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高中乡关何处读后感 > 地图 > 高中乡关何处读后感

高中乡关何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乡关何处》有感:离殇。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读《乡关何处》有感:离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离 殇

——读《乡关何处》有感

八(6)班 武文骢

日暮里尽染了离殇,江如旧,人空瘦。

——题记

送离、告别、感伤,这是离殇。

夜未央,灯初上,雨打得落花伶仃,曾经的岁月,都成了泛黄的胶卷,生命轻轻的在觥筹交错间,已成为彼此离殇的悲凉。

“不用述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离殇从来都是用酒、泪、血书写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这么用酒祭奠与杨公的离殇。

多少年后的野夫,在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的怒夜里,他开始写作,就着风和雨、酒和泪写他心目中凄凉的离殇:“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的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失踪了十年的“不知暴尸在哪片月光下的母亲”,一直是他最痛楚的回忆;“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在大伯已然成灰十八年之后,他依然被这一些故事压迫得艰于呼吸;二伯服刑二十九年后,“老得忘了自己的罪名,已失去了土地,也没有房子,放羊维持风烛残年直至死去……”夜为他降下了雨,点亮了一夜孤灯。

作者用心中渗透的血心力交瘁地叙下故乡·故人一生一世的离殇……

【坟灯·情殇】

薄暮里,曲折的小路,掩映着坟头的小灯,在渐暗的天色中摇曳,次第点燃小城里的隔岸烟火,小小的烛焰,仿佛那伶仃的魂,无力度过异乡长夜……

作者为他的外婆点亮了坟灯,照亮异乡的漫漫长夜。他的外婆,这个缺恃无故的少女,因祖辈的童年之谊,被托付给了这个负心汉。外祖父是个士兵,担任过蒋公的侍卫官,一身荣誉加于己身。他在外参军,她不离不弃;他锦衣玉食,她拾棉纺纱;他寡情薄意,她一笑而过。

十八年的坚贞相守,只盼河清海晏后的团圆幸福。可惜啊,东风不与周郎便,最后倚门守靠留下的,只有一纸休书,但她不怨不弃。

与母亲的刚烈如山相比,外婆仿佛温婉如水。在外祖父被击毙后,早已被休的外婆却迎着他的棺材,一脚一步地迈进了鄂西深山,将一切的爱恨情仇都付之流水。隐约觉得她与卓文君有几分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无力的女人,都在期盼着早归。她隔了一整片的苍茫,思念跨过神州寸土记挂着他,卓文君呢?有人说她用一点一点的心意,织成一缕一缕的红线,牵扯着他的回眸一笑。她们的梦,她们的诉说都是一般的,他们扯不断的痴情,是一般的。

但她们不是同样的人。

外婆选择了隐忍,倚门守候待郎归。为了这个红头纱外的人穷尽了一生,她为了他而含辛茹苦,她为了他不舍坚贞。

卓文君呢?被一曲《凤求凰》私定了终身,患难与共。她却不是水雾中的女子,他背信弃义,寡凉无情,喜新厌旧,她写一首《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禅诗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聪慧的她,又怎是风尘女子所能比拟?

她们终究还不是相同的人。

在这段婚姻的围城里,卓文君是圆满的、幸福的,外婆是殇情的,她在终身的守候里没有等到外公的回心转意,她太温婉了,不懂得也不会写诗述衷肠。但外婆比起卓文君的心思缜密、机警聪慧,则多了一份大度与宽容,她注定能参悟生死,在一个生死的高度俯瞰众生,在与外公的离殇中获得内心的豁达与平静。

【坟灯·天命】

古话说:“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时,同时也为你开了一扇窗”,饱受情感折磨和世事沧桑的外婆,总算是在汪营雨纷纷的青石小街上,得到了她摇摇欲坠的幸福。

没电的小镇中,木楼上的小油灯摇曳着唐诗宋词般的慰藉,作者的古典文艺---据他来说,完全来自外婆如歌如泣的早期教育。民间的戏曲话本,仿佛折射出她的悲欢离合。

我们是不请自来的异乡人,但是外婆的善良让我们很快融入了这个社会,并赢得周遭人的尊重。她的善良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天生具有佛性。她是一个没有仇恨的人,她不记恨负心的男人,也不记恨架上机枪的“造反派”。她不求人,却从来不回绝向她寻求帮助的人。

小的时候,作者曾不止一次拉着乞丐往家里跑,当然,作者家也不是有钱的,而外婆总能想办法满足他的乐善好施,呵护着他的自尊,外婆的善换来了整个家庭的美满,无论是“我”的结核穿孔,还是对于父母的“批斗”,都随着外婆而逐渐好转。

只是可惜了,好人无好命,我去临县开会,外婆坚持着要为我送行。在反复读到这一段时,总能隐隐预感死神突如其来的脚步,拿捏不准什么时候挥起索命的链锁。

外婆还是没熬过这个关口,在十五天后的早上,她就慢慢地,慢慢地,静静地睡了过去。

每次看到这里,总不由得想起我与外公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次,我们从千里之外的温州回到故乡宜宾,当时,外公家住在5楼,我和妈妈本想一起将笨重的行李抬上去的,外公却执意要自己一人提。看着外公提着沉重的箱子,少说也有十五公斤吧,慢慢喘息着,一步一步往楼上挪。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被风打残的树叶,寂寞中浮出一丝凄凉以及一丝不祥。

那个场景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外公花白的头发是地上的雪一般,茂茂密密的。但仍有几根不肯服老的,仍似黑色的身躯挺拔着,竟没有一丝杂质。沧桑的脸庞如叶脉般,密密麻麻的皱纹似运河一般深浅不一,如同七十年来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人生经历。依然纤瘦的胳膊,用力提着沉重的行李箱,也不知是靠多大的毅力完成的……没想到,那次一别竟是永别,再次见到外公时已阴阳相隔……

每个墓碑都有一个故事,悲伤的作者为她至亲的外婆书写了碑文,然后用很牢固的水泥修成了一所佳城。四十九天的夜近黄昏,四十九夜的殇别,作者始终按照土家族的风俗,在外婆坟前点上一盏悠悠地小灯,然后跪在外婆的坟前烧纸鸣鞭,以此来寄托内心的悔恨与哀思吧,对于一个来不及报答的人,最后都是用守灵的方式来圆满的。

我的思绪又飞回去年,听闻外公去世的消息,我们连夜赶回老家,来到外公的灵堂里,灰色的地板有些杂乱,素净的灵牌上方,悬挂着几个具有吊唁意义的大字。清一色的绿,清一色的红,绿色是幽幽的,红是淡淡的,有一种不张扬的哀思。案几后面,颜色暗淡了,烧纸钱用的大火盆积满了厚厚的纸灰,火苗跳动着,越发显得狰狞。空灵的灵柩凄凄凉凉,单调的花卉,有点叫人可怕,似乎使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阴阳相隔时的悲伤,无奈,彷徨,后悔又挽留。外公那黑白色的照片被装订在墙上,惨白的笑容,似乎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寂寞在扩散,逐渐感染了每一个人。

已经一天一夜了,灵堂里各路的亲戚都在以守灵的方式悼念着外公,几乎彻夜未眠,真的不知道是因为睡眠不足还是哭肿了的双眼,一副憔悴相。去年的我还难以理解大家为什么都不肯睡,读到这里,内心才明白:人总是这样去爱一个人,总认为自己还有足够的机会去报答养育之恩,但当厄运骤然降临之时,才发现一切为时已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即使你在这个过程中已不可挽回结局,但一个最亲爱的人在你怀里呼出最后一口气时,你还是难以接受,人的弱小不堪一击,有谁能躲过无常的勾魂幡呢?

照亮异乡长夜的坟灯哟!

