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李煜词选读后感 > 地图 > 李煜词选读后感,2024李煜词选读后感
李煜词选读后感相关栏目
李煜词选读后感热门栏目
李煜词选读后感推荐
李煜词选读后感

(共 901 篇)

  • 1、 《李煜词选》的读后感2000字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却吹不散那段凄凉的历史。千年的水带走了千年的恨,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落泪的金陵,羁旅的汴京,你的踪迹早已不见,只留下那短短的诗篇和永恒的思念。

    李煜,才华横溢,孤寂千年从六皇子到天子的路是遥不可及的。你向往青山绿水,拥有闲情逸致,渴望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然而身在帝王之家的你不得不登上那个权利的顶峰。你登基时,给自己昱加了一个火字,希望小小烛火可以照亮南唐的半壁江山,可在那个混乱的五代十国,想留一席之地也艰难。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你如何面对有欲统一南北的赵匡胤?这一切,你如何承受?

    在皇位上,你风情万种,终日流连于众多胭脂,与她们一起把酒作诗。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你与娥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你们琴瑟合并,珠联璧合,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可惜红颜终薄命,她的人生只留下二十八载的齿轮,只陪你走过十年光阴。爱妻正当盛年却撒手人寰,爱子正在成长却早年夭折,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这种雪上加霜、祸不单行的悲哀你如何承受的了!天长地久,嗟嗟蒸民。苍苍何辜,歼予伉俪。窈窕难追,不禄于世。玉润珠融,殒然破碎。昔我新婚,燕而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

    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更生。

    繁华已逝,欢乐不再,你自知大势已去,大祸将临。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南唐,如覆巢之卵,岌岌可危

    公元975年,金陵城陷,南唐灭亡。你一路北上,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你告别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哀痛欲绝,泪干肠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就这样,汴京,三年。

    三年羁旅客。

    三年来你勾勒出一首又一首诗词的轮廓。写流水写落花,写相思怨写亡国恨。你那长短不一的平平仄仄一字一句间都藏着伤痛与泪痕,藏着一个痛惜的灵魂,永远凝结在书页上

    曾经,华美的大唐宫殿上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曾经,你与小周后画堂南畔见,脸漫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曾经,你如此潇洒浪漫,归时休照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如今,国、破、家、亡

    春花秋月何时了?繁华落尽,不堪回首

    你伤感于凭栏下的愁恨,独自莫凭栏

  • 2、 《唐诗宋词选读》读后感

    《唐诗宋词选读》读后感(一)

    直到上了高中,学了《唐诗宋词选读》,我才感受到那韵味。

    如果说现代诗是揭示了现实的黑暗,讽刺社会丑恶嘴脸,是一把尖锐的匕首;那么唐诗是一杯茶。只有淡淡的品茶,宁静的看着茶水的雾气,才能知晓它的韵味,了解美丽与恬静背后诗人的思想与情绪。唐诗纵使带了太多的愤懑,伤感,豪迈不羁,离愁别绪但在我眼中,它终究是一杯茶,一杯蕴含了无数情绪的茶。

    这杯茶里,曾有一位诗人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杯茶里也曾融入了一个诗人的豪迈不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杯茶里暗含着一位忠臣的血泪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杯茶里也曾因边关的紧急战事而泛过一丝涟漪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

    ;这杯茶里也曾包含了太多的叹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已盈满热泪,只有重重的叹息这杯茶里已融合了太多的叹息,它记录着唐朝的历史,它为唐朝而生,它是唐朝的倾听着,记录者。它让我们懂得了去品诗,感受唐诗的魅力。这杯茶是一位智者,它将那么多的情绪埋藏在心底,只为让我们去了解它内心深处的喜悦,叹息,痛苦,悲伤,秘密我眼中的唐诗是充满韵味的,它是一位穿着古朴,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风流的文人雅士;它亦或是一位出生在江南古镇的婷婷少女,一颦一笑间有一股难以描述的韵致这就是唐诗,它可化作千万种景象,千万种情绪,千万种风情。惟一不变的是唐诗骨子里的韵味,让人思索,让人感慨万分。

