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家长读目送有感 > 地图 > 家长读目送有感
家长读目送有感相关栏目
家长读目送有感热门栏目
家长读目送有感推荐
家长读目送有感

(共 9936 篇)

  • 1、 读目送有感(优质范文)

    天空飘着细雨,你坐在白色的小圆桌前,享受着这家店铺有名的焦糖玛奇朵和马卡龙,听着嘴唇涂得鲜红的女孩拉着小提琴。细雨微微的窗前有人夹着公文包,打着电话一闪而过。

    也许他上班要迟到会被扣工资;也许他的妻子正告诉他孩子生病要去医院;也许他在对他的母亲说“我很忙。”随时准备挂掉电话。

    你无法说他不懂生活,他只是为了可怜的薪酬而奔波着。每天如此,等到有一天,匆忙的脚步终于慢下来了。而这时,自己也老了。那个曾经是小孩子嘴里的“哥哥”成了“大叔”,“姐姐”成了“阿姨”,再也无法跳街舞玩儿跑酷。这就是时间给人的痕迹,抑或说是打击。

    “不是人们变小了,而是你,变老了。”龙应台讲述着生命的进程,像是在讲述着一个简单的故事。

    或许多少年后你仍可以坐在那家小店喝咖啡吃甜品,听红唇的少女拉小提琴,看窗外的人来来往往。只是你,老了。

    生命的尽头,是死神冰冷的亲吻,面对这冰吻,最好的选择叫做从容。很想见一见龙应台开的“树海葬俱乐部”的朋友,五十多岁的年纪,从容的用纤细的手指掌着杯,在红酒杯口留下绯红的唇痕,唇齿间漫谈着生死:“海葬最省事。”像是所说的话,与自己无关。

    有人说医院是生命交界的地方。那里人群匆匆,在生死间行进。一张报告单,在有的人眼里是一纸判决书,在有的人眼里仅只是一张纸。焦虑、恐惧、对生的渴望,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一个人生命的进程是只许一个人走的路,没有人会陪你上路。平和地走好每一天的路,别只顾及结局,而忘却了美好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经意坠入凡间的天使。幼时拥有一双通透的眼睛,清澈而纯净。吃多了五谷,眼睛里便有了色彩和欲望。无索取便无欲.生是人最大的欲望。把这最大的欲望放下了,人生将是另一番境界。

    死亡是凉爽的夜。这是海涅的诗句。享受着夏夜般的清凉,让心沉下。不用悲凉,夜,终归要降临,走近了也就走进了。不用害怕,记住当死神轻吻你的时候,是个凉爽的夜晚。要做一个恣意游走在生命间的人,静心地看待生,看待死。

    当彼此都做好了准备,一次次的转身而去,都有一次次的目送。慢慢走,慢慢送,直至走完生命的进程。

  • 2、 读《目送》有感(优质读后感)

    读《目送》有感爱的最深处?那就是目送。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龙应台的《目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平淡的语言。不同于《野火集》中她的强硬态度,而是显现了她的柔情的一面。如青草,带着清新,扑面而来;似灯塔,散发光芒,照进心房。读起来如桃柳抽新,春水煮茗,有种周遭一切安好,草木葳莛的暖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仿佛看见龙应台的笔尖有一个轻盈的舞者,舞动着春暖花开。目送----爱的最深处。这是一本看似很平常的散文集,书本的封面不似其它书那般花里胡哨,不过是浅绿,青绿,墨绿……由浅到深的纵横交错罢了。翻来覆去不过一种颜色,却给人以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道不尽人世间的温暖,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很喜欢。作者用淡婉地语调将人世间的亲情,生老病死的无奈展现地淋漓尽致。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身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母亲,一去不复返的身影,龙应台娓娓道来。都是些细枝末节,琐碎小事,却暖了人心,浓了思念。处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都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今生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地颤动一下?父母亲,曾经的我总以为我的人生路之漫漫,所以几度任性的挥霍,时常惹你们烦心,偶尔让你们气愤不已,有时令你们担心,又有时使你们万愁莫展。当不懂事的我将你们的爱心与关爱拒之门外时,你们却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离开。读后感·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遇见了你们还能成为你们的女儿,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你们从我出生那刻就将我爱到了最深处,那我也得将这分爱永远铭记,隽刻在心头。时光那么浅,岁月那么深。我已从伢伢学语的幼儿成长为花季少女,每每回味儿时那纯粹的快乐,总会思及父母充满关心的目光。烟雨深处,一窗牵挂幽长寂寥,伴着半卷西风,悠悠撒过我的心扉。从此往后,我的身边都会有一份鼓励,一份关心----亲情。而那被花开覆盖的岁月,深深浅浅,亦给人无限回味。正如冰心所说:“母亲是莲叶,而我是荷花,心中的雨点来了,还有谁能为我遮蔽风雨。”是啊,读《目送》才明白,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是生命的进程。我们只能往前,用此刻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