【畸人·桀骜】

畸人,“畸于人而侔于天”,在人世间孤独无匹的他们,却与天道完美契合。

刘镇西老刘,就是这样一个畸人。圆睁着双眼像怒目金刚,拒绝策杖旁若无人地横行于闹市通衢。

初见老刘时,我确实被作者放荡不羁的文笔所震慑了。作者写他初遇老刘时,他近乎无理地夺走了作者手中的《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在与他谈论《牡丹亭》后,这个孤僻的人,竟紧紧握住我们的双手,强拉着我们进了一个歪斜的小车门,眼见老妻不在,乃取斧头一柄,口中念念有词: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一斧头劈开大门,杯茶订交,成了头颅相许的朋友。初次看来,不免疯癫,谈笑之间就忽而杯茶定交,劈开家门。

真是妩媚。

每看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想起竹林七贤,他们在竹林里杯酒定交,放荡形骸,抒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老刘实在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阮籍一样用青白眼看人,青少白多的眼珠,好像是对这个社会的蔑视与不满,在这个不同于竹林的鄂西山中,他的桀骜,屡屡在一番慷慨陈词中将他送入桎梏,像嵇康在桀骜看世中,逝在了广陵散的曲调中。

文中作者对他的一段描写:约略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额上皱纹深刻如横写的川字。绝对看的出的一种悲苦。早在1958年,他因同情右派乱说“反动言论”被劳教三年。1976年打倒“四人帮”,他被叫去谈这件事的看法,老刘总是一生耿介磊落,带了一床薄被,在衙门里侃侃而谈,自然获得刑八年。

出狱后,他在搪瓷碗盆上烧字养活妻女。一个单位在烧过后就不会再烧,这种手工艺者自是到处流浪。老刘的箱子与众不同,青灯夜雨的日子里,屈子的《楚辞》一直伴随着他艰辛的自我放逐。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越走越远的,倦游,归来,小坐,倦游。

社会分为俗人和畸人,俗人则是维护现实,在风里像麦子一样点头哈腰,俯仰随人,排挤异类。畸人则是不随和于世俗,在他人奇怪甚至鄙夷的眼光下抬头傲然活着,活出自己的色彩,存留着魏晋风骨。在《世说新语》中:北边的阮家很富,南边的阮家很穷,北阮晒绸缎,南阮晒大鼻禈。北阮于是嘲笑南阮,北阮乃是俗人,南阮则是畸人。俗人嘲讽畸人,畸人只能隐于市井,林中纵情度日。

老刘的一生几乎没有摆脱过贫困,底层人民的一切苦难他都尝尽,但他从未自怨自艾,艰难却又艰苦地活着,始终面对一切厄运。

就像苏东坡一样,他用笔叙述着一生流放的经历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是以为他做好了准备,其实不然,他一次次站起,一次次被打得更痛更狠,他却一直笑个不停。

真是乐观。

而今,他每天长歌穿过闹市,在世人眼中像个疯子一样自得其乐……

这是这个世界与畸人的离殇,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楼林立、科技在不断更新,但这样的世界却容不下畸人,畸人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发少了,周围都是嘲讽的俗人。纵有千里马,却再无伯乐;纵有伯牙,却无子期;纵有夷吾,却再无叔牙。世上还有多少畸人在叙着离殇?

【畸人·咏歌别】

与畸人的每一次离殇,都充满凄风苦雨:

第一次,武大毕业作者去海南,老刘像初见一般硬拉着我去他家作别,像头犟牛一般,为了回报我对他的恩,他拮据,自己不吃为我饯行。一曲二胡,一间陋室,一首缠绵回环的长歌,我们就这样涕泗地低泣。

真是酸涩。

第二次,作者出牢后两手空空,老刘生意不顺,被迫改行做肥猪增大剂,两人布衣一场,还得各奔东西,恰值我要轻身远行,便带了外婆的遗骨一同去。拾骨迁坟这些事,又找了老刘,毕竟十年岁月一场,老刘瞎着老眼,在那里一点一点刨土,轻轻背着骨殖,再次挥泪而别。

第三次,老刘的孩子分别工作成家,每月寄些钱回来,攒够了几千元,总算买了一个破房子,第二年就可以搬进自己的房子了。这对苦难夫妻,总算熬到了尽头。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吧,好人在一生劳累过多,唯一的奖赏就是晚年平安无事。只是啊,命运与他们,实在太过薄幸了。

次年,老刘鼓盆而歌,送走了他失足摔逝的荆妻。而他的日子愈发不能自理了,骤临老境的他,也无奈地搬进了福利院。时年我在大理,其女儿在西双版纳,他就决定暮年游滇。与我在夜雨寒窗下检点往事,二人再次泪满青衿。

咀嚼着作者与老刘的三次别离,充斥着诗酒与二胡的凄凉悲苦,文人之间的心心相惜,每一别似乎都是生离死别,忧伤得仿佛挽歌,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的挽歌?

我不仅想起了刘禹锡与柳宗元的离别,二人同时被贬官,刘禹锡在好友“以播易柳”的鼎力相助下,改授连州。二人遂结伴南行,一路上遍游诸景,诗酒相依。从江陵下长江,入洞庭,逆湘江,至衡阳,二人即将分道扬镳,故彼此依依不舍,几度诗酒唱和。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岁晚当为邻舍翁”柳宗元在这首《重别梦得》中深情回忆二十年来两人的默契与亲密无间,对未来携手相伴田间充满几多期许。“歧路”两字无比辛酸地写出两人虽然不舍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难以相见的事实,憧憬中夹杂着几许凄凉。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相伴田间,互为邻舍的期望将再也无法实现。

古代文人为我们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离殇,他们是高适与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是孟浩然与朱大离别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赠送宝剑的深情;还是王实甫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凉……这种挚友之情,在离别的衬托下,有如夜空中的明月,又如黑暗中的烛光,千百年来照亮了那些颠沛流离的文人们的一片天空。

朋友即将远别,一曲二胡,一杯酒,此情此景的凄苦枯索景象,不禁为之黯然垂泪。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野夫用崔颢的长叹作为书的题目。崔颢郁郁不得志,终生落拓,对故乡有种渴求,仿佛这就是极乐世界,任何人归家都可以补足一些失去的东西,一些得不到的东西。

但野夫永远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的世界从一出生就笼罩着离殇的悲情。他曾经有妻有女,家庭美满。他干过四年刑警,做过六年牢;干过摆书摊的正事,也干过泄露国家机密罪的恶事。一切灯红酒绿散去之后,却只有一个破碎的,辛酸的故乡——父亲逝世了,母亲尊严完满的投进了东流的大江,故友如波,那个不拘泥与世俗的奇人,也被暴涨的洪流吞噬……故乡变了,不再是那个靠山的小城,从前的日色已成过往,夕阳西下日渐黄昏,小城的宁静被喧嚣取代,铜臭溅满了夕阳能照到的地方,畸人渐行渐远,俗人坐拥江山。或许只有山上的点点古墓,还在唠叨着昨日的风华。这样的故乡,野夫还抱着同样的感情想要投身于怀抱吗?真是玩笑。

我想作者取名《乡关何处》,并不是真的想回到故乡,多半是一种祭奠,一种缅怀。记叙下故乡的前世今生,用酒来祭奠刚烈者,用剑来祭奠仗义者,用诗来祭奠多情者。我很佩服李白的这一点,用酒,用剑,用诗来祭奠那失落的故乡。作者用文来祭奠故乡,他并不想怎么去转变那极难逆转的事实,求个心安吧,正如苏轼曾言“吾心安处便是吾乡。”叙完了,心安了,从此以后即使旅居他乡,也不再为故乡悲伤。于是野夫成为了那个在离别的痛苦中得到滋养的人,在与故乡·故人一次次的离殇中日渐心安,并昂首走向未来,用自己的笔在激情驱使下完成一篇又一篇震撼着人们心灵的佳作。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出自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用以表明自己希望通过写作来对抗外界的恶,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从而寻找到内心的安定与满足。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世界都存在着离殇,生老病死,远走他乡,悲欢离合一次次在心灵里告别,又一次次重生,让每一个人都在轮回中昂首走向未来,这就是离殇的态度。

离殇是心痛而又洒脱的,心痛在于这是一道对于故乡的故人、故事的一种告别;洒脱则是挥泪斩过去,仗剑走天涯,这就是离殇的心境。

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乡关何处》(精选)


野夫是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没有江河般的波浪翻滚,有的是脉脉的清流,带你走回到故乡的路,顺着时间,逆流而上。

