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 > 地图 > 精神的魅力,1988读后感,2024精神的魅力,1988读后感
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相关栏目
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热门栏目
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推荐
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

(共 5415 篇)

  • 1、 读《精神的魅力 1988》

    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短文,勾勒出历经沧桑的北大曾经的模样。永远不老的博雅塔、未名湖,陪伴着几代人的青春。母校如斯,应感幸福。

    正如故乡未必是出生与成长的地方,母校的定义,也不应局限于懵懂的幼年时期。只要寻求到与某所学校精神上的契合点,那么便可矢志不渝地铭记这心智的发源地。

    其实,对于母校的留恋,更多是对老师的爱戴。老一代北大人对蔡元培校长的敬仰,对各位学术泰斗的敬仰令人动容,而所谓学校之氛围,恰恰是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教员之性格而成。正是北大教师的独特个性,造就了早年北大学术争鸣的热烈场面。

    读着书中对老师的深切怀念,我也想起在我走过的不长的人生轨迹中留下深刻影响的老师们。他们虽各不相同,但都把教学作为严肃的事业,用极大的耐心引领着我不断向上攀登。

    我很感谢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若没有她,我可能很难去领略文字的力量,也不会对故纸堆中的历史产生兴趣。

    她是在五年级接过我们班的。当时的我不知道小升初的压力,也不会对这样一位常年教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产生多大的畏惧,只是像往常一样上课和作业,闲的时候再看些杂书,生活挺没有目标。或许是看的书量变引发了质变,她来之后,我的作文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我一下子找到了作文的感觉,觉得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天一下敞亮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和引导,因为孩子的热情可能会延续一生,而她当时的确是这样做的。她给我打的一个个鲜红的95分,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她讲的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又让我找到了一个新领域去探索。她给予我的特别的关注,使我获得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眼光;她教导我的男子汉的品格,又促进着我逐渐走出怯懦,向思想的萌发靠近。小学的最后两年,是我开始成人的最初阶段,我很感谢上天送来了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社会,通往世界的大门。

    至于我那小小的初中,留给我的仍是非凡的收获。在那里,我开始去挑战,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学会与人交流,开始明白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不得不说,初中的老师是极其敬业与关心学生的。他们对于教学的严谨程度,在学生身上,也有着相应的体现。此外,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是十分经得住考验的。正是这宽容的气氛和团结的师生关系,使我放开手脚,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初中毕业之后,会有许多校友去不约而同地怀念它。无论怎样,这初中三年所留给我的记忆,都是美好和珍贵的。

    到这里,似乎有些偏题,但恰

  • 2、 读《精神的魅力 1988》800字

    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短文,勾勒出历经沧桑的北大曾经的模样。永远不老的博雅塔、未名湖,陪伴着几代人的青春。母校如斯,应感幸福。

    正如故乡未必是出生与成长的地方,母校的定义,也不应局限于懵懂的幼年时期。只要寻求到与某所学校精神上的契合点,那么便可矢志不渝地铭记这心智的发源地。

    其实,对于母校的留恋,更多是对老师的爱戴。老一代北大人对蔡元培校长的敬仰,对各位学术泰斗的敬仰令人动容,而所谓学校之氛围,恰恰是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教员之性格而成。正是北大教师的独特个性,造就了早年北大学术争鸣的热烈场面。

    读着书中对老师的深切怀念,我也想起在我走过的不长的人生轨迹中留下深刻影响的老师们。他们虽各不相同,但都把教学作为严肃的事业,用极大的耐心引领着我不断向上攀登。

    我很感谢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若没有她,我可能很难去领略文字的力量,也不会对故纸堆中的历史产生兴趣。

    她是在五年级接过我们班的。当时的我不知道小升初的压力,也不会对这样一位常年教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产生多大的畏惧,只是像往常一样上课和作业,闲的时候再看些杂书,生活挺没有目标。或许是看的书量变引发了质变,她来之后,我的作文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我一下子找到了作文的感觉,觉得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天一下敞亮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和引导,因为孩子的热情可能会延续一生,而她当时的确是这样做的。她给我打的一个个鲜红的95分,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她讲的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又让我找到了一个新领域去探索。她给予我的特别的关注,使我获得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眼光;她教导我的男子汉的品格,又促进着我逐渐走出怯懦,向思想的萌发靠近。小学的最后两年,是我开始成人的最初阶段,我很感谢上天送来了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社会,通往世界的大门。

