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中华文明观后感 > 地图 > 中华文明观后感,2024中华文明观后感
中华文明观后感相关栏目
中华文明观后感热门栏目
中华文明观后感推荐
中华文明观后感

(共 9096 篇)

  • 1、 中华文明观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中华文明观后感”,敬请访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所看的电视节目类型越来越多种多样,我们往往会从作品中得到不少有价值的内容,这时将观看时感悟写成观后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写观后感时切忌泛泛而谈,针对作品有什么好的观后感可以参考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中华文明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中华文明观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对“礼仪”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成俗,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一个团体、一个人,礼仪修养都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始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国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时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言,人道之极也。”

    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体现出来。作为代表着学校形象的小学生,更要要求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学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衣着整洁、典雅、合群,不但能够使自己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际交往的好帮手。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得体大方,做到自然适度,

    作为一名学生,在注重外在衣着打扮得体之外,更要注重内在美德的培养,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所以,我们还要注重语言文明,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句“谢谢”,一声“对不起”,甚至一个小小的“请”,都是我们礼仪成长的象征。

    因此,我们要从语言文明开始,让文明之花开满全世界。

    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校园;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中华文明观后感(篇2)

    当敦煌的经卷被运出中国,湮灭在漫漫黄沙中的时候,我听到敦煌无声的呼唤。当英法联军的铁骑踏上中华大地的时候,我听到圆明园无声的呼唤。余光中说,用了几千年的文化似乎还是不够用,而我们却连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无法守住。

    中华文明在呼唤着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中国传统的用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被韩国人成功申遗,而与中华文明八竿子打不着的圣诞节情人节却

  • 2、 《中华文明史》(精选优质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金儒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读书的兴趣日益转换为围绕对某一问题的探究。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如何而去?分别对应着人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过去,现在,未来),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关心的系统问题。我们中国人对于文明总抱有极其复杂的情感。回头看,汉唐盛世,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王霸之气,连绵千载;而如今,汹汹而来的海洋文明以绝对的优势掩盖了古老帝国曾经的荣光,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开世界中心的落寞。对于西方文明,我们一方面鄙夷其肤浅,而同时又艳羡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过我们终究是要融入历史的。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文明,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酝酿七载,汇聚北大国学精英,《中华文明史》应运而生。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了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文明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 3、 《传承中华文明,共筑肉体家园》读后感

    最近学校倡导我们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读后令我振憾,从这本书中,我领阅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养育了华夏大地上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中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虽然历经磨难却光彩照人,万古长青。

    礼仪是律已、敬人的一种规范,表现了他人的尊重。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而且是个做人的道理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用自己的身体将父亲的被子焐暖后,再请父亲安寝;在夏天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亲驱蚊,以待奉父亲安寝。黄香温席的故事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安徽金晶曾为中国轮椅击剑队队员,获得过2002年釜山远南残运会的银牌和世界轮椅运动会的第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途中,金晶抵制“藏独”分子的干扰,用残弱的身躯捍卫奥运精神,被誉为“守护 ‘祥云’天使,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她都微笑地面对众人,2008年金晶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说:“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微笑传递力量。金晶用微笑传递力量这个故事讲述了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 4、 关于中华文明礼仪的读后感

    篇一:文明礼仪读后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谢谢”、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而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自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我对于礼仪这个名词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如今文明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团体,一个人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 在翻开这本书并仔细地阅读之后,不时的被里面的一些小插画所吸引,文中用一个个简单而生动的插画图阐释出了除了平常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态度举止,爱护绿化公物的社会礼仪以及一些识礼而又不失礼的举止,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公共场所,购物场所,参加婚礼葬礼,赴宴与进餐时各种公开场合应注意的一些文明礼仪及举止,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却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规范。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要明礼,即懂得礼仪。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的最

    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每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明礼仪,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懂礼貌的保证。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遵守规矩。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社区,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社会各个角落盛开!

    篇二:文明礼仪的感悟

    听完北京专家关于礼仪的报告,我感慨颇多,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

  • 5、 《传承中华文明,共筑肉体家园》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周末,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美好家园》的读本要求我们阅读。回到家我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但学校要求阅读那就看看吧。打开书籍,我很快就被里面的名言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尤其是第一篇《爱国如家》里的故事,岳飞、文天祥、俞大猷,还有现代的钟南山、金晶等人的爱国事迹让我深有感触。

    林则徐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逃避。岳飞、文天祥等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报效国家,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敌人妥协。从岳飞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那么多的民族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赞扬,也不是为了名垂青史,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奉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完全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报效国家。但我们仍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像钟南山院士在“非典”时期,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先士卒,积极救治病人,为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贡献。金晶面对藏独分子的残暴,誓死保护奥运火炬。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除了认真学习外,在任何地方都要对红领巾尊重,对五星红旗敬仰,不要在红领巾上乱涂乱画,不要在升国旗时交头接耳,不但是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也表达了我们对伟大祖国深深热爱之情。

    我们现在是祖国的一代鲜花,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先强大起来,以后有能力参与祖国的建设,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这样才能表达我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第2篇】

    假期里,我一鼓作气读完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教育读本。书里讲述了从古至今的许多爱国如家、孝悌友爱、勤学励志的动人故事,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袁德旗:永不言弃的扫地少年》一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名10岁男孩,在他五岁那年,妈妈病逝,爸爸入狱,于是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谁知爷爷又患上了严重肝炎,卧床不起,重担便一下子压在了奶奶身上。为了维持生计,奶奶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又苦又累 。少年袁德旗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每天凌晨天不亮就帮助奶奶清扫街道、运送垃圾。完成这些工作,

