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 > 地图 >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2024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范文大全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相关栏目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热门栏目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推荐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

(共 5368 篇)

  • 1、 《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500字

    这周星期四和星期五我读了《抽屉上的新锁》这本书。他的作者是秦文君,他出生于1954年上海。曾任《儿童文学选刊》主编,《中国儿童文学》主编。他曾获得中国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作者采用作文的形式来写每一篇文章的。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文章是”表哥驾到”,现在我就简单地讲讲吧!他写的是表哥来我家做客,妈妈每次都夸他,因此我闷闷不乐地跑到房间做飞机模型,一会儿表哥进来了我本来以为他对我的飞机模型不屑一顾,可他却说这个飞机模型太棒了!到吃饭的时间了,妈妈给表哥、大姨和我夹了很多肉,可他的碗里一块肉也没有。于是我给妈妈夹了一块肉。吃完饭,大姨对表哥说多跟你表弟学着点儿,虽然他不会弹钢琴可一学就会。听了这句话我就赶紧跑到表哥面前来说俺俩真是一对儿苦兄弟啊。

    通过表哥驾到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来补自己的缺点,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因为每个人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加油

    通过抽屉上的新锁这本书我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时要尝到苦、辣酸甜。每个人不要逼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做真正的自己就可以了。每个人的光芒都是努力换来的。别人都决定不了你。所以我们要努力起来,不要让童年变成一场悲剧。

  • 2、 《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600字

    这两天我看了一位来自上海女作家秦文君的书,书中的内容都是描写心灵,亲情,友情和成长中的生活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是《傻女毛妮》和《抽屉上的新锁》。

    文中的毛妮有着一副粗壮的骨骼,大大的个子,宽宽的肩,从后面望着,和一个健壮的男孩没什么区别,当然,她的举止行为和男孩比起来,有过之无不及。可是,有一天,嘎嘎乱笑的毛妮不见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变成了一个嘴边带着羞涩微笑的女孩。因为,她翻墙摔伤了膝盖,得到了同学堂哥的关心,从小孤独长大,住在亲戚家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外人的关心与爱护。公园的一次拍照,又让她懂得爱美起来,觉得女孩应该文文静静。对人的关爱,也会完全改变一个人。

    《抽屉上的新锁》这篇章文章也让我记忆犹新,主人公王小力的抽屉上装了一把新锁,不知道为什么,他只要一想到那把新锁,,心里就很自豪。以前,他的日记总是随便放在桌子上,爸妈随时都可以翻看。有了新锁之后,他就放心把自己给同学起外号,老师叫错名字的事都记到日记本上。可是,爸妈还是知道了他的这些小心思,因为,一个锁有两把钥匙。他们偷看了王小力的日记,并且教育了他。王小力很委屈,因为他过两天就理解了老师为什么叫错名字,是因为老师教九个班级,一下记不了太多学生。爸爸妈妈也应该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

    我们应该关心和爱护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因为,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让人觉得温暖。

  • 3、 父亲的抽屉_800字

    在家里,父亲有一个没有上锁的抽屉。我从来没想过要看看里面放了些什么。我想,大多是父亲比较重要的东西吧?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打开了父亲的抽屉。

    那天我独自在家,正给朋友写信,信写到一半,笔没墨水了。我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支好用的笔,忽然记起父亲的抽屉里有笔,便拉开了父亲的抽屉。

    抽屉里整理得很干净,父亲常用的一支笔很显眼地摆放在角落里,但我没有马上拿出来。虽然心里有一丝愧疚,但我还是翻起了父亲的东西:备忘录、笔记本、名片盒……

    在抽屉最深处,我看见了一人精致的纸盒,觉得很眼熟,半晌才想起是母亲给父亲买的那副手套的礼盒。手套早用旧了,可这盒子还那么新。

    很自然地,我打开了盒盖,里面就放了一张卡片。我忍不住笑了,我还以为父亲在里面放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卡片很普通,街上到处都买得到的那种,不过,卡片上图案很美:一支静静燃烧的蜡烛,一杯热气袅袅的咖啡。我的心动了一下。我觉得这张卡片我在哪里见过,一定见过。我慢慢拿起卡片,又慢慢地打开。洁白的卡片上,写着几个稚嫩的字:“爸爸,新年快乐?”旁边有一幅钢笔卡通画: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牵着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向前迈着大步,身后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

