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 > 地图 >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2024少年邓小平读后感大全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相关栏目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热门栏目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推荐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

(共 6600 篇)

  • 1、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500字体会

    《邓小平时代》的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他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局限,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以客观的视角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深入分析了邓小平的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对信仰和初心终生不渝。他的一生三起三落,他的全家曾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进行劳动改造,虽然这段日子过得很艰辛,但他依然坚定信仰,不忘初心,他时刻记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有着务实的态度和坚定的原则。他善于用朴素的大白话解释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告诉我们干实事更加重要。他坚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原则,他认为中国必须从观念到贸易全面向外部世界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走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正直机智的优良品质。他曾说,“选择领导人时,不是看他们是否对自己忠诚,而看是否最称职”,邓小平同志不跟他任命的人发展私人友谊,他们只是共同干事业的同志。

    邓小平同志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即使遇到暂时的挫折,也不要气馁,正确对待得失,相信“风雨之后,总会出现彩虹”。

  • 2、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精选)

    作为2000年出生的千禧一代中的一员,改革开放后二十年中国的崛起是我成长的背景,新时代的中国逐渐走出亚洲,影响世界大局。每次看到有关1978年之前的历史时,我都不敢相信这样积贫积弱,百姓忍饥挨饿的中国能在短短四十二年之后变得挺胸抬头,意气昂茂地走向世界。直到我读了《邓小平时代》之后,我才猛的明白,正是这位老人,他牵着迷茫弱小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自信强大!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https://www.dhb100.com/

    “文革”时中国陷入混乱,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40美元,经济接近破产。邓小平上台时要面对的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问题:文革中受迫害者和迫害者之间的深刻矛盾;军队干部对军费削减的抵制和抗拒;民众对帝国主义和外国资本家的敌视;以及一些人依然贫困而另一些人先富起来的纷争。简言之,邓小平面对的是一项苛刻的史无前例的任务:当时还没有哪个共产党国家成功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他为了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实现温饱小康做出了一生的努力,1992年88岁的邓小平在南方点燃了点点星火,不久之后,冲天的改革大火席卷全国,之后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奇迹般的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慢慢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相信不久之后的2035,中国人民将继续证明自己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尤其感谢邓小平对教育系统的改革,邓小平在1975年开始对教育系统做出改变,他深知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一批知识基础扎实管理能力出众的的受教育人才。而在当时,高校选拔的标准并不是具有良好知识素质,而是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政治思想有严格的要求,有才华有学习素养而缺乏人脉的广大青年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感谢邓小平在1975年的改革,1977年高考得以恢复,中国的广大青年和中国教育得以挽救。

    在读书之前,我很难想象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如此艰难的路程,重振中华民族的荣光,我辈义不容辞,愿自己能够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做个纯粹的有道德的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

  • 3、 读少年邓小平有感作文700字

    今天我读完了红色经典文章少年邓小平,既感动又激动。我感受最深刻的几点是:

    少年邓小平有坚定的信念,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不达目标不罢休。文章中有很多励志的词语,比如,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富强而读书奋斗、既来之,则安之、士可杀,不可辱、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落后就要受人欺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古代走向近代,从闭塞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历史,也往往是它打开眼界、敞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

    少年邓小平知道去法国的费用来之不易,所以到了法国后,开始勤工俭学。他节约地花着每一分钱,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从来没有忘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富强而读书奋斗的目标。他说不能勤学就去勤工,有志不在年高。他来到钢厂,干各种体力活,一天可以挣10个法郎,他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攒下钱去俭学。

    少年邓小平乐于助人。虽然他家生活也很艰苦,但他看到同学有困难,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有一次同学的妹妹生了重病,邓小平不顾自己的困难,把自己仅有的钱给了同学,让他拿钱去给妹妹看病。另一个同学的母亲病入膏肓,那位同学准备割肝救母,邓希贤(邓小平小时的名字)劝他不要这样做,并请了一个郎中,帮他母亲治好了病。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少年邓小平胆识过人,不信邪,不信鬼。他小时候居住的村子有个鬼屋,谁也不敢去,一天他和几个同学放学一起去鬼屋。鬼屋白巾飘扬,野草丛生,小鸟在草丛中做窝,他还大胆地从鬼屋走了出来。人们都夸他胆识过人。

    少年邓小平他志向远大,有坚定的信念,永远不会屈服。正如红色经典的扉页中写的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看完少年邓小平的故事,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邓爷爷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发努力的好孩子。

