国多年并没有留在当地的现代人,大概听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没留在国外。当然谈不上什么报效国家,只是怀念二十四小时永远有人气的故土。

在七七事变后,日军即将进京,这几个大学和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个壮举,文物南迁,一万八千多箱文物国宝在抗战八年时期一直在中国的土地上辗转,一件未失!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讲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石鼓,就曾讲起过这段历史。这里就有李济教授的功劳,尽管在他后来随蒋政府赴台带走了一部分,形成了现在的台北故宫博物馆,但是这也是中华文化历史的传承。

李济是清华大学国学院成立后除了名声斐然的四大教授外,唯一的正式讲师。清华大学的来历是庚子赔款所成立的,所以清华当时不成文的流程大概就是清华读书八年,美国留学,回到清华教学。除了一些家境不好实在不能成行的学生以外,培养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说到这里,我又很感叹,剑桥、牛津、哈佛这些世界名校的风范,号称泱泱大国的天朝上国,或者其他号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根本办不成这样世界性的大学,没有门户之见的教育了来自于多少不同文明的青年。或许当年的清华还有一些这样的影子。

清华大学国学院成立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教职员公示:

教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

讲师:李济;

助教:陆维钊、梁廷灿、章昭煌;

主任:吴宓

事务员:卫士生;

助理员:周光午。

就像王国维的治学之论:“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人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作为当年最好大学的国学研究院,仅仅只有两三个行政管理人员(毕竟吴宓也算是个学者)。简直不能想象现在一个大学里多少行政管理人员,现在任何一个机构里多少行政管理人员。

这四大教授里除了赵元任后来出国不是很了解,其他三位在我心目中是不可替代的三位大师。尤其陈寅恪,被称为三百年才出一人的大才。据说保守估计精通至少十三种语言,精通既是可以阅读并使用,这些语言中还包括许多已经灭绝的民族和死掉的文字,他最擅长的历史是隋唐前后,他在清华上课的时候,其他的教授包括吴宓、朱自清他们都会乖乖旁听,所以也被成为“教授们的教授”。而且陈先生是没有大学文凭的,他在欧洲游学十几年,包括后来又去了哈佛被称为“哈佛三杰”之一,他都是在学习一种学问或者语言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后,直接寻找下一个导师下一个学校下一个课题,从没想过要拿文凭。据说吴宓在邀请他从哈佛回国任教时,他就一个要求,先多给些钱,他需要买大量大量的书。

插一句题外话,陈寅恪这样的极特殊天才适用于无文凭聘请,还有许多类似于北大教授沈从文的自学成才等等。也不必过于怀念那个年代无文凭的大师还是有一些的,虽然现代天朝的教育体制很多问题,但是对于大学讲师到大学教授,必须对应一定学问的文凭,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一个看上去比较死的门槛至少保证了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水平至少不算太差。

陈寅恪在清华任教的时候,已经有一只眼睛不好了,到南迁前已经近乎于失明,他放弃了出国就医的机会,执意跟着学生一起奔赴西南,他喜欢清华园里好好研究好好教书的生活。他的讲课风格很有意思,据说每次搬着一摞参考文献,从踏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开始,就能从上一次课讲到的内容开始继续,直到走到黑板前,写上满满的板书,再走到为了他准备的椅子坐下滔滔不绝的讲下去。之后他有一次受邀去牛津讲课的机会,原本已经动心,为了救治太太的病,从西南联大辗转到了香港准备登机出境,结果被孔祥熙的妻女用自己的行李、家具、宠物和杂物霸占了整架飞机。官太太大小姐跑路了,日军轰炸,进而香港沦陷。学术界一度以为陈教授死在了香港,引起学潮、罢课等教授与学生同时暴动。在此刻,陈教授正在香港用日语驳斥上门送米粮的日本兵,并将粮食扔出了家门。

