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2024黄昏的故事读后感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推荐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

(共 7898 篇)

  • 1、 《黄昏的发明》读后感

    《黄昏的发明》读后感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一个刻碑人和一个少女错过的爱情,错过了一辈子的爱情。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我害怕的不是与你在一起后失去了什么,而是后悔没有与你在一起,错过了你。就那么一句话,就触及心底。

    这篇小说看完后,我对爱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丝丝和石通哥的爱情之所以会使一个悲剧,最主要的原因在石通哥的身上,他的自卑他的懦弱都伤透了丝丝的心,而丝丝因为爱情没有得到实现而被迫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石通哥也一生未娶。他们的第一次接吻是丝丝主动促成的,在丝丝要求石通提亲的时候,他退缩了,在丝丝被别人提亲了后,石通也没有任何的行动,在丝丝要求一起逃跑的时候,石通也没有答应。在看到这些的时候,真的恨不得骂醒石通那个迂腐的木头脑袋。

    最后丝丝还是嫁给了别人,被丈夫打骂,生活得很不如意。在那个时候他们没有丝毫的想要离开的想法,用丝丝的说法就是:“还能咋着办?离了婚跟你,你也没胆量要我,再说,娃子一堆了,如今让我走,我也硬不下心来了,凑合着过呗。”即便是他们已经不可能了他们的心里还是有着彼此,他们之间是有爱的,可是他们不够勇敢,错过了就过了,那就是一辈子的悲剧。人们总是在害怕着未知的东西,往往因为一些自己一些对未来的害怕而选择放弃现在拥有的一些东西,

    如果他们能再勇敢一点,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去丝丝家提婚,或者是在结婚前一起离开,那么他们还会这么遗憾么?最后丝丝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而石通在悔恨中为丝丝刻碑。石通做了他在这段爱情中也许是最勇敢的一件事,那就是为丝丝刻了一块碑,称丝丝为自己的妻。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丝丝已经死了,作为别人的妻。

    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人追问着,每个被问到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柏拉图说,两颗心灵很孤独,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爱情。丝丝和石通哥就是那两颗孤独的心灵,彼此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状态,可是爱情是需要勇敢的,石通没有勇敢地抓住丝丝一次次伸过来的手,所以他们就这样错过了。所以我说这是一个不完美的爱情故事。

  • 2、 黄昏海的故事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是由日本著名作家安房直子女士写的幻想小说,这本书里写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这两个故事了,一篇是《夫人的耳环》、另一篇是《小小的金针》。

    首先我来说说关于《夫人的耳环》吧!故事讲述了一位公馆夫人她有一对非常美丽的耳环,那对耳环是用粉红色的珍珠做的,夫人一直带着它,可是有一天她的一只耳环忽然不见了,夫人十分着急与伤心,让所有的人都去寻找,仆人们找了好久也没能找到,夫人急的都生病了。但是有个人无意中找到了它,那人本想马上将耳环还给夫人,可是那对耳环实在太美了,她忍不住想试带一下,当她带上耳环的时候,从耳环里传来了奇怪的声音,女孩随着耳环发出的声音一路飞奔着,转眼间她来到了大海边,而海边一头鲸正在等着她,鲸带着她到了一个岛上,这是一头有魔力的鲸,只要嫁给它,她就可以实现所有的梦想,因为她只带了一只耳环,所以只能来到岛上却再也不能离开了,最后女孩只能永远的被困在海中央,而拥有另一只耳环的公馆夫人所拥有的东西渐渐消失了,没有办法的公馆夫人只好回家种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另一个故事是《小小的金针》,讲述了一位老奶奶非常喜欢做针线活,每天都会坐在窗前缝补衣服和小东西。一天晚上老奶奶睡下了,可是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答应给孙女缝制一个布娃娃的,因为睡不着,所以就起来准备缝制,就在这时她看到放针线包的篮子里有微弱的灯光,老奶奶好奇的走了过去,她发现一只老鼠太太正在缝制衣服呢,老鼠太太看到老奶奶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惊慌而是热情的和老奶奶打起招呼来。原来它是住在老奶奶家里的老鼠一家,她们正打算出远门,准备缝制几身新衣服带走,老鼠太太边说边将针插到老奶奶的针垫上。老奶奶对老鼠太太说随时欢迎你来用针线,一连几天老鼠太太都会准时去缝制衣服。有一天老奶奶白天在缝衣服的时候发现针垫边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已经出发了,这根金针是送给您的礼物。老奶奶非常喜欢这根老鼠太太送的金针,一直细心的保管着。二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鼠太太又把金银拿回去了,老奶奶没有金针伤心极了,可是她知道老鼠太太一定是需要缝制新的衣服了,才拿回金针的,想到这里老奶奶也就没那么伤心了。读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要相互理解对方,多替他人着想才能使自己快乐噢!

