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3)篇。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3)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 第(1)篇

两星,微信读书以来之个人评分最差书籍!

吹的成份不少,史料堆砌有功,错讹俯拾皆见,无图亦无真相,长篇转引疑似剽窃,面目可憎再拦腰砍掉一半印象分,建议跳读部分内容。

恩格斯说过:“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研究中国美术史,应该努力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方法,既要论从史出,又要史论结合。

个人愚见,在中国文明史上,美是灿若星河到处存在的,历朝历代也不乏善于发现美的著名眼睛。事实上,不但在美学家的著作中,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传世论著中,都有丰富的美术思想,比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谢赫《古画品录》,皆为后来文学理论和绘画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往深里探究,因着儒家传统要旨,古代文化人向来诸艺合体、一专多能,以致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雕塑、建筑诸门类,互相影响,水乳交融。宗白华先生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而“意境”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没有多说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学习中国美术史,因其特殊的意蕴和趣味,自然应当多方面狠下气力……

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 第(2)篇

说实在的这本书如果作为入门级,有些地方是难了点。一些专业的名词和说法,作为一个外行人有点看不懂,不过怎么说呢,这也属于基础的知识吧,要了解点的。

读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在书画同源这一部分,以前上过中国水墨画基础课,所以是有点感触的。

还有雕塑这节,没有看之前觉得中国的雕塑是啥居然想不到,看了之后就像拉开了一道帘子,一道我的眼睛和生活之间的帘子,让我看到古往今来各个方面的雕塑。大到石窟山刻,小到微雕核雕,远到象牙木雕,近到大门房檐上的镇。真的印证了一句话:生活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中国描写瓷器的词汇很美,但是美不过真正的瓷器。以china之名命名中国,名副其实。不管它本来的渊源。

有机会要去景德镇一次,去看去触摸这鲜活千年的美物。

这书应该本来有很多插图的,但是电子版却没有,但是有图下面的描述在正常的句子里,看的时候就会很怪异。其他个别错别字估计是做电子版的时候的问题,其他很好。

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 第(3)篇

 

此书我独爱绘画与书法二章,原因有二:一则对这两者略有研究,我对美学的思想启蒙还是源于书画这两者;其二,两者所寄托的诗情文气着实高涨,饱含了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文人墨客的诗情言志,文学价值几乎可以说可以并居榜首。

画之六法,难于兼全。

文人墨戏,多作枯搓古木,丛余断山,笔力跌荡于风烟飘渺之境。文人学士,无论仕与非仕,无不欲借笔墨以自鸣高,因此从事于图画的,不是用以遣兴,即是用以写愁和寄恨:其写愁者,多苍郁;寄恨者,多狂怪;以自鸣高者,多野逸。他们多是表现个性,而不兢兢以工整浓丽为能事。

芸芸众妙所书的文人之中,我独爱赵孟頫,其文其书其画皆是高古简质,纯任自然,令我感之,叹之,不忘之......

一言以概之,如果想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艺术史,此书当之无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中国美术家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美术家的故事》读后感

本书介绍了十位美术家,他们是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吕凤子、徐悲鸿、陈之佛、潘天寿、丰子恺、张大千、傅抱石。有的出身寒门,有的为富家子弟;有的自学成才,有的曾留学西洋;有的专攻中国山水画,有的中西画都很擅长……可有些他们是共同的:他们都在生活和艺术的道路上历经艰难坎坷,奋力拼搏;他们都是在继承前人又锐意创新的前提下取得成功的;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时刻把自己的艺术和生命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从这些术家们的成才之路和人品艺德中得到许多启示,透过他们的成就窥见中国现代画坛的面影;获得了一些关于国画、油画、漫画等方面的知识。比如: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齐白石与虾结缘,始于湖南湘潭旧居旁的“星斗塘”,塘中水草皆丰,鱼虾成群,那种优美的自然环境给他提供了众多的写生对象,多年的乡间生活,辛勤劳动带给他执著,神奇诡秘的大自然赋予他灵性,祖母对他浓浓的关爱,邻里乡亲对他的栽培,都为他意趣盎然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儿时的齐白石常在星斗塘内玩耍,池水中的众多鱼虾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他五岁左右在塘边玩耍,见大虾不可得,就用麻线拴坨棉花去钓,居然将虾钓了起来,使人感到其趣无比,有天傍晚他在塘边洗脚,脚还被虾钳破出了血,这些事都成了他老年生活甜蜜的回忆,齐白石的虾,虽寥寥数笔,却生动传神,跃然纸上,令观者叫绝。齐石白自己也骄傲的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浅,几十年方得其神。”

他画虾最初是学的朱雪个、李复堂、郑板桥等人,六十岁前主要摹古,多是单只,形象动态单一,画得并不成熟,这是第一阶段——略似。

从六十二岁开始,他在案头水盂里蓄养长臂青虾,每日数次进行细心观察或写生作画,对虾的结构和各种动态进行认真研究。以写实为主,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头胸部没有变化,眼睛为小黑点,腹部五节,小腿十条,触须六条呈放呈放射状无变化,仅注意到外形上的逼真,看不出虾的动感和半透明的质感。这是第二阶段——逼真。

