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1500字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或许"《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1篇】

——在乱世中找寻文化足迹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有着属于自己的岁月篇章。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停地朝着现在走来。纵观中国历史,无论哪朝哪代,也无论是强盛还是衰败都依然阻挡不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我们中国人也正是在这脉脉相传中才成就了今天繁荣的中国文化。

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使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见解更加深入了一些。从黃帝到商朝,从汉朝到唐朝,再从宋朝到青朝以至现在,余秋雨,带我们遨游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被一个个故事所吸引,也曾为墨子感到佩服,也曾为屈原感到叹惜,曾为司马迁叹服……但我现在想写一下对于其中一篇的内心想法——《乱麻背后的蕴藏》。

宋代留给我们的印象大多是常年处于战乱之中,同时与好几个国家并存,国不安家不宁,但宋朝的文化是值的我们去品读去鉴赏去了解的。

也正是在那样混乱割据的年代。宋代的文明却蓬勃发展,逆风飞翔。

我首先了解到的是宋代的社会经济生活。相比唐朝而言,宋代的都城没有过多的限制,但全国市镇总量已接近两千。当时的商品流通量如果折合成现在的价格,差不多六十亿至七十亿美元。在宋优,还出现了许多科技著作。

宋代文化的蓬勃发展,与文官政治有关,宋代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 使大家都有平等的资格。在全国广办公私教育,使全国的文化资源获得更多的开发,焕发出文化的活力。本来朝廷是利用文化来统治国家,但实际上文化也利用了朝廷。

在宋朝也涌现了众多知识分子,例如苏东坡、朱靠、陆游等。这些知识分子同时也担任着执政者,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这些文官的加入,使得宋朝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文官政治是考文人来执政,所以他的本性还是君子政治。宋代哲学思想也是比较先进的,许多名家都涌现出来。朱熹,企图为中华文明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永恒体系,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把向自己的学说传播下去。从这一方面来讲,宋朝也是一个中国古典哲学灿烂的年代。

在朱熹去世后,也有两个重要的人相继去世,一位是陆游,另一位是辛弃疾。读了他们的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朝的军事危难。在他们的诗作中经常出现有关国家危难的诗句。也正是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才造就了这两位爱国诗人。

说起爱国诗人,就不得不说一说文天祥。时间是那么的快,南宋也灭亡了,一个在文化上蓬勃发展的国家即将陨落,化为茫茫宇宙中的一颗流星。但还有一个人,把宋代文化的余热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展现的淋漓尽致。被元朝俘虏后,他宁死不屈,尽管元朝给他无比优越的条件和权力,但是在他眼中,那又算得了什么。宋代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他的信仰之中,所以才出现他这样舍身取义,大义凛然的伟大爱国者。最后,他给世人流下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

宋朝最终虽然灭亡了,但是他的文明却得以传承。

文化总是在不断的发展着,乱世也不例外,而且它发展的却格为繁盛。也因在乱世,人们才急需一种精神寄托,心灵信仰。文化给人们慰藉,支撑人们在未知中前行。乱世中,一批批文人正已他们的人格魅力,展现这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如果你问我一个朝代留给后代的是什么?我会答,文化是他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文化不是盛世的点缀,而应该是黑夜的蜡烛。如果世人暂时不需要这蜡烛,那么,我们就让他先在自己的心底点亮。

【第2篇】

《通向大唐之路》

近几周,我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探索商朝的神秘,感受汉朝的伟大。终于,我走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峰,屹立在历史深处,也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创建了如此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鲜卑族开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使中西文化精华相互化育,为大唐气象注入浑朴的旷野之力。说到北魏,总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岁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时间独立施政,却在这九年中使中国改头换面。他主张“汉化”,这是一条血迹斑斑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本来也许要走几百几千年,可是他,却把它压缩到了几十年。这次改革,不仅是汉文化对“胡文华”的濡养,更是“胡文华”对汉文化的输注。正是这种双向的交融,才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条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时一个“诗的时代”,唐诗是唐代的灵魂。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古代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唐诗的作者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等。

而在唐代的诗人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他高度自负,傲岸不羁,而又热情豪放,天真烂漫。他的诗受到唐玄宗的青睐,却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挤。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彼此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是一个自信的时代。