  • 3、 读《目送》读后感

    说老实话,没怎么看懂。所以,光写读后感的开头就用了良久。

    刚开始,一直没弄明白,龙应台写这本书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她总是说了这个说那个?为什么书一开头说的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和后文一点关系都没有?《目送》这个独一无二的书名又是什么意思?

    带着满心的疑问,我开始探索这个奇特的书的世界

    那些路,那些岁月的路

    如果我想得没错,那么第一章是写对妈妈,对儿子,对生活的情感。

    有些特定的东西,特定的事情,会在特定的时间,让特定的人来完成,而那些人,有时,是一群,有时,仅仅一人,正是有了那些独一无二的人,事,才会有独一无二的果,所以,就有了我们,七彩斑斓的生活。

    不知不觉,想起了小时候,上小学时,小升初的那个暑假,读初中的那段时光,路途中的风景截然不同,陪伴的人儿也有了细微的变化,甚至,辞去了旧面容,迎来了新面容,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岁月,心中五味杂尘

    有些路,有些岁月的路,永远不变的主角,是,我自己

    印,音,影

    第二章,不得不说,有些杂。从香港到老挝,从词语到诗歌,从保姆到朋友,无所不谈,应有尽有。

    像是面对面的,龙应台就坐在我身边,一杯咖啡,一盘糕点,就坐在那儿,看世界,我们聊怎么煮粥,我们聊那些医学常识,聊聊旅行时的见闻,再聊聊二战时期的那些故事。不知不觉,第二章,就这么读完了。

    沙中的印,风中的音,光中的影,几人能够一一捕捉?

    有许多人忙,但是,他们都在忙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茶花、昙花、菊花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设想一下,如果小沈阳的眼睛一闭不睁是一位哲学家说的,你是否会觉得,很有道理?

    每一个普通人,人生就像花,青年时像茶花,香气扑鼻,含苞待放,渐渐,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汗水,到了昙花一般的中年,很少被别人看到最美丽之处,短暂,无闻;好似浓烈,好似平淡,时间从咖啡的热气中流逝,从斑驳的树叶间像阳光般流逝,不知不觉,皱纹像小鱼游到了脸上。不知不觉,变成了灵魂,变成了人们手中白色的菊花

    但,人们,那些手中捧着菊花的人们,应该怎么面对呢?只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但嘴上说的总比做着容易,最终,还是会晚晚睡不着,顿顿吃不香,真正的平和,不容易。所以,我们才会,苦苦追寻,心中的宁静,才会让自己,像茶花一样芳香,昙花一样清亮,菊花一样蓬勃。

    目送自己的儿子去远方发展,目送自己的兄弟去远方生活;同时,又让自己的母亲无奈地目送自己去远方,等

  • 4、 家长心得交流——做个称职家长有多难

    通过与家长在接小孩,平时聊天时与家长们的聊天,交流时,作为老师,通过家长们的话语,在教育小孩方面确实各有各的方法和特色,但是普遍感觉家长们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做个称职家长有多难。

    望着渴望能获得教育孩子好方法的家长们,你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在和大家探讨时,似乎有个共识,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愿望的基本动力点和物质条件基础已经没有问题,关键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

    那么,做个称职家长需要具备什么?

    我赞同有人总结的家教成功与否,与家长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教育孩子能力的强弱有关的观点。

    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个通俗说法是要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做到。如果我们做家长在家对自己的要求不够端正,那还有什么教育孩子的权力!