到六十六岁,他对虾的动势和神态作了进一步细致的观察,熟悉了虾前进后退、急游缓游、斗殴跳跃等多种情态,利用生宣纸的特性,在表现技法上作了更深一层的研究。用笔用墨变化增多,虾体开始出现透明质感,头胸前端有了坚硬感,腹部第三节拱起以强调“虾公背”,长臂钳分出三节,最前端一节较粗,前腿已伸直,后腿由十只减至八只,( )虾须稍具开合变化,虾体间也出现了浓淡变化。到六十八岁时,他成功的运用“破墨法”在墨色未干之际加了一笔浓墨在头胸部的淡墨上,不但加重了虾的分量,也表现出了虾体躯干的透明。同时改进了虾的眼睛画法,两黑点改向外横。这就是他说的第三变——色分深澹。

到七十岁后他画的虾才基本定型,但仍在用笔用墨和突出虾的特征上下功夫。增加了重要特征的短须,减少了次要部位的虾腿,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改进,使虾的形象日臻完美,到八十岁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虾》为白石先生晚年精品,画面中六只长臂青虾分出了浓淡虚实、疏密层次、参差聚散,因而错落有致。大群中有小群,既有整个群体的动势,又有各自体态的区别,注意了虾体部的关连与虾钳、虾须的疏密组合布局,做到了雅淡清新、生动可人,在齐白石笔下,“虾”这个极平凡的小动物就变成了极不平凡的珍贵艺术品了。

有时间读一读《中国美术家的故事》,你会获得很多的启示及丰厚的美术文化底蕴。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合集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外国美术史读后感”。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那我们的读后感自然也写不好。你知道如何写一份作品读后感吗?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编辑了“外国美术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篇1)

这本书西方艺术的形式与特征等的发展史,其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另外,西方美学与西方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美学,哲学是关于一切美学问题的最基础的思考,具有元美学的性质。对美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和丰富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许多美学思想的源泉。

说起西方美术,我好像走进到了另一个新天地,与中国美术形式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另外,西方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具有戏谑和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古埃及希腊罗马美学。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卓越的建筑艺术,它是法老王们的陵墓。对于金子塔的美丽和雄伟我不多说,在课上学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从那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人的灿烂文化以及他们对“秩序”的狂热追求,绘画的比例,外形都奇异的保持一致,宏伟的雕像现在虽然有好多残缺,但仍能感受到那埃及的辉煌文明!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超凡入圣的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后来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它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伟大的罗马,璀璨的希腊!充满神话的希腊,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这些美丽的地方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虽然没有在幻灯上看到十几米高的雅典娜塑像,但是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宏伟美丽。充满了神圣,梦幻般的感觉!这些都给我从新认识了希腊的文化,对希腊的建筑也有了一些了解。

最后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天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纪录片记录了他们的生平种种,让我们了解了天才成功的不易与艰辛。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成就了时代!他们值得我们现在每一个学生去学习,为之理想而奋斗,因为他们告诉我们,艺术是门伟大的科学!终求一生,值得为之奉献,为之探索!

它介绍了几种最早形态的美学思想。塔塔凯维奇认为美学思想最早包含在艺术之中;鲍桑葵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于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过渡阶段;吉尔伯特和库恩认为哲学孕育了美学。综合几位美术家的观点,早期希腊的美学思想是蕴含在宗教,艺术,和哲学当中的。这几种观点的分歧是美学本身是什么,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由此可见,美学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他们之间还有更复杂的关系。要理解他们的关系,我想必须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篇2)

看着《外国美术史》,感受着书中鲜活的生命和多彩的画卷,思绪万千。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就站在卢浮宫三宝面前:胜利女神雕像、断臂维纳斯和蒙娜丽莎。很是激动,当然谁都知道,它们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人们最早的绘画作品出现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窟中勾勒伟大的艺术品不仅仅是美学欣赏,也是人类技艺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它帮助我们开拓和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天性,美术术史是人类发展的最基本的一部分。外国美术史包罗广泛,包括绘画、壁画、雕刻、装饰、建筑等。还有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不同流派的形成,历史变化和特色特点;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美术的风格演变及深层的文化,历史,人文,美术产生根源。

本书其阃所经悠民迭宕的古代希腊与罗马美术,中世纪的艺术样式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塑与建筑,近代不同国度与地域的美术流派和现代主义美术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天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他们的生平种种,让我们了解了天才成功的不易与艰辛。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成就了时代,他们值得我们现在每一个学生去学习,为之理想而奋斗,因为他们告诉我们,艺术是门伟大的科学,终求一生,值得为之奉献,为之探索。

通过读外国美术史,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外国美术的宽广宏伟。我不仅要了解每个不同时代的美术,同时也要注意每个时代的文学,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历史政治,科学成就。因为美术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着。这样的学习就使美术知识变的立体而丰满,从而更高视野和整体的把握了每个不同时代的美术。不仅提高了我对外美史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还和其他专业科目融会贯通,增强了我的整体艺术素质。这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真正好的艺术不一定是模仿得最像的,而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篇3)

在懵懂之时,对于西方那些天价拍卖的画作,常常是嗤之以鼻,想着如此简单的画作我也可以。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终于明白拍卖的不是画,而是画中的文学与精神。所谓的艺术修养,其实是对过去,对社会,对画家精神世界的品析。

