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似水流年读后感 > 地图 > 似水流年读后感,2024似水流年读后感
似水流年读后感相关栏目
似水流年读后感热门栏目
似水流年读后感推荐
似水流年读后感

(共 7479 篇)

  • 1、 《似水流年》读后感
    《似水流年》读后感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一开始看到此书题目,以为是励志的,确实也是励志的,只是是反面教材。一页一页看下来,开始有着美好的幻想,以为密斯脱黄会和密斯白在一起,不料黄惜时移情别恋,用父亲的血汗钱去讨好校花密斯米,甚至还为了她和父亲断绝关系,越看越气,越看越觉得男人不可靠!当然最后他也是付出惨痛的代价的,从因为老爹是农村的被密斯米抛弃,到和父亲断绝关系失去经济来源,再到和狐朋狗友一起逛窑子而患上花柳病,最后穷的当掉了所有东西只能去庙里过活。那里难免让人觉得辛酸,好在最后他还是有点志气的,做起了徒步旅行家。结局还是出人意外的,本以为他就会这样活活饿死掉!说说从本书得到的启发吧! 爱情---花钱买来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白行素,有修养有文学有姿色的一个女大学生,黄惜时没有好好珍惜,倘若他没有忘记他来北京读大学的初衷,那么他们一定是一对才子佳人。可惜,男性总是见一个爱一个,用金钱买爱情,大学期间只知讨好米锦华,不上课,不学习,变着法子向家里拿钱,还不敢承认自己是乡下人,甚至连父亲千里迢迢从乡下赶来看他,都只是把父亲安置在旁边的小间里,对别人说这只是一个父亲拖来送钱的下人。真是太太过分。从早到晚陪着密斯米鬼混,不带父亲游历名胜,甚至连吃饭都让父亲自己去小餐馆,自己却和密斯米大鱼大肉!这真是上好的爱情啊,爱的都忘了自己亲爹了。最后,密斯白还不是只是看上他的钱,得知他没钱便一走了之,甚至在公众场合羞辱密斯黄。这样的爱情,能叫爱情吗?而白行素,在密斯黄落魄时遇到还是充满关心。为什么人都不懂珍惜呢? 友情---书中惜时会患上花柳病,自是因为跟着那帮狐朋狗友们。邱九思那帮人在惜时有钱时极力巴结,借钱不还,努力从惜时那里占便宜;却在惜时落魄时不闻不问,拍拍屁股走人。这样的朋友是朋友吗?交友要谨慎,这句话似乎从小老师都有讲,可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辨别,有时候因为旁人对一个朋友的判断导致你也不想去和她亲近,而真的疏远了却又觉得很可惜。只能说且行且珍惜吧! 亲情---书中的亲情是最最让我感动的。惜时为了个女人和父亲断绝关系,可父亲从来没有向外说过惜时一句坏话,他到处传扬儿子的美名。好在惜时最后有志气,成了徒步旅行家,声名远扬,让父亲在村子里也添了光,还得了一块写着徒步旅行家黄惜时的父亲家。最后惜时终于体会到只有亲人才是不离不弃的,旅行途中生病,
  • 2、 似水流年读书笔记

    导语: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似水流年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篇一:似水流年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王小波的《似水流年》,他说,“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很多时候,我都像丢了魂一样,原来是没有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等到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四十不惑了。书中还借用主人公母亲的口说, “人就是四十岁最难过”,因为“那时候脑子很清楚,可以发现自己在变老”。我的确发现自己在变老,但脑子似乎还不够很清楚。那么,我能否不丢魂,能否不难过呢?或者说自己能否不惑呢?

