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 > 地图 >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2024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推荐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

(共 1130 篇)

  • 1、 日本流行文化之我见 1200字作文(精选)

    没有美国之强盛,没有德国之发达,没有中国之庞大。但它却有着美丽的樱花,奇特的风俗以及多彩的文化。奇妙的三大国剧,特殊的武士道精神,极具魅力的卡通漫画。无一不吸引着我去感受和体验这个仅是弹丸之地的国家。

    的说,日本文化在国内火得很呐,就连我下降也很喜欢一些日本的漫画作品。喜欢《网球王子》是深深为主人公那不畏艰难p努力追求梦想的精神所感动;喜欢《火影忍者》是被其中各种人物为坚守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固执所折服;也为《圣斗士星矢》维护正义的行动和决心所震撼;更为《名侦探柯南》那精彩的推理而疯狂ll不仅如此,日本的偶像剧p音乐p小说也一股脑地进入了中国――涩谷美人,哈日族大量地出现在了我们身边。令人痛心的是:小部分人只是肤浅地沉浸在日本流行文化的娱乐之中;而一些人则盲目地抵制日本所有的文化。

    本流行文化的同时,我也绝不会忘记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日本人那肮脏的双脚就这样毫不客气地践踏着中国――这块神圣伟大的土地,卢沟桥南京台儿庄ll一连串的地点和事件,见证了当年的血雨腥风,见证了日寇的残暴,更印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一个民族强大了,一个国家才有希望!

    过去了,中日关系在从未停止过的争执和指责中走到了今天――2005年。今年年初国内掀起了一场声势不小的抵制日货的浪潮。当时我就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抵日呀,有本事就把日本流行文化统统扫出中国吧。

    日本文化,虽然不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否定它也不只是只有流行文化那么简单。好比一块白璧,你只看到其中那小小的瑕就认定这块玉都是黑的,再把它当作废物扔掉,大大遭受损失的自然是你了。何况抵制带有笼统色彩,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互利合作的关系之下,一句抵制就显得来得过于肤浅和不够慎重。我们需要反对的仅是日本文化中一些消极p颓废的思想。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我们更应该加以冷静的思考,用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日本流行文化就如世界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虽有毒苗莠草相伴而生,但它的花瓣依旧娇艳,颜色依旧夺目,香味依旧芬芳如果我们能够避开它的毒刺,摘下一朵花来,那清香会使你心旷神怡,精神欢畅。如果我们只是寄希望于国家政令的抵制,如果我们真的把日本流行文化视为毒虫猛兽,总有一天我们的民族将无法走出自我的视线,又将走入自我封闭的怪圈,而封闭本身就是落后的代名词。对于日本流行文化,同所谓日货一样,我们单纯抵

  • 2、 流行文化 600字作文(精选)

    由于大量新鲜事物的涌入,流行文化中确实存在文化垃圾,对此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些宽容。这是我从书中看到的几句话;

    1、现在的一些畅销书真实垃圾啊!我看都是粗制烂造的文化快餐!

    2、靠!现在是个人就能当明星,是个人就要唱歌出专集。。台上那些尹尹呀呀的流行歌手们,我看简直可以用恶俗来形容!哦买嘎!

    3、现在给女儿买件正儿八经的衣服可真难!你说好好一牛仔裤。咋就非要故意捅几个窟窿呢!前些天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女孩全都穿着和大长今一样的衣服,我还纳闷了呢!你说这韩国人不在自己国家好好呆着,都一个个跑这里瞎搀和什么啊!

    这些话真的很好笑!但不的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的!当代的流行文化变化的太快了!也许你会问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可我认为流行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它就如同一条大河,任何一时代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多无的文化。那么整个文化大河就是一条死河。臭河!所以在这里还是多一些祝福吧!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依林加油!唐笑加油!tank加油!周董加油!(你也加油!我也加油!)

    不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专心学习还是主要的.所以我们不做流行文化的奴隶!不盲目追求流行文化!在流行文化中做回自己!

    我还要说的是流行自美丽,经典依然永恒!最后用余秋雨的话结尾吧!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一切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浩传递给你,把一切的美丽和智慧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 3、 浅析流行文化 900字作文(精选)

    拿到题目一看,我首先想到的是何为流行文化是电视剧、广告?还是流行歌、电影、畅销书?