有人说时间是最残忍的,它会把回忆像剥洋葱一样带着血丝剥到你的面前。读野夫的故事,会有那个时代的风扑面而来。

他说幽人苏家桥,总让我联想到竹林七贤。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和自由。说阮籍猖狂,不拘礼,是他厌弃世俗的晦暗。他作《东平赋》、《亢父赋》,借风土之污秽,言社会之黑暗。苏家桥虽曾做得老师,学问也高,那行为方式却极不相称。真悲真喜,敢怒敢言,却也有真性情。这位苏老师好酒,酒后的行为更为任诞。不过也不及阮咸与群猪共享大盆饮酒,那情景略想一想就令人忍俊不禁。苏家桥还有魏晋裸袒之癖好,未服用五石散,仅饮酒就燥热不可耐。这样一人,或许只适合生活在那个风度时代,享受自己真正的自由。

自由其实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比如不想做官,不想当值。

野夫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奇人”,不,我们应该称他做“神人”。在这个英雄气概几乎荡然无存的末世,出现这样的侠骨风气之人是精彩之至的。他就是王琪博,兄弟眼中的“王七婆”。

听名字,并不觉得这是个出彩的人物,却掩盖不了他一生的光华。酷爱带刀,瘦削高挑,骨子里透出的狠劲儿。我想不到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人到中年仕途失利,转而写诗作画,却仍能弄得出名堂来。野夫说过写诗时他是琪博,玩儿刀时他是七婆。这个奇男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三十年里游走于诗与刀之间,不怕失败,不怕衰亡。他身上有烈性,烈得像俄罗斯的伏特加,又经得起沉淀与存放。越久,越烈,越洌。少年时,他拔刀护母;上学时,成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年过三旬,生意场上失利,仍能从头来过。王琪博是生来就懂得拼杀的人,他相信,世上没有什么能拦住他的。哪怕是油尽灯枯时,也依旧身手矫健,和兄弟们重返张扬的青葱岁月。

过着刀头舔血,臂上刻诗生活的人,不由得让人敬畏三分。

无论如何,都要生活下去,没有永远都输的战斗,这是王琪博能告诉我的。

“窗外是行进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我在生活,我还将生活下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有人愁。所谓故人,在故乡。

读《不负流年·不诉离殇》有感


读《不负流年·不诉离殇》有感

八年12班 曲畅

前几天,我刚刚读完一本由李清秋编写的讲述杨绛先生一生的一本书《不负流年·不诉离殇》。

书中刻画了虽家境优越却仍在乱世中人淡如菊的杨绛。她从小饱读诗书,落落大方,深受父亲喜爱。杨绛先生阅读大量书籍,就连回国做教授时也整日在图书馆学习,因而她精通四国语言,创作大量文学作品,永恒的铭刻在人们心中。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若无书籍、无知识,哪有无穷无尽的历史经典呢?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很难认识到这一点。许多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千方百计地阻挠孩子读课外书,甚至个别家长还会挖苦到:“学习还没学好呢,整天净想那些没用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杨绛的原因。试问,如果我们能够多读书,写作文时还会出现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场景吗?如果我们多读书,还会出现与长辈老师见面时尴尬紧张的局面吗?谁又能说读书对人们有害呢?祖国的未来与希望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才华浅薄,不能出口成章、满腹经纶,那么我们的未来将是多么昏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会全力以赴,多阅读一些书籍,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不敢说像杨绛先生一样在有空时泡在图书馆整日阅读,但我会竭尽所能分秒必争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杨绛淡,淡如菊,在人生金秋绽放,我不敢说做杨绛先生那样的女子,但我会把她定为我前进的方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句老生常谈的话蕴含着一定的道理。让我们畅游在书的海洋,用一种更为平和的方式感受世界纯天然的美!

博览群书,我要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像杨先生那样,以不张扬的姿态丰富自己。

还能回到原点吗?——读《乡关何处》有感


还能回到原点吗?——读《乡关何处》有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诗人崔颢在登临黄鹤楼时的所思所想。也许如今的现代人对于家乡那种“月是故乡明”的偏爱之情已逐渐消失。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乡到底身处何方?脑海中是否还有故乡山水之影呢?于他人,或许你的故乡并不是最美,但于己,故乡理应成为最闪耀的那颗星。别让自己在冥冥之中丢失了最初的起点。

你好!童年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你还认识我吗?还记得那时,我们一起在夕阳下奔跑着、追逐着,爽朗纯真的笑声充斥在耳畔。一起玩过的跳房子,写“王”字,躲猫猫……被小伙伴推到了那“呜呜呜……”的哭声,身边的你站着一脸的委屈,为了哄我,还塞给我几颗你最爱的糖果。那时候的世界,是糖果色的,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隔夜仇,没有心事,整天嘻嘻哈哈,小小的心灵像泉水一般清澈见底,没有沾染一丝污浊。然而如今,或多或少地也长大了不少,也明点事理了。但仔细想想,我们口中的事理到底是指什么?我不禁哑然失笑,事理似乎是踱步于追名逐利,是在融入世俗社会,假惺惺的赔笑,赤裸裸的人性完全暴露出来。若真是这样,那我想还不如回到原点,像历史上的隐士一样,把自己安定在一个祥和,安静闲适的“世外桃源”中,不过这现实吗?

妈妈总是惦记着住在老家的外公外婆,这点从她三天两头往那边打长途电话便可知晓。妈妈是知孝的。她也渴望回到故乡,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外公外婆还健在,所以她还能找到自己的最初,不至于沦落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凄凉境地。如今在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每逢春节佳节都会回家,他们深知那时他们的家,是他们的原点。无论身处何方,总是会心系家乡。

不过身边也有不少例子,让人觉得悲哀。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当问起他的中文名,顿时语塞。他们一味的追求国外生活,却忘了自己骨子里还流着中国人的血!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家乡细洁的泥土,家乡清澈的湖水,家乡热流的炭火,曾经铸过无数美丽载体,天天送到那些或是开朗或是苦涩的嘴边”无论在外的你,收到了多大的挫折,无论你是被人污蔑,甚至被伤害的“体无完肤”,你的故乡永远是你最好的疗伤地,因为在那儿,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一草一木也会向你展开它温暖的怀抱,那里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归宿,同样那里也是游子们迈开步伐的起始点。

如今,苍老的故乡仍然在在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孩子”能回来看看。


乡关何处读后感


乡关何处读后感(一)

易粉寒

好人来到世界,像一粒糖抛向大海

这本书存在我的IpAD里很久了,无意中打开,看完了第一章,随后看完了整本书。

开篇《江上的母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的母亲投江自杀了。一个生不逢时的女子,在战乱中,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戎马生涯加官封爵,而后令娶妻生子。女子至死不愿意原谅她的父亲。

一个不原谅父亲的女儿,一辈子都会活在不幸中。被遗弃感成了她生命里的主题。无论是结婚生子,等待儿子出狱,还是后来走出深山,与儿女生活在一起,被遗弃感一直在她心中。所以最后,野夫的母亲选择了跳江。

"一个68岁的老人,在经历了她坎坷备尽的生涯后,毅然走向了深秋的长江,那是水冷如刀,残阳似血,真难以想象我柔肠寸断的老母,是怎样一步几回头地走向那亘古奔流的大河,她最后的回眸可曾老泪纵横?" 野夫最后去阳逻江面上寻找母亲的尸体,在长江的回水处,水上死者会在那里漂浮回旋。野夫在江湾逡巡,一具具翻开浮尸,查看面目,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他的母亲。

那时的野夫已经四十岁了吧。走出深山,走进监狱,走出高墙,人生百转千回,兜兜转转,不见幸福踪影。人近中年,终于以为动荡似浮萍的人生可以安稳下来,却迎来了命运给予的致命一击:母亲跳江自杀。

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但是不幸的起点大多是类似的。悲剧是一种会遗传的事物。生命的延续中,隐藏了多少密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回头去看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人一生的路途,可以做到管中窥豹。无需太多,即可洞悉命运的密码,命运为我们这一生涂抹了怎样的底色。

另外一篇写外婆的,说到,十年后给外婆迁坟。想将她迁回到平原。外婆的坟曾三次裂开,直到野夫去坟前明誓,一定会让她叶落归根,从那以后,那小小的坟包才安静下来。数年以后,一捧一捧的泥土拂去,檀木的香气散出,外婆的骸骨完整如初。在这篇的文末,野夫写道"许多人见过我外婆的人,偶尔见到我还会感叹——好人啊。可是好人却从无好命,

