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南昌起义观后感 > 地图 > 南昌起义观后感,2024南昌起义观后感
南昌起义观后感

(共 3808 篇)

  • 1、 南昌起义观后感集锦(5篇)

    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昌起义观后感 ”,好电影给人好心情,也给人好收获,此时用文字表示自己的心情,写一篇观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记录好眼睛看见的事,说出内心的感受,就是观后感,写观后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魅力。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

    南昌起义观后感(篇1)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电影《南昌起义》,给我的触动很大。

    它主要讲述了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两万多北伐军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的率领下,在南昌举行起义的故事。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肆意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十分残忍。

    为了拯救中国革命,1927年8月1日,随着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中国历史由此改写。

    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它成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我觉得它有两层意义:第一是保存了最重要的革命骨干力量,使得后来这支骨干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第二则是它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鼓励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创建伟大的革命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南昌起义改写了中国革命历史,使中国革命从此慢慢走向了成功,它告诉世人: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未来。这是血的教训,这条教训使得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8月1日是建军节。

    南昌起义观后感(篇2)

    文/黄子辰

    读完《南昌起义点燃人民军队的光荣岁月》这篇文章,我才明白,每年的8月1日建军节是为了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动,是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

    记得前一段时间,老师曾带我们去南昌研学。没想到繁华的南昌,曾经经过那么多的磨难。那时我们去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只见一只大手紧紧握着一只枪,枪口指着一个蔚蓝的天空。因为有很多同学在那里,所以我光顾着玩儿了,现在真后悔没有多看一下。

    那些红军们,那些伟大的红军们,用火与血的语言,宣告了我们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他们用火和血,冲洗了那些强暴的心。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幸运,可我们却不懂得珍惜。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精神,不怕吃苦,坚持到底。想想,如果没有红军的坚决反抗,哪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南昌起义观后感(篇3)

    文/张欣怡(大)

    1927年春

  • 2、 南昌起义观后感1000字精选10篇

    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时,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获得更多感悟,陶冶情操的同时让我们产生自己的感悟,观后感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影视作品的立意和主题。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作品观后感记录下呢?以下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南昌起义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昌起义观后感 篇1

    故事发生在1927年6月那个风云突变的夏天。第二次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大败军阀张作霖。这时,汪精卫又突然下令北伐军撤回武汉,蒋介石又想趁机拉贺龙入伍,但遭到拒绝。后来由蒋介石与汪精卫引领的反革命一步步威胁着共产党,而陈独秀却置之不理,反对武装工农队革命。而就在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就这样,第一次大革命以失败告终。

    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黯然,中国共产党难道就要因失败而放弃吗?不!在这千难万险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更加毅然的决心面对。

    于是在1937年8月1日这个红色的日子,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革命党员发动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抗反革命军统治的第一枪。就是这一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崛起的开始,是摆脱国民党反革命势力阶下囚的开始,也是建立军队的开始。

    战争的硝烟逐渐消散,胜利的光辉中,托出共产党人鲜明的英姿。这场激烈的战争以成功谢幕,成为中国伟大历史的篇章。可成功的背后,是多少共产党人的鲜血凝聚而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每时每刻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信心。他们心中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强国梦、民主梦。为了实现它,共产党人日夜埋头苦干,鞠躬尽瘁,他们眼中,祖国利益似泰山,个人利益如鸿毛。

    影片中,一句话我们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不断地在我耳边萦绕使我难以忘怀。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从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一句话体现出周恩来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常常提醒我要珍惜时间。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望着如今科技发达的中国,我不禁对为革命的先烈们大公无私肃然起敬。在以后的生活里,那些英勇献身的共产党人时刻警醒着我,他们的精神使我不再浪费,甚至是一张纸。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也更加珍惜现在富强的祖国带来美好的生活,因为今天美好的一切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肩上从此刻负起重任,我要替先烈完成比他

  • 3、 读后感精选:南昌起义读后感(1090字)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精选:南昌起义读后感(1090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南昌起义读后感(篇一)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

  • 4、 南昌起义读后感

    南昌起义读后感(一)

    通过看这次电影,我深刻体会到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义士的鲜血换来的,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并做好本职工作。在利益与金钱眼前、在困难、艰苦眼前,想一想为革命事业,在南昌起义总、在战争时期牺牲了的先烈们,想一想在和平年代里英年早逝仁人志士们,难道还有什么阻止不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吗?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

  • 5、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一)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

  • 6、 关于南昌起义的读后感范文

    导语: 这本红色经典《南昌起义》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大地风起云涌,新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不久,霹雳乍起,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ming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翻阅着历史的画卷,望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心潮澎湃。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20世纪20年代——这个不平凡的时期,革命的暴风雨猛烈地打击了中国的反动势力,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秩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光荣诞生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红色经典《南昌起义》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大地风起云涌,新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之中,不久,霹雳乍起,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ming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接着,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照耀着中国大地。它以真实的历史﹑生动的细节﹑雄健的文笔再现了革命起义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一个个详细生动的故事,令人心潮澎湃,激情倍增。

    这本红色经典将我卷入了这场革命的暴风雨中……

    “第四篇:甘棠湖上大决策”使我记忆犹新。贺龙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的第二十四师这两支部队激烈的革命情绪,引起了反动派的严重关注。在他们离开九江的前一天吗,汪精卫和几个新军阀阴谋策划,以第二方面总指挥张发奎的名义,通知贺龙﹑叶挺去庐山开会,妄图借此机会解除他们的兵权。就在这危急关头,当时正在九江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果断地拉上叶挺﹑贺龙,以及第四军的政治部主任廖乾吾和中共党员高语罕,聚集到一起,作出紧急决定。为了安全和保密起见,在夜色中,他们以游玩的名义在甘棠湖畔登上一条小船,并共同决定了三条行动对策。这就是著名的“小船会议”,此次会议对促成叶﹑贺部队去南昌发动暴dong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磨刀霍霍﹑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贺龙﹑叶挺﹑叶剑英等共产党员与敌人们斗智斗勇,并不畏艰难万险,将南昌起义进行到底。这种大无畏﹑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我们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人们处处勾心斗角﹑一毛不拔﹑只顾自己的安危,从未替别人考虑。人与人之间时常像埋了颗定时炸弹,一触即发。我想我们更应该像中国共产党员一样,拥有一颗关爱他人﹑支持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的心!

