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冯五爷读后感80字 > 地图 > 冯五爷读后感80字,2024冯五爷读后感80字范文
冯五爷读后感80字相关栏目
冯五爷读后感80字热门栏目
冯五爷读后感80字推荐
冯五爷读后感80字

(共 8390 篇)

  • 1、 俗世奇人冯骥才冯五爷读后感600字 (4篇)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阅读完作者冯骥才写的《俗世奇人》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如何去领会《俗世奇人》的内函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俗世奇人冯骥才冯五爷读后感600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世奇人冯骥才冯五爷读后感600字(篇一)

    《俗世奇人》一听这名字就觉得这本书很好看,于是我翻开书看了一下,果不其然。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俗世奇人这本书里的人难道不是凡人?是的他们只是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的磨练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这本书里的奇人个个身怀绝迹,列如:捏泥人胜似真人的泥人张,酒量绝棒的酒婆,刷墙不漏的刷子李……但是他们的能耐也有个标准。比如,酒馆里的酒婆喝“炮打灯”一样,她每次总得喝半碗多的“炮打灯”,但是这里的老板却在里面掺了一点水,所以酒婆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就突然醒来了,可是有一天老板有喜了,就发誓再也不往酒里掺水了。那一天酒婆就惨了,她喝完酒就走出了门到了马路她还没醒来,这时她竟出了事!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的能耐都是有限的!

    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我明白了刻苦习来的本领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勉强自己做自己做不来的事,否则后果可想而知啊!

    俗世奇人冯骥才冯五爷读后感600字(篇二)

    认识一个人,由外至内,相遇之后再是了解,慢慢熟识后懂得内涵。读一本书,也是这样,由外至内。

    《俗世奇人》这本书的封面我很喜欢,有一种古典气息,蓝色的书皮,黑白的简笔画,以及那自由的毛笔字都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我兴高采烈的捧着它从书城回到家中,兴致勃勃的将它一气呵成的读完,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安放到书架上,它的特别,让它成了书架上移到别样的风景线。

    里面的内容也引人入胜,在课堂上学习《刷子李》的时候,我就觉得意犹未尽,等我读完一整本后,更是有一种震撼,里面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才干,那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苏七块是一个有脾气的怪医生,刷子李是一个有本事的手艺人,张大力是一个有本领的好汉,蓝眼是一个身怀绝技的艺人,杨巴则有一副巧嘴,华大夫的牙术可谓顶天了,泥人张捏泥人的本领更是独一无二,在大回手上就没有钓不上的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一篇《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鳌》,李金鳌虽然是一个混混头儿,但他的重情重义却也是让人啧啧称赞的。他的一番话,更是让我久久的思考

  • 2、 经典书籍推荐俗世奇人冯五爷读后感6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阅读作者冯骥才写的《俗世奇人》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俗世奇人》的读后感呢?请您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经典书籍推荐俗世奇人冯五爷读后感60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经典书籍推荐俗世奇人冯五爷读后感600字【篇一】

    说到《俗世奇人》我印象最深刻肯定是里面的一个奇人,他就是捏泥人的泥人张。

    虽然他是一个捏泥人的但他捏的泥人可是世间最好的,不!是宇宙最好的。他捏的泥人简直栩栩如生拿它和真人的脸型相比,在旁边的人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他捏的这么好是因为他的坚持与努力。还有他持之以很的信心。我相信在一开是泥人张拟定捏的是一个四不像。而侯兰他的努力与坚持才造就了他的成就。

    我小时候非常的喜欢乐高,但是妈妈一直是反对我的。我用一些甜言妙语说服了妈妈而这时我却有一些不想拼乐高了,因为我觉得太浪费时间。而爸爸早就发现我当时有点讨厌乐高。他告诉我:“是你一开始选择了乐高,如果现在半途而废那最后你一项也学不成。”凭借着爸爸的这一句话,我顿时明白了什么,便继续追逐我的乐高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凭借着我在乐高课上的学识。最终拿下了两张乐高大赛一等奖的奖状。三张二等奖的奖状。

