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 > 地图 >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2024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相关栏目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热门栏目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推荐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

(共 8424 篇)

  • 1、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_1300字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1300字

    “你是一条千年道行的蛇,不是肤浅无聊的人,怎么会沾染了人的恶习,把一切美好简单的事弄复杂?”读这本李碧华的《青蛇》原著的时候,刚刚离开苏杭如梦似幻的春天,也就正好把故事安在苏杭的初见印象里。它绝不同于我们熟知的电影《青蛇》,在这本原著里,小青与法海的暧昧、许仙的经不起引诱、多年后雷峰塔倒的真相…贯穿全书的颠覆性的情节轮番轰炸,让这个人间天堂在我们印象中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仙气少了些,多了凡夫俗子的爱恨情仇,竟也觉得可爱生动了些,生了不一样的迷人样子出来。

    李碧华的文字一如既往的不温柔,开篇便说:“……这桥叫‘断桥’……虽然这桥身已改建……也有来自各方的游人,踩着残雪,在附庸风雅,发出造作的赞叹感喟……西湖本身也毫无内涵,既不懂思想,又从不汹涌,简直是个白痴……”几句话,就给了原有的那点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美好故事当头棒喝,基本奠定了全文华美犀利、离经叛道的基调。

    翻看对《青蛇》的评论,明显偏向两极化,有人说简直是三观尽毁,有人却拍手鼓掌啧啧称奇,而我想说:如果你真正的深读李碧华,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千帆过尽的如刀笔锋。

    李碧华出生、成长于香港,曾任记者、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在香港畅销报刊撰写专栏及小说,结集出版逾百本,并有多国译本。她的作品以“痴男怨女,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微妙关系、奇情怪异题材,天马行空,创出独特风格。《青蛇》与《秦俑》《诱僧》这三部作品均曾被改编为电影,分别由徐克等著名导演执导,张曼玉、吴兴国、王祖贤、巩俐、陈冲、张丰毅等著名影视明星担纲主演,在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的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除此之外,她的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等也可谓家喻户晓,广受好评。

    然而,著作等身的李碧华却认为人生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作风低调,活得逍遥。

    李碧华的经典小说《青蛇》以历史传说为背景进行发挥创作,衍生出一段段充满爱欲情仇的奇情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以华美犀利而又天马行空、离经叛道的文字大胆颠覆传统,通过对男女情怨纠葛的叙写,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再融入美学哲学之意蕴,极具张力而荡气回肠。这里没有许仙救白蛇,白蛇报恩的桥段,只是因为许仙的貌比潘安,白蛇便与他情投意合,而不料许仙却是个花花公子,与青蛇也暗生情愫。法海也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个美男子的形象,和青蛇和许仙都有纠缠。而且原著里雷峰塔是是文革被红

  • 2、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800字(3)篇

    你不喜欢我?你不再喜欢我?

    这几天正好在读李碧华的《青蛇传》,与记忆中小时候看过的新白娘子传奇有很大的差异,感触最深的是许仙的若软无能,小青的一厢情愿。

    小青初遇小白蛇是在西湖河畔被救,当真是恰逢你的出现许我一时太平安宁,免我一世孤寂。可偏偏只有我一人沉迷其中

    可偏偏世事弄人,原本想要安安静静守护的岁月竟也无声崩裂。舍不得离开的人只好继续陪她走天涯

    接下来得故事就成了话本子里的那样,小白蛇是小青蛇的全部,而小青只是小白蛇的一部分。行走世间,素贞恋上了一介书生许仙。她为他,水漫金山,苦盗灵芝,操持家业,却只换来了他的负心薄幸,联合法海置她与雷锋塔底。小青在雷峰塔底苦守良久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明,重逢她心爱的小姐姐。

    故事若是到此结束也便罢了,可偏偏要在小白蛇厌倦了与小青蛇重新在一起的日子后才肯结束

    只是这次小青再也没有陪她而已。 

    初读李碧华是《霸王别姬》,电影自不用说,传世经典。然而文字更令人惊奇,虽记不清开篇的词句,但当时震撼的感觉却久不能忘,竟有人寥寥数语说透了凄凉,从此记住了这个名字。