唐朝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出一种自信的气度。这种自信从他的军事、外交、文化、国家治理、疆域版图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这种自信是以国家的真正实力为后盾,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这也是后世历朝历代所羡慕和追求的一个圣境。

唐代地域不小,历时不短,“仅仅长安城就已经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骄傲的城市—那个曾经辉耀着雄伟的石柱和角斗场的古罗马城,还大了差不多六倍”。这是余秋雨对唐长安城的评价,而它不止面积大而且商业繁荣,走在长安街头,外国人多的是,还允许留学生参加考试,考取官员,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这也是源于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国惊叹于自己的时代,不担心外来的文明会把自己淹没,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淹没。他很明白,自己离不开别的文明,如果离开了,他就会索然无味了。所以,余秋雨说,“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

今天的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我们就需要盛唐的胸襟。

唐朝是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精华。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寻觅中华读后感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一

余秋雨的名字,早听说过了,一直没有想到读他的书。这次,老师推荐了他的《寻觅中华》,我便迫不及待地买来读。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总觉得它饱含睿智的思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之一。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和《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惊万分,他对遥远的中华,理解那么透彻!文章通俗易懂,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己觉得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多熟悉以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知的熟悉,不过是众人所知的一点基础知识。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能够直入人心。

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忧思豪壮的名士风度,悲天悯人的学者情怀。《文化苦旅之寻觅中华》的出现,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二

这本黑皮的《寻觅中华》是上学期吴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自从妈妈给我买来后,我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书中讲述了上至远古,下至近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了气吞山河的黄帝与和平务实的炎帝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意气风发的曹操、凄凉的曹植、春风得意的曹丕;周游六国四处讲学的孔子;一生执著于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将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国历史梳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新评价,读来让我眼界开阔,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笔下却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也让我们重新读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操的从容大气!难怪余秋雨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当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书中最使我迷恋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坚毅的腔调说出来的一样。当我和爸爸谈起余秋雨这些思想时,总能引起我们父子的唇枪舌战,余秋雨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有新意,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寻觅中华读后感1000字


《品味历史,寻觅中华》

怀着憧憬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史从我眼前闪过。只是初次阅读,我就对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绚烂的中华历史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

墨子,一个黝黑外表的人,他的身世也因此受到不少史学家的争议,但他在文化上的造诣众人皆知。他劝阻楚王攻打宋国的事迹可谓流传千古,他用自己犀利的话语和巧妙的战术让楚王放弃攻打宋国,其中表现出的政治远见和历史功绩让人称赞不已。不过更为有趣的还是他这个功臣在归途中避雨造拒的事,而他则用他的气度道出:“运用大智慧救苦救难的,谁也不认;摆弄小聪明争执不休的,人人皆知。”乍一看这件事不免让人好笑,但细一想却又引人深思。

司马迁,一个名扬千古的人,他发愤写《史记》的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但他背后所经受的精神痛苦和身体摧残我们无法体会,只知道,他是伟大的。面对其他懦弱的官员,司马迁大胆地站出来,向汉武帝分析了李陵的行为。其实并不只有他看透了真相,但只有他敢说出真相。结果可想而知,他先是入狱,之后在死亡和腐刑面前毅然选择了后者。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死亡更为干脆,但司马迁和他们不一样,他知道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即使再痛苦,也不能就此罢休。就这样,《史记》诞生了,成了“无韵”的《离骚》。司马迁也在不久后消失,他的结尾我们无从知晓,也无需知晓。

曹操,一个丛林中的强人,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他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我们无法否定。在军中,他用诗抒发了他的豪情和他对天地生命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名句我们已烂熟于心,但其中所表达的感情仍耐人寻味。他把人生看作“朝露”,把死亡看做永恒。与其他伟大的领袖不同的是,他主张薄葬。或许这便是他的气度吧,在他的墓中,不需要财宝、装饰,只愿拥有永恒的清净。人们曾不知多少次寻找他的坟墓,但始终没有找到,那就让它永远不被找到吧。

盛唐,一个中国最辉煌的时代;长安,那个时代最骄傲的城市。中国的文化在那时,在那里,得到了空前的发扬。长安向世界敞开了自己,世界也把长安当作了舞台。它容纳外来文明,传递中华文明,充分体现了“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在长安,宗教矛盾灰飞烟灭,种族差别不再重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的包容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耶律楚材,一个辽国皇族的后裔,一个金国的高官,一个成吉思汗的得力助手。他的存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的到来,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征服战开始,也正是他,让这场残酷的战争得以结束。是他,让蒙古军不再屠城,也是他,让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壮大。古代四大文明国度,三个都在战火中消逝,唯有中国,在战火中生存了下来。历史上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征服不在少数,但各民族之间摒弃前嫌,反而融合得更加紧密,这些无不得益于像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啊!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我对中国历史文化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是较为浅显。那就让我与余秋雨一同在这本书中品味历史,寻觅中华吧!

