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清相国读后感 > 地图 > 大清相国读后感,2024大清相国读后感
大清相国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清相国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清相国读后感推荐
大清相国读后感

(共 5256 篇)

  • 1、 大清相国读后感精选

    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过程中,我有很多自己的思考。读后感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点做“感点”,围绕“感点”来总结心得体会。栏目特意为你整理大清相国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清相国读后感【篇1】

    浮躁的时代,手机、电脑和电视占据了我们的业余时间,连看书都成了奢侈,有时想,也许是没有遇到心仪的书吧。就在最近的半个月,一册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深深的吸引了我,每晚当夜深人静之时,翻开《大清相国》,追逐历史的足迹,眼前浮现出的是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我们山西人引以自豪的、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陈廷敬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康熙时期是我国清朝历史上步入繁荣的转折和关键时期,究其复兴的原因,得益于康熙周围聚集了一批名臣,然而,纵观各位大臣,大都不能善终,明珠被削权罢相,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备享尊荣却被退回杭州原籍但是,陈廷敬例外,他行走官场五十余年生涯,康熙送给他八个字的评价: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在《大清相国》里,陈廷敬从一个进京赶考拥有正义感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老练沉稳的官僚,纵观陈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陈廷敬在屡次涉险、多次犯上的情况下仍能保全自己,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五点:一是做事出于公心,让人抓不到把柄,找不到诬陷理由,无私即无畏;二是有真才实学,有才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三是有理智,不能逞一时之能,该隐忍时要隐忍,寻找最佳时机和反腐势力搏击;四是做人要正直,不参与派系与集团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五是低调做人,识时务、处处小心谨慎、避免锋芒毕露。

    从陈廷敬身上我们看到他主要功绩之一是整顿吏治,他个人很刚正和清廉,处理案件铁面无私,同时很注重策略,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在今天具有了许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陈廷敬的品格有许多值得现代官员学习的地方。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古往今来,对人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根本,要做好干部,首在为人,俗话说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总的感受就是做官就是做人。在清朝对清官、好官、能官、德官提出了宅心仁厚、精明能干、从善如流、不乏铁腕的16字标准,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

  • 2、 大清相国读后感系列7篇

    你想知道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读后感质量吗?感慨从作者写的作品中获得了很多感悟时,读过一本书后写读后感能让我们更透彻的领悟作品,或许你需要"大清相国读后感"这样的内容,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1

    家中书柜有本《大清相国》,是07年自己刚刚踏上村官工作岗位,爱人买来送我的,当时拜读受益匪浅,今日再拾起,仍然感慨良多。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意气风发踏进村委大门,总觉得自己应该受到重用,可眼高手低工作不是很顺畅。接踵而来的虽然不能说是当头棒喝,也是不小的打击。在最迷茫的时候,看了《大清相国》,悟出了一个“熬”字,人生路要“厚积薄发”。

    最近再次翻开这本书,扉页名句跃入眼帘:康熙朝名臣辈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罢官,索额图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终被贬回原籍,徐乾学去官早逝,满朝重臣中,但见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最终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康熙皇帝称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这成为古代官场的一个奇迹。

    作者王跃文这样描述陈廷敬50年的官宦生涯:“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出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隐字。若不是这一隐字,他哪能全身而退?”这段话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也算是全书的文眼。等,要沉得住气;忍,要能经受起磨练;稳,要谨慎且低调;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这“五字诀”就是告诉当下的自己,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总书记说过,“经得起风雨,才能长见识;莫好高骛远,稳健才扎实;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你有能力时,决心做大事;没有能力时,快乐做小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就要尽自己能力,做好分内的事。在思想上,要有执政为民的情怀,站稳群众立场,自觉将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深入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俯下身子多听民声,掌握真实情况;在学习上,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坚决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守纪上,以清廉自守为本、律己修身为要,洁身自好,自觉慎初、慎独、慎微、慎行。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心存平和,认清自己所走的路,达观进取最惬意!(蒋柳敏)

  • 3、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范文)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950字

    在图书馆翻书,忽然看到一本《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标注着“哈佛中国史”的字样,感到很好奇,西方人怎么看中国的?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视角?于是决定借来一阅。

    说实话,对于清朝没有太多的好感和了解,总感觉是近代中国悲惨局面的源头,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关于清朝片段的了解也是通过听讲座、看影视零零星星得来的,没有也不愿意去深入认识,内心潜在着一种难以描述的抵触情绪。

