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黄花岗起义读后感 > 地图 > 黄花岗起义读后感,2024黄花岗起义读后感
黄花岗起义读后感

(共 9478 篇)

  • 1、 《黄花岗起义》读后感

    读《黄花岗起义》读后感

    我今天读《黄花岗起义》这篇文章。里面主要介绍了在黄花岗,由100多名敢死队员而形成的的起义,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我读完了想了又想,觉得我们现在实在是太幸福了,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该会比现在多收多少苦啊!如果没有这些英雄好汉们,拿来现在美好的生活?

    在这次战斗中,一只手已经残废的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筐****,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装了牺牲;黄兴在战斗中右手两个手指被打断了,任然坚持战斗

  • 2、 已成岗石——致成岗_读《红岩》有感300字

    看到面前的岗石,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模糊人影,他叫成岗,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和岗石基实很像很像的,不然,我也就不会想起他了。

    岗石是以天然大理石的碎料,也在可添加马赛壳、贝壳、玻璃等才料作为点缀,以有机树脂为胶结剂,经真空搅拌、高压震荡制成方料。

    成岗和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有一颗爱国之心,想为国做贡献,后来入了说,在党的教育下,他完善了自己,就如同添加了其他材料点缀一般。

    以自身的一腔满血和时间的洗涤做为胶结剂,把自己融入党,与党不分彼此。

    因叛徒背叛而入狱,没有过多的怨言,只是咬着牙靠一股对党的忠成精神抗过了敌人的刑法。在白公馆的那段时间,就是岗石成型的最后一步一真空搅拌,高压震荡!

    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惧危险,不惧牺性,毫不自私,毫不自利,把自己的一切心思都投入了党,把自己的时光贡献给了党!

    走近用抚摸了一下眼前的岗石,伸出食指在上面写下了他的名字一成岗,不需要名留重青专,唯愿天下太平!

  • 3、 瓦岗寨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瓦岗寨》这本书,里面讲的是瓦岗军一次次攻打隋炀城都胜利了,最后却被李世民率领的唐军打败了。

    隋炀帝做了皇帝以后,在洛阳建了都城,还建了大花园,大花园占了洛阳的一半。因为他想看江南美景,就坐船到了江南。但江南的老百姓不想他来,隋炀帝就决定攻打江南。江南的杨玄感和李密成立了起义军进行反抗。结果起义军输了,李密也被抓。

    不过,聪明的李密最后逃了出来,逃到了瓦岗山。瓦岗山在河南的北部。李密投奔了王伯当,他们决定再次进攻隋炀帝,并召集了很多兵马。然后瓦岗军和隋炀帝展开决作文战,取得了胜利。接着,他们带了一万士兵把敌人引入包围圈,杀了个血流成河。在二月里的一天,李密又率7000人攻打隋炀城,还把抢来的粮食送给老百姓,再次取得了胜利。

    这时的隋炀帝每天却只想着:吃喝玩乐。就在瓦岗军的将官准备杀死隋炀帝时,隋炀帝自己用皮带勒死了自己。瓦岗军以为他们终于赢了!没想到,唐军来了,李世民率军把瓦岗军打得大败,唐军获得了最后胜利!

    有时,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赢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像波斯和希腊打仗一样,最后却是希腊赢了!瓦岗军是因为太骄傲了,所以才会失败。

  • 4、 南昌起义读后感

    南昌起义读后感(一)

    通过看这次电影,我深刻体会到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义士的鲜血换来的,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并做好本职工作。在利益与金钱眼前、在困难、艰苦眼前,想一想为革命事业,在南昌起义总、在战争时期牺牲了的先烈们,想一想在和平年代里英年早逝仁人志士们,难道还有什么阻止不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吗?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

  • 5、 秋收起义读后感

    秋收起义读后感(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1924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失败告终。中共面临巨大危机,因此于1927年8月7日湖北汉口召开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领导秋收武装暴动,夺取长沙,为中共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影片《秋收起义》讲述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整个经过。

    从整

  • 6、 读《黄花鱼儿歌》有感

    读《黄花鱼儿歌》有感

    江从镐

    《湖南通志》、《湖南地方志》、《安福县志》均载有一首《黄花鱼儿歌》:“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知朝宋玉?”署名作者为“六朝·无名氏”。“无名氏”者,说明这首民歌从创作到流传过程中,经过许多无名氏的修改润色,是流传地域内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这首民歌流传在宋玉城一带,它的作者是临澧宋玉城一带的劳动人民。

    这首民歌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它不是一般的口头传说,而是形象地描绘。这首民歌虽然只有三十四个字,但却描绘了三幅鲜明的形象:一幅是春暖花开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的形象;一幅是金浪翻滚,雌雄鱼儿为了繁殖后代,相互追逐的景象;一幅暗含着宋玉逝世后,他的学生及临澧人民成群结队来到宋玉墓前朝拜宋玉的社会生活。在表达上用了顶真、衬托的手法。文章开头两句“朝宋王”,顶接具体的“朝宋王”的时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给人以结构严整的感觉。最后两句用“只道、谁知”转折不定的方式非常鲜明地凸显出民歌的主旨。在字句上,开头两个七字句,后面四个五字句,整齐划一而又有变化。一、二句用“江洋”韵,后四句用“鱼须”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可是却创作了这样富于文学色彩的诗歌;而且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他们年年朝拜宋玉墓,发现“玉”、“王”字难于分辨,从他们“只道朝宋王,谁知朝宋玉”的切身体会中怕后人误认为是“宋王墓”,集中众人的智慧,创作了这首民歌,告诉后人不是宋王,而是宋玉,充分体现了宋玉与临澧人民鱼水相谐的关系,水乳交融的情缘。

