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 > 地图 >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2024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相关栏目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热门栏目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推荐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

(共 8146 篇)

  • 1、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 读过本书后,我通过书中内容对中西方的体育文化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下是我读过以后的一些体会和总结,希望能记录下来对自己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有所提高。 一、中西体育文化演变背景对比: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位于亚洲东部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相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折旧决定了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中国的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它是由中户个民族、各地区交流、融合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和”与“合”二字是我国体育文化固有的特质的深刻内涵。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因而很少有激烈的运动项目及方式,大体都是身体运动以内部为主,淡化了身体外形的锻炼。其目的是为了健身、养生、益智。中国古代人人为运动要适宜,量不可大也不可小,运动量大了会伤身,反之小了就达不到修身养心的目的了,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这些方面。所以中国体育发展的背景是以整个中国的文化为背景。 西方竞技体育发祥于古希腊,希腊文化对西方近代竞技体育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大多数地区不宜农耕,但宜海外贸易,因此希腊人养成了自强奋斗、热烈追求、思变好动、善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希腊文化经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逐步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冲上个人奋斗为特色的海洋性文化。西方人更重视身体外在的塑造以及竞争的能力,崇尚“力”与“美”的体现,通常都是把最强健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体育是一种竞技体育,以异常激烈的竞争为体育的过程,以体育比赛的输赢为目的。因此,西方经济体育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竞争性、功利性的特点。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对比: 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是“天人合一”、“崇尚和谐”、“恪守中道”的人文精神,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也是“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选择意趣。例如中国传统体育典型项目太极拳,其特色是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静观其变。中国体育文化旨在突出和谐。 西方的人文精神以突出“个人中心”、“崇尚竞争”,以自己
  • 2、 《刮痧》影评:中西文化的差异

    《刮痧》影评:中西文化的差异

    想要了解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美国与中国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刮痧》,了解问题的所在。

    《刮痧》这部电影重点不是讲怎么刮痧,刮痧有什么好处,而是讲因为刮痧致使一个家庭经历具体的苦难。电脑游戏设计师许大同与妻子简宁在美国奋斗了8年,事业有成。一次意外却令美好的家庭变得愁云惨雾:5岁的儿子生病了,老父亲用传统的中国民间刮痧帮孙子治病。大同夫妻继而被控告虐待儿童,一个又一个物证人证令夫妻俩百口莫辩,西医根本无法了解这种传统中国疗法。因为这件事,父子与夫妻都不得已的分开了。圣诞节那天,门卫不让大同去家里见简宁和他儿子,无奈之下,他只好冒着生命危险爬水管爬上九楼,并在那晚法院撤销了对抚养孩子的审判,最终皆大欢喜。

    观看这部电影时,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老父亲是爱他的孙子的,他孙子生病了老父亲给他刮痧,在背上留下的痕迹却被人认为是这孩子受了虐待,这是美国人不懂得刮痧是什么造成的;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中国人将孩子当做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可以随时对孩子进行管教,但在美国,孩子却被当成是社会财产,一旦孩子受了伤害,孩子的父母就会被剥夺抚养权,由儿童福利中心进行养育,在大同的颁奖会上,他的儿子打了他老板的儿子,大同让他儿子道歉,但他却不道歉,大同打了一下他儿子的头,大同认为这是对他老板的尊重,当然,中国人大多都是这样,在不分三七二十一先打了自己的孩子再说,这表示自己没有教养好,打孩子是对别人的尊重,但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老板看到大同打他儿子表示很惊讶,并且认为教养孩子跟尊重他人没有关系。大同为了给他的父亲办绿卡,在听证会上说了是他给他的儿子刮痧的,老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他自己一个人到了大同老板昆兰的家里,跟他讲了是他刮痧的,而不是大同,昆兰问简宁为什么大同要说是他刮痧的,简宁回了他一句:因为他是中国人。这些都是中西文化碰撞后产生的火花!

