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2024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范文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相关栏目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热门栏目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推荐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

(共 1714 篇)

  • 1、 生活教育读后感2024范文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在实施陶行知思想的时候,重要的是与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以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我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来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目的

    毛泽东同志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陆一定曾将陶行知为人民解放、为民族解放、为生活解放的生活教育思想称为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的论十分明确,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目的论的明证。也同时是川大附小的平民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为人民、为民族,这其实也不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中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民族的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生、每个教育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亦即柳斌副主任所说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搞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个普及教育,要淡化选拔意识,要做一个园丁,培育好每一朵花。那种只把眼睛盯在尖子生、录取率、得奖数......的做法和思想,既与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也与陶行知教育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

  • 2、 春琴抄读后感:美貌即正义,颜值即不朽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美,历史上很多的美貌女子,她们的生命中都是()历尽坎坷和曲折。人们对于美貌的喜爱并不是一种肤浅的表现,就像欣赏一副画作一般,美丽更多是存在于心灵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春琴抄读后感:美貌即正义,颜值即不朽。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春琴抄》,那或许可以这样说:这是个美貌又暴戾的盲人琴师与痴情弟子纠缠一生的故事。

    女主人公春琴,自幼聪颖美丽,但幼时便遭遇失明,因而苦练三弦琴,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师。可以说,这大师里,有几分原因是因为她的美貌。许多人跑大老远,就为了一睹春琴那绰约的风姿与迷人的容颜。

    而佐助呢,在春琴十几岁时就拜倒在其门下,甘愿供她驱使。甚至春琴在破相后,自毁双目,只为了维持春琴在心目中的形象。

    什么样的形象呢?自然也是绝妙无双的美人形象了,甚至这种美已经成了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存在,如同信仰般,让佐助即使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春琴当真有这般的美貌吗?

    以我看来,美貌确乎是有的,但尚不至于称得上是世间绝色。

    春琴的美,是一种残缺的美。在佐助眼里,师傅那微微闭起的双眼,好像菩萨低眉一样,为其就增添了不少的风情,多了几分渺然的神韵。

    正是这种残缺,使得春琴的美,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美貌固然让春琴名声大噪,但也为她带来了灾祸某天夜里,春琴被无缘无故闯入的人用开水浇了脸,似乎是有意而为,打定主意要破坏她的美貌似的。春琴的命运,因美貌,也多了几分坎坷和曲折。

    《推拿》中的盲人按摩师都红,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美貌,而被客人多点几次,被其他按摩师们高看几眼;古希腊的名妓弗里内,因亵渎神灵罪被判死刑,辩护者在法庭之上扯掉了她的衣衫,露出了秀美曼妙的身体,并为其辩护道:这时上帝赠予的美丽,难道我们要毁掉她吗?最终,美人被判无罪。

    自古以来,美貌便有着巨大的力量。

    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对美人如此津津乐道?为什么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追求美丽的容颜?为什么美貌甚至能够左右正义,有着不朽的力量呢?

    仅仅是人们肤浅,留恋与眼前的光色,被欲望所冲昏了头脑吗?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庞大,又太过直戳人心。

    我试着从平实一点的角度,寻找一些可能性: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美貌是稀有的。而罕见性,让美更加珍贵,更加引人注意。