    《青蛇》电影没完整看一遍,只记得由王祖贤和张曼玉主演,王饰演白,张饰演青,扮相妩媚,与《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角色扮相大相径庭,大概是赵雅芝的白娘子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当时个人不大能接受这种媚惑人心的扮相。今次读了《青蛇》,虽然人物形象差别极大,然今人已非幼时,自知故事人人可讲,至于是否为人接受亦或接受哪个版本,那是看客的事。习惯于读明明白白的故事,对于没能交代清楚的总觉得有些遗憾,也许是个人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不能尽理解。

    李碧华写文总不肯多写一字,简洁凝炼,直面人性之暗。读起来时有压抑,茫茫人世,谁也逃不过,说是宿命之感,那放下不就结了,但偏偏想看那故事,理不清,似想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

    《诱僧》,用营销话语讲,是个有爆点的题目。虽不信佛,但有敬畏感,这题目似亵渎,但细想僧本是人,是世俗人,要做清净人,悟道之人,不惹凡尘。累世众生,皆为俗累,如何超脱?即成僧,仍处世间,仍要吃喝拉撒睡,仍要与人打交道,诱惑在所难免。花花世界,口舌之欲,名利之诱,情之所钟,男女之欢……皆为诱惑。那故事里何以诱?以何诱?诱的结果如何?先把我诱进去看了一番。

    《诱僧》里石彦生终摆脱种种纠缠,继承方丈衣钵。里面提及了悟道和禅宗,挺有意思。

    《青蛇》《秦俑》《诱僧》三个故事三段情缘,似乎无甚牵连,偏偏扭在

  • 3、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_1100字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1100字

    用了60多个小时的时间看了412章中的前306章,相当于二部《红楼梦》。起因是看电视剧感觉不错,就拿起了书,看上后就直接放弃剧集,因为书中的描写更真实一些,没有把正面人物塑造的那么完全正面。 本书写了自1978年至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的变迁历程。前306章主要写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通过不同阶层、领域具有代表性人物生活事业的沉浮、变迁,描述了国企改制、私营经济变化、农村承包到户以及村镇经济发展等在20年中不断摸索前进,日新月异的变化。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面对困局的茫然,挫折中的痛苦。 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梁思申是本书前306章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执着、坚持、不折不挠。 宋运辉,1959年左右生人,农村背负黑五类的身份,在拼力奋争下,参加1978年高考,以全县第一的身份考上大学,后进入大型国企,从一名专业技术型人才成功转型成为一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即懂技术,甘于奉献,创新变革,又作为一名大型国企的带头人,有战略、有规划、有前瞻,披荆斩棘开创新局面。同时也是一名杀伐果断,权术了得的人物。对于该人物,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其的喜爱,因为看完后想的比较多的是如果他不是后来娶了梁思申,他是否能做到为官清廉呢? 雷东宝,与宋运辉一样是生长在农村,一个是靠考取大学走出农村,一个是为了吃饱饭,靠跑得快选中当兵。退伍后,临危受命出任村副书记,性格豪爽,敢想敢干,一心要带领大家起上富裕之路。利用政策,因地致宜,从联产承包到户,到发展集体企业,让小雷家村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富裕之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个人意识的膨胀,其知识层次的不足以及独断专权的工作作风,最后四面楚歌,悲剧性地退出历史舞台。雷东宝在本书中,虽然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但总体上是让人非常喜爱的角色。他让我想到一句俗语“炒豆大家吃,砸锅一人砸”,他带领村民致富时,全员拥戴,而面临困难需要共同面对时,只剩下他孤家寡人。 杨巡,让人非常佩服的一个人物,为养家,初中辍学,又在一个非常年代,走街窜巷卖馒头起步,在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情况下,如履薄冰,一路波折,“十二分做人,十二分做事”(书中语),靠着吃苦耐劳,聪慧狡黠,有胆识、有斗志,一步一步打拼,不断成长起来。商人精明在他身上暴露无遗。另外比较值得推崇的是他最终的择偶眼光,任遐迩,虽然长相普

  • 4、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_1400字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1400字

