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 > 地图 >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2024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相关栏目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热门栏目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推荐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

(共 1643 篇)

  • 1、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1000字

  • 2、 儒家经典读后感

    儒家经典读后感(一)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孟子》的读后感。

    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2020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在茫茫人海中,和所有心中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一样慢慢的摸索前进。我一直认为: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固然重要,但真正来说,有些事情非得自己琢磨出道理来。 我们往往很容易被自己的惰性打败,很容易被自己的弱点打败,也容易受不良习气的干扰。《儒家经典语录》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段话是说:能够做到诚恳的人,往往是选择了善道而坚持不渝地实行它的人。这种人往往还要广泛地学习知识,详尽地探讨事物的原因,谨慎认真地思考问题,明确地辩别是非,并且切实地去做。诚 ,是一种执着;诚,是一种信念;诚 ,是一种精神。懂得笨鸟先飞,就是诚;懂得笨鸟多飞,就是诚 ;懂得学以致用,就是诚;懂得契而不舍,就是诚 。 所谓精诚所至,

  • 3、 《小小儒家》读后感

    《小小儒家》读后感

    中国是个文化传统的大国,中国人民与文化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的范围内,许多学校都以《小小儒家》的内容为主题。我们学校也跟随着中国的脚步踏上了历史文化的道路,自从学校开展了〞小小儒家〞的活动之后,我就受益匪浅。这个活动让我知道了孝亲尊长、谦虚礼让、勤劳俭朴、关爱他人。给我的学习增添了一份很大的力量。

    中国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让许多人努力追求,一些热爱文化的外国人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中国文化带到他们的祖国里。从这可以说明中国的文化已经踏入了国外的路,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中国文化的身影处使中国获得〞文化传统〞的称号,让中国人民感到骄傲自满、惊喜苦狂。中国文化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希望,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力量……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奋的结晶,是现在中国人民宝贵的遗产。中国文化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它是一种灵魂,伟大的灵魂,每当中国人民失落时候,他就会让中国人民震奋起来,它就是这样伟大,在关键时候为中国人民创造关键的机会,中国文化不得不要世界人民敬佩。

    《小小儒家》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大内容,他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它的内容有:孔子简介、儒家名句精选、三字经和弟子规,这四大内容。这四大内容中,〞儒学名句精选〞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它的句子虽然看上去简简单单,但意义却非常深刻,每句名句都深深印在我心中,深深打动了我。在我困难时,我就会勾起对它的思念,它马上会让我树立自信心,让我把事情坚持到最后,它已经是我的座右铭了。它像一个雷达,无时无刻地提醒我,当初我选择的读的时候,是有点不愿意的,现在读了之后才明白,原来之前的选择是对的,我真是太幸运了!那时我在想是不是天帮助了,我现在才明白,不是天在帮助我,是中国的文化让我走上了成功利理想的道路,我跟中华文化的缘分还真好,中国是一个引以为豪的国家,他的文化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的荣誉!

    学习就本书就像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课,它启发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儒学名句精选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这句名句给我深受启发。从中我明白了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艺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孔子要求弟子目标在〞道〞,坚守高尚的道德,不背离仁爱之心,要爱好知识与技艺,全心投入到学习中,还应学习各种技艺,不然,人生就会没意义,枯燥了。从中也体会到了做人要立下志向,尊敬长辈,要有善良的本性

  • 4、 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它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优秀的《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 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

  • 5、 儒家经典论语为政读后感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论语为政读后感,我们来看看。

    儒家经典论语为政读后感一

    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

    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我也曾试着去怀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释,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解释的。 “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

    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

  • 6、 儒家经典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儒家经典读后感”。

    儒家经典读后感 篇1

    读书不可死读,要有良好的态度、方法、意志。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听着老师授课,自己只需要接受知识即可。但是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加迷惑,有的问题光听不思考是不会明白的。而现在我们缺的正是在课堂上思路随着老师转,积极思考,既听又思考,才能更加好的消化知识,存进大脑。

    但有些人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光自己低着头思考问题,这样既劳神又毫无收获。第一,不听老师讲解,再怎么动脑筋也做不出来;第二,该听的时候不停,错过了最佳时机,以后要补回来也很难。所以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吸收老师教的知识,并不断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学与思想结合。

    学与思缺一不可,它们不能独立存在,但结合在一起,会使学习不仅有效率,也有了很多乐趣。

    儒家经典读后感 篇2

    复兴孔子的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1000字: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论语》如同沙漠中的绿洲一样,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内心平和,在炎炎夏日中收获一丝清凉。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性格,让我们能更加平和地对待工作中的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

  • 7、 关于儒家经典读后感9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关于儒家经典读后感9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儒家经典读后感【篇1】

    每天早上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在雨中萦绕,在微风中飘洒,在晨曦中回荡。

    虽然我们没有更多的天资,但有坚持不懈的决心、认真品读的求学心,以及对《中庸》的喜爱之心。老师教我们用“121”的方法,一遍慢,两遍快,一遍慢,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记住许多拗口的古文;还有歌诀体乐读法,让我们感受到诵读的快乐。

    在这里,君子与小人在脑海里仿佛有了定义。我们一起读《中庸》、谈《中庸》、诵《中庸》,以君子为目标,以小人为戒律。虽然我们只学了十五章,却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譬如从“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又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照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告诉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我们不去东施效颦,我们学会了君子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亭子里我们望着晨光读着典籍,想来那晨光哪能比得过《中庸》的风采?又怎能比得过我们对古典名著的热爱呢?