艺术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手段之一,同时具象化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和宗教。画家如何将当时社会形势在画作中表现出来,以及在画作表现出的故事性,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就像文中所说的古希腊罗马艺术,表达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到了中世纪欧洲的艺术,表达了对上帝的敬畏,体现了宗教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之大;再到现代艺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开发,给人们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艺术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画纸,更能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精神世界。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对于美术作品,除研究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能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多了解艺术,多了解世界,不要怀疑自己的艺术修养,对艺术背后蕴藏的故事的探究精神,就是对于艺术的热情。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篇4)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作者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轮廓。他不是把美学史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承续关系。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西方美学史》是一部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思想发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后人深入探究美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篇5)

读完《西方美术史》,了解了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了对神的各种绘画,来表达人们对神的敬畏,在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绘画的神是各种各样的。所以,西方美术史最初的起点是源于人们对神的想象。

到了中世纪,由于人们对同志的普遍信仰,对神的绘画就变得庄严。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对艺术的创造,仅停留在人们精神世界的表现,这也是因受当时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局限。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画人,著名的《蒙娜丽莎》画像就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是现实与人文,人文主义提出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我想这是当时人们从画神到画人转变的根本原因。在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艺术为核心,那个时代的绘画给人类艺术史留下很多宝贵的财富。

到了19世纪,人们也开始画风景,再到20世纪,从画人画风景变为画抽象的东西,这个时期艺术创作已没有固定的风格,这种抽象派是人们通过绘画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到了现在,美术已经发展为各种风格各种主义各种学派。艺术源于生活,每个艺术作品都是除根植于创作者艺术功底外,也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正是这种表达才能让欣赏者产生共鸣。同样,我们也只有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欣赏艺术作品的独到之处。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一: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二: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三: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美丽中国美丽新疆读后感(3)篇


美丽中国美丽新疆读后感 第(1)篇

本书写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新疆,人文、地理、风景、城市、宗教、美食。你想要的应有尽有,我推荐到腾讯视频看一下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新疆。里面的风景与书结合堪称完美,也是一绝。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新疆姑娘。



        《我眼里的新疆姑娘》                             ——静贤文若

  新疆一个神秘又浪漫的地方,用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形容在适合不过了,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宝藏的沙漠,征服宝土的骆驼,和叮叮当的驼铃。勾勒了新疆的美丽画卷,而最美的还是新疆姑娘。

  新疆也许就是天山雪岭深处的云杉林,这里青杉似海,绿草如茵,鸟儿鸣唱,溪水叮咚。深谷与峡谷互相交错,既有清秀如江南水乡的秀丽,又有西北的粗犷与巍峨。新疆,这个散发着粗犷气息的神奇地域,以荒漠绿洲、戈壁草原、雪峰湖泊、冰川河流等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得天独厚。

  好了说完得天独厚的美景,该说说美丽的新疆姑娘。淡淡的细眉,水灵灵的眼睛,睫毛和眼皮的和谐。让人称赞好美的新疆姑娘。新疆姑娘拥有的是纤纤细腰,灵活的舞步,加上肚皮舞,和维吾尔族的美妙的音乐,别有一番雅致。

  提到新疆姑娘想到就是一首翟琮的     《新疆姑娘》

  对就是这样,我觉得天上仙形容也不为过,别人不羡仙,我可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天赋仙姿,玉骨冰肌……轻盈雅淡,初出香闺……美人戴,总相宜的新疆姑娘。我对新疆有内心深处的热爱,也有一颗浪迹新疆的心。如果你替我浪迹新疆,请你告诉她我很喜欢新疆姑娘。

美丽中国美丽新疆读后感 第(2)篇

弱弱的了解了一下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对美丽的新疆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只觉得神话一般的新疆美,新疆神秘,却不知道新疆美在何处?为何神秘?读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

那浩瀚无垠的沙漠,那举世瞩目的佛教洞窟,那《古兰经》朗朗的诵经声,那一排排挺拔高大的胡杨林,天山永不融化的冰雪之城,喀纳斯神秘而久远的神话,还有那颗颗绿珍珠般的吐鲁番葡萄,都在用热情的声音告诉人们,这就是大美新疆。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图什的无花果,哈密和和田的大枣,伊宁的苹果,还有那被维吾尔族人视为珍果的巴旦杏,让人垂涎欲滴,瓜果飘香的季节好像去看看,偿一偿。

中国最热的地方火焰山,塞外江南美丽童话一般的伊犁就在这里,美丽的大草原,库木库里沙漠,无不让人神往。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新疆也是个多民族聚居地,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新疆,永远以它的雍容古城,丰硕瓜果,丝路之境,站立在西域边陲。世界古文化在此汇聚,奇迹在这里上演。

美誉为“塔里木盆地生命图腾”的胡杨林,传说它千年不死 ,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堪称树种中的奇特之木。

新疆的雅丹地貌面积超过6000平方千米,其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乌尔禾,东部的将军庙;吐哈盆地的五堡、十三间房;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北部、楼兰古城,北缘的拜城县克孜尔等地。从规模上看,以准噶尔的乌尔禾、罗布泊北部、哈密的五堡、十三间房、准东的将军庙最为壮观。其中,只有乌尔禾交通较为便利。。。。。。

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感受异域风情之美。

美丽中国美丽新疆读后感 第(3)篇

印象新疆 何以热情,唯有新疆

 新疆就是一幅美丽的油画,里面流淌着动人的风景,让每一个走过的人无不动心。一篇篇翻开新疆的风景,那浩瀚无垠的沙漠,那举世瞩目的佛教洞窟,那《古兰经》朗朗的诵经声,那一排排挺拔高大的胡杨林,天山永不融化的冰雪之城,喀纳斯神秘而久远的神话,还有那颗颗绿珍珠般的吐鲁番葡萄,都在用热情的声音告诉人们,这就是大美的新疆。

