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 > 地图 >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HOUR:128)读后感,2024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HOUR:128)读后感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推荐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

(共 6448 篇)

  • 1、 《初为人师第一年》读后感

    《初为人师第一年》读后感

    认真读了《初为人师第一年,新教师50个第一次》这本书,爱不释手,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悟。新老师有很多个第一次,良好的开始是做好老师的第一步,要做一名优秀老师,就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而第一次至关重要。其实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受到了挫折。而当时总是找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尽管我会借助外力和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寻求方法,但最终还是困惑着我。当拿到这本书时,我认真读了起来。本书分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职业成长几部分,是将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理论与作者丰富的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本书首先展现新教师遇到的问题情境,很多情景故事就是一线教师真实经历的口述或笔录,然后通过“老教师点评”发现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操作性强,使新教师可以直接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类似问题。最后通过“反思驿站”,帮助新教师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将所学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体现学以致用。全书形式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因为这本书,我学得了很对,收获了很多。

    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每位教师都希望有高效,有质量的课堂,但是作为新教师在课堂上难免会遇到些小问题,对于我上半个学期来说,最重要的是会遇到一些上课不听讲的学生,这很让我头疼,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和学习中。这本书上就指导我们如何第一次面对不听讲的学生。这本书也指出了学生课堂不听讲,远离课堂,很大部分是原因在于教师自身,作为新教师,要时刻思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学生的兴趣拓展到其他领域。因此新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学科要有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就如《窗边的小豆豆》,自从进了巴学园之后,对学习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每天早上不用妈妈提醒,就很早起来去学校学习。第二要学会调配兴趣的浓度。1)创设情境,创设生动熟悉的情景,是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活泼。 2)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注意本身的艺术性,注重生动,形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巧用多媒体 4)突出实践环节。 5)适度竞争。课堂上开展竞争,不仅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5)互换角色 6)创设民主氛围7)开辟第二课堂。第三注意兴趣的转移。

    师生

  • 2、 《以色列2:在危机中生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44)》读后感_700字

    《以色列2:在危机中生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44)》读后感700字

    短小精悍!!!篇幅虽然不长,但贵在内容丰富,叙述全面吧。在我看来,文风幽默, 信息量好大,描写的战争戏剧性也很强啊(或许历史本来就极富戏剧性),一家之言咯。

    个人觉得比以色列1更好看 (或许是达杨等人的英雄主义? 像小说? who care....[嘿哈]) 。 坐等《以色列3:赎罪日》上架~~~~

    (以下为个人读后感,先啰嗦就憋理它。。。)[嘿哈][嘿哈]

    很多时候捏,要想获救得先自救。

    以色列的问题只能由以色列人自己来解决,同样巴勒斯坦的问题只能由巴勒斯坦人自己来解决。等别人来帮忙,

    要么延误时机,要么遥遥无期。[哈欠]

    所谓历史的真相[奸笑][奸笑]

    历史书看到的可不一定是真的哦,要想眼睛和心灵不被蒙蔽,自己得走出去,看更多,了解到更多,才能知道真相。。。

    有实力才有话语权啊!!!多次展现大国的主导下~~[奋斗][奋斗][奋斗]

    苏联的一个欺骗,埃及准备开战,

    看美国的反应的,以色列等待,

    是否停战,端看联合国里大国的博弈~~

    个人好像也是这样子哦~~

    出来混总是要还滴!

    \\战争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冲突啊,矛盾啊,仇恨啊,经历再多战争真的能化解吗?

    冤冤相报何时了,人类的贪欲有时候只需抑制那么一点点,冲突就会少很多吧~~

    还有

    军人和政治家这两种东西合体好像威力更大一点???

    独裁者不止有说一不二的权力,好像也得独自背锅哦?

    再次表达一下对犹太民族的崇拜和喜爱:

    简直是绝缝求生的高手[强][强][强],

    超强大的弹簧。

    ......

    最后

    真真感觉在庞大、浩瀚如海的历史面前,自己就是个真是\\太天真\\,太无知~~

    历史的本来面目,观点,真相,自己知之甚少,解之竟无!!!

