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 > 地图 >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2024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范文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相关栏目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热门栏目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推荐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

(共 2374 篇)

  • 1、 《低碳生活》读后感2024范文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低碳生活》,里面主要写的是一些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导致自然界对我们报复的惩罚。另外,为了补偿我们的对大自然所造成的伤害,书里面还教我们人类该如何补偿的具体方法。下面让我来分享一下我在书中读到的东西吧! 首先让我讲讲人类是如何破坏大自然吧!人们为了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更加发达,他们想尽设法过度开发资源,例如过度开垦和使用土地,乱砍伐树木,用来放牧,用来耕种,用来修建楼房等等,最终导致的恶果是森林植被的消失,大量泥土的流失,土地开始出现沙漠化的迹象以及发生水灾旱灾等等。根据新闻报道,我国的黄河以前是清澈见底的,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为什么现在会成为名正言顺的黄河呢,是因为它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由于人们乱砍乱伐,现今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 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花费使用量。这听起来真的很可怕,我们怎么能够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呢?眼看着母亲河这样一步步走向枯竭的边缘,我真的感到很痛心。 接下来,让我来讲讲如何补偿大自然的方法吧!书中提倡我们体验低碳生活,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注意节电、节气等等,虽然这都我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但这却我们步入低碳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步。此外,种树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种树可以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为我们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请大家事不宜迟了,赶快加入低碳生活家族的一员吧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只要你对大自然好,大自然也会对你好。走低碳生活之路,是你我最明智的选择。
  • 2、 平淡生活 读后感(3)篇

    樊胜美式的人物形象经久不衰。早于樊胜美,也有更典型的外乡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生活穷困,更可怕的是人格的不健全,书中一系列配角都有着丑恶的嘴脸。幸而女主是一个三观正的善良姑娘。优优的命运是特别的,因为并不像所有人像她一样,屋漏偏逢连夜雨,遇到如此种种接连的打击。比如说如果他有父母的话,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或者她的姐姐很和姐夫很靠谱,生意正常的话,或者他家里还有那个家的话,她还是有些心理安慰的。命运,要把最美的东西破碎给你看,让人体会到那种悲壮感。很惭愧,自己在北京上大学期间,虽然离北医三院那么近,在那里的呷哺比格吃了那么多次饭,从来没有想过去探究那些每天在医院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的心理。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应该是比较早的,因为这种生活形态感觉有些远,很微妙的感觉。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当时觉得很平常,生活就应该是那样子的,在光鲜的大楼里面有各种福利的设施,比如每个地方都很干净,好像是一个文明的人。但是回到住的地方,有时很憋屈,也没有做饭的地方,每顿饭都在点外卖,加班到很晚却舍不得打车的钱。住的地方,周围像贫民窟一样,都是打工的人。即使工资很高,但是也有一种是心理上的压迫感,谁都觉得自己是不应该住在那里的,但是如果想拼搏奋斗不都是要吃这种苦吗?不管是高效率的或者低效率的奋斗,都是要走一些弯路的。打三颗星,是因为这虽然是一部吸引人的作品,但是与海岩以往作品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海岩在悬疑的设置上,信手拈来,很熟练,但是一环扣一环,过于波动。但是这是一部合格的作品,因为从讲好故事的角度来看,海岩的叙述风格、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无可挑剔。

    明知海岩的小说是个伤感煽情的大坑,但还是不知不觉地掉进去了!n与《深牢大狱》等不同,本小说开篇平凡,就像书名一样,平淡,但慢慢读着读着,发现被不知不觉地吸引进去了,欲罢不能。海岩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似在倾听一位中年可靠的大哥讲故事,朴素诚挚,让人信服,而后被牵着鼻子走过一波又一波的曲折,忍不住想:大哥,这是真的吗?n毋庸置疑,海岩对人性的观察和刻画是深刻逼真的,残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在这些百转千回的扭曲人性中,也同样有着坚韧不屈的光辉人格,而这些光辉的人格才是人类不灭的明灯。当然,海岩还很善于讲故事。《平淡生活》中的故事说是惊心动魄、脑洞大开、匪夷所思都不为过,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百转千回,直到作者最后让每个主角都消失了才曲

  • 3、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500字:

