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 > 地图 >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2024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范文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推荐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

(共 7536 篇)

  • 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读后感_700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读后感700字

    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尹建莉老师的这第二本系列好书,不是连续地、而是断断续续地、只是最近一周才较连续地读完尹建莉老师这本书的后大半部分;而且,距离读完第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已经过去半年多…[尴尬]这方面的书籍,个人看过的确实不多;而尹建莉老师这两本书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是:的的确确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作品!是很贴近现实生活、较具有参考性和实用性的好书!其中的确不乏有很多真知灼见!无论尹建莉老师自己提出的还是教育先辈们提出的…[强]特别地,因为尹建莉老师熟悉我们中国教育国情,所以这两本书的内容针对性很强,或者说算针砭时弊、切中要害?估计读过这两本书的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或启迪?…[疑问]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们在阅读尹建莉老师的这两本好书特别是第二本续作的时候,在谈论某些问题或观点的时候,对于尹建莉老师的一些明显带有个人情绪和倾向的言辞和激烈评判时,要有客观的评价和冷静的态度;对于尹建莉老师在这两本书中,对于一些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根据自身家庭,特别的子女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修正、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思考…[发呆]因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知识结构不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当我们看待一些似乎共同的问题的时候,难免就都会带有一些个人的情绪和倾向,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偏见或成见…[发呆]当然瑕不掩瑜!客观地说,尹建莉老师这两本书,应该是此类书籍里比较优质的上乘之作!我相信每一位关爱子女的家长,如果真正花时间认真读完或者浏览之后,可能也会和读过这两本书的我们中大多数人一样,真的觉得是:开卷有益!不虚此行![呲牙][呲牙][鼓掌][鼓掌][强][强][抱拳][抱拳][握手][握手]

  • 2、 诚心,真正的赢家-读《立志做个好公民》有感
    诚信,真正的赢家 ――读《立志做个好公民》有感 栗嘉欣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谚语流传千古,它不断地激励我博览群书,使我成天沉浸在茫茫的书海之中。一天,当我拿到《立志做个好公民》这本书时,我便爱不释手地捧起它,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其中《诚信》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诚信到底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支柱,是美丽的金子,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总而言之,诚信就是诚实、诚恳、言出必行、言而有信。 读了这篇文章,我思绪万千。“诚信”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但是它可以使一个人赢得真挚的友情,可以使一个国家赢得荣誉,特别是在wto时代,诚信会使商家赢得市场,赢得发展…… 对于这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我深有体会。在南宁有一家“红玫瑰”餐厅,餐厅的门牌上注明着:“凡是外买快餐,30分钟之内必定送货上门,如果送不到,顾客可以不付任何费用就能吃上自己所订购的食物。”一天中午,天阴沉沉的,好象要崩塌下来似的,随之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接着滂沱大雨倾盆而下,暴风骤雨仿佛要把地球吞没。家里没什么菜,我便拿起电话往“红玫瑰”餐厅打去,订购了三份快餐。我心想:“外边雨那么大,一定不能准时送到,这样就可以吃上免费的美餐了。”于是我便拿起时钟开始计时,时间滴滴哒哒地走过,很快就过了29分钟,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我情不自禁地跟着时钟倒数着:60、59、58……就在我暗暗高兴的时候,“叮咚”,门铃的响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迷惑不解地打开门,站在眼前的是一个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的叔叔,他手里捧着三盒快餐,兴奋地说:“时间刚好。”说完就把暖烘烘的快餐递给我,爸爸付给他钱,没等我们关上门,他又飞快地跑去送快餐了。 今天,当我读完《诚信》这篇文章才明白,这就是诚信,我们需要诚信。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诚信就是你乘风破浪的船艇;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漫长无尽的道路,那么诚信就是一个最好的开路帮手。如果没有诚信,你将会一事无成,有了诚信,你就会受益终生,你就是一位真正的赢家!
  • 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书评:学习不怕吵,睡觉不怕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部由尹建莉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是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作品,对我们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家有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因为前段时间厌学情绪,现在好不容易能每天去上学,全家都很开心。姥姥更是精心照顾,尤其是到晚上的学习时间,姥姥多次警告我和草莓不准闹动静,电视要关掉,严阵以待。我略觉不妥,但是也无可奈何。

    我觉不妥的原因()是不该围着孩子一个人转,每个人都很重要,不是只有上小学的孩子重要。这样特殊对待她反而给她很大压力,同时也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觉得别人理所当然该让着她。