陈教授在晚年的时候,两个眼睛几乎都失明了。民国时期从不见他在报纸上或者什么媒体上与其他人争吵,也没有跟随傅斯年去台湾,解放后他也没参与任何运动去批判别人。一辈子做学问,教学生。这套书的第三册《离别》我看不下去,就是因为陈先生等人的死尽在第三册,世界性的文化财产死的都太惨了。

一说陈寅恪,似乎避不开一个人叫傅斯年。大概是除了蔡元培先生,我另一个最有印象的北京大学出身的学者。他与陈寅恪相识许多年,这个胖子大概这辈子除了陈寅恪大概也没在学问上服过谁。这个胖子脾气不好,当年在北大念书的时候,看谁不顺眼就怼谁,不管是怼教授还是怼学生,又很聪明,体型又魁梧,一副梁山泊好汉的领头架势,还是五四运动发起人之一,典型的学生领袖。留学回来后作为英美派代表跟着胡适骂了许多法日派回国的学者,还看不起许多本土成长起来的土包子。所以我真的不太喜欢这个胖子,但是实在是不得不承认,如果我回到那个年代,大概跟这个家伙的品性差不多。

更加不得不说的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者们体弱,包括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他的弟弟梁思永因为肺病多次病危又抢救过来,包括后来陈寅恪通过香港试图去英国为太太治病,虽然最终因为孔老二的白痴女儿没有走成。这背后都有傅斯年不计一切代价背负着许多政治压力、财政压力争取来的努力。即便他愚忠蒋家去了台湾,后来成为台大校长,大力改革教育体制,才有了台大如今声名斐然的良好学风。胖子脾气不好,加上他的体型,高血压简直就是催命符。他在各种形势复杂的环境里顶住压力骂遍天下,为了办学,为了更好的大学教育,却在冬天冷的没有棉裤,赶紧给杂志写篇稿子赚点稿费,期盼着能让夫人去帮忙做条棉裤,稿费还没有收到就病发忽然走了。

中国的田野考古从李济开始,后来有了梁思永回国,还有本土成长起来的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但是这一路护航的人是学生领袖傅斯年,一个讨人厌的凌驾于教授们之上的太上皇。包括田野考古的研究,包括故宫文物南迁之路,都有他保驾护航的影子。而像陈寅恪那样不拿文凭做好学问的天才,傅斯年也是有的,只是他太喜欢呼风唤雨了。尽管我不喜欢这个胖子,但是我真正觉得他是个汉子,每一次政治漩涡里他是一面正大光明的石碑,他有民族大义,也有友人义气,真的不应该被忘记。

讲到中国的考古学,就想要谈起来的是第三位大师,梁启超。从小读历史时看到戊戌变法,他与康有为试图从光绪年间推行君主立宪,不论成败如何这件事情都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当他成为清华四大教授时已经名声很大了,他的次子梁思成被送出去学建筑,三子梁思永被送出去学考古。他推崇用现代科学保留中国的历史文明,并将孩子们全部送往这条路上,这才是真正的家国情怀。梁启超先生的肾不好,当时住进了协和医院,由学成归来的外科医生动了手术摘除坏肾。结果动手术前,医护人员标记错了位置,手术医生也没有再次核对,取走了梁先生的好肾,这是近乎于致命的。可以想象当年造成了多么坏的社会影响,可是梁先生自己劝说大众,把医学交给专家,不要怪罪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并没有错。加上梁先生连日伏案写作,想要留下更多文化研究的成果,五十多岁就过世了。大师之所以称为大师,真的不仅仅是学问。

