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 > 地图 >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2024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推荐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

(共 836 篇)

  • 1、 读《不负流年·不诉离殇》有感

    读《不负流年·不诉离殇》有感

    八年12班 曲畅

    前几天,我刚刚读完一本由李清秋编写的讲述杨绛先生一生的一本书《不负流年·不诉离殇》。

    书中刻画了虽家境优越却仍在乱世中人淡如菊的杨绛。她从小饱读诗书,落落大方,深受父亲喜爱。杨绛先生阅读大量书籍,就连回国做教授时也整日在图书馆学习,因而她精通四国语言,创作大量文学作品,永恒的铭刻在人们心中。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若无书籍、无知识,哪有无穷无尽的历史经典呢?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很难认识到这一点。许多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千方百计地阻挠孩子读课外书,甚至个别家长还会挖苦到:“学习还没学好呢,整天净想那些没用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杨绛的原因。试问,如果我们能够多读书,写作文时还会出现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场景吗?如果我们多读书,还会出现与长辈老师见面时尴尬紧张的局面吗?谁又能说读书对人们有害呢?祖国的未来与希望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才华浅薄,不能出口成章、满腹经纶,那么我们的未来将是多么昏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会全力以赴,多阅读一些书籍,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不敢说像杨绛先生一样在有空时泡在图书馆整日阅读,但我会竭尽所能分秒必争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杨绛淡,淡如菊,在人生金秋绽放,我不敢说做杨绛先生那样的女子,但我会把她定为我前进的方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句老生常谈的话蕴含着一定的道理。让我们畅游在书的海洋,用一种更为平和的方式感受世界纯天然的美!

    博览群书,我要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像杨先生那样,以不张扬的姿态丰富自己。

  • 2、 读《乡关何处》有感:离殇

    离 殇

    ——读《乡关何处》有感

    八(6)班 武文骢

    日暮里尽染了离殇,江如旧,人空瘦。

    ——题记

    送离、告别、感伤,这是离殇。

    夜未央,灯初上,雨打得落花伶仃,曾经的岁月,都成了泛黄的胶卷,生命轻轻的在觥筹交错间,已成为彼此离殇的悲凉。

    “不用述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离殇从来都是用酒、泪、血书写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这么用酒祭奠与杨公的离殇。

    多少年后的野夫,在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的怒夜里,他开始写作,就着风和雨、酒和泪写他心目中凄凉的离殇:“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的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失踪了十年的“不知暴尸在哪片月光下的母亲”,一直是他最痛楚的回忆;“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在大伯已然成灰十八年之后,他依然被这一些故事压迫得艰于呼吸;二伯服刑二十九年后,“老得忘了自己的罪名,已失去了土地,也没有房子,放羊维持风烛残年直至死去……”夜为他降下了雨,点亮了一夜孤灯。

    作者用心中渗透的血心力交瘁地叙下故乡·故人一生一世的离殇……

    【坟灯·情殇】

    薄暮里,曲折的小路,掩映着坟头的小灯,在渐暗的天色中摇曳,次第点燃小城里的隔岸烟火,小小的烛焰,仿佛那伶仃的魂,无力度过异乡长夜……

    作者为他的外婆点亮了坟灯,照亮异乡的漫漫长夜。他的外婆,这个缺恃无故的少女,因祖辈的童年之谊,被托付给了这个负心汉。外祖父是个士兵,担任过蒋公的侍卫官,一身荣誉加于己身。他在外参军,她不离不弃;他锦衣玉食,她拾棉纺纱;他寡情薄意,她一笑而过。

    十八年的坚贞相守,只盼河清海晏后的团圆幸福。可惜啊,东风不与周郎便,最后倚门守靠留下的,只有一纸休书,但她不怨不弃。

    与母亲的刚烈如山相比,外婆仿佛温婉如水。在外祖父被击毙后,早已被休的外婆却迎着他的棺材,一脚一步地迈进了鄂西深山,将一切的爱恨情仇都付之流水。隐约觉得她与卓文君有几分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无力的女人,都在期盼着早归。她隔了一整片的苍茫,思念跨过神州寸土记挂着他,卓文君呢?有人说她用一点一点的心意,织成一缕一缕的红线,牵扯着他的回眸一笑。她们的梦,她们的诉说都是一般的,他们扯不断的痴情,是一般的。