    至于我那小小的初中,留给我的仍是非凡的收获。在那里,我开始去挑战,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学会与人交流,开始明白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不得不说,初中的老师是极其敬业与关心学生的。他们对于教学的严谨程度,在学生身上,也有着相应的体现。此外,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是十分经得住考验的。正是这宽容的气氛和团结的师生关系,使我放开手脚,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初中毕业之后,会有许多校友去不约而同地怀念它。无论怎样,这初中三年所留给我的记忆,都是美好和珍贵的。

    到这里,似乎有些偏题,但

  • 3、 读《肉体的魅力1988》800字

    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短文,勾勒出历经沧桑的北大曾经的模样。永远不老的博雅塔、未名湖,陪伴着几代人的青春。母校如斯,应感幸福。

    正如故乡未必是出生与成长的地方,母校的定义,也不应局限于懵懂的幼年时期。只要寻求到与某所学校精神上的契合点,那么便可矢志不渝地铭记这心智的发源地。

    其实,对于母校的留恋,更多是对老师的爱戴。老一代北大人对蔡元培校长的敬仰,对各位学术泰斗的敬仰令人动容,而所谓学校之氛围,恰恰是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教员之性格而成。正是北大教师的独特个性,造就了早年北大学术争鸣的热烈场面。

    读着书中对老师的深切怀念,我也想起在我走过的不长的人生轨迹中留下深刻影响的老师们。他们虽各不相同,但都把教学作为严肃的事业,用极大的耐心引领着我不断向上攀登。

    我很感谢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若没有她,我可能很难去领略文字的力量,也不会对故纸堆中的历史产生兴趣。

    她是在五年级接过我们班的。当时的我不知道小升初的压力,也不会对这样一位常年教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产生多大的畏惧,只是像往常一样上课和作业,闲的时候再看些杂书,生活挺没有目标。或许是看的书量变引发了质变,她来之后,我的作文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我一下子找到了作文的感觉,觉得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天一下敞亮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和引导,因为孩子的热情可能会延续一生,而她当时的确是这样做的。她给我打的一个个鲜红的95分,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她讲的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又让我找到了一个新领域去探索。她给予我的特别的关注,使我获得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眼光;她教导我的男子汉的品格,又促进着我逐渐走出怯懦,向思想的萌发靠近。小学的最后两年,是我开始成人的最初阶段,我很感谢上天送来了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社会,通往世界的大门。

    至于我那小小的初中,留给我的仍是非凡的收获。在那里,我开始去挑战,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学会与人交流,开始明白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不得不说,初中的老师是极其敬业与关心学生的。他们对于教学的严谨程度,在学生身上,也有着相应的体现。此外,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是十分经得住考验的。正是这宽容的气氛和团结的师生关系,使我放开手脚,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初中毕业之后,会有许多校友去不约而同地怀念它。无论怎样,这初中三年所留给我的记忆,都是美好和珍贵的。

    到这里,似乎有些偏题,但恰

  • 4、 读《肉体的魅力1988》800字2024

    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短文,勾勒出历经沧桑的北大曾经的模样。永远不老的博雅塔、未名湖,陪伴着几代人的青春。母校如斯,应感幸福。

    正如故乡未必是出生与成长的地方,母校的定义,也不应局限于懵懂的幼年时期。只要寻求到与某所学校精神上的契合点,那么便可矢志不渝地铭记这心智的发源地。

    其实,对于母校的留恋,更多是对老师的爱戴。老一代北大人对蔡元培校长的敬仰,对各位学术泰斗的敬仰令人动容,而所谓学校之氛围,恰恰是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教员之性格而成。正是北大教师的独特个性,造就了早年北大学术争鸣的热烈场面。

    读着书中对老师的深切怀念,我也想起在我走过的不长的人生轨迹中留下深刻影响的老师们。他们虽各不相同,但都把教学作为严肃的事业,用极大的耐心引领着我不断向上攀登。

    我很感谢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若没有她,我可能很难去领略文字的力量,也不会对故纸堆中的历史产生兴趣。