这几乎已经是这个罪恶世界的潜规则。这些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承担磨难的,他们像一粒糖抛进大海,永远无法改变那深重的苦涩,也许只有经过的鱼才会知道那一丝稀有的甜蜜。"谁的人生不是被抛进苦海呢?幸福就是那一粒糖溶化在你身边时,你舔舐到了那一丝甜。

写大伯张志超的那篇,写出了一个大机器运转上的螺丝钉的无奈。被历史革掉的幸福和命运。

一对青年男女,蹉跎掉了一生。中间还有一个叫罗干的,类似武林邪教中痴情反派的角色,终其一生在这对有情人之间作梗。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只是一朵被牺牲掉的浪花,曾经盛开,但是来不及慢慢枯萎就凋零了。

关于死亡,野夫写道了许多上一辈人的离去。"一个个给过我少年养分的老人,似乎都在夕阳中列队,向着一个叫彼岸的地方出发。此岸的悲苦伴随了他们一世,我没有任何信心和能力,足以把他们留在尘世今年。

《畸人刘镇西》是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篇。野夫的书写好时,刘镇西已经瞎了。"他圆睁的双眼在这个世界上始终像怒目金刚,可是却早已被暗黑遮蔽。他每天在孤老院,拿着我的书,去乞求那些识字的护理员读给他听,听着听着,那枯井般的眼眶就泉涌两行。

刘镇西会给瓷盆上烧字,用红漆写着某某单位纪念。但这手艺到了80年代末,就无用武之地。随后为了谋生,他开始自制剧毒老鼠药。药研发出来了,却不好意思叫卖,野夫让他站在街上收钱。开始帮他吆喝,路过的熟人都被拉去买。看到这一段,莫名的感动,也倍觉五味杂陈。在深山之中,这个一生不得志的刘镇西,独自研究楚辞。在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他的自我放逐,衣衫落拓的苦命人,竟对楚辞倒背如流,更对楚辞古韵研究出了一本书,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写的书稿拿给野夫看,是一本楚辞韵读的手写稿,野夫再三犹豫,从书架上抽出了王力的《楚辞韵读》和《诗经韵读》。刘镇西听完,伏在野夫的膝盖上嚎啕大哭。此后,焚稿断痴,再也不谈楚辞。

两次劳改释放,高度近视,接近眼盲。娶了一个隐瞒了四次婚史的女人,女人有好几个孩子。一生没有自己的骨肉,带着妻子和养女穷苦度日,以至于屁股上长满了脓疮也没钱去看病,晚年终于买的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未来得及入住,妻子就摔死在新楼里。无法诉说命运不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密码和使命来到世间的,而有的人,他的使命或许就是诠释不幸。

在野夫离开深山的那一晚。刘镇西请客吃饭,怕家里饭菜不够,让妻女先吃,随后备了两荤一素一汤,放两幅碗筷和酒杯,取出二胡,告诉野夫,为给他送行,填了一首词并谱曲,教会了妻女。"他沙哑的嗓子,和着他五音不全的文盲妻子的如诉如泣,再加上一个少女脆生生的童音。就那样投入地缠绵回环地长歌,使得野夫涕泗交流地低泣。"刘镇西还活着,野夫说,在他终年的黑暗里,是在怎样地渴望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苏家桥的率性,王七婆的江湖儿女情长,荒野奔命刀枪迸鸣一生厮杀,砍砍杀杀中,他活着,儿子却小小年纪砍死他人。所有的一切都归于诗歌的平静,只有在那些豪气冲天的诗歌里,能看出80年代的伤。

时代的变迁从不停下脚步。小人物的命运随历史的大河翻滚,多少朵浪花被吞噬的瞬间,都会自己短暂的绽放浑然不觉。野夫的这本书是暗夜里痛,描绘出黑色的伤口,散落在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人间某处。从已知的过去里,悲哀地暗示着我们的未来。

作者简介:

易粉寒

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媒体主编;"易如意"祁门红茶品牌创始人。

曾在世界月发行量前五的杂志社供职十年。

2004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粉红四年》,成为青春小说的代表人物;

2007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独自长大》;成为暖伤青春小说的先锋。

2011年出版长篇轻科幻小说《读心卡:时光深处的秘密》,连载十二个月,引起千万粉丝热追。

2013连载长篇历史玄幻小说《红莲旅馆》,以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功底,在玄幻小说领域独树一帜。

短篇小说近百万字,常见于国内畅销刊物《花溪》、《读者》、《青年文摘》等。

乡关何处读后感(二)

乡关在心上

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戴蕾

2009年5月9日,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的公告里这样写道:"土家野夫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在古体/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具有建树"."土家野夫的文章,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

野夫在《乡关何处》里一共讲述了十二个故事,写母亲,写外婆,写大伯,写幺叔,写亡友。莫言在《生死疲劳》中用魔幻的笔法讲述真实,而野夫则用真实讲述真实,在文字里,他倾注了自己的苦难与记忆。

母亲历尽人生苦难,却失踪于长江,《江上的母亲》里悲恸的情感让人压抑到不自觉想要痛哭;大伯少年得志投身革命,却阴差阳错失去爱情,落寞孤独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与爱情》里,真相大白后回望他曲折的人生,让人扼腕让人悲愤;还有外婆、么叔、朋友、故人……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人,用东方式的思考写事,独立另类、刚正凌厉,他从哭泣的大地里走来,带着侠客般的孤独和坚持。正如易中天对野夫评价的那样:"巴山楚地多野蛮,恨海情天出丈夫。"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柴静说,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得人都被他的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

生活的粗粝总是让人疼痛,自欺欺人的理想主义或许才让人温柔舒适。但野夫的笔锋里带着沉痛悲壮的感情,字字如剑,刺痛我们的神经。没有那么多的慷慨热血,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涌动着激情与人性的智慧和思考,而这些,足以让我们内心激昂,足以让我们有勇气和力量找到心底的爱,找到迷失的理想,找到追问的理由。

台湾著名作家杨渡这样评价他:野夫有种不同的气质,那是介乎古之"侠客"与今之"颓废派"之间的特质。他用鞭子打这世界,也鞭打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指向体制与组织,以及时代里还未泯灭的良知。他的散文,有一种刚正之气,让我仿佛看见一个剑客,当浊世滔滔,早已遗忘了是非黑白的界限,他还站在那里,浑身浴血,坚持人间的爱恨情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把话说分明,没有打混的余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自己是这样解释"乡愁"的:"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而这也使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祖辈至今还居住在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小村落里,每次回乡,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乡亲、浓浓的乡音,总是让习惯了城市生活节奏的我感到亲切和美好。犹记得那年离乡,挥着手说再见,可我分明我看到爷爷抹了把眼泪,跟着我们的车走到巷口。车渐行渐远,我的目光却舍不得离开爷爷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大概我的乡愁就风筝的线,不论我飞得多远,乡愁总会把我拉回到家的方向,拉回到那年爷爷站在巷口留给我的模糊身影,拉回到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间地头的时光……我站立的大地万物都在萌发,所以我的乡愁,不像野夫的那般失魂落魄、飘摇凄凉,我的乡愁,凝集的是我对亲人的感恩和爱,思念与深情。

乡关终是在心上。

本文作者:戴蕾

乡关何处读后感(三)

文|陈岳芬

读野夫的文字,让我想起刘瑜评刀尔登的书评《红旗未曾下过这只蛋》,野夫亦是"红旗未曾下过的蛋".不过,相比于刀尔登埋首故纸堆借古讽今,趟着生活的激流颠沛而来的野夫则更为直截了当刀刀见血。

野夫笔下的人物让人扼腕叹息:

性格坚毅的母亲,年近七十却纵身一跃,将自己的余生藏匿于长江的浩渺之中,让子女无从寻觅遗恨终身,其悄然带走的,是不凡的身世以及一生的坎坷。她的身上,流淌的是黄埔八期毕业生、国民党将领的血统,这样的血缘,在建国后的日子可想而知。而可悲还在于,她从未享受父亲的嗔爱,却必须领受父亲军装的颜色。

母亲的决然赴死,再次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挽歌。而命运,却系于跌宕起伏的现实之中,让读者不知该感叹性格、命运、抑或现实?大伯亦然。

38年入党的大伯,其经历更加九曲回肠,这样的人生遭际和爱情故事,原本只存在于文人闲来无事漏夜杜撰的传奇之中。无论是他的党籍,还是他心系终身的女人,都因一个人的几句话就全然断送了。而这两者所断送的,是大伯后半生的家庭、事业以及由此而及的一切。而这个人,在大伯溘然而逝时依然身处高位颐指气使,对他来说,提着脑袋干地下党没问题,而为了爱情,却可以将人格降到尘埃里去。人性就这么复杂,抑或爱情比主义、信仰更深刻?大伯的一生,就这样走向寂静、走向落寞,留给后人的,除了不解,就是顿足痛惜。

与野夫足够炫目的前辈相比,我更喜欢野夫笔下的同辈。

《幽人苏家桥》和《烈士王七婆》,两个江湖中人,一个隐于市井,一个糊弄市井,各有各的精彩。一个是勘破红尘而出世,一个是勘破红尘而入世;出世的还常为当局执笔杆,入世的却玩弄官商于股掌。迥异的外表下,隐约可见的是尚武又尚诗的相同质地,这大概是他们同为野夫生死之交的共同属性?

