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青魇读后感 > 地图 > 青魇读后感,2024青魇读后感
青魇读后感

(共 1981 篇)

  • 1、 《青銅葵花》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在教高中时,从一个学生那里得知了曹文轩先生,然后在另外支教学校里看到他的書籍。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大概是因为看过了那些格林童话,丹麦童话,内心对儿童文学并不抱太多的期待,总感觉是成年人聊以自慰的幻想和想象出来的文字,但是无从避免的有成年人的烟火气在里头。总是疑心这不是写给儿童看的,其实从一些文字里可窥见成年人的心思,也无从避免成年人的痕迹。

    直到在前年閲讀到《小王子》,冰心的《寄小读者》,拉格格夫,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青铜葵花》后才舒了一口气,幸好还有这些美好的文字,真正可以给孩子阅读的文字。

    曹文轩先生说不要写这世界的不堪,看到这里倒是和我内心不谋而合。既然这世界上有美丽一面,那人们将美好呈现出来,丑陋物自然没有地方站脚了。

    就像一个人只看到真善美,她就会一直做个真实的人。当然会有人说如果不灌输给孩子这个世界上的丑的坏的东西或是人,那她就会陷入到也许被欺骗的境地。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接触到美好的东西和理念,那这个世界上自然没有坏人了。那些坏人自然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如何使坏的。因此不植入坏的观念,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破败了

    但这是对文学,对文字,对世界,对社会美,对人美好想想而已。即使我们极力避免去宣扬丑的,坏的,恶心的人,事,物,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让人震惊的恶心

    如《青铜葵花》里青铜是一个善良,正直,勤劳,独立,有艺术细胞,牺牲精神,隐忍的好少年。

    葵花是一个清雅,文静,设身处地为旁人着想,早慧,聪明的女童,但是也不乏养鸭子一家嘎子那样精于计算而且唯利是图还有些心思的人家。

    当然也并不是坏到无可救药那样,而是有良知唤醒的一瞬间,这也许是曹先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刻意为之,因为他不想违背自己初衷,不去描写不堪。

    当然,也许,穷乡僻壤人真正的坏是那种现实的,眼前地,小拘谨的坏,不是那种山崩地裂地坏。

    葵花随下放到乡村父亲呆在有大片芦苇水乡,她的爸爸是一个喜欢画葵花画家,一次灙一叶扁舟在水面上画时,被龙卷风掀翻了船,葬身于水乡。这个世界上永远是离开的人一了百了,而活着的人磨难才真正开始。

    但是,葵花很幸运,她遇到了当她是如己出的青铜一家人,她不但拥有了爸爸,还有一个妈妈,一个哥哥,并且还有一个奶奶,她从此被亲情环绕着。

    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所有的人都用爱包围她的,迁就她,疼爱她,并努力让她过得最好宁可牺牲他们的环境中幸福成

  • 2、 观《青魇》有感

    《青魇》观后感

    一开始看这部片的时候其实是在看过《绣花鞋》后,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向不怎么看好中国大陆的恐怖片,或许是有精彩的,但是烂片太多,当我们只是估计女主角胸大时,惊悚就不复存在了,但这种垃圾商业片注定会找人诟骂,近几年,中国恐怖片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都不太明显,大多数或说略多略少都有抄袭的嫌疑,就像昨天我看了中国恐怖片海报抄袭外国恐怖片海报一样,太多的雷同让我们都有心理阴影了,所以出来一部片我们没看之前就骂它是烂片,如果真是烂片,我们会高兴的说,看我猜对了,惊悚不到位,悬疑垃圾,剧本和导演都是垃圾,唯一的亮点是女主角胸够大,当然此时的我们不会顾及到胸是不是真的,这仅仅是个噱头,还有一种,如果真的有不错的片呢,我们还是会骂,这只能说是烂片的延伸,我们是带着看烂片的心态去看一部电影,它就不会好,当然我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找亮点,当亮点足够多时,我们就说,咦,还不错,但是我们已经不敢轻易说大陆恐怖片不错的话了,别人会认为你是在说疯话,中国恐怖片没得救了,所以,我想奉劝大家一句,带着宽容看中国恐怖片,给它一个救赎的机会。