    她是在五年级接过我们班的。当时的我不知道小升初的压力,也不会对这样一位常年教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产生多大的畏惧,只是像往常一样上课和作业,闲的时候再看些杂书,生活挺没有目标。或许是看的书量变引发了质变,她来之后,我的作文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我一下子找到了作文的感觉,觉得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天一下敞亮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和引导,因为孩子的热情可能会延续一生,而她当时的确是这样做的。她给我打的一个个鲜红的95分,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她讲的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又让我找到了一个新领域去探索。她给予我的特别的关注,使我获得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眼光;她教导我的男子汉的品格,又促进着我逐渐走出怯懦,向思想的萌发靠近。小学的最后两年,是我开始成人的最初阶段,我很感谢上天送来了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社会,通往世界的大门。

    至于我那小小的初中,留给我的仍是非凡的收获。在那里,我开始去挑战,开始去思考,开始去学会与人交流,开始明白关于人生的点点滴滴。不得不说,初中的老师是极其敬业与关心学生的。他们对于教学的严谨程度,在学生身上,也有着相应的体现。此外,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是十分经得住考验的。正是这宽容的气氛和团结的师生关系,使我放开手脚,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初中毕业之后,会有许多校友去不约而同地怀念它。无论怎样,这初中三年所留给我的记忆,都是美好和珍贵的。

    到这里,似乎有些偏题,但恰

  • 5、 韩寒1988读后感

    【篇一:韩寒《1988》读后感】

    说真的,直截了当的说我实在是不敢恭维这篇文章。1988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读过的当代文学,对于文学,我早已和这个社会脱节,能够回忆起的寥寥几本书大抵还是世界名著,鲁迅那个时代,徜徉在陶渊明的理想世界里,一边作为一个ob笑看鲁迅先生如何鞭辟入里,一整见血地针砭时事。我能想起的比1988稍早些的是古华先生的《芙蓉镇》,这大约就是我所完整读过的仅有的两本当代文学,案头上还放着一本绝版的《独唱团》,但是我一直都没有耐心看下去,所以这不算我完整读过的当代文学。

    我喜欢文学最大的原因,也是最直接的感官是她的语言文字,我深信,阳光老师说过的,语言是灵魂的载体,再深邃的思想如果没有语言来承载都是空洞的。我不喜欢没有美感的文章,看苏轼大江东去,读李清照戚戚惨惨切切,还能回忆起茴香豆有四种写法,等等,语言或深厚,或优美,或婉约,或直白,总之适宜的语言总能给我阅读的快感,引导我去窥探作者的思想,当然,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三国演义,描写打仗,寥寥数语,平白如画,也总能勾起我的无尽想象。然而纵观1988我隐约能感受到作者那高耸入云的思想,奈何我iq是硬伤,每次想要去推敲,总是没能过语言关。通篇文章,说白了就是我和娜娜的对白外加一些作者对于童年的夸张回忆。更让我一时难以接受的是作者每次说话都不带双引号,就像做爱不戴套一样,虽然很方便但总让伴侣心生担忧。我带着极大地耐心读完了这本书,除了一些依稀可以辨认出源自网上的段子外我再也无法发现其语言之美,甚至是这些段子我也不以为是,因为我不是很喜欢这些缺乏逻辑的段子。最让我一时难以接受的要说作者那过于夸张而略显奇幻的片段了,诸如什么自己爬上了四层楼高的旗杆,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就多了个儿子,一下子娜娜就不见了。这些带有跳跃性的段子我是看不懂的,于是我自然也不能接受卡夫卡的意识流,我很难想象墙上的斑点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成甲虫的,这是意识形态问题,无关乎语言文字,我曾经读过卡夫卡先生的一片写给父亲的原版信,原本以简单直白为特点的英文在卡夫卡的笔下变得生涩难懂,然而始终还是有很好的逻辑性,这让我窥探到了先生一二。

    说道思想,这也是我迷茫了很久的事情,语言作为一个载体,终究还只是个形式,然而思想却彻彻底底是属于作者的了。看过很多人说1988什么内涵深厚,云云,我真的不敢苟同。我所能认知的是一个人在向这个社会发出无尽的疑问,指出这个问题,

  • 6、 1988读后感

    1988读后感(一)

    前天闲来无事买了本韩寒的书《1988》,其实这本书的全名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买书的时候也没看仔细旁边有一本《韩寒我们想和你谈谈》,我就问店员这两本书有什么不一样,店员头都每抬说,内容不一样,我一下子傻了,废话不是,想一想我也傻x了问这样的问题,后来知道,一本时韩寒写的一本是写韩寒的。