有人生如此,有朋友如斯,一生何求。野夫之所以走上写作之路,缘于他有如斯的前辈、有如此的朋辈?还是因为有了作家野夫,他的前辈方显绚烂多姿,他的朋辈方显英雄本色?

喜欢野夫的作品,不单因为人物波谲云诡特立独行,还因为文字足够"筋道",虽是时尚话语,却蕴含古韵古风。写故友,"我与老李订交忘年,情在师友之间。临歧在即,我委婉相邀他合个影,以慰落月屋梁之思。……他是一个真正的过客,游龙一现,翩然又水逝云飞了。"写忘年交瞎子哥,"人一辈子,相随心转,如水在河,岸宽则波平,岸窄则流激,没一定的。"写畸人刘镇西,"畸人,是伟大的庄子为汉语贡献的一个名词","他是那种绝不屈服和畏惧的人,还是悲风扑面地走向了衙门","他的工具箱里永远放着《楚辞》。那些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着他的自我放逐。"

在人物的描摹与事件的交代之中,又不乏深沉反思。"他就这样在离乱时代中沉默成长,随时目睹着父母的交相攻伐,以及不断改头换面的官场政治对双亲的轮番迫害。他无法鉴别长辈立场的是非,却渐渐看清社会的善恶。""全国各地的‘文革’之火并非文盲引起,主要的‘纵火犯’都是书生,……整个知识群体的道义缺失,客观上默许和纵容了暴政的为所欲为。他们为此付出了血腥代价,在当时尚未能完全唤起良知和胆识。历史普遍地作弄了那些深怀使命的人们,我们似乎永远处于一个玩笑的时代。"

读他的文字,简朴而具力道,"单位上横来直去,眼珠里青少白多",寥寥几笔,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间或插入的诗赋词阙,力道与韵味具足,"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我大儿执黑/小儿执白/我左手下黑右手提白/我父子三人奔走于黑白两道/力图走上正道……"《围棋》一诗写的何止是围棋。

在我看来,作家无关乎故事,杜撰故事的是讲古者。作家,是文字高手,能够玩转文字者,方配称为作家。如果说,文字是作家手中之利器,那么,思想就是其内核。以独具韵味的文字,捕捉深邃的思想内核,你不想成为作家,都难。

初读有感,遂敲键盘草就此文。还将继续读野夫。

读《乡关何处》有感600字202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诗人崔颢在登临黄鹤楼时的所思所想。也许如今的现代人对于家乡那种“月是故乡明”的偏爱之情已逐渐消失。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乡到底身处何方?脑海中是否还有故乡山水之影呢?于他人,或许你的故乡并不是最美,但于己,故乡理应成为最闪耀的那颗星。别让自己在冥冥之中丢失了最初的起点。

你好!童年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你还认识我吗?还记得那时,我们一起在夕阳下奔跑着、追逐着,爽朗纯真的笑声充斥在耳畔。一起玩过的跳房子,写“王”字,躲猫猫……被小伙伴推到了那“呜呜呜……”的哭声,身边的你站着一脸的委屈,为了哄我,还塞给我几颗你最爱的糖果。那时候的世界,是糖果色的,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隔夜仇,没有心事,整天嘻嘻哈哈,小小的心灵像泉水一般清澈见底,没有沾染一丝污浊。然而如今,或多或少地也长大了不少,也明点事理了。但仔细想想,我们口中的事理到底是指什么?我不禁哑然失笑,事理似乎是踱步于追名逐利,是在融入世俗社会,假惺惺的赔笑,赤裸裸的人性完全暴露出来。若真是这样,那我想还不如回到原点,像历史上的隐士一样,把自己安定在一个祥和,安静闲适的“世外桃源”中,不过这现实吗?

妈妈总是惦记着住在老家的外公外婆,这点从她三天两头往那边打长途电话便可知晓。妈妈是知孝的。她也渴望回到故乡,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外公外婆还健在,所以她还能找到自己的最初,不至于沦落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凄凉境地。如今在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每逢春节佳节都会回家,他们深知那时他们的家,是他们的原点。无论身处何方,总是会心系家乡。

不过身边也有不少例子,让人觉得悲哀。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当问起他的中文名,顿时语塞。他们一味的追求国外生活,却忘了自己骨子里还流着中国人的血!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家乡细洁的泥土,家乡清澈的湖水,家乡热流的炭火,曾经铸过无数美丽载体,天天送到那些或是开朗或是苦涩的嘴边”无论在外的你,收到了多大的挫折,无论你是被人污蔑,甚至被伤害的“体无完肤”,你的故乡永远是你最好的疗伤地,因为在那儿,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一草一木也会向你展开它温暖的怀抱,那里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归宿,同样那里也是游子们迈开步伐的起始点。

如今,苍老的故乡仍然在在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孩子”能回来看看。

《乡关何处》读后感


《乡关何处》读后感

阅读有时是快乐的,但有时候也是痛苦的,读野夫先生的《乡关何处》,深深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刺痛感,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80年代的血色中国,读每一篇都感觉如鲠在喉。

人似乎经历越多,越有种难以自拔的宿命感,所有的追问都归于虚无,这是书中的原话。作者土家野夫大概是经历得多了,以前是一名警察,之后进了监狱,父亲去世,母亲投江,出狱后成为了自由作家,所以也越来越相信宿命这回事。

这本书写了作者对他故去的母亲、外婆和旧友的历历往昔的回忆,文字带有古风色彩,情感真挚如血肉。

母亲

最喜欢的是作者描述母亲的那一篇,透过简单的文字感受到了真挚悲恸的情感,让人潸然泪下。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的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是作者对母亲最后的记忆,十年过去了,心上的伤口依然渗着血。母亲刚烈决绝地选取尊严,从容赴死,试图换儿子一个无牵无挂的未来。作者的母亲可谓一生坎坷:童年战乱,中年文革,暮年儿子又锒铛入狱,丈夫病逝,一切生活的重担都压在这个柔弱又刚毅的母亲身上。读者不仅仅为作者母亲的经历而痛,也为那个离我们很遥远的时代而痛。

外婆

生活不是话剧,能够彩排后再正式登台。他们人生的杯具一次性地上演,挥霍的是他们的一生。野夫笔下的外婆,更是让人心疼,外婆是野夫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外婆两次的出山,都是为了作者。外婆无数次拯救这个家,无数次想要归隐老家,如此慈爱善良,有着佛性光辉的外婆最终却客死异乡。不禁让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承担磨难的;他们像一粒糖抛进大海,永远无法改变那深重的苦涩,也许只有经过的鱼才会明白那一丝稀有的甜蜜。

半世的悲欢离合,颠沛流离,都揉进一部作品中,怎能不叫人感到刺痛。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人世坎坷,更念故乡。这大抵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乡愁吧。

《乡关何处》读书笔记800字


《乡关何处》的序言是章诒和所写,有一段话这样写道:

今天,当我们的文人艺术家都争当圣洁天使的时候,野夫的文字却来扮演魔鬼,发出凌厉的声和另类的光。这是当今尘世中的挽歌。我不觉地他是在写作,他是在跟我说话,也是独自沉吟。陛下那些砍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是怎样被一节一寸地搅碎榨干;那些美妙温柔的情感,是怎样被一阵一阵的风雨冲光刮净我读到的是他的心,看到的是他的泪,那独立之姿,清正之气,令我心生庄严。