    于半夜读完这本书,眼前还漂浮着雷东宝韦春红宋运辉梁思申杨巡任遐迩柳钧阿三钱宏明嘉丽,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结局,很期待电视剧尽早上线。或许是基本与小说所描写的时间跨度同龄,回望1978至2008三十年的沧海桑田,书中人物有苦有乐,雷东宝辉煌过失落过,结局仍有韦春红在身边倒也还不错;宋运辉凭借自身努力成长起来并且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执着和良善本色,有梁思申帮衬只能更好; 小商贩出身的杨巡在家业做大后有了其两面性,指使人砍断柳钧的手指是其恶的一面,在遇到柳钧烦闷去澳门赌博时将其阻止赶回国是其善的一面; 柳钧对技术执着的追求与宋运辉很相似,所以能够和宋成为好友,他的思路虽然在当时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无形中又与国家即将倡导的产业升级契合了,有宋的扶助,未来只能会更好; 钱宏明是悲剧的可怜的,对时政趋势拿捏的很准,但对财富无边界的欲望又把他拖入泥潭,与柳钧的兄弟之情是感人之处,为妻子意气般的行为付出了生命代价。\\一个女人是男人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韦是雷的规矩,即使是雷入狱或者是外遇; 梁是宋的规矩,在恰当的时候可以放下身段相夫教子; 任是杨的规矩,事业上可以帮杨做大,即使移民离婚,从客观上看也是对子女的一种守护,或许更是为杨的未来留了一条出路; 阿三是此书后部分性格最为鲜活的,如梁般具有自己很好的事业,可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帮扶了柳钧,也能够沉下心来相夫教子,她与梁韦二人一样,对于宋与柳和雷的爱是热烈而深沉的; 对比之下,嘉丽则肤浅很多,钱对嘉丽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将嘉丽过早的作为花瓶放在家里了,致使其脱离了社会圈子,又因性格缺陷才会意气用事。

    书中感动于主人公们为理想的追求,雷东宝为了娶宋运萍,满身干劲的带着小雷家的人致富,梦想建立乌托邦一样的小社会,但人性是复杂的,而且小环境也无法脱离社会的大环境,在自身的不足下,最终被时代淘汰。宋运辉作为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带着家庭的烙印步入社会,其对技术的痴迷也成就了他。杨巡从小杨馒头做起,为了养活三个弟妹奔波于南北之间,或许他的社会经验才是最丰富的,站得起来也跪的下去,三教九流无所不能。柳钧带着单纯梦想被父亲骗回国子承父业开辟一片天地,其所代表的高端制造和研发精神终将成为中国的脊梁,很欣赏其创立的研发中心和运行模式,有谷歌的样子在里面,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道将社会压力与企业员工隔绝

  • 5、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_600字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600字

    a*82*47?9:9*⑥捌+4/0.*440a

    雷母被儿子训得哭出来,又想到抱孙子无望,越发悲恸,拍着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数落:“你三十出头啦,人家士根儿子都已经上幼儿园了,你好歹给我们家留个后啊,你就算随便娶个老婆给你死去的爹留个后,我也没话说啦,你爹要是在,我早就多生几个,也不会稀罕你啦,嗬……哈……我死了怎么向你爹交代啊,我还不如一头撞死,省得看你一辈子光棍啦,省得被祖宗大人骂啦……” 雷东宝听得心烦,捧起饭碗去他自己屋子。雷母委屈地哭了会儿没人响应,即使有人路过听到也没人敢进来管书记家的事,她哭会儿便生着气回她屋里,赌气不给儿子做晚餐。雷东宝坐自己床头,嘴里完成任务似的扒饭,两眼看着床尾的烫花樟木箱发愣。水书记没让宋运辉的心疼表达出来,爽快拍板道:“很好,财务提出的分解成本,层层寻找原因的办法很好,现在已经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小宋,接下去抓紧落实的重头落在你头上,你三天之内改变工艺,争取以最快速度提高产品产量。” “一天,明天这个时候参数可以改变完成。”宋运辉胸有成竹地说,可心里很不乐意。 水书记意味深长地看着宋运辉道:“年轻人,看来有抵触情绪。现在是讲求经济的时代,全厂工人的奖金也是与经济效益挂钩,你说经济重要不重要?” 宋运辉虽然讪笑点头,可心里着实不服,如果只要这样的质量参数,那还引进西德设备干什么?