 新疆也许就是天山雪岭深处的云杉林,这里青杉似海,绿草如茵,鸟儿鸣唱,溪水叮咚。深谷与峡谷互相交错,既有清秀如江南水乡的秀丽,又有西北的粗犷与巍峨。在这森林之境中,还有美誉为“塔里木盆地生命图腾”的胡杨林,传说它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堪称树种中的奇特之木。

 新疆,永远以它的雍容古城,丰硕瓜果,丝路之境,站立在西域边陲。世界古文化在此汇聚,奇迹在这里上演…… 

 中国的一块宝地,大美新疆不仅仅由沙漠,绿洲组成…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也遍布于这块土地上。“不到新疆不知中国有多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有多美。”天山脚下,伊犁河谷,薰衣草之乡…

 一本书,一个人,一段时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书中的每个地方都走了一遍,你会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你又仿佛是每个故事的倾听者,感受了西域古国的历史沧桑,久远故事里劳动人民的智慧…而这里又是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斯族,回族,汉族等47个民族融合相聚之地。今天,“一带一路”通过祖国最西边的口岸又让这块宝地走向世界,以及背后的神州华夏…[玫瑰]

《美术史十议》读后感1000字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巫鸿的《美术史十议》,之前在网上听了巫鸿在港大的讲座,是一个非常和蔼的老师。我发现所有做史论研究的老师都很温柔啊,最近听孔令伟老师的课也是,讲山水画的时候好像他就在画里一样。

《美术史十议》顾名思义也就是讨论美术史的十个问题,第一个是讨论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美术史。还有美术史研究方向的转化,即有了摄影这一技术转译以后,从本质上开始改变了美术史的运作。比如说,美术史的教授与讨论以语言为基础到以视觉为基础成为知识的主导。在研究方面,也让一些更有意义的细节出现。其实这就是从在复杂的空间里的三维到视觉平面的二维转变。这种看似方便的转变或者说是进步其实是有他危险的一面,比如说,这种转变会使研究人员忽视原来空间对艺术品造成的影响,会使研究者钻入细节中无法自拔。

还有美术史家和美术馆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对立,到最后的融合。二十世纪新派的美术史家以否定美术馆的研究方法来达到否定传统史学的目的,他们追求的是一个更加纯粹更加独立的美术史学科,不愿意增强其实用性。很有意思的是,美国出现了很多很大型的美术馆,巨型展览时代的到来,通过调查,这些耗资巨大的美术馆受众的群体绝大部分还是处于中上层阶级,平民或者说下层阶级甚少走进去观看。其实和今天我们的状态很像,连专业的学生都很少走进美术馆,更不用说每天忙碌的大众,这也是最近庞院长示范裸模写生会上热搜的原因吧!

学习到了一个新的词汇历史物质性,什么是历史物质性呢?就是一件艺术品形态并不自动地显现于该艺术品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地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比如说郭熙《早春图》原来就是北宋宫殿中的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后来被邓椿之父请求宋徽宗赏赐给他这些旧画拿回家收藏,不然《早春图》说不定就要永远在徽宗的仓库中保存了。 所以这幅画最初的状态是建筑画,后边被邓椿之父收藏,它的功能以及观看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就是画的历史物质性。

巫还讲到一个问题,就是墓葬艺术,在墓葬艺术中我们往往关注的就是出土多少文物,而忽略了墓葬中的礼仪礼制,空间关系和视觉环境。书中大多都是讨论我们应该重构美术史,更新研究方法,寻找不同的研究方向。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线性的,形式分析,结构关联,还有瓦尔堡学派的图像研究。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应该轻易的相信也不应该轻易的否定。不要急着站队和盲从,是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的。应该在自己的知识储备下去自主的判断是否认同,形成自己独立的视角。

and自己看的书真是太少了,无法很好的将一些问题代入思考。但这半年的进步就是可以对某些学者的观点提出质疑,昨天看到一个原生艺术的艺术家郭海平谈论什么是原生艺术,说当代艺术的艺术家虽然都在追求真实,但是没有人能够达到真正的真实,所以他到了精神病院去让精神病人进行创作,说他们的艺术才是真实的,NO,谁说的清楚精神病人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好一个哲学问题。所以看到这个我就关掉了这个视频!

希望我能够看完每本书都坚持写读后感吧!写点东西还是挺快乐的。老天保佑我有这个毅力嘿嘿!