很赞同这段话对野夫的描述。《乡关何处》所写即六个字故乡故人故事。本书的第一篇是《江上的母亲》,没敢看,翻过去了。最为兴趣的是讲述作者朋友的故事。看得我眼泪直流、心潮澎湃、又感伤自我。我脑海海里的野夫(自我想象的形象)是一个江湖汉子,一介武夫却又文学斐然。与聂尔相反,后者乃是一介书生,温文尔雅。不知生活中两人是否如我所想。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野夫从此人在我的脑海里鲜活起来。一介武夫,那他的朋友也当是江湖中人士,义气之人,奇异之士了。如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刘镇西。庄子认为畸人就是在人世间孤独无匹,却能与天道完美契合的奇人。幽隐之士苏家桥和英雄烈士王琪博。野夫的那些朋友,个个皆不凡之人,奇异之士,然个个都与作者生死相交,毕生兄弟,怎能不羡煞旁人?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大体你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朋友圈子就是一个怎样的圈子。看野夫,看聂尔,看那些文人学者,他们的朋友圈子生活环境也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学者。但是反观自己,自小爱书,奈何到如今,身旁之人少有爱书之人,更不用讲生活圈子了。若是上句是真,那么明示着其实我不是一个爱书之人,而是伪书痴了。这个推理我实在不能接受,自认为自己算是个合格的爱书之人,那又为何身边都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流心得,互谈文学的人呢?所以常常纠结于此,就更加羡慕野夫和他的朋友了。

或许,我不是伪读者,而是这个时代除了问题,使我在有限的空间中成了孤者。

《乡关何处》读后感1000字


《乡关何处》读后感1000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如果不是读了野夫的《乡关何处》,我想我永远也无法体会到这首诗的含义,准确地说,我无法体会到“江湖”这两个字的含义。

书的开篇以悲凉的笔调,古朴的文风勾出了野夫对投江失踪十年的母亲的愧疚、思念。母亲的故事在野夫的江湖中总是那么沉重,不知暴尸于哪片月光下的她已然是她心中最痛之处。读到这时,我以为野夫的江湖是余光中讲的乡愁是一种烧痛,或是老舍先生记忆里北平冬夜的冷与暖,却不知是一首沉重的时代挽歌。

他写他江湖里的人,从祖辈、父辈到大伯、幺叔再到故友,他亦写了那个年代,那场运动,那些荒诞。如波无疑是那个灰色年代的突出代表,为了生活,28岁高龄踏上大学的道路,社会的冷漠与黑暗一次次地把他压得喘不过气,他鲜明的个性遭到旁人的歧视,他不怕压迫,一次次毅然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野夫用平静而冷冽的文字去描绘江湖里的人事。他们穿行在上个世纪的篇章中,显得风尘仆仆,却又因为野夫的叙述,有着老照片般泛黄的鲜活。我似乎真的聆听到了王七婆生硬磕牙的诗歌字里行间的刀枪迸鸣和荒野奔命的惊骇之声,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刘镇西悲凉人生中对社会的热血和对社会光明的渴望。我仿佛能够通过野夫的叙述,触碰那些人物的衣角,看见他们在人生旅途当中的奔波与劳碌。

有错过了一生幸福的大伯,被政治风云变迁影响了家族命运的幺叔……..他们被时代的洪流冲击,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许是适应了命运对他们的捉弄,又或许正视了这跌宛起伏的安排,在野夫笔下的江湖里,我看到了他们淡然的眼眸——无论人们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他们都能够对酒当歌。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木心说。

我不知木心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说或写这句话的,也不愿去揣测经历过文革残酷迫害的木心是否真的原谅了故人。读野夫的《乡关何处》却能感受到野夫世事皆不可原谅,但奈何岁月沉浮,那些理想主义的年轻人,那些满腔热血的热情,都随时间滚滚而去,历史却从来只字不提。所以他为他们著书立传,他拒绝遗忘那个有血有肉、沉郁顿挫的江湖。

乡关未见,何处江湖?乡关所有世事变迁再寻觅不得,江湖也不再是那个江湖。而野夫还是那个野夫。

点评:这篇读后感令我震惊,小作者的文笔老道,思绪活跃,紧扣《乡关何处》,又能跳脱《乡关何处》,关于木心的联系尤其巧妙,体现小作者的阅读积累及阅读迁移能力。作者:张扬

乡关何处读后感700字


谈起乡愁,一时间我竟感慨万分,想起老夫子离开故乡大陆时,一肚子乡愁。


无家可归,不亦哀哉。故乡,我是有的,不知我这算不算得上乡愁,顶多算是离乡许久后的感慨罢。


也不知从何时起,乡愁这个字眼在我心中变得敏感,每次归乡,景象总也无法与上一次的记忆重叠。老宅翻了新,小溪见了底,姐姐们相续出嫁……


变化的太多,一时我接受不来,好在祖母的手艺未变,只是食者=着总觉得少了些滋味。余光中将乡愁比作一张邮票,一张船票;唐诗宋词中,也有一堆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悲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城市化如猛虎下山,粗暴又来势汹汹,它将一切属于乡村的柔和之物一并推倒,所过处高楼耸立,人迹喧嚣。


夜空浑浊,星星隐匿,若不是还有那轮时圆时缺的月儿,我真怀疑这夜晚,是太阳的诡计。


乡愁难免,思乡也是注定,在茫茫人海中听见乡音,竟觉得无比亲切,不晓得文豪墨客们的乡愁是什么模样,但一谈及乡愁,似乎我也融入进他们的思想里去了。这大抵,就是怀有乡愁之人的共鸣吧。


常在剧中见某文士客死他乡,心中多悲凉。“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不管怎么说,真要是能走到千里之外去,也未必就是个坏事。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也不忘归乡,书中说,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离开故乡。没有离开,就谈不上乡愁。我也同意这点,不离,大概也有他的理,尝过离乡之苦的,必定体味过在乡的甜,都说人生百味,那至少,这两味,我是尝得真切。有经历的人用见识换来了乡愁,从未走出过的人,虽然没有乡愁,可终究,他们也不知,乡愁到底是个啥滋味。


人生之悲,莫过于无家可离,离不了家。其次,才是无家可归,归不了家。


也许潇洒地走遍天下,再带些乡愁回家过年,这才是普遍令大家向往的人之常情。


我思念家乡,也想知道那相关,究竟在何处……

《乡关何处》读后感赏析2000字


日暮乡关何处是一一《乡关何处》读后感赏析2000字:

“野夫”,初见作者名时,心中总感觉他活得很潇洒,封面上一叶扁舟,一牙弦月,更不禁令人遐想他是否如古人一般浪迹天涯。

他的文字充满了力量,一字一句地敲击着你的心窝,读完后久久不能释怀,仿佛依旧停留在他所造创的意境中。他的文字读起来总是带着一种古风,不知为何。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他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气质吧!

野夫很重情——亲情。开头两篇的《江上的母亲——母亲失踪十年祭》和《坟灯——关于外婆的回忆点滴》,无一不倾吐出对两位已故亲人的思念。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文革、三年自然灾害、左右派纷争,造就了这个家庭命运的多舛。野夫的母亲个性决绝。战争爆发,他的母亲和外婆东躲西藏,最终分散。日本投降当年,母亲开始寻找外婆。当度过劫难的两人再次相遇时,泪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原本两人以为可以回去与自己的父亲,丈夫团聚,然而野夫的外祖父已重新娶妻生子,母亲悲愤至极,大闹了一场,并永远仇恨她的父亲,且改名换性,不承认有此父亲,而外婆早已原谅了她的丈夫并为之扶柩理丧。之后的日子,这个家似乎一点也不被幸运之神所眷顾,厄运接踵而至。