    《最后的中华大帝国·大清》作者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威廉(williamt.rome),整个哈佛中国史丛书主编是卜正民(timothybrook),一个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一个是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该书从西方人的角度阐述清朝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通过阅读,对这个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作为一个延续200余年的朝代,也曾有过闪光点。同以往历史上其他王朝一样,清朝也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落,在其上升、全盛时期,也曾创造过辉煌,比如创建了比以往更有效率、也更有效力的行政管理和沟通体系,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开辟了相较明朝两倍多的疆域,发展了近5亿的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可以说在历史长河中功绩不斐。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帝制政权,存在明显局限性。封建王朝家天下的模式使其难以跳出历史周期律,自觉不自觉陷入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境地,即使全盛时期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也都是为了维护一个或者少数群体的统治。特别是后期面对西方扩张的外来冲击、经济社会问题累积而成的长期危机、吏治败坏观念僵化带来的严重政府失能,在内忧外患之时,仍抱残守缺、不思变革,后知后觉、受制于人,当时虽不乏仁人志士,奈何受政体限制难以从根本扭转局面。

    作为一段中华文明延续的历史,值得深入研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历史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在这个朝代,中国从领先世界到被动挨打,直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其成败兴衰的历史轨迹,蕴含着深刻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吸收精华,汲取教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这本书看,没有局限在就清朝研究清朝,而是联系世界整体和外界变化,既有宏观的描述,也有微观的分析,有些观点还比较独到,值得借鉴。启示我们,应当以更宽的视野,也就是世界眼光来看待历史、当前和未来,推动中华文明

  • 4、 大清相国读后感800字(读后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就是正的意思,从政就必须“正”,必须坚守正道、主持正义、保持公正。不如此,就不是好官,就不该叫从政。要想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扶正自己,良好的作风至关重要。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www.dhb100.com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常用莲来赞美一个人的清正廉洁,坚贞不屈,是因为莲中通外直、洁身自爱、淡泊名利,具有坚贞的品格。大清相国陈廷敬就是如此心若磐石,坚守自己最初的品格,认清人生追求,遵守着当时官场的秩序,忠于康熙皇帝,心系着天下百姓,从而驰骋官场五十四载,累计二十八次升迁,并且得到康熙“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高度评价。在《大清相国》中,康熙反反复复对陈廷敬说的一句话是:当官,就要吃苦;不想吃苦,就别当官。所以说:要做好干部,首在为人,即“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在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要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陈廷敬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清官多酷,他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他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他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他是德官,却不乏铁腕。陈廷敬能得到完人的评价:一是坚持理想,二是清官,三是有能力。试想,在一个人治的封建社会里,陈廷敬尚且能够清正廉明,一心为朝廷;如今在一个讲法制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为了突出陈廷敬这个人物,《大清相国》还写了顺治、康熙、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徐乾学等权力官场中的人物作为陪衬,展现了三百年前清代宫廷的官场风云。官场如战场,其诡谲多变,瞬息之间决定一个人的沉浮和生死,却也考验生存于其间的人们,对于人格、道德、行为准则的选择,又何其艰难。“等、稳、忍、狠、隐”是陈廷敬驰骋官场的真经秘诀,他一步步做到了“等、稳、忍、狠、隐”,不参与派系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讲究政治谋略又不去害人,心若磐石,坚守“政”道。我欣赏陈廷敬如莲一样的品格,在当今社会下更需要像他这样的人,像他一样心若磐石,八风不动,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才会梦想成真!

    家中书柜有本《大清相国》,是07年自己刚

  • 5、 大清相国读后感600字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任中共中央纪委书记时曾推荐阅读《大清相国》一书,本人为此购买一读。

    王副主席尊为现任国家领导人,其当年推荐此书之深意不可妄猜,只有仰望。

    陈廷敬先生是《大清相国》一书的主角。作为一代名臣,已成历史。其功过是非也不是我等经济学人擅长评介的。他秉承的“等、稳、忍、狠、隐”五字方针把其为官从政的心机与韬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一代明相的美称千古流传。

    因为王岐山副主席和陈廷敬先生都是山西人,由此增加了我的一点研究兴趣并对陈廷敬先生的五字方针精神深刻领会了百分之八十,且用到了股市投资上。

    一是等。投资股市买入点很重要。选择好进入点位时,一定要耐心等待。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没有等到事先确定的买入点时选择进入。

