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 > 地图 >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2024完美的群体读后感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相关栏目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热门栏目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推荐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

(共 871 篇)

  • 1、 读《完美的群体》有感

    读《完美的群体》有感

    前言:阅读完《完美的群体-如何掌控群体智慧的力量》后,最初步的感觉是整本书所讲的跟我对题目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感觉跟《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和《思考,快与慢》及《决策是如何产生的》这几本书有些类似,因为从题目来理解感觉应该类似与像《长短经》等春秋战国的一些著作或像《说服他人的秘密》类似的书籍,应该讲的是如何去掌控群体,大致是领导学或心理学的范畴的书籍,但可能真的是中西方的人的思维是有区别的,这几本书的写作框架都是类似的,从先解读一些现象引人入胜,在就这些现象讲一讲一些规律,感觉太多按名字命名的定律了,最后总结一些解决的方法或者一些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作为结束。因为此书从书评中看或许和《乌合之众》这本书有某种关系,又快速浏览了下这本书,到是感觉200年前的这种书的论述方式还感觉比较好。现在的书籍的整篇文章的框架感觉有些论文化了,感觉深度不够,仅仅是浅尝辄止的阐述。此文读完我又看了一下它的英文题目,顿时我觉得前面我对它的理解偏差都是来自翻译的问题,这种夺人眼球的标题党当真是害人不浅!

    读完此书我觉得可以从此书中明显感觉到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向,那就是"科学化",也即是凡事讲究量化,讲究实证,同时最好是能用某种数学图形或表达式来验证,而如果真的用数学来验证了,也就意味着此定律被证明了。在这点上此书确实比其他基本更加"科学化"了。而在这点上我们的东方智慧研究和西方社会学科一百年前的研究都没有能用数学去表达,而是在定性的论述。这种大趋势真的印证了一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从整篇文章的大意上看,群体的一些行为就像物理学定律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也即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在同样的假设情境下和一些可能还没研究出来的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甚至可以找出它的数学表达式,那么这样我们一来可以预测群体的行为,二来也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对我们目前的情况做些改进。这点确实是很神奇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种客观规律不仅存在在物质世界,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群体中,了解到这些规律就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做指导。

    但是我为什么觉得他们研究的比较浅尝辄止呢?因为我认为目前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学等的一些学科的术语太多,尤其是叫某某定律,某某效应等,例如墨菲定律,奔福德定律,晕轮效应,马太效应,心理账户等

  • 2、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

    篇一:完美的花朵读后感

    成长也许只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开到荼蘼

    花木棉,花一样的名字,如同花般美丽的女孩。十四岁的女孩花木棉酷一爱一绘画艺术,她自一由叛逆的个一性一使她与学校的教育格格不入,一心想跟随画家表姐花木槿过自一由艺术的生活。

    一个美丽的春天早晨,表姐画完最后一幅画后,木槿花凋谢了木棉因此极度自责、自闭﹑失语〞不得不回家休学。

    没想到,凋谢的木槿花又以另一种形式绽放:她遗留给木棉的最后一幅画极具收藏价值,从而引出许多人物。在于这些人物的接触中,木棉的心智和思想在飞速成长着,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感受着世界。

    突然有一天,偶遇儿时的小伙伴。木棉童年的记忆复苏了,终于开始说话了。她不再拒绝发育成长,不再拒绝青春木棉花终于开放了

    我会去哪里呢?我与世界如何融合呢?花木棉的迷茫和率一性一属于每个成长中的男孩和女孩。这本书柔婉又犀利地塑造出一个要走自己的路的女孩形象,真切展一露出青春时代的愤懑和温情。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花木棉的奇妙经历︰逃学、流一浪一。可每个孩子都有花木棉一样的个一性一:直率、叛逆。

    时间一下就回到了八年前,我独立上小学的第一天。

    风吹着柳条,柳条在那儿摇曳着;风吹着迎春花的枝条,迎春花的枝条在那儿手舞足蹈;风吹着月季花的花一瓣,带来阵阵芬芳;风吹着我湿润的面庞,吹干了我的泪痕。

    想起我昨晚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对爸一妈一保证,明天自己一个人上学,就疑惑了。当时自己哪里来的勇气?