    但她们不是同样的人。

    外婆选择了隐忍,倚门守候待郎归。为了这个红头纱外的人穷尽了一生,她为了他而含辛茹苦,她为了他不舍坚贞。

    卓文君呢?被一曲《凤求凰》私定了终身,患难与共。她却不是水雾中的女子

  • 3、 《流年》读后感
    我带着对成长的渴望,拜读了莫国辉大哥哥笔下的《流年》。这是一本讲诉乡村孩子童年的故事,他们生活的土地贫穷,家庭也平穷,但依然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享受着着惬意的童年生活。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会有不平等和让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往事。侯童,阿伟,阿培用纯真的友谊印下了童年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桃园三兄弟,一人有难另外两个就会奋不顾身的去帮助伙伴。虽然他们不够强大但他们依然荣辱与共,齐心协力的打败了蛇王儿子。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有光明也有丑陋的黑暗,更有我们无法改变的命运。故事的结局让我觉得遗憾不够完美,三个手足情深的伙伴因为性格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他们的命运让我新潮跌宕,如果让我续写结局一定是所有的人经过流年,过上幸福的生活 流水的光阴,花开花落的日子,这就是我们不一样的童年,不管是开心还是悲伤都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记载下了酸甜苦辣,这些往事就像发黄的书页,褪色的相片映在我们的里
  • 4、 流年读后感
    流年读后感 张一敏 我带着对成长的渴望,拜读了莫国辉大哥哥笔下的《流年》。 流年读后感 张一敏 我带着对成长的渴望,拜读了莫国辉大哥哥笔下的《流年》。 书中的故事就像扉页上淡黄的纸张,灰色调的人物画像。让我沉浸在喜悦、悲伤的故事情节里,也向往书里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他笔下镌刻的人物栩栩如生,调皮可爱的侯童、朴实勤劳的妈妈,崇拜爸爸的周小坤、亲密无间的阿伟,阿培(尽管阿伟,早早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年少时都能有像阿伟,阿培这样的朋友陪在身边,真好,是一辈子值得回忆的事)。哦!还有侯童藏在心底的“小恋人”丁瑜。 在这本远离我们童年生活的书中,我喜欢墨笔渲染最多的人物——侯童,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性格各异的朋友,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面对这些朋友他总是从善处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不指责也不盲从。候童很睿智尽管有时懦弱、有时狡黠,可他懂得把握尺度,善于思索所以他和曾经的伙伴们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人生。 如果侯童是幸运的,那么阿伟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一个“坏小孩”他好斗,偏激,不爱学习,但他讲义气重感情。在阿伟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因病去世了。跟着年迈的祖母,粗暴的爸爸生活。“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温暖哪里找”没有妈妈的疼爱让阿伟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在没有人管束使他时,他就像脱缰的野马把握不住道德,道义的尺度被黑暗世界无情的吞噬。阿伟带着不甘匆匆走完了他不完美的人生。看着阿伟的结局我不禁伤心不已,(如果这个世上有天堂我希望阿伟能在那里遇到他的妈妈,在母亲的怀抱里他的心就不会冰冷,他的生活也会变的灿烂光明)。 这是一本讲诉乡村孩子童年的故事,他们生活的土地贫穷,家庭也平穷,但依然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享受着着惬意的童年生活。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会有不平等和让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往事。侯童,阿伟,阿培用纯真的友谊印下了童年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桃园三兄弟,一人有难另外两个就会奋不顾身的去帮助伙伴。虽然他们不够强大但他们依然荣辱与共,齐心协力的打败了“蛇王”儿子。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有光明也有丑陋的黑暗,更有我们无法改变的命运。故事的结局让我觉得遗憾不够完美,三个手足情深的伙伴因为性格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他们的命运让我新潮跌宕,
  • 5、 《草原殇》读后感