    二是稳。选择好进入点并买入时,如果继续下跌,可分三次等量买入,静待卖出机会。此时一定要稳,不急、不躁、不乱动。

    三是忍。任何进入点的选择都可能有失误。如果三次等量买入后还下跌,事不过三,停止买入。此时须选择长期忍受或者择机割肉。

    四是狠。要在买入前预先确定盈利目标,一旦达到盈利目标,立即抛出。绝不恋战,一定要狠。

    当然要做到以上四点,还须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价值投资理念大师是股神巴菲特,但股神全世界只有一个,股民却有成千上万。这里只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价值投资理念而已。

    1、不熟悉的行业和不了解的企业不投;

    2、非行业龙头企业不投;

    3、业绩不好的企业不投;

    4、慎重选择买入点;

    5、盈利目标要明确;

    6、知错能改错;

    7、谨防“黑天鹅”;

    8、别想赚大钱;

    9、守纪重要,自律更重要;

    10、坚持到底,百战不殆。

  • 6、 《大清相国》的读后感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清相国》的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大清相国》的读后感

    看完了妻子给我借回来的王跃文先生写于20xx年的《大清相国》,因为书中的主人翁是山西300年前非常著名的入仕53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的陈廷敬,我又于20xx年去参观过他家的私宅皇城相府,所以看完一半时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篇《大清相国读中感》,上周全部读完后,顿时觉得醍醐灌顶,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对人生也突然有了好多新的认知和看法。看看当今官场,一个个落马的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者比比皆是,但能做到像陈廷敬那样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很好地把握等、忍、稳、狠、隐的几乎少之又少。全书的内容其实就是围着等、忍、稳、狠、隐五个字展开的。

    等——即厚积薄发,相机而动。陈廷敬的老师、山西老乡卫向东大人告老还乡之时送给陈廷敬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等.结合当时的形势和陈廷敬所处的社会环境,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陈廷敬作为当时的青年才俊,可谓少年得志,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深受皇帝欣赏。但是,当时的制度环境下,就是中了进士,也得在翰林院继续学习几年。此时,如果陈廷敬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过于急功近利的话,那估计也不会有后期的发展。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得意之时千万不能忘形,在机会不好时也千万不要强求,而要充分利用等待的这段时间,加强学习,从而做到厚积薄发、相机而动,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早已做好准备。

    忍——即心胸豁达,顾全大局。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陈廷敬的老丈人李祖望老先生送他一个忍字大概就是要告诉他这个道理。事实上,陈廷敬在日后的为人处事过程中也是这么做的。官做得越大,他理解得越深。高士奇屡次拿假的古玩、字画哄骗皇上,他虽心知肚明,但考虑到对国家、对君王不会有什么大害,就一直没有揭穿。像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身在官场,特别是身处陈廷敬这样的高位,天天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活动,如果不能做到一个忍字,今天参这个,明天参那个,四面树敌,那最终等待他的恐怕也只能是杀头或流放。就算你再忠,皇上恐怕也爱莫能助。因为,一把手得顾全大局,很多时候他得综

  • 7、 大清相国读后感1500字

    守正出奇

    ——读《大清相国》有感

    源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最近,我又重新读完了《大清相国》这本书,收获颇丰。这本书的主人公陈廷敬青年得志,风光无限,从此跻身官场,在波澜诡谲的康熙王朝中历尽磨难,凭借自身的不断总结和他人的警言而位极人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后主动全身而退,名载千秋,被康熙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对这样一位在为官做人上堪称典范的前人,我不禁心生敬仰,在书中细细品味他的人生经历,学到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为人做事的道理。

    陈廷敬在科举考试时,本可以三元连中,成就一段士林佳话,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士子来说可谓是莫大的荣耀。但阅历丰富的主考官卫向书却善意阻拦了顺治皇帝点他为状元,因为他担心年纪轻轻的陈廷敬不经历一番挫折便扶摇直上,在以后的道路上难免生骄傲之心,反而不利于陈廷敬日后的宦途。书中这样写道,"他心里暗想,陈廷敬才二十一岁,早早地中了状元,未必就是好事。官是靠熬出来的,没到那把年纪,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众目睽睽之下,没毛病也会叫人盯出毛病来。但此时话毕竟不便说得太透,便都放在了肚子里。他想日后要是有缘,自会把这些话慢慢儿说给他听的。"关于卫向书的这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为何?俗话说的好,一岁年龄一岁心,即使是神童,那也只能说明先天智力条件优异,并不能够代表在做事能力和处世方式上的成熟,如果要追求人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不断积极主动地去参加生活的磨练,不断积累人生的阅历,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成功路径并付诸行动。作为即将毕业工作的浙大硕士,我想这个道理对我也同样适用!要想成为工作中的能者,不可控的因素自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却是经历时间和经历的磨炼的。