    一妈一一妈一抱着正在牙牙学语的妹妹,送我过了小区大门前的马路,嘱咐了我几句,正准备离去。一妈一一妈一,你就没有什么别的事了吗?哦,差点忘了,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等爸爸来接你,不要乱跑。

    望着一妈一一妈一愈来愈迷糊的背影,之前的信誓旦旦一下就不见了。直到一妈一一妈一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这车水马龙中,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这样崩塌了。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

    一个背着书包,穿着宽大的校服,扎着俏皮的羊角辫的女孩,蹲在人行道边,显得特别的渺校

    嘿!小妹妹,怎么啦,怎么哭了啊?黑墨镜、黑胡子、黑衣服。这样的外貌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电视里的杀人犯、黑社会、人贩子之类的坏人。于是我的哭声更大了,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位黑叔叔。

    时间就像牛鞭一样,鞭打着这些懒惰的人。

    八点半了,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了,当然黑叔叔也走了。所有的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小女孩。我依然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

  • 3、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

    山京畜牧场学校六(2)班:伍天奕指导老师:李金芳

    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一本名叫《完美的花朵》,使我深受启发。由而体会到了坚持不解,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是一部关于艺术,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小说。

    十四岁的女孩花木棉酷爱绘画艺术,她自由叛逆的个性使她与学校的教育格格不入,一心想要跟随画家表姐花木槿过自己的艺术生活。一个美丽的春天早晨,表姐画完最后一幅画,生命凋谢了木棉因此极度自闭,失语不爱说话,不得不休学回家。

    没想到,凋谢的表姐却以另一种方式很开放;她遗留给木棉的最后那幅画极具有收藏价值,从而引出许多人物。在于这些人物的接触中,木棉的心智和思想飞速成长着,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感受着世界。

    突然有一天,偶遇儿时的小伙伴,木棉的童年的记忆复苏了,终于开始说话了。她不再拒绝发育成长,不再拒绝青春木棉花完美地开放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书中主人公要想在生命力暗藏着真正的热烈,就要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得更完美!

    我感受到了成长与痛苦,青春与记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最后提醒一下,这是一本丰富而独特的书,特别有艺术品质和个性,写给每个渴望美丽的女孩子,尤其是那些敏感而富于艺术气质的女孩子会得到最大的共鸣。我想把这本书推广给成长中的女孩和男孩,献给不朽的艺术,献给陨落的星辰,献给所有柔弱而坚韧的生命。

  • 4、 《轻轻走向完美的》读后感

    《轻轻走向完美》这本书是毕淑敏专门为我们女同胞写的,内容涉及爱情、婚姻、家庭、工作、健康等方面。其文章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她的素材取于平常人的生活,她洞穿人的心理,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画面,令人佩服。

    在现实社会里,女性确实处于弱势。我出生前,父母一心盼我是个男孩子,可结果恰恰相反。虽说不是个男孩子,但他们还是一样的爱我。偶尔我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不过我心里明白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缺一不可,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性别,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好好走好自己路才是关键。正如毕淑敏所说的,我们就像一个命运的绣女,只要心中存着完美图案,平心静气一针一线宁静地绣下去,便会日臻完美。

    在婚姻鞋一篇里,作者把婚姻比作一双鞋,无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假如你没有经历过那种婚姻,就不要对别人婚姻说三道四。有这样一个故事,教授的妻子是文盲,在外人看来这是不相称的婚姻,教授受到外人的看法的影响,渐渐对妻子厌倦起来。他写了一份离婚协议书,第二天他赶着去上课,便把离婚协议书放在桌子上。家里的猫跳到书桌上,把离婚协议书碰到水盆里,全弄湿了,妻子以为离婚协议书是丈夫的重要论文,便小心地把离婚协议书从水盆捞起来,细心地用熨斗熨平熨干。这时教授回家了,看见妻子那么神圣地熨着一张张离婚协议书,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其实,一双鞋好不好,穿鞋的人最具决定权,不应受外人看法的干扰,使自己失去了判断力。

    在成千上万的丈夫一篇中,作者提出世上没有唯一个能成为你的妻子或丈夫的人。女人不要把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婚前对男性千挑万选的甄别中,以为选择就是一切,对了就是万事大吉,错了就一败涂地。选择只是一次决定的机会,当然对了比错了好。但正确的选择只是良好的开端,即使航向对头,我们依然还会遭遇风暴,真正的金婚银魂,多是历久弥新的磨合与默契。童话故事的结尾大多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没有后文了。现实真的如此吗?别骗自己了。不同的人对爱的理解不同,有人说: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要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一个方向望去。有人说: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也有人说:在婚姻关系的城堡中,幸福的最好办法是,两个人都提高自己,