    一张张图片,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美满的家庭,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健全的身体,也不是所有人的有着吃穿不愁的家庭。或许,我们的起跑线都有所不同,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为生活做出努力。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被迫去谋生,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或者这个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而去从事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幸福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因为每个人想要的不同,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可是即使生活是这样,我们仍要继续,仍要负重前行,至少你在努力,你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中说,你要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是,一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回顾2018,日子过的如此平凡,喜怒哀乐无数次,在即将翻篇的这一刻,看了这样的文章,感伤过后内心是平静的,人生百态,能够为这些小人物不平凡的经历所动容的人们依然是善良的,向往美好生活的,2019年,依然会有无数这样的人物存在,年复一年,日子总会过起来的,时代也在进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悲愤,更不要仇恨。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欠你什么。

    最后,新的一年,愿你们面对生活依然慨当以慷,微笑面对!作者:刘凡

    读镜头下的2018:《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400字:

    人生是一次旅行,在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我们前进的脚步始终不能停下,因为时间不允许我们在任何地方停留,我们只有在前进中学会选择,学会欣赏,学会感悟人生。舍弃不必要的执着和妄想,获得自在轻松的人生,放下复杂,过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读后感

    ·

    生活是减法不是加法,减去烦恼和忧患,减去累赘和负担,保持一种零的状态,超越得失,超越苦乐,享受幸福的人生。人生处处会有磨难,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努力给自己一个最美好的心情,平衡住自己的气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急于成功之事,就算摔了再大的跤,也一样能成为明天的更好。人生万千,世事无常。时间就是答案,它证明了一切,也忘记了一切。即便无人喝彩,也要守住自己的人生。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每一次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作者:郭亚龙

  • 4、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读完《生活即教育》这本书,感受颇多。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的确,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今天,我认真地读了他的文章《生活即教育》感触非常大,印象很深刻,不禁提笔写起了感想。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融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为一体,同自然、社会、环境、地理、伦理道德等方面结合,强化学科课程中所缺乏的人口教育、环境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等领域,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世界、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譬如开展人人讲卫生的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到大街上扫地、发倡议书等宣传活动;开展帮爸爸戒烟等活动。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2024在晓庄有个

  • 5、 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

    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一)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述出了生命的追问。

    在我所读过的诗篇中,《生活是多么广阔》这篇小诗给了我答复。诗中第一句是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这句话的出现让人有些迷茫,不知所谓。下面的诗句为这句诗做了注解,讲述了生活的缤纷多彩,列举了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事: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

    读了这首诗,我感到了生活的多彩,感到了与悲世者眼中苍白无趣的世界的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在我的眼中,生活平淡似水,品不出一点鲜味儿,现在,我又明白,在似水的生活中略加一点生活的调味剂,又将是多么有滋有味,生命又会多么缤纷多彩。一位名人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天际滑过的一颗流星,短暂而又美丽。但如何才能让短暂的生命活得精彩,活出缤纷?如今,多少人为了生活而疲惫,为了生活而操劳,他们活得太累了,他们为了生存,为了金钱,为了势利才活着,他们丝毫不明白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本质在于活出精彩,活出缤纷,活出价值,让短暂的生命熠熠生辉。让我们睁大那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生活中任何一处可以感受美,创造美的角落,不要为了生活而疲惫,要懂得享受生活,这是你应有的权利。在享受的同时,再温暖他人的心房。雷锋就是如此,他懂得从平淡的生活中提炼精彩,懂得从乐于助人中获得幸福。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人物。生命是惊叹号,是省略号,唯独不是句号!学着享受生活,渐渐地,你就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缤纷多彩,世界美如斯!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让我们珍惜生命,活出精彩,编织自己的华丽人生吧!

    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二)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同学们应该知道这篇文章吧!它就是出自着名作家何其芳的笔下,这篇乐观向上的文章,读起来感觉十分精彩。

    是呀,生活是多么广阔,是多么的有趣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好比我认为我自己的生活是十分开心的。

    但,有些人的生活,整天听从别人的,完全没有自我空间。那么,他是不幸的!

    因为,每一个人原本都有着开心、快乐的生活。 但是你并没有好好的把握,你就会是不幸的!