    听完昨晚的领读后,我又学到一个新观点。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女生,上大学住宿,总是抱怨舍友们太吵,吵得她睡不好觉。舍友们很小心翼翼了也还是被抱怨。

    有一次舍友们都回家了,只剩她一个人在宿舍睡觉,她又抱怨走廊里太吵。

    原来是她的妈妈非常怕吵,为了保护女儿,从小给她营造了一个超级安静的环境。所以她受不得一丁点噪音。

    说她受不得一丁点噪音还不如说她的耳朵总是在寻找噪音。

    与此相反的是另一个真实的故事。

    尹建莉老师在孕期读了一本美国的育儿百科,上面提到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新生儿睡觉的时候不用刻意营造安静的环境,家里人该干啥干啥,最自然的状态就好了。因为孩子终归是要适应世界,而不是世界适应她。

    圆圆上学以后,尹老师把睡觉不怕吵的理念延伸为学习不怕吵。从不刻意制造安静环境,也不刻意喧闹,一切顺其自然。圆圆也练就了在正常噪音中专注学习的本领。有一次他们家对面的工地施工,为了不打扰孩子,尹老师夫妇商定不提这个茬。过去很多天之后他们问圆圆,对面施工对你有没有影响?圆圆说感觉声音比平常大一点,但是没顾上关注是在干什么。尹老师说,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是为她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很多家庭在孩子学习时都像我妈妈一样极其认真(不过,我小时候她咋没有这么认真呢?),如临大敌,严阵以待,甚至会去要求邻居也配合。

    圆圆学习拉二胡的时候,邻居家就敲暖气管,意思是吵到他们了,很多邻居都被提醒了,因为他们家女儿要高考复习了。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噪音上,他们的女儿能安心学习吗?

    我听完深以为然。

    我跟我妈沟通需要合适的时机,跟我姐随时都可

  • 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书评欣赏

    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因此只需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但其实,家庭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今天花费3个小时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概给看了一遍,整体感觉,这本书对于小学生家长是必备的,他里面讲到了关于写作业,暴力作业,学习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绍。对我触动最大的有2个点:

    1.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小学,甚至是初中,这些都是可以逆袭的,这个魔法棒就是课外阅读。这使我更加坚信要陪孩子一起看书,将现在的看书时间再增加。而这个看书是孩子感兴趣的书,不要给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为。这些对他以后的爆发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这2个孩子,现在要把陪他们的读书时间扩大到每天的1.5小时,不要只是限制在他们的绘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在他们上小学之后就可以让他们去看长篇小说,这个对于读书习惯的养成,提升阅读速度很重要。里面讲到当阅读量上去了,阅读速度也会提升

    2.一个家长应有的智慧里讲:最好的管就是不管,这让我想到最近和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尤其是大宝,最近让我很苦恼,早上起来开始哭,不愿意上学。自己不穿衣服,洗脸刷牙都是磨叽的,没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学校之前有时还会闹一场。在回来家之后,吃饭前看电视 ,吃饭后自己玩,在我的提醒下,自己去收拾玩具,洗脸刷牙,上床看书,玩玩具,听故事,该睡觉时不愿意睡觉。

    想想自己给孩子定的目标,现在发现我其实也经常的在提醒孩子,我们应该......,这个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管,这种管会让孩子失去主观能动性,不会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成为一个很好的执行者,而没有成为一个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这种不管到底是如何不管呢,这个和我给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给他制定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呢还是不对的呢?如果是对的,那怎么样做,才能让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去自己做呢,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和自控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属于管的比较多的家长了,这个到底对于我们家的两娃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书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满足了,依旧值得把她买下来,花时间去看。也适合将它推荐给其他需要的人,这本书要比《完整的成长》少烧脑很多,那本相对于是心理学的书,需要一句句去体验。而这本给了很多现在家长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 5、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有感》读后感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有感》读后感

    看了篇文章,“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我想有很多的感想,下面我就这一话题浅谈“一个好老师究竟是啥样的”?

    一、老师应当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好教师的眼睛是带着感情的,那是母亲般温暖的目光,每一个孩子在他的视野中应该是平等的。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会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孩子,关注他们在做些什么;课堂上,老师会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孩子,捕捉孩子对知识学习的每一个信息,以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生活中,老师的眼睛能给孩子温暖,孩子能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中勇敢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好教师的眼睛是会笑的。无声的语言里充满了关爱,充满了赏识,充满了热情。它要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面对自己,面对生活每一天!