    如今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好的想法,没有坚持与努力。我们要学习泥人张身上的精神,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生活中坚持与努力是成功的秘诀,为什么外国军队都不敢欺负中国,因为中国军人坚持与努力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中国军人每日要跑40公里,如此高能度训练放到普通人坑顶坚持不下去,而中国军人却做到了。他们穿梭在枪林弹雨之间,保护。

    只要坚持与努力最后一定会有收获。

    经典书籍推荐俗世奇人冯五爷读后感600字【篇二】

    老师让我们看《俗世奇人》,我看了后觉得很有感触。

    作者把里面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有医术高明的苏七块,力大无穷的张大力,心灵嘴巧的杨巴,只讲情义不讲钱的'李金鏊等。

    其中有个故事叫《刘道元活出殡》。故事的大概的内容是:一个名叫刘道元的文混混儿,他想看看人死后是什么样的,于是来了一次活出殡。结果大家一听他“死”了,都来捣乱,连以前他帮过的人,都想拆了他的家,连最好的兄弟也翻脸了。他也终于看穿了他们的嘴脸。从棺材了走了出来,把大家吓个半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边对我们好的人不一定

  • 3、 一爷之孙读后感

    书里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其模式变迁。“由于这项研究采用的是深入访谈的方法,当然就得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的教诲,我始终念念不忘,并且引以为研究的真谛和乐趣之所在。”李银河先生如是说。

    《一爷之孙》是通过对北京一个大家庭(六代百余人源自同一位祖先)的研究资料写作而成的。书里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其模式变迁。“由于这项研究采用的是深入访谈的方法,当然就得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的教诲,我始终念念不忘,并且引以为研究的真谛和乐趣之所在。”李银河先生如是说。

    李银河先生所做的正如所说的一样。她所写的这部书读来确实如故事,仿佛在向你娓娓道来这个家族的历史轶事。所谓“一爷之孙”就是这个大家族源于一个祖先,这个祖先姓林。

    在本书中,对于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采用以下定义: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妇及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扩大家庭是指“任何通过血统、婚姻或收养联系起来的比核心家庭的范围更宽广的群体”。扩大家庭又可以被划分为:传统的扩大家庭和变形的扩大家庭。传统的扩大家庭是指“一个建立在有亲戚关系的核心家庭的地理的邻近、经济的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扩大团体的高于核心家庭,重点在超核心亲属关系上的家庭系统”;变形的扩大家庭则是指“核心家庭间的一套松散的亲属关系,核心家庭间虽然地球上分散并且各自独立,但重视和维护超核心亲属关系”。

    这一切都是由帕森斯的假说引出。帕森斯是社会学界最的理论家之一。他有一个的假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家庭会经历从扩大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转变。也可以把这个转变过程概括为从亲子轴为主的家庭向夫妻轴为主的家庭的转变。

    帕森斯理论认为:家庭向现代性的转变就是亲属关系的团体的分解和核心家庭体制的体现。在核心家庭体制下,核心家庭的成员摆脱了对远亲属的义务,配偶间的义务得到强调。他认为,工业经济的规则和价值观与大家庭的义务、忠诚和价值观是不相容的。工业经济强调公正、公平和公开竞争;而传统家庭强调亲情、照顾和亲属关系网。前者强调普通标准;后者强调特殊标准。帕森斯说:现代社会的核心家庭在经济上是独立于其他亲属而存在的,它组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家庭生活单位,按照明确规定的血统准则,这个核心家庭对父亲的家庭和母亲的家庭没有任何义务关系。由于对亲属的义务收到限制,核心家庭成员同时也失去了亲属对自己

  • 4、 冯志远读后感

    冯志远读后感(一)