    曾经,有个人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是为了打开生活,打开生活,生活的空间一下子宽广起来。心灵也会因此而宽广起来。这句话是出自一位农夫的口中,虽然他并

    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这句话说的的确没

  • 6、 生活琐事读后感
    篇一:生活琐事读后感 闲来无事,看了契科夫的作品近,以前特喜欢《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觉得他写的东西浅显易懂又生动。不像其他大师的作品,怎么看都看不懂。我怀疑过我的领悟力,所以喜欢看契科夫的作品。 《生活琐事》里的男主尼古拉伊里奇别俩叶夫与阿辽夏的母亲同一居,也就是所谓的继父。刚开始他还是很喜欢阿辽夏,阿辽夏也愿意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他。可并不是所有的秘密都能说得,有些秘密一旦说出后,即使听得的人发誓保证,可最终还是不能恪守承诺。当阿辽夏告诉他,阿辽夏的亲身父亲偷偷带着他们出去吃饭,并对他们说“你们这群苦命的孩子”。他非常生气,所谓的绅士风度也随之而去,他立马翻脸将一切事情告诉了阿辽夏的母亲,只剩下阿辽夏不解的疑问,“不是答应不说的吗?” 是啊,当一切跟自己无关时,人们往往表现得很大度,甚至可以成为英国的绅士。可一涉及自己的利益时,什么绅士风度,什么修养,全都抛在脑后。因此,在小孩子的眼里,大人往往是不讲信用的。在大人眼里,他们自己是虚伪的。因为,他们每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必须做到完美的话,有些东西就不得不伪装起来。在老板面前,永远的唯唯诺诺;在父母面前,永远乖一巧懂事,承担一切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而在孩子面前,他们才能显示自己的伟大、自己的威严,所受的委屈都可以发泄在孩子身上。他见不得一点瑕疵,即使孩子把家具擦的光亮照人,及时把地板拖得一尘不染,他还是会鸡蛋里挑骨头,好发泄自己的愤怒。孩子,永远都只能承受,因为大人是善变的,明明说好,搞好卫生就有奖励,谁知等来的是一顿咒骂。 我就讨厌,特不喜欢这样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大人! 篇二: 刚来“望城金海”的一个星期的时候,经过了军训的考验,迎来了初一的学习。 烈日当头,正当我还在郁闷着:“这么热的天,根本无心学习,还要上课,真是一种煎熬埃” 下节课就是体育课了,本来是应该满怀快乐的心情去的,看着这火红的太一陽一,心里多少有些不满。我们大家排着整齐的路队来到了一操一场,看到了何老师.何老师也是大汗淋一漓,那灰色的衬衫后已经被大片的汗水浸一湿。看来何老师已经上了许久的课了吧! 赶来这所学校,首先就必须学会这里的体一操一,因为有体一操一比赛,但我们有又点不会,所以就要手把手地教我们.这节课学预备节和第一节,为了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我们大家都是很认真的对待. 45分钟过
  • 7、 生活教育读后感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在实施陶行知思想的时候,重要的是与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以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我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来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目的

    毛泽东同志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陆一定曾将陶行知为人民解放、为民族解放、为生活解放的生活教育思想称为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的论十分明确,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目的论的明证。也同时是川大附小的“平民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为人民、为民族,这其实也不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中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民族的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生、每个教育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亦即柳斌副主任所说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搞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个普及教育”,“要淡化选拔意识”,“要做一个园丁,培育好每一朵花。”那种只把眼睛盯在尖子生、录取率、得奖数......的做法和思想,既与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也与陶行知教育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

  • 8、 《低碳生活》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低碳生活》,里面主要写的是一些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导致自然界对我们报复的惩罚。另外,为了补偿我们的对大自然所造成的伤害,书里面还教我们人类该如何补偿的具体方法。下面让我来分享一下我在书中读到的东西吧!

    首先让我讲讲人类是如何破坏大自然吧!人们为了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更加发达,他们想尽设法过度开发资源,例如过度开垦和使用土地,乱砍伐树木,用来放牧,用来耕种,用来修建楼房等等,最终导致的恶果是森林植被的消失,大量泥土的流失,土地开始出现沙漠化的迹象以及发生水灾旱灾等等。根据新闻报道,我国的黄河以前是清澈见底的,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为什么现在会成为名正言顺的“黄河”呢,是因为它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由于人们乱砍乱伐,现今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

    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花费使用量。这听起来真的很可怕,我们怎么能够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呢?眼看着母亲河这样一步步走向枯竭的边缘,我真的感到很痛心。

    接下来,让我来讲讲如何补偿大自然的方法吧!书中提倡我们体验低碳生活,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注意节电、节气等等,虽然这都我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但这却我们步入低碳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步。此外,种树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种树可以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为我们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请大家事不宜迟了,赶快加入低碳生活家族的一员吧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只要你对大自然好,大自然也会对你好。”走低碳生活之路,是你我最明智的选择。

