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 地图 >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2024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推荐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共 9535 篇)

  • 1、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十年文革,其影响之深、涉及之广、破坏之大,广为人知。但其中的艰辛与沉痛,却并非我们这些生于平稳年代的学生所能体会的。作为文革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邓小平,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光辉显著的业绩、卓越深远的才略、坦荡开阔的胸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称颂的。阅读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后,受益非浅。书中讲述了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的经历,在中南海被软禁三年,大儿子被逼得跳楼,高位截瘫终身残疾,他作为一个70岁的老人每天还要为儿子翻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文革时在江西剩饭也得吃,说来他对毛泽东也是有刻骨仇恨的,但他写信给毛泽东表示对毛的衷情拥护并希望能有机会出来工作报效他,还保证永不翻案。当毛泽东放虎归山之后他又系统的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为毛泽东所不容又一次被打倒。这些人所共知的事,正显出了邓小平的伟人风范。 前贤以正身为揽权之本。世事难尽如人意,人生在世,挫折在所难免。守正道,挫折成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就大事前不可少的训练。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记载了邓小平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之所以能三次复出,这和他的严于律己、为人厚道、办事公正、顾全大局是分不开的。一个领导人以正立身,就永远立于人民群众这个大地母亲身上,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就会倒而复起,虽败犹荣。十年“文革”早已结束了。这场20世纪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政治大劫难,早已化为一个遥远的记忆,沉淀在了人们的回忆里。不过,虽然“文革”结束已有20多年,但是,每一个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岁月渐渐流逝,光阴一去不复返,但那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情感的烙印,却永远不会消失。十年“文革”,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其特殊的一页,也是足以让千秋万世去研究去回味的一个年代。十年“文革”,是发展到极端的错误的爆发性的大宣泄,是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的客观发展阶段。“文革”所留下来的,不只是沉痛和创伤,更有可以思考可以以兹为戒为鉴的重要历史教训。虽然在“文革”10年中,国家之损失、党之损失、人民之损失巨大而惨痛,但是,它的谬误给人们留下的教训和警示,却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认为,如果没有“文革”这个惨痛的教训,那么,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我们的党,可能还不会轻易地从迷雾中走出,可
  • 2、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600字(3)篇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记得罗素在《生活的智慧》说过的一句当时令我耳目一新的话,就是大家要允许政治家们积极争取权利,或许他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些呢。我们国家民族在经历大动乱之后,幸运地遇到邓小平复出。文革下放中的他就不断地写信争取复出,令文革后期经济就有起色,70多岁时开始以旺盛的精力带领人民搞改革开放,呈现出当今生机繁荣的景象,让“为人民谋幸福”没有成为一句空话。文革下放江西期间,68岁的他忍受孩子跳楼瘫痪的痛苦,自己砸煤球做饭,在工厂用当时在法国雷洛汽车厂学习的技术当钳工,什么苦都能吃,从他的身上看到坚韧的力量,值得敬仰。在政治舞台上有些名人属于”革命力量”;而邓小平是真正的治国之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600字 第(2)篇

    每个人都想要和平与利益,但大部分想要的是只属于自己的和平与利益,保家是一定的,但与之相比卫国却显得次要。历史上中国人对待自己兄弟的残忍程度是远远大于外人的。到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该当我们的朋友?为什么对待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我们能充满微笑的一笔勾销,而对待自己的同胞,对待与自己一起浴血奋战的同志兄弟却能够无情的批斗与折磨?

    曾经的元凶,早已成为一具供人参观的标本,希望刻映在钞票上的图案,以及供奉那具尸体的停尸房,以及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幅画像,能够警醒世人与当权者,这段悲剧与不幸。当有人企图通过煽动社会动荡来达到自己个人肮脏的目的时,希望中国的人民大众能够清醒客观,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暴君固然可恨,但暴民更加可怕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600字 第(3)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代人》

    每每想起十年文革,总是那么的遗憾和悲伤。当其他国家利用这宝贵的十年开始发展民生,发展经济,促进科学技术的提高的时候,我们国家却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批判所谓的牛鬼蛇神。还好国家有一群秉承着爱国精神的老革命在,国家依旧还有希望,还有未来。看了此书,我越发明白当初的革命前辈有多么不容易。整个社会都变得黑暗,乌云密布,又沉又闷的气氛笼罩在神州大地。即使在这般地步,还有人在迎接着和光明的到来。我们有黑色的眼睛,但是我们不愿意生活在黑暗中,那阳光的味道,我此生此世,都在渴求着。