    儒家经典读后感【篇2】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

  • 8、 平凡的魅力读后感

    平凡的魅力读后感(一)

    平凡是可爱的,因为它是生活的本色;平凡是值得回味的,因为它寄托着人生的甘甜与心酸;平凡是伟大的,因为它是一面风帆,成功就在彼岸。曾几何时,我们渴望伟大,渴望谱写辉煌的人生篇章,当在人生道路中不经意回味过去,才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平凡,为理想奋进,为前途奋斗,虽不惊天动地,却问心无愧。

    社会中,有高尔基也有清洁工,有爱因斯坦也有擦鞋童,有孔子也有人民教师,有恩格斯也有掏粪工,他们都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虽然有的做出了惊天壮举,有的却默默无闻,但是在平凡中,我们体味到了它的伟大,体味到了它的独具魅力。

    在校园中,我们总能听到她谆谆教诲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正是她六年的付出铸造了今天的我们,正是她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三尺讲堂,师老师洒下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但她却无怨无悔,用她的青春来浇灌着我们这些小苗。多少次丢家弃儿,多少次双鬓又添几根银丝,她不求一丝一缕的回报,只求我们有灿烂美好的明天。我已经记不清楚那是第几次了,您为了兑现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承诺,竟然熬夜批改完了我们的65份试卷,自己却戴上了一副眼镜。您六年的付出终于在那一颗得到了回报,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笑容有再一次重逢在您布满皱纹的脸上。多么平凡的岗位啊,可师老师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她没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猛,没有雷锋那样名留千史,更没有爱因斯坦的伟大发明,但是师老师在我眼中是最伟大的,虽然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凡,但是师老师那种高度的责任心却让我永世不忘。

    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功名成就,名垂千古的,也许我们注定一生都是那样平凡、普通、默默无闻。你也许没有影视明星们的面容,但请你接受自己,你的微笑是人世间最动人的表情;你也许没有剑桥、哈佛大学生的优异成绩,但请你接受自己,全力拼搏不必问结果;你也许没有居里夫人那样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但请你接受自己,你付出的一点一滴也在为人类做着贡献。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当你真正接受自己,感受到平凡的魅力时,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

    平凡的魅力读后感(二)

    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远。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刻轻

  • 9、 文字的魅力

    文字的魅力

    ------读《走进书里去》有感

    大家都说,中国字是世界上最难写的文字之一。确实如此,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代老百姓呕心沥血才造就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感染着我,带领我走向丰富的世界。汉字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无法想像道的。世界是海,书本是舟,我就是坐在这叶扁舟上慢慢地去欣赏那无际的海啊!

    可而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有了吸引我们眼球的psp游戏机,mp5,电脑电视等等。已经很少有同学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某本书籍了。很多同学认为书籍很枯燥,密密的字一看就烦,根本没有电脑好玩。

    汉字与汉字组成文章。在品读时感受优美、隽永的文字魅力,而且好的文章还有深邃的思想内容。当我读意大利作家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时,我的心情随着那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而激荡不已。书里讲述了许多爱国英雄和不良小人,读完书后,我们将被那些故事所感动,会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爱自己身边的人。中国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也令我久久难忘。他的文字,优美而不失幽默,幽默而又不失庄重。作者注重细节描写,读着读着,思想便不由自主的飞向远方,脑海里就产生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

    而电视电脑呢?虽然也可以学到知识,但往往都很肤浅,没有更深的含义。

    其实,看电视有时也未尝不好,我只是建议同学们:走进书里去,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体验文字的魅力吧!

  • 10、 微笑的魅力读后感

    微笑的魅力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微笑的魅力》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感到回味无穷。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非常喜欢微笑。微笑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还能使人和人之间友好相处。有一次,我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李丹丹微笑着原谅了我。之后,我和李丹丹的友情更深了。

    读了《微笑的魅力》,我突然回想到了在生活中常常被我忽视的微笑。在上学前,妈妈总是微笑着叮嘱我:过马路时要当心。来到学校,碰到了老师,我说:老师好!老师微笑着点点头。下课了,好朋友微笑着邀请我出去玩。真不敢想象,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微笑的话,会是什么样?我现在才充分意识到,微笑对人们真是太重要了!心情好的时候,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微笑,会感到无比快乐;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微笑,会恢复信心,变得快乐起来。

    我又想到了我家楼上的阿姨,她的脸上始终带着善意的微笑,所以别人都非常喜欢她,愿意去她家做客。

    《微笑的魅力》这篇文章写得真是太好了!它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微笑特有的魅力、微笑给人的温暖,和微笑在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21-07-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5

  • 2021-05-26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09-19

  • 2022-01-04

  • 2019-09-20

  • 2021-09-2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1-11

  • 2023-04-23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10-09

  • 2021-09-01

  • 2023-05-25

  • 2019-10-17

  • 2023-02-11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1-06

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2024儒家思想的魅力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