    带着复杂的情感观看影片,圣诞节时,大同和他儿子打电话,他儿子说想要爸爸回家,而且还让他爸爸做保证,那晚他从正门进去家时,在一楼就遭到了门卫的阻拦,无奈之下,他冒着生命危险爬水管上九楼,期间差点摔下楼去,当晚同时发生的事是昆兰经过亲自体验过刮痧后到儿童福利中心说明了大同并没有虐待他儿子,并和儿童福利中心的负责人一起请求法官撤销审判,昆兰带着撤销审判书到大同家里时,大同正在爬着水管,后面在从窗户进去屋里的时候

  • 3、 《西方婚姻史》读书笔记_西方文化读书笔记2000字

    欧洲自中世纪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其发展都体现了欧洲逐步摆脱教会全面控制、解放人性的趋势。本文将以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婚姻发展为切入点,着重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婚姻状况,探讨欧洲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的发展趋势。

    一、婚姻的结合

    受基督教教义中原罪观念的影响,教会对婚姻是持否定态度的。基督教的早期传统认为,贞操优于婚姻,守身如玉是一种被推崇的价值取向,只有绝对贞洁的处子才能得救。而婚姻是罪恶的行为,婚姻的结合是由于人类卑劣的交配本能和欲念而带来的无奈之举。结婚总比受欲火煎熬好。(圣保罗)这句名言表明了基督教对婚姻的有所保留婚姻的结合仅仅有两个作用,一是繁衍后代,二是避免通奸。

    这种传统观念与当时教会对社会生活的控制相结合,就相应导致了各种婚姻结合条件、形式、礼仪等方面的繁杂苛刻。起初由于早期的基督教理想为保持纯洁和贞操,教会是自身置身于婚姻仪式之外的,尤其在西方。然而,随着教士的精神权威和控制影响到社会生活,人们邀请教士参加婚礼作为证人,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到后来演变为教士祝婚。但这种祝婚也仅仅存在于男女双方都保有贞操的婚姻中,对于其它被认为不纯洁的婚姻的结合教士往往拒绝祝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婚姻的结合一直在神性的影响乃至主导之下。而我们现代观念中的婚姻自由结合、爱情等因素则不能得到当时教会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认可。

    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则为欧洲婚姻从神性到人性的回归作了关键性的过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被广泛宣扬,随着人性的解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婚姻的结合原因逐渐倾向于自由爱情,且需要男女双方都自愿结合才能实现。原有的婚姻制度逐步瓦解。到了现代,婚姻结合的自由度、自主性、直接性等已经大大提高,公证结婚、恋爱结婚等成为欧洲婚姻结合的主流,神性对婚姻的主导逐渐让位于人性。

    二、婚姻生活及同居行为

    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欧洲的婚姻及性生活自中世纪以来在社会习俗与观念中的发展。中世纪早期教会对婚姻有所保留,很大程度是由于对婚姻性关系心存疑虑,哪怕这种性关系已经通过婚姻得到认可。最经典也是最激进的是中世纪时期婚姻对多比雅三夜这一传统习俗的延续。多比雅三夜是指在祝福以后的三夜,绝对禁止任何性行为。这种传统习俗明显是把神性凌驾于人性之上,是对人的本能的一种压制。于是从十二、十三世纪开始,种种豁免出现,先是封建领主赎买新娘的初夜权,然后是新郎向主教赎买。最终迫于

  • 4、 《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读后感800字

    你听或者不听,它在那里,你听过或者没听过,它也还在那里。 相较于下里巴人的通俗歌曲,仿佛西方音乐已经被摆上了上层社会的文化享受中,在中国更乏关于西方音乐流派的评述。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来看,西方音乐流派正宗性源于基督教的纯正性,按照基督教的发展,将西方音乐从宗教音乐发展至实用音乐,即波普艺术。 西方中世纪可以说是古典音乐的突出时代,中世纪即西方的封建时代,这一时代的音乐代表体现在清唱剧(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清唱剧大师当数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和康塔塔以及众赞歌),清唱剧类似于独唱,康塔塔近似于中国的大合唱,而众赞歌则是前两者的综合体,与近现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区别则是,表演对象的不同,西方中世纪音乐的表演对象是上帝神灵,类似于唱咏,音乐剧大多为僧侣,因此舞台设计比较简单,中国近代音乐则是有固定观众的关注,舞台设计考究,表演形式注重视觉效果。古典音乐的发展,极具代表性的格列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 5乐章 、圣?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 c小调第三 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流传至今的诸多乐曲形式,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 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衍化而来的。 备受瞩目的音乐家舒伯特和贝多芬是古典音乐之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从基督教学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更多的宗教音乐。而听众对于宗教音乐的把握比较明确,因此符合受众群的需要,而使西方音乐发展至顶峰。