  • 3、 《我的父亲邓小平》有感作文范文范例

    《我的父亲邓小平》有感作文模板范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描绘了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创举之一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是他使得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他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是共产党的好助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群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接着对外开放地区逐渐扩大,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0年前的深圳仅仅只是一个不足3万人的破落小镇,没有柏油马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繁华的都市,更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有的只是海滩、荒山和零碎的稻田。就是这样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在30年中竟发展成如今这样一座生机勃勃的国际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使中国改革开放中小小的片花,而这奇迹般的创造带来了中国的繁荣与兴旺。邓小平的伟大创举决定了党的发展路线,决定了春天的梦想不再是梦想。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对经济特区作出了明确定位: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是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深圳的大改造成为最好的事例。短暂的时间内,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先进,从自给到出产,每一个巨大的颠覆都凝聚着老人的心血,这位老人更有力确定要改变中国,响应党的进步,决定了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等城市,其中还包括我们江苏南通。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但,现在中国睡醒了,不再是那只昏昏欲睡的狮子,而是焕发向上的精神的雄狮,它的一吼唱响了东方,震得殖民者战战兢兢地夹着尾巴逃回了窝里。看吧!中国的伟大、党的伟大使外国人不再骑在我们的头上,他们只是瞪着双眼看着铁路路线的造成,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深圳的一夜崛起,给他们留下一个个赞叹的感叹号。

    心在哪里,哪里就有宝藏;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时间;爱在哪里,哪里就随想动;梦在哪里,哪里就有未来。抛头颅洒热血,英雄们奋勇杀敌圆了人民幸福的梦,圆了国家繁荣的梦。我们怎能不感谢这面炽热红火的旗帜呢?我们怎么能不感谢党的辉煌业绩呢?正值青春的我们啊!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辜负先辈们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啊,他们用血泪洒开一段殷红的

  • 4、 我印象中的邓小平
    我印象中的邓小平“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我是从这首在中国被四处传唱的歌曲中,认识了这位神奇的老人——邓小平爷爷。从电视上我知道了他是一位个子不高,神态安祥,说话有很浓重的四川口音,总是在不停地抽烟的充满智慧的老人。大人们告诉我是邓小平爷爷提出的改革开放的主张,使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繁荣富强。邓小平爷爷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环抱。学了课文《在大海中永生》后,我还知道邓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他真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我心中对他充满了无限的敬意。顿时,邓爷爷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无比高大,清晰。在战场上,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刘邓大军”让敌人闻风丧胆。在国际舞台上,他是一位机智、从容的外交家,让对手肃然起敬。在祖国建设上,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总设计师,为祖国描绘出了神州大地的宏伟蓝图。……但,我的耳边却总回响着电视记录片《邓小平》开始时,邓爷爷那带着四川口音的旁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时,他更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
  • 5、 邓小平读后感

    邓小平读后感范文一

    邓小平是让我们富起来的重要贡献的人。

    毛泽东是我们第一代领导人,是在遵义会议被确立的,毛泽东爷爷和邓小平爷爷有一个共点是:毛泽东爷爷是在遵义会议被确定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的转折点,而邓小平爷爷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确立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确立以邓小平为党中央领导,而且从组织、政治、思想路线上做了调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由邓小平亲自平反冤案:刘少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邓小平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短短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了经济特区以---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5年,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让我们从此走上经济建设上来。

    1987年,邓小平又以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他还以一国两制把原属于我们土地的香港、澳门收回母亲的怀抱。邓小平爷爷用尽一生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但是他只为我们把灯笼挂在路边在路中间,后面还有很长等着我们去挂,让路被照亮,可以看清前方的路。

    邓小平读后感范文二

    伟人必有出众之处,其经历波澜壮阔如恢弘画卷,因而,伟人传记始终吸引我们。过去是,现在仍是。

    去年,看过迪克威尔逊写的《毛泽东》,让我读得如醉如痴的是第一节属蛇的孩子,因为中学时在报纸上读过一篇文章,专讲毛泽东少年时写的诗,当时觉得他气魄好大,真是伟人的料,如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等,志向高远。而这本传记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如怎样自作主张找朋友借钱去东山学堂念书,作者写得很生动,许多内容采用对话体,虽然我疑心创作成分大,但确实好看易读,仿佛看到一个倔强少年站在眼前。此外,外国人看中国的角度与我们不一样,这也是读这类传记的魅力之一。

    今天首发的大陆版 《邓小平时代》,亦有它的魅力,同样老外写的,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

    初步翻阅后,感受最深的是,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背后其实经历很多的波折,还有挫折,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夹杂有怀疑、非议。这对目前的中国应该也

  • 6、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600字:邓小平传记读后感

    《邓小平传》的作者在传记的最后写到邓小平一生的主要功绩成就。邓小平的第一项成就是担任了中国的领导职务,这也是他取得其他成就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取得的两大成就是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把中国引入了国际生活的主流。在经济发展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把经济工作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并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得到了其他人的帮忙,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经过二十年的革命,人们渴望安定与经济发展。是他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使得党中央有可能把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也是他的讲话促使中央委员们当着华国锋的面否决了两个凡是,并决定放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消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在方法上,邓小平的贡献不多。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对经济特区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使经济特区成为开放政策的最有力的证明。

    并不是说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们所采取的无产阶级专政很仁慈。不是的。也不是说,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其他的领导人期望将来有朝一日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会被多党制和行政与立法机构的竞选所代替,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而是说,要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政治秩序。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逐步地实行民主,只有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到必须程度时,才能彻底地实行民主。

    在他的指引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工商业技巧,以满足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与此同时,他让中国在处理国际与地区争端问题时,发挥与中国国力相当的影响;他改变了中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再强调革命和战争。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开创者,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 7、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600字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