    当然导演和剧本还是硬伤,我们判断一部恐怖片的好坏,大多在于它要在够惊悚的同时给我们震撼,这种震撼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共鸣,它或者来自内涵或者来自悬疑等等,这里,演员只是剧本和导演的支配着,至始至终,剧本和导演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里又要提到大陆的这些恐怖片,不是知名导演就是知名演员来拍,最后出来的作品既做作又2b,这些人不是说拍不好恐怖片,只是基本都是烂片,能够捧红的,胸大,脸蛋,身材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方面,这是让我们极度讨厌的,恐怖片不是什么选美,也不是什么偶像剧,有的人看恐怖片只是想要刺激一下,结果看成了喜剧,走出电影院,回过头就丢出一句坑爹啊所以我觉得,中国的那些知名大导演大演员还是别拍恐怖片了。

    然后说到美女,恐怖片如果有了美女那是相当增彩的,想想看,跟着悬疑的剧情一步步的和美女探险,这是很惬意的,这也是票房的保证吧,但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片烂,女主角就会被骂的很惨,这里我想说,她真的很无辜,就像我上个话题说的,恐怖片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演员,剧本和导演才是硬伤。

    然后说到这部《青魇》,一开始我说了,我是在看后《绣花鞋》后看的,林心如mm说的最多的台词是我没杀人,我差点崩溃了,首先,中国恐怖片走不出这一惊一乍的格局了,香港的也一样,要么

  • 3、 电影《青魇》观后感

    《青魇》观后感

    我不是影评人,对电影本身、其行业及所涉及的娱乐圈也完全没有认识,我的观后感,只是针对电影内容而作,至于其它的,我不懂,也不予置评。

    我喜欢看恐怖片,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的恐怖惊悚片,我都喜欢。我渴望能从中发现心理学上的意义。抱着这种态度,我不断寻找着好的电影。

    当然,给恐怖片赋予心理学的意义,这本身并不科学,恐怖电影的真实意义在于以恐怖为噱头制造商业价值,我的要求有点无礼了。但是我坚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任何一部真诚(请原谅我用这一个词汇,我实在是想不出其它的字眼)的电影,其内在都包含有天然的道理,玄妙近乎道(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或者这么说,任何让观众看着顺眼的电影,都有其道理所在,顺乎理,我不详说,你懂的)。一部好的恐怖片,其必然是能打动人心的,而其打动人心的点,就是心理学点所在。

    《青魇》这部电影让我喜欢的地方,是其内容真实,自然,合乎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能自圆其说,而不是像有些烂片那样为了恐怖而恐怖,也没有像有些大陆烂片那样屈服于逻辑思维和唯物哲学。

    《青魇》讲述的城市白领青年郝冬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利用梦,一步步揭示出潜藏在潜意识深处被其遗忘了的记忆。其过程,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疗过程。

    首先,城市青年郝冬长期失眠,并产生幻觉,看见一个白衣女子被人杀害并抛尸楼下。这是第一步,是郝冬现在的精神状态。这里我们说一下心理创伤。所谓心理创伤,就是不可抗拒的外在事件被经验到,从而造成客体的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严重的心理创伤,造成的负面情绪过于严重,超出了客体的承受范围,客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就会自动将其压抑,使客体暂时不会体验到过分强烈的情绪。但是压抑的创伤,只是压抑,不会消失,它终究还是会重新浮现。创伤性事件的浮现,带来的必然是强大的负面情绪的释放。强大的负面情绪的不断释放,而创伤性事件却仍被压抑,无法回忆到,这就显得负面情绪没有来源,就会造成客体的错乱,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或精神症状。

    在郝冬这里,他的心理创伤,导致他长期失眠,并逐渐产生幻觉,而这个幻觉必然跟他的创伤性事件有关。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他的创伤性事件,重新经验并体验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后面一层一层的梦境,正是他一步一步揭开记忆的面纱,发现并重新经验创伤性事件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梦里进行的。

    其后,我再说郝冬的女朋友,电台心理栏目主持人伊凡。这个人物是郝冬以她的心理治疗师为原型创造

  • 4、 《昨日青空》读后感

    《昨日青空》读后感(一)

    人是很宝贵的生命,有时候我在想,生一个人需要怀胎十月,但是想孕育一个认真的作品对我来说,却远远不止。

    《昨日青空》的创作初衷源自一些回忆和灵感碎片,查看文档日期我知道我在08年底做了次比较全面的归拢,而剧本真正的完成时间却是10年9月。中间跨越了1年多时间,分心去处理了一些身不由己的事。剧本工作真正展开是在10年年中,由于小曹的兴趣和加入,我们修改了很多个版本最后确定了我要的感觉。