    我认出来了,这张卡片是我送给父亲的。那还是上小学的事情,具体时间也记不清了。

    有那么一阵子,学校流行送贺卡。我买了一摞,也顺便送了一张给父亲。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父亲还一直珍藏着这张我早已忘却的卡片。上面的卡通画显然是父亲后来加上去的,我当时只在卡上写了几个字。

    眼前的卡片变得模糊起来,泪水不知不觉涌出了眼眶。给父亲送张卡片并非一件难事,我却一直认为那只是儿时的浪漫,从没放在心里。这么多年,我再没有送过什么东西给父亲,不管是父亲的生日还是其它重要节日。然而,我又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亲送我的礼物,可我却很少打开橱门看看它们,也没感到它们的分量。

    泪水,“啪”地一声滴落了,在卡片上溢开了一个圆圆的圈……

  • 4、 观《上新了,故宫》有感
    每逢星期五的晚上,我都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上新了,故宫》这一综艺节目。每一期的节目内容都让我眼前一亮,每一期我都陶醉其中。它,让我既学到了知识,又让我开拓了眼界。 称帝不容易,做明君更不容易,在乾隆年间,在乾隆帝的励精图治、不懈努力之下,才让大清国达到一个鼎盛的时期。乾隆一生十分喜爱江南美景,只有在乾隆的秘密花园:倦勤斋和竹香阁中,才能放下帝王身份,放下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回归自己想要的江南生活中去。 戏曲,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也是清朝历代皇帝最喜欢的。戏曲在乾隆年间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乾隆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去修建畅音阁戏台。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 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与南边五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台对面的阅是楼分为上下两层,是皇帝、皇后和妃嫔看戏的地方。东西北三面都用两层圈楼围绕,宫女和大臣可以在两侧楼的廊下看戏。畅音阁里还具有精致的设计:戏台的底部设有几个水井,方便传播音量;在倦勤斋的戏台上,唱戏演员们正唱着《游园惊梦》,从乾隆年间唱到宣统年间,也唱出了大清国由盛及衰的历史变化。 最让我感叹的是皇室家族皇子们的学习安排。皇子们凌晨三点起床,五点就要开始背论语,匆忙吃过早饭,又要开始学习诗词和满语。此外骑士、摔跤也是每天的必修课。我常常在想:“皇子们,黄金贵胄、锦衣玉食,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登上顶峰。”可当我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时,我又不禁想到今日的佼佼者们,他们天不亮就起床背课文,背笔记,上课认真听讲,从不开小差,利用课余时间踏踏实实的复习,没有过丝毫倦怠。他们总是人前风光,总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和家长赞不绝口。可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又有谁能做的到? 观《上新了,故宫》,感受紫禁城的雄伟魄力,感受帝王的心酸和背后付出的努力。
  • 5、 《地球上的星星》家长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家长观后感 关怀 包容 助力 孙超爸爸 最近看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影片,对我震撼很大。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会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伊夏在老师的眼里是淘气包,无奈之下父母才送他去寄宿学校。从那时候起,伊夏就像变了一个人,脑子里再也没有奇思异想,在新的学校他读写字母非常困难,每个字母在他看来,都会跳舞似的。因此他老被责骂:为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老走神?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这样笨?因为表现太差,经常被逐出教室。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这时是叛逆痛苦的,麻木堕落的。但是庆幸的是伊夏后来得到美术老师尼克的积极帮助,最后重拾自信,重新找回绘画天赋。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没有伊夏这样幸运。有的家长逼着孩子承担他们的希望。把一些功利性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延续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这时候,孩子的梦想被摧毁。 每个人自出生起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竞争疯狂的社会里都能得到第一,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对失败者寄予一份相信,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做到有教无类。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胜利者投去我们满怀的关心,却对那些努力了却并没有上帝赐予的天赋的失败者,投射我们最冷漠的打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作为父母,不要把养孩子当成养赛马一样,强迫孩子来实现野心。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不问缘由的责怪孩子,而是应该给予孩子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感觉被需要被关注。作为家长,绝不能扼杀孩子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他们缺乏引导;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多走进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相信总有一天每个孩子都会闪闪发光的。为了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像星星那样发亮,父母应该尽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要只以成绩来给孩子定位,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要扼杀孩子的天赋,而是要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做心灵之友。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思考怎么引导孩子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潜能,怎么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和支持,怎么使地球上的星星闪闪发亮。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老师要面对那么多学生。那么作为我们家长,我们只面对自己的一个孩子。很多时
  • 6、 读《晚岁锁忆》有感