    《唐诗宋词选读》读后感(二)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让我们回味、品读、学习。

    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有情有意。思妇因月而思念,欲通过卷帘、拂水把这恼人的月光赶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妇作对一样,帘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了解思妇的内心想来陪伴她,所以思妇赶不走它。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灵、寂静的山间夜色美景图:皎洁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闹声,满池塘的莲叶山间夜色在王维的笔下描绘的令人神往,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写出了人生的可悲。时间就如东流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生命也是这样,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之

  • 3、 宋词选读书笔记

    遗失的光景,我迷迷糊糊,寻寻觅觅。在那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在那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我找到了一种触动,一种共鸣。

    在某个温暖的午后,阳光和煦地铺满阳台。地坪上的小草,摇曳了一身秋黄,无声无息,为这寂寞而平和的时光增添一份属于秋季的岑寂。我知道,那个令文人骚客满怀惆怅,碎心断肠的季节,已经来了。

    翻开一本书,它虽然没有泛黄的书页让人浮想连篇,但里面的字词,却可以令你变得温婉,变得更感性和更知性,这是我认为宋词给我带来的变化。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行人一棹千里。每个背影的离去,都不知道何时才能等到它的再次回眸。因为距离,产生了眷念。因为眷念,产生了思念。但是有了思念,却只能凭空怀人,凭景回忆,所以心底的那份失落感,油然而生。每每遇见一些情景,一些事物,就会触碰到他们心灵深处最隐蔽的心弦。借景抒情,几乎成为每一首宋词的基垫。那份景,那份情,就像半空中被微风剪碎的云朵般,总会给人于一种温柔的疼痛感。

    秦观的爱情词,张志和的渔歌子...他们用最简单质朴的字眼,最平和舒缓的语调,却凑合出了见字如见景的诗句,描绘出了恬静,柔和,朦胧,迷漫,寂寥的画面,抒发出了真挚又感人的情思。雨打芙蓉,小梅丰韵,花影迟迟,绵绵芳草,露滴清寒,落红铺径,小雨霏霏,岸草平沙,斜日鱼汀,柳袅烟斜,疏雨梧桐,窗烛影摇,玉枕纱橱...

    人去秋来,月独挂。

    他们身处的自然化环境,与现在的都市相比,就像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想法。可是,当落日缓缓落下时,我们是否有注意那地平线早已被钢筋水泥遮没;当莺鸣鹊起被阵阵刺耳的喇叭声和叫喊声代替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周遭少了份自然的声音;当条条道路被修葺得平平稳稳,我们是否怀念那些会散发出泥土芳香的林间小道;当一切都被安装上现代化与快捷方式,我们是否怀疑一切都变得直接,但却少了一份必要的内敛。

    每一种改变,都意味着要一份必然的付出。于是,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很多东西就要被迫着离开,甚至是消失。就如总会出现在宋词里打动人心的画面,那些由景物衍生出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那份情思,那个景影,让现代人可以执起笔,将心中的感情一书而畅;可以做到力透纸背,酣畅淋漓。

    柳色遮暗楼,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

    心耿耿,泪双双。皓月清风冷透窗。人去秋来宫漏永,夜深无语对银缸

  • 4、 李煜词集读后感

    胭脂泪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题记

    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千年的风雨,淡褪了刀光剑舞,洗去了琉璃芳华,沉淀了你的目光,却化解不了你的忧伤。你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无言,只能无言。一杯浊酒消愁,往事依旧在目。国已破,家已不能回,心该何处归?花依开,月依圆,却早已物是人非,抬头望月,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黯然神伤。罢了罢了,就让孤单融入淡酒,伴你孤往。

    你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不然你怎么会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千古名句。短短十八个字,数不清你的爱恨情仇,却道出了你的孤独。

    然而你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你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你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在那个兔死狗烹的时代,你的善良也显得格格不入。也许大臣感叹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妙手偶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为阶下囚的你是多么委曲求全,即便只是在梦里,也只能一晌贪欢,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你怎会忘记?对于故乡你又何尝不思念?可惜梦境美则美矣,可太过短暂,陪伴你作文的永远只有无尽的黑暗。所以你才会发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