    我是完美主义者,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动画工作,所以即便是最终的样片,也明显地留下了一些不成熟的瑕疵和遗憾。但是相信人们看到了诚意,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经验,感触最深的就是,如何有效地跟一个团队传递你的想法。

    我从小到大,有过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大多数在当时遭遇过否定,有的是失败了,但实际证明,大多数成功了。我上学时说长大要当漫画家,遭到过家人的反对,他们担心我会饿死。2005年我们画了《1区212》,投递的第一个杂志社并没有采用,因为市面上没有成功案例。我把我要画《昨日青空》的想法告诉了当时最亲密的伙伴,但是并不被看好然后,我和支持我的伙伴们一路走到今天,验证了上面的一切。所以,这一次也是的。我知道它会存在风险,但是不去尝试的话,就是绝对的不可能。我不会停下,我希望你也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追求。

    《昨日青空》读后感(二)

    吱吱悠长的叫声在耳边不停的回荡着,我抬头一望,无边的青空,印着朵朵白色的云,树上有三两只鸟儿在栖息鸣叫,看上去就像一幅图景画。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呼唤:别看了,快走啦!准备就要和学长学姐们道别了!还磨蹭什么呢?!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同学。想起等下就要跟学姐和学长们告别了,我就急忙跟上同学的脚步:知道了,知道了,走吧。

    校园内,一群个头大小不一,脸上透露着稚气,眼里带着开心而又不舍的学生们正堆在一起,彼此拥抱。是的,他们是已经毕业的初中生,他们即将迈入一个新的生活,一个新的阶段,离开现在的生活环境,离开相伴他们三年的老师同学们,进入高中,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长大了,要独自承担一切有关自己的事情。

    忽然地,不知道是谁突然哭了起来:老师同学们!我舍不得你们!我不想跟你们分开。明明是小孩子气的话语,明明带着任性的语气,不知为何,却带动了那么多的毕业生哭了起来,有少些故作坚强,但眼眶里却看到闪闪的水光。老师们的脸上,带着欣慰,却也是带着不舍。那值得珍惜

  • 5、 梅子青时读后感

    梅子青时读后感(一):何必传奇

    文/张海娣

    梅子青时,那春光正好,燕子的呢喃像风一样蓝,一池芦苇如烟波般飘渺,栀子花开到天边……

    两个月前,在一书堆中第一眼看中的就是《梅子青时》,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装帧,好似粗糙的白色幕布上推出黑白电影的片头,大小不一的几行字,黑色的,如此简洁,在这个过度丰腴的时代,倒给人一种清瘦的气息。不咸不淡地,正符了我伪文艺的口味——梅子青时,那春光正好呀!

    起初,只是随意地翻看,两条线索,两个时空,交叉在这大小不一的两种字迹中。80后外孙的文笔,叙述舒缓平淡,直接与40后外婆的日记无缝对接,仿佛隔代亲在一块喝绍兴黄酒,但喝法不同,40后用把壶作中介,一壶一壶地喝,80后是饮啤酒的法儿,碰瓶,对口抬瓶灌,反正喝的灌的,都是黄酒。

    书本记录的是"外婆"和她的亲人、好友、同学,这些历史的宏观底下,微小个体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意思的是,不经意总能看到一些插页,或许是毕业留言,处处只有认真二字,尚在战火风云之中,蕴藏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令人感慨而羡慕。或许是几张照片,稚嫩的,活泼的,严谨的,让我忍不住要去找找"外婆",又想细瞧她的那些同学,那些她生命中过不去的"客".后来又看到那些熟悉的方言,仿佛在耳边响起,自己跟着默念,好不趣味。只是慢慢地,被什么纠缠住了,是外婆的湘湖师范?是字里行间的青梅岁月?还是因为它正好清瘦至淡泊,而夜阑灯灭,我恰好愿意听一段绝无传奇的往事?不管如何,我毕竟还是对这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产生了兴趣。

    回到一个远去的时代,看看我们已经无法触碰的社会,来一场时空的奇遇。

    分割线

    荣耀·师者身

    我总觉得经历过接近三朝代的人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有苦难,有欢乐,在自由与独裁的制度间游走,在战争与和平间逃窜。外婆的青春在抗日战争中度过,这是很多那个年代的人共同的回忆。死亡带给他们的生命另一种色彩,或许这也是让很多人在经历更苦难的时候能够挺过去。

    外婆毕业之后作为教师的阶段更是一种近乎传奇。她继承了湘师的传统,作为师者,她有点不谙新社会的规则,在批斗火热的时候也坚持讲课。即便她参加教师退休宴会之类不被待见,她依然郑重看待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这是一名师者的荣耀。这份郑重的确让我的心微颤了。