——徐梦昊

寻觅中华读后感600字


寻觅中华读后感600字(一)

余秋雨的名字,早听说过了,一直没有想到读他的书。这次,老师推荐了他的【寻觅中华】,我便迫不及待地买来读。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总觉得它饱含睿智的思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之一。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和【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惊万分,他对遥远的中华,理解那么透彻!文章通俗易懂,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一精一深

余秋雨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己觉得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多熟悉以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知的熟悉,不过是众人所知的一点基础知识。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能够直入人心。

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忧思豪壮的名士风度,悲天悯人的学者情怀。【文化苦旅之寻觅中华】的出现,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寻觅中华读后感600字(二)

最近同时在看几本书,其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系列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从一个个经典的天灾神话中,感受神话的伟力其实就是祖先们对于所见所闻和内心愿望的天真组建。即便只有为数很少的一部分得以长期流传,这也就证明它们契合了民族异代人的共同愿望。这就是华人的原型,其铸就了后世华人的一性一格。终于,我们走近我们曾经引以为豪,也曾经自己否定的夏商周。

我对商代尤其充满了好奇,因为夏朝毕竟还只是一种模糊化的存在(当然我坚信它一定存在而且十分辉煌地存在过),而周朝八百年的历史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在那个史书上记载的春秋、战国,偶尔记得的也只是武王伐纣、百家争鸣、秦王扫六一合,其余似乎都不值一提。从史料记载和实质文物的发掘研究来看,商代非常的发达,可以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文明。从【寻觅中华】中读到一段【诗经商颂】上的文字,这些句子足以使我们这些中华后世子孙为之振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玄鸟)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殷武)

以至于我自己翻阅【诗经】再找出一些语段: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列祖)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玄鸟)

基本意思就是:殷商,受天命,拓疆土,做表率,立准则,政教赫赫,威灵盛大,只求长寿和安宁,保护我万代子孙(【寻觅中华】第44页)

在为祖先创造的如此辉煌的文明高兴的同时,余秋雨也让我们回味了在近代,研究甲骨文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几位大师级学者全非寿终正寝的悲惨命运,当然以1928年作为分界线,后来的甲骨文研究者不再屡遭噩运了。关于这些学者我明天顺便再谈。

寻觅中华读后感600字(三)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大学时读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在【寻觅中华】的文章里,余秋雨先生与读者一起寻访着中华文明的一精一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这种文化散文的韵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让人不知从何说起。世间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够传播文化的却寥寥无几。但余秋雨先生却不然,他以一个满腹经纶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韵味,传播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气息。他不紧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从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炎帝到神话传说、甲骨文发现和研释的伟大意义;而那春秋战国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学宫,屈原;汉代的司马迁,三国两晋中的曹一操一、阮籍、嵇康、陶渊明,则一个个鲜活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从北魏拓跋宏到盛唐长安、李白、杜甫、王维,佛教的传入;再从宋代文官政治(司马光、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朱熹,元朝耶律楚材到让人郁闷窒息的明清文化中的亮点:红楼梦,王一陽一明,一直延伸到现代的文化大革命,都有分析解读和评论。

历史上这些人物和故事我们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对他们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也早被今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去了。以至像作者说的:那些地方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而不敢去.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还是经过寻觅',把这些历史人物事件,用他的视角,用他独特的笔法,进行了不太一样的解读。篇篇散文将中国文化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体会到了读散文,看历史,品文化真的是一种享受。

看完这本书,自己就像是从远古走到今朝,佩服余秋雨先生博古通今的才华、大气磅礴的文风,让我又一次领略到了文化散文的魅力。余秋雨先生说,中华文明就是一篇散文,虽然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有兴盛,有衰败;有战乱,有和平;有君子,有小人;有英雄,有懦夫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却从未中断。