    “第十八篇:血战会昌城”让我激动不已。起义军经过广昌之后,分两路前进,约定在壬田会合入瑞金,向会昌城进发。当时,敌军在会昌重兵部署。于是,便将起义军分成

  • 7、 秋收起义观后感
    秋收起义观后感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国共产党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 8、 《秋收起义》观后感
    《秋收起义》观后感   有幸观看经典红色革命电影《秋收起义》,使我对那个革命年代感触颇多。在新时代如何发扬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实事求是,是我收看《秋收起义》后最大的收获。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也要坚持这一精神,把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1927年,乃中国共产党存亡之秋也。外有蒋介石、汪精卫的白色反革命迫害,内有陈独秀左倾错误。这个时候需要一盏明灯指引着共产党人突破这白色恐怖的笼罩。年轻有为的毛泽东,实事求是,大胆探索,为党乃至全中国万万劳苦大众寻求出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秋收起义发动后,我方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是战斗力的差距、武器的差距、人数的差距以及某些人的盲目自信、大意轻敌使我方节节撤退。这种情况下攻打**,谈何容易。敌人手里是装备尽量的机枪大炮,我们手里却是子弹都供应不上的土枪土炮;敌人有坚固的城墙,而我们只有血肉之躯。攻打**城,无异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苏联模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苏联模式行不通,那就自主创新,实事求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革命之路。当时的神州大地,富的是官商地主,穷的是工人农民。既然城市被你蒋介石牢牢控制,那么我们转向控制薄弱农村,先帮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要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大手一挥,我们去井冈山,去建立我们的革命根据地。我们打地主,分土地。首先推翻压在农民头上的这座大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虽然这火如同星星一般微弱,但是足以为中国革命指出前进的道路!秋收起义的意义并不在于取得多大的胜利,而是在于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同时实事求是也成为我党的一大法宝。 在学习中如何运用好"实事求是"这一精神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值得深思的问题。"实事求是"一词,源自于《汉书·**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指研究;"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后用"实事求是"作成语,告诫人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其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行动,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也不缩小。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在我们大学校园中浮华之气越来越严重。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崛起读书"的思想渐渐被主流思想而忘却。现在校园中过分关注是游戏爱情,穿着打扮。
  • 9、 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

    1927年,毛泽东作为党中央的代表被派到湖南长沙组织一个运动,这就是秋收起义。这次起义的计划虽然没有被中央委员会批准,部队也受到了严重损失,但从后来的事实中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所走的路线的正确,毛泽东也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军民平等的思想运用到了实际中来。

    【第一篇】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第二篇】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时,部队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而秋收起义时,中国共产党则有了第一支打出自己旗号的武装军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

  • 10、 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一)

    火热的8月,火热的英雄城,我们江西医学院研究生部所有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怀者一份赤子之心,来到了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和胜利路交接处----八一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

    车水马龙之中,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胜地。绿树繁花之旁一栋普普通通的四层楼房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扭转中国革命乾坤第一枪的地方。经历过枪林弹雨,她早已成为那段刻骨铭心历史的见证。站在高高耸立的楼顶上,我们又仿佛回到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时代,看到了红军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场景。耳边,八一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面对着这鲜红的党旗,我们庄严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发至肺腑,震撼灵魂的声音,久久在空中激荡。

    走进了这座铭刻了太多历史痕迹的老楼。凝重的历史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徐徐展开画轴。踏进馆门,一眼就能看到矗立在院中的一座群雕。这座前年新制作的“一代英豪”玻璃钢雕,刻画着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5位起义领导人的智勇、果敢和自信。仰望塑像,不由令人肃然起敬。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伟大神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永垂千秋——是共产主义信仰,是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所感染,这恰恰是纪念馆的用独具匠心所在。几年没有再来过这座纪念馆,确有耳目一新之感。纪念馆附近的旧房子拆除了;馆内不再是冬寒夏暑,因为每个展厅都新安装了空调。馆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纪念馆希望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为观众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受教育的氛围。目前纪念馆已与南昌大学等2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近百所中小学建立了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共建网络。建馆以来,先后接待参观人数达600万人,它是我们英雄城的骄傲与自豪。

    缓步穿行于各展厅,只需稍稍留意,便会发现这里的展墙、展布全部换成了蓝灰色,恰如当年起义战士的军服颜色;展墙上,新添了不少近年来关于南昌起义史实研究的新成果,其中首次展示的起义部队团以上干部名单,填补了南昌起义史学研究的空白。先进的电脑多媒体信箱在生动地展示着“朱德设宴巧擒敌团长”的故事,声光电同步沙盘模型则形象地模拟了南昌起义的战斗经过,让人有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11-02

  • 2023-01-16

  • 2023-01-19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8

  • 2022-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21-11-09

  • 2023-01-31

  • 2021-09-19

  • 2019-09-27

  • 2019-09-20

  • 2022-03-23

  • 2023-01-26

  • 2019-10-28

  • 2021-06-23

  • 2019-11-11

  • 2019-10-28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3-02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南昌起义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南昌起义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南昌起义观后感、2024南昌起义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