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 > 地图 >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2024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范文大全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相关栏目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热门栏目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推荐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

(共 722 篇)

  • 1、 打开心窗 800字作文(精选)

    窗是人的伟大发明。

    屋子有门,供人进进出出。屋外的一切,即使想见一眼,也得打开门,去寻找,去发现。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收入光明和空气,欣赏那画框里的风景。窗引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从此我们在屋里就能与自然接触。窗,是房屋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认同。然而眼睛不能代替一切。假如我们失去眼睛,难道就意味着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吗?不。海伦凯勒不幸因病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凭借着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的不懈努力,没有语言,没有光明,沉默中她们在彼此的心上打开一扇互相沟通的窗口,海伦学会了讲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著名的作家。心灵的窗户就是互相沟通。

    让心拥有一扇窗,就如让小草生长在大自然中,阳光照耀着它,雨露滋润着它,让它在狂风暴雨中学会坚强,让它在朝晖夕阴中学会乐观,让它在漫漫长夜中学会期待倘若一切封闭,让心不能呼吸,不能跳跃,不能交流,心就会在一潭死水中消沉,在一间铁屋里四处碰壁,四处摔跤,最后归于沉寂。

    有的人总是那么地脆弱,生怕风雨会让心受伤,总是紧紧地关着那扇窗;有的人却总是那样的开放,总是大开着窗户,任凭心遭受雨打风吹。前者把自己锁在孤岛上,自己不出海,也不让别人登陆,甚至不允许一只鸟儿飞过他只会困死饿死,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大海中;后者让自己漂浮在茫茫大海上,随着风,随着洋流,像漂流瓶一样,没有归宿,没有目标,没有自己的自由空间他永远在做渺茫的航行,最终也只能在渺茫中消逝,漂流瓶最后沉入大海。

    而有的人却相当明智。他们知道如何控制那扇窗。航行于大海之上,没有自己的港湾怎么行?在经历一段风雨历程后,回到自己的家,仔细思索,认真总结,筹划着下一次的远航。就在这不断的远征与休整之间,他们也不断地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

    心是一株小草,它需要阳光,空气,雨露,才能不断茁壮成长。

    心是一只小鱼,它需要新鲜的活水,才能生机无限。

    心就是你自己,你无法忍受封闭的沉闷的一片漆黑的铁屋,它也一样!

    所以,打开心窗,就是为了印证美好!打开心窗,就是为了印证生存!

  • 2、 为爱打开心灵的窗扉作文800字

    灯红酒绿的下面或许是心灵的苍白;神秘面纱的背后往往是爱的奉献;灿烂辉煌的下面可能是心灵的空虚;亲人的呵护下的背后或许是爱的深沉。

    题记

    每个人都有一份空虚,一份埋藏于内心深处的空虚。

    曾几何时,有多少形形色色的人从我身边走过。有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而从他们的眼里却看到黑暗中的悲伤;有的傲慢的抬着头对身边的一切都不屑一顾,而却可以听到他们内心的哭泣;有的穿着高贵华丽的衣服,而却遮掩不住心灵的贫穷。

    曾几何时,我们真心拥有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友爱,可是为什么又要躲避呢?为什么不好好的珍惜呢?没有它世界不会少些什么,抛弃它,别人也不会少些什么,只有你,只有你的内心的孤独,内心的谴责。

    曾几何时,你那渴望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对着上帝祈求快乐。其实,快乐完全在于自己手中,只要快乐了还会觉得空虚么?就还有孤独吗?

    拾起关爱的钥匙打开心灵的窗扉。

    不要放弃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不要变的不快乐,不要生活在孤独空虚之中。

    快乐可以像伞恣意的撑开么?悲哀可以像伞任意的收拢么?

    当然可以,只要你想快乐,只要你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你自己,那么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灿烂的阳光的。只要你坚信爱。

    走在生活的小路上,只要你活着,就必须就一定会感受到爱,不论是亲人的还是朋友的还是一位陌生人的。他们都在用真心去帮助你,爱护你。

    亲人的爱是无私的,朋友的爱是真挚的,陌生人的爱却让温暖涌上心头。

    人的一生当中不能只生活在悲伤之中,其实,生活之中处处充满爱,许多的人心灵其实都拥有爱,其实也是被爱打开的。

    让每一个心灵不再孤单,让每一个人都变的快乐。

    星辰把黑暗的门打开了,坚韧把困难的门打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打开了,爱把心灵的门打开了