  • 5、 《完美的世界》观后感

    《完美的世界》观后感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世界上早已是人类心理研究孜孜不倦的话题,作为有着复杂情感的高级动物,人类错综复杂的心理转变,从来都是心理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声色光影的世界里,科斯特纳将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逃犯演绎的如此细腻,除了感叹老爷子(伊斯特伍德)选角方面的正确抉择,和科斯特纳及其他演员的精湛演技离不开。影片中没有典型的好莱坞大制作,反而是适中透露着一股朴实的乡村气息,让观众得以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影片角色的复杂心理上。难怪很多人会说,这是一部不太好莱坞的好莱坞电影。

    死亡是最彻底的结束,一切探寻在其面前都将无功而返。但幸运的是,生命的陨落,静默的控诉,胜于万语千言,给了我们审视的眸,沉思的心。人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拒绝喜欢一部电影,这本无可厚非。但一部让人陷入思绪沉淀的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实现,一种成功。

    《完美世界》展现给我们一个并不完美的现实世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以它独特的艺术语言,网住了现世的纷杂,在我们心中保全了一个关于完美的未来主义。重要的是在与完美擦肩的瞬间,给了我们一次自我省视的机会,在沉溺的远处发出震世的警醒,阻止我们仅仅因为尚存温饱的生活,而在沾沾自喜的麻木中继续失去更多的东西。

    科斯特纳所扮演的butch正因为始终有骨子里透出来的这么一股正气,所以似乎从一开始就让人对这个罪犯毫无嫌恶之感,反而在看到他宛如一个父亲一样慈爱的望着phillip的时候,会对他多了些许怜悯之情。在这条逃亡之路上,美国典型的公路电影的特质开始凸显,一切的人物心理变化,都在这条追与逃的美国乡间公路上发生。男孩phillip最初的惊慌恐惧渐渐被那些与butch之间的相视而笑所取代,phillip开始帮助butch继续他们的逃亡,并与butch谈论一些男人之间的话题,他开始享受身边这个高大强壮的男人带给自己的父爱。

    这是怎样的个逃犯呢?他坚守善恶信念,身为劫匪也认定偷东西不对,他努力维护孩子的信仰,不愿意让孩子过早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可以不为爱就接吻,即使菲利普枪伤了他,他依旧爱着这小小的孩子,更因为要送出明信片而导致自己丧命。即使如此他只是豁达地说了一句一天之内中了两枪真不是好事,作为自己的遗言。直升飞机上,菲利普仅仅撰着那渗着血的明信片,一动不动顶着海恩斯的方向。他的小鬼面具丢在海恩斯身边,还有海恩斯塞给他的美钞无序散落,而死去的海恩

  • 6、 《我不是完美的小孩》读后感

    六一儿童节时,邻居阿姨送我了一本书、《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作者是吉米。故事里充满了奇特而又丰富的幻想,再配上精美的插图,感觉这本书像有魔力一样,让我沉迷其中。

    《我不是完美的小孩》说了一个叫郝完美的小孩,生下来时不管正面看还是背面看,醒着睡着,或笑或哭,看起来都很完美,所以爸爸妈妈为她取了郝完美这个名字。但是,随着她慢慢长大,事情就完全变了爸妈的要求愈来愈多,学校的要求越来越严,郝完美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跟她一样觉得自己不完美,于是她想把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讲给所有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听。

    我觉得我跟郝完美有几分相似之处:我从小就想做一个完美的小孩,学习好、品德好,各个作文都要完美,但现在的我不再这么认为了,我以前想完美只不过想得到大人的表扬,学习好是希望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可我想到了,如果做一个完美的我,就不知道什么是失败后成功的喜悦,次次都成功,我会觉得人生无趣,厌烦。我想做一个完美的小孩只不过想将来做一个伟大的人,但伟大的人不一定完美啊!就说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的安徒生,十五岁才有上学的机会,老师却说他有阅读障碍,不适合当作家,可就是这个有阅读障碍的人,却写出了让全世界孩子都喜爱的童话。

    这是我对《我不是完美的小孩》的读后感,萧伯纳说过:如果这世界完好,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不就无事可以做了。我敢肯定世界上一定有很多完美的小孩,只不过没有一个真正完美的我。

  • 7、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600字

    成长也许只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开到茶藦……书的封面上用棕色的字写上了这一段话,“时间”和“茶藦”圈起来,格外显眼。书的内容是讲花木棉和花木槿俩姐妹的故事,她们为了完成各自的艺术梦想踏上了一走无法回头的路……

    你认为再不值得,她或许再痛苦,也会认为值得吧。

    对啊,这就是梦,而且,是真正的梦。

    我也有个梦,我的梦想很奇怪,虽然我想做个老师,却不是普遍的做语数外的普通课程老师。我希望世界上可以有一些特别的课程,教我们如何与动物友好相 处,如何让动物亲近自己……命名为,动物课。还有好多的课程,我希望这世界上可以有一些课程,不是只有一个答案,亲身实践与感受。学好了语数外固然是打下 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的基本运用。但是如果你真的实践起来,这些知识真的足够么?