    读《晚岁锁忆》有感

    作者:白登懿

    冯老师:

    您的《昨夜风雨》和《晚岁锁忆》两部回忆录我已拜读,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震撼。作为学生的我对老师的身世居然一点都不了解,与我的想象竟然有天壤之别。

    我虽不很了解老师的令尊令堂大人,但在老家时也听过上辈的老人们绘声绘色对令尊令堂大人的一些神奇传说。这些传说都是褒奖的传说。从那时起,两位老前辈的光辉形象在我的心中就留下深刻的印记。

    老师您在张家滩中学任教时,具体那一年我已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随我大哥去您家我有幸第一次见到了您的令堂大人。老人家一脸慈爱沧桑,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老人家脸上洋溢着喜气,手捧厚厚的一本书,戴着老花镜正全神贯注地看书。我从老人家慈祥的面容中怎么也和传说中的那个威武的"双枪老太婆"无法联系到一起。那时,我想您的母亲一定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是有文化有修养的大家闺秀。老师您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一定从小就养尊处优、无忧无虑,一定很幸福。那时,说心里话我不仅崇敬老师您的人品、学识,更羡慕您的优越的家庭。

    可拜读了您的回忆录后,使我非常震惊,万万想不到老师您一生命运多舛,磨难重重,灾难不断。您回忆录中多处动情的叙述,我都是流着泪在看。其实,咱师生的遭遇相同,在那个阶级斗争步步升级的极"左"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都是受害者,我们作为子女的受到了株连,同样受到了社会不公的对待。在"血统论"的那个年代,我们被打入社会的另册,成为社会的另类。我们活的没有尊严、没有人格、只剩下一具麻木的躯壳,任人欺辱、任人摆布,能活着就已经不易了。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老师,您在耄耄之年,仍宝刀不老,以超常人的记忆力和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十多万字的回忆录确实不易,不仅使学生敬佩有加也深感汗颜。学生我曾多次想写家父的回忆录,可因资料的匮乏怎么也拿不起我那用贯了却沉甸甸的秃笔。1958年,家父被错划为"右派"后,从兰州发配回到了老家,父亲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去。我们弟兄年龄尚小,也是第一次接触老家,一切都感新鲜好奇总感落差很大,很不适应。那时,家徒四壁、家贫如洗,生活极其艰难,犹如从天堂掉进人间地狱。再加之"阶级斗争"步步升级,我们这些"黑五类"子女的生活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小,家父背负着"右派分子"这具沉重的十字架全家度日如年。那时,唯一不嫌弃我们这些"黑五类"子女的、并与我们亲密无间的就是饥饿,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了我们十几个春夏秋冬。

  • 7、 抽屉里的小纸人读后感

    抽屉里的小纸人读后感(一)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抽屉里的小纸人》。

    这本书非常好看,有三集,每一集都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第一集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穿着彩色斑点连衣裙的小纸人,在风雨中飞翔,飞向等待着他的那个男孩;第二集的主要内容是懂蛤蟆语言的小女孩:米粒在神秘的蛤蟆镇,接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第三集的主要内容是冬眠被吵醒的树精小羽,变成了隐形树精,必须找到红色的浆里和白色的羊才能变回原样。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几个道理,比如女孩米粒爱护小动物,等等。我以后一定要像他们学习。

    现在的诗人,大多都是语言趣味趋同。当读者对待他们的语言特技不再惊奇,又无法找到与自己更深的情感联系的时候,就会厌倦,即使他们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