    曾经"教师"于我而言,是隔壁邻居的"有寒暑假,真好",是亲戚的"女孩子做老师好,稳定",是路人寒暄的"你是做老师的呀"……

    对"教师",曾经我把它看作的是职业,此刻

  • 6、 青红影评

    青红影评(一)

    《青红》,是王小帅导演的一部表现青春残酷的电影,他的《十七岁的单车》,同样用了演员高圆圆和李滨,来表现青春的残酷。在他《青红》和《十七岁的单车》中,青春并不是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那般清新,不是赵薇《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般挥洒肆意,更不是台湾一溜青春电影中那般清纯烂漫,而是压抑的,在沉默中充斥着无声的血光。

    八十年代的青春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知青返城,在偏远山区的三线职工挤破头皮携家眷返回大城市。我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年代,但我依然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那种动荡、急切、飘零的没有归属的感觉。政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层一层地影响到底下的经济、社会、文化,深深地给每一个人打下烙印。也许党和政府并不知道这穿透力有这么强,足以使整整一代人疲于奔命,令他们的心流离失所,惴惴不安,那被蒙上阴影的青春在日后漫长的几十年里如影随形,隐隐地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片取名为《青红》,那既是主角的名字,又是一种颜色,青色里泛着暗红,像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生锈的铁,又像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滋生的苔藓,永远不是明亮整洁的。王小波通过电影给我们展示了,青春并非只有柔亮清秀的色彩,有时它也有接近糜烂的颜色。剧情是处于青春年华的吴青红(高圆圆 饰)受到来自父亲粗暴地压制,这个年轻时的热血青年,曾经满怀信仰,不听父母劝告抛弃上海,与妻子一同来到偏远山村贵州,作为国企工厂的三线工人。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时代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批三线工人在改革开放后被国家遗忘在偏远贵州,当年的国企也早已不复往日荣华。父亲开始想方设法要回去,并限制儿女的自由,包括出行的自由和感情的自由,一己之愿斩断他们与乡村的任何瓜葛。这样的行为自然令青红与弟弟无比反感与苦恼,对于父亲来说,上海才是他的家,可对于自小生长在贵州山村的她们来说,这里才是他们的故乡。粗暴逼迫他们与热爱的故乡决裂,这本身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可惜父亲不懂,只是一言以贯之:我是为你们好。

    与闺蜜徜徉在青山绿水、小说、音乐,彼此分享自己爱慕的和爱慕自己的男生,偷偷去参加当时被禁止的地下舞会,这里面有我们熟悉的青春的味道。可是这样的生活却被父亲近乎神经质的急迫和不安所打乱了,跟踪、禁足,代替青红做所有决定,直到把青红逼到绝食。剧中青红,温暖的阳光掩饰不住她脸上悲伤的神色,反倒使其更加醒目,透着一丝绝望的意味来。她爱的人,也因为土生土长的农村身份而被她的父亲拒

  • 7、 昨日青空读后感精选

    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汲取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进化自己的思想,我读了作品一文,文章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呈送了“昨日青空读后感”主题的相关内容。

    昨日青空读后感 篇1

    还是打了,实际三星半,问题挺多的,情节和矛盾点的设置缺少细节,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很真空,1小时15分的片长用了四大段背景音乐和海量旁白进行情绪渲染,煽情效果还行,我旁边那个看着像还在上高中的小姑娘是哭得一抽一抽的,过了这年纪的看来就堆叠得有点像写矫情小作文了。但我有私心,分往上走一点,也不谈这些对于目前的国漫来说算是严重硬伤的问题。

    大多数8090后孩子的高三,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地过了。校服真的很丑,总想着在外套里穿自己花花绿绿的衣服,那些成山的试卷和练习册都压不住也散不去的多余精力和荷尔蒙,被用在了怎么刷新俄罗斯方块的纪录、怎么拿黑板报评比一等奖和怎么更好地偷看自己的暗恋对象上。如此简单的一个充满遗憾的故事,在发出“为什么长大就要走散啊”的质问时,给我的冲击最大。生活里多的是花生这样在好朋友离开时会哭着大喊“你一定要幸福鸭”“我会想你的”的人,也多的是屠小意这样总是在最后才发现秘密的人,而他们,我们,都想问问姚哲恬们和齐景轩们,你还好吗,你在哪儿呢,我很想你。