这本书还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一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

【寻觅中华】值得一读,我想,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还会有另一种收获

喜欢那些看似不经意却一针见血的文字。他的着作,多有拜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借我一生】、【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曾经都是我的枕边书。看完一遍接着再看一遍,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寻觅中华】,能读出的是余秋雨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历史的经纬。如在【从何处走向大唐】里,余秋雨指出大唐的繁荣在于它的包容并举,大唐的成就远不是仅仅中原所能造就:更重要的,还是输入中华文化的那股豪气。有点慓悍,有点清冷,有点粗砺,有点混沌,却是那么开阔,那么自一由,那么放松。诸子百家在河边牛车上未曾领略过的天苍苍,野茫茫,变成了新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也就像骑上了草原骏马,鞭鸣蹄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鲁迅说唐一人一大有胡气,即是指此。

《寻觅中华》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通向大唐之路】

近几周,我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探索商朝的神秘,感受汉朝的伟大。终于,我走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峰,屹立在历史深处,也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创建了如此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鲜卑族开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使中西文化精华相互化育,为大唐气象注入浑朴的旷野之力。说到北魏,总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岁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时间独立施政,却在这九年中使中国改头换面。他主张“汉化”,这是一条血迹斑斑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本来也许要走几百几千年,可是他,却把它压缩到了几十年。这次改革,不仅是汉文化对“胡文华”的濡养,更是“胡文华”对汉文化的输注。正是这种双向的交融,才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条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时一个“诗的时代”,唐诗是唐代的灵魂。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古代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唐诗的作者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等。

而在唐代的诗人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他高度自负,傲岸不羁,而又热情豪放,天真烂漫。他的诗受到唐玄宗的青睐,却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挤。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彼此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是一个自信的时代。

唐朝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出一种自信的气度。这种自信从他的军事、外交、文化、国家治理、疆域版图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这种自信是以国家的真正实力为后盾,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这也是后世历朝历代所羡慕和追求的一个圣境。

唐代地域不小,历时不短,“仅仅长安城就已经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骄傲的城市—那个曾经辉耀着雄伟的石柱和角斗场的古罗马城,还大了差不多六倍”。这是余秋雨对唐长安城的评价,而它不止面积大而且商业繁荣,走在长安街头,外国人多的是,还允许留学生参加考试,考取官员,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这也是源于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国惊叹于自己的时代,不担心外来的文明会把自己淹没,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淹没。他很明白,自己离不开别的文明,如果离开了,他就会索然无味了。所以,余秋雨说,“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

今天的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我们就需要盛唐的胸襟。

唐朝是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精华。

【第2篇】

清冽如流玉之晶莹——读《寻觅中华》有感

这无疑是一个乱世,是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你清冽如流玉之晶莹,在依依云水,渺渺帆影中,踏浪而来。你携一身傲骨,在幽怨的洛阳留下,这千古绝响。

魏晋,正处在三国这个英雄时代的后期,文人名士的生命被统治集团肆意摧残,看似不值钱的生命恰恰因太过值钱而被伤害。统治者们畏惧这些名士所怀揣的才能,既然不能为己所用,那就毁之。他们的鲜血一滴一滴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地。这是文化的惨痛,更是历史的损失。于乱世的断瓦残垣中,迎面走来了“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

阮籍母亲去世时,喝酒吃肉,完全不顾及世俗礼仪,却在哭丧时口吐鲜血,这种对于母亲死亡的悲痛有谁能及?别人吊唁他的母亲,他却白眼相向,嵇康得知后备酒携琴来到灵堂,阮籍眼前一亮,两位终生的挚友至此相逢,两人是同样地真实自在。有些时候我们往往拘泥于形式而忘记了本质,“传统礼仪的叛逆者往往更注重于层层规范后的内核”,他们以一种更真实自在的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意愿,超凡脱俗,返璞归真。