    王小波还在《思维的乐趣》中写到:“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四十岁会是什么状态?我看到同学在微信群里展示聚会的照片,男同学高歌畅饮;我想起自己在球场上努力奔跑,突然觉得我们的努力都是在试图证明自己还没有老还可以疯狂。但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也许不应该害怕或逃避,我们能做的是可以延缓它们衰老的速度。

    我走在路上,一些宛如谚语般的句子从脑海里蹦出来,让我体会到思维的乐趣。

    我跑在黑沉沉的夜空下,头顶上的月亮像一盏白炽灯,身体渐渐热起来,心却慢慢安静下来。

    我听着耳机里的歌曲,歌声缓缓流淌,感受到了那些丰富的情感和无尽的时光。

    过去我计较得失,害怕受到伤害,现在我既不害怕付出也不担忧得到。

    过去我总想战胜孤独,现在我既不想征服它也不臣服于它,我们和谐相处。

    过去我纠缠于两个人的世界,现在我看到了内心和心外广阔的世界。

    现在,我突然发现还有那么多好的书籍和音乐能让自己喜悦,远远胜过对另外一个人的感情。

    现在我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内心的安宁,基本上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关系。

    “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是的,这些就是我要的生活。

    四十不惑,对于很多

  • 3、 《追忆似水流年》读后感1000字

    终于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掩卷的刹那,时间会停留么?而我心中为你奔涌着的情感却无法停息,如水的节奏在寒冷的冰层下继续潜流着,带着散漫的心意用文字为你编织一件件暖衣……

    多想用简短浓郁的诗歌为你而舞,可我害怕它如火的猝然,不,我要小心的将情感缓缓地衍生在你的时间里,不让你有丝毫的负重感,轻松上阵,在你的梦想之路上英姿飒爽,只希望我为你编织的暖衣能在你的胸怀留下一点点瘙痒和温情……

    普鲁斯特用晚年的寂寞写就了一部伟大的充满诗意般的作品,他是在时间抗衡,同时用在留住那些美好的时光,重现生命华美的篇章。而我却想和你一起飞翔时间的前站,用追忆的目光细细记录下一寸又一寸的光阴,为我们共有的暗潮建造一座崖岸,让每一个月满之夜,任我们欢愉的潮水尽情的拍打戏耍……

    整部书是一个无比宽广的花园,而其中的每一节文字都是一个精妙的角落,随意翻到哪一页,都能找到你所赞叹不已的精妙文字。这就是本书的奇妙所在,浩瀚之中不失之于细节,天马行空而自有节奏。

    这样的书,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读,每一次读起,都会有新的收获,体会到新的精妙之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看到书名时便想起很多,那些人和事一股脑儿堆积眼前,形形色色,分辨不清。这本书是我喜欢的,正在读的,永读不完,它太长,又有意思,你也别想着摸清它轮廓。里面的故事像穿越多年发生在身边,不由自主把周围人纷纷对号入座。记起《小王子》里的话“那时太小,还不懂得如何去爱她”,又讲到“我不知道我怎样才能走进他心里,不知何时才追上他的思绪,再一次和他一起向前走”,而哈姆雷特临终前对挚友说,我死了,你还活着,把我仇恨的缘由让那些不知的人知晓,并且他又重复一遍,你若真的爱我,就在这严酷尘间,将我的事情传扬。当我再把已知的回忆,光怪陆离的故事,同引人深思的话相联系,我发现这种感情如黄沾所描绘的少年故事“你爱谈天我爱笑,又带一点惘,那是我们落魄美丽的天堂”。这种纯粹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述“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他们为非作恶,而是他们犯了错误”。往往,这种错误是心智所致,是必然,而且这种错误让我们在成长过后回首,不至于惊呼少年时一无所有。想起我们在追忆,却永远赶不上它的脚步,不明白它在说些什么,却每次都在想着自己的事,跟着故事片断的发展,奇妙的组成了关于只属于自己的似水年华。不知道,要用多久,去追忆似水年华?

  • 4、 读后感大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整整一周的苦读,终于囫囵吞枣地啃完了桐华的长篇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我仿佛来到了80年代的世界,80年代的童年。

    罗琦琦自小与外公同住,孤僻的性格让父母冷淡甚至惧怕,因此她的成长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成绩有限,拉帮结派的校园;另一个是游戏机房、k歌房、混混们斗殴泡妞的社会。而特殊的经历也造就了她的蜕变成长。她变得自尊自爱,勤奋努力,聪慧自信,理智中不失真诚,坚强下带着温柔,而在这一切的美丽下面,琦琦还藏着倔强偏激,甚至自卑狠戾的一面。