    这种微笑源于教师内在的“富有”,如果教师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广博的学识,没有坦荡的胸怀,面对孩子时就一定没有真切的富有感情的微笑。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尊重和理解孩子,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孩子就会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消除对知识的恐惧感,消除对老师的距离感。同样,老师能勇于面对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二、老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我们至今还没有涉足的领域,也是当年我们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个老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你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老师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孩子,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三、老师要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一个好老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幼儿完整健全的

  • 6、 读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读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作者:李欣俞)

    暑假,我读了一本关 于魏书生老师的文章《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感慨颇深,一直被他睿智幽默的语言和崇高的精神世界所感染着,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另人折服。也被他科学民主的管理学生的独特方式所吸引着。为此我有以下感想和认识:

    一、 自我方面

    作为一名一直认为人类工程师的培养人的教师来说,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位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相反如果自己都不能"把自己那点事做好",又何谈就育人。

    那该如何做好呢?我认为:

    1、 找到自我、认清自我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有好多人迷失自我。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当这时,最关键的就是先找准自我的位置,认清自己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自己自身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明确自己接下来的一步应该怎样干。认认真真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2、有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短短的几十年,每天保持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工作,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解决了困难,还能获得一份成就感,人生多么有意义。如果整天在埋怨那些不能改变的环境,每天都活在痛苦和焦虑中,什么收获都没有,那又有什么所得呢?所以,从为了自己着想的方面,为了让自己每天快快乐乐,心情愉快,脸上少起一些小疙瘩,漂漂亮亮的角度,也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人应该用理想主义的态度去激励自己发展,凡事往好处想,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一句名言这样说"不管你认为自己能不能做,你都有可能是对的。"

    3、提高自我、善待自我

    魏书生老师之所以有这样崇高的精神境界,我想这除了自己想得开之外,应该和他丰厚的知识积淀是有很大关系的。人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的素质,这样自己知道得越来越多,有了很深的积淀,哲学原理"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质变",精神境界也就不断地得到提高,自己不断地在进步,思想也就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良性循环,随着知识的增加,精神境界上去了,个人能力也就在不断地提高。当然这种学习,有书本上的学习,也有现实生活中的学习。

    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失误,多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分析,而不是自己给自己自编精神罗网,使本来就很不幸的自己更加不幸,而是把问题看开,然后正西更多的脑细胞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一个人把自己管理得好好的了,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更多地激情投入

  • 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000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皮皮糊粥

    自从接触了心理学,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人的童年生长环境对人成年后的身心发展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其中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的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这个观念的影响,我结合了豆瓣评分,找来了当当网上最为畅销的家庭教育书籍,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三本系列读了一遍,想看看现实中这种家庭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以及具体怎么样操作的,一来想检验一下我在童年的家庭生活中是否受到了来自我父母的不恰当对待,二来想着多了解一些以后自己的小孩也可以少受点因为我的无知给他们造成的折磨。自从开始读第一本好妈妈的书,我就被里面新鲜的观点吸引了,每天连挤地铁的时间都不会觉得难熬。整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和一味的说教,而是围绕儿童的需要来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手法,通俗易懂,温和坚定。读完三本系列,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认为最引人深思的几点以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以供自己以后的学习成长。

    为人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这个世界不管做什么都需要上岗培训,唯独做父母,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准备和经验就直接上岗了。尤其是作为80后的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在自己的心理还不成熟,不能够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时,或者因为老一辈催婚,或者因为小蝌蚪竞争力强大,或者因为感叹要在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的大势下,就已经在一脸懵懂中迎来了自己的下一代。面对一个皱皱巴巴弱小无比还哭哭啼啼的小婴儿,我们惊喜万分的同时手足无措。接下来,我们会以各式各样的理由,把父母或者保姆请进家来,共同承担养护婴儿的责任,在有经验的前辈的指导下我们慢慢学会熟练的给婴儿泡奶粉换尿布洗澡。甚至,在对前辈的喂养经验有疑问的时候我们会翻阅育儿书籍和寻求育婴医师的建议来学习更科学的经验,确保自己的宝宝得到了最好的生理上的照顾。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小婴儿因为还不会表达自我,不会跑跳,他们所有的需求都通过哭来表达,饿了哭,困了哭,尿了哭,不舒服了哭,成人只要找到他们哭的原因就可以轻易解决。等到小婴儿们慢慢长大,他们掌握了词语就开始喋喋不休问题不断尖叫不止,学会走路就开始翻箱倒柜索求无度奔跑不停,他们发展了自由意志,他们开始独立探索。成人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在发展变化中的儿童,每个儿童各自有自己的生长模式,每天都有新问题新状况出现。有的成人会寻求有经验的朋友的建议但是每个人的环境都是独特复杂的不是所有经验都可以借鉴的;有的成人以自己一贯的待人处事的方

