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 > 地图 >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2024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相关栏目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热门栏目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推荐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

(共 6843 篇)

  • 1、 《这样爱你刚刚好》(精选范文)

    【第1篇】

    这段时间拜读了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感觉受益良多。这本书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家长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读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更学会智慧的爱,科学的爱,不能一味迁就孩子,让爱变成“溺爱”,要学会“让爱刚刚好”。

    我的女儿已经四年级了,书中所说的孩子成长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我意识到的,也有我没有意识到的。比如“是否应该陪写作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女儿有作业开始,我都是坐在旁边陪着她,因为我怕她写作业拖拉、姿势不对,更怕她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多‥‥‥孩子累,我自己也身心俱疲,“陪”不知不觉变成了“盯”。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这本书让我明白“陪伴的目标是不陪”。首先,家长不能单纯的陪同,紧盯着孩子的作业转,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碰到问题就会问家长;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其次,孩子写完作业后,不要直接帮她检查作业,而是要养成孩子自我检查的习惯;通过事后随机检查孩子的作业,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惩罚性的订正,让孩子认识到独立作业必须认真面对。最后,要学会放手,在孩子能够独立写作业之后,逐渐减少陪同时间;要将“陪”更多地用在课外阅读上,用“陪”来享受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借“共读”走进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

    还有,生活习惯上的“分床问题”,这是我没有意识到的。作为母亲,我原来一直认为女儿想跟母亲一起睡,是母女感情亲近;所以到现在女儿十一岁了,还跟我一起睡。但书中指出到了该分床的时间就要分,这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书中还强调在与孩子分床睡的习惯培养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复,比如孩子自己睡一会儿后,往往又会跑到父母的床上来了;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破例;即便夜里孩子迷迷糊糊地自己过来,父母切记当时不必与孩子较真,但是等孩子睡着之后,一定要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床上。书中还提醒我们,孩子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仅要坚持,更要有耐心,在孩子反复的时候,不能轻易责备孩子,强迫孩子,使这个过程成为孩子痛苦的回忆。

    四年级是孩子小学阶段的一个关键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孩子会逐渐出现个性和能力的明显差异,他们

  • 2、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学校推荐的书籍,书的名字是《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发,让我对成长产生了许多幻想,现在,我就要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

    书中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马一左,弟弟,叫马一右。他们长相一样,个性不同,但是有马一左出现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马一右。有马一右出现的地方呢?当然也少不了马一左。他们是一对“绝佳拍档”。

    他们和我一样,都喜欢懒在床上睡懒觉,都想快点长大成为大人,都担心老师让他们作文,因为作文能够难死人。都愿意听表扬的话。还都盼望着有一天冰激凌可以免费供应。他们一起做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比如天天一起上学放学,比如给别人传小纸条,比如周末去游乐场玩,比如跟踪大侯老师,比如去敲校长办公室的门,比如一起对抗讨厌的胡子原,比如偷吃马先生放在冰箱里的香肠,再比如打翻一整箱啤酒……这对“绝佳拍档”一起有趣的事实在是太多啦。

    现在我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成为大人成为老师,想迫不及待让自己未来的学生感受一下校规校纪,每天早早起床去学校上课。还有一定要写作文,因为我真的很讨厌作文。在他们的身上,我好像看到了自己:那个想要快点成为家长的我、那个总会不停的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我、还有那个喜欢懒在床上睡懒觉的我……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被书中这对双胞胎兄弟的故事逗得哭笑不得,我向往他们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充满着好奇和幻想的童年时光啊。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妹,但是还是有很多好朋友、好同学。跟她们一起上学放学,传传纸条,玩玩游戏。特别开心,虽然有的时候也会吵架,可是很快就会和好。

    马一左和马一右的故事也像我的故事,我在这本书里感受到了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在学习上要一起努力,在生活当中要一起鼓励,遇到矛盾时要互相理解,不宜自我为中心,要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像马一左和马一右那样在生活中和朋友成为“绝佳拍档”。