  • 6、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感受伟大中华文明

    导语:《上下五千年》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作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从茹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相承。无论是浑厚扑拙的青铜鼎,还是美轮美奂的玉璧;无论是博大精深的道德文章,还是辉煌骄人的科技成就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确,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正是中国古城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是理所应当的,为了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我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收益匪浅,感慨万千。这本书里记录了每一位君王,记录了每一次战争,记录了历史的骄傲,也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以及人民的耻辱。从三皇五帝的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都详细的记载着,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变迁,这条东方巨龙辉煌的事迹。中华人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屹立于东方,我国的成就曾不只一次让其他国家大吃一惊。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灿烂。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苍桑,历尽了数不尽的悲凉与欢喜。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自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千年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的描写,引人入胜。当写到夏朝国君压迫百姓,荒淫奢侈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这些平民百姓打抱不平;当写到秋瑾为国牺牲时我又为他们满腔的爱国热血所振奋。当我读到夸父逐日,感觉到夸父那种恒心,那种毅力,那种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我读到苏武牧时,双又想到他真伟大,有着无比的爱国心,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当我读到后来丧权辱条约的签订时,更不由觉得心寒,中国如此任欺凌,心中不由感慨万万千

    心中的潮起潮落完全根据朝代的变迁而变化,让人有着身临其境的阅读快感。同时《中华上下五千

  • 7、 《传承中华文明,共筑肉体家园》读后感600字2024

    【第1篇】

    周末,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美好家园》的读本要求我们阅读。回到家我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但学校要求阅读那就看看吧。打开书籍,我很快就被里面的名言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尤其是第一篇《爱国如家》里的故事,岳飞、文天祥、俞大猷,还有现代的钟南山、金晶等人的爱国事迹让我深有感触。

    林则徐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逃避。岳飞、文天祥等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报效国家,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敌人妥协。从岳飞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那么多的民族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赞扬,也不是为了名垂青史,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奉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完全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报效国家。但我们仍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像钟南山院士在“非典”时期,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先士卒,积极救治病人,为人民健康作出巨大贡献。金晶面对藏独分子的残暴,誓死保护奥运火炬。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除了认真学习外,在任何地方都要对红领巾尊重,对五星红旗敬仰,不要在红领巾上乱涂乱画,不要在升国旗时交头接耳,不但是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也表达了我们对伟大祖国深深热爱之情。

    我们现在是祖国的一代鲜花,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先强大起来,以后有能力参与祖国的建设,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这样才能表达我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第2篇】

    假期里,我一鼓作气读完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教育读本。书里讲述了从古至今的许多爱国如家、孝悌友爱、勤学励志的动人故事,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袁德旗:永不言弃的扫地少年》一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名10岁男孩,在他五岁那年,妈妈病逝,爸爸入狱,于是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谁知爷爷又患上了严重肝炎,卧床不起,重担便一下子压在了奶奶身上。为了维持生计,奶奶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又苦又累 。少年袁德旗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每天凌晨天不亮就帮助奶奶清扫街道、运送垃圾。完成这些工作,

  • 8、 小议中华文明之精华与糟粕——读《三字经》有感_800字

    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

    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但是,我们要把《三字经》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正确地认识,主动汲其精华,剔其糟粕。

    亲情专题作文亲情、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孔融四岁就知道让大梨给长兄;黄香九岁便主动孝顺父亲而无怨无悔。

    重视子女教育和历史教育亦是优秀的文化传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这体现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

    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我们一定要记住,《三字经》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汲取精华,剔其糟粕,最后发扬光大至世界。

  • 9、 小议中华文明之精华与糟粕——读《三字经》有感_650字

    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 何谓此书奇之?

    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

    《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 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的重视。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我们一定要记住,《三字经》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汲取精华,剔其糟粕,最后发扬光大至世界。

  • 10、 小议中华文明之精华与糟粕——读《三字经》有感_800字2024

    朗朗乾坤,得万古之灵气,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旷世之奇书,《三字经》横空出世!小子对此奇书甚有感触,即书一文,此亦个人之意,又亦儿戏之言,不可当真也!

    何谓此书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韵句成句,自成一体,易读易记,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人物、天文气象、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但是,我们要把《三字经》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思考,正确地认识,主动汲其精华,剔其糟粕。

    亲情专题作文亲情、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孔融四岁就知道让大梨给长兄;黄香九岁便主动孝顺父亲而无怨无悔。

    重视子女教育和历史教育亦是优秀的文化传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这体现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三字经》还将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在一起,易学易记,并且专门谈到学习历史的方法。

    总之,这一切都表现了古代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当时的历史与政治原因,造成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使《三字经》多了几分糟粕: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愚昧地认为有了“三纲”,就会形成君顺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妇顺的社会安定局面;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这些基本道德底线,不容打破。只是可怜当时的人啊!一心认为三纲五常可以维护家族、国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纲五常并亲身践行,实际上这不过是富有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在伦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紧箍咒而已。

    总而言之,《三字经》这本奇书,其精华就在于对亲情、孝顺的张扬,对后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视。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两千年来一直是束缚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绳索。

    我们一定要记住,《三字经》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汲取精华,剔其糟粕,最后发扬光大至世界。

  • 2019-10-23

  • 2019-11-08

  • 2021-09-01

  • 2019-11-08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2-03-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05-08

  • 2022-05-27

  • 2023-01-31

  • 2023-02-20

  • 2019-09-22

  • 2021-08-31

  • 2022-01-1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5-17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3

  • 2023-03-31

  • 2019-10-22

  • 2022-03-15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1-08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0-28

中华文明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华文明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华文明观后感、2024中华文明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