  • 6、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_2200字

    《大江大河(王凯主演)》读后感2200字

    原来,他以前看的大江大河底下,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水滴石穿,那一份阴柔功夫。--阿耐 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的长河中,三十年匆匆而过,个人微不足道,却又潮头博浪。改革开放三十年,作为第一批享受政策红利的各行业的代表,《大江大河》的作者塑造了国企老大宋运辉、集体经济代表雷东宝、个体户杨巡、海归实业创业者柳钧四个不同行业不同的人物形象。作为主人公的宋运辉的经历,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的读书笔记,重点解读一下书中的主人公宋运辉。宋运辉的成功不是偶然,一是自律勤奋,二是懂得进退,三是不忘初心。看过不少的官场小说,例如《侯卫东官场笔记》等等,小人物的官场浮沉,跟时代、政策、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部并非官场的小说里,主人公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变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梳理一下宋运辉的人生历程: 1978年  全国恢复高考,宋运辉考了全县第一名 1979年  姐弟政审不通过,姐姐自愿放弃上学机会,宋运辉上了大学 1982年  宋运辉大学毕业,在老徐的推荐下进入国企金州厂 1986年  宋运辉程开颜结婚,宋运辉升任出口科科长 1987年  在老闵的支持下全面负责一分厂工作,女儿出生 1989年  宋运辉离开金州厂,调任东海总厂,做二把手 1991年  宋运辉斗败老马,升任东海总厂厂长 1993年  与程开颜离婚,彻底摆脱前岳父的势力范围,老水退休 1994年  与梁思申结婚,事业进入新台阶1998年  带女儿回老家,沧桑二十年,不忘初心 宋运辉从一张白纸到一个工于心计的官僚,从一个青涩内敛的少年到一个成熟持重的领导者,这一路走来不是偶然。宋运辉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更多的是他的努力的结果。从书中我们一起梳理一下: 一、勤奋努力、极度自律 心里一直有根弦,求知,前进——阿耐 宋运辉可以说是学习的代表,多少年来一直从未停止过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国家政策、学习外语文献。他坚持技术傍身,从最基础的车间工人做起,熟悉每一处设备,了解每一道工艺,读人民日报让他能够及时洞察国家政策风向,学外语让他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这点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熟谙权术、政治家、实干家 宋运辉知道有技术做后盾的重要性,毕竟国家要发展,需要实干家而不是权谋者。而且宋仕途比较顺利,初入金州厂,有贵人发话关照,自己态度端正,掌握一手最新技术,在官场初

  • 7、 徐克《青蛇》观后感
    徐克《青蛇》观后感 看徐克的《青蛇》,自始至终贯穿的感觉就是:江南好,江南美,诗意的江南,中国人心中的江南情结,缠于景,缠于物,缠于情,缕缕浮散,悠悠不绝。 看那西湖烟雨如丝,画舫飘漾,白素贞与许仙初相会。才子佳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四目脉脉,情意流转。一颦一笑,诉尽了多少相思意。天地间,只余轻雨飞扬,眼前心头,幻化的皆是风月无边。江南的水意,就这样柔柔地荡漾着,春意,就在那绵绵春雨的浸润下,爬上了人的心头。于是,片中人笑得迷醉,片外人看得陶醉。 再到相别,许仙立于岸边许久,收伞递于白素贞,“留于遮雨之用”,转眼却见船头斜放一伞,讪讪间,白素贞却巧笑着接过伞,留下了一句:“箭桥双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户人家”。多少江南的浪漫诗情,多少人间的旖旎风情,在那一声“箭桥双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户人家”的重复中,缕缕地渗透了出来。想,人间多少的至真至性爱情,都由得这样的一个含蓄邀约中蔓延开始。此后,佳人妆楼倚望,公子凭栏遥想,外人呢,惹得心头一片惆怅穿行:何日待得佳人如此青眼? 及至许仙和白素贞的家,亭台画榭,曲廊通幽,更那池中水碧生凉,荷花凝朱含芳,江南的水乡,居家的诗意,已在这国画般的意境中袅袅升起,看一眼。都觉得让人心生无限的纯美感,想象居住其中,感受临水观花,风生水起,明月拓影,青莲浮水,再与佳人池边或漫步,或赏玩,或戏水,又该是怎样的一种诗情画意。那一抹古典的形色之韵,那一幕江南的淋漓水气,寄寓了多少中国人对家的温情遐想。更何况还有两个佳人为伴,一个温婉贤淑,一个野性媚惑,此情此境,除却神仙生活,世间还能有何可以形容得出?平生若得享用一日,便觉生命圆满,夫复何求! 再看景那形。看那红叶飘舞,竹影婆娑,蓝光幽微,小桥流水;看那张曼玉柳腰纤细,回风舞雪,尤物不可名状;看那王祖贤媚眼如丝,吐气幽兰,撩拨着心底的欲望青蛇;一切都是那样的迷离而绝美。再有白的纱,青的纱,漫漫地飞扬,遮迷了世界,遮迷了人的眼睛。妖艳的《流光飞舞》响起,自心底泛出的缱绻缠绵,一声一息都是那么撩人心魄,幽幽忽忽中,诉说着情事的纷扰。 于是这浮光四射的世间,这姹紫嫣红的西湖侧,需要再求证的,就是人妖情爱可以通心,灵犀可以相印。以前始终恼恨《白蛇传》中的安排,妖可爱人,爱得痴心入骨,人却为何对妖敬而远之,即便明知柔情绕怀,此生再无法抽离,却也硬生生地往
  • 8、 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读后感