  • 3、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这段时间拜读了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感觉受益良多。这本书针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家长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帮助孩子的方法。读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爱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更学会智慧的爱,科学的爱,不能一味迁就孩子,让爱变成“溺爱”,要学会“让爱刚刚好”。

    我的女儿已经四年级了,书中所说的孩子成长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我意识到的,也有我没有意识到的。比如“是否应该陪写作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女儿有作业开始,我都是坐在旁边陪着她,因为我怕她写作业拖拉、姿势不对,更怕她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错误多‥‥‥孩子累,我自己也身心俱疲,“陪”不知不觉变成了“盯”。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这本书让我明白“陪伴的目标是不陪”。首先,家长不能单纯的陪同,紧盯着孩子的作业转,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碰到问题就会问家长;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其次,孩子写完作业后,不要直接帮她检查作业,而是要养成孩子自我检查的习惯;通过事后随机检查孩子的作业,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惩罚性的订正,让孩子认识到独立作业必须认真面对。最后,要学会放手,在孩子能够独立写作业之后,逐渐减少陪同时间;要将“陪”更多地用在课外阅读上,用“陪”来享受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借“共读”走进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

    还有,生活习惯上的“分床问题”,这是我没有意识到的。作为母亲,我原来一直认为女儿想跟母亲一起睡,是母女感情亲近;所以到现在女儿十一岁了,还跟我一起睡。但书中指出到了该分床的时间就要分,这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学习和生活。书中还强调在与孩子分床睡的习惯培养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复,比如孩子自己睡一会儿后,往往又会跑到父母的床上来了;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破例;即便夜里孩子迷迷糊糊地自己过来,父母切记当时不必与孩子较真,但是等孩子睡着之后,一定要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床上。书中还提醒我们,孩子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仅要坚持,更要有耐心,在孩子反复的时候,不能轻易责备孩子,强迫孩子,使这个过程成为孩子痛苦的回忆。

    四年级是孩子小学阶段的一个关键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孩子会逐渐出现个性和能力的明显

  • 4、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500字

    近日,瑗瑗带回一本名叫《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书同时认真地说妈妈,认真读这本书,不能写,不能画,还要写篇作文。拿到书的那一刻,封底的这一段话给我很大的共鸣:在这个需要持证上岗的社会,做律师要拿律师资格证,开车要有机动车驾驶证,当老师也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但是,有一种职业,从业人员最多,却一直处于无证上岗的状态,那便是父母,而且目前没有任何岗前培训。大多数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或凭以往的经验,或道听途说,或抱着号称育儿宝典的图书按图索骥,基本都没有经历过科学、系统的学习。的确如此,作为广大中华老母亲中的一员,作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我是有一点焦虑,有一点迷茫,有一点手足无措的。

    当我迫不及待开始阅读之后,就发现曾经我焦虑与迷茫的很多问题通通呈现在我面前了,认真地看下去,发现这简直是一本一年级家长的育儿工具书。总结有以下四点体会与心得。

    01、智慧爱娃

    全书的理念之基是智慧爱,古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没有原则与智慧的爱是溺爱,对孩子有害无益。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自由随性的,如何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之前,我对于小朋友放学回家之后应该做什么很迷茫。书中写了孩子放学回家后学习的八大步骤放好书包换鞋衣。讲究卫生把手洗。一定喝水吃东西。赶紧坐定先复习。再做作业心有底。检查对错需仔细。明天学啥先预习。收拾准备好欢喜。这给我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根据家里实际情况,安排如下:在爷爷把瑗瑗接回家之后,会让她休息一下,洗手,吃点东西、喝水。然后让她自己根据老师要求做作业,如果要求读读背背的功课,也是让她自主完成。吃晚饭之前,跳两三分钟绳。等晚饭过后主要由我引导她进行复习和预习,还有弹弹琴,自己收拾书桌和书包。经过调整之后,感觉焦虑情绪缓解很多。