    史海漫漫,兴趣为舟咯。。。[嘿哈]

  • 3、 《以色列2:在危机中生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44)》读后感_1200字

    《以色列2:在危机中生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44)》读后感1200字

    关于中东六日战争 这本书我看的比上一本慢 看1的时候还没决定要来以色列,看完心痒痒,想着要是能来看一看该有多奇妙。看2的时候在等待出行中,跨度小半个月,在以色列的旅途中结束本书。 此刻正坐在从拿撒勒前往加利利海的路上。以色列之行,总觉得每天都在补课,而百闻不如一见。这几天的旅程,在以色列的时光,从第一天到耶路撒冷看着满大街握着抢的青年男女士兵发怵,到在阿卡古城、当地导游和我们聊起他几次去中国的经历。从看着橄榄山满山的坟墓、整个山谷的肃穆,到此刻、坐在大巴上看窗外的满山绿色。 来之前我在想这里安全吗?来之后很多朋友问我以色列安全吗? 这便是在其外的感受,不太平。而身在其中,若不是看过历史书或者走在老街上,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经历过、甚至此刻也不算完全的太平。 书里的以色列,凡看过,都明白,这地方注定太平不了。太多的历史渊源,耶路撒冷,世界的中心、上帝的“应许之地”。只是当所有人都把这里当作应当的应许之地,应许背后便是争夺,和平就成了无解的题。 来之前,看美国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开篇如此介绍: “耶路撒冷,jeru代表是城市,salem的意思则是和平。” 而在近代史的故事里,这个城市,就没有和平过。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都是为了家园,谁都无可厚非,犹太人找个家有错吗?而阿拉伯人突然就没了家又找谁说理去?从此双方都在动荡中,然而在耶路撒冷大街上,看着导视牌上的三种语言,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英语。也许所谓的世仇,是无解的题,却又在无解之中奇妙的共存着。 这本书讲六日战争,讲以色列、埃及、约旦的硝烟战火。谈不上是非对错,因为历史本就是胜利者所书写的。而耶路撒冷的故事,剪不断理还乱,更分不清了。 如只是纯粹从作战角度来看,以色列的节奏是先抑后扬,从无胜算到大获全胜,前期有过多的“谨慎”,“天真”的想依赖美方,而后主战派达扬上台,并非鲁莽作战,而是战术大胆、战略谨慎。 埃及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总统纳赛尔,还有政治原因给民众的烟雾弹。而更让人意外的是,经历这场战争后,虽然知道了国家的“欺骗”,把一场绝对败仗描述成胜利,甚至连在联合国的发言人都没告诉实情。但民众对于纳赛尔依然是那般拥戴。在他们心中,这位英雄曾带领他们推翻封建王朝,即使晚年他的决策失误,民众心中他仍然是那只“埃及的雄鹰”。 纳赛尔死后,他亲

  • 4、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8)》读后感_1100字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8)》读后感1100字

    《专注力管理》

    很简短的一本书,但是在看过之后觉得还是很实用的,书中讲到的很多地方有真切体会。

    本书主要讲了影响专注力的三个原因:1,目标太多,2,思维强度不够 3,心态不行。并且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剖析给出一些建议。

    一,目标设定。

    在目标设定方面,我们应该模仿设计游戏的方法(因为人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十分专注的),从三个方面入手:目标,规则,障碍。

    1,目标:设定目标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这样才能避免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能力。

    有三种记录时间的方法:

    ①to do list :在做事之前按紧急重要四象限列出所有任务

    ②番茄闹钟:在做事中作用番茄闹钟计时,测定自己完成对应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休息番茄闹钟要灵活运用,每次时长因人而异,并且只适用于容易分割界定的任务

    ③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在完成所有任务时记录每件事情具体花了多长时间

    用这种方法实验至少10天就可以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有一个具体估计,今后定目标时就先列出自己共有多长时间,完成每件任务所需时间制定目标,这样就可以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目标。

    2,规则:就是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加太多要求,要循序渐进。

    3,障碍:休息制定目标时成就感和挫败感相平衡。

    二,思维能力锻炼

    思维能力主要分为两种:推理和类比。推理是纵向深入思考,挖掘问题本质,类比是横向发散思维,寻找事物间的联系。

    具体有以下方法:

    ①费曼学习法:练习输出知识,选择一个概念并假想向一个小孩子阐述清楚,遇到困惑就原路返回强化知识点。

    ②运用金字塔原理:先归纳总观点,在分别阐述下属观点,

    ③学会复盘:自己的经历要学会复盘,回想整个事情过程,思考这件事情哪里做得不好,具体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改进。

    ④左右手互博:想出一个问题,将左右手作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互相寻找逻辑漏洞进行反驳,在这个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思维。

    三,心态差

    ①克服焦虑:将自己的焦虑写出来然后剖析原因说服激励自己,通过这样一个输出过程,自己就会变得更加冷静。

    ②精力分配:设定任务时可分为hard和easy两种,前者拖需要耗费更多专注力,后者相对较少,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在合适的时间完成相应任务。