    其实,你真的是一个善人。要不,当大宋兵临城下时,你怎会连仗也不打就直接投降?因为你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生灵涂炭。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你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皇位,你岂不知这一走,就再难归来,何曾不知道这一离别将受尽无限耻辱,聪明如你,只是你在百姓和你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当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昔日臣子的耳边时,他们纷纷抱头痛哭。你不仅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更是一个悲人悯民的诗人。然而太宗的一壶牵机毒酒,结束了你凄惨的降辱生涯。那一年,你刚好42岁。42年,对于浩渺的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对于你来说,却是曲折漫长的一生。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更是对你漫长人生的评价。

    你的格格不入,注定要亡国,注定要成为亡国之君。可是如果你不是丢了江山,你又怎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么会写出如此优美之作,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道沧桑语始工。那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就是你生命的延续,日久弥香。

    但愿有一天你能明白,你的生命也曾精彩过。而不是只

  • 5、 李煜的词读后感
    李煜的词读后感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是我的最爱。我性格内向,不喜欢什么苏轼、辛弃疾,倒对千古词帝(李煜)与婉约之宗(李清照)情有独钟,也就是说我喜欢婉约词。尤其是李煜。

    众多人认为李煜命薄为君主,我却觉得他正因为是君主才会如此伟大,要不然的话他只不过是个在浩瀚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人罢了。我们最喜欢的几首:《虞美人》、《相见欢》等都是他亡国之后的作品。因此我必须说: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才能得到你想不到的结果。

    李煜前期之词,多乃宫廷之作也,只不过比其父显得有些才气,倒能和唐朝著名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一比,不过在政治才能上,十个李煜也不如一个婉儿。不久,李煜做了一个亡国之君,在告别南京的时候留下一词《破阵子》,倒也成为极佳之作。尤其是此文中的“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箩”更加体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可悲可叹啊!

    做了俘虏后,李煜的才华如鱼得水般展现了出来。几首《望江南》还是配角,一首《相见欢》在当时就引起巨大轰动。此诗中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与《虞美人》并称为李煜的两大代表作.在加上《乌夜啼》,李煜也不愧为千古词帝了。

    另外我必须提一下《虞美人》,李煜就是写完此词才被宋太宗害死的。此词是李煜用心血写成的。《虞美人》与《相见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恨比做东去之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李煜的亡国之恨有多深。我敢说:亡国之恨是唯一不能化解之恨。失夫可以再娶,失长靠小,失小靠国,失国的话就无可救药了。就如水向东流,无法逆转了!

    李煜就这样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我在研究李煜的分子当中只不过是一粒沙子罢可了。我终究认为李煜不可能知道,他这个可怜的人,竟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

  • 6、 读李煜之词有感(下)

    李煜前期之词,多乃宫廷之作也,只不过比其父显得有些才气,倒能和唐朝著名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一比,不过在政治才能上,十个李煜也不如一个婉儿。不久,李煜做了一个亡国之君,在告别南京的时候留下一词《破阵子》,倒也成为极佳之作。尤其是此文中的“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箩”更加体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可悲可叹啊!

    做了俘虏后,李煜的才华如鱼得水般展现了出来。几首《望江南》还是配角,一首《相见欢》在当时就引起巨大轰动。此诗中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与《虞美人》并称为李煜的两大代表作.在加上《乌夜啼》,李煜也不愧为千古词帝了。

    另外我必须提一下《虞美人》,李煜就是写完此词才被宋太宗害死的。此词是李煜用心血写成的。《虞美人》与《相见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恨比做东去之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李煜的亡国之恨有多深。我敢说:亡国之恨是唯一不能化解之恨。失夫可以再娶,失长靠小,失小靠国,失国的话就无可救药了。就如水向东流,无法逆转了!

    李煜就这样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我在研究李煜的分子当中只不过是一粒沙子罢可了。我终究认为李煜不可能知道,他这个可怜的人,竟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

  • 7、 读李煜之词有感500字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是我的最爱.我性格内向,不喜欢什么苏轼、辛弃疾,倒对千古词帝(李煜)与婉约之宗(李清照)情有独钟,也就是说我喜欢婉约词。尤其是李煜。

    众多人认为李煜命薄为君主,我却觉得他正因为是君主才会如此伟大,要不然的话他只不过是个在浩瀚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人罢了。我们最喜欢的几首:《虞美人》、相见欢等都是他亡国之后的作品。因此我必须说: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才能得到你想不到的结果。

    李煜前期之词,多乃宫廷之作也,只不过比其父显得有些才气,倒能和唐朝著名宫廷女诗人上官婉儿一比,不过在政治才能上,十个李煜也不如一个婉儿。不久,李煜做了一个亡国之君,在告别南京的时候留下一词《破阵子》,倒也成为极佳之作。尤其是此文中的“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箩”更加体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可悲可叹啊!