中国是部金融史读后感(3)篇


《中国是部金融史》,18.7万字,阅读时长15小时

      连续读完了陈雨露的《世界是部金融史》、《中国是部金融史》两部作品。快读完才知道,《中国是部金融史》只写到唐代,算是上部,还有一本中国是部金融史2,书名《天下之财》。

      这两本书下载了备看都有一两年了,此前老觉得书名起得有些娱乐化,不严谨,一直没有放在必读书单前边,终于得以读闭。

      陈雨露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此前从财政金融学院任教,到任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而今已任中国央行副行长数年。从这两本书来看,其学术背景源自深厚的世界史、中国史的基础背景和功底。可以说,用货币的眼光看历史,是这几本书的视角。

      其实,中国当代出版界以通俗读物演绎货币史和经济史的作品并不多,此前看过的也仅吴晓波的激荡系列四五本书而已。

      相比之下,更严肃的读物就是财经院校的货币史或金融史类教材了,读来又相对枯燥和呆板。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上《中国财政史》课程时的情景,记得开头内容从远古结绳记事开始,授课老师虽然还是班主任老头,但讲得也觉无趣,所以那会儿觉得这竟是一科很乏味无趣的课程了。而今工作多年再回头看,从金融的视角和眼光,审视历史,潜移默化中浸染和建立了金融的思维,这都是多么宝贵的基础知识。年少无知的轻狂,真是罪过了,我们的班主任老头,阿们。

      从古典时期的梭伦改革,到近代的特里芬魔咒,再到现代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现代金融格局和金融工具的一步步产生、发展。不过书中时时的调侃语气,尤其是多次拿芙蓉姐姐出来说事,除了显示出这书的年代外,更让我怀疑此两本书的具体内容,是由陈教授带的研究生所执笔了。

      有意思的时,百度里的陈雨露作品,更多的是一些严肃学术书籍,所看的基本都不在其著作书单上,不知为何。

      总得来说,开卷有益罢。

对于中国金融的梳理很有见地,皇帝-封建官僚-小农的体系以前虽有了解,但并没有得出总结。但书本对于唐朝后的金融史并没有继续说明,以及文中似乎努力为奸臣开脱,还有对中西方的经济对比并不够强烈,所以给了四分。第一次对经济初具雏形,是看了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之后老了罗马人的故事,对于帝王经济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君者,首要必须独善其身,只有自己节俭,才可以上行下效,也不容易积聚一批奸臣。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土地永远必须收归中央,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但综合王田制,屯田制,乃至均田制等等,土地不可过分流通,一流通就容易财富聚敛,而从来国家能够兴盛的前提在于公平与效率,假如技术并没有产生突破,那么财富也是存量分配,国家也只有通过税收方式来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公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私心,所以这个到最后往往都会失效,因为中央的权利常常不可避免地被地方的权利削弱,从而完成无可掌控的局面。而此时唯有进行利益再分配,而这个又特别难,要么壮士断腕,狠抓贪官,动了利益者利益,要么就是革命。当权者,难!n

钱的味道甘甜,性热,有毒,既能有利于邦国,也能让贤达堕落;如果天下人钱财平均则为太平盛世,如果天下人钱财不均则是乱世之源。 

看的历史书多了多少有点自己的感悟,喜欢这种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去分析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总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抱着这样的态度接触到了这本书,起先是限免的第二部,特意花钱买了第一部,但是开始阅读之后,简直是对精神的折磨。

我不怀疑作者的阅读量和见识以及专业水准,但这本书读起来就是让人难受,既然选择了葱金融角度剖析中国历史,那么重点应该在金融体制,货币流通,社会变化,以及改进直到我们今天的种种,但是此内容只占篇幅得百分之五不到,其余篇幅大量夹杂着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观点以及主观臆断,一大堆未经验证的结论跃然纸上,本末倒置,重点金融部分也没有细细展开只是一笔带过,想看的没有,不想看得一堆,简直是对我思想的强奸,愤然弃读。

选书很重要,以后不会浪费这只换个时间了

中国法制史 读后感(3)篇


中国法制史 读后感 第(1)篇

看了这么多的电子书,目前这就是错别字最多的一本书了,体验感极差

读《中国法制史》,是为了了解中国法制的变化。在看民法的间隔的过程中,对于许多法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拜读《中国法制史》为了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谈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婚姻法,对于红军婚姻以保护和离婚条件限制,到现在演变成了对于军婚的保护的一种措施。

几千年的事情,说结束就结束了,读完心里也觉得空荡荡的。法制史,文明史,文学史,诸如此类的演变史,能讲清楚的书或者是人能有几本或者是能有几位呢?

记得当代老师曾说,“你回头看历史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圆”。当时不明白他在讲什么,其实现在也不知道他讲什么。直到后来听到,“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来滚去的时候”,我好像发现了什么。

在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大背景,商人,戏子是不受到推崇的,他们的地位远低于农民。

时间轴向前推进,这样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商人的地位在抬升,农民的地位在下降。民国的时候,这种差距感已经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后来这种差距感又开始逆向改变了,在那浩荡的十年里,这样的差距最为明显。

“我家贫农三代”

“我家贫农五代”

“那你家光荣”

姥爷家由于有较多的土地,成份被定位富农,在那个浩荡的十年里,姥爷的耳朵也被那个时代摧残的失聪了。

岁月不会因为谁或者因为事而停留,他依旧浩浩汤汤,不紧不慢,当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之后,一切又开始变了,直到了现在。

历史的车轮是否滚来滚去?