    第二天正好是白班没什么事,一共差不多200页的书半天的时间看了100多页,我一想不想不行啊,不能一天看完,25块钱看一天抬不划算了,留点改天看,于是刚刚看完。

    大致看看了看依然是黑色幽默加讽刺,不过感觉写得有点太露骨,开始是找小姐然后被抓了,后来小姐和主人公一起赶路去另一个城市,当然中间有很多其他的细节。韩寒又接着小姐这个社会底层的人物讽刺这个社会!

    唉,让我说有什么感想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韩寒东扯一下西扯一下,一会和这女的搞,一会和那女的搞,一会他女朋友被潜规则了,一会另一个成了朋友的情人。记得上学语文老师就喜欢让你把文章分成几个段落,然后总结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无比的心情的情操我最腻味了本来语文学的不错就因为初中频繁的换语文老师估计有六个老师教过我,我知识都学杂了,做火入魔了。

    爱上学但不爱学习,经常怀念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和快放假那几天,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就好比吸烟,我最喜欢抽开始那几口和最后那几口,中间的部分大多自燃了!

    太安逸了可能就会多想,也没经历过惊涛骇浪只能回忆那些草样年华,也不敢吹牛逼学鲁迅说朝花夕拾,我只希望我想念的人过得更好,因为我怕你们过得不好,会从我借钱哈哈。

    1988读后感(二)

    人生第一次只用一天读完一本小说,只因它深深吸引着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带给我的沉重感远远大于几天前看《金陵十三钗》后的感觉。我很难去解释为什么,也许这么解释比较合理《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已经过去,而且作为男性,我无法体会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恐慌与无措;但《1988》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这个世界并不像新闻联播里那么美好,虽然我们极力暗示自己世界很美好,但是睁眼看到的却是那么多的丑陋。韩寒只是把这种世态浓缩成一本小说,以这本小说寄托他对这个世界的质疑:我们的世界到底怎么啦?这是我的理解。

    虽然我很喜欢韩寒,但是我算不上韩寒的铁杆粉丝,就像看到随书附赠的海报我的第一反应是弃之可惜,挂之傻逼一样。这本小说跟他的博客

  • 7、 平凡的魅力读后感

    平凡的魅力读后感(一)

    平凡是可爱的,因为它是生活的本色;平凡是值得回味的,因为它寄托着人生的甘甜与心酸;平凡是伟大的,因为它是一面风帆,成功就在彼岸。曾几何时,我们渴望伟大,渴望谱写辉煌的人生篇章,当在人生道路中不经意回味过去,才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平凡,为理想奋进,为前途奋斗,虽不惊天动地,却问心无愧。

    社会中,有高尔基也有清洁工,有爱因斯坦也有擦鞋童,有孔子也有人民教师,有恩格斯也有掏粪工,他们都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虽然有的做出了惊天壮举,有的却默默无闻,但是在平凡中,我们体味到了它的伟大,体味到了它的独具魅力。

    在校园中,我们总能听到她谆谆教诲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正是她六年的付出铸造了今天的我们,正是她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三尺讲堂,师老师洒下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但她却无怨无悔,用她的青春来浇灌着我们这些小苗。多少次丢家弃儿,多少次双鬓又添几根银丝,她不求一丝一缕的回报,只求我们有灿烂美好的明天。我已经记不清楚那是第几次了,您为了兑现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承诺,竟然熬夜批改完了我们的65份试卷,自己却戴上了一副眼镜。您六年的付出终于在那一颗得到了回报,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笑容有再一次重逢在您布满皱纹的脸上。多么平凡的岗位啊,可师老师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她没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猛,没有雷锋那样名留千史,更没有爱因斯坦的伟大发明,但是师老师在我眼中是最伟大的,虽然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凡,但是师老师那种高度的责任心却让我永世不忘。

    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功名成就,名垂千古的,也许我们注定一生都是那样平凡、普通、默默无闻。你也许没有影视明星们的面容,但请你接受自己,你的微笑是人世间最动人的表情;你也许没有剑桥、哈佛大学生的优异成绩,但请你接受自己,全力拼搏不必问结果;你也许没有居里夫人那样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但请你接受自己,你付出的一点一滴也在为人类做着贡献。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当你真正接受自己,感受到平凡的魅力时,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

    平凡的魅力读后感(二)

    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远。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刻轻

  • 8、 文字的魅力

    文字的魅力

    ------读《走进书里去》有感

    大家都说,中国字是世界上最难写的文字之一。确实如此,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代老百姓呕心沥血才造就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感染着我,带领我走向丰富的世界。汉字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无法想像道的。世界是海,书本是舟,我就是坐在这叶扁舟上慢慢地去欣赏那无际的海啊!