  • 4、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范文550字

    少年邓小平是一本少年励志版红色经典小说,它激励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 这本书讲了邓小平出生在广安的牌坊村。父亲邓绍昌给他取名邓先圣。后来到了学堂,先生给他改名为邓希贤。从那以后乡亲们亲切地叫他贤娃儿。邓希贤在广安高小是一个非常相信科学的学生,他小小年纪从不相信迷信,他曾阻止过好朋友李在标割肝救母。后来,他父亲就决定让他权兰西留学,他在法兰西的巴耶中学只留了一形时间,因为没钱他只好去做工人挣钱,可后来他还是因为法兰西资本家对中国留学生的欺压而离开了工厂。后来他又在橡胶场做工,后又因组织安排离开工厂,随同伴离开法兰西。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小平的信念是令人佩服的,他在贫困中奋发图强、勤工俭学,宁愿贫穷也不愿向法兰西资本家的工头低头。邓小平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应刷、出版有关***的杂志也不愿平凡地活着。最后,他与同伴们被迫前往苏联学习,再那里继续他们的***事业。 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念的支撑才能完成它,没有了信念做什么都不行,不止要有信念,我们还要像邓小平一样做一个爱国的好少年。 正如方志敏所说的;清廉俭朴正是我们***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邓小平之所以可以顽强地在法国生存,而不在贫困时独自回到中国,虽然他在法国并没有真正地在学校学习过,但他在百忙之中还要一边勤工俭学,这就是为什么邓小平可以一直坚持到离开法国他都坚持着他的***事业。邓小平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有这种精神。

  • 5、 读《少年邓小平》有感800字

    信念,不是铁锤下纷乱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耀即逝的星星,而是西柏坡彻夜不息的灯光。我默默地读着《少年邓小平》,留下这样的感受。

    在午后的阳光下,我呼吸着书的芳香,走进书的世界。该书也就是从四川幼年广安这个小村庄开始,1902年,一个农家小院,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就是邓小平。多么难忘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时代的成长历程——他从出生到进入师塾;从乡里的北山初等小学堂、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一路走来。6岁那年,从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毕业,沿着长江走出四川,走出国门,前往法兰西寻找救国救民的梦想。人生无坦途啊!在法兰西,他处处遭人白眼,最后因为没钱而被退学,走上勤工俭学的道路,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倒邓小平,他以顽强的信念支撑了下来!寒来暑往,柳色秋风,斗转星移……经历了5年的努力,邓小平离开了法兰西---这座美丽而傲慢的城市,回到中国的热土——他已不是晃着脑袋在父亲母亲目前背书,被乡里乡亲称为“贤娃儿”毛孩,犹如凤凰涅盘一般,他--已经是一位成熟的青年革命家、一个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一位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了。正朝他心中的信念及理想走去!

    谁也没有想到:他历经坎坷,百折不挠,三起三落,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少年邓小平》,留下一时的感受:信念是剑,助你披荆斩棘,信念是灯,为你点亮心灵,信念是泉,让你洗去尘埃。有了信念,就能成功。

    我呼吸着《少年邓小平》书的馨香,深深地告诫自己: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像邓爷爷那样树立坚定的信念,好好学习,圆我们的中国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 6、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2024范文

     今天我读完了红色经典文章《少年邓小平》,既感动又激动。我感受最深刻的几点是: 少年邓小平有坚定的信念,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不达目标不罢休。文章中有很多励志的词语,比如,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富强而读书奋斗、既来之,则安之、士可杀,不可辱、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落后就要受人欺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古代走向近代,从闭塞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历史,也往往是它打开眼界、敞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 少年邓小平知道去法国的费用来之不易,所以到了法国后,开始勤工俭学。他节约地花着每一分钱,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从来没有忘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富强而读书奋斗的目标。他说不能勤学就去勤工,有志不在年高。他来到钢厂,干各种体力活,一天可以挣10个法郎,他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攒下钱去俭学。 少年邓小平乐于助人。虽然他家生活也很艰苦,但他看到同学有困难,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有一次同学的妹妹生了重病,邓小平不顾自己的困难,把自己仅有的钱给了同学,让他拿钱去给妹妹看病。另一个同学的母亲病入膏肓,那位同学准备割肝救母,邓希贤(邓小平小时的名字)劝他不要这样做,并请了一个郎中,帮他母亲治好了病。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少年邓小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每次作业他都对自己要求非常严,得到很多鸡蛋,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优星。他学习刻苦认真,作业一丝不苟,毛笔字刚劲有力,背诵倒背如流,讲故事津津有味,说道理头头是道,写文章胸有成竹,说名言脱口而出,各方面的成绩在学校都是出类拔萃的。 少年邓小平胆识过人,不信邪,不信鬼。他小时候居住的村子有个鬼屋,谁也不敢去,一天他和几个同学放学一起去鬼屋。鬼屋白巾飘扬,野草丛生,小鸟在草丛中做窝,他还大胆地从鬼屋走了出来。人们都夸他胆识过人。 少年邓小平虽然个子不高,但他志向远大,有坚定的信念,永远不会屈服。正如红色经典的封面中写的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看完少年邓小平的故事,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邓爷爷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发努力的好孩子。