    《邓小平传》的作者在传记的最后写到邓小平一生的主要功绩成就。邓小平的第一项成就是担任了中国的领导职务,这也是他取得其他成就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取得的两大成就是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把中国引入了国际生活的主流。在经济发展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把经济工作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并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得到了其他人的帮忙,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经过二十年的革命,人们渴望安定与经济发展。是他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使得党中央有可能把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也是他的讲话促使中央委员们当着华国锋的面否决了两个凡是,并决定放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消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在方法上,邓小平的贡献不多。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对经济特区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使经济特区成为开放政策的最有力的证明。

    并不是说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们所采取的无产阶级专政很仁慈。不是的。也不是说,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其他的领导人期望将来有朝一日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会被多党制和行政与立法机构的竞选所代替,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而是说,要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政治秩序。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逐步地实行民主,只有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到必须程度时,才能彻底地实行民主。

    在他的指引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工商业技巧,以满足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与此同时,他让中国在处理国际与地区争端问题时,发挥与中国国力相当的影响;他改变了中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再强调革命和战争。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开创者,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 8、 观邓小平有感

    邓小平观后感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在影片中他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小平,你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领袖问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民的心目中,他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一人生最后的二十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影片中真实展现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划分特区、香港回归、南巡讲话等与邓小平紧密联系的事件,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敬重的字。

    历史不会忘记:正是这位高龄老人,替中国迈出了开拓思想的第一步。是这位时龄88的老人,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划时代的诗篇。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他走过了一个世纪。

    他创造了一个时代。

    他树立了一个丰碑。

  • 9、 《邓小平传》读后感

    读邓小平传有感

    邓小平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我们能过上小康生活都离不开他,所以,我一直十分敬仰他。这些天,我有幸读完了《邓小平传》。这本书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了伟人的一生。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关键人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父亲在家里十分严格,邓小平就继承了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邓小平接受到新、旧双重教育,使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思维方式灵活,逻辑思维严谨。这些为他后来的良好成长打下了基础。

    邓小平曾到法兰西求学,在那里条件很艰苦,在这段时间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在机车上当司炉和厨房帮工。后来遇到了周恩来总理,在他的影响下,邓小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政治宣传活动,到了1926年,他和伙伴们去了莫斯科,获得了机会,在政治上进行了深造。

    邓小平身在外国,却无时不刻注视着祖国的形势。在祖国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他回到了内战纷纭的中国。随之而后,便是他同无数共产党人士抛头颅,洒热血。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他为中国带来了光明

    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战役,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大家应该知道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的人生经历,这是对《邓小平》他人生的最合适的概括。邓小平的复职的那个时候他已经是73岁的高龄,但年龄并不能阻止他继续发挥他的经验和智慧。他人虽老,但他身强体健,尤其是他头脑灵活,思想开放,思维敏捷,能够很快接受新的事物。所以他向西方文化学习,准备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功的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开创者,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 10、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趁五一闲暇时间,我阅读了理查德。伊文思着的《邓小平传》它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位伟人辉煌的一 生。其中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完全征服了我,是我对遥远又亲切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一位时代伟人,和无数扭转人类历史的人物一样,诞生于普通的平民阶层。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作为一位传统的读书人,其形象深深的幼年的小平。小平自小接受老式私塾教育。后来升入广安中学学习现代科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年轻的小平把目光放在更远。1920年,16岁的小平来到法国,在那里,它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参加勤工俭学,更重要的是,在开放的法国,他遇见了共产党,共产党使他在污浊的政治气氛中感受到一丝清新的空气。后来,在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影响下,他加入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邓小平身在法国,却无时不刻注视着祖国的形势。在祖国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他回到了内战纷纭的中国。随之而后。便是他同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为中国带来了光明。在他回国后的四年多时间里,邓小平一直在有生命危险中度过。在西安,邓身兼三职,当时的国民革命运动随着孙中山的去世,内部矛盾日益加剧,终于分裂成两派。1927年3月蒋介石开始采取分裂行动,展开了一连串残酷无情的清洗运动。大屠杀在南京、广州以及长江三角洲一些小城镇蔓延开来。这使共产党面临抉择:是与国民党分道扬镳还是继续与左翼国民党合作以争取和控制他们。5月下雪召开的共产国际常委上决定共产党继续与左翼国民党直接合作,从那以后共产党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了。8月7日,邓小平以党中央秘书的身份参加了中央委员会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从而亲身经历了共产党从惨败转向全新战略的过程。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是很值得看的东西,希望大家多多看看,邓小平传非常值得看的资料!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应老师作业要求我读了《邓小平传》,本意随心读过完成作业,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令我大受启发,便静心拜读一遍。这本书总共分为15个章节,它是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于1993年完成的,它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位伟人辉煌的一生,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导人再到光荣退休的革命历程。

    邓小平对于我来说是位陌生而又熟知的人,陌生是因为在我记事时他已经基本脱离政治舞台了,所以对于他的一些事情我不是很了解,而说熟知应该每个中国人都很熟知这个伟人吧。邓小平的名字意味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1

  • 2021-07-29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3-01-27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10-27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2-2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4-04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2024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