    就像那句“成长也许只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开到茶藦……”也许你学起基本来真的很快、很好,但是到了社会上,你确定这些知识就可以让你生活一辈子了么?

    有些时候,在外旅游,万一你途中遇上了一些困难,仅靠这些知识也没用。扩展知识。让每个人发展的更全面。让世界也变得更加全面化,这就是我的梦想。

    同时,成长的道路上,想要学会每一样东西,可能时间是一个很大的欠缺点。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个时间的缝隙都可以看看书、做做各种不同的事情,扩展自己的知识。

    “见缝插针”是全面发展很重要的一项。必须学会抓到时间的缝隙,从而利用它,让原本没有的缝隙变成了知识的输入点。这不正是成功的必要点么?

    长大或许就是那么一瞬间,我们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怒放的瞬间踌躇着自己的美丽。但我们终将盛开,如木槿慧手下的花朵,有的清新淡雅,有的热情妖艳……绽放的那一刻,笑靥如花,重新观赏这个世界。

    让我们一起长大吧!每一朵花都想在清香中怒放,每一朵花都渴望沐浴晨曦。我们的选择不再幼稚,我们的决定不再天真,我们的话语不再青涩,我们的梦想藏在成长里,绽开成长的花瓣,便是梦想的花蕊,梦想在成长的滋润下羽化成蝶,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中,愈飞愈远……

  • 8、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一)

    第一次听说投影这种心理现象。它是这样的。平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用潜意识去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表现出为我们所压抑的特质和情感,或是把容易表现出这些特质和情感的人吸引到我们身边,这就是投影的机制。投影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机制,因为某些特质和情感受到了压抑,无法在我们自己身上自一由地表现出来,所以就只能诉诸他人和外物。例如,怀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往往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很自卑。当然,我们之所以会把消极的特质投影到某些特定的人身上。也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比较容易表现出这样的特质。这样的人最容易触发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把自己压抑的东西投影到他们身上。

    如果我们承认和接纳自己心中的某种消极特质,别人表现出来的这种特质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别人真诚相处。

    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认识一陰一影】一书中写道:自我层面上的投影现象非常容易辨认。如果我们仅仅是感觉到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存在,那么他/她/它通常不会带有我们的投影。如果我们为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所影响,那么他/她/它很有可能携带了我们的投影。这句话,很好地区分了感觉投影的差别。

    驹于自己投影到别处的特质,我们要做的只是承认你身上确实存在这些特质。

    我们眼中别人的缺点,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中缺点的投影。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时,其实是在评论我们自己。那些被你压抑的消极特质和想法,有可能会在你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来,伤害你周围的人,也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潜意识,伤害你自己。你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折射一出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当你给别人取外号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样的外号是不是同样适合你自己。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形象。你身上的每一种特质都有其意义,每一种特质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

    有时,我们内心的一陰一影往往藏匿的很深,很难发掘出来。如果没有投影机制的话,有些潜藏的特质我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当一个人承认和接纳了你身上具备的所有特质,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一由。如果你刻意避免表现出某一种特质,你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你无法表现出懒惰,就无法彻底放松下来;如果你无法对别人表现出愤怒,就会受人欺负;如果你因为讨厌别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刻意往相反的方向去表现,那就说明这种特质是你刻意压抑的;如果你特别反感

  • 9、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15篇

    茫茫书海,寻获佳书,犹如浪里淘沙,沙中觅金,让我们认真的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心中常常有许多感悟。 写一篇读后感,让自己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以及思想。如果您想要深入了解“完美的花朵读后感”那么请耐心看完本篇文章,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篇1】

    “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得更完美。”这句话是书中的女主角木棉的姐姐木槿说的。

    在小说中,木棉的表姐是一个热爱艺术而且热烈奔放的人。她觉得一切的艺术都是为了表达自由的热爱。只有艺术才能让她自由地表达。

    而木棉和木槿一样,也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女孩。她还是一个率性又迷茫的女孩。她想走她自己的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处处是困难。

    她有她的想法,她想要她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有时很让人费解,但她在做他喜欢的事。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就像书中的木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

    我们有时会为了这个梦想而抛弃某些东西。

    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在这段“旅程”中,总会有许多困难阻挡我们前进。而这些困难,能化为我们成功的动力,让我们认清自己。