  • 7、 邓小平读后感

    邓小平读后感范文一

    邓小平是让我们富起来的重要贡献的人。

    毛泽东是我们第一代领导人,是在遵义会议被确立的,毛泽东爷爷和邓小平爷爷有一个共点是:毛泽东爷爷是在遵义会议被确定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的转折点,而邓小平爷爷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确立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确立以邓小平为党中央领导,而且从组织、政治、思想路线上做了调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由邓小平亲自平反冤案:刘少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邓小平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短短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了经济特区以---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5年,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让我们从此走上经济建设上来。

    1987年,邓小平又以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他还以一国两制把原属于我们土地的香港、澳门收回母亲的怀抱。邓小平爷爷用尽一生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但是他只为我们把灯笼挂在路边在路中间,后面还有很长等着我们去挂,让路被照亮,可以看清前方的路。

    邓小平读后感范文二

    伟人必有出众之处,其经历波澜壮阔如恢弘画卷,因而,伟人传记始终吸引我们。过去是,现在仍是。

    去年,看过迪克威尔逊写的《毛泽东》,让我读得如醉如痴的是第一节属蛇的孩子,因为中学时在报纸上读过一篇文章,专讲毛泽东少年时写的诗,当时觉得他气魄好大,真是伟人的料,如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等,志向高远。而这本传记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如怎样自作主张找朋友借钱去东山学堂念书,作者写得很生动,许多内容采用对话体,虽然我疑心创作成分大,但确实好看易读,仿佛看到一个倔强少年站在眼前。此外,外国人看中国的角度与我们不一样,这也是读这类传记的魅力之一。

    今天首发的大陆版 《邓小平时代》,亦有它的魅力,同样老外写的,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

    初步翻阅后,感受最深的是,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背后其实经历很多的波折,还有挫折,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夹杂有怀疑、非议。这对目前的中国应该也

  • 8、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600字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

    《邓小平传》的作者在传记的最后写到邓小平一生的主要功绩成就。邓小平的第一项成就是担任了中国的领导职务,这也是他取得其他成就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取得的两大成就是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把中国引入了国际生活的主流。在经济发展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把经济工作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并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得到了其他人的帮忙,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经过二十年的革命,人们渴望安定与经济发展。是他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使得党中央有可能把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也是他的讲话促使中央委员们当着华国锋的面否决了两个凡是,并决定放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消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在方法上,邓小平的贡献不多。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对经济特区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使经济特区成为开放政策的最有力的证明。

    并不是说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们所采取的无产阶级专政很仁慈。不是的。也不是说,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其他的领导人期望将来有朝一日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会被多党制和行政与立法机构的竞选所代替,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而是说,要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政治秩序。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逐步地实行民主,只有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到必须程度时,才能彻底地实行民主。

    在他的指引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工商业技巧,以满足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与此同时,他让中国在处理国际与地区争端问题时,发挥与中国国力相当的影响;他改变了中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再强调革命和战争。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开创者,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 9、 邓小平传记读后感600字:邓小平传记读后感

    《邓小平传》的作者在传记的最后写到邓小平一生的主要功绩成就。邓小平的第一项成就是担任了中国的领导职务,这也是他取得其他成就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取得的两大成就是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把中国引入了国际生活的主流。在经济发展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把经济工作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并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得到了其他人的帮忙,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经过二十年的革命,人们渴望安定与经济发展。是他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使得党中央有可能把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列为全党工作的重点;也是他的讲话促使中央委员们当着华国锋的面否决了两个凡是,并决定放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消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在方法上,邓小平的贡献不多。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对经济特区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使经济特区成为开放政策的最有力的证明。

    并不是说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们所采取的无产阶级专政很仁慈。不是的。也不是说,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其他的领导人期望将来有朝一日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会被多党制和行政与立法机构的竞选所代替,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而是说,要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政治秩序。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逐步地实行民主,只有当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到必须程度时,才能彻底地实行民主。

    在他的指引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工商业技巧,以满足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与此同时,他让中国在处理国际与地区争端问题时,发挥与中国国力相当的影响;他改变了中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再强调革命和战争。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开创者,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

  • 10、 观邓小平有感

    邓小平观后感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在影片中他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小平,你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领袖问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民的心目中,他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一人生最后的二十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影片中真实展现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划分特区、香港回归、南巡讲话等与邓小平紧密联系的事件,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敬重的字。

    历史不会忘记:正是这位高龄老人,替中国迈出了开拓思想的第一步。是这位时龄88的老人,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划时代的诗篇。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他走过了一个世纪。

    他创造了一个时代。

    他树立了一个丰碑。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1-07-29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3-01-27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2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
少年邓小平读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少年邓小平读后感、少年邓小平读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少年邓小平读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