嵇康携一身傲骨,纵情于酒,超然物外。洛阳城外的柳树下,一位帅气挺拔的男子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打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一声声铁锤敲击的声响如你铿锵的生命韵律,回归自然,世俗无关。一壶酒,浇灌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曹魏大臣钟会因仰慕嵇康而前来拜访,嵇康却只顾和向秀打铁而不理会权贵的钟会。炉火熊熊,嵇康手起锤落,钟会只好不满地离开。嵇康这种鄙视权贵的高傲,虽不是名门望族,却比之更加高贵。“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是嵇康对钟会所说的唯一一句话,却也为自己以后的悲剧做了铺垫。

嵇康看透世俗,蔑视权贵,对朋友却是格外珍惜,一丁点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内心无比焦灼和苦痛。当山涛真挚的向司马昭推荐嵇康接任自己的职位时,嵇康却与山涛绝交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于此诞生。若是旁人被举荐做官,一定万分感激,可嵇康岂是芸芸众生之辈,他有自己的追求,不屑于投身官场,只是一心沉醉于自然之间,过一生平淡朴实的生活。嵇康很可爱,可爱在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直率的借一封绝交书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两位的友谊诀别的断丝飘飘。这种的友谊,古来少有。少有在嵇康虽与山涛绝交但仍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山涛照料。“ 山公尚在,汝不孤矣”这是嵇康对儿子稽绍所说。这才叫真正的朋友,这才叫真正的知己。我也许会因你不了解我而跟你绝交,但你仍然是我心中最信赖,最值得托付的人。山涛当然不负嵇康所托,把稽绍当做自己亲生儿子一般照料,尽了朋友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便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

且说你之为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若发现谁是小人,就会马上与之决裂,绝不含糊。因过于看重友谊,嵇康陷入吕安的混乱遭遇。吕安的哥哥霸占了吕安的妻子,却恶人先告状,以不孝之名将吕安告上朝廷。“面对最大的无耻和无赖,受害者往往一筹莫展。”不可理喻的案件的背后,真相已不再重要,人们热衷于一个最通俗最便于传播又最能激起社会公愤的罪名,若为受害者说话,自己也将成为社会的公敌。许多平日的朋友早已一一躲开,但嵇康没有。他义愤填膺地写了一份绝交书给吕安的哥哥,他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微薄之事帮助吕安,但仅仅为此,他被捕了。

他太珍惜朋友了,但越珍惜,所能留住的也就越稀少,这就如我们手中紧握的细沙,抓的越紧,流逝的却越快。世事总是如此无常,我们越是在意,却越失去的更多。

由于钟会这等小人挑拨,司马昭决定处死嵇康和吕安。果真应验了孙登大师当年那句“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不合群本身就是罪过,过于清高就是对庸人的冒犯。更何况是嵇康这种自命不凡的贤者,又怎能免于统治阶级和小人暗算。行刑那天,3000名太学生拥挤在刑场上请愿,他们勇敢地迎着刀枪大声呼喊:嵇康无罪,刀下留人。不问世俗的嵇康也被感动了,学生们正极力阻止英雄的陨落。你的身上有种不漏声色的浪漫,铿锵有力。你向哥哥要来琴,悠扬的琴声,在刑场缓缓响起,千古绝响《广陵散》诞生了。你一下一下拨动琴弦,为一生拥有这几个挚友而欣慰,为将儿子托付给山涛而安稳,为吕安的冤案而不平,更多的是满足于誓死追寻自己想要的澄澈。死亡,便被这沉静凄婉的琴声击碎,散落于无尽的深渊,变成了人们惊愕的钦佩与凝视。

这千古绝响,我们追不回来了。

魏晋名士们焦灼挣扎,追慕宁静而浑身灼伤,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们诠释了对稀有文化人格的祭奠,这是反传统的传统。正因为有他们,中华审美文化在精神的酷刑中屹然自立的发掘。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那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的男子,叫嵇康。

《寻觅中华》读后感1200字


【第1篇】

从猜测黄帝,问卜殷墟,到走进魏晋田园,最后对明清的郁闷,余秋雨先生用一篇篇散文优雅地叙述着中华文化的兴衰变迁。其实都是朴素的语言,读起来确是字字珠玑,你会被他带到另外一片世界,会对高雅而特异的魏晋人士而向往,会对盛唐海纳百川的文化而骄傲,也对明清文化专制统治而扼腕叹息。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余秋雨先生对当代文化的一系列论述。