或许我们要把这一切交给几千年后的人来评判了,或者是交给冷漠无情的岁月。

在这浩荡的岁月里我们只是沧海一粟。

中国法制史 读后感 第(2)篇

《读书心得》本周读书近20小时,学习《中国法制史》通过学习,让我懂得中国法制史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也就是说,是研究我国有史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体系、原则、特点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规律。《中国法制史》以中国历史断代为经,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阶段、封建制法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法阶段、革命根据地法阶段四个阶段。通过学习让我初步了解了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史。获得了许多历史背景知识。学习中国法制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重温历史,树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以致用”的实证思想。将古今制度进行对比,提炼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其实,读书就是兴趣,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本书你去接纳它,它就会给你回报,这回报就成了你人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现在微信读书有很多好处,比如,你对书中某些字、词语、典故不解,只需对着文字复制然后搜索,瞬间就豁然开朗,而这过程还真是一件愉悦的折腾。

中国法制史 读后感 第(3)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书能让我走进别人的世界,少想一些盘绕在自己心头的杂事,所以和旁人喜欢听音乐热衷于运动选择玩游戏本质是相差不到。她总能发现原来她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她终于明白,她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她,她只是他们中模糊的某个。这段时候,没得时间看书,每一个书友的赞都无形中令我羞愧,如茧自缚,透不过气。而今日再次看到此句: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心中激荡不已,感慨良多。最近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在坚持与放弃的两难里拯救自己,我想做自己的英雄。诚如高同学所说,我就是典型的为了避免花落,我避免花开,如何避免花开?不种花,不看花,不赏花。好在,对于一切我终究还在一个输得起的年纪,我已收获良多,走过这段就好。我还需要岁月的磨砺,理解自己的焦躁与不安,在自我否定中不断接受未来的自己,要与自己和解,才能进而拥有更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这个世界好好谈一谈。造化弄人,人靠自己的造化弄天!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一个凉风习习的夜晚,奶奶忽然和我提起她以前在河边捞龙虾的事,于是我死缠烂打央求奶奶带我去捉龙虾。奶奶却告诉我:孩子,现在环境被破坏了,河里的鱼虾都死光了,哪还有龙虾啊!当时,年幼的我并不懂得是怎么回事。读了《美丽中国美好家园》一书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类才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大量废气的排放,使大气受到严重污染,所以我们生活的天空不再蔚蓝;人们无情地乱砍滥伐,侵占耕地,污染土壤,所以我国成了一个生态脆弱的国家;之所以人们会看到宝贵的水资源被严重破坏的尴尬情形,是因为我国现在年废水量达到600亿吨;尽管人们还会看到小鸟的家被毁坏,小动物被无辜捕杀的悲惨情景,人们还是不管不顾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随着祖国的建设和开发,许多的资源被无情地破坏和浪费掉,许多的河流被污染,空气中的雾霾增加了,祖国母亲身上的负担加重了。

祖国母亲辛苦地哺育着我们,我们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在建设美丽家园的同时,也要顾及祖国母亲的感受。我们应该珍爱它,呵护她,让它充满勃勃生机,焕发青春光彩。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鸟更多,空气更清新,阳光更灿烂,雨露更滋润!

我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深感痛恨,同时也为中国人民的觉醒感到欣慰。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清洁家园的热潮,我们也投入到美丽荔浦,清洁城乡,清洁校园的活动中。现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配备了环保垃圾桶,村村都配有卫生保洁员,卫生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大家一起清理陈年垃圾堆,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人们的卫生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乱扔垃圾的行为少了,保护环境的人多了。

美好家园不是等待别人去创造,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人参与,让我们都奉献出真诚的爱心,伸出赤诚的双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戏剧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中国戏剧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余秋雨先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这部“世界戏剧学”写于30年前,是国内研究世界戏剧史首部较为系统的专业著作,多次获得教育部奖项,也成为众多高校戏剧艺术类学生必修课程。“中国戏剧史”原来被收录在“世界戏剧学”中,本次新刊再版后被分离出来单独出版。个人对中外戏剧颇有兴趣,此前粗浅读过几本戏剧丛书,此番读余秋雨先生戏剧教程甚是过瘾、收获良多。世界戏剧大致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爱琴海的浪漫孕育了早起戏剧文化,从三大悲剧诗人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到席勒、莎士比亚…庞贝剧场见证了一出出戏剧兴衰、粉末更迭;作者选取了十三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文学种类深入研究讲解,希腊、意大利、英国…亚洲介绍了日本戏剧;各从起源、发展、兴盛到衰退都做了详细阐述。“中国戏剧史”作者考证起源于宋代“杂剧”,至元代进入全盛期、明清渐入没落。“五代论”、“桃花扇”、“西厢记”、“牡丹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祖光、王实甫、汤显祖…可谓星光熠熠、名剧荟萃。历史上中外著名剧作家出身差异颇大,古希腊时期戏剧大家基本出身贵族,近现代大家基本穷困潦倒;中国元代大剧作家多进士出身,后辞官专心创作,把自身融入到了生旦净末丑之中,方才成就不朽剧作。余先生尤偏爱昆曲,曾专门就昆曲写过不少文字,我虽未听过昆曲但从先生文字中感受到了她的余韵;张充和姐妹都写过关于昆曲的书,五姐弟均是昆曲熟家;我想,余先生和张氏姐妹不约而同都对昆曲迷恋有加,自是有一番道理,有机会一定聆听一次。两部戏剧史书看完对余先生30年前文字和近些年做了对比,我更喜欢前者,少了现在几分浮夸、更显朴实学者风范。