  • 5、 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悠悠千载,天地中开。东西文明,此起彼伏。古人厚古薄今,难免抱残守缺;西洋物尽天择,未免急功近利。殊不知经济为国力之本,国力孱弱不免受制于人。文化为民族之魂,文化荒疏则必然仁义充塞。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济之变迁,数十年足矣。而文化之复兴则未尝不以百年为计。尤至今日,我中华国力日益强盛。但东西文化之根脉,西学东渐之精髓则依旧乱花迷眼,莫衷一是。

    回首百年,清末民初。一班博古通今之大儒,未尝不以顿悟中华千年之大变局为己任。今人因种种变故,古风日行渐远,西学仅堪其用,反难望其项背。其中梁漱溟先生便是民国时期新儒学之一方源头活水。其于1921年,发表之《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可谓开天辟地,石破天惊。其中不仅涉及东西文化之成因,解析东西文化之精髓。更在我国硝烟四起,国破家亡之际指出中华文明复兴之出路。今日读来,其智尤为可惊,其心尤为可敬,其情更为可叹。

    文化本十分宽泛,定义更是千差万别。而梁先生则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文化者,不过是民族生活之样法。而文化之根本则为对生活意欲之态度。纵观寰宇,世界文明可分为三方:西洋,中国与印度。西方文明以古希腊,古罗马为直接源头。其文明意欲向前,一路劈荆斩棘,可谓前向之文明。而印度文明,则对意欲视而不见,四大皆空,可谓后向之文明。而我中华文明,则调和持中,自可与各种意欲相安无事。即无须奋发向前,大汗淋漓,也不会闭目塞听,无象无形。可谓旁向之文明。

    若这三条大河各自奔流,本可一直泾渭分明,相安无事。但世界文明一经碰撞,则不免要激起一番惊涛骇浪,海雨天风。前进者,船坚炮利,自然颐指气使,指点江山。后向者,表面卑躬屈膝,内心却可继续无欲无我。倒是我中华一隅,不免夹在其中,进退维谷了。而一番痛定思痛之后,众多奋发之先行者决心打破我中华之千秋大梦。其中陈仲甫先生便直指中华文明沉沦之本因,便是少了德,赛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这两位先生之重要似乎已毋需多言。而梁先生则进而一步,认为民主科学之所以出现于西方,便是因为文明形式之故。因为其意欲索取,便要科学一步一步建设。要科学的方法变更现状,打碎,分析来观察。而民主便是对权威反抗奋斗而得,也是向前要求之态度。相比而言,我中华文明万事求个和谐。和谐一说,可谓可上可下。上者,和其心。简而言之,便是仁者爱人。人人以他人为重,可以将心比心。但无奈诛心不易,慎独更难。最后世间万物不免只

  • 6、 对比_读后感1200字

    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应有尽有,对比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话题。比如像是物质与精神的比较,幸福与悲惨的比较,外表与内在的比较

    一个胖老人,一个瘦老人;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

    世人的追求各不相同,有些人沉溺于物质上的丰富,有些人则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当然也有人同时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美。如果单单只拿物质与精神这两方面比较的话,我更倾向于精神上的慰籍。因为即使一个人拥有数不尽的物质财富,可他永远满足不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那份需求,他的心灵是空虚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得到了他在精神上的追求时,他会觉得物质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像哥白尼所研究的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物质与精神并存是最理想的境界,若只能二者取其一,也许精神能带来更大的动力。

    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所有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人类也一样,没有绝对的正面,也没有绝对的反面,都要进行比较才能知道。也不能说正面就一定是好的,反面就一定是坏的,也许他们都有各自美丽的地方,都有各自不足的地方。虽然他们背道而驰,互相斗争,但只有他们在一起才能算是完整的一体,谁也离不开谁。人的缺点和优点刚好是正反两面,一个再好的人也会有缺点在身上,一个再坏的人也会拥有优点,其实我认为只有同时拥有缺点和优点的人才是完美的。

    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

    物理学中,若要说一个物体在运动,则一定要为它找一个参照系,而且也只能说成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系在运动;若把物体作为参照系,则变成参照系相对于物体在运动。所以在对某一事物下结论时,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对象。像我妈她常常对我说:你怎么这么笨,看你们班***,###怎么就会这么聪明。而我听得不爽,所以就想出了一段让她无法反驳的话:你知不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你知不知道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我的笨,何来他们的聪明,也许当他们遇到更聪明的人时,他们就变成笨,当我遇到比我笨的人时,我就变成聪明。一个人的笨与聪明,要看和谁比,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没有人是绝对笨的,也没有人是绝对聪明的。虽然我说的只是一时气话