    ③隔绝干扰:对于环境的干扰,自己可以选择在不同的环境中做难度不同的事情,这样就不对对自己的专

  • 5、 一小时的故事读后感

    篇一:一小时的故事读后感

    changes an a case, they must be so anxious like this.

    then everything change ent to open the ent her husband came back, she lost her freedom again, it is more terrible than never get free. it suddenly happened let her no longer etimes es adorable. mand of isaiah to undo the heavy burdens- let the oppressed go free. as usual, the author has foreseen that a happy ending story is a less than

    satisfactory. here comes the dramatic change. the forever gone husband returns. the king , the joyful en believe they have a right to impose a private en, especially house wives, ought to live for themselves with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however, in a long history, womens rights are ignored. so

    the fighting must take times, while people are patient with the tribulation.

    篇三:一小时的故事

    一小时的梦

    凯特?肖邦 (kate chopin:1851-1904)

    知道马兰德夫人(mrs. mallard)的心脏很衰弱,他们尽可能小心冀冀地把她丈夫死亡的消息告诉她。

    玛兰德的姐姐,约瑟芬(josephine),断断续续,遮遮掩掩地向她暗示。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richards)也在那儿,就在她身边。在列有布伦特?马兰德(brently mallard)名字的火车事故遇难者的消息名单传来时,理查兹正好在报

  • 6、 超级时间整理术:每天多出一小时读后感1000字(3)篇
    超级时间整理术:每天多出一小时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3.5星。1.清理整理 2.善于规划及奖励 3.做最重要的事,每晚做出次日清单 4.如何避免职场中时间被吸走:1.抓准时机交换帮忙2.礼貌地说不 3.如何应付自怨自艾和自鸣得意型同事,清楚水蛭型同事(还是要避免树敌)4.如何向老板委派工作(这其实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5.快速阅读什么的,移驾其他专业书籍罢

    这本书的可取之处在于他认识到职场中的时间消磨,除了从自身方面——上网,社交网络,游戏,邮件等找原因外,很大一部分是被职场中的鸡肋人际交往吸走了。和人打交道是最操蛋的一件事,什么样的人都有,世界各国都一样。总有人把自己的任务推给你,或者在你工作的时候为了打发自己的无聊来聊天,或是每天抱怨成为惯例。作者给出了几个比较礼貌的应对句型,一方面可以捍卫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争取理解。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不满足别人的需要就是不满足别人的需要,正常人还好些,碰上个公主病的八婆,居然还讽刺我:就是怕浪费我宝贵的时间。m的不好骂出来这混沌腌臜,时间是我的,当然宝贵,凭什么就该给你用!就这种公主病污染地球[微笑]

    超级时间整理术:每天多出一小时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觉得还可以,作者比较实在,一开始就说了有些章节觉得自己不适合的可以不读,后来我也确实跳了一些内容,大体上还是有收获的。

    首先是头天晚上 想好第二天要做的最重要5件事,然后一丝不苟的执行。准备第一个尝试的是这个。

    第二个准备尝试的是沟通,对别人提出请求,分担自己的任务,运用“我需要你的帮助,因为……”,减少自己的负担,但是重要的是你提出请求的对象是他愿意帮你做这件事的,还有请求时机对请求成功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是沟通要简洁高效,别说没啥用的废话,直入主题,简单快速的处理掉本就不啰嗦的任务。

    第四个是和纪元老师讲的一样,尽可能的记下你头脑中出现的想法,对我来说就是随身记,用时间去淘汰掉你以为会做但是不会去做的事。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我有纪元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打算再学一遍。

    总之,行动力很重要。

    超级时间整理术:每天多出一小时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简单而又实用的小方法们。

    于我而言,看上去非常实用的有:

    1.记录时间。在《奇特的一生》里对这一方法有过很详细的介绍,时间和金钱是一样的,记账让我们知道钱花在了哪里,时间统计让我们

  • 7、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一)

    本来是无缘读到此类励志性书籍了,因为在我潜意识中是对鸡汤类的文字2020从认同发展到不屑的过程,不过这次我随手翻了几页,认真读了下,倒很自然地被吸引了进去。

    就作者本身而言,他是新疆的少数民族,想想近几年疆内的局势,他能够在北京这样的地段打拼闯出个一己之地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闲话说完,说说本书内容。