    我要上学呢,每当我想起影片中那个八岁小男孩张建华的这句话,电影《冯志远》中的画面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难忘沙海中年轻英俊满腔热诚的冯志远邂逅小男孩的情景,难忘冯志远晓之以理走访学生家长的情景,更难忘冯老师离开鸣沙中学时学生手捧蜡烛与他依依惜别的情景。

    我在上中学时也曾听老师分析讲解并熟背过《岳阳楼记》这篇散文,但给我震撼最大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影片中双目失明的冯老师饱含激情的那场朗诵,那是怎样的意境又是怎样的情怀,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我会以别样的情怀再读《岳阳楼记》,感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

    当张建华在病床前双手紧握冯老师的手说出老师,学生不孝时,我的眼睛潮湿了,这句话饱含着学生对老师怎样的热爱和不忍啊!如果没有冯老师,也许张建华的命运将会改写,许多人的命运将会改写。冯老师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我们所有的从教者!

    电影观后所感,以期与诸位同仁共勉之!

    冯志远读后感(二)

    看了电影《冯志远》心灵又一次被洗涤,灵魂又一次被震撼,他那种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了我,那种无私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高尚的师德,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冯志远四十几年扎根西北,献身西北教育,一个典型的模范故事。后面,电影的展开与延续那么平淡,平淡得几乎让我找不到什么故事情节:浩瀚又缺少生机的黄沙漠,贫穷又落后的大西北,一个来自上海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到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开始了他的教书支边生涯,与孩子的点点滴滴平凡的如沙尘可是,当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这次电影看得真正有意义!当看到失明后的冯志远老师躺在病房里的时候,我感觉喉咙一下子堵得难受,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溢出了。那是怎样的一段人生啊:那个有着先天性眼疾的冯志远老师,远离了大上海的妻儿,在黄沙漫天的西北黄土地上无声无响地生活了四十多年,直到无法执教。四十多年哪,这漫长的时间,电影没给我们展示多少冯老师的生活困难,(.org)可是这四十多年的艰苦生活和呕心沥血的付出终于使他的眼疾复发,当满头银发的冯老师坐在桌前会为自己的一生,我不知道此时的他耳边是不是还回想着当年那个学生张建华单纯又迫切的呼喊:我要上学呢!我也不知道冯老师眼前有没有浮现出调到另一所学校时晚上房间外那两排由学生手

  • 5、 五篇《80天环游地球》读后感100字左右

    第一篇《80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这虽然是一篇科幻小说,但是,我觉得很真实,好像真的发生过一样,福克先生机智勇敢的形象一次次展现在我的眼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可思议的事,但如果你能像福克先生那样,做任何事都有毅力,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始有终,再难也要把它做到底、完成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沉着冷静地想办法攻克它,最后你就会胜利!我要学习福克先生,做任何事情时,遇到困难不害怕,不被困难所吓倒,坚强勇敢地走下去!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一本世界名著,所以同学们不妨去阅读一下,你从中一定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第二篇《80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本书讲述了住在伯林顿萨维尔街7号的福格先生与牌友打赌在八十天之内环游地球,并下了巨额赌注。在受到世人质疑下,福格先生和他忠心的仆人万事达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是警察的追捕,终于赢得了赌局。在福格先生的行程中,作者把他路过的国家的风景和风土人情清晰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作者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沉着冷静的英国绅士,忠心耿耿的万事达和倒霉透顶的菲克斯警官,和其他的人物形象。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咬牙坚持下去,因为失败和成功往往只差一步。

    第三篇《80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法国著名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

    这本书写的是主人公福克先生和朋友打赌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圈,朋友们不相信,因为一旦输了,福克先生就会倾家荡产。但是,福克先生充满信心、自信、执着。他相信:有希望就一定有收获。他最终赌赢就是因为他拥有这种力量。

