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学精义读后感 > 地图 > 大学精义读后感,2024大学精义读后感
大学精义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学精义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学精义读后感推荐
大学精义读后感

(共 7545 篇)

  • 1、 《大学精义》读后感500字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无诸己指的是自己身上没有这个缺点,非指责,然后你才可以指责他人这个缺点。无论是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这句话都非常适用。在家庭中,我们身为父母要想指出孩子的缺点,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就比如看手机这件事,现在的孩子无论大小都比较迷恋手机,为什么?揪其根源还是因为大人错误的榜样导致的。大人天天手机不离手手不离手机,孩子定然会对它产生兴趣。若是想孩子远离手机,我们一味的说教或者要求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要求孩子的同时,首先自己先做到远离,孩子自然有样学样,渐渐的也就淡化了对它浓厚的兴趣了。同理,若是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可以从自身做起,我们每天用心读书,把业余时间用在读书上,孩子自然收到习染也就会顺理成章的参与到读书的氛围了。

    在治国和平天下时,这一点更为重要。作为管理者或者带头人,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自己先做到没有这个缺点。指出或者批评他人的缺点时候才更有说服力,别人才能乐于接受。这是一个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过程,想管人先束己。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否则说的再多都是套话,员工是不会信服,按照你指引的方向去做的。而且还会引起逆反的心理,你不做凭什么要求我呢?得不偿失。所以期待什么样的团队,首先要从自身开始,一点点的去除后天的习染,让自己的明德得以展现,从而达到亲民的效果。管理就是顺带的事情了。修身是最好的方式和途径。

  • 2、 《外科精义》读书笔记
    《外科精义》这本书是由元代御药院外科太医齐德之所著,是在收集前贤有关诊治痈疽、疮疡论述及古今名医诸家方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简编类次而成,成书于1335年。2卷。上卷为外科医论35篇,论述疮肿的诊法,辨疮疽肿虚实、深浅、善恶等法,以及疮肿内服及外治诸法,论述五发疽、附骨疽、阴疮、时毒、疗疖、瘰疬、痔疮等病的诊治。下卷载外科常用汤、丸、膏、丹等140余首方剂,详述方剂主治,药物组成、用量服法等,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齐德之,元代著名医家,籍贯欠详。通晓医术,尤精外科,曾任医学博士和御药院太医。作者强调疮疡病的整体观,认为外科疮肿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临诊时要脉证合参并结合全身症状,注意外观形色与脉候虚实,详析疾病阴阳、虚实、表里、脏腑、气血之属,明辨证之善恶、轻重、深浅。治疗上主张以证遣方,内外兼治。内治开创內消、托里法;外治有砭镰、针烙、灸疗溻渍、追蚀诸法。首次把26部脉象变化与外科临床疾病结合起来,对诊脉方法、三步脉所主脏腑病症有详细论述,形成外科疾病脉证合参的重要理论及方法,对外科诊治整体观念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诊断方面记载辩疮疽肿虚实法、辩疮肿深浅法、辩脓法、辩疮疽善恶法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治疗方面创立內消、托里两大法则,这本书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和指导意义,值得强力推荐

  • 3、 有关外科精义的读书笔记

    《外科精义》这本书是由元代御药院外科太医齐德之所著,是在收集前贤有关诊治痈疽、疮疡论述及古今名医诸家方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简编类次而成,成书于1335年。2卷。上卷为外科医论3,论述疮肿的诊法,辨疮疽肿虚实、深浅、善恶等法,以及疮肿内服及外治诸法,论述五发疽、附骨疽、阴疮、时毒、疗疖、瘰疬、痔疮等病的诊治。下卷载外科常用汤、丸、膏、丹等140余首方剂,详述方剂主治,药物组成、用量服法等,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齐德之,元代著名医家,籍贯欠详。通晓医术,尤精外科,曾任医学博士和御药院太医。作者强调疮疡病的整体观,认为外科疮肿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临诊时要脉证合参并结合全身症状,注意外观形色与脉候虚实,详析疾病阴阳、虚实、表里、脏腑、气血之属,明辨证之善恶、轻重、深浅。治疗上主张以证遣方,内外兼治。内治开创內消、托里法;外治有砭镰、针烙、灸疗溻渍、追蚀诸法。首次把26部脉象变化与外科临床疾病结合起来,对诊脉方法、三步脉所主脏腑病症有详细论述,形成外科疾病脉证合参的重要理论及方法,对外科诊治整体观念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诊断方面记载辩疮疽肿虚实法、辩疮肿深浅法、辩脓法、辩疮疽善恶法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 4、 大学与大学史读后感