    《草原殇》读后感

    作者是一个蒙古民族的优秀作家,“高天阔地的草原和朗朗的阳光给他幻想的翅膀”,而整个散文集中,草原一直是他不变的主题,对草原他有抒发不完的情感,而他也以一个草原特有的开阔的眼光和多方位的视角向我们讲述着深广的哲理描绘着悠远的意境。 作为一名探索草原生命本身的东西的学者。作者无法忍受草原受到伤害,无发接受草原千伧百孔的现实。作者也困惑于为何现在许多善良的人受到莫名的伤害。而许多恶人却得势猖狂。所以作者都以一种抨击和责问现实的态度完成了发自自己内心的呼唤。当合上《草原殇》闭上眼睛时,脑海里闪过一个个同样让我困惑心痛而又无奈的画面。破坏自然,破坏生态,我们每天都看到听到,有时甚至自己也亲力为之,但我们常常也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或无动于衷而感到内疚。中国人往往在面对个人利益时会自私一点,但在集体利益是很大局的,也就是破坏不只是我一个人,即使我呼吁,我不干,还不是于事不能有大补,而且每一个破坏者都能列举出千万个破坏的理由。“中国人多地少。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资源上挖掘出最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很快就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那就不排除新鸦片战争的可能”,好像很有道理哦。尽管我国历来强调可持续发展,但一个个业绩论功绩的官员,可能会限制或减慢开放发展的速度的吗?所以我觉的只有全民族的环保才有自然的环保。可有时我也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展全世界的环保行动,我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最早,但我可以肯定最迟的时间,那就是当我们的此文来源于网络孙后代站在垃圾上睁开眼也就看见污染物时,但那时我们的此文来源于网络孙后代还是自然的主人吗? 说到环保,很自然的想到此文来源于网络,不可否认,现在此文来源于网络是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暂不论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此文来源于网络,但就人本身之间也越来越酷了。但死伤未降临头时,你也许会觉的很庆幸,甚至觉的越多人越好。可能是现在的人的竞争意识太强了。又但论大多数的旁观者,真的很有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的“病人”。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就将过人的思想回落了几十年。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可悲的结果。有一点也不可以忽略的就是,现在的人都将太多的精力放在防备自己受伤害上了,当面对别人的困难时,也确实是有点有心无力啊! 现在的人很多会选择到大自然中度过自己的假期,现在的大自然还有能力平抚一个个人受伤的心灵,也可以让他们忘记他们的烦恼。但如果人们之间的此文来源于网络日益减少,大自
  • 6、 木棉·流年读后感

    【篇一: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成书于2010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木棉岛上的一件件事,每一个人物依次登场,由一个个离去。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赞颂的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在这个挽救民族危亡的火与血的战场上,许多热前仆后继,演绎着雄壮凄美的木棉离歌。

    木棉花鲜红如血,傲立枝头,最后啪的一声落向大地。正像那些英雄们,他们有鲜红的热血和火一般炽烈的爱国情怀。福叔为儿子报仇杀掉假鬼子冯兴龙;欧阳卓率领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但遭当局猜忌;日籍华人藤田明泽暗中保护《永乐大典》,为此献身;还有血魂团的成员们

    书中也不乏巾帼英雄,梅雪救死扶伤,誓死追随欧阳卓,信守当年的誓言;茉莉与博文情投意合,为救他献出生命;茗香救济难民,出巨资给血魂团,不屈服于日本人和汉奸,保护文物古籍。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敬佩。

    这本书翻开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意在告诫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居安思危。鼓浪屿上木棉繁盛不衰,那一团团火焰背后正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木棉花的血性与刚烈正是英雄们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英雄隐去,魂归故里。人们会永远记住火红木棉,血色流年。

    【篇二:木棉流年读后感】

    最近,我在图书馆借阅了《木棉流年》,它好似一杯香茗,入口清新甘甜,回味却又夹杂着些许苦涩,令人思绪万千。

    《木棉流年》讲述的是日寇侵华时期,木棉岛上发生的故事:因为瘟疫而远走他乡的小姑娘阿宁被送到了木棉岛,寄养在番婆家里。在这里,她听到了一声又一声的历史咏叹,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往昔故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虽是女子,却有男人所不能及的忠烈;她们虽柔弱,却在日本人残忍的酷刑面前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前行,对死亡毫不畏惧。在木棉岛的血色流年中,她们宛若那血红的木棉,虽柔弱却十分坚韧,鲜红似血,傲立枝头,坠落时毫不留恋,义无反顾。

    在战争中,危急时刻,总有许多英雄置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而这些英雄,是正义和尊严,他们是黑夜中的一束微光,指引我们向前,告诉我们:人要有尊严,不能屈服于任何人,即使身处绝境,也要有一种不屈的气节,在众多磨难前坚韧不屈,顽强向上。

    在万千思绪中,我仿佛看到若血

  • 7、 2023不负如来不负卿读后感(收藏3篇)

    你知道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仔细看完了作者写的作品,心里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分享个人阅读的心得体会,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不负如来不负卿读后感,希望本页面内容能帮助到您!

    不负如来不负卿读后感(篇1)

    穿越,又见穿越-《不负如来不负卿》读后感2000字!

    如果可以穿越去中国古代,你希望到哪个时代遇见谁?