那时候的学者教授们真的很穷,比如蔡元培先生的女儿蔡威廉,因为没有钱治病死掉了。有些人穷的忽然性格大变,比如闻一多比如吴晗。这也是小时候知道的所谓革命家的又一个违背真相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穷的很有志气,比如梅贻琦校长,他作为清华大学校长握着庚子赔款以来的基金会很多年,就算最后去了台湾,也只用来办学,他真的特别瘦特别清贫,最后去世时随身携带的破公文包里,只有这笔基金这些年每一笔账目用途的明细。在昆明办西南联大时,委托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校舍,从第一流的大学建筑设计改了无数稿,因为没有钱,最后把梁思成气的将设计稿摔在了梅校长的面前,面对梅校长恳求他再改改,流着眼泪改成了茅草教舍。

在那个时代里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家族,曾家。曾国藩的家书在现代社会里突然红极一时,他留下的家教真的堪称典范。不仅拥有上万册的私家藏书楼,曾家子女好像没有不成器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曾昭抡,美国麻省理工毕业的留洋博士,穿着不爱洗的长跑,也不爱刮胡子,两只鞋子前后均有破漏,却在西南联大成立南迁时,每天比其他师生更早出发,走到前方写日记等着大家赶上来。留英考古学专家曾昭燏是曾昭抡的妹妹,南京博物院院长,等等。翻阅曾家的家谱,各类学者都有,而且几乎都未参与过任何是非性活动。不像鲁迅还有个软骨头弟弟周作人,日军入京的时候选择留在北京为日本人办大学。(有时候真的感叹历史真是个面目全非的BIAO子)

就像我篇首提到的,这套书写的不算好,但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我喜欢的大师还是我喜欢的,曾经在小时候耳濡目染的一些主流教育里如雷贯耳的宣传人物,可能真的不咋样。前阵子在公众号里读到的那句话,爱因斯坦讲,偏见,不过是十八岁以前所有常识的总和。而我以为,对于绝大多数并不思考的人类来说,可能八十岁依旧如此吧。

我所写下的这一些,几乎都是在脑子里一蹴而就的,既没有时间翻着书来写,也觉得值得记忆的并不会忘。而我也将持续不断的把这些曾感动过我的人和事,继续传承给每一个想听的中国人,请不要忘记,我们真正骄傲的历史财产。作者:王匆匆

《王泽山院士与北化》读后感: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情


《王泽山院士与北化》读后感: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情

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以他60多年来专注研究火炸药的精神,创新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技术,突破多项火炸药的瓶颈技术,并将多项技术运用到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中,为我国火炸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月8这位火炸药行业的“火药王”终于站在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了获奖证书,这一殊荣是对他的多年坚持做的一件事的回报,也是为激励我们火炸药行业中青年科技人员奋步前行而点亮的指明灯。

学习王泽山院士就是学习他紧跟时代,坚持学习,学以致用的治学态度。王院士以不做亡国奴的志向选择了哈军工陆军学院的火炸药专业。至此与火炸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他坚持学习了计算机技术和诺模图设计原理,并利用这些技术创新发展了火药及其装药的“解析设计”“表解设计”等理论,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简单。作为从事科研技术的我们,更应该结合项目需求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需要,拓宽视野,多坚持学习自身专业外的知识,跳出专业圈以高瞻远瞩的思维解决多学科交叉的科研试制问题。

学习王泽山院士,就是学习他对待研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王院士时常教导参研人员:做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精神,要敢于超越和精益求精;对待科研要有科学态度即在科研上不使巧劲,不追求短平快,而是要坚持,遇到困难不动摇;研究的过程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即追求本质,善于在众多方面的因素中,找到事物的核心。反观我们自己,有时为了省事,走捷径,致使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因此我们应该学习王院士他对待科学的认真、执着和固执,对承担的项目用“为什么”、“怎么做”、“能否有更好的方法”的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学习王泽山院士就是学习他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科研专注精神。王院士60年如一日奔波在火炸药企业、学校、靶试基地中,60年一直专注解决火炸药理论,科研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一生只做好一件事,这个“好”得需要多少知识储备,读书笔记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旅途颠簸。我们火炸药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以“做好”为目的,完成好自己承担的所有工作。只有“做好”才能有效应用,只有“做好”武器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才能捍卫祖国的领土,才能发挥一个火炸药技术人员的使命。