    近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研读了《大学与大学史》这本书,也更加深入认识了大学、了解了大学。亦通过这种了解、认知,明确了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明确了今后四年自己该做的事和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书中不仅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也十分注重同学们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我深深明白:有幸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应怀有一颗敬重的心去学习,去实践。感恩于父母的培养,感恩于老师的教诲,感恩于同学们无私的帮助,正是这些无私的亲情、师情、友情、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美好,我们人生的旅程才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我们应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学习、去互助,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我们的青春,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我们07级新生而言,《大学与大学史》如一盏在黑暗中探寻的起航灯,指引我们积极地迈向前方。

    刘院长精心撰写的这本书在学习、生活、交往、做人等各个方面给我们以正确的引导,帮助我们在新的生活学习氛围中能够尽快地调整好状态,积极适应现状。

    大一的我们,对于全新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而与此同时,完全转变的大学生活又令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措手不及。学习需要完全自主,生活需要完全自理,社交需要完全自我掌控。刘院长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及知识储备,通过最明晰的方式传授丰富的人生内涵。

    在《大学与大学史》一书中,全新的当代社会教育更是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确作为一名当代大学学子的社会价值所在,新颖的校园文化则给我们好奇的探索心理,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积极的状态迎接。在学习方面,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以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为重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为父母、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成为一名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以此报答母校的恩情。

    怀着对大学的向往,我们欣喜地迈进了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大学——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静静的沣河水环绕着,跳跃着,眺望苍翠的终南山,宛如一位白须智者,深深地思考着……这一切的一切,将伴随着我们走过四年的时光,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稳重。然而,在我们脑海中,大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对大学又能真正了解多少?

    刚进入大学,我看到了一本书——《大学与大学史》。大家仿佛像找到了指路的灯塔那样高兴,一页页,一章章,仔仔细细地读,生怕落下每一段小篇章,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们敬爱的刘院长,一位稳重而慈祥的长者!

    品读这本书,我们了解了大学教育与大学的发展,明白了大学的党建与主

  • 5、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最近,加入了峡实经典群,一直在对《大学》这本书,每天坚持朗诵一遍。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20分钟;到现在的顺畅、流利,10分钟。也在读的过程中,收获到了很多。

    《大学》是四书中的一本,其他三本分别是《中庸》《论语》《孟子》。许多大学也把《大学》作为自己的校训,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东南大学:止于至善;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足见《大学》的重要性。

    何为大学呢?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学就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大学》中最重要的便是第一章,第一章也是总结了全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其实,这和我们的271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培育人性光辉,播种人生智慧。培育人性光辉,就是立德,把人培养成人,培养成一个好人;播种人生智慧,就是树人,把人培养成一个能人,一个为社会做贡献、能承担责任、有幸福能力的人。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我校开展了国学课程、有关文明礼仪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认知学习体验、有关的食法、食理、食礼的食育课程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弘扬了光明正大的品德:每次吃完饭,餐桌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在路上,也会主动帮助老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明了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明了应达到的境界其实就是要有坚定的目标。现阶段,为了使学生有坚定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用好两个帮手:一是成长日记,教会学生使用成长日记,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二是学习档案,反思总结这一周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周做展望。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要

  • 6、 大学读后感

    【篇一:《大学》读后感】

    小时候读书,老师会要求写读后感,只是那时的读后感过分八股,几乎千篇一律,后来也喜欢上了看书,每看完一本书就会想很多。只是今天所写的大学并非一本书那么简单,或者说不仅仅是一本书。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真正的去读万卷书或许会发现,不但没有行万里路,反而在原地停留,大学四年,并不算长,但这四年走过的,却影响了一个人的终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的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止于仁,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大学,并没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如此漠然的处世态度,可能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毕竟我们所处的社会太过复杂,太过现实,似乎已经很少有人会或者有机会去体会修身的意义所在。

    我们总是以仰望的姿态去面对人生,或许仰望意味着追求,意味着理想,却未曾想过仰望的同时却已经将自己贬了值,人确实该有理想,该有追求,但是这种追求这种理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我们总是在应对这社会所带来的一切,却有多少人能对所谓的社会现实泰然处之,以一个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呢。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善待自己、善待生命》,书中有一段话说人用自己的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人是一种可以重塑的生命形式,人是自己自主选择和创造的产品,但走到现实中,我们却把这种重塑生命的机会交给了所谓的现实社会。

    你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明亮的;你用美好的眼睛看着世界,世界是美好的,愉快而幸福的生活来自心灵愉快和幸福暗示。我没有很好的理解我所处的世界,所以只好以书中原话来表达我对其的态度,或者我希望我拥有的态度。我想这种态度在现今社会中也算得上是大学中所谓的止于至善罢。