    可而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有了吸引我们眼球的psp游戏机,mp5,电脑电视等等。已经很少有同学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某本书籍了。很多同学认为书籍很枯燥,密密的字一看就烦,根本没有电脑好玩。

    汉字与汉字组成文章。在品读时感受优美、隽永的文字魅力,而且好的文章还有深邃的思想内容。当我读意大利作家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时,我的心情随着那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而激荡不已。书里讲述了许多爱国英雄和不良小人,读完书后,我们将被那些故事所感动,会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爱自己身边的人。中国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也令我久久难忘。他的文字,优美而不失幽默,幽默而又不失庄重。作者注重细节描写,读着读着,思想便不由自主的飞向远方,脑海里就产生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

    而电视电脑呢?虽然也可以学到知识,但往往都很肤浅,没有更深的含义。

    其实,看电视有时也未尝不好,我只是建议同学们:走进书里去,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体验文字的魅力吧!

  • 9、 微笑的魅力读后感

    微笑的魅力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微笑的魅力》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感到回味无穷。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非常喜欢微笑。微笑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还能使人和人之间友好相处。有一次,我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李丹丹微笑着原谅了我。之后,我和李丹丹的友情更深了。

    读了《微笑的魅力》,我突然回想到了在生活中常常被我忽视的微笑。在上学前,妈妈总是微笑着叮嘱我:过马路时要当心。来到学校,碰到了老师,我说:老师好!老师微笑着点点头。下课了,好朋友微笑着邀请我出去玩。真不敢想象,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微笑的话,会是什么样?我现在才充分意识到,微笑对人们真是太重要了!心情好的时候,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微笑,会感到无比快乐;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微笑,会恢复信心,变得快乐起来。

    我又想到了我家楼上的阿姨,她的脸上始终带着善意的微笑,所以别人都非常喜欢她,愿意去她家做客。

    《微笑的魅力》这篇文章写得真是太好了!它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微笑特有的魅力、微笑给人的温暖,和微笑在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10、 《人格的魅力》读后感

    最近读了《人格的魅力》一书,感想颇多。该书着重论述了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守信、诚实、责任、正直、坚忍。指出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反映,是理想和追求的外部表现,是一个人灵魂的折射。具备什么样的人格,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强调人格魅力是一种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指出高贵的人格是最高学位,高贵的人格力量可以照亮世界;而成功,只有才华是不够的,人格才是做人的根本;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让自己的个性更吸引人,对于修炼自身人格非常重要;自信是成功的阶梯,礼貌可以促人事业成功,诚实才会让人变得强大而高贵,真诚可以赢得人心,宽容是一种美德,学会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才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成功是从好的习惯开始的,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地工作、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会让你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该书可谓字字玑珠、句句感人,堪称励志箴言。

    本书的作者——杰斐尔·亚瑟,是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职业演说家,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曾任美国陆军特种部队高级指挥官。退役后,担任美国艾迪公司总裁,多家著名公司职业培训顾问。其著作《人格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都必须接受“人格魅力”的训练。它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员。《人格魅力》自在美国出版后,立刻赢得了很高的赞誉,成为倍受推崇的畅销书。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有较高内在价值形象必然折射出人格魅力的光辉。哲学家休谟说:“最柔和的慈爱,最无畏的坚毅,最温厚的情感,对德行的最崇高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成功地使他震颤的心房充满生气和力量。”这充满生气和力量的人,足以令人仰慕,因为他身上折格魅力的光辉。人格魅力,它含有凝重感或是磅礴感,而且携挟着激荡力和感召力。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2-11-20

  • 2019-11-16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1

  • 2023-04-23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10-09

  • 2021-09-01

  • 2023-05-25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3-05-03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7

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2024精神的魅力 1988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