    为爱打开心灵的窗扉。

  • 3、 守住心中的那把尺子作文700字

    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规就是人们行事的一把尺子。

    没错,如果国家不制定一些法律法规,那么那些道德沦丧的人就会杀人放火,却不被阻止不受惩罚。如果家庭里没有规矩,也许一代一代的人就会越来越没有素质教养,甚至走上邪路。比如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一些企业或团体为了提倡绿色出行,在全国各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这本是利民的好事,可却没想到,一些人为了不浪费时间,竟将单车随手停在一些隐蔽的地方,而不是自行车停放处,甚至有人直接破坏车上的二维码或者直接骑回家占为己有。就是因为共享单车没有和法律挂钩,一些人便肆无忌惮地破坏公物,自私自利,钻了法律的空子。现在是法治社会、文明时代,更要用法律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只有学法,知法,遵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合格的好公民。

    作为未成年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可能有些同学认为法律离我们很远,然而并不是。最基本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校规,认真学习。基本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和同学一有不合,就会大打出手,拳脚相加。当时可能感觉自己很帅,但是当他们造成严重后果被退学后才悔不当初,乞求原谅,但是既然违反了规矩,就应当受到惩罚,否则每个学生都这样为所欲为,学校就乱套了。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青年程某与他人在路边强行将行人拉上车后持刀威胁并搜身抢走其戒指和手机,且最终将被害人左臂砍伤。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如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们懂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学生,将来成为祖国的好公民,为社会做贡献,不能再让祖国的花朵们断送前程

    法律,就是一把尺子,时刻约束着我们。我们牢牢守住它,便是守住了底线,我们就会变得更规矩,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 4、 家,心中最亮的那盏灯——读《最亮的一盏灯》读后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是这个家照亮了你心里的每一个角落,给予你心灵的慰藉。在《最亮的一盏灯》这本书里,作者张洁以坐飞机的全过程和两个小孩子的成长历程,细腻地描写日常生活,透出家是他们心里最亮的一盏灯,唤醒了每个人心中最温暖、最放松的家园。

    书里有句话,一直令我印象深刻:彻夜通明的家,流浪者心底最亮的一盏灯。是啊,家,能让人无比的放松、自在,是我们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感到温暖的地方。所以无论你身在何方,每当你想起家时,你都会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莫名的温暖。就算是没有华丽装饰的屋子,简简单单的屋子,哪怕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是你的家,那它就是你心中最亮的一盏灯。

    还记得,在作者的笔下,何小楠的房间令我感觉到温暖。我小时候,何尝不是和她一样也讨厌自己的房间。觉得白天冷冷清清的,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躲在房间里学习,总觉得心里不安,害怕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每到夜晚,自己一个人睡觉时,总会被自己的胡思乱想吓到,总害怕没有爸爸妈作文妈在身边,会有妖魔鬼怪出现。总之,就是不喜欢自己一个人一间房。可是,当自己慢慢长大后,我对自己的房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开始喜欢上自己的小小空间了。有时候,一整天躲在房间了也不觉的闷。长夜里,独自一人坐在家里向家轻声诉说,让家来聆听我的故事,我的歌。每次出远门,我都会惦记着我的房间,我的家。我想,这大概就是我对家的依赖吧。父母给予我如此温馨的家园,给予我如此真诚的爱,我却不知好歹!你还记得吗?多少次,在狂风暴雨中,父母为了不让我被雨淋着,他们亲自来学校接我,而自己却淋湿了衣服多少次,在漆黑深夜的晚上,父母为了不让我过于疲惫,他们亲自冲上热腾腾的牛奶给我补充体力家成了我的伙伴,我的知己,而且家也是治疗伤痛的最好地方,它会为我抚平难以愈合的伤口,让伤痛只留在昨天,让我的今天更加精彩!

    我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园,一个能让你疲惫的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让你感受快乐,感受温暖的地方,永远是你心底里最亮的一盏灯。