野夫父亲患癌,接着野夫又入狱,母亲挑起了这个沉重不堪的担子,直到野夫出狱(此间父亲已去世)随后两人一起生活。母亲的心脏突然开始不适,可她意识到一一绝不能再给孩子们添麻烦了,留下信和钥匙便投江自杀了。每每读到这儿,心中不免感慨,一个老人,在经历了坎坷备尽的生涯后,毅然走向了深秋的长江。她把自己的一生当作使命,把自己奉献给了家庭,却不希望最后拖着病躯苟延残喘继续活在这世上。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中国式父母最大的特点是不给孩子添麻烦。现在看来,说的太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多数父母在儿女成家后独自生活,有事儿也不愿告知孩儿,不想拖累他们。外婆故乡在江汉平原,他出生后来到山里来,开荒种地,养活一家。外婆眷恋家乡,他稍大时便是回去了,后来重病,写信给外婆,恳求她回来。等他成年,外婆觉得责任终于了结,便回乡下去住。他去进门跪地抱着她腿,要她回来,明知这对她不公平,但他就是不能忍心外婆在山中去世,他不相信死亡不可逆转,每晚去点蚊灯,次次在坟头痛哭时,他都要把耳朵贴近新土去听,孩子般地?想听见外婆在棺木里呻吟,立刻就去刨开泥石,救她出来。十年后,他掘开坟墓,开棺捡遗骨,偿还她的旧愿一一背着她回到千里之外的平原。每每读到这儿,鼻头总免不了一阵酸楚。不知为何,你个家庭总是被苦难所笼罩,而他们在这苦难下所表达的真情,信念是多么难得可贵。野夫的外婆,善良。读完文章,总想感叹一声好人啊!可好人无好命,这与人们的意愿是相违背。好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像甘愿承受苦难一般。他们如玄夜中的一支蜡烛一般,永远无法改变那永恒的黑暗,只有偶尔吹过的风,才能感知那一丝光明,温暖。

野夫的家族命运都仿若戏剧一般,他的大伯张志超,一个原本天赋激情的理想青年,在多次的命运浪潮中日益苍老,大伯的青年时期还算平坦,加入读书会、“青救”是一个壮怀激烈的左翼青年,在邂逅了他的初恋一一王冰松后的不久,两人便分离,五年后,王冰松看到报纸上由他署名的诗歌,立即写信倾诉这些年的思念与境遇,并相约在暑假见面,然而这一去,竟酿造了一个巨大的误会,以至四十余年后的再次相见才得以解开,这期间,年轻气盛的少年,用他的孤傲独处来纪念他内心那个爱人。再之后,大伯在情敌罗某的诡计之下失去组织,只能凭教书吃饭(虽然有些屈才)。之后全国开始平反冤假错案,他的许多老战友问题得到了解决,便为他打抱不平,可这就卡在罗某手上,这个曾经的情敌似乎要把自己的嫉妒用一生来报负大伯,尽管后面王冰松出来澄清,大伯的党籍依旧难以恢复,之后又被查出胃癌。1990年,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大伯的悲惨命运,不得不与那个时代的混乱挂上钩,稍有嫌疑即被抛弃,也不管是真是假,真可谓“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我一直认为当时的平反冤假错案是荒谬的,即便有了真实的揭发,又能怎样呢?当年的人青春远逝,生命半残,那一张薄纸不过向天下人宣告,组织没有冤枉人,那么多年的艰苦,委屈,遭人唾弃,竟被一张纸一笔勾销,实在可笑。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轻描淡写的“平凡”与“罪名成立”实质上有多大区别?缺少诚意的"精神安慰"和当年的“精神摧残”又有何一致?一个人被莫须有地扣上罪名,又被鬼使神差地“大赦”这是对生命的愚弄,然芳华已尽,悲矣,却无可奈何。

我羡慕野夫的江湖情义,一帮江湖兄弟,不拘小节,饮酒成欢,诵诗恸哭。那之间的情谊远非是如今的酒肉之交可比的,每个人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性情的汉子一一畸人刘镇西,幽人苏家桥,烈士王王七婆,还有投河自尽的李如波,猖狂是真猖狂,夏日深夜,一轮皓月,他与苏家桥一行人喝到酣处,学魏晋中人裸体上街散心头热,路遇一些机关门前挂着的木牌,就去摘下,一路狂奔,找个角落扔下,有次扔完才发现,木牌上赫然书写“人民法院”觉得这个还是不惹为好,又只好嘿咻嘿咻地拾回去挂上,看到这儿,总想笑骂“不正常”。苏家桥在我看来实属一奇人,毕业后被分去教书,他去该校未久,便已成为谈资,当时是木房,全不隔音,苏家桥每晚喝酒诵诗恸哭,酒后撒尿入瓶,然后半夜投掷尿瓶于屋后窗下,一声爆响之后,左右同事才能安歇。他的语文课讲得极好,却不尽责,多数时候钟声已久尚在床,学生干部来敲门,他遂起身,脸也不洗就赶去,到了教室,低声问:我昨天讲到哪儿了?偶尔宿醉未醒,便叫学生自习,自己伏在讲台上酣睡,这要是在今天,恐怕早已辞退罢,苏家桥脏懒乱一时无匹,遭站长来投诉,调往汪营中学,与另兄弟方舟比邻而居。俩人室内摆满酒瓶,有的装酒,有的装尿一待运出。婚后苏家桥依旧不改,床单脏了,翻过来接着用,又脏了,便铺上层新的??如此反复,竟积累了五条,此人之脏懒,着实令人佩服,苏家桥是隐于繁华后的幽人。站在上帝的角度看,他出生于这个世界,却又冷眼旁观着,仿佛他从未来过,也从未爱过这个世界。

野夫的文章看过,便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他的文字倾诉疼痛,构造着这个世界本来的模样。作者:游欣阳

《乡关何处》的读后感2000字


本书主要记述了一些作者的亲人、朋友的事迹、故事,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也为了让人们,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一下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辛的生活。

这本书主要描述这些人的事迹,特别是在前面对母亲、祖母、幺叔和三哥的描述中,几乎没有任何抒情的成分,但这也容易造成读者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理解得不够深和正确。其实认真研读起来,也可读出许多人生的感悟和道理。

人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社会环境能对人产生极大影响。作者的祖母在嫁之前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受过比较好的教育,而且她当时还受封建思想影响甚至学习的也还是封建的传统思想,所以其身上自然有封建妇女的特点,她面对祖父对她的抛弃,她还是选择了隐忍和原谅,在祖父死后,也是只有她为他处理好后事;相比较之下,生活在战争时期,受到一些先进思想的冲击的母亲虽然更激进,做事绝,她甚至被作者认为划分为右派是理所当然!她一辈子无法原谅她的父亲,甚至认为父亲在死后仍然在持续地害她!也许这也是她为何如此疼爱她的子女的原因,她不要让自己重蹈她的覆辙,所以她在最后选择了自杀,选择尊严而从容地赴死。她要用她的自沉来给子女一个无牵无挂的未来,也许,这就是时代的特征赋予人的性格吧!

人一定要活在当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有时候一夜之间就能让你的家庭或其他事情发生巨大的改变,因为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作者笔下的许多人似乎都有这个宿命,比如他的祖父家,原先是一个天门望族,因为一场战争,大宅日见凋敞;还有他的大伯,一个如此有才华和能力的地下党员,因为爱情,因为一个公私不分的上司的嫉妒和私心导致连党籍都没有!幺叔,一个鄂西豪门世家,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兄长,却只因为踏进了世道变迁的陷阱,一个民国的高材生,便开始了王类分子生涯!所以,世事是唯一难以预料的,你无限辉煌的今天并不代表你同样辉煌的明天,而有时变化到来时你甚至是无奈的。上天总是那么地喜欢捉弄人,而如何在上天捉弄后依然乐观,努力地生活则又是另一种学问!

超然脱俗是愤世的另一种形式。

在那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在那个充满不公的时代,许多人满身才华使不出,想通过自身的知识和努力改变社会却也不可以,便被这个社会练就了冷酷、脱俗的外表,比如李如波,瞎子哥,甚至还有刘镇西,他们不想被社会上所谓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是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虚情假意地应付。他们太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也太在乎这个社会!所以冷漠的外表下往往夹着的是一颗火热的心!

珍惜当前最重要!人生的路不能走错!

作者笔下的王七婆于我而言是个既令人羡慕又令人惋惜的人。他的悲剧也许也是文革所造成的。他由于受到文革时代的迫害才在忍无可忍之下爆发。在学生时代,诗歌与武术,能文能武,虽然因为冲动,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而在毕业前三天被开除,但他在被开除后得到妻子的帮助做生意,事业有成,并很快结婚生子,成为富翁!他几乎在三十岁前完成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期盼的事情,在那段时间,虽然他也会因为自己的挥霍而失败,但每一次的转业,他都总能轻易地再次取得成功!