  • 3、 《黄昏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过这段文字,心情久久地无法平静下来,眼前老是浮现出一个瘦弱病恹的老人,倚着栏杆,等待我的出现,脸上才会有一丝丝的欢愉,那是见到朋友的或是一天中能够说话人的仅有的快乐时刻吧。 谁能理解体会一个孤独的老人的感受,当我看到三毛写的《黄昏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人,叫做水肿的,每天病得不能出门,只能中途趴在家门口的栏杆旁,苦等着黄昏的时刻,我经过他家的门口,喂喂地叫着我,当我走过去,拉着我不放,而我又是那么的惊惧,内心又是何等的充满怜悯。我的心心灵一颤,有几人能读懂别人内心的孤独和难过,头一天黄昏的时候我见过,老远的看着他,没敢靠近,第二天早上听说半夜死了,第二天早上就搬出去葬了,好像这个人从来就没有来到世上一般,人真的是一个过客,好像从来就是等着死一样,在他的身后是一个高大的洋房,房子里剩下个和他一样的病得不成样子的儿子,当我第二天晚上路过那里的时候,他的儿子代替了父亲的位置,把半个身子探出栏杆外,喂喂的叫着我,我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吓得逃开了,看到这里,我禁不住大笑起来,是悲哀的笑,悲凉的笑,悲戚的笑,人生你可能有很多金钱,有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但是没有健康,没有朋友,只能孤独地等死,那么多东西,没有人一起分享,自己也无力享受,又有什么用呢,每天也许活得和在地狱中一样,想想内心就跟着难过得撕扯地痛。 有时候在沸腾的生活中,常常忘了我是谁,有时候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不知道谁是我,一份纠结的感情,一份易感的情怀,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奉献生活 珍惜此时,珍惜拥有。

  • 4、 血色黄昏读后感

    血色黄昏读后感(一)

    我看这本书,其实是在很多年以前,那时候我在上初中,看到我的一个同学家里有这么一本书,就借来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是魂牵梦绕,这本书超乎我想像的精彩。我用了一夜的时间看,并且一度痛哭流涕。其实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那个年纪,我的同龄人还在看金庸和琼瑶的时候,我就开始看这种所谓伤痕文学的作品。这种经历,让我的青春变得索然无味。

    这本书的名字2020就叫作《血色黄昏》,她的作者是老鬼,他是杨沫先生的儿子。后来去了美国,很多年以前我看到过一个报道,好像他在美国一个城市里面开垃圾车。报道作者的口气是一个感慨,因为一个有点名气的中国作家竟然只能在美国开垃圾车。但是,我想如果他看过这本书的话,他一定不这么想。这个叫作老鬼的作家,这个叫作马波的男人,这个杨沫的儿子。在他的青春岁月面对了那么多的痛苦,垃圾车又算得了什么?可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很难给这个作品定位,于是我只能说他是一个伤痕文学。但是他文学吗?难道我们就要把一代人的青春的损耗归于文学的范畴,然后再去细细品味吗?我想,不尽然。