    琦琦一直觉得她很幸运。尽管遇见过小学自私,素质底下的赵老师,但是她仍然遇见善良耐心的高老师。尽管父母对她不闻不问,只偏爱小女儿,但是她却在游戏机房里遇见亦兄亦友的小波。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许小波。桐华略悲情的文字,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他果断、坚持、隐忍以及无奈,它是一个混混,却是一中的优等生。他与曾经的黑社会老大结拜兄弟,但是依然不肯纹上无法剥离的纹身。他认定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陪了琦琦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年,如果不是他,我想现在的罗琦琦说不定早已走上歪路或是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可以说,琦琦的性格都是他一手打造出来了。可是为了琦琦的未来,惨遭陷害的他无奈放弃大学,决定与琦琦绝交。是的。他们打牌总在一家,小波的破自行车后座总属于琦琦,两人都喜欢看书,常常一个躺在沙发上,一个坐在台灯前,各看各的,互不搭理,偶尔抬头时看对方一眼,有时候对方一无所觉,有时候实现相撞,相对一笑,继续各看各的书;小波教琦琦滑旱冰;琦琦人生第一支舞、第一双高跟鞋、最美的裙子都是小波给的。可是,小波依然知道被开除学籍,放弃高考的他已经跟琦琦不是一家了。可是,这如同长兄一般的小波又能放下琦琦呢?即使绝交,琦琦的放学路,背书的绿化林都有一双隐蔽在一旁的眼睛。

    成长本就伴随着痛楚,坚强本就是层层伤口结下的厚茧。小波最后的绝交就像之前的每一次开导一样,促进了琦琦的成长。所以小波是其实既最理智的人,也是最受人尊敬的人。

    最后,只觉得这句话很好。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希望最爱的琦琦和小波都能永远热爱着生活。

  • 5、 流年似水,匆匆一跃_读《匆匆》有感800字

    流年似水,匆匆一跃_读匆匆有感800字

    夜很静,钟表的指针不急不慢地踩着自己的节奏“滴答……滴答……”游走了一圈又一圈。是的,今夜我又失眠了。索性起身开了台灯,坐在书桌前发呆,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

    是朱自清的《匆匆》,?之前一直忙,没有时间好好看看书,今夜就伴着银色的月光,静下心来看看吧。《匆匆》是我特别喜欢的文章,语言清新含蓄,节奏感强,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他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从“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等自然现象中提出对时间的疑问_“时间去哪儿了?”

    作者便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探寻答案,却发现一切都太匆匆了!太阳在不经意间挪移着,日子就这样从水盆、饭碗、手边、脚边溜走了,即使是惋惜着它,时间却在叹息声中流去……时间走得太快了,作者开始感叹岁月的匆匆和人生中的无奈。《匆匆》以散文的形式,抒发了作者自己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不矫揉造作却令人深思。

    是啊,“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的罗盘飞快旋转,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娃娃,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再到四处奔走的奋斗青年……我们渐渐长大,却没有认真的握住时间的手。孔子早就教导我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是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时间静悄悄的跳着自己的舞步离去,可是我们却没有在意生活这支舞曲的节奏。蓦然回首,往往没有等到那灯火阑珊处的伊人,却看到镜中衰鬓已先斑的自己,再感叹和惋惜逝去的年华为时已晚。所以莫要辜负美好年华,在有能力学习的时候努力地去学习,在能奋斗的时候尽情地去奋斗,在能实现梦想的时候潇洒地去实现梦想……毕竟,岁月不回,年华不复。

    读完这篇《匆匆》,天已泛白,望向远处,看见太阳静静地、慢慢地以自己独有的庄严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匆匆》中感悟到的,我会时刻铭记,流年似水,匆匆一跃,要有效地利用时间,去做让人生有意义的事。

    本文运用了写作读后感的基本手法:引、议、联、结,让人感悟到《匆匆》这篇大家作品中的人生道理,时光飞逝,我们要好好珍惜。

  • 6、 水流影在读后感

    水流影在读后感

    《水流影在》,这本书的确是个好书,有兴趣的朋友,请与我一同品味!人世间,书籍浩如烟海;我读的书,也多如繁星。而令我情有独钟的,是一本叫《水流影在》的小说集。

    《水流影在》这本书,好在哪儿?打开就知道!