总之,王泽山院士是我们火炸药行业的骄傲,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我们科研工作都应该以王院士“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为火炸药行业忠诚奉献,多做贡献。作者:路晓娟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读《王泽山院士与北化》有感1000字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读《王泽山院士与北化》有感1000字:

王泽山院士作为我国含能材料领域的杰出专家,一直致力于火炮发射药的研究,他凭着“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执着精神和坚韧毅力,以国家需要为研究方向,默默奋斗了一辈子,为我国火炸药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作为兵器一分子、作为火药工艺技术领域的科技带头人,系统学习了《王泽山院士与北化》一书,使我更进一步认识了王泽山院士,使我明白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王泽山院士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学习王泽山院士,就是学习他60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的科学精神。王泽山院士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60余年专注于火炸药的研究,从教室、实验室到工厂、到试验场,始终坚定如一,在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等领域获得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技术超越国际先进水平、重焕荣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王泽山院士的“秘诀”,就是用“科学”指导科研工作。他说“科学概括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除了为国担当的高度责任感,在执行任务时还要敢于超越、精益求精;科学态度就是科研上不使巧劲,不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还要能坚持,遇到困难绝不动摇;关于科学方法,他说,自己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作为兵器科技带头人,在专业技术领域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始终有科学精神,保持科学态度,坚持科学方法,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上升到“怎么办”的层次,为先进武器装备提供强有力的动力能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造属于我们的“中国力量”。

学习王泽山院士,就是学习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在火炸药的科研道路上,他锲而不舍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向一个个新的科技高峰攀登。在王泽山院士的带领下,首创了火炸药资源化系列再利用技术,为消除废弃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创了火炸药领域军民融合的先河;攻克了“远程、低过载、等模块”,使我国火炮射程提高20%以上,等等。读书笔记这些成果是他科研上很拼命、生活上很将就、以及怕麻烦的人生态度所决定的。认识王泽山院士时,我还是华东工学院的一名本科生,他的办公室就在我们勤工俭学的实验楼上,生活基本上就是牛奶、面包、方便食品,忙起来,不吃饭、不睡觉的事经常发生,就像书上描述的一样。他就像一个辛勤耕耘的老黄牛,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智慧无私地全部奉献给了军工事业。王泽山院士这种人生态度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楷模。

王泽山院士为北化、集团、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科技和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了科技工作者的榜样,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王泽山院士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扬人民兵工的优良传统,为实现兵器工业建成世界一流防务集团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作者:赵芦奎

【实用读后感】哈姆雷特读后感(4篇)


孟子曾说过:“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读后感】哈姆雷特读后感(4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一】

前些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哈姆雷特》。我一看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心里非常高兴,早就听老师讲过莎士比亚,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他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如:《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我立刻兴致勃勃的读起来,每天除了做作业其它时间我都用来读这本书。没过两天我就把读完了。

《哈姆雷特》这本书在情节上与历史传说并没有什么两样的,讲的是丹麦王子为父亲报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紧围绕报仇展开。

其中哈姆雷特复仇阶段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哈姆雷特匆匆回国,参加父亲的葬礼,令他不能接受的是,他为能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和叔叔的婚礼。哈姆雷特非常愤怒,他对父亲的死产生怀疑。最后父亲的亡灵告诉他自己是被叔父用毒草汁害死的,让哈姆雷特一定要为他报仇。之后,哈姆雷特展开了他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哈姆雷特向克劳迪斯发出复仇之剑。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哈姆雷特的勇敢和正义所感动。我为克劳迪斯的凶狠和恶毒感到可耻。莎士比亚真是太伟大了,在他笔下个个人物栩栩如生,鲜明可感,他真是我的偶像!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二】