    02、高效陪伴

    无数老母亲、老父亲在陪娃做作业的路上呕心沥血、声嘶力竭,但是效果甚微!陪娃做作业成为了无数段子的来源,也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痛。当然,我也不例外!与大多数家长反映的做作业磨蹭这个问题不同,我家瑗瑗的问题是快!唰唰唰写完了,但是字迹不工整,小问题很多。真的是让我很头痛!低年级孩子容易分享、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承认的帮助与监督。父母不能完全放手让孩子自我管理,而需要在陪伴中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我是会让她自己完成一项功课,我再检查。如果满足

  • 5、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2000字

    前两天,班主任让孩子带回一本书《这样爱你刚刚好》,要我看完之后写份读后感,借此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悟和启发。

    我们都知道一年级对孩子至关重要,对他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未来的学业规划起决定性因素。老师呼吁我们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管多忙、事业多么重要,都要花点儿心思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给老人。可问题是:父母该如何爱孩子?孩子又需要怎样的陪伴、引导、鼓励和支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在这本书里逐一找到了答案,这也是我推荐大家阅读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教子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显然是行不通了。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育儿理念--“智慧爱”,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到不批判、不溺爱,做到《这样爱你刚刚好》。

    我们这代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意识到各方面的欠缺,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应该得到鼓励,但父母也要扪心自问,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又为孩子做过哪些努力呢?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借此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悟和启发。

    父母的陪伴就是言传身教的沃土,愉快的相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流中的言行举止。比如夫妻的和睦、民主的氛围、幽默的互动,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宽容的性格。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最棒的家庭教育。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我们从几个浅显易懂的实例中来感受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是这么说的:“赶快起床,要迟到了,等会儿老师又要让你罚站啦……”那么请你马上改正,这么美好的早晨你已经在给孩子散播负能量了。目不转睛的盯着作业本,一旦发现字写的不好或题目做错,便大声指责,甚至给孩子布置一些重复枯燥的作业。这种看似很负责任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专注力的打扰,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孩子会无心学习,满脑子就一个想法--爸妈啥时候才能离开。帮孩子检查作业,如果你是单纯的签名那么请跟我一起检讨吧!

    从今天起,我们试着写详细一点,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很认真,自觉性较高,请老师放心。”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也能跟老师达到很好的互动。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要多问“好”问题,别问“坏”问题。我们可以问:“今天在学校发生

  • 6、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夜幕降临,喧嚣初静的睡前时光是柔和而美好的,温暖的灯光下,手执书本,凝视身边的小人儿,直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然而,白天的不快又涌上心头,孩子三年级了,他带给我的以不只是欢愉,似乎烦恼,问题正接踵而来,有时搞得我束手无措。好在老师推荐了《这样爱你,刚刚好》。

    这本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众多业内名家精心打造的家教类重磅力作,它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划分,从孕期到大学,每年1种,共20种,其中孕期1种、学前6种、小学6种、中学6种、大学1种,旨在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成长经历的一些变化、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针对新生代父母的难点和疑点,解疑释惑,建言献策,为中国新生代父母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书中内容以理论和案例交互呈现,既具备理论的高度,又具有实操的温度,兼具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书中作者皆为著名育儿专家,他们在分享多年育儿经验和心得的同时,手把手传授读者育儿知识和技巧,实乃一套不可多得的实操性家教百科。

    三年级是孩子生命成长的一个关键期,预示着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大脑发育,三年级(8岁左右)时,大脑约重1400克,已接近成人脑的重量。大脑对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越来越趋于定向选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反应越来越快,行为也越来越敏捷。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生活接触面的扩展,他们的社会性兴趣获得进一步发展,喜欢探索新奇,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显现,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励。