    其实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基本上都有一套个人较为成熟的价值观取向,所以本书大部分道理也都浅显易懂,没那么玄妙困难,比较推荐学生群体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阅读,多少是可以收获一些的,重点看在自己的理解。本书最大的特色是艾力自创的34枚时间金币管理法,简单说就是每天做记录,每半小时做一次记录,记录你都干了什么,再把做的事分类总结,坚持每天记录,这样后期就可以看到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如果真能坚持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时间记录。至于具体方法你可以去网上搜搜,或者你也可以掏35元买一本也不亏。

    艾力本人是新东方的教师,我觉得你想更好地理解一本书,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本人的,他本人还是挺上进,不服输,又有些死要面子,对自己要求比较严的人,写的文章也都口语化,比较好阅读,没太多装酷的格调,阅读门槛不高。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二)

    不知不觉把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小时》看完了。挺喜欢他的文字2020的。这本书可以归纳他的自传吧。这本书是写他的成长经历。边总结成长边传授给大伙一些努力技巧。最近也看了不少人关于成功,成就做的文字2020。慢慢品味出一些东西来。我这人生性热度三分钟,来得快去得也快。看简书的头两天,便把简书归于自己每天去看的事项里,过了热劲后,猛然的醒悟,把时间流连在不断的他人文字2020里,太费劲的,虽然里面不乏有些真知灼见的文章,但太多数还是比较一般的。鸡汤喝多了,始终会腻歪的。虽然放开简书,但不删除,想看时还可以上去看了几眼,有些人不遗余力的激励你,感激之心应永存于心。

    好像扯远了。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永远在保持优秀。自从给自己订了作息日程表以来,每天坚持到点起床,坚持到点睡觉。这过程虽然有坚持的喜悦,也有要不要如此努力的的反问。人始终是有惰性的,每天看到身边的人还在呼呼大睡,而自己却要很早起床,运动、看书。总觉得对自己太狠了,很羞愧自己有种想法。今天看了艾力的书,才发现自己太作了。羡慕别人只要看看书、写写文字202

  • 8、 读《初为人师第一年》有感

    《初为人师第一年》读后感

    时光飞逝,在初为人师的第一年里,似乎每天都是忙碌的,在忙碌中稚嫩的处理着犹如书本中提到的许多个“第一次”。在迷茫的时候,我会拿起进修学校发给我们的那本书《初为人师第一年》仔细翻阅。

    《初为人师第一年》不像那些通篇大理论的教育教学的书那样晦涩难懂,它描绘了很多切合实际的案例,让人觉得像在看故事一样的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这本书从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入手,将教师行为分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人际交往、师生关系和职业成长五个方面,选定了新教师最为关注的50个第一次:第一次备课,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制定班规,第一次家访,第一次赞美学生,第一次批评,第一次听课……很多情境故事就是一线教师真实的口述或笔录,然后通过“老教师点评”发现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地解决方法。这些方法操作性强,可以让我们直接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类似问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它帮我解除了很多困惑,也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在教学方面,这本书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提示,如怎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上课时不敢偏离预定方案,不能灵活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做出反应,不知道怎样融入教师群体中……它给了我解决各种问题的小秘诀,甚至可以说它成了促进我职业生涯发展的“钥匙”。

    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本书中谈到的“严宽的拿捏”。新教师由于热情高、与学生年龄差距小以及尚未深刻体会自己的教学责任,所以倾向于对学生的态度比较宽松,会导致愈来愈管不住学生。因此新教师要经常提醒自己:减少感情用事,增加理性作用及远见,对学生一定要“先严后宽”、有原则、讲道理。现代教师的角色的确有弹性,朋友、哥哥、姐姐的角色可以适时扮演,但不能因此抹掉师长的角色。尤其在“过于认同”学生,以至于不小心“否定”了其他老师的观点时,你就制造了不应有的教学困扰。更麻烦的是,学生可能“利用”你的弱点而“欺骗”你,使你的教学失去“规矩”与原则。

    书中的案例一定程度补充了新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但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耐心的摸索与研究。