    老鬼的这本书国内已经很少,我还是出国后发现了一个英文的版本。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又不足以了解它,于是我就下载了电子书。我不爱电子书,因为它没有书籍的一种外在形式,可是,我有时候又不得不依靠他,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悲哀。老鬼的这个新版本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说他人生第一次的性经历,这点让我很感兴趣。但是还有一些内容被删除了,其中就好像有他们当年在工棚里睡觉,啃羊骨头,然后手淫的情节,说实话,我深感失望。你不知道,我在 14 岁的时候对这些情节有多么感兴趣。

    老鬼的这本书讲的一个背景的中学生,为了响应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的号召,毅然的和几个伙伴去内蒙插队的故事。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故事,这是作者真正的生活经历。那种血色的黄昏,略带残酷的青春,有时候让我们不寒而栗。他被批斗,就是因为说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话;他写血书,就是因为要得到一支枪,想和敌人拼命;他们去救火,然后为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荒山, 69 个青年人被活活烧死。他们的死亡毫无意义,所以他们注定会被遗忘。这个世界的历史,注定是英雄史,小人物哪怕去死,也毫无声息。然后他想过逃亡,想过坦白,想过背叛,想过爱情。最后,他只能看着他心爱的姑娘远去,然后拿起一把她吐出的瓜子皮塞到自己嘴里。这是我见过的最独特的生活和最不堪的爱情。

  • 5、 《黄昏里的男孩》读后感
    每一次开始读一本书籍的时候我都会先看看作者的百度词条,了解一下作者的个性和写文章的风格。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余华,这个作家的作品我第一拜读是《活着》,书籍也看了,电影也看了。张艺谋的才华是当之无愧的,但是没有余华这么好的小说估计也发挥不出来吧,言归正传《黄昏里的男孩》这本书是我在微信读书里看到的,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在拜读,余华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现状和人性的丑恶。在这本书里是由12篇短篇小说组成的。这12篇小说,互不关联,但风格比较一致。 余华自己的介绍是“这是我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充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 所以,按照余华在此本合集里的理念,他是想用自己的记忆,去描述最贴近生活的现实。只是,这种现实经过余华的描写,并没有让我觉得安心,我反而感觉到了一种荒诞。对于真实的怀疑。因此,我感觉余华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生活不真实,所以,余华曾说“真实存在的只能是他的精神。”而当意识到小说的现实和生活的现实的不同以后,余华开始用自己的手法,通过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语言和结构,去具体的表达出来。董卿在朗读者说:他的文字冷静透着力度,就像一把泛着银光的手术刀。 我觉得这是最合适不过的形容,像医生的手术刀,剖开人心,红的黑的,鲜血淋漓,尽显眼前。像法医的手术刀,剖开真相,是非对错,美丑善恶,拷问人性。余华的书注重细节,很多人物之间,一举一动的细节,从细节突显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心情,和当时的环境。我喜欢这种有细节的书,像是看一场无声电影,精彩,又耐人寻味。 《黄昏里的男孩》是余华转型之后的短篇小说集。写完《活着》之后,余华对世界、人生、生命和
  • 6、 茅盾黄昏读后感

    【篇一:《黄昏》读后感】

    我曾经读过不少描写黄昏的诗文,度过毛对笔下气势雄厚的黄昏,也读过何其芳笔下的那寂寞惆怅的黄昏,还读过诗人勃洛克那缠绵悱恻的黄昏,而季羡林老先生笔下的黄昏却是一种别样的感觉。今天我就为大家推荐这梦一般的《黄昏》。

    《黄昏》是一篇意象清新奇雨、思绪轻倩澄清的美文。季羡林既是名扬四海的学者,又是文笔优美、风格隽永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家兼备东方哲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哲人的睿智。对人生百态处处表现出广大悲伤,这是我崇敬他最大的原因。黄昏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而季老先生却把他描写得美轮美奂,用诗化的优美以至于华丽的文笔,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黄昏画卷。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是黑暗的序幕,漫漫黑夜的起点,但是在季老先生的笔下,黄昏却是神秘的是平凡无奇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黄昏天天与人们打着交道;然而,它却是十分美丽迷人的: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每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真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不足,只能赞叹。一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可叹人们为何不能发现他的美呢?我们不就正好是将美丽的黄昏关在门外的那些人吗?黄昏天天与自己擦肩而过,却无法发现它的美丽之所在。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阅读,是因为整篇文章弥漫着淡淡的惆怅和忧愁,作者反复咏唱黄昏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的主题,强调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这一意象,采用的手法,往还回旋变文章变得层层深入,逐步揭示出富有深意的主题。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借用这句话来形容季老先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也是他散文动人心灵的原因之所在。季老先生这种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比喻渲染了黄昏的美,这样几大亮点整式我要向你推荐的理由。《黄昏》中黄昏的灵性与美会使你沉醉于其中,是你真正意识到大自然中那神奇之美。