  • 7、 读《强烈的对比》有感
    读《强烈的对比》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五(1)班 许欣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中国少年报》上的《强烈的对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了“黑脸叔叔”和“漂亮阿姨”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取得了很多收入。税务局的叔叔阿姨们通知他们于某日8点准时到税务部门缴税。那个“黑脸叔叔”被车撞了,还坚持来纳税;而那个“漂亮阿姨”去借口演出任务忙,没有去纳税。 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句话:像“黑脸叔叔”的外表虽然算不上漂亮,可心灵却很美。他遵纪守法,认真履行纳税义务,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是光荣的。我想这位“漂亮阿姨”虽然外表美丽,但内心非常丑陋,她竟然不顾国家利益,不尽公民的义务,偷税、骗税和抗税,而那位“黑脸叔叔”的外表虽然算不上漂亮,可心灵去很美,他遵守法纪,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五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国家收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把这些钱都用来修大楼筑桥,搞科研等等,人人都能得到益处。 就像我的奶奶,虽然她的岁数已经很大了,但还是坚持去乡村教孩子们读书,不收钱,只为了让国家多几个栋梁之才,她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或是生病,都依然去学校。 我一定要像文章里的那个“黑脸叔叔”学习,长大了做一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

  • 8、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收藏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阅读作者写的《亲爱的安德烈》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怎么写《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一】

    最近,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习,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习,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习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平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二】

    在《亲爱的`安德烈》之前,我未曾接触过龙应台的作品,甚至在第一次听闻这位作家时就无知地以为这是一名男性。

    这份包含着深情与理智的家书令我震撼。更令我们深刻了解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十八九岁的我们和安德烈有着相似的生气,亦有着相似的叛逆,我们在思想逐渐成熟阶段的迷茫,害怕与父母沟通,因而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就我自身而言,我没有安德烈的拥有伟大成就的父母,但我和他一样,拥有一对爱我,护我,关心我,视我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在长辈中,舅妈与我的年纪较近,她曾有几次对我说,她羡慕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之前我还真未认真地想过,我的家庭

  • 9、 体育书籍读后感

    体育书籍读后感(一)

    在前段时间阅读了《体育运动心理学》这本新出版的书籍,在针对平时我在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出了以下的一些感想。

    《体育运动心理学》和以往中国各类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教科书完全不同,也和其他国家体育运动心理学体系有很大区别。本书认真借鉴了国内外心理学和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和思想体系,以体育运动的发展对心理学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为出发点,收集资料、组织讨论,力求反映心理学和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时代精神。本书对于体育运动中的认知问题、个性问题、社会心理学问题、运动技能学习问题以及心理技能训练问题,也都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力求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反映当今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总趋势。

    其中有关运动员的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和解决方法对我感触比较深。在前段时间我针对学生对待耐久跑的态度写了一篇论文,在其中提到了学生对待耐久跑存在心理障碍。学生不问实在平时的练习、训练或是考核中,对于耐久跑的一种畏惧感是阻碍他们取得好成绩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阻碍了他们能够更好突破自己极限。

    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针对运动员在运动过程的心理障碍分析的比较到位。它考虑到了每个运动员的个性问题,对于体育训练的认知问题,更考虑了社会心理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对于个性问题一些观念让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和训练中更好的知道这样为不同的学生和运动员制定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这样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容易接受相关的教学项目。为积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认知问题相关观念的阐述,能够让学生认识清楚训练项目的深层的作用,而并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枯燥和累。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符合了新课改的教育精神。

    对于社会心理问题的阐述,我明白了现在的女生并不如表面那么的能放开。她们还是很在乎别人对于她们看法,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候,她们并没有积极的把身心投入,而是在潜意识里选择的逃避。或是说成以消极的行为进行抵触。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种共性问题。

    总之,《体育运动心理学》这本书的一些新的观念,对于我们以后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都有着莫大的帮助。希望能够借助这本书籍的内容让我的教学和训练更有针对性,为我校的体育教学事业做出应有

  • 10、 初中西游记读后感
    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2-12-06

  • 2019-09-21

  • 2023-05-06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3-05-14

  • 2020-08-17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5-21

  • 2023-05-16

  • 2023-04-12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0-05-25

  • 2019-11-12

  • 2023-05-3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23-01-20

  • 2019-10-24

  • 2021-08-20

  • 2019-10-09

  • 2019-09-23

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2024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