    美貌也是有讲究的,恰如先秦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端正的五官,白皙的肤色,甚至

  • 3、 《教育即唤醒》读后感
    《教育即唤醒》读后感——谈谈后进生的转化 最近读了杨聪老师写的一本书——《教育即唤醒——走近问题学生》,让我对教育这一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从教已经12年了,但对于教育认识还一直停留在成绩和学生的品行这一层面上,总感觉费尽心思使学生的成绩上来了,学生在班上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是好的教育了,其实,教育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唤醒”.《教育即唤醒》这本书中,杨聪老师记录下了他与后进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唤醒学生心灵,使后进生真正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书中《蒲公英的约定》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故事中,让我感叹杨老师成功“唤醒”几乎人见人厌的徐龙的良苦用心,并伤心徐龙的悲惨命运。徐龙短暂的生命,让我深思教育的目的。学校生活不是徐龙的全部,但和杨老师短短一年的相处中,却是徐龙一生中心灵最绚烂的时光。对于学生来说,成绩真的比什么都重要吗?我要说不,学生更需要快乐。我并不否认学生应当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但对于后进生,他们真的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他们觉得学习吃力,在家长、教师的高压政策下苦苦挣扎,对学习心怀排斥,以至于他们在班上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负面的变化,如何能够好学、学好?他们比优秀学生更希望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心灵的释放。所以作为教师,要转化后进生,就要先释放他们的心灵。 《你会遇见谁》中小童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园就被老师定义为头脑迟钝的小童,终于转到城里一所非常知名的学校,爸爸妈妈终于看到了希望。可是,教学成绩重压下的老师,根本没有足够的耐心来关照小童,成绩不理想,小童一次次被老师罚站、羞辱,还常常被为生活所困的妈妈恶语相加,小童对老师、对学习充满了恐惧。后来无奈地转回乡下,由当老师的表叔介绍进入了表叔所在的学校,表叔特意将小童安排进了朋友的班级。亲切的表叔老师给年幼的小童带来一丝希望。经过老师的补课,小童虽然有了一点点起色,但还是没能摆脱老师对他成绩的苛求,老师把他看成是甩不开的包袱……最后,当老师因小童逃课而罚他进办公室时,小童毅然选择了回家,不来读书。幸好表叔决定下学期送走毕业班,就转到低年级来带小童所在的班,才让小童对老师、对学校没有彻底绝望。这真的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可能还有存在。教师“唯分论”、过分严厉,而不去关注学生的身心,会使学生感到厌学、对老师疏远,不自信,这将会贻误
  • 4、 《佛陀传》读后感--生活即修行
    《佛陀传》读后感--生活即修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生活的角度、视野也在发生变化,年轻时候的很多激情澎湃的想法也在渐渐淡去,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更是一种阅历增长改变了很多本来的想法,这或许就是人开始走向成熟的路线吧。 慢慢发现,身边的一些人尤其是村里的老人,在年老之后都去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佛或者去信基督,他们可能是参透人生之后的顿悟吗?其实他们的文化水平未必高,当年老体弱无事可干的时候,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周围更多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就像你我这般碌碌无为的人,因为没有信仰的传统,如果自己的修行不够,还真有可能沦为心里空虚的地步。 这本标记着“睡前心灵文库”的《佛陀传》的确在睡前阅读,可以让我们心灵得以平静下来,在放下白天忙碌的生活之后,倾听来自内心发出的声音,跟随着佛陀的故事进入修行的境界。 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偏僻乡村,佛陀带领着众多修行者都是缓缓而行,不被外界干扰,这是一种定性,更是一种修行。佛陀超越众多修行者的地方很多,值得我们记住的也有很多点,读《佛陀传》印象深刻的是,印度阶级等级森严,出身卑微的人被视为“不可接触者“,如果不小心接触了就会被污染,而佛陀并不这样认为,他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视野,站在修行的更高层次看待这个问题,与这些“不可接触者”亲密交谈,还引导放牛娃缚悉底成为一名僧人。“正如木桶能认识他的水牛,一个比丘也应该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就如牧童知道没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比丘也该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这正的佛陀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众生在一起,他去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中修行,即使如佛陀出身高贵,也能做这些帮助大众并得到满足感。正如书中所说,“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比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修行,他的身心就会受到损伤。” 放弃王位、美丽的妻子儿女,佛陀选择出家修行,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而且他出身如此高贵,父亲的王位等着他继承,很多王子可能为了王位争得你死我活,而佛陀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潜心修行,寻找“大道”。 修行过程中,佛陀也如平常人一样遇到过很多问题,但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他通向大道又进了一步,他曾经苦行,饿晕之后被好心人救活,于是参悟到,“肉体并不单是一个器具。它是精神的寺宇、到彼岸的木筏。我不会再修习苦行了。”这种顿
  • 5、 《教育生活禅》读后感