    我最敬佩福克先生他冷静、有毅力、不怕困难、坚强勇敢。他为了朋友不惜舍去自己的生命,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会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精神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什么是都要有自信,自信是发动机,能给予我无与伦比的力量。有了自信就可以去冒险,可以去超越自己,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第四篇《80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敢于大胆尝试,不要觉得有困难就退缩。我曾经就这样过,我去点点梦想城的时候,去警察局当小警察,当时姐姐问谁当队长,没人敢说话,因为都不敢当。姐姐又说了一句:没人当队长,大家就在这等着。这是,大家都还是不敢,于是我鼓足勇气,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虽然我当得不是很好,但是我敢于尝试,我已经很开心了。

    这个故事就跟我经历的事一样,做什么都要敢于尝试。

  • 6、 小说《七爷》读后感2000字

    《七爷》是一本网络小说,是一本耽美文学,喜欢看小说的小伙伴们应该看过吧,大家有什么感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小说《七爷》读后感2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七爷》是晋江大神priest大大写于2010年的早期作品,被甜甜自己列进了黑历史的分类里。看完大长篇《相见欢》后,就想看个短一点的,于是凭着眼缘,看了这篇。

    诚不我欺,不愧为黑历史啊。

    七爷

    《七爷》应该算架空古代权谋重生题材的耽美小说,但是权谋混乱,前世重生无甚关联,而耽美剧情平淡,确实算得上p大作品里罕见的三无产品了。两个字总结一下寡淡。

    故事主要围绕那个在三生石前,彼岸花畔,枯坐了六十三年的男人,满头银发的七爷景北渊开展。

    前世的景七恋上从小相依相伴,患难与共的皇太子,助他问鼎大业。本应白头到老,享七世情缘,却因地府白无常勾错一人魂魄而致两人相互猜忌,反目成仇。景七因太子忌惮而死,死时仅三十二岁却已满头白发。可他仍痴心不改,在黄泉边等那人一同入轮回。

    黄泉边彼岸花畔

    可他没等到。他不肯喝孟婆汤消除前世记忆,无法转世为人。于是那人轮回了几世,他便化作非人之物陪了他几世。可惜,每一世,皆不得好死,作践他的心意。七爷心灰意冷,痛饮三碗孟婆汤,却再也无法忘却。

    于是他枯坐六十三年,等着最后一遭,与那人的纠缠。

    可没想到,这最后一世,终于能转世为人的他,又回到了起点。原来白无常百年来亦对七爷心()怀愧疚,于是倾尽修为,换他来世青丝,把他送回了曾伤心断肠的第一世。

    七爷和乌溪

    回是回去了,可景七的心,已经冷了。

    哀莫大于心死。死心眼的白无常,牺牲了自己,逆转时空,景七的心意却已蒙了尘,再难转圜。

    重生的景七再无执念,仍明里暗里助太子夺得天下,匡扶大业,却再不敢与太子亲近,用心机计谋造出假面,时时带着违心的笑容伪装自己,不再将真心示人。

    七爷和周子舒

    包裹真心的壳子,或许只有真心方能破解。心如枯木的景七,历经三百年转世之苦,终于等来了愿为他付出真心的命定之人。

    这能让死树开花的实心眼,就是那个在地府等命定之人顺便当差的白无常转世,南疆质子,巫童乌溪。

    由于景七心意的变化,今世时空也随之改变,事态发展不受景七所控,只得随之浮沉。可变化也把乌溪这么一个前世没有的人,送到了他眼前,日日相伴,更与他牵上了红线,共度生死。

    乌溪

    夺嫡之战的最后,外邦入侵中原,景七与太子并肩,苦守皇城。就在景七命悬一线,大

  • 7、 小浮萍与世界爷读后感200字

    《小浮萍与世界爷》讲得是一朵小浮萍离开家去找世界爷的故事。里小浮萍离开家去找世界爷,植物们知道了,表现各不相同;有些植物生气了,“有没有搞错?”是大王椰子说的。“小浮萍去找世界爷干什么”“不怕自卑吗?”这是鸡冠花说的。“谁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和“世界爷住那么远,傻瓜才会想去找他。”这是马樱说的。有些植物支持小浮萍,“一棵草一点露,老天爷会保佑小浮萍的。”这是幸运草小声说的。