    进入三年级,孩子将迎来成长的新机遇,我们与孩子也可能遭遇新的问题与挑战。比如孩子成绩的波动、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以及孩子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等等。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不仅需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份积极健康的好心态。

    书中关于孩子卫生健康习惯的培养,我觉得很受用,最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卫生的家庭环境,这对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很有帮助 。歌德有句名言:“谁不能主宰自己,谁永远是一个奴隶。”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主宰自己,就是为了使孩子今后不成为自身的奴隶,不成为客观的奴隶,不成为他人意志的奴隶,从而为孩子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创造让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决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教给孩子做事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教孩子怎样整理自己的房间,怎样爱护书本等等。但三年级的孩子受生理发展水

  • 7、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1500字

    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1500字:

    作者:张弛。时间过得太快了,仿佛转眼之间,我的孩子已经是八年级的少年了。八年级真的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分水岭”,“七年级不分上下,八年级两极分化,九年级天上地下。”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八年级的孩子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出面两极分化的趋势,也面临了不少令人苦恼困惑的情况。是最为变化动荡的时期,是孩子发展的“危险期”,自然也是教育的关键期。读完《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八年级孩子》,感触颇多,只能从成长的角度阐述一下本人的观点。成长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的事情,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成长之源。人,一生下来就是家庭的一员,就与家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生从家庭出发,最后还是要回到家庭。孩子的成长,最初是从家庭生活中得到物质以及精神的滋养。父母作为家庭天然的领导者,更要注重自身的自我教育和角色承担。首先是陪伴,父母的角色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亲子关系对身为父母者本身也有重大影响。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儿子经常跟我提起他四、五岁时候的一件事,就是一家三口窝在我们小小的卧室里看电视,他想吃东西,爸爸就用微波炉帮他去烤鱿鱼,结果鱿鱼烤糊了,东西没吃上,但他一直记得这件事,而且每每提起,总是说那时候好幸福。其次,父母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说到这个,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够好,很多时候只想去教育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榜样作用。记得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回家的路上,孩子对我说:“妈妈,我同桌的妈妈真好!从来不对他发脾气!”听了孩子的这句话,我忽然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脾气和情绪。自那以后,在孩子面前我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所以,父母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孩子撑起健康成长的生命之帆,为孩子点亮人生道路的明灯。最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表现好或者学习好,就对孩子宠爱有加,如果孩子表现不好或成绩下滑,就对孩子冷漠,这都是不对的,就像书中所说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态度,而是完全无条件的、永不改变的。不管孩子怎样,永远都对他不离不弃,并通过父母的

  • 8、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这次假期,我阅读了由孙云晓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在青春期的我们,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和关注问题。让父母更好地教育我们,关注我们,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能让我与父母像朋友一样交流,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也产生了来自我深刻的感受。

    步入叛逆期的我们,正好与父母产生了剧烈的矛盾。一;他们总是过于关注我,反而我越加厌烦他们,连几句话都难以沟通。比如:当我专注写作业时,:一会儿问“你要不要喝水啊”,一会儿又问“你要吃点儿水果吗”,过几分钟,又问“你要不要休息?”。就让我很烦躁,无法认真完成一项作业。其实我认为:他们应该相信我,尽量不要打扰我,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也希望他们理解我。二;父母总以为我在书房是在看电脑,不相信我在写作业等等。

    在书中,提到八年级的中学生自我认知有明显的波动。的确,我小学成绩好一些,一到中学,学习开始下降,总是认为自己学习态度不好,产生自卑现象。父母及时发现后,经常帮助我放松压力。才没有让我自暴自弃。这个时期,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积极面对任何事情,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让家长放心。

    有时候,我难免会有情绪,书中告诉我一些应急情绪自卫术。第一种是“倒着数数”;第二种是‘自由书写’;第三种是“补充情绪零食”;第四种是“抽离法”。让我明白到:只有情绪稳定下来,才能认真做一件事和交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其实我经常有负面情绪,这本书给我的最真实的感受是:学习带给我的压力很大,也许换个角度看世界,对压力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我要不断得自我暗示,“我是可以的”,就会是一些健康的想法。如此以来,我会更充满自信。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负面情绪太多,影响了考试。所以,当我郁闷时,换位思考,世界将是另一个样子。