    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得更完美。抱紧梦想,因为我想更好地成长。

    完美的花朵读后感【篇2】

    “成长也许只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开到茶藤……”《完美的花朵“,是一部关于艺术,关于成长的小说。主角花木棉是一个酷爱绘画艺术的十四岁女孩。她自由叛逆的个性使她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她一心想与表姐花木槿过自由的艺术生活,于是用一个谎言瞒天过海,暂时摆脱了学校和父母,与表姐呆在一起,每天画画,过得很充实。

    可是有一天,当表姐画完最后一幅留给华木棉的画后,从楼顶展翅飞下,木槿花凋谢了……花木棉想起曾经表姐对她说过的话:“我的前世是一直不能飞翔的鸟,死于猎人的剑下,所以今世我要努力飞翔。你的前世是一朵长在路边的野花,被走过的路人踩在脚下,所以今世你一定要尽情绽放。

    花木棉拿起表姐留给她的最后一幅画,名叫《最后的花朵》。《最后的花朵》简单的让人吃惊:画纸上,所有的梦境和幻觉中的事物都隐退了,前世即将消逝,今生正在来临的路途上,黎明前的黑暗里,只有一朵花,一朵没有开放的木棉花。画的右上角有一行题字: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的更完美。

    表姐的一生都在画花,到最后,她用生命画自己。现实和艺术混淆了,没有了界限,她成为自己画里的花,绝望的花,凋零的花。

    木棉从此

  • 10、 优秀读后感:读《完美的花朵》有感

    成长也许只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开到荼蘼

    花木棉,花一样的名字,如同花般美丽的女孩。十四岁的女孩花木棉酷爱绘画艺术,她自由叛逆的个性使她与学校的教育格格不入,一心想跟随画家表姐花木槿过自由艺术的生活。

    一个美丽的春天早晨,表姐画完最后一幅画后,木槿花凋谢了木棉因此极度自责、自闭﹑失语〞不得不回家休学。

    没想到,凋谢的木槿花又以另一种形式绽放:她遗留给木棉的最后一幅画极具收藏价值,从而引出许多人物。在于这些人物的接触中,木棉的心智和思想在飞速成长着,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感受着世界。

    突然有一天,偶遇儿时的小伙伴。木棉童年的记忆复苏了,终于开始说话了。她不再拒绝发育成长,不再拒绝青春木棉花终于开放了

    我会去哪里呢?我与世界如何融合呢?花木棉的迷茫和率性属于每个成长中的男孩和女孩。这本书柔婉又犀利地塑造出一个要走自己的路的女孩形象,真切展露出青春时代的愤懑和温情。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花木棉的奇妙经历︰逃学、流浪。可每个孩子都有花木棉一样的个性:直率、叛逆。

    时间一下就回到了八年前,我独立上小学的第一天。

    风吹着柳条,柳条在那儿摇曳着;风吹着迎春花的枝条,迎春花的枝条在那儿手舞足蹈;风吹着月季花的花瓣,带来阵阵芬芳;风吹着我湿润的面庞,吹干了我的泪痕。

    想起我昨晚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对爸妈保证,明天自己一个人上学,就疑惑了。当时自己哪里来的勇气?

    妈妈抱着正在牙牙学语的妹妹,送我过了小区大门前的马路,嘱咐了我几句,正准备离去。妈妈,你就没有什么别的事了吗?哦,差点忘了,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等爸爸来接你,不要乱跑。

    望着妈妈愈来愈迷糊的背影,之前的信誓旦旦一下就不见了。直到妈妈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这车水马龙中,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这样崩塌了。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

    一个背着书包,穿着宽大的校服,扎着俏皮的羊角辫的女孩,蹲在人行道边,显得特别的渺小。

    嘿!小妹妹,怎么啦,怎么哭了啊?黑墨镜、黑胡子、黑衣服。这样的外貌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电视里的杀人犯、黑社会、人贩子之类的坏人。于是我的哭声更大了,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位黑叔叔。

    时间就像牛鞭一样,鞭打着这些懒惰的人。

    八点半了,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了,当然黑叔叔也走了。所有的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小女孩。我依然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道干什么。

    怎么还在这!身后传来了熟悉又威严的声音。内个我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说什么。说什

  • 2021-05-08

  • 2019-09-28

  • 2021-04-01

  • 2023-06-11

  • 2019-09-20

  • 2023-04-22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30

  • 2019-09-21

  • 2019-10-24

  • 2022-03-05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16

  • 2023-03-17

  • 2019-09-20

  • 2022-06-02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3-05-04

  • 2023-03-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1-11-19

  • 2019-10-16

  • 2019-10-29

完美的群体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完美的群体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完美的群体读后感、2024完美的群体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