“清代结束之后的近代和现代,实在一言难尽。文化信号很多,而文化实绩很少。文化激情很多,而文化理性很少。文化言论很多,而文化思考很少。文化名人很多,而文化巨匠很少。文化破坏很多,而文化创造很少。”余秋雨先生如是说到。

一百年前,正是兵荒马乱,国运维艰的时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化的这种状态尚可理解。而大约五十年前,新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项文化大革命的运动。政治野蛮地笼罩住了文化。全国停课废学,上山下乡,农村即是学校,农民就是教师。这种情况,在文明的发展史无疑是一次大地震,几千年来从未断绝的文化传承突然停止,所有的人投身农业,大连钢铁。

幸在它只有十年!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也开漂洋过海,走遍世界。然而,文化似乎永远跟不上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越来越迷乱,越来越失去了公信力。

余秋雨先生引用了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话,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一种人的力量大得多。例如,巴金说过,中国存在着某种人物,那种人物数量不多,影响极大,平日不知道藏在哪里,一有风吹草动就冒出来,在报刊上一会儿揭发这个,一会儿批判那个。看到这家院子里的花草茂盛,就大声咒骂;看到那家阳台上的鸟声动听,就抡起棍棒。正是这批人,使中国作家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无法写出像样的作品。

时至今日,尚有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口号批评他人,哗众取宠,网上看见一则新闻,一位八零后作家竟炮轰鲁迅伪大师。我想,鲁迅先生是否大师尚不重要,可先生当时的作品背景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人,单凭这一点,两人层次一下区分开来,至于你怎么贬低践踏,鲁迅先生也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了。

难道,现代的文化就限于这种怪圈了吗?不是的,真正的大文化,不是藏于隐世著作,而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价值,渗透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之间。

有一个渔村的渔民出海打鱼,一定会在出海前走很远的路,到一个读书人家里求得一大叠字纸,压在船底。他们说,天下没有比文字更重的东西了,就靠它压住风浪。他们不认识文字,却尊重文字,这大概是人没接收教育而体现出的最原始的状态,这便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

我相信,总会有这样一种人,出现在中华文化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刻,打破怪圈,走向自由。而中华文化也与世界亲密相容,偶尔闪现出千年积累的高贵,亦如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子民,品行善良,思想丰富,道德高贵。

【第2篇】

古道西风

---读《寻觅中华》有感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那么,《寻觅中华》便是作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历程,是一次追寻自身起源的尝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近代文化的艰辛,我们循着作者的目光从漫漫历史长河走来,并为自己的“中华基因”而自豪。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古道西风》。全文以古道西行的里程为线索,讲诉了我们的祖先和两位圣贤探索的故事,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盘庚率人民向西迁至殷,重振了高的繁荣。孔子西行洛邑问礼,又沿黄河西去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老子西出函谷关终隐黄沙外,是为了躬行心中的大道。

老子的学识,已看透了许多。也许,他对衰败的政治感到疲惫。所以,他悟出的是对于生命的超然。他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只希望一切都顺其本道。“以其终不为大,能成其大。”而孔子不能赞成这些,他心中早有了对君子的概念和维护周礼的使命感。他还担着仁礼于己身,他绝不能就这样放下百姓万民。他们一定无法洽谈----毕竟道不同。但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本不是想改变什么,学得什么,这是两位圣贤的会晤,今日一见,他们才更坚定了各自的志向。

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他们都是长途跋涉。

向西,还是向西,一路是古道西风,黄沙扑面。遥远的西方总是扑朔迷离,两位圣哲便永远行走在路上。向西眺望,看见的仿佛是道的归宿,仿佛是可以教化的国邦。文明传入的地方,天命降达的地方,他们,我们的祖先圣哲,总在探索着,正如身前身后古今的人一样。他们也许记得,自己商代的先祖曾浩荡而来,蹒跚而行,渡过黄河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们不会知道,身后还会有无数前仆后继的取经者,望着古道西风,“乞人骨标行路”。

我非常喜欢余秋雨先生对于孔子和老子之间旅途的切换描写,令人向往,让他们的结局都与西行、探求真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对于他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解读,我不能赞同。他说“孔子如同现在流浪者潮流一般,直到晚年还在进行自我放逐,整整十四年都在流浪。”然而孔子并不是在自我放逐,否则又何必带着、连累着这么多年轻的学生同行呢?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实践周礼的理想,找到一个可以施仁政的地方。他在追寻,他总是充满了希望,所以他的旅程总是停止不了。