    而小浮萍走啊走啊,在远远地方,小浮萍和世界爷站在山坡上,一块儿吹风看夕阳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准目标只要永不泄气,勇往直前就可以很好的干一件事。

  • 8、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篇一: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篇一: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今天,我接触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当老师将这篇古文递给我时,我惊呆了——这是一篇多长的古文啊!没想到的是,经过1个多小时的学习,我们几个同学竟然将它学懂了。我也对它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冯谖受到孟尝君的善待,他很感动。于是一心一意地跟着孟尝君,为他“买义”,使他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在孟尝君被贬后,仍然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为他出谋划策,让他重返政界。为他掘好了三窟。

    当我读到冯谖受到孟尝君的善待后,还不停地提出要求,我觉得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总是不知足安命。这时认为孟尝君是一个十分大方的人。可当我读到冯谖为孟尝君去讨债时并为他“买义”时,我对冯谖的成见立即烟消云散了,反而为他的做法而对冯谖平添了几分敬佩。而对孟尝君的看法也随之转变。而到了最后,我对冯谖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多亏了冯谖的帮助,孟尝君的政治地位才得以巩固。

    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像这样的事例: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师,才得来后来三国鼎立的形势。历史上也有许多像冯谖这样的人:比如张飞。虽然他莽莽撞撞,可他赤胆忠心,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另外,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对“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义”不仅是指友谊,而指的是信义。“民无信不立”这句古训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是呀!没有冯谖的帮助的话,孟尝君也许就不会成为齐国政界叱诧风云的人物;而没有孟尝君的善待,那冯谖也许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篇二: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近日阅读了《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感触良多先是被孟尝君的宽容、大度所感动,其次是被冯谖的出面所惊讶,最后是被两人的义气相互包容共同合作所感动。

    冯谖 三次用弹铗作歌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生活待遇上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高,以至引起周围人的 “ 笑之 ”“ 恶之 ” ,但他还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直到孟尝君把他一系列的要求都满足了。同时,孟尝君所谓爱士的这种诚意得到了考验了,他才不复歌、不再提出要求了。这里生动地写出了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为客的时候,那种不卑不亢的、与一般门客不同的非常奇特的 “ 奇士 ” 风采。 而孟尝君满足了冯谖的无理要求后换来的也是冯谖的才能和智慧!这也使孟尝君得到一个人才,这也更是帮助了以后落难的的孟尝君!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不是冯谖的才能

  • 9、 冯老师作文11篇

    这篇文章将着重探讨“冯老师作文”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供读者参考并收藏。写作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且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绝佳方法。同时,写作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情开始,表达出我们真实的内心感受。

    冯老师作文(篇1)

    冯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还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他的事情很多,理所当然电话也要比平常老师多。

    我是语文课代表,所以经常会看到他打电话,我也好几次看见过他的手机。他的手机还是几年前的款式,外表也不美观。看别人,什么可以拍照的手机,可以听歌的手机啦!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冯老师的手机外壳上的颜色也有些退了,还时常出点小问题。

    有一次,我们刚下课,冯老师的手机突然响了,这声音不是歌声,而是一种极普通的电话铃声。现在这时代,谁还用这铃声呀!冯老师接了电话,刚想开口说话,突然他的眉头一紧,“喂,喂”地喊了两声。我猜,可能是电话出了问题了,估计声音模糊不清。听见对方没有反应,冯老师耸耸肩,看了看手机,又把它放进口袋中了。

    冯老师一直在用这只老式又单调,偶尔还出些毛病的手机。他似乎一点儿也没觉得它不好,将就着用着。

    现在,买一只普通的手机也很便宜了,为什么冯老师就不再买一只好一点的手机呢?我始终琢磨不透。

    冯老师作文(篇2)

    给冯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冯老师:您好!