    我的大学才刚刚开始。

    我的大学读完了。

    此大学非彼大学,然而,此大学亦彼大学。

    【篇二:《大学》读后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

  • 7、 大学中庸读后感

    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诚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著作,既可能是因为没特别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读完《大学》和《中庸》时,方知古人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大学》的核心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所谓修身,我认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的最好境界有三,一是“识事务”;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务”即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而为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不卑不亢,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准确识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事理”就是说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明事理”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所以学习和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兴事业”,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抱负,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人生在世,总需要有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活得有价值,至少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对于给过你帮助的人,要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心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恩惠,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的文明必将更进一步。要勤学,荀子曰“学不止境”,有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时间段接收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有限的,而且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每时每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不努力接收新事物,就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我认为,

    现在很多人将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

  • 8、 大学读后感范文

    大学读后感范文一

    我们在开始讲解、研究《大学》之前,先把这份原本《大学》的原文发给大家,希望平时多加熟读,要能背诵,那就更好了。那么,我们以后在讲解、研究时,就方便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原本《大学》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音郁),菉(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9、 所谓大学读后感

    所谓大学读后感(一)

    学而优则仕,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得给予相应的官职,否则便是重视不够关怀不到。当然,没有一官半职也无法说明你取得了成绩。

    正是这一句辛辣的书评吸引了我,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心理描写更彰显了人物百态,然而读罢给我最深的感觉却是:这里不是校园。没有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没有青春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没有学术论坛的笔剑争锋。

    这里是一个工厂,专门负责生产经营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围城,城里城外的人们各显神通;这里更是一个集市,到处都是呼喊叫卖的声音。

    文章还在陆续的连载之中,我还没有读到故事的首尾,我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会以什么样的结局来结束这所谓的大学。暂且不去谈那些领导们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杜小春的见异思迁,高歌的形骸放荡,马长有的拾阶而上,这哪里是大学教师的模样!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到底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在这样的校园里,这样的潜规则作用下,我不禁感到非常的悲哀。文章开头的杜小春很像现实中的我,所以读到她出现的地方,我是一路同情,直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因为我知道,我是永远不会成为杜小春那样的人。我可以与名利无缘,我可以生活得辛苦贫寒,但我要永葆我心中的明灯不灭,走过悠长的黑暗,迎来的定会是灿烂的黎明。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人生最好的境界莫过于此吧!

    所谓大学读后感(二)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

  • 10、 大学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大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文体,作品这本书激发了无数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禁提起桌上的笔,再本子中记录着,在写作品读后感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下面是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大学读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大学读后感【篇1】

    好书,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在我看来,这本书经过人类历史的大浪淘沙,经过长期的积淀下来的被公认为文学的精品,才是值得阅读的书籍。

    在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中,我体会到了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对抗。在那种艰苦的生活中渴望生命,渴望成功,渴望读书的心理。这本书的主人公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他不畏惧生活中生存的困难,他不断的寻找生活中的的技巧,为得是自己更强大,更有生存的的价值与生活的动力,他为能读上大学而努力奋斗,对付人生中的所有挑战。在小说中,我体会到那些人的心理,好人往往有好报,坏人往往有坏报,在人生命中只有努力不懈,都是一种别人对自己的挑衅,丝毫不能容忍,这就是主人公的心理思想。

    事有巧合,人有相似,主人公是一位有意志力的人,而我也想做一个那样有意志力的人,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小学生而已,但我也渴望有这种意志力,它能让我拥有无私的勇敢。

    书,让我懂得道理,让我体会人,让我分辨是与非,让我们读一本好书,体现一次美丽的人生,走一次人生的旅程,懂得一个道理,选择正确的人生。

    大学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一本苏联名人高尔基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读了以后感慨万分。就写了这篇读后感。

    《童年》反映了高尔基童年时父亲不幸去世后,他在外祖母家里度过的艰苦的日子。他每天看到的是舅舅们为家产而争吵架,外祖父痛打儿童等一些丑恶的事情。但同时他也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外祖母经常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将来多写文章,使他对文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里的这些故事在作者笔下写得非常深刻,感人。《在人间》则写了高尔基由于外祖父的破产而外出打工挣钱谋生的经历。他曾经在鞋店、轮船等许多地方做学徒,不得不忍受老板的讽刺和有钱人的责骂,过着非常沉重苦闷的生活。《我的大学》则讲述了16岁的高尔基梦想进大学读书,最终通过努力进入社会学习,受到了思想的启迪和教育,社会这所大学为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广阔世界,使他的思想境界越来越高。

    读了这个三步曲,我深深的被高尔基小时侯因为读书而遭受的许多的耻辱、欺凌所震撼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3-01-03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2

  • 2022-03-12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3-05-18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2-12-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1-28

  • 2023-02-17

  • 2019-11-08

  • 2021-08-03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0

大学精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学精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学精义读后感、2024大学精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