中国戏剧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中国戏剧史 余秋雨 

中国的戏剧史是一部戏曲史,更确切地说是一部昆曲史。

从元杂曲到明代昆曲的崛起,是一个有文人走进社会里层,用戏剧的形式揭露、抨击当时的社会恶疾与弊端的过程,展现出戏剧的人文关怀和政治意义,出现了最著名的四大名剧《牡丹亭》《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明代末年,随着科举制度的恢复,文人弃文从官,以及政治强势的压迫,中国戏剧走向衰败,人文主义被扣杀在了摇篮。到了清代,戏剧的表现形式,已从戏剧冲突转变为注重表演的形式,唱腔、身段之婉转妩媚成为娱众之物,其文学性和社会意义已不复存在。直到“五四”新文化的出现,文人们受欧洲和东洋文化的影响,开始力图对中国戏剧加以改革,出现了话剧的形式,如“春柳社”。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各年代中的戏剧表现形式加以梳理,没有展开戏剧理论的探讨。最后作者充分肯定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意义。




中国戏剧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通览达至千年的剧作文化普史,其中穿插的民众意志、政治相讦都是活生生生活的写照,或质朴、或华丽,或荒奇、或哀婉…独属于东方古老帝国的历史文明投射。
在经历过曲折而漫长的起势,点滴星火终有了燎原之势,全盛时代的大放异彩诞生了多少文豪巨擘,又或者是他们推动了一条河流的奔腾,避免陷于死水,腐臭余生。
终于,无可避免的,全盛的顶点就是衰落的开端。和所有艺术一样,终将成为历史上的艺术品,被发展的规律所限定。后人如何瞻仰借鉴也难窥其全貌,想要超越难免沦为可笑的复制品。
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代言人。发展的长河奔腾不息,如何利用这善源,凝练新的艺术思想是时代来造就的,然而这条道路是否能成通途又将走多少弯路也是难以预测的。
那么浅显的眼睛还是注目着当下的新奇趣味吧,由微知著,何时博古通今?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精选3篇


当我们读过一本书之后,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与心得。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会有许多想法。读书只是一种学习形式,“读后感”才是学到的实质,“读后感”比读书更重要。是否最近曾为写作品读后感而烦恼过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中国文学史读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 篇1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

初拿到《中国文学史》这本具有浓重文学色彩,专业性极强的书时,心中很是忐忑,能读懂吗?于是决定静下心来从这书的序开始,从序来了解,认识这本著作。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其实不是一本专著,而是钱穆先生在1955年新亚学院开设的一堂文学史课程,他的学生叶龙将课堂笔记整理成书。钱穆先生将中国的文学分为散文和韵文,韵文以《诗经》为始,散文《尚书》为始,一路梳理到明清章回小说。

对于中国文学,钱先生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正如钱先生说孔子之伟大,正如:一间百货公司,货真价实,百货公司货真价实,不好用作学术评价,但是我们现在作为文本来读,会心处仍可听到声音的亲切。钱先生是一个朴实而清晰的人,是尊重儒家思想传统的学者,他对文学价值的看法,是重视它的社会公用,要求文学有益于政治和世道人心,所以在文学成就的评价上,他认为杜甫高于李白,陶渊明高于谢灵运。钱穆先生尤其推崇韩愈,赞扬其为文起八代之衰,文章纯真而自然,他认为,所谓文学并非将感情放进去就成为文学,而是将生命,感情以及有实在的内在生命力三者配合起来才成文学,正如钱先生所说,真是讲真理,讲真情,那是最自然不过的流露,花之芳香完全是自然的的开放,如空谷幽兰,它不为什么,也没有为任何特定的对象而开放;又如行云流水,也是云不为什么而行,为什么而流,只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流乎其所不得不流,文学作品至此才是最高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钱先生非常推崇入世的作品,如《水浒传,》他认为水浒传是最出色的章回体小说。反映时代的现实情况,纯真而自然。

钱先生常说,一个人并非大学毕业就算是完成了,也不是读了一个硕士甚至一个博士学位就成功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做学问是终生的事业。正是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特意百度了钱穆先生的一生教学经历,也看到了很多读者的读书感悟,很多读者感慨,读此书,多次读到眼酸,并且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向往,回望中国传统,肃然起敬。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对这本著作只能有着自己非常浅显的感悟和思考,但我相信只要自己潜心研读,终能从中受益颇多。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 篇2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

相较于学者本人的著述,我更喜欢读他们的学生整理的他们的授课或谈话录,迄今已读过的此类书目有陈丹青整理的《木心回忆录》,韩敬源整理的《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它们都没让我失望,因此,当先生买回来叶龙整理的钱穆先生讲授的《中国文学史》时,我第一时间捧起此书并用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自然,此书一样让我振奋。

家里其实已有很多钱穆专著,连钱穆先生全集都有15本之多,但我却一本也没读,心里想的是,以后再读不迟。但他的文学史我却先睹为快,确实因为讲课和著述有阅读上的不同效果。著述,难免要正襟危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连我写这么一篇小读后感,都要一字一句斟酌一番,学者写文,更要考据引喻,慎思慎言了。而讲课就不同了,能讲得出来的首先得有货沉淀于心以备脱口而出,特别是不依凭讲义而讲述的,更是烂熟于心的思考存积,其价值不可估量。其二,讲课中受到当时当地当情当景的激励,是很能灵光闪现出很多精彩诗思的,这诗思,是连讲述者本人都会被震惊到的。有过讲座经历的人都会有此体验,状态好的话,眉飞色舞,妙语迭出,这,又是冷静伏案写作所企及不到的。读讲课笔记之鲜活,之灵动,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钱穆先生是公认的通儒和国学大师,他1894年生于江苏无锡,这值得说一笔。无锡这地方奇了,尽出姓钱的大师,钱穆,钱锺书,钱中文,前两者我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钱中文老师我曾采访过,问他这钱和钱锺书那钱是否亲戚,答曰,非。但从小,钱中文老师就知道钱锺书先生。我打定主意,下次见到钱中文老师也要问问他是否和钱穆先生是亲戚?钱穆先生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真是一家,属于叔侄关系。钱伟长回忆叔叔钱穆时说,他(钱穆)在苏州(中学)任教时,朝迎启明夜半繁星地苦读,钱穆自己也说,我认为每个人的天资是差不多的,一个人要写出好文章,最要紧是要多读书,要能刻苦学习,天资聪颖如苏东坡在钱穆看来也是多读书的典范,钱穆在课堂上说,苏东坡21岁便考中进士,主要是因为他博览群籍、广征博引、多读书喜读书之故。