    做了俘虏后,李煜的才华如鱼得水般展现了出来。几首《望江南》还是配角,一首《相见欢》在当时就引起巨大轰动。此诗中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千古绝唱,与《虞美人》并称为李煜的两大代表作.在加上《乌夜啼》,李煜也不愧为千古词帝了。

    另外我必须提一下《虞美人》,李煜就是写完此词才被宋太宗害死的。此词是李煜用心血写成的。《虞美人》与《相见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恨比做东去之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李煜的亡国之恨有多深。我敢说:亡国之恨是唯一不能化解之恨。失夫可以再娶,失长靠小,失小靠国,失国的话就无可救药了。就如水向东流,无法逆转了!

  • 8、 李煜词集读后感:胭脂泪

    李煜词集读后感:胭脂泪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题记

    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千年的风雨,淡褪了刀光剑舞,洗去了琉璃芳华,沉淀了你的目光,却化解不了你的忧伤。你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无言,只能无言。一杯浊酒消愁,往事依旧在目。国已破,家已不能回,心该何处归?花依开,月依圆,却早已物是人非,抬头望月,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黯然神伤。罢了罢了,就让孤单融入淡酒,伴你孤往。

    你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不然你怎么会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千古名句。短短十八个字,数不清你的爱恨情仇,却道出了你的孤独。

    然而你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你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你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在那个兔死狗烹的时代,你的善良也显得格格不入。也许大臣感叹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妙手偶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为阶下囚的你是多么委曲求全,即便只是在梦里,也只能一晌贪欢,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你怎会忘记?对于故乡你又何尝不思念?可惜梦境美则美矣,可太过短暂,陪伴你的永远只有无尽的黑暗。所以你才会发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

    其实,你真的是一个善人。要不,当大宋兵临城下时,你怎会连仗也不打就直接投降?因为你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生灵涂炭。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你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皇位,你岂不知这一走,就再难归来,何曾不知道这一离别将受尽无限耻辱,聪明如你,只是你在百姓和你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当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昔日臣子的耳边时,他们纷纷抱头痛哭。你不仅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更是一个悲人悯民的诗人。然而太宗的一壶牵机毒酒,结束了你凄惨的降辱生涯。那一年,你刚好42岁。42年,对于浩渺的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对于你来说,却是曲折漫长的一生。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更是对你漫长人生的评价。

    你的格格不入,注定要亡国,注定要成为亡国之君。可是如果你不是丢了江山,你又怎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么会写出如此优美之作,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道沧桑语始工。那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就是你生命的延续,日久弥香。

    但愿有一天你能明白,你的生命也曾精彩

  • 9、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读后感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读后感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李煜的简历。

    李煜,字2024崇光,初名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史书上,说李煜的额头很宽,前面的牙齿两个并成一个 ,有一只眼睛有两个瞳仁,像一个横着的8字2024。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可这种长相古时却被认为是帝王之相。因为历史上就有两个人一只眼睛有两个瞳仁,一个是把皇帝宝座让给大禹的舜,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他们也正好是当皇帝的。其实,李煜少年时一点都不想当皇帝。可是这出格的长相总是让他的大哥太子李弘翼提防。李弘翼不是等闲之辈,有勇有谋,曾经立下战功,被李璟立为太子,登上皇位宝座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皇帝宝座最终却落在李煜的身上。为什么呢?因为李弘翼也跟李煜的其他几个哥哥一样,死了。李弘翼与他的父李璟的性格是有天壤之别的,弘翼为人果断刚毅,权力欲极强,所以总会让正在当很高艺术修养的皇帝父亲李璟的不满意,李璟又时不时想起说过的自己死了传位给弟弟的事情。李弘翼担心父亲遵照誓言将皇位传给叔父,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景遂杀害了,几个月后李弘翼自己也死了。就这样,李煜不想当也没办法,在25岁时走向了那张象征着权利的龙椅。