    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吸引极大,虽然我对流行文化本身没有任何热爱,比如说有些畅销书,我认为都是粗制滥造的文化快餐,再比如说那些在台上咿咿呀呀的流行歌手,这些在我看来我简直可以用恶俗来形容。

    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流行文化全方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这个社会当中主流的、强有力的东西,在我们当代生活中无所不在。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我们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些开始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可是喂养他们长大的这些流行文化却处在一个尴尬的状态当中。说实话,我们沉浸在周杰伦字句不清的音乐声中,沉浸在那些速食文化中,我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比那些经典文化要大得多。

    流行文化的声色感受,流行文化的直观刺激,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在当代青少年生活中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它们巧妙地、不失时机地迎合了身心未定的、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它们制造着一种如泡泡糖一般的快乐,我们这一代人从未经历风雨,尚未步出教室,哪里领悟社会的繁杂?尚未经历困苦,哪里体味人世的辛酸?尚未健全自己的文化取向,哪里能知所归趋,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完全束手无策,只得任其摆布。老师讲课,往往拿出一摞书,大谈特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一股脑地灌输给我们经典文化,其实我回到家却去看《大话西游》、去看日剧韩流,去听后街男孩、孙燕姿。我们欣赏并且喜爱这样的文化,觉得它给我提供快乐,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它们构造了我的情感方式、我的价值观念、我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向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

    当然,真正重要的是要去读那些厚重的、已经经过历史筛选的重要着作,它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你、改善你、影响你。余秋雨说,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历史上一切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你,把一切的美丽和智慧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现象,有它存在的理由。文化是大河,任何一个时代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多元的文化,那么整个的文化大河就是一条死河、臭河。不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仍然要多与经典文化同呼吸,共命运。

  • 4、 流行文化之我见 1000字作文(精选)

    当肯德基、麦当劳等等一系列快餐入驻中国开始,快餐文化也在中国这片拥有沉重历史的土地上大放 光彩 。在音像店,耳边充斥着最流行的rb或是重金属音乐。我们不难发现,什么周杰伦,后街男孩等等最新的流行歌曲专辑,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价格而也是匪夷所思,包装更是五花八门费尽心思,门可罗雀。

    而收录贝多芬、帕格尼尼、斯特劳斯等等音乐巨匠杰作的专辑即使只是流行专辑的三分之一,却仍然往往躲在墙角更甚者塑料封套上沾满灰尘,无人问津。在书店,最抢眼的便是包装精良的一套套网络系列小说,80年代的作者的作品更是大行其道,不费吹灰之力的赢得畅销书榜的榜眼探花。而那些经过一次次历史冲刷考验的名著,却在一边黯然失色。

    曾经,我也被书架上包装精美书名诱惑的时髦小说带走,因为其中设计精巧的情节,艳丽奢靡的人生体会即使深知这是快餐文化,泡沫文字,但仍然为之折服。但是,久而久之看着雷同的情节,乏味的对白,不禁怀疑这些版率极高的时髦小说是否有抄袭之嫌。看着无数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理想的网络宣泄文学,对愤世嫉俗的陈词滥调,也不免嫌恶。

    绕了一个圈子,我又回到起点。捧起名著――真正的文学,感受它所教导的哲理,滋润着我每根神经的触角。而那些时髦的轻浮念头也随之摒弃,因为真正的文学告诫我生活不是轻滑的角色扮演。诚然,社会的激烈竞争,让人们不断面对各方面压力,很多追逐流行的人,开始学会用各种激烈的方式,让自己成为地地道道的愤青,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流行文化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影响甚深,不单只是在阅读、音乐上,更甚者是对我们生活态度的影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行文化都是负面的。比如近来在中国年轻人之间大受追捧的街头文化。很多人会疑惑,这街球、街舞不过是在大街上打球跳舞,有正面影响吗?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但是这街头文化又叫黑人文化,顾名思义是从黑种人中开始盛行的一种渗透了深厚黑人文化精神的民间文化、是美国贫民??的黑人在人权压迫,种族歧视的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文化运动。