    通过此书,不仅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还建立了良好的心理,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变,他们也会给予我适合的关注和“爱”。有时候不要死学习,学习方法比勤奋更重要,更影响学习效果。希望我和父母在以后的生活中理解双方,共同行走!作者:黄希

  • 9、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 没有友谊的一生是一片荒漠。有意识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朋友,在困难时就没有人会伸出援手。在开心时,就没有愿意一起分享。在伤心时,没有人愿意一起分担。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我们的友谊刚刚好》。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对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性格却又千差万别的双胞胎兄弟马一左和马一右。他们整天幻想着长大,因为长大后就不用做难死人的方程题,也不用写作文,他们还希望长大后的冰激凌可以不用花钱就可以吃到。而且还可以做很多荒唐的事情。有一天,马一左突然很想做一下弟弟,因为做哥哥还要照顾弟弟,真是太累了,而且身为哥哥,自己还那么胆小,别人知道就太没面子了,可是马一右却不希望这样,我想,可能是他不喜欢照顾别人,因为如果她成了哥哥就要处处照顾马一左了。 他们兄弟俩真是一刻也不消停,马一左穿了高跟鞋,结果扭伤了脚,大家都很关心她,马一左很开心。而马一右却不那么幸运了,他把米小小惹恼了,必须写道歉信。 看着看着,我就被兄弟两个做得有趣的事情逗得不停的笑,他们可真是太天真了!可是他们两个的友谊却很令人感动。我们的友谊刚刚好啊!因为他不像烈火,不会灼伤身体,而会温暖人心。他不像热水,不会烫伤嗓子,而会温润喉咙。有人说:钱就是一切,友谊不重要。可是如果拥有钱财缺一个朋友也没有,不是也不快乐吗,友谊比金子还重要!我们拥有友谊就等于拥有了快乐,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朋友!
  • 10、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400字

    这本书里写了两位主要人物,那就是马一左和马一右,有马一左的地方少不了马一右,有马一右的地方呢,肯定也少不了他的存在,谁叫他们是双胞胎呢!

    马一左是当中的哥哥,他不敢独立睡觉,喜欢晒太阳,喜欢看各类书籍,是一个文静的小男孩;马一右的性格比较粗野,如果高年级的胡子原欺负马一左,他会和他拼命。他喜欢胡思乱想,想象力很丰富。

    有一次,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叫龙骨,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于是小乔老师命令马一左去帮助龙骨的学习。一开始龙骨还是很认真的听着,过了一会儿他对马一左说:我不想学了,你走开。马一左偏偏不走,于是龙骨推了他一下,没想到撞到了墙,老师把马一左送去了医务室,老师回来之后,把龙骨骂了一顿。放学了,马一左和马一右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却发现后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他是龙骨。马一右挡着马一左,不让他看,还对他说:走开,你把我哥哥的脑袋撞痛了,要是严重的话,你就完蛋了,我们不想看见你。说完,他们走了。龙骨还是跟着他们,到了他们家,马太太留龙骨下来吃饭,在饭桌上,先是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吃,没过多一会儿,马太太说:男孩子之间未免会有跌跌碰碰是正常的。后来他们又渐渐地成为了好朋友。这告诉我们友谊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我最大的体会在于不管两个人之间发生多大的矛盾,中间只要有友谊,就会成为朋友。

  • 2019-09-21

  • 2023-03-16

  • 2023-02-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19

  • 2021-10-26

  • 2019-10-17

  • 2019-10-24

  • 2019-10-09

  • 2023-05-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6-28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3-05-1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3-04-07

  • 2023-01-14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10-19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2024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