    有些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特别是给孩子买书是多多益善,而很少为自己继续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买书充电,有的家长还和孩子抢电脑玩游戏,在电脑上种花、偷菜,抢车位绝对是高手了,但就是没有时间在电脑上去看一些有益的信息、知识、有见地的家教文章。

    有些家长自己的心理品质处在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爱虚荣、爱面子、浮躁、多疑自私、孤独嫉妒、在孩子面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放任不检点,这些弱点缺点不但没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更严重的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们往往会把孩子的性格说是遗传的,其实,孩子从小开始,就以家长为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慢慢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

    教育孩子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是固定的,它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自己去学习,去摸索,去调整,寻求一个对路的行之有效的最佳点,只是希望做父母的要持之以恒,毕竟我们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而且是直接受益人(受害人)。

    做个称职家长有多难?说难,的确难,难得无法用量来表达;说不难,其实也不难,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享受!

    家长教育小孩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能够切实做好家长该做的。说的不对的,也请各位家长谅解!

  • 5、 珍惜“阳光”——读《目送》有感

    坐在窗台上,静静地聆听淅淅沥沥的雨声。

    突然被一句刺耳的话语吸引住了。低下头,原来是这样:一位中年男子又准备远出务工了,八十老母怎么舍得,坚持送行,一路上唠唠叨叨,男子无法忍受,回头说:好了,别说了,我走了!说完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了。

    顿时,老奶奶的脸色变了,一脸的失望与无奈,本来多高兴的,霎时有些凝重,一时间,思绪纷飞,想起了昨天看完的《目送》。

    慈母目送

    龙应台的孩子华安到国外换生,龙妈妈到机场送行。告别式,例照拥抱。龙妈妈将头贴到儿子的胸口,但儿子并不十分乐意强忍着母爱的深情。

    儿子华安随着队伍慢慢往前挪,龙妈妈站在原处不肯离去,目光随着儿子的挪动飘忽不定。龙妈妈一直在等待着儿子的回头一瞥。突然,儿子在海关口停留了片刻,然后拿出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但龙妈妈依旧在站在原地,看着儿子消失的那扇门。

    这就是目送,这就是慈母的目送,这就是天下最伟大的目送!

    善待目送

    母亲是爱孩子的,善待他们的目送更为重要。

    在她们为我们目送时,回头看看,表示自己的留恋与不舍,又何尝不妨呢?在她们为我们目送时,转身做个手势,表示:一切顺利,请放心,又会怎么样呢?在她们为我们目送时,站在她能看得到的地方,给他们打个电话,又怎么不好呢?

    珍惜目送

    人生中的目送并不多,尤其是慈母的目送更是少之甚少,珍惜目送是最重要的。

    在母亲坚持要送你出门时,不要犹豫不要思考,应脱口而出:好的!这才是母亲最想要听到的答复。在母亲要在目送前拥抱你时,不要说:不!应该真诚地接受母亲的拥抱,因为这是目送钱啊最珍贵的东西

    在离别前,珍惜目送,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因为儿女的关心与顺利是做母亲最大的幸福。

    但在生活中,光珍惜目送是远远不够,我们应学会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学会珍惜他们,你会收获自己最无忧无虑的快乐;学会珍惜她们,你会享受到世界上最温暖的爱;学会珍惜它们,你会感受到自己呢你心深处最大的满足

  • 6、 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

    《目送》是一本美丽,忧伤,深邃的书,里面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儿子的离、母亲的老、父亲的逝、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脆弱、失落,犹豫和放手,坚强和通达这些在龙应台的笔下都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书中一共写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长的离别。龙应台把这场离别安放在儿子背着书包远去的背影里,安放在母亲失忆后把女儿叫作雨儿的声音里,安放在父亲安眠的那个雨天中响起的楚歌里而这些片段正是我们每个人情感共鸣的基石。那牵念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生命在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产生的阵痛也让我们和作者的心灵相近相通,因为这温馨的日常、感伤的离别和悲切的失去是龙应台的人生,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龙应台最终将对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结在不必追三个字上,这是最真实的无奈,也是最超然的领悟。