可能在家不知道,曾有过的《哈姆雷特》这本书。可是,我也是勿囵吞枣,乱读了一次而已,不在乎它有哪些资料,直到父亲指出了我的错误,我才认真地读了一遍。

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哈姆雷特这个人既勇敢,又懦弱。在应付雷欧提斯的挑战的时候;在应付爸爸的灵魂出现的时候;在刺死波洛涅斯的时候,他是勇敢的。但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对于复仇的犹豫不决,对于他妈妈的爱非常交织,应付他叔父即位,迎娶他妈妈,哈姆雷特十分的不满,心中诅咒,却无可奈何,任凭事情发生。

恰在此时,鬼魂告诉了他的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愤怒了,也开始觉悟了,他决定报仇。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爱。正由于这样,他对妈妈发出心底的愤怒,应付奥菲利娅的死,他悲伤欲绝,而当他应付自已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现在读来,我仍能感觉到他自已当时内心的矛盾和通知的挣扎。什么才是英雄?我觉得,这才是真的的英雄。

读完《哈姆雷特》让我感觉假如哈姆雷特没死,他需要是一个最得人心,最仁慈,最宽容的丹麦国王。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以上的文字是他人对哈姆雷特的解读,而我眼中的哈姆雷特也是别具一格的。我认为,我们不能静态的去看待哈姆雷特这个形象,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过程。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雷特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当然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有许多的徘徊与后退,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一有为父报仇想法,就开始为此坚定不移,进行一系列报仇行为,那么我们这个文学上的经典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变得与那些三流小说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他的经典就是因为他面对复仇,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生或是死,都是一个问题”,他在积极报仇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些懦弱与退怯,才让这个形象,更加的真实,更加贴近我们读者的内心世界。并且在某些地方让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与读者产生共鸣。哈姆雷特的经典形象,在中外的文学研究史上都是无人质疑的事实。

“生或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最经典的独白。在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哈路雷特的选择是多么的困难。他如果选择死亡,那么可能是什么责任,报仇都可以抛弃,因为不能要求一个死人去做什么事情,但是哈姆雷特对于死亡充满的恐惧,对于自己父亲的死,还有种种责任,让他连死都不安心。如果选择活着,那他就是要杀死自己的叔叔,要重整国家,政治,亲情,道德,责任把他压迫没有多余的空间呼吸。所以他唯有不断的批判才能让自己振作,尽可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爱情。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中,我从中体会到了深深地无奈。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欲挽救世界,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人,但他却不停地与不平抗争!《哈姆雷特》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四】

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霍拉旭,第一幕、第五场露台的另一部分),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到现在,依然感觉他震撼人心。而这一切不是情节的因素,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的层面上,它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剧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鲜明,但都遭受了同样的东西的摧残,那就是摆布自己的欲望,还有被称之为命运的伟大的囚笼。这样的情形,也许自从有人以来,便不曾消失过。他们是与人共生共在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原先的理想世界的破灭。一开始的哈姆雷特处于某种意义上的“童年时期”,他没有经历过什么巨大的挫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单纯。一直学习西方正统思想的他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我们发现了剧中所有的人物都面临着一个异常强大的势力,那就是外部世界。原本他们都像孩子一样比较快乐的生存在美好的上天为他们安排的温床里。直到他们有一天发现这个襁褓实际上是一个深渊一般的沼泽,而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最早发现了自己的无能。这不仅仅是他对复仇的无能,还在于复仇这种行为本身的无能。国王的篡夺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义上和这个行为有共同之处。他们全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境中。

有人说哈姆雷特的剧情太过于牵强,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死了。但是这恰恰是现实所在。他向我们表现了一群对抗命运的人的最终的结局。他们尝试着改变命运,结果什么也没有解救。他们尝试着挽回过去,结果什么得到。这种无奈,依存于每一人身上,也许也就是人本身的最大的不幸。《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伴随着每一个人,各个方面,并且无时不刻。

相信《北鸢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南腔北调集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