    《教育生活禅》读后感

    暑假期间,看了赵新芳老师所写的《教育生活禅》,对生活禅与教育的有有效联系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要回归本真的生活,要关注人的终身发展。愿人们都慢慢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育的真谛。

    教育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处处皆教育。但现今教育的真实面目似乎被厚厚的尘土遮掩了。本书从生活的角度思考教育,诠释教育。作者从事教育管理多年,从教育现象说起,直击当前基础教育的痼弊,立足自身教育思考和实践,尝试还教育以本来面目,破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困局,引发教育同道思考与启迪。

    学校是什么,学校教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的《一瓶精盐做嫁妆的思考》更是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中讲到:一位女士自己在初中时做了一个化学实验粗盐提纯,并把这瓶亲自提取的精盐奉为至宝,一直放在自己的书桌旁保存下来,还在出嫁的时候和嫁妆一起带到了婆家。我也仿佛已经体验到了那位女士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的莫大快乐。不难想象,通过粗盐提取的实验操作,不仅使孩子们掌握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收获:终身难忘的成就感。陪伴那位女士终身的不仅是那瓶精盐,而是那次实验所带来的学习兴趣和终身不竭的发展能力。

    一瓶精盐做嫁妆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位中学身上,但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一个永恒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即好奇动手探究等行为是人类特别是孩子们共同拥有的一种本能,无疑,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适时地唤醒或发现拓展这种本能,使之成为人类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实验学科的教学行为更对此有义不容辞责任。但是我们目前的实验教学是什么状况呢?

    在目前的小学阶段,品德和科学两个科都是作为副科来对待的。讲课大部分以讲知识为主,科学课很少甚至不做实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应该如何上好这些课呢?一位专家如是说:我认为小学科学不要单纯讲知识,要给孩子留问题,让孩子有幻想,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如试纸在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各是什么样?不必告诉孩子原因,之后也不讲原因,给孩子留下一份好奇,留下一份疑问,给以后的学习打下兴趣的基础。

    总之,教育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我们上的一节课,和同事的一次研讨,和学生讨论的一道题,和孩子的一次谈话,自己的一次反思等等吧。让我们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教育。

    教育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我们上的一节课,和同

  • 6、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读完《生活即教育》这本书,感受颇多。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的确,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今天,我认真地读了他的文章《生活即教育》感触非常大,印象很深刻,不禁提笔写起了感想。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融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为一体,同自然、社会、环境、地理、伦理道德等方面结合,强化学科课程中所缺乏的人口教育、环境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等领域,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世界、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譬如开展人人讲卫生的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到大街上扫地、发倡议书等宣传活动;开展帮爸爸戒烟等活动。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2024在晓庄有个

  • 7、 生本教育读后感

    生本教育读后感(一)

    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人民教育书上的《生本教育》,也在网上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它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着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来的,书中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在书中,他为了强调生本的重要性,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没有教师,还是可能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自学的。然而,反过来,如果没有了学生,教师就要失业了,不成其为教师了。就此观之,学生与教师的依存关系是不可逆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回想以前的教学,总是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可是我发现有很多时候,我并没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学生还太小,不敢放手,惟恐出现疏漏,惟恐对不住自己那份教的职责。每一堂课总要事无巨细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一遍强化巩固,而学生相应地也就只能一项一项地听,一字2020一字2020的记,一条一条地背。

    为了打破自己的这种常规教育,我根据生本教育上的案例和理论在自己的班上上了一堂前置性学习研究,生本教育说前置性学习研究不等于预习,只是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即将新学的内容进行感受与预学。所以我按照生本教育上的方法进行课时内容小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游玩中出现的信息。