    在美国,它并非只是爱好,更是一场为人权而战的革命。但是,在中国它却只是一种爱好。诚然,这是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的。爱好这种街头文化的青年如果深知这种文化的精髓并从中学习他们优秀积极的生活态度,而非单纯的追逐流行的话,在我看来,其正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同样,黑人文化的盛行也让我不禁反思,在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下,为何我们黄种人的文化不能流行起

  • 5、 从“哈日族”现象谈流行文化 1200字作文(精选)

    所谓的哈日族,他们哈的不是我们银河系里的日太阳,而恰恰哈的是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累累伤痕的那个日日本。为什么卡拉ok、青春偶像剧、卡通画等的发明国不是那些欧美的国家却偏偏是日本,我想这与大和民族人民的性格不无关系。他们可以带给哈日族们一阵阵流行热潮,却很难可以带给世界一场科技的革命,他们之中所谓的伟大的流行文化的发明者中鲜有爱因斯坦级的人物。因为那令哈日族膜拜的流行文化大多没有真正有内涵的,有意义的,又有多少可以像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那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的呢?

    如果时光倒流,哈日族们无疑会被扣以汉奸走狗的大帽。抛去历史的那些纠葛,面对现如今哈日族现象的泛滥,许多青年人弃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而盲目地去推崇那些流行文化,这不是中华文化的悲哀,不是一种文化的侵略,不是一种欺师灭祖的行为吗?

    时下的一些流行文化绝大多数只能使人们人生态度更加消极,更去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而在像哈日族一样的跟流行风的人群中,年青人占了大多数。这正是由于年青人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对新鲜事物又缺乏理性的认识,才容易导致十分盲目地就去推崇那些没有实质的流行文化。拿青春偶像剧来说,大部分都是一些以年轻男女爱情故事为主,主角也多为帅哥美女,使青年人十分容易受到影响,去效仿偶像剧中的人物。这也是当前中国青少年早恋问题突出的一大原因。

    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而一些流行文化也就能很错误地去引导他们。当代的中国,许多媒体对明星亦或是外来流行文化的热炒,使得青年人许多都向往过那种在镁光灯下的明星生活,错误地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我们应该呼吁社会来关注,不追明星追名师,年轻人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就该有正确的文化教育,抵制那些流行的诱惑。

    可能有些人觉得我写的太死板了,食古不化,跟不上时代潮流了。我要说,那些流行文化是可以让人们在现实的压力下去放松,它最多作为一种生活调剂,一种娱乐,但你沉溺了,它很难会给你带来好处,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对衣服流行的追捧,对发型的流行要求,作为学生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当前的目标绝不是打扮,谈恋爱。我们不应该让社会这口大染缸过早染上颜色,受了流行文化的影响迷失在雾霭之中。

    有位韩国留学生在论坛上发帖表示对中国的哈日族不解,对一些中国人的崇洋媚外,盲目跟流行风也十分不解,认为这是一种中国的悲哀。一些外国人也说过他们越洋而来,慕名中华博大的文化,却发现中国

  • 6、 《法律社会学导论》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

    《法律社会学导论》读书笔记心得感悟2000字:

    《法律社会学导论》是罗杰.科特威尔所著,作者认为,法律具有两种面孔:一方面,它是一种学说和观念的集合,能够被逻辑地或者教义地解释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对特定机构及其实践的社会生活进行调整的机制。所以,除了作为一种抽象的逻辑事物外,法律也必须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验之事实。法律规则只有适用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才能体现出其含义和意义。从而,将法律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目标的社会现象进行严谨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从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和社会的关系是难以割舍的,然而对于它的研究和探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却把它作为一种游离于社会的孤立现象来加以分析,至多也仅仅局限于从法律与社会的某些目的相结合或从社会的某一方面来研究和论述。而把法律置于社会整体的视野中来观察和描述,那是法律社会学产生以后的事了。