但他偏偏不懂得珍惜,认为今天失去了明天也一定会回来,就像他妻子认为的大起大落已属常态。所以,他开始去泡名媛,开始去赌博,终于,他失去妻子和儿子,而更加惨痛的是,他的母亲用了自杀这一极端手段来唤醒他!

终于,他也醒悟了,但从此,他的运气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做什么都不顺,他的大儿子还进了囹圄!这就是生活,当你和他开玩笑时,他认真地对待你,当你认真生活时,它又开始对你开玩笑!所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胜不骄,不要以为你总是有特别好的运气,其实生活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从一而终地对待生活。

朋友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之一。

如果说王七婆在醒悟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话,那么还有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他将兄弟义气,积集了一大堆朋友,即使他曾经因为讲兄弟义气请朋友吃饭而吃垮自己的事业。在他醒悟后所进行的工作中,许多都踩不到点,因为他朋友的帮助他才有起色,绘画的天赋和事业才有了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中国有句老话:出门靠朋友,所以朋友才是你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真正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到你的人!

再如作者所言,其一生极大地幸运是能交到那么多奇怪的朋友!认识各种各样的朋友,了解他们,从他们身上是能得到许多深刻的道理,学到更多!这样于自身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和受益呢?

这本书是描述了人的变化多舜,命途的坎坷,与其说刻意挑选来描述之,倒不如说是时代的造化,不如说是放映了人的生活的本质,那就是变化和无可挑剔!

《乡关何处》读后感600字


野夫是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没有江河般的波浪翻滚,有的是脉脉的清流,带你走回到故乡的路,顺着时间,逆流而上 。

有人说时间是最残忍的,它会把回忆像剥洋葱一样带着血丝剥到你的面前。读野夫的故事,会有那个时代的风扑面而来。

他说幽人苏家桥,总让我联想到竹林七贤。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和自由。说阮籍猖狂,不拘礼,是他厌弃世俗的晦暗。他作《东平赋》、《亢父赋》,借风土之污秽,言社会之黑暗。苏家桥虽曾做得老师,学问也高,那行为方式却极不相称。真悲真喜,敢怒敢言,却也有真性情。这位苏老师好酒,酒后的行为更为任诞。不过也不及阮咸与群猪共享大盆饮酒,那情景略想一想就令人忍俊不禁。苏家桥还有魏晋裸袒之癖好,未服用五石散,仅饮酒就燥热不可耐。这样一人,或许只适合生活在那个风度时代,享受自己真正的自由。

自由其实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比如不想做官,不想当值。

野夫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奇人”,不,我们应该称他做“神人”。在这个英雄气概几乎荡然无存的末世,出现这样的侠骨风气之人是精彩之至的。他就是王琪博,兄弟眼中的“王七婆”。

听名字,并不觉得这是个出彩的人物,却掩盖不了他一生的光华。酷爱带刀,瘦削高挑,骨子里透出的狠劲儿。我想不到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人到中年仕途失利,转而写诗作画,却仍能弄得出名堂来。野夫说过写诗时他是琪博,玩儿刀时他是七婆。这个奇男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三十年里游走于诗与刀之间,不怕失败,不怕衰亡。他身上有烈性,烈得像俄罗斯的伏特加,又经得起沉淀与存放。越久,越烈,越洌。少年时,他拔刀护母;上学时,成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年过三旬,生意场上失利,仍能从头来过。王琪博是生来就懂得拼杀的人,他相信,世上没有什么能拦住他的。哪怕是油尽灯枯时,也依旧身手矫健,和兄弟们重返张扬的青葱岁月。

过着刀头舔血,臂上刻诗生活的人,不由得让人敬畏三分。

无论如何,都要生活下去,没有永远都输的战斗,这是王琪博能告诉我的。

“窗外是行进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我在生活,我还将生活下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有人愁。所谓故人,在故乡。

《乡关何处》读后感800字


《乡关何处》的序言是章诒和所写,有一段话这样写道:
今天,当我们的文人艺术家都争当圣洁天使的时候,野夫的文字却来扮演魔鬼,发出凌厉的声和另类的光。这是当今尘世中的挽歌。我不觉地他是在写作,他是在跟我说话,也是独自沉吟。陛下那些砍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是怎样被一节一寸地搅碎榨干;那些美妙温柔的情感,是怎样被一阵一阵的风雨冲光刮净我读到的是他的心,看到的是他的泪,那独立之姿,清正之气,令我心生庄严。
很赞同这段话对野夫的描述。《乡关何处》所写即六个字故乡故人故事。本书的第一篇是《江上的母亲》,没敢看,翻过去了。最为兴趣的是讲述作者朋友的故事。看得我眼泪直流、心潮澎湃、又感伤自我。我脑海海里的野夫(自我想象的形象)是一个江湖汉子,一介武夫却又文学斐然。与聂尔相反,后者乃是一介书生,温文尔雅。不知生活中两人是否如我所想。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野夫从此人在我的脑海里鲜活起来。一介武夫,那他的朋友也当是江湖中人士,义气之人,奇异之士了。如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刘镇西。庄子认为畸人就是在人世间孤独无匹,却能与天道完美契合的奇人。幽隐之士苏家桥和英雄烈士王琪博。野夫的那些朋友,个个皆不凡之人,奇异之士,然个个都与作者生死相交,毕生兄弟,怎能不羡煞旁人?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大体你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朋友圈子就是一个怎样的圈子。看野夫,看聂尔,看那些文人学者,他们的朋友圈子生活环境也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学者。但是反观自己,自小爱书,奈何到如今,身旁之人少有爱书之人,更不用讲生活圈子了。若是上句是真,那么明示着其实我不是一个爱书之人,而是伪书痴了。这个推理我实在不能接受,自认为自己算是个合格的爱书之人,那又为何身边都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流心得,互谈文学的人呢?所以常常纠结于此,就更加羡慕野夫和他的朋友了。
或许,我不是伪读者,而是这个时代除了问题,使我在有限的空间中成了孤者。

故乡故人故事——《乡关何处》读后感800字


《乡关何处》是野夫的一部散文,虽然我很少读散文,可以读完之后,还是挺喜欢他这种带着悲伤情绪的文章

读后感心得体会:

散文一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从文学上来看,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细胞且有文艺范儿的人,才能很好的理解散文的美,对于我来说,既没有文学细胞,也不会装文艺,散文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提不起兴趣的类型。在好友的推荐下,我才抱着尝试的态度,去尝试读一读这本书。

阅读之初,好友春红已经给我灌输了这本书的基调——有点悲伤。我原以为,这又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散文集,因为太多的散文就是这种类型。但是当我读完第一篇文章后,我发现,这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也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情爱的散文,而是怀旧,是对故乡、故人、故事真实情感的抒发。于是我,怀着对作者的尊重,对好友的最终,读完了这本书,不得不说,我被作者那朴实的情感所吸引,那种饱经沧桑的经历,充满无奈的生活,活生生的反映出当年作者身边人的身边事,无奈,辛酸,被生活所折磨,我仿佛看到了,从抗战到80、90年代的社会的样子。

作为一个90后。我或许没有亲身经历过80年代甚至抗战,平淡的生活。但从我童年的经历来看,当年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的艰辛,非常的不容易吧。记得我都还用过一分钱,两分钱五。

那个年代。虽然会有很多弊端。但是较80年代,甚至抗战年代而言。人民可以做主,社会还没有那么专制,言论还是比较自由。作者身边的人,如果还活着,他们一定会羡慕现代i的生活。可是有大多的人已经作古。他们已经看不到现在生活的样子。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活着就已经很好了。想想现在的我。其实和作者有相同的地方。从作者的文章来看,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悲伤的情绪是他的主线。和我一样。作者也是重感情的人。我能够理解到作者的那种心酸和无奈。看完之后,突然想回到当年的时代。去看一看作者当年生活的样子。可是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就现在社会而言,我可能是一个不入流的中年。本想说是青年,但想想自己已经二十七八了,也是中年人了。

生活还在继续,时代还在发展。我也有我自己的目标。不管怎么样,我都要为之努力。作者:空空如也

读后感《读《乡关何处》有感:离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高中乡关何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