    在《寂寞》一文中,龙应台说当她一个人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写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于是,龙应台感悟到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我想也许正是这种一个人的寂寞,使她开始了人生终极的思考,面死而思让她对生命的寂寞和短暂抱有一种向死而生的积极。

    《山路》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在我看来,这就是她给我们上的一次人生大课。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孤独面对,素颜修行,要懂得珍惜当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这是普世的关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龙应台也有悲悯天下的情怀。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关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记述了一名十五岁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料袋套在自己的头上自杀的事。对此,她伤痛地写道: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这样的文字怎能不让我们

  • 7、 读《目送》随想

    【摘要】读《目送》随想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就让小编为你带来,如果知道也不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相信读《目送》随想不会让你失望的,新的一年也要和小编一起加油哦!

    《目送》是一本记录龙应台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翻开这本《目送》,竟然能让我从头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觉仿佛一个饱满欲滴的石榴果,轻轻挤一挤,眼泪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知己好友的友情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目送》随想还不错吧,希望新的一年里,的服务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欢乐!

  • 8、 家长读《用接纳促进孩子的成长和改变》有感

    家长读《用接纳促进孩子的成长和改变》有感

    每个家长都在陪孩子长大,都会经历孩子从小到大的转变,我也不例外。一个四年级的同学已经让我吃不消了,每天在争吵追逐中度过,在一次次的拖拉催促中完成一件件事情,这可真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又能怎么样呢?谁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老师每次家长会上都推荐阅读《父母课堂》杂志,假期中读到一篇好文章——《用接纳促进孩子的成长和改变》,让我受益匪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文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他的"戈登方法"闻名全球。他从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入手,到开发了"父母效能训练"课程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模式。

    这篇文章从两个不同孩子的观点举例,为什么许多父母会被孩子从"求助者资源清单"中除名。起初我看到"求助者资源清单"这几个字很是不解,为什么会用这几个字眼呢?后面的内容中做了详细的解答。

    1、接纳性语言的力量。平常我们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是否有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如果有的话,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是否也是这样做的。这点我觉得我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孩子讲话,看了文章中对这点的阐述,我感到很惭愧。我没有将孩子表达的意愿认真地听下去,并且还打断她的说话思路,认为是很不成熟的表现。接纳不是全盘接收,而是让她自己把想要表达的观点说出来,作为父母应该认真倾听。

    2、父母的接纳必须表达出来。父母接纳孩子是一回事,孩子是否感觉到被接纳又是另外一回事。父母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接纳。我们和孩子的谈话方式决定了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这方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给予更多的帮助。不要使用破坏性沟通方法,结合父母自身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再用学习到的新方法来以身试法。

    3、用不干涉的方式表达接纳。文章中用孩子设计一个自己眼中的城堡为例,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不要站在大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致使孩子本来的决定被否决,这是一种表达不接纳方法的表现。反之父母要做到不插手、不干涉,认可孩子创造性的行为,实则是一种很明显的接纳行为。

    4、用被动倾听表示接纳。虽然我们什么都不说,并不是表示没有意见,这反而是"被动倾听"有效的非语言信息,可以让孩子感觉真正地被接纳。里面列举一位家长与女儿的对话,孩子一直在不停地说,而家长的表现是用"哦"、"我明白了"、"嗯哼",这些简单的答语来回答,比起一味地反驳来的更有效和实际。家长默默地被动倾听,使孩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

  • 9、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不偏不倚,我在那里

    不偏不倚,我在那里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张艳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目送》

    人生而立之年,我结婚生子,养儿三年,方知父母恩深。有一个时空,叫作“上有老,下有小”,不偏不倚,我就在那里。

    我不知道父母是用什么样的眼神迎接我的到来的,因为我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我想多多少少有些许的失望吧!可是,在年少的生活中,大姐负责烧饭等日常家务,二姐则跟随母亲下田地干活,唯独我清闲自在;父亲出车回家,时常会给我带些小礼物:金色的七星瓢虫挂表,黄色的呼啦圈,全棉的t恤衫……而我,全然不顾姐姐们的羡慕而独自享受着意外收到礼物的愉悦。现在想想,即便当初他们有失望,那也早已被宠爱给荡涤得无影无踪了。