    【篇二:《黄昏》读后感】

    黄昏是美丽的,但是,它美丽的时间也是短暂的,只一会儿,就无声无息的急匆匆的溜去了在文中,作者描写的黄昏则更是美妙: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

  • 7、 《黄昏》读后感
    《黄昏 》读后感 六年级一班 李云飞 “黄昏是美丽的,但是,它美丽的时间也是短暂的,只一会儿,就无声无息的急匆匆的溜去了·····”在文中,作者描写的黄昏则更是美妙: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 黄昏仍是要走的,再走到哪里去呢?不,应该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随着作者对黄昏的理解,他提出黄昏是从北极来的,但它又去了哪里呢?从北方来的,就应该去南方了,南方的非洲,非洲有耸峭的峻岭,当然,也会有大森林,作者靠自己的想象,又联想到森林里有老虎,渐渐地,又是黄昏了,夜幕也降临了,老虎的眼睛在此时此刻更像两盏灯了。 明天,明天,有着数不尽的明天,黄昏,黄昏,也有数不清的黄昏,要知道,我们要小心,因为作者说过。所谓的人们,不是一切的人们,也绝不会是一切人们的,如果有今天的黄昏,就会有明天的太阳,黄昏是那么的神秘而又美妙。 黄昏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一生过去了,比黄昏过去了还要难过,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 8、 《麦山的黄昏》读后感

    人生中的那个人,我们必须相识。

    它叫困惑。

    有一天,我们变得沉默了。因为,那个叫困惑的陌生人,就站在我们面前。

    它让我们猜疑,它让我们费解,它让我们无所适从。

    面对它,我们收敛了往日的笑容,还有无所顾忌的惊声尖叫。

    又有一天,当我们坦然地从它身边走过时,我们可能已经长大

    我们会跟比我们小一些的朋友说:我想让你们认识一个人,它的名字叫困惑。

    一段寄语,一段打开我心灵窗户的文字,一段让人受益匪浅的话。人生中,总会有许多困惑,每个人的做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选择去解决,有的选择逃避困惑让我们猜疑,让我们费解,让我们烦恼,常新港的寄语无非就是告诉我们,只要解决了眼前的困惑,人就会长大,人是在无数的困惑之中长大的,只要能解决困惑,总能懂得许多。

    我也面对过许多困惑,但我总是没有耐心去解决它,只是绕过它,让它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永远留在我前进的道路上,现在,读了常新港给我们的寄语,我明白了,遇到困惑,要去解决它,人生的道路不一定是平坦的,我们要度过许多难关,其中也有很多令我们费解的问题,也就是困惑,我们要去解决它,让我们前进的道路豁然开朗。

    《麦山的黄昏》中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遇到过困难,也有产生过困惑,有的离开了好友,有的被人误解,有的被人辱骂他们从未退缩过,尽管这些故事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我由衷的佩服里面的主人公,因为他们打败了许多挫折;尽管这些人物都有可能是虚拟的,但我由衷的感谢他们,因为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

    常新港的书虽然有非常多,我拥有的只是其中的八本,但我读完三本后,我对常新港同样非常感谢,他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其它书中学不到的,他写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多的光怪陆离,并不跌宕起伏,但写的读起来很真实,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般。

    我感谢《麦山的黄昏》,它让我对困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9、 黄昏的沙堡读后感

    黄昏的沙堡读后感(一)