    这本书是少年创作集,全是我们青少年自己的语言,简单易懂但是意味深长:里面有一篇文章《友谊天长地久》,令我十分感叹!这个故事的开头用美丽的音符点缀,令人心旷神怡。故事里写了作者的小学时光,生动地的描绘出他与好朋友:丽丽永远心连心,他们一起经历风吹雨打,共度美好时光。但是一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分开了:丽丽考上了钢琴10级,父母将她带走了,作者难受地送丽丽来到了机场,挥泪告别。这段友谊多么纯真,多么美好!正如歌中所唱:朋友一生一起走!相信友谊是没有距离的!朋友之间,心灵相通!

    还有许多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都汇集在了《水流影在》这本书里。

    我们要珍惜童年时光,毕竟它是短暂的,而这本书里,我们的童年将永远铭刻在内。

    《水流影在》,这本书的确是个好书,有兴趣的朋友,请与我一同品味!

  • 7、 流年读后感
    流年读后感 张一敏 我带着对成长的渴望,拜读了莫国辉大哥哥笔下的《流年》。 流年读后感 张一敏 我带着对成长的渴望,拜读了莫国辉大哥哥笔下的《流年》。 书中的故事就像扉页上淡黄的纸张,灰色调的人物画像。让我沉浸在喜悦、悲伤的故事情节里,也向往书里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他笔下镌刻的人物栩栩如生,调皮可爱的侯童、朴实勤劳的妈妈,崇拜爸爸的周小坤、亲密无间的阿伟,阿培(尽管阿伟,早早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年少时都能有像阿伟,阿培这样的朋友陪在身边,真好,是一辈子值得回忆的事)。哦!还有侯童藏在心底的“小恋人”丁瑜。 在这本远离我们童年生活的书中,我喜欢墨笔渲染最多的人物——侯童,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性格各异的朋友,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面对这些朋友他总是从善处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不指责也不盲从。候童很睿智尽管有时懦弱、有时狡黠,可他懂得把握尺度,善于思索所以他和曾经的伙伴们走向了不同的命运——人生。 如果侯童是幸运的,那么阿伟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一个“坏小孩”他好斗,偏激,不爱学习,但他讲义气重感情。在阿伟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因病去世了。跟着年迈的祖母,粗暴的爸爸生活。“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温暖哪里找”没有妈妈的疼爱让阿伟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在没有人管束使他时,他就像脱缰的野马把握不住道德,道义的尺度被黑暗世界无情的吞噬。阿伟带着不甘匆匆走完了他不完美的人生。看着阿伟的结局我不禁伤心不已,(如果这个世上有天堂我希望阿伟能在那里遇到他的妈妈,在母亲的怀抱里他的心就不会冰冷,他的生活也会变的灿烂光明)。 这是一本讲诉乡村孩子童年的故事,他们生活的土地贫穷,家庭也平穷,但依然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享受着着惬意的童年生活。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会有不平等和让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往事。侯童,阿伟,阿培用纯真的友谊印下了童年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桃园三兄弟,一人有难另外两个就会奋不顾身的去帮助伙伴。虽然他们不够强大但他们依然荣辱与共,齐心协力的打败了“蛇王”儿子。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有光明也有丑陋的黑暗,更有我们无法改变的命运。故事的结局让我觉得遗憾不够完美,三个手足情深的伙伴因为性格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他们的命运让我新潮跌宕,
  • 8、 《流年》读后感
    我带着对成长的渴望,拜读了莫国辉大哥哥笔下的《流年》。这是一本讲诉乡村孩子童年的故事,他们生活的土地贫穷,家庭也平穷,但依然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享受着着惬意的童年生活。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会有不平等和让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往事。侯童,阿伟,阿培用纯真的友谊印下了童年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桃园三兄弟,一人有难另外两个就会奋不顾身的去帮助伙伴。虽然他们不够强大但他们依然荣辱与共,齐心协力的打败了蛇王儿子。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有光明也有丑陋的黑暗,更有我们无法改变的命运。故事的结局让我觉得遗憾不够完美,三个手足情深的伙伴因为性格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他们的命运让我新潮跌宕,如果让我续写结局一定是所有的人经过流年,过上幸福的生活 流水的光阴,花开花落的日子,这就是我们不一样的童年,不管是开心还是悲伤都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记载下了酸甜苦辣,这些往事就像发黄的书页,褪色的相片映在我们的里
  • 9、 木棉·流年读后感