    上面的话,是我读了《小纸人》之后的想法。

    而且我相信,《小纸人》的作者,在自己的码字2020过程中,从来就没意识到自己冒了很大风险。我读出了它的风险,而且还为他的叙述捏着一把汗。因为他的叙述不像很多成熟的诗人的炫技,即使冒了一些风险,但那些风险对他们都是可控的。就像枝头雀跃的小鸟,他们相信的是自己的翅膀。

    《小纸人》的好玩之处,在于作者在文字2020里自己和自己捉迷藏,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玩丢了。作者在文字2020里自己和自己巷战,(.org)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玩阵亡了。最重要的是,在和自己玩的过程中,作者从智商到情感的投入,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替作者捏着一把汗,也给自己捏着一把汗。

    这本书不会让人跟优秀、杰出、完美、经典等高大上的词汇发生联想关系,但是我想说,《小纸人》是一本具有未来意味的小书。虽然这话说的有点过于草率,甚至还会招致很多语言外行的鄙视。

    我不喜欢在读后感里面搞引用,有兴趣的自己去读吧。但是通过《小纸人》,我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在未来的不会很久的时间里,我们的语言将会发生我们想象不到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 8、 《杨锁的故事》读后感

    我看了一个关于杨锁的故事。

    杨锁是一个很爱打扮的23岁的小伙子。他上小学的时候,别的小学生没有人送,自己一个人走去。可是,可是杨锁很特别,走路也懒得走,让爸爸背着,送他上学。有一次,老师让杨锁干点什么,杨锁一回到家就告诉爸爸妈妈,说老师让他做了点儿啥。第二天早上,爸爸就去告诉老师,以后有什么事情都不要让杨锁做,看着其他人做,怕他累着。

    等杨锁的爸爸妈妈过世了五年后,杨锁什么都懒得做,懒得干活挣钱,穿着西装,别着钢笔,夹着公文包讨饭;懒得出门捡柴,他把门、窗户、桌椅凳,都拿来烧火取暖;懒得去上厕所,他在堂屋地刨个坑,解完大便用土一盖;懒得出去吃饭,他把自己活活饿死在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最后也死了。

    有的邻居猜他是被冻死的,有的邻居说是他是被饿死的,可是都没有说对,最后来了一位邻居说:是被他的父母溺爱死的。

    我的感想是,不要做一个懒惰的人,而是要做一个勤快的人。

    在生活中,要多动手多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依靠着别人做。

    在学习中,要主动做作业,上课的时候要听讲,要积极回答问题。不懂的题要多思考,勤学好问。

  • 9、 抽屉里的小纸人读后感范文

    《小纸人》的好玩之处,在于作者在文字里自己和自己捉迷藏,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玩丢了。

    现在的诗人,大多都是语言趣味趋同。当读者对待他们的语言特技不再惊奇,又无法找到与自己更深的情感联系的时候,就会厌倦,即使他们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好。

    上面的话,是我读了《小纸人》之后的想法。

    而且我相信,《小纸人》的作者,在自己的码字过程中,从来就没意识到自己冒了很大风险。我读出了它的风险,而且还为他的叙述捏着一把汗。因为他的叙述不像很多成熟的诗人的炫技,即使冒了一些风险,但那些风险对他们都是可控的。就像枝头雀跃的小鸟,他们相信的是自己的翅膀。

    《小纸人》的好玩之处,在于作者在文字里自己和自己捉迷藏,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玩丢了。作者在文字里自己和自己巷战,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玩阵亡了。最重要的是,在和自己玩的过程中,作者从智商到情感的投入,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替作者捏着一把汗,也给自己捏着一把汗。

    这本书不会让人跟优秀、杰出、完美、经典等高大上的词汇发生联想关系,但是我想说,《小纸人》是一本具有未来意味的小书。虽然这话说的有点过于草率,甚至还会招致很多语言外行的鄙视。

    我不喜欢在读后感里面搞引用,有兴趣的自己去读吧。但是通过《小纸人》,我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在未来的不会很久的时间里,我们的语言将会发生我们想象不到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 10、 《抽屉里的青春》读后感1000字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6

  • 2023-06-23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3-05-07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7

  • 2022-07-16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1-03-27

  • 2019-09-23

  • 2021-08-31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1

  • 2021-09-02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
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大全,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2024,更多家长读抽屉上的新锁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