  • 8、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00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00字(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家教指导书,内容贴近实际,书中介绍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有所涉及,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初为人父母的八零后阅读。

    通读全书,有几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如何与孩子相处。在传统思维中,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指令去生活学习,往往我们在这种管理性的思维模式中,过分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最终导致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觉得作者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引导他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安排好他的每一件事,或者替他做好每一件事。给他更多的鼓励,去强化他的优点,并推而广之,而不是反复强调他的缺点或者错误。想要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要想方设法保护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反复地指令和强迫去让孩子做,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这件事,甚至最终把这件事放到了敌对的位置上。比如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就要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大量的作业来滋生他对学习的反感,不是通过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来加强他对考试的焦虑。

    第二,作者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小学主要解决的是学习兴趣问题,初中主要解决的是学习方法问题,到了高中,才是真正比拼学习能力的时候。所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已经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渲染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家长这个时候就不要对成绩再有过分的关注和追求。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会与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关系。这一点我从实际经历中就深有体会,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在走入社会后,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定就比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差。不过我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我觉得作者总结的更精准,更透彻。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不要让他对学习感到厌烦甚至恐惧。

    在此,我也郑重地推荐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都来读一读,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孩子都是一块玉,如果我们只会拿着锄头去雕琢,最终只能把这块美玉变成一文不名的石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00字(二)

    最近阅读了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教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工作,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这本书是作者联系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女儿过程中总结

  • 9、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0非常非常好的家教指导书,内容贴近实际,书中介绍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有所涉及,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初为人父母的八零后阅读。

    通读全书,有几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如何与孩子相处。在传统思维中,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指令去生活学习,往往我们在这种管理性的思维模式中,过分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最终导致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觉得作者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引导他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安排好他的每一件事,或者替他做好每一件事。给他更多的鼓励,去强化他的优点,并推而广之,而不是反复强调他的缺点或者错误。想要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要想方设法保护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反复地指令和强迫去让孩子做,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这件事,甚至最终把这件事放到了敌对的位置上。比如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就要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大量的作业来滋生他对学习的反感,不是通过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来加强他对考试的焦虑。

    第二,作者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小学主要解决的是学习兴趣问题,初中主要解决的是学习方法问题,到了高中,才是真正比拼学习能力的时候。所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已经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渲染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家长这个时候就不要对成绩再有过分的关注和追求。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会与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关系。这一点我从实际经历中就深有体会,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在走入社会后,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定就比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差。不过我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我觉得作者总结的更精准,更透彻。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他对学习的兴趣,不要让他对学习感到厌烦甚至恐惧。

    在此,我也郑重地推荐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都来读一读,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孩子都是一块玉,如果我们只会拿着锄头去雕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二)

    教师节前夕,收到了在烟台工作的一名学生送给我的礼物——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

  • 10、 《好老师可以这样做》读后感
    《好老师可以这样做》读后感 韩凤利 《好老师可以这样做》是杨聪老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晶,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学实例,展现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从中我学会了像杨聪老师那样与学生“对话”。 杨聪老师善于细节描写,特别是多维度的师生“对话”,让人误以为在看小说。然而,这些生动的师生情感交流绝非“虚构”所得。“对话”是走进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很多教育之所以成效不彰,皆出于教育者无法打开学生的“心门”,不屑于“对话”,没时间“对话”,不想“对话”,不会“对话”,种种原委。在杨聪的书里,你随处可见真情流露的师生交流,课上富有弹性的问答,课间朋友式的倾情交流,课外的电话、短信、日记、作文,乃至假期的鸿雁传书。老师是那么主动体贴地问询、慰抚、激励,学生也那么无间地交换心声、倾诉、感恩。有意栽花,无心插柳,短如微博“互动”,长若绵绵“情书”。杨聪显然是一个深谙此道的“心灵捕手”。 想想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总是埋怨学生不善言谈,不和老师进行交流,岂不知我们对学生的严厉、和学生之间的代沟,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感不断增加,学生如何会打开心门和老师畅所欲言。假如我们也像杨老师那样主动创造一切机会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把老师看做是自己的朋友,师生之间的对话有怎会难以建立? 教育的优与劣,教师的好与坏,可能会有很多种定义。但有一条却颠簸不破,那就是对学生要“好”,以广阔的胸襟包容每一个孩子。“好老师”杨聪正是对此做出了自己最真实、最直接的诠释。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1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
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2024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如何做个好老师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