    这首《黄花鱼儿歌》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在学术上也有不可忽略的史学价值。不少学者从这首鱼儿歌得出宋玉的的确确墓葬浴溪河。但仍有人认为“此墓系出后人附会”,再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考古专家认定这个墓“根本不是墓,而是一个自然土堆”彻底予以否定,最后完全肯定了湖北宜城市的宋玉墓。(吴广平《宋玉研究》)针对这种情况,冀凡先生指出:“宋玉墓作为一个客观实体的存在,已历二千多年风云变幻,决不是任何人的三言两语否定得了的。”所以他几次呼吁:“专家之言,即否定不了历史,也改不了历史。”冀凡先生这个观点是有针对性的,的的确确在宋玉研究中有些专家,想“否定历史,改变历史

  • 7、 《秋收起义》读后感

    《秋收起义》读后感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秋收起义》读后感二

    很久之前就梦想着申请进入党并成为一个党员,却迟迟没有递交申请书,而今天观看秋收起义这部影片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念!

    《秋收起义》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27年9月党初建,由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旨在反对地主阶级压迫和xxx派统治的工农革命。

    诚然,党领导人在领导初期

  • 8、 娃娃们的起义读后感

    【篇一:娃娃们的起义读后感】

    在炎热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娃娃们的起义》,这本书的精彩片段时常让我流连忘返,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奇妙的故事王国吧!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青瓦大街的拐角处,有一家卖布娃娃的店,店的主人是马林先生,在店后面的仓库里,堆了上百个布娃娃。这是一个没有窗户的仓库,半个地下室里,上百个布娃娃整天就只能呆在黑暗里。布娃娃们被老鼠侵略过、发霉的空气让他们浑身上下都不好受,而且透不过气来。他们决定从这个地下室逃出去,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并且一个接一个的被好心的市民领走了。

    看完这本书,我被彻底的打动了。书中的布娃娃们非常的勇敢坚强,是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文中的娃娃们就是这样,我要好好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不管贫苦还是富有,美丽还是丑陋,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只有发挥每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完美。

    【篇二:娃娃们的起义读后感】

    一大群,足有上百个,他们是商店老板从来瞧不上眼,而遭淘汰的娃娃。

    布娃娃们出生不同的年代,最早被扔进这个暗无天日的仓库的那个大头在里面呆上七八个年头了。他被老鼠咬破了胳膊,左脚上的鞋也不知被老鼠拖到哪里去了。我的心一直很沉重,当我读到新来的小不点带领大家起义的时候,我的心才有了振撼。眼镜真有才,他写的起义歌我反复读了多遍,都快背下来了。

    真是人心齐如泰山,在聪明布点的提意和带领下,大家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终于得到了自由和阳光。在他们向潮水般涌出黑暗的大门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的叫起好来。

    有爱心的人们领起了每个布娃娃。我开始浮想联翩了,他们是去陪伴老人了?还是去医院陪伴病人了?还是去旅行了?他们过得好吗?

    被市长批评的人,以后一定不会再把娃娃们关进家里了吧。因为他两个儿子是不会同意的。

    布娃娃的勇敢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佩服,故事也提醒我要做了一个善良的人。

    【篇三:娃娃们的起义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书,名叫《娃娃们的起义》。故事讲述了一个开洋娃娃店的老板马林先生,是个十分挑剔的人,只要是他不满意的洋娃娃,他就会把它丢进发霉潮湿的黑屋子,永远见不了天日。后来,一个被称为小家伙的洋娃娃被丢进黑屋子后,带领黑屋子里的其他洋娃娃为了获得幸福生活而一同起义。

    这应该算是一个童话故事,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所有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洋娃娃也不例外,它们也应该获得自由,也应该

  • 9、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一)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

  • 10、 《武昌起义》读后感 (400字)

    甲午海战时,由于清政府腐败,中国战败只好投降于日本。清政府日益衰败,武装起不断发动,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起义为湖北省武昌市,是革命党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成功夺取武昌,于1911年10月11日日组建了军政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就这样中国的封建社会就被推翻了,民主社会就开始了。

    转眼间100多年过去了,从曾经的封建社会变成了民主社会,人民也就当家做主了,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祖国强盛,生活幸福,这充分的说明了中国的进步是多么快呀。曾经,100多年前一个法国人,曾经指着地球仪上那只雄鸡并对周围的人说:可千万不要让那只雄鸡醒过来,如果一旦醒过来他一定有超强的毅力与能量,让它继续沉睡吧!可现在的今天中国醒来了!

    啊!我爱您我的中国!

    北京朝阳区第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五年级:赵云琦

  • 2019-11-08

  • 2021-11-09

  • 2019-09-20

  • 2023-01-31

  • 2019-09-27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2

  • 2023-01-26

  • 2022-03-23

  • 2019-10-28

  • 2022-09-1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1-09-19

  • 2019-10-28

  • 2023-03-27

  • 2023-04-06

  • 2023-04-01

  • 2019-09-20

  • 2023-01-16

  • 2023-01-19

  • 2019-11-03

  • 2019-11-02

  • 2022-12-11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21-06-23

  • 2019-10-20

  • 2019-11-11

  • 2022-10-1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12-31

黄花岗起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黄花岗起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黄花岗起义读后感、2024黄花岗起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