    2、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尝试解答。

    3、说一说运算顺序。

    4、我的发现和我的疑问。

    面对这些新的知识时,学生对学习是非常热情的,看到学生大声的争辩时,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同时我也反思自己的教学,其实不是学生不会说,只是我给的空间不够,更多的时候我还是秉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挥。

    所以在学完生本教育后,让我真正明白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就要根据不同个体特性以及群体的共性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模式,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在教学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质,也促进学生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充分体现自我能力(张扬天性)的成就感,同时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释放、学会欣赏、学会审美、学会欢乐、学会尝试、学会成功。

    生本
  • 8、 读书心得|《旅行即生活》读后感800字

    读书心得|《旅行即生活》读后感800字:

    如果你喜欢旅行,也总是对生活充满着自己的感悟,那么韩璟的《旅行即生活》这本书推荐给你。

    因为看到开篇的关于“钱”和“闲”这一讨论而感兴趣拿起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读着,直到这个周日才抽出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将它阅读完毕。

    读完之后,感觉作者是一个用心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并会安排生活的人。对待旅行和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对待旅行,我们总是陷于“钱”和“闲”的困惑地域。

    关于“钱”,我们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每月节省一点,积累几个月就会有一笔可观的积蓄。

    关于“闲”,没有多少假期的我们可以勇敢的对上司提及一下想要调休的愿望,相信只要你平时努力,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领导还是会理解的。毕竟领导们也曾经或者正值年轻时。

    其实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只要走出去总会有所收获。关于旅行的地点,也不一定要以热门景点为目标,只要我们真正热爱旅行这件事,读书笔记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多留意一些旅行公众号,论坛,纪录片,杂志等等,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目的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待旅行我们是口头上的喜欢,还是真正的从心里的热爱。

    我觉得旅行和旅游最大的区别在于,旅游时我们更多的只是走走看看,而旅行时我们则是边走走看看,边体会思考。很喜欢作者说的一句话:“旅行是探索未知,消除无知的最好方式,我们愿意多迈出一步,去了解,去体谅,换一种视角去看待世界,或许这就叫做宽容”。

    随遇而安也是旅行交给我们的处世方式。不管我们在出发前做过多少攻略,准备的有多充分,在旅途中总会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待这些事件的方式正体现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旅行带给了你一些遗憾的同时也定会带给你一些惊喜。谁说异域他乡迎面走来的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不是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危难焦虑时刻旅客的一句提醒安慰也定比得上炎炎夏日里的一阵凉风。

    所以,多出去走走,去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随缘惜缘莫攀缘。

    最后分享一段毕淑敏的话语: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和田野吧!作者:小雪

  • 9、 《生本教育》读后感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什麽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一、能让每个孩子都“玩”起来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於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二、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7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成人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像。

    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后再学。”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三、能让每个学生“说”出来

    生本教育理论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在口算方面,例如:算18+7,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的:19、20、21、22、23、24、25答案是25。生2:18+7=10+15=25。生3:18+7=18+2+5=25。生4:18+7=18+4+3=22+3=25等等多种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

  • 10、 三生教育读后感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生命诚可贵,母亲的十月怀胎才孕育出一个新生命.我们都希望随便每一张脸绽放笑容,希望每一个小小的身躯都健健康康,希望每一颗幼稚的心灵纯净善良,.生命有时表现得很脆弱,而有时却表现得很坚强,百折不饶。 汶川大地震,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可贵的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显得如此束手无策,但在其中,又有多少人牺牲自我,保全他人,感人的事迹使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2-01-12

  • 2019-10-19

  • 2019-10-11

  • 2021-08-1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3

  • 2019-10-19

  • 2023-02-13

  • 2023-03-1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2-12-18

  • 2023-01-04

  • 2019-10-23

  • 2023-04-20

  • 2023-02-12

  • 2019-10-09

  • 2023-04-20

  • 2023-04-25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3-04-20

  • 2019-10-29

  • 2021-12-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09-20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
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2024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教您怎么写教育即生活读后感3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