    这次,当我得知下周五就离开松柏二小时,倒没有像去年的惆怅。因为,也许在几个月后,您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班的教室门口,再一次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记得您刚来我们班实习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很认真在语文书的扉页上记下您的电话号码和qq号,它们现在还夹在我四(下)的语文书里呢!当时让我们惊喜的不仅仅是您的课堂讲课风趣,还是这样一位幽默、阳光的老师,更是一位活泼、开朗,像我们这群小屁孩儿一样爱笑、爱追星的大姐姐。

    在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您每天都用心地帮我们批改作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练笔本里字迹绢秀的评语,诗歌般的语言,使得我每每写完练笔就期待您的评语。上次的欢送会有很多同学都流下了依依不舍的眼泪,不过,很快您又给了我们大大的surprise!没想到,这学期,您还是在我们班进行第二次实习,每一节语文课都是快乐的学习,我们一起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更上一层楼……

    毕竟我们相处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信纸也毕竟有限,想说的话即便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回忆。真心,不不,衷心希望您能通过这

  • 10、 冯唐《成事》读后感1500字

    下午空余时间走进了书店,《成事》这本书籍映入眼帘,或许正好与最近开始讲课的事情有关,就对此题目有了兴趣。一打开浏览,作者直言不讳,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认为近代唯有曾国藩的著作更实用。一方面是,时间的更接近现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实干。而此书主要是根据曾国藩的轧机、家训、家书,再由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翻译而来。于是,点了一杯鲜榨西瓜汁坐下来阅读。

    有时候真的是,换一种看法,换一种活法。还记得以前,拿起书阅读不超过10分钟就会睡着,想不到现在可以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而且还要写一篇文章。当然,我做这些都是希望自己成长,希望自己做一个言行一致的演说家,知行合一、言传身教。阅读的过程我是很享受的,书店阅读的环境好、学习过程的感悟多,最重要是我的观点与作者观点的高度一致,给自己增强了信心。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中最喜爱的方式就有阅读、写作,还有一个就是演讲。谁知道现在商业体系太发达了,可怜现在自己的收入也不是很稳定,每次来看书消费对于我来讲还是挺高的。不过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珍惜每次阅读的时光。不然人们怎么常说:苦与乐并存呢!

    今天阅读了冯唐写的这本《成事》,最有感悟的还是以下几个点:

    慎独,也就是养心。人生最难的就是修心,而修心程度的体现最好的时候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特别是现在这个追求快速成功,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做事的初心,静下来踏踏实实做事。曾国藩曾经也在反复的经历这个过程。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的烦躁,心静不下来,喜欢和朋友一起喝酒,也喜欢观看漂亮的女子,为了改变这些习惯,他发誓、惩罚自己、公众承诺,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最后,他寻遍名师,偶然间学会了静坐才慢慢静下心来。可以想象一下,这位立德、立功、立言的大圣人也是由普通人成长修行而来。

    主敬,敬畏之心。接人待物,不分大小,不分老幼,一视同仁。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后代子孙待人不分贵贱,待事不分大小,都要细致,都要怀有一颗敬畏心。怀有敬畏心,也是一种不骄不躁的体现,也是明白天地之大,自我的渺小。

    求仁,主要是一种心境。不论人生面临何种境况,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成功得意时,对待人和事要仁慈、宽容,因为人生难免都会有落难的时候。失败困境时,不要灰心丧气,要勇于去克服困难,有耐心的对待自己的人生,境况都会慢慢好转。

    习劳,多做事。勤俭节约,多劳动,自古以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2019-10-09

  • 2019-11-1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8

  • 2022-02-01

  • 2019-09-20

  • 2022-04-27

  • 2019-10-28

  • 2021-04-25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5

  • 2022-03-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1-07-26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0

冯五爷读后感80字
冯五爷读后感8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冯五爷读后感80字,2024冯五爷读后感80字,教您怎么写冯五爷读后感8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