    看预告的时候我还以为齐景轩退学是因为家庭变故,结果是真的考上了飞行员。而姚哲恬带着孩子出现在镜头里时,我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说“不会是和花生的孩子吧”,给我乐了好一会儿。不知道啊,1区212之后我也没再看过口袋巧克力的漫画了,怎么样都好,这一段就姑且算作蛋吧,是对“长大就要失去”的质问的回答,也是在安慰发出这个质问的人们。

    也许在把相片夹进留言本的时候,和我们走散的他们,就已经说过告别了。

    昨日青空读后感 篇2

    相对于日本的动漫历史,中国的动漫似乎是晚了一步的。我喜欢日本动漫的富有感情,以及童真的感觉,我一直希望我自己可以有一只龙猫,可以保护着我。也希望我也像千与千寻那样可以独立。也希望我可以像哈尔一样敢爱敢恨,随意生活。《昨日青空》是中国良心的国产电影。其中电影中有大量的美好的画面。

    其中有几个人的情感穿插,一段青春美好的年纪,一段无始无终的感情,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不同,以及自己梦想的实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我想以过去的时间我们留恋不舍,但生活可能就是这样哪有

  • 8、 毕淑敏青虫之爱读后感

    毕淑敏青虫之爱读后感怎么想?青虫之爱通过青虫来衬托现代母子的爱,看看下面的读后感吧!

    毕淑敏青虫之爱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青虫之爱》,这篇文章把我深深地感动了!

    这篇文章的故事,讲述一个女生,、从小怕虫。

    只要一看见虫子就晕倒,无论什么虫子,什么时候都这样。

    后来她有了孩子。

    一天,孩子从她头上拿下了一只青虫,她非长害怕。

    奇迹发生了!她并没有昏倒。

    她为了不将自己的病态的恐惧传给孩子,竟把青虫捏在手中玩弄!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战胜一切!一个从小就改不了的毛病,就只是因为怕孩子受到惊吓,她忍受了自己最不能忍受的事,还装作很快乐的样子,来关爱孩子。

    还记得一次,我作业写到很晚,我叫妈妈先去睡。

    过了十五分钟,她对我说:飞飞,你不去睡觉,我睡不着!我来陪你吧!正好有什么不会的尽管来问我。

    我十分感动,差点眼泪就躺、躺下来了。

    可过了一会,我扭头去看她时,她已经睡得很香了。

    我想:她其实非常劳累,只不过嘴上不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为我付出了那么的多;有好东西先让我吃;有好玩的先让我玩;她等我上床睡觉了,才去睡。

    太多太多

    妈妈现在对我们这样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母亲!

    毕淑敏青虫之爱读后感二

    不想,开学第一天,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那天经过校门小卖部,晖儿就发现了三盒春蚕。

    妈妈定睛一看,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白色的小虫子,在翠绿的桑叶中蠕动着。

    血液顿时往上涌,人也不自觉地往边上靠,拉着你的手就想迅速逃离。

    妈妈,这是什么虫子,我想养!你的一席话令妈妈不知所措,轻声告诉你春蚕。

    你一把将妈妈拉到盒子边,店主也鼓励买几只给你饲养。

    可是,自从毕业实习时被同伴吓得晕过去之后,就没有再敢看一眼这蚕了。

    再看一眼,妈妈觉得双腿也发软了:放学再来吧!拉着你的手就逃离了。

    原想,时间一过你也就忘记了,没想你一直惦记着:妈妈,蚕咬人吗?不。它是好的吗?是的。那我们养几只吧!想想妈妈有什么理由不让你饲养呢?想到了《青虫之爱》,想到了那位妈妈,不禁觉得惭愧!

    勇敢些,再勇敢些,千万不可把自己的恐惧迁移到孩子身上。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可是,第一天,妈妈的勇气还不够,一见到还是浑身发毛。

    在家里,在宝贝的一再要求下,妈妈挣扎了一个晚上,又想到了《青虫之爱》,第二天上午,终于买下了。

    买的是五只,可后来才发现店主爷爷给了好些只。

    看到你,天天抱

  • 9、 [参考]青虫读后感合集

    你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吗?刚接触书籍时,仔细阅读书中的情节,我们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我们通常会从读后感中了解没有想到的细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青虫读后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青虫读后感【篇1】

    上周五郑老师让我们每人读一本书,我千挑万挑选了一本杨红樱写的《女生版阅读题》。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看到了第一个故事《小青虫的梦》,故事很有趣,吸引着我一口气看完了整篇故事,我非常不喜欢里面的小蟋蟀。