    读了林清玄的散文《黄昏的沙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与人之间的城堡,总要被海浪冲平,而孩子们握手言和的欢笑,却和海浪一样,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人们要留下点什么呢,留下的是你争我夺的吗?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自私自利的人最终确如黄昏的沙堡,冲淡在时光的海浪中,不留任何痕迹。

    黄昏的沙堡容易坍塌,很快眠灭在时光之中,岁月不留痕迹。而生活中的城堡又何偿不是如此呢,黄昏的沙堡告诉我们,留下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繁荣假象。最终留下的,是和平与关爱、真情与真意。人们记住的只是海浪沙滩,这些不朽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做海浪,一声声的倾诉,一声声的潮声,从而没有哪一天停歇,给人们送去安宁与梦想。平白世间的纷争。以诚相待,用心爱人,才能永远恒,不被时光所隐没,不被海浪冲刷得无影无踪。

    广厦万间、夜眠八尺,黄金万两、日食三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们的眼光要长远,为了一点琐事而斤斤计较,弄得鸡犬不宁,侧目而视、怒目而视,生活显得那样的沉重。我们要用心的海浪去冲淡人世间隔膜的城堡,用时间去抚平忧伤。正如林清玄所说: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

  • 10、 黄昏菩提读后感

    黄昏菩提读后感(一)

    我喜欢黄昏的时候在红砖道上散步,因为不管什么天气,黄昏的光总让人感觉特别的安静,能较深刻省思自已与城市共同的心灵。但那种安静只是心情的,只要心情一离开或者木棉或者杜鹃或者菩提树,一回头,人声车声哗然醒来,那时候就能感受到城市某些令人忧心的品质。

    这种品质使我们在吵闹的车流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在奔逐的人群与闪亮的霓红灯里,我们更深地体会了孤独;在美丽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看清了这个大城市冷漠的质地。

    现代人更需要诚恳的、关心的沟通,有情的、安定的讯息。生活在这样的都市里,我们都是菩提树,拥有的土地虽少,勉力抬头仍可看见广大的天空;一棵树需要什么呢?;园艺专家在电视上说:阳光、空气、和水而已。还有一点点关心。

    活在都市的人也一样吧!除了食物和工作,只要渴求着明澈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不被污染的水,以及一点点有良知的关心。

    我们是像那样沉默的榕树一样渺小,最需要的是自在地活着,走路时不必担心亡命的来车,呼吸时能品味到空气的香甜,搭公车时不失去人的尊严,在深夜的黑巷中散步也能和陌生人微笑招呼,时常听到这个社会的良知正在觉醒,也就够了。我们对都市风格、人民品质的忧心是不是过度了呢?

    都市的树也是树,都市的人仍然是人。

    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

    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

    黄昏时,那一轮金橙色的夕阳离我们极远极远,但我们一发出智慧的声音,他就会安静地挂在树梢上,俯身来听,然后我感觉,夕阳只是个纯真的孩子,他永远不受城市的染着,他的清明需要一些赞美。

    每天我走完黄昏的散步,将归家的时候,我就怀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阳的头发,说一声赞美与感激的话。

    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

    感恩这都市的污染,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

    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

    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听完感恩与赞美,夕阳就点点头,躲到群山之背面,只留下满天羞红的双颊。

    黄昏菩提读后感(二)

    菩提是佛祖何时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记,即使冥冥中也没有一点回忆,我想这对佛祖是一种亵渎、大不敬。为了赎罪,我常常想佛的智慧,菩提树下的冥思苦想以及慈悲为怀的宽容之心。于是菩提也就成为我心中的圣洁之物。

    最早接触菩提

  • 2019-10-29

  • 2023-06-27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11

  • 2023-06-05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2-01

  • 2023-04-25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1-09-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1-09-28

  • 2019-09-21

  • 2023-06-01

  • 2023-06-01

  • 2019-11-04

  • 2023-06-28

  • 2019-11-03

  • 2022-05-30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09-20

黄昏的故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黄昏的故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黄昏的故事读后感、2024黄昏的故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