  • 9、 你的一年8760小时读后感

    你的一年8760小时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你的一年8760小时》,书的作者叫艾力,他是新东方最年轻的集团演讲师,从这本书中,艾力把他所有的精华道理都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让我们得以理解及方便运用,它给我的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面也很广,包括英语学习,健身,待人接物,情商提升,内心提升等。讲述了艾力的努力与素养,通过文字的描述和动情的演绎,字里行间都可以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仿佛他就在我的面前,让我能够清晰的看见。他在工作、生活中都在努力做到更好,尽管他现在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他还在不停地努力,向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成就努力。同时非常珍惜每寸光阴,对时间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浪费一点时光,艾力把一天可利用时间分为17小时(早上7点~晚上12点) 以半小时为一金币单位,一天共有34 枚金币。然后安排他的学习信用卡,上课,备课,演讲,综艺,健身的时间。与他相比我感到羞愧至极,总是感觉时间多的是,明日复明日的思想不能摆脱。和北京、上海等大地方工作的同学比起来,我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了像他们那样的和动力,大早上赶地铁,中午吃便宜的盒饭,晚上加班很晚回家,自己呢?如同温水中的青蛙,每天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每次留营考试后才发现还有很多业务知识并未掌握,参加技能比赛时才明白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比皆是。而我并未反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而是在抱怨声中度过,把自己的失败都归结于外界因素,于是时间就在抱怨中悄悄地溜走了。

    “努力吧,年轻人,弄不好你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对别人来说只是起点”,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是啊,周围有很多优秀的人都在努力拼搏,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像艾力这样优秀的人都还在不停地学习,我该如何忍心去浪费自己的青春岁月,时间如流水匆匆而逝,想想小时候在田间玩耍的我们,难道不是一眨眼的工夫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真的要等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刻才恍然醒悟,发现自己的一生都在碌碌无为中虚度?真的到了那时会是多么的悲痛、后悔!所以从这一刻起我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让每天都过得充实起来,让每份耕耘都有所收获,让明天的成功感谢今天的付出!

  • 10、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一)

    《你一年的8760小时》这本书里艾力写道:”心灵鸡汤吃多了,味道也不同:有的咸,有的甜,有的辣。吃多了,肚子会坏,步子会慢,脑子也会乱。有些时候,把鸡汤和道理放在一边,先迈出一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修正。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那个懂的很多,会的却不多,最后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一事无成的人。“ 所以他在开头就给读者表明,这本书也讲道理,但是讲方法。教别人任何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本文是小编读《你一年的8760小时》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上个月的某段时间,我明显感觉自己生活,工作力不从心。工作上虽然早出晚归,勤奋辛苦却总因为一些小事而犯错,向几家杂志社投稿,每天兴致勃勃的打开邮箱却每天都是空白的无人问津,找到新发行的某杂志的编辑,他却礼貌性的对我说,你的文章挺好的,但是不适合我们的杂志,感觉太官方了。

    于是我沉默了,即便去读很多的书,即便有朋友安慰我,对我却没有任何的帮助。我那阵子就在消沉的情绪里,一天天的打发着时间。然后当我拿到了手中的这本书《你一年的8760小时》的时候,我开始以为这本书就是一本简单的时间管理类的书籍,然后看了一眼作者,艾力。说实话,对艾力的最初印象就是,《奇葩说》这个综艺节目一名辩方选手。我又自己很主观的理解为,这又是一类有点小名气就开始写书的人。

    但是,当我认真看完整本书之后,它改变了我之前对这本书的偏见。我被他的努力和拼搏给折服了。俞敏洪给他的评论是:”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背景,靠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学会聚焦,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也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艾力,他是有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羡慕的成绩。毕业于北大名校,新东方最年轻的演讲师,参加过全国无数次的演讲。单凭毕业名校这一点,我想他就已经可以找一份高薪又舒服的工作了。但是他没有,他在26岁的年纪里,从新东方两万老师里脱引而出,成为集团里最年轻的演讲师、培训师,网上制作“酷艾英语”的视频,教大家英语赢得了点击量5000万的成绩,他公益创办早起团,健身团,读书团,这本书就是写下他这一路的经历和故事的。

    我想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一面在平淡的、无趣的生活里渴望鸡汤来给自己一剂清醒,但是另一方面又排斥这个满是鸡汤味的社会。我经常在想,鸡汤能给我们什么呢?今天因为拖延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然后找到一篇鸡汤文,读完后热血沸腾,但是有用吗?回到

  • 2023-04-02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0-24

  • 2021-09-03

  • 2022-04-06

  • 2019-10-24

  • 2023-04-02

  • 2019-09-23

  • 2021-04-19

  • 2022-04-16

  • 2019-11-06

  • 2022-12-07

  • 2019-11-12

  • 2023-02-14

  • 2023-06-01

  • 2019-11-12

  • 2019-09-26

  • 2019-11-06

  • 2019-11-12

  • 2019-11-06

  • 2023-05-14

  • 2019-09-22

  • 2019-11-06

  • 2023-05-15

  • 2023-06-19

  • 2019-09-20

  • 2022-05-23

  • 2019-09-25

  • 2019-10-29

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2024大学第一年:我多想20岁前就知道的事(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8)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