  • 9、 #171;鹅卵石#187;读后感——快乐生活

    我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故事很令我感动。

    这本书讲述了陈大同被父母送进了“忘忧农场”——一个能帮人解除忧伤的村庄。这里曾淹死过一名优秀的学生——朱树凯,陈大同一心要查出树凯的死因,也要查出树凯死时手里拿的鹅卵石。接着,一位男生和两名女生也陆续来到这里,他们也是为树凯而来。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定要快快乐乐地生活,不要悲伤。要除掉心中的“野草”,使自己更快乐。读到后面我觉得谜底不重要,最关注的是哥哥对妹妹的爱。一颗鹅卵石就传递了这种深深的爱,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我和哥哥之间也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不应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赌气。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树凯生前给他妹妹的那段话“今天下午,我在河边的竹棚里,给你画了一百个鹅卵石,每个都画了红心,画到天黑才画完。以后,每次有快乐的事情,你就把一个鹅卵石放进鱼缸。一个鹅卵石是一份快乐。放满一百个鹅卵石,你就快乐一百分,不再是忧郁的小女孩。”我读出了哥哥对妹妹的爱,他们间浓浓的亲情。

    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我要像大同一样诚实;像鑫磊一样爱干净;更要像树凯一样关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 10、 优秀读后感:读生活·品生活

    我所追求的生活,绝不是行尸走肉一般苟活于世间,那不叫活着,这只是没死,在我看来,人生如茶,苦一阵子,却绝不会苦一辈子,我要学会寻找,学会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题记

    少年我愿当一朵向日葵

    向日葵,我愿在年少时当一朵向日葵。颜色里洋溢着阳光的味道,我的笑脸,永远朝着太阳,因为我知道,那是光明的方向,那里很温暖。

    小轩,送给你。他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递过来一张有点皱巴巴的纸张。这是什么?我望望他问道。给你的生日礼物,快快看看吧。他有点又迫不及待而又小声地嘟囔着。我有点诧异,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啊,但还是很惊喜地慢慢打开它,生怕把它弄撕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的手,看着我慢慢打开。啊!好漂亮的向日葵啊,是你自己画的吧!我高兴地跳着拍手。他的脸有些微红,是的,晨晨是个极容易害羞的男孩子,但他画的图画的确很漂亮。

    后来,当我想起为什么晨晨要提前送我生日礼物时,他已经随着他的母亲搬走了,我没有去送他,也许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与朋友的离别便是这世间最心痛最伤心的事。听别人说,他的父母离了婚,他和母亲一起生活,搬到这寂静的乡下,他们说,晨晨真可怜,这么小就没有得到父亲的爱。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晨晨是个很温暖的孩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放学后一起去田野间捉蜻蜓,一起在山坡上为飞过的一架飞机欢呼,一起站在山坡上吹风,谈自己来世愿做什么的情景,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晨晨说,来世他愿当一朵向日葵。

    他说,如果有来世,我愿当一朵向日葵,一朵倔强坚强勇敢的向日葵,永远朝着阳光微笑,开心了自己,温暖了别人。于是,我便将向日葵当成儿时的信仰,努力做一朵倔强坚强勇敢的向日葵。

    青年我愿做一株蒲公英

    蒲公英,我愿在年轻时做一株蒲公英。即使凄美苍凉,依然自由飞翔,即使凋谢了,秋风也能将飘落的花瓣带到天空,不留片痕,因为远方有一种东西叫幸福。

    这时的我,总是渴望自由,渴望追求自己的幸福,时不时还在自怨自艾,为何幸福总是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总是缠绕在自己心间。直至有次,一朋友用艳羡的目光对我说:你真幸福,每天都可以回家,不用住在学校,父母经常来接你。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幸福一直在我身边,只是我并未察觉。卞之琳如是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时的我总是习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殊不知一回头,却发现自己也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如今的你是否在悸恸地低唱我不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22-03-02

  • 2021-08-31

  • 2022-12-25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3-01-1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3-01-17

  • 2022-07-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3-0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6-03

  • 2023-03-15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09-20

  • 2023-01-10

  • 2021-09-17

  • 2021-08-11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
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2024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教您怎么写战马读后感联系生活,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