    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只会唱歌的蟋蟀,每天都会演唱美妙的音乐。小青虫也很喜欢听音乐。这天小青虫趴在绿叶上,突然听见蟋蟀说:“你这丑陋的家伙,别听我唱歌。”小青虫很伤心。它在叶子上一边听歌一边结茧子,一会结完茧子,它就睡着了。醒来发现自己长出了粉色的翅膀。蟋蟀见了连忙说:“小仙女,你来听歌吧?我的歌喉可好听了。”小青虫高兴地笑了。

    看到小青虫悄悄地爬上书偷偷的看这蟋蟀拉小提琴,它太爱这音乐了,它为了不被讨厌它的蟋蟀发现织了一个小小茧,它就躺在里面悄悄地听着琴声睡着了……读到这里,我伤心极了,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妈妈给我讲的孔子的故事。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躺在床上睡大觉。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子羽,因为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所以孔子开始认为他不会成才。但他学习后,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多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这篇文章和孔子的故事是一样的,就是不能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小蟋蟀以貌取人,不仅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还伤害了小青虫的心。虽然小青虫长得丑,但它总有一天会破茧而出,诞生美丽的生命!像小蟋蟀的人,不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人的表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青虫读后感【篇2】

    青虫之爱,让她不再惧怕,青虫之爱,让她充满勇气。

    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生,从小被妈妈种下怕虫的种子,长大后,自己当了妈妈,当孩子玩虫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也种下怕虫的种子,于是,勇敢地拿起了虫子,从此以后,她就再也不怕虫了。

    中国古

  • 10、 青柠时代读后感600字

    青春的滋味

    ------读《青柠时代》有感

    “青柠时代”,我的理解:青,指的便是活力满满的青春;柠,便指的是柠檬吧,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柠檬的酸甜苦涩味道!而这些混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五味杂陈,丰富多彩的青春时代。这本书汇合了十二名作家笔下各种各样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年们,他们的故事跌宕起伏,直锥人心,无不引起我的共鸣,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六年级上册时,我们突然换了班主任!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宛若晴天霹雳一般,我突然感觉自己的这个学期会不那么充实了,也许不能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果然,虽然我后来的职位也是班干部,但是实际并没有为班级为老师做很多的事情,班里的大部份事情都有别的更加优秀的同学分担,我一下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好失落呀!我宛如跌入冰窖一般对自己没有了像往日那样多的信心了。不过,我后来我想到,机会是均等的,也应该给其他同学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自己也应该更加努力,争取更加的优秀,从而让老师更加的信任!

    记得那是一次朗诵比赛。赛前排练时几个主要的领诵同学都 非常紧张地在场地上走来走去,个个心中忐忑不安的,都在害怕自己忘词忘动作。而我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肯定要将自己的朗诵经验传授给他们。果不其然,让我这么一指导他们自信了许多。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果然没有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厚望,展现了自己最好的实力,结果我们拿到了光荣的第一名,那一刻,我们切实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成功的甜蜜!大家激动地抱在一起,喜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幸福而又自豪的泪花渐渐滴满我们的脸庞。这泪水是幸福而又自豪的泪水!

    作为学生,期末前的日子无不是最辛苦的。虽然,我们深知,不辛苦哪来的好成绩?但是几乎每天都要做四五张试卷,实在是又累又辛苦呀!这体力脑力上的辛苦还算是好的,如果一旦哪张试卷考砸了,回去肯定少不了父母的一顿责骂,这心理的小创伤才是难过呀。每次考试都是最煎熬的,考得不错还好,但一但考砸了自己的内心又要接受一次打击。于是我下定决不管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努力学习,争取这黎明前的黑暗早点结束,用优异的成绩迎接灿烂的黎明!

    酸,甜,苦这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让我的青春有滋有味,若是少了其中任何一味,便会觉得索然无味。《青柠时代》教给我们的道理正是这些,它将令我受益终身!

  • 2019-10-28

  • 2023-01-30

  • 2023-06-03

  • 2019-09-19

  • 2019-10-09

  • 2022-03-0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16

  • 2019-11-04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1-08

  • 2019-09-19

  • 2023-06-2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5

  • 2022-02-01

  • 2021-10-07

  • 2019-11-11

  • 2019-10-29

  • 2023-01-05

  • 2023-01-3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6-27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8

  • 2019-11-06

  • 2023-02-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0-11

青魇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青魇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青魇读后感、2024青魇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