    文中,云南巡抚王继文不仅如期如数征收粮饷,而且速度及数量远超过了其它的省份。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要封赏,可当时的陈廷敬却说:"臣以为,国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爱护百姓。如果只顾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事实证明,王继文为了升迁,暗度陈仓,他把省里国库的银子充当饷银及时上交,并私自许诺减免了百姓商人应交的税赋。这样一来,康熙觉得他是一个能及时征收税赋有才干的官员,在百姓商人眼里他又是一个减免税赋的青天大老爷、大好人。这种不向百姓收税赋、挪用库银办协饷只顾眼前利益的事情,虽然会让皇帝欣赏提拔重用并博得青天大老爷的好官声,但是长此以往,害处极大。原因在于,其他省份看到王继

  • 8、 《大清相国》读后感800字

    《大清相国》读后感800字:

    本书主要讲了陈敬,后被皇帝赐名为陈廷敬,从晋身官场之日起,一步一步走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生经历。面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权益利欲时,他的应对之策以及功成身退的人生选择。

    小说中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他的人生五字,“等”是他从卫大夫话里学到的态度,“忍”是他从岳父话里悟出的精髓,“稳”是他自己在官场中的切身体会,“狠”是被别人逼出来的决绝,“隐”是妻子点醒的大彻大悟。这五个字可以高度概括陈廷敬的一生,也充分展示了他的一生,今天我想浅谈这五个字。

    我觉得这五个字也可以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也很激烈,生活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失败、挫折,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等,等到自己努力到一种程度,等到一个适合的机会,该是自己的东西,一定可以争取到。反倒是急于求成,耐不住寂寞的人,不会取得成功。现在的通讯技术很发达,大家的生活也是暴露在公共场合,刷刷朋友圈就可以看到有些人又在吐槽自己的不如意,欲求不得。请把等当做一种常态,但是不要放弃应有的努力。

    陈廷敬的忍可能不是我们生活所说的那种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忍,他的忍是一种在自己能力还不够的时候,面对高士奇,索额图等奸臣的隐忍,为的是厚积薄发,一招命中。

    稳是他自己的感悟,人在官场走,得一步一步走稳,刚入仕途,因为自己不愿意做一些官场的潜动作,因为自己的过分直言,被其他大臣远离,被皇上贬过官职,后来才明白,人在官场走,独自一人是不行的,行事要稳得,需要帮手。

    狠是被逼的,成王败寇,你输我赢,最后扳倒大奸臣,陈廷敬并没有明面上出马,而是通过张鹏翮(he)、刘相年、索额图、阿山等一帮大臣互参,最后由皇帝裁决,而自己在背后默默引导局势发展,结果是他取得了胜利,登上了那大家都追逐的高位。

    陈廷敬的隐是一种全身而退的睿智,不贪恋权位带来的荣耀,而是自己选择功成身退,这一点令人佩服。他的隐退也很有意思,没有直接上书自己希望隐退,而是通过装病装聋,结局很是完美。

    ps:这篇小说是在寒假期间读完的,这篇感想是在开学的今天写的。寒假过得很开心,见到了想见的人,吃到了想吃的东西。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健康康。另外,大四最后一学期,加油!

  • 9、 读大清相国有感

    读大清相国有感

    近日闲暇时看了王岐山书记推荐阅读的《大清相国》一书,《大清相国》是著名官场小说家王跃文著的鸿篇巨制,整体上忠实于史实,基本可以说是一本人物传记,也可以算是一部史书,李世民讲“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读罢稍有感悟。

    陈廷敬(生于1639年,卒于1712年),原名陈敬,谥文贞,原籍山西省阳城县北刘镇中道庄,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因同科进士有同名者,被顺治皇帝赐名陈廷敬,历经顺治、康熙两朝,从政53年,历经28次升迁,历任经筵讲官(康熙皇帝老师之一),《康熙字典》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左都御史,工、户、刑、吏部尚书等职,在每个位置上陈廷敬都干出了很大成绩,清朝不设宰相,但陈廷敬被康熙皇帝尊称为“相国”。去世后,康熙皇帝作诗悼念。

    陈廷敬自顺治十五年(1658年)到康熙四十九年,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时代为官53年长盛不衰,善始善终,生前死后好评如潮,评价始终如一,这对于一个封建官吏是十分罕见的。