    很久很久前某个bbs的某个帖子上看过的,本以为答案会千奇百怪,结果却大同小异,无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剩下全是清初的。可见大家历史都学得不咋地,也就这老几位的电视剧里常见,名字比较熟,别的古人也不认得谁了。

    由于实在对帝王没兴趣,我便秘一样憋了半天想出来俩。一位是周公姬旦,运气好还可以一睹太公望吕(姜)尚仙姿。另一位是武侯诸葛公亮孔明,顺便参观下被后世当神来供的关公羽云长真容。

    没文化的就是这样,出离了帝王也逃不脱将相,即使不打算跟他们儿女情长。而有文化的,不穿则已,要穿就去乱世和大德高僧谈场惊世骇俗的恋爱。

    小春是个很有文化的人!

    有佐证:去年十月从西藏回来的火车上,n多神人。其中edwards兄是个低调的人,话不多言之有物。后来看到他的blog,云,去萨迦寺时在路边捡到了小春和她的同伴,于是转这间小庙时多了一个博古通今的免费导游,彼时只知她叫阿达,写了本书叫《不负如来不负卿》。我呼天抢地艳羡不已,当时神往珠峰脚下的萨迦寺,还被大叔一号鄙视,。

    edwards兄文采飞扬是个有文化的人,所以小春是个很有文化的人!以上为多年前看《不负》的时候写的一段,09年,真的很多年前了。《不负》是我心目中穿越的代表作,当年看完激情澎湃写了三篇《阅之》读后感,刚翻了一下qq空间没有,应该是在开心网里了。重点不在穿,在科普和言情,除了那个雷人败笔大团圆结局。

    话说穿越,印象中看过的第一本穿越文应该是高中时候席绢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因为不是帝王将相,没有历史也不用架空,看起来也就是一般言情,有新意,end。

    第二本是专门去找来看的,亦舒的《朝花夕拾》,大概受了她二哥倪匡影响,有点科幻。女主与丈夫感情不佳,与母亲关系也不融洽,机缘巧合从未来到当代,庇护了一下当时年幼的自己的母亲,爱上了一个男人。结局,重回自己的生活,天人相隔,但是领悟了爱的真谛。很有些感悟。

    后来小猪同学推荐过一部《黄金故事》,在晋江上追了一下,彼时晋江还不红,追文是不需要花钱的。那个

  • 8、 泪殇读后感

    逝去

    如果哪一天世界上的我已经不在,你会怎样?蓦然在文中读及这个句子,眼帘中有晶莹晃动。不止一个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每当这句话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会感觉到四周春意滋生蔓延,缠绵悱恻的爱情幻想在你的思绪中翩飞而起。

    在夕阳的余晖下默看文章。十七岁的少女,亭亭玉立,身披翠水薄烟纱,初尝人间的丰盛,却在青春这朵烟花绽放得最绚烂的时刻,在现实的阻隔下,举身飞向了寂灭,奔赴了最盛大的死亡。泪殇的一生实属不幸,摇摇曳曳,先天性失明的她,仿佛在雷雨中挣扎的一只孤蝶,最终还是被洗去了尘世的淤泥,长眠于地下。然而她还是含笑度过,她在世界中永远只属于影。不是影不重要,而是神太侧重于光,将影的美丽渐渐埋没。然而她还是问了,苍白无力的问了:如果我不在了,你会怎样?

    往事如烟,每每提及这个问题,小学时代每日在生活中横冲直撞、胡天乱侃的我总会不经意一笑,笑声颤动着那漫天飞舞的花瓣:唉,你不知道我早已经是孤魂野鬼了么?那季的樱花似乎特别绚烂,不辜负这一季的抵死相放,灿若星辰。年幼的我从来不会去斟酌消失,死亡这些字眼,总觉得这些东西离我们特别特别远,甚至与我们无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迈上了小学六年级。外婆因心肌梗塞而去世,我拽着外婆那尚有余温的手,肝肠寸断,泪如泉涌。那一刻才知道作文,原来不见了离我们这么近,近如咫尺。外婆下葬的时候,我蓦然看见了彼岸花,也正是这朵花开始了我的心惊胆战。彼岸花,又称无义草,学名:曼珠沙华,梵语意为开在天界的妖冶之花。它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盛开在阴历七月下,大片大片,鲜红如血,于是我开始胆小起来。午夜梦回,外婆在老家的厨房中忙碌着,转眼却变得鲜血淋漓。那时,我一直认为,能活到现在还未死于非命,也实属万幸。

    不过当我的生活日益繁忙时,我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能够沉着冷静的面对死亡。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与其痛苦一生,不如潇潇洒洒过好每一刻,每一天。再说,人生如一蓑烟雨,满河长风,谁可以永远地守谁一辈子?一日一日的流光里,忘不了的和放不下的,大多便是自己执念的,然而与其苦苦执念一生,不如化茧成蝶,做最好的自己。