    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性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努力让自己的心灵纯净,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一念至,念念俱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也许我没有从《六祖坛经》中读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学来,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真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去读一本好书。

  • 9、 六祖坛经 读后感(3)篇
    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1)篇

    《六祖坛经》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

               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以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而很多人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他们不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于是,活在纠结之中;活在分裂的自我之中。明明在做这件事,却觉得有另一个我在远处召唤。总是不能喜欢当下的那个我。

          生如昙花。你应当欢喜盛开。去喜欢你的人那里,去你喜欢的人那里,做你喜欢的事,走你喜欢的路。如果那个人不喜欢你,远远地离开他/她;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人,远远地离开他(她)。

           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有时候,我们的抑郁不过来自于我们把我们想说的压抑在了心里。有不满,不敢说;有想法,不敢说;有喜欢,不敢说;有愤怒,不敢说;因为害怕说出来之后会得罪别人,或者觉得说了也是白说。问题是,不说出来,并不等于没有这种或那种情绪;于是,一天一天地,积聚在心里,越积越多,当你心里多余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你的负累感也就越来越重。最终,你会觉得很沉很沉,你会觉得活着是多么沉重的一件事。然而,活着,不是老牛拉车,也不是背负着重担走路,活着,是花的盛开,是水的流动,是云卷云舒。

        所以,要学会把心中想说的说出来。说出来,不只是一个表达,而是一种流露,一种放下,说出来了,就随风而去,就什么也不留下。

           所以,不同意的,尽管说出来;不想做的,尽管说出来;悲伤的,尽管说出来;不满意的,尽管说出来;有想法,尽管说出来。活着,就要像水那样潺潺流动,就要像树那样自然生长。说出来,就是把各种情绪随时疏散,随时溶化。说出来,不是说东道西,不是张家长李家短,说出来,是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用平和的方法说出来。如果说出来的,是招引是非,那不是说出来,而是牵扯不清。真正的说出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生长,自然的情绪的流动。生命也罢,情绪也罢,只有在流动中,才不会郁积,不会阻塞,不会停滞。

         其实,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那么,外界也

  • 10、 增广贤文读后感300字-增广贤文读后感

    《增广贤文》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平时你不去烧香拜佛,遇到急事的时候才去抱着佛教恳求,那是徒劳的。我们就应在口不饥渴的时候就掘口水井,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就修缮房屋窗户。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海鸥与人。

    从前,海边住着一个人,他十分喜欢海鸥。每一天都要跟海鸥一齐玩耍嬉戏。时光一长,他就跟海鸥结成了朋友。每一天只要他一出现,成群结队的海鸥就接连不断的向他飞来,有些还停在他的肩头,和他十分亲热。

    这个人的父亲十分贪婪。想让他把海鸥抓来一只,给他父亲解解闷。那人答应了。

    第二天,这个人又来到海边,等着海鸥落在他的肩头,好抓住一只给他的父亲。但是,奇怪的是,海鸥只在他的头顶上飞翔,再也不肯落下来跟他一块儿玩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不管一个人以前多么善良,当他起了坏心眼的时候,他是瞒不住别人的。

  • 2019-09-26

  • 2019-11-16

  • 2019-09-26

  • 2019-10-11

  • 2023-04-17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28

  • 2021-12-09

  • 2019-11-06

  • 2022-03-14

  • 2023-06-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1-04-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11

  • 2019-10-11

  • 2022-04-29

  • 2022-02-03

  • 2019-09-23

  • 2023-02-1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2024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