    罗杰·科特威尔认为,对于法律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把法律置于社会背景的不同画卷里,并以不同的笔触来描绘它,本书作者首先试图解决的就是研究和观察法律的角度问题。在广阔的人类历史画卷里,法律很明显是脱胎于社会母体的,法律的社会意义不是既定的,而是赖于社会状况的变动而变动的,这种变化在不同社会里千姿百态,而法律本身则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本书主要分为法律的社会基础、作为社会变迁工具的法律、作为整合机制的法律、法律权力与意识形态、法律的接受与法律的正当性、法律的职业守护者、法官、法院、纠纷、法律执行与法律援用、以及法律预测等及部分构成,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法律的社会基础。

    首先,作者论述了民俗与伦常,法律起源于或者说必须起源于伦常。伦常逐渐演变成法律,后者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而与前者相区别。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民俗和伦常也渐渐地发生着改变。但是萨姆纳认为,通过有意识的立法从根本上改变民俗的余地很小。“立法必须立足于既有的伦常,立法要想行之有效,就必须与伦常保持一致”社会生活自身具有活力,法律、哲学、宗教和道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只不过是这种活力的各种表现而已。它们深深扎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几乎无力改变这种进程。道德是伦常中的禁忌和命令的总和,它界定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因此,道德从来就不是直觉性的,而是具有历史性、制度性和经验性的。哲学和伦理学同样是伦常的产物。从现代观念来看,民俗和伦常的起源并不必

  • 7、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这本书是去年在“金陵读书会”被伏龙安利的。伏龙是社会学专业的,介绍这本书时说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他讲的过程中,透彻的针砭时弊尤其是对“科层制”的批判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阅读这本书。

    但书买回来却屯了半年,最近才拿出来读。虽说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但这本大作却和其他的人文学科的学术论著一样读起来非常吃力,作为对人文学术研究零基础的小白读者读了两遍,才渐渐理出一些头绪。

    首先介绍下,作者赖特米尔斯,他被称为美国当代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著有《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权力精英》和本书《社会学想象力》,而《社会学想象力》被视为他的集学术之成的大作,在社会学家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学想象力的概述,第二部分是对美国社会学界的批判,第三部分是谈论如何发展社会学想象力,第四部分是论述如何将社会学作为一种学术职业。

    在作者看来,现代社会变化太快,每一刻都迅速成为历史,而作为个人则经常感受到滑入陷阱的感觉,我们来不及拥抱和理解,就已经被时代所弃。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能看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清晰全貌,这种能力被作者定义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它要求从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历史和个人与社会全方位去认识个人所处的环境,不断的转换视角,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历对价值的重新评估,从而获得一种心智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个人的困扰,当环境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冲突时,困扰变产生了,但是,个人的困扰却是私人的,只是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但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有一样的个人困扰,这就成了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个人的困扰的解决有赖于对社会公共论题的讨论和解决,社会学所关注的正是公共论题的讨论与解决。

    而经常遇到的情况下,公众对很多公共论题很漠然,因为公众感受不到威胁,另外一方面,很多时候公众感受到不安,却不知道来源于什么威胁,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所珍视的价值是什么。社会学的另外的任务就是搞清让公众漠然和不安的论题。社会学如此的重要,从创立之后却发展出了不好的趋势:

    一,倾向于一种宏观的理论,概念的组合和分解,过于抽象化和概念化,而缺乏对真正问题的踏实的感受。宏大理论试图系统性解释所有问题,但最后脱离了具体的,经验性的问题。

    二,倾向于某种方法论和抽象的经验主义,局限于方法和技术手

  • 8、 《社会学的邀请》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社会学的邀请》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今天把社会学的邀请看完了,200多页的书,深受启发。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差异性结果的系统性研究。针对我们个人能够解释我为什么按照我做的这样做,我为什么按照我想的这样想的问题。

    作者第一章抛出了对于社会地位的讨论,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能够取得的成就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能够决定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持有的信念、我们所获得的资源。处于相似社会地位的人,倾向于做出相似的选择。

    社会地位决定了我们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包括物质和经济资源、社会关系资源、文化资源。