  • 5、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 李婉晴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主要讲了: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任何锁,从未失手。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要考验胡汀尼,他们特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很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牢中出去。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可是,他从铁牢中用了足足两个小时,还没有打开锁。胡汀尼累倒在门边,可牢门却自己开了。原来牢门并没有上锁。虽然牢门没有上锁,但是胡汀的心里却上了一把锁。 另一个故事讲了:一位撑杆跳的选手,他一直不断的努力练习,却对于某一个高度总也跳不过去。他的教练告诉他:你从心里想着,我一定能跳过去,你就肯定能跳过去。那位选手又试了一次,这次果然越过了横杆。 这两个故事使我知道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锁。有的人心中的锁是怕水,因此他不敢下水;有的人心中的锁是胆小,因此他不敢勇于前进。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把锁,但是处理的方法却是不同的,有的人能成功的克服困难,那他就成功的打开了自己的锁;有的人一生都不去勇敢的克服困难,那么他心中的那把锁也永远不会被他打开。
  • 6、 《心中那盏灯》读后感
    《心中那盏灯》读后感 胡康杰 父爱其实很简单。它是世界上最单纯、最博大、最默默无闻的爱。有人认为父母的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可当我读了课文《心中那盏灯》后,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文中,父亲的爱如同一盏明亮的冰灯,照亮了儿子的心灵,给予了儿子最持久的温暖.冰灯虽然化了,但那浓浓的父爱却永远珍藏在儿子的心中,成为了儿子心中最美的那盏灯. 读了课文,我懂得了"父爱"是永恒的、是不变的、是永存于世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两个月前。那天,我写的一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嘿嘿,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我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放学后一定向爸妈“报喜”。 好不容易等到老爸下班回家了,我就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把这天大的“喜事”告诉他,我以为他会给我美言几句,谁料想爸爸却轻轻地“哦”了一声便走开了。看着爸爸的面无表情和冷冷的背影,失望顿时涌满了我的心头,放学回家时的兴奋劲儿被爸爸的冷漠抛到了九霄云外,委屈的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扑通、扑通”往下流,温暖的心像是被一盆冰凉的水泼了个透心凉。我默默地走进书房做起作业来。 第二天早上爸爸送我去上学,一路上我们谁也没说话。由于吃早餐耽误了好些时间,于是我匆匆地奔向学校,当我回头向校门外看时,正发现爸爸掂起脚尖用目光在人群中搜寻我时,我回了爸爸一个微笑。当我在课桌上打开昨天的作文本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昨天的作文明显被爸爸修改过了,错别字被圈出来了,添加了许多的好词好句,还给我写了评语呢。我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爸爸没有过分地宠爱我,但他永远像黑夜里一盏明亮的灯,总是负责的为我指路。爸爸给我的爱是那么的含蓄。它就像是一株茉莉,在某个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清新的芬芳!
  • 7、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读后感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读后感 几个星期前,我的朋友送给了我一篇刊发在她微信公众号“塔顶星光”的吴军老师的文章《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并约我给这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在原子能(核能)的领域里,我了解甚少,作为一个“外行”人,我也就发表一些我“粗拙”的看法。 原子能(核能)的出现历史并不长久,从爱因斯坦提出了人类最大的能量所在,到1939年1月迈特纳和哈恩在《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出现了核裂变,再到费米等人通过可控核裂变获得了能量,短短不到一百年。在这不算长的历史中,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无疑是令人震撼的。 大多数人与我一样,对原子能(核能)的了解仅仅只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日本所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新闻中所报道的核泄漏事件,还有很多人“谈核色变”。这种现象的出现,论文中将原因归为两点:一是缺乏了解,二是有关政府消息的不透明。我自认为自己是了解太少且过于片面,例如一走进书店,“二战”书籍区总有几本《原子核的使用所带来的灾难》的关于日本史实的记录的书,“小说”区也有《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传媒”区也有《记者探访长崎实录》之类的书,就连科幻区中的小说也不乏出现由于受核辐射影响产生变异的物种。在这种对核危害大力渲染的环境中,在人类文明仍停滞不前,人们仍用核作为武器发动战争,掠夺家国的环境中,对于对核原理不了解的人们,“谈核色变”是必然的。 其实对核能稍有研究的人都了解,核能本身不如公众想象中那般可怕。作为至今唯一能够全面取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它的安全性、清洁性是极高的。以文章中所给的数据来看,人类历史上三次核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伤远抵不过每年煤矿的矿难死亡人数;其清洁环保的能力也仅次于风能、太阳能。 按理说这样优质的能源发现,本该应广泛得知,加以利用,科学家应为之骄傲与振奋才是。可不仅我们对此了解片面,而且作为发现此的科学家也深感愧疚。爱因斯坦自认为倡导原子弹是他一生犯下的最大的错误,西拉德等一批物理学家改行去研究生物。这仅仅是因为人类对新鲜事物的恐惧吗?我认为不然,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烙上了战争的印记。 原子核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利用它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取决于人类自己。德国纳粹研究它想扩大战争,美国及全世界科学家、政治家鼓吹它、利用它加速战争的结束。原子核及它所带有的震撼世界的巨大的威力,成为了政治家与独裁者互相讹诈的工具。人们常说战争会促进科学的发展,可科学
  • 8、 《打开心中那把锁》读后感