读《寻觅中华》,就是读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家谱。与《文化苦旅》的“苦”不同,他并没有那么多让人叹惋、愤怒、苦痛、悲哀的故事,我们只是在家谱上细细的品读。走在洪荒时代,看炎黄相争的郊野;在稷下学宫,感受思想自由带来的发展;跟随北魏的步伐,引出不纯洁而包容万象的盛唐;拨开宋代兵弱腐朽的外壳,去看她乱麻背后的蕴含,那雍容高贵的文化;走进重山间的田园,听陶明渊“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寻看,那历史没有年代,我横竖看了一夜,才从密密麻麻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这段文字曾经引用在《文化苦旅》的前言中,余秋雨写这本《寻觅中华》也许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历史并非只是充斥着迫害、暗算、嫉妒、诬陷、血腥、权术,也不会因为政治的压迫、统治、外夷的侵略而没落,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寻觅中华》中每篇都传递出这样的讯息: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9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900字”,希望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1】

这本黑皮的《寻觅中华》是上学期吴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自从妈妈给我买来后,我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书中讲述了上至远古,下至近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了气吞山河的黄帝与和平务实的炎帝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意气风发的曹操、凄凉的曹植、春风得意的曹丕;周游六国四处讲学的孔子;一生执著于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将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国历史梳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新评价,读来让我眼界开阔,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笔下却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也让我们重新读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操的从容大气!难怪余秋雨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当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书中最使我迷恋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坚毅的腔调说出来的一样。当我和爸爸谈起余秋雨这些思想时,总能引起我们父子的唇枪舌战,余秋雨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有新意,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2】

最近同时在看几本书,其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系列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从一个个经典的天灾神话中,感受神话的伟力其实就是祖先们对于所见所闻和内心愿望的天真组建。即便只有为数很少的一部分得以长期流传,这也就证明它们契合了民族异代人的共同愿望。这就是华人的原型,其铸就了后世华人的性格。终于,我们走近我们曾经引以为豪,也曾经自己否定的夏商周。

我对商代尤其充满了好奇,因为夏朝毕竟还只是一种模糊化的存在(当然我坚信它一定存在而且十分辉煌地存在过),而周朝八百年的历史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在那个史书上记载的春秋、战国,偶尔记得的也只是武王伐纣、百家争鸣、秦王扫六合,其余似乎都不值一提。从史料记载和实质文物的发掘研究来看,商代非常的发达,可以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文明。从《寻觅中华》中读到一段《诗经商颂》上的文字,这些句子足以使我们这些中华后世子孙为之振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玄鸟)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殷武)

以至于我自己翻阅《诗经》再找出一些语段: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列祖)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玄鸟)

基本意思就是:殷商,受天命,拓疆土,做表率,立准则,政教赫赫,威灵盛大,只求长寿和安宁,保护我万代子孙(《寻觅中华》第44页)

在为祖先创造的如此辉煌的文明高兴的同时,余秋雨也让我们回味了在近代,研究甲骨文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几位大师级学者全非寿终正寝的悲惨命运,当然以1928年作为分界线,后来的甲骨文研究者不再屡遭噩运了。关于这些学者我明天顺便再谈。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3】

余秋雨的名字,早听说过了,一直没有想到读他的书。这次,老师推荐了他的《寻觅中华》,我便迫不及待地买来读。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总觉得它饱含睿智的思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之一。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和《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惊万分,他对遥远的中华,理解那么透彻!文章通俗易懂,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己觉得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多熟悉以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知的熟悉,不过是众人所知的一点基础知识。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能够直入人心。

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忧思豪壮的名士风度,悲天悯人的学者情怀。《文化苦旅之寻觅中华》的出现,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寻觅中华读后感【篇4】

我想梦回唐朝,那个繁荣昌盛的地方;我想梦回诗歌,那个浩荡千爽的时代。

——题记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尽在“”微信公众号

《寻觅中华》读后感800字


梦回唐朝,梦回诗歌

---读《寻觅中华》有感

我想梦回唐朝,那个繁荣昌盛的地方;我想梦回诗歌,那个浩荡千爽的时代。

----题记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中华文明史读后感15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