    通过对于社会地位的讨论,作者对社会学做出了定义,并分别讨论了个人、群体和系统性定义的作用。第一章,描述了社会学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先通过预测,做出假设,再通过采集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归纳法通过实地采集大量数据,在分析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从第四章开始,作者分别介绍了社会学三巨头:涂尔干、马克思、韦伯的理论并对比三者理论的异同点。这些大理论倾向于从宏大的社会场景中去分析群体和社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最后作者转向分析个人的观念和行为,通过个人的行为,去分析整个社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最后作者提出了很多针对个人行动的建议,通过这些建议去践行社会学,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 9、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感悟600字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感悟600字:

    读这本书其实很意外,有一天偶然听喜欢的作家推荐的社会学的入门读物——其实或许不能算是入门了,就像在去学武林秘籍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一样,所谓的入门,也是指那些对社会学有一定了解的人。

    而且,像这种理论性的读物难免枯燥,但每读一页就被作者折服一些-想起不知道在哪里看过的,最优秀的小说家并不是中文系教出来的,而是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的社会学家,学中文只能教给人写作技巧,而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的需求,真正写出能打动人的作品,写小说,单单有写作技巧是不够的。

    还有就是读译本的一点好,也算是不好,它的前言后序都特别多——译者有话说,作者也有话说,担心你看不懂而错过了这本书的爱好者也有话说,这样,读者看起书来就并不纯粹了,因为带了太多其他人的看法,他们因着自己的喜爱和热情,真诚地推荐。而这些推荐,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邀约,它能影响你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那么多人,没有人会完全认同另一个人的所有想法,但是会波别人的想法所影响,在看了推荐和序之后很容易先入为主,会有一点点影响你本身对书的看法和态度。

    只是名著和大家作品大都如此了,经由人推荐再去读和自己在书海里发现的,终归是不一样的。

    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说是入门,其实也不算简单了,对这本书最大的想法就是——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变迁,时代如何不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只是因为它具有永恒的意义。

    那些聪明的通透的作者学者们留下的作品那么多,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10、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文/史子翾

    社会学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很少去思考的问题。实话说,社会学对于我们来说,也许真的有些高深了,但对于社会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我看来也是十分必要的。《与社会学同游》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并不像教科书一样,面面俱到的将社会学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而是选择从社会学的人文关怀角度,是那种可以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之中展现专业思考的学问。

    首先说什么社会学。其实整本书都没有明确给社会学下定义,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许多相关的句子可以给我们提供线索。比如社会学尝试的是理解社会;社会学价值无涉的;社会学是论述进步的学说,是神学的世俗继承者,是统驭各门学科的学问;社会学问题永远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活动并非人类社会某一个隔绝的领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零散的信息拼凑出一个我理解的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以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中立地揭示社会真相的学问。

    本书的第四章,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进行了说明。第四章提出了社会决定论:社会如同监狱,人如同囚徒。社会对人的囚禁主要通过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两个方面。社会控制包含但不仅限于暴力,羞辱、嘲讽、规劝和议论都是控制机制。关于社会控制,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想象自己是一组同心圆的圆心,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社会控制体系。最外层的圈可以理解为政治和法律,内层的圈就是职场,朋友,家庭。由此可以比较地理解,一个人置于社会中意味着处于许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产生置于的念头:好像全社会都压在我头上。另一方面,社会分层把社会塑造出一个等级体系分明的金字塔。阶级是其中一种分层类型,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基本上由经济标准决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许多人一生的社会地位是有变化的,好坏起落的变化都有。阶级地位生产出某些可能性或机遇,甚至是个人能够预期到的在社会中的命运。

    既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监狱和囚徒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逃脱这一关系,成功越狱呢?

    书中告诉我们:能。

    本书的第六章,介绍了抵制社会控制系统的三种手段: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所谓变革,说白了就是革命,一个人不承认当前社会的的权利界定,并且有一群人追随,就是革命。

    所谓超然,就是成为隐士,像陶渊明、释加牟尼那样,逃离当下社会体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2-0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5

  • 2022-03-29

  • 2022-10-14

  • 2022-12-04

  • 2022-04-16

  • 2022-12-21

  • 2022-04-13

  • 2023-01-0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22-12-30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2-10-24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1-09-27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9

  • 2021-07-12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10-15

  • 2019-11-12

  • 2021-11-30

  • 2019-10-29

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2024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摘抄,流行文化社会学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