    陈廷敬文学成就很高,仅《康熙字典》及《明史》总裁官就说明了一切,陈廷敬诗词文章都很多,陈廷敬还精通音律,善于书法。

    陈廷敬为官清廉正直,《清史稿》评价为“清勤”。任职礼部时立规: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他公道正派,注意团结同僚,举贤荐能。

    陈廷敬掌管户部钱粮时主持钱币改革,维护了当时的币制稳定,稳定了经济。当时铸钱材料为铜,当时铜贵,用铜铸出来的的铜钱还没有原料铜贵,许多奸商,把铜钱铸成铜块再倒卖。国家的铜钱市面上流通不开,见不到钱,其它大臣不明原因,一致建议加铸铜钱,唯有陈廷敬改革铜钱,把铜钱分量减轻,奸商回炉铜钱无利了,铜钱也就流通开了。

    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陈廷敬还顶着压力查办了云南巡抚王叔文贪污行为,为平定三藩之乱,王叔文负责后方军粮供给筹措,办事得力,很受康熙皇帝欣赏,平定葛尔丹之乱时,王叔文粮饷供给又及时得力,康熙皇帝很高兴,准备升王叔文为云贵总督,这时陈廷敬要求检查王叔文府库钱粮支出情况,皇帝很不高兴,陈廷敬顶着压力查办了王叔文,并得到康熙认可。

    陈廷敬还看到水旱灾荒不断,农民赋役沉重,向皇帝进言,豁免了一部分地区的钱粮税收。

    陈廷敬家中非常富有,从皇城相府规模可以想象出来,但陈廷敬生活非常简朴,还不贪不占,非常自律。陈廷敬还在给康熙皇帝的上疏中主张:奢侈导

  • 10、 大清相国读后感1000字

    以史为镜,以正修身

    ——读《大清相国》有感

    工作后重新拜读了王跃文的《大清相国》,又产生了新的感受。我第一次接触该书的到时候是研一时候,过的还是象牙塔"三点一线"的生活,且当是看小说一样把读完了。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当时中央刚刚提出"三严三实"讲话,而《大清相国》又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的为数不多的书目。但是如今进入初涉职场后,意识到这本书并不觉得这只是"政治读本",更是职场和官场的‘人生读本’和‘智慧读本’。

    《大清相国》记述了主人公陈敬(清顺治皇帝赐名陈廷敬),21岁中进士,晋身官场后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康熙皇帝召回,72岁后主动全身而退,康熙评价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在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了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纵观陈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王跃文总结了陈廷敬的人生五字诀:等(要沉得住气),忍(要能经受起磨练),稳(要谨慎且低调),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陈廷敬在屡次涉险、多次犯上的情况下仍能保全自己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缘于陈廷敬对这五字诀的灵活应用:一是在才学。才学是支撑,是基础,是动力,是扣门砖,‘等’下去才会有意义;二是持公心。办差时时发自公心,让人抓不到把柄,找不到诬陷理由,无私心自然强大,无公心必不久长;三是明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陈廷敬也做了不少。当然,你看那件不妥之事能定他的罪?能定罪的他拒绝任何诱惑,这就他的‘稳’;四才是隐忍而耿直。陈廷敬一生遇到无数的利益集团阻挠,但他会‘忍’得眼前暂时的磨难,找到机会丑恶的事情毫不留情的‘狠’打。最后,他凭借这一"隐"字,他在72岁相国任上,他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假装耳聋获准解职回乡,得以脱离官场的"厮杀"全身而退,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生真经秘诀。

    同样,现今下的对照我们农行基层员工,颇多可借鉴、学习之处。一是为人需正直。陈廷敬的一生经历丰富,从调查地方官员造假,到追查私铸钱币案等一系列事件,处处充满了惊险,若不是陈廷敬为人正直,不贪图钱财,不与人合谋营私,恐怕很难全身而退。银行业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密切,部分同志金钱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信仰,才会导致票据案的发生。在价值观如此混乱的时代,如何保持清醒,坚持做一个正直的人,就要像陈廷敬那样

  • 2019-09-30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3-01-04

  • 2019-10-24

  • 2019-11-08

  • 2019-10-03

  • 2023-02-20

  • 2019-11-06

  • 2019-10-23

  • 2022-12-26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11-08

  • 2023-04-13

  • 2023-03-07

  • 2023-01-30

  • 2019-09-20

  • 2019-09-20

大清相国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清相国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清相国读后感、2024大清相国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