    【篇一: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成书于2010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木棉岛上的一件件事,每一个人物依次登场,由一个个离去。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赞颂的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在这个挽救民族危亡的火与血的战场上,许多热前仆后继,演绎着雄壮凄美的木棉离歌。

    木棉花鲜红如血,傲立枝头,最后啪的一声落向大地。正像那些英雄们,他们有鲜红的热血和火一般炽烈的爱国情怀。福叔为儿子报仇杀掉假鬼子冯兴龙;欧阳卓率领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但遭当局猜忌;日籍华人藤田明泽暗中保护《永乐大典》,为此献身;还有血魂团的成员们

    书中也不乏巾帼英雄,梅雪救死扶伤,誓死追随欧阳卓,信守当年的誓言;茉莉与博文情投意合,为救他献出生命;茗香救济难民,出巨资给血魂团,不屈服于日本人和汉奸,保护文物古籍。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敬佩。

    这本书翻开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意在告诫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居安思危。鼓浪屿上木棉繁盛不衰,那一团团火焰背后正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木棉花的血性与刚烈正是英雄们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英雄隐去,魂归故里。人们会永远记住火红木棉,血色流年。

    【篇二:木棉流年读后感】

    最近,我在图书馆借阅了《木棉流年》,它好似一杯香茗,入口清新甘甜,回味却又夹杂着些许苦涩,令人思绪万千。

    《木棉流年》讲述的是日寇侵华时期,木棉岛上发生的故事:因为瘟疫而远走他乡的小姑娘阿宁被送到了木棉岛,寄养在番婆家里。在这里,她听到了一声又一声的历史咏叹,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往昔故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虽是女子,却有男人所不能及的忠烈;她们虽柔弱,却在日本人残忍的酷刑面前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前行,对死亡毫不畏惧。在木棉岛的血色流年中,她们宛若那血红的木棉,虽柔弱却十分坚韧,鲜红似血,傲立枝头,坠落时毫不留恋,义无反顾。

    在战争中,危急时刻,总有许多英雄置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而这些英雄,是正义和尊严,他们是黑夜中的一束微光,指引我们向前,告诉我们:人要有尊严,不能屈服于任何人,即使身处绝境,也要有一种不屈的气节,在众多磨难前坚韧不屈,顽强向上。

    在万千思绪中,我仿佛看到若血

  • 10、 《木棉流年》读后感

    去年暑假,我读了《木棉流年》这本书,它就像作者李秋沅打开的跨越七十多年的时空隧道,带我来到正被侵华日军践踏的木棉岛。战争、瘟疫、杀戮,都发生在木棉岛柔弱的身躯上,这一个个故事也铬在我的心中,令我心酸。

    木棉岛上的木棉花开得鲜艳旺盛,这被称作“英雄花”的花朵,也正如同洒上了爱国英烈的鲜血,有着纯红之躯,不掉色、不萎靡,让人不禁联想到木棉岛上的一个个爱国烈士。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书中的军统少将之妻锦若,在面对日军寒光利利的军刀,和要她写策反书的逼迫时,她大义凛然地笑了笑,毅然写下四个大字——“无限江山”,便直奔露台,纵身跃下......。一个英烈为了祖国,选择了死亡,离她深深爱着的祖国而去。她令我看到了甚至比宝贵的生命还珍贵的东西,就是一颗爱国之心。像锦若这样以身捍卫国家尊严的人很多,有岳飞、文天祥、黄继光等,为了祖国,可以什么都不要,最终失去生命,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反,一些为了苟延残喘、苟且偷生的人不惜出卖了祖国,结果一辈子,甚至死后无论多少年都遭到人们的唾骂,这与英烈们的巨大反差,形成鲜明对比,难怪会有这样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我们不仅要铭记他们,珍惜现在,更要从现在起有一颗爱党、爱祖国的炽热之心。

  • 2019-10-17

  • 2019-09-20

  • 2022-03-1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4-1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4-1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1-12

  • 2022-01-31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0-01

  • 2019-10-29

  • 2019-09-26

  • 2021-08-20

  • 2023-05-03

  • 2023-04-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似水流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似水流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似水流年读后感、2024似水流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