    《新蕾》之上依旧是暖人的字句: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自己,那么星空便会黯然失色,草原将会一片荒芜,繁花会因无人欣赏而独自凋零。

    是啊。一生还有很长,未来要自己去面对,就算用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年,去祭奠、去怀恋昨天,但是明天终

  • 9、 《木棉流年》读后感

    去年暑假,我读了《木棉流年》这本书,它就像作者李秋沅打开的跨越七十多年的时空隧道,带我来到正被侵华日军践踏的木棉岛。战争、瘟疫、杀戮,都发生在木棉岛柔弱的身躯上,这一个个故事也铬在我的心中,令我心酸。

    木棉岛上的木棉花开得鲜艳旺盛,这被称作“英雄花”的花朵,也正如同洒上了爱国英烈的鲜血,有着纯红之躯,不掉色、不萎靡,让人不禁联想到木棉岛上的一个个爱国烈士。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书中的军统少将之妻锦若,在面对日军寒光利利的军刀,和要她写策反书的逼迫时,她大义凛然地笑了笑,毅然写下四个大字——“无限江山”,便直奔露台,纵身跃下......。一个英烈为了祖国,选择了死亡,离她深深爱着的祖国而去。她令我看到了甚至比宝贵的生命还珍贵的东西,就是一颗爱国之心。像锦若这样以身捍卫国家尊严的人很多,有岳飞、文天祥、黄继光等,为了祖国,可以什么都不要,最终失去生命,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反,一些为了苟延残喘、苟且偷生的人不惜出卖了祖国,结果一辈子,甚至死后无论多少年都遭到人们的唾骂,这与英烈们的巨大反差,形成鲜明对比,难怪会有这样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我们不仅要铭记他们,珍惜现在,更要从现在起有一颗爱党、爱祖国的炽热之心。

  • 10、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一)

    读《木棉流年》,品火木棉、血流年。

    日本人当时在中国非常嚣张,有日本籍就可以无法无天,只许自己欺负别人。不许中国人捡浮柴,不许中国人吃饱他们的行径太可恶了!

    阿贵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即使自己身负重伤,也要先关心牛回来了吗?阿宁平安吗?才会安心的去了。当他看到妹妹(阿宁)受欺负,就什么都不顾冲上去报仇,结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欧阳卓的爱国精神很令我感动,他一心救国、冒死起义,虽英年早逝,但他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我很敬佩他。

    梅雪能够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丢下丈夫赶紧离开,许多人也都这么劝她,但他宁愿死也要对丈夫不离不弃,这种精神何尝不令我们感动?

    明泽是一个很守信的人。为了信守誓言,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在他切腹谢罪时,面对死亡的坦然令我们惊叹。说明他还是有良心的,他认为用他的死来换《永乐大典》不落入日本人手中是值得的。我很敬佩他的舍生取义。

    月华的舅母简直太无情了!月华没有布袜、没有好鞋,导致她脚上长满了冻疮。她舅母却坐视不管还很嫌恶。阿宁给她了一双新布鞋,却又被她舅母拿走了。这样对待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简直太无情了!

    读《木棉流年》,你品到了什么?

    木棉流年读后感(二)

    《木棉流年》成书于2010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木棉岛上的一件件事,每一个人物依次登场,由一个个离去。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赞颂的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在这个挽救民族危亡的火与血的战场上,许多热前仆后继,演绎着雄壮凄美的木棉离歌。

    木棉花鲜红如血,傲立枝头,最后啪的一声落向大地。正像那些英雄们,他们有鲜红的热血和火一般炽烈的爱国情怀。福叔为儿子报仇杀掉假鬼子冯兴龙;欧阳卓率领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但遭当局猜忌;日籍华人藤田明泽暗中保护《永乐大典》,为此献身;还有血魂团的成员们

    书中也不乏巾帼英雄,梅雪救死扶伤,誓死追随欧阳卓,信守当年的誓言;茉莉与博文情投意合,为救他献出生命;茗香救济难民,(.org)出巨资给血魂团,不屈服于日本人和汉奸,保护文物古籍。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敬佩。

    这本书翻开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意在告诫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居安思危。鼓浪屿上木棉繁盛不衰,那一团团

  • 2019-09-20

  • 2022-03-10

  • 2019-11-06

  • 2021-05-1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9

  • 2023-04-28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13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5-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2-12-28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3-04-18

  • 2019-11-12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0

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2024不负流年·不诉离殇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