    《打开心中那把锁》读后感

    《打开心中那把锁》主要讲了:一代魔术师胡丁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你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英国的一个小镇的居民要向胡丁尼挑战,胡丁尼接受了挑战,最后,胡丁尼失败了, 因为,门并没有上锁,但胡丁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中豁然开朗,一身的轻松和释然。是啊,只有打开心中那把锁,我们就不再会惧怕苦难和磨难,不会再视那些困难为大山而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很多时候,我们困惑着、犹豫着、彷徨着,我们不知到前方的路应该怎样走,不知道在目前杂乱的生活中怎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和出口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不见天日的黑暗的角落里,看不见光明和希望。

    读完这篇文章,我体会到了:成功不能缺少自信。没有自信,在容易、简单的事也不能成功。只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事情就能成功。

  • 9、 打开创意经济的魔盒

    打开创意经济的魔盒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以空前的发展速度突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创意经济的时代。当我打开这本书浏览阅读时,感觉正如书名所示打开创意经济的魔盒。

    通览全书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定义:在能力范围的边缘思考,而非中心。

    世界上问题层出不同,你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是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解决的方案往往来自我们知识的临界,原因是单领域所能提一供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付事物之间无可避免的联系。创意并不是与现在并排走的小伙伴,而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巨人。所以假若你用能力的中心,现有的大众化理论思维去创新的话,无疑你的创意是失败的。中国的千城一面、创意产业园的标准化建设、娱乐节目的跟风热潮就是最好的例子。

    书中所谈及到的欧美文化产业发展,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欧洲300年间创造的文明成果,让欧洲的文化久盛不衰;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但却在文化产业生产和传播上独占鳌头。与之相比,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最近百年间又完成了多少样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文明硕果?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文化资源小国,但是个文化产业强国、文化输出大国。而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世界的文化产业市场上也雄踞一方。在现在的中国,你能在大街小巷中看见各种穿着一套套帅气的洋服,住着一栋栋高贵的洋楼,说的一口口流利的英语,吃着一餐餐上档次的西餐,看着一部部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欧美大片虽然并不是说这些有多不好,也不是在谴责西方的文化入侵有多不一良,只是想说:我们的文化去了哪里?

    优胜劣汰在世界文化荡漾的历史长河中对文化而言,似乎并不适用,因为文化并没三六九等之分,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至于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看起来差别会如此之大,是因为该文化的产业发展问题。世界文化消费的蛋糕就那么大,而世界文化有那么多,只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好的文化才能分的一块大蛋糕,而当前,欧美就是分得了这块大蛋糕的主人。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为我们提一供了无数可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并没有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珍贵的资源,甚至有些文化资源连保护也稍显乏力。相比于以前用大量的资金人力高耗低效地去保护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去保护和开发我们的文化资源。

    我们中国是制造大国,made in china走遍世界各地,但是我们是创造小国,所生

  • 10、 《母爱就是那把锁》读后感450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流行歌曲如雪如飞的今天,令人刻骨铭心的不多。惟有彭丽媛的那首《白发亲娘》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因为它和孟郊的《游子吟》一样,颂扬了天地间博大的母爱。

    今读此文,异曲同工,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圣洁动人!他缀学离家,在南方那座城市“历尽辛苦”初步实现了自己“出人头地和发财的愿望”。但当他看到临行前母亲交给自己的一把钥匙和妈妈的一句“孩子要记得回家啊!”不禁泪眼朦胧。“面对自己挣来的财富,他忽然发现自己其实仍旧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只有胸前这把已被铜锈了的钥匙。”当他风尘仆仆来到家门,用钥匙打开那把锈迹斑斑的锁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明白如画的语言中,母亲的挂念无时不在。锈迹斑斑但从不更换的锁,整齐摆放的课本,一如从前的摆设,这让他感受到永恒的慈母之爱。在曾经贫穷的时候,发财的欲望压倒了心中的“母子之爱”,所以这些年除了汇钱回家,从未回去过;挣下钱了,“他”猛然醒悟,锈锁比多少财富都重要。 于是多少次村口张望,多少次窗前默想,多少次梦中挂念,多少次灯下牵肠……博大的慈母之爱凝结在那多少年不换的锈锁。 胸前那把锈铸的锁,寄托着母亲浓厚的爱。母亲不会长生不老,如果舍弃了母亲,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价值呢?

    游子恋家,恋的是母亲,恋的是那份恒久的牵挂……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06

  • 2023-06-03

  • 2019-10-24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3-06-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1-16

  • 2019-10-19

  • 2023-05-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3-21

  • 2019-11-08

  • 2023-05-13

  • 2019-09-27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6-20

  • 2019-10-23

  • 2021-09-06

  • 2019-10-24

  • 2021-08-18

  • 2019-09-22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大全,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2024,更多打开心中的那把锁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