    我的生命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一路走来,悲喜交加,冷暖自知,阅历见深,褪去青涩与浮躁,趋于温厚与淡然。或许,我的生命故事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或热心点评,或冷眼旁观,甚或嗤之以鼻……但不必或许的是,漾漾岁月中,即便父母青丝转了白发,腰杆不再挺直,步履也变得蹒跚,而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满眼满心的关怀与忧虑,追随着我的身躯,跨越时空,形影不离。

    我不是个能让父母省心的乖乖女。小时候,吃药打针是家常便饭,甚至还病重吸过氧气;也曾疯狂地和小伙伴们闭着眼睛快跑而撞上桥墩致使头破血流;还曾因为心情烦躁而不经班主任同意就私自把课桌搬到教室后面的墙角里去独坐;大学时,找工作四处碰壁,高不成,低不就;工作后,又把自己折腾成大龄剩女,不将就自己,也不想别人将就……父母急在眼里,痛在心上,却也无可奈何。

    记忆中有被母亲骂得狗血喷头、打得“遍腿鳞伤”的时候,有见父亲瞪大眼睛而不敢大声喘息的时候,有听父母吵架而缩作一团的时候……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随便就可以指责母亲,朝她发火;甚至也可以跟父亲顶嘴,公然不顾及他的感受,冒然给予挑剔批评;遇到父母吵嘴时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不耐烦地丢下一句“有什么好吵的呢?都老夫老妻的了”后,转身就走,可以想象出他们望着我背影时茫然的表情……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父母成了我们孩提时弱小的样子,我们成了父母年轻时要强的模样,在岁月的风尘中,父母渐渐老去,我们渐渐长大,一切来得那么自然,无法抗拒。

  • 10、 读《目送》有感: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

    --读《目送》有感

    田 莉

    有个微信平台要奖给我一本书,我选择了龙应台的《目送》。当我真正拜读时,却是一年后的今天了。这像一个人的无声告白。

    很厚重的一本,沉甸甸的像一个人的心情。油毡草绿色封底上,有这么一段介绍: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着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

    《目送》里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写了幽微,也写了深沉。读者能觉得,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和美丽。一切回味、体验、感想,都丰富了此生的精神行旅。

    喜欢她的作品,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前年读过作家的《孩子,你慢慢来》,仿佛时间戛然而止,有一下子清朗,一下子被罩住的感觉。温情、气度与义侠,都在一句话里得到了诠释:沙中有印,光中有影,风中有音。

    能体会出作家幸福生活的小溪正缓缓流淌,日子舒展。每天高高兴兴的,充满爱,不急不徐,喝喝咖啡和茶,如此惬意。《目送》里,一篇篇小散文,也可看作是心情随笔。细腻、真诚、纯粹,出自一个教授,一个体贴的母亲之手。书中,她的身份是多重的,首先是女儿,其次是妻子,再次是母亲,最后是导师和友人。什么都做得周全,让读者跟随她的路线,进行了一场行旅,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告白。

    以短文《目送》为开篇,有统领全书的意味,这很好。读者马上有了带入感,一篇篇读下去,温馨和感动的轻风扑面而来。省悟、设想、真挚……一些深切的词语,及时触及心扉。她所经过的,传达给人去认知,因此产生共鸣。读者知道,那些细碎的岁月片断,那些个日常琐记,甚至杂七杂八的事儿,都从容地付诸笔端。让我们有了似曾相识的感受,她充实丰盈的生命历程,不枉活出个人价值和精彩。我欣赏她甜蜜的家庭,高雅的工作,还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华飞和华安,会好几种语言,真是个有福气的母亲呢。刚去台大任教时,写到了她父亲开小货车送她的情景,更多的是愉悦。父亲幽默地对她说: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呢。

    龙应台是我的idol.她的悲悯情怀,也让我认识到,我的落寞,也似乎和一个背影有关。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和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1-08-31

  • 2021-07-28

家长读目送有感
家长读目送有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家长读目送有感,家长读目送有感大全,家长读目送有感2024,更多家长读目送有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