    此时的南唐已早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附属国了。虽说李煜可以在自己的三千里狭长地带为所欲为地当皇帝,当时时刻刻都得对宋太祖表示自己的友好和不对抗。每次听到宋朝打了胜仗或有喜庆的事,就奉献上金银财宝,还去掉自己的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主印。

    二、李煜的词

    当皇帝看,李煜无疑是个最窝囊的的失败者。但李煜同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他的书法被称为金错刀体。他最推崇王羲之,能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创制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金错刀体书法,这种书法兼具阳刚美与阴柔美。李煜喜欢写行书,落笔瘦硬,风骨嶙峋,后人将其书法喻为倔强丈夫。

    李煜洞晓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对赵匡胤唯唯诺诺、朝政处理得稀里糊涂的他就喝着美酒沉浸在歌舞的艺术世界里,常常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狂欢,使后宫成了一个娱乐场。李煜的皇后就是大周后娥皇。这娥皇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也是个音乐舞蹈方面的奇才。李煜和娥皇不满足于只当当观众和评论家,很多时候,他们就是皇宫中音乐歌舞大片的导演、编剧,甚至是领衔主演。李煜有一首名叫《浣溪沙》的词这样写:

    红日已高三长

  • 10、 北宋名家词选讲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北宋名家词选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古典文学里的常青藤-宋词

                     读《北宋名家词选讲》 有感

    在中国古典文学浩瀚的星海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它们就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星辰,在夜色中闪闪发光。而我,却只独爱那一颗-宋词。物换星移,时光荏苒,而宋词,如一颗常亮之星,点亮整个夜空。

    少年时读词,只为贪恋那些美丽的词句。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莫名的春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初秋的凉意,潜入心扉)

    但只是囫囵个的吞下去,至于意思,意味,从来不管。

    人至中年,再手捧诗词,除了重温那些经典文字的味道,更多地是透过文字,体味诗人的心境。而这种体味全靠自己,依然困难,所以会选择词话。所谓词话,古已有之。如近代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稍微往前一些,常州词派的张惠言先生的《词话》。而我之所以选择这本叶嘉莹先生的词话来读,是因为叶先生是现代人,解读的视角更具有现代性,另叶先生受过西方教育,同时在西方教学多年,自然又多了一个西方的角度,使整体的解读不拘泥于中国古典文学,更加全面,客观。

    先生的词话,把我领进了一条欣赏宋词的通途;通过先生的词话,也为我推开了一扇窗,一扇了解古人幽微的内心世界的窗。这,正是叶嘉莹先生词话的最大特点:说词,而不拘泥于词。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甚至成长经历,去赋予那些古老的文字一种生命力,一种感发的力量。这种感发的力量,如那原上之草,生生不息。

    宋词,起源于唐末,发展于五代,成熟于宋朝,盛放于北宋。词最早是流行于民间,一种和乐而唱的文字,有点儿像今天的歌词。其内容大多是关于男女之情。最早的词集叫做《花间集》。只听名字,大约也能猜得出其内容,是比较通俗,浓艳的民间文学。但是后来,随着其流行程度的扩大,慢慢地,士大夫们也开始填词,因此内容渐渐丰富,不再只是一些香艳的歌词。在这本书中,叶先生只从北宋词人中挑选了几位颇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作品,这些作品,大体代表了宋词发展的脉络,从最初的曲子词,到后来的秋士易感之词,到诗化之词,再到后来的勾勒,思索的长调之词。

    这其中的关键人物,有以下几位:

    晏殊和欧阳修。二人同属于冯延巳开创的西江词派的传承者。晏殊得正中之俊,欧阳得正中之深。晏殊词与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有情,还有理性。(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他的词与纯情词人李煜不大

  • 2021-12-22

  • 2023-06-24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22-01-24

  • 2021-05-2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2-06-29

  • 2022-03-30

  • 2022-04-18

  • 2022-04-04

  • 2022-04-11

  • 2022-04-13

  • 2022-04-15

  • 2019-10-14

  • 2019-10-1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1-08

  • 2022-02-11

  • 2022-04-16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04-11

  • 2022-03-03

  • 2022-04-04

  • 2019-09-21

  • 2019-09-19

李煜词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李煜词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李煜词选读后感、2024李煜词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