《中国文学史》是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授课时的口述经由他的学生叶龙整理后出版的教材,全书31篇,从绪论到结论,实际就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史,或者更具体一点,中国经典文学选本史。以前曾听闻一言,文学史就是选本史,今日读钱穆教材,信了。当然,这也只是文学史之一种。《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尚书、春秋、论语一路梳理到明清章回小说,对胡适发起的新文学运动点到为止,全书即告终。我读此书,多次读到眼酸,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向往,回望中国传统,不能不肃然起敬。本书灌注了钱穆先生对中华文明的一片赤诚,当他缓慢道来一部又一部经史子集,当他说胡适不讲道理,只说孔教吃人的口号,而并不说出理时,我能感受到老先生的无奈和痛心。钱穆先生有很深的孔子情结,他认为,若要大略了解古代文学,《诗经》和《昭明文选》就可以了;他推崇孔子为诸子中之首位,认为《论语》文学价值极高,更遑论其思想。钱穆特为《论语》辟出一篇。

读《中国文学史》是对既有阅读的回望,更是对阅读缺失的一种补充。第17篇建安文学,钱穆先生对曹操的解读让我很受益。钱穆注意到了曹操的平民文学之路,虽在政治上跃升为领袖,但作品并无官僚吐属,仍出于私人情怀。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挥洒自如,毫无拘束,在钱穆看来,是一代枭雄在文风上的突破。钱穆课堂上的曹操,可亲可近,不似《三国演义》里的曹操,阴险狡诈。

对建安七子大都早夭,钱穆给出的猜测是,不知是否诗酒应酬过频,以致伤肝病亡,并进而提醒这养生问题,实在是我们读书人应该注意之事。

钱穆自己活到1990年,以96岁高龄仙逝,实在令我辈欣羡不已。钱锺书、杨绛,也都高龄而终,除了无锡这地的风水好以外,中华古籍之于一个人身心的宁静,应也是高寿原因之一。这算是我的猜测。

读《中国文学史》,读到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事关作品和作者,兴许在正史中读不到。譬如欧阳修某年偶寓汝阳,遇见两位活泼歌伎且能背唱他的词,欧公不免心欢,约定将来要来汝阳做太守,再来欣赏她们。数年后,欧阳修果然如愿到汝阳当太守,却不见歌女踪迹,于是怅惘赋诗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譬如苏东坡某次替人读文章,读后说,该文内容文笔仅仅值一分,他的诵读却占了九分。

类似的名人轶事一定深深藏在钱穆身上,只待时机一到便含笑说出,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过来,当然很清楚这样的故事是多么活跃课堂气氛,又是多么深入人心。古之贤达真是名士风流,也因此留下很多供后人神往不已的掌故,这些掌故倘无钱穆这样博学的先生传递,很快也会隐没无踪,没有掌故的文学史该多么无趣!

一部《中国文学史》,钱穆先生一直强调,中国传统文学自有其一套生生不息的活的永恒的生命,他反对今日中国自五四以来因有人提倡有了新文学,便认为京剧及以前那些文学都是旧文学。时在1950年代。时代既已走到21世纪,对国学的重视已提上议事日程,当足以慰先生了。

中国文学史读后感 篇3

《中国文学史》这本书是由在新亚书院的老教授钱穆先生和他的学生叶龙先生共同完成的,虽然只是钱穆先生讲述和叶龙先生记录整理,只是钱穆先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但这本书仍是不失风采。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直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完全理想的文学史出现。当然,虽然世界上不会有一部完全十全十美的文学史,但是,对我来说,钱穆先生讲述的文学史就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第一册有独立见解的文学史。

本书开头写中国文学的起源是诗歌,亦即韵文先于散文,西方亦然。是最早起源于唐尧虞舜之时,如: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上诗录自《古诗源》,但年代以无法考证,所以,要讲文学,须从《诗经》三百首讲起。

古人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社会的,雅是政治的,颂是宗教的。

赋是直指其名,直叙其事的意思。如: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孔子喜欢诗经中的二南(即《周南》和《召南》其实《诗经》不是孔子编纂,他只是将以前的诗记录下来也已。),所以他常鼓励学生多读《诗经》。

读《诗经》是有方法的,要先养成自己的性灵。读《诗经》时不可一字一句直讲。所谓诗言志其实是抒情,欣赏中国文学时,要心领神会,并必须迎合作者之情意。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为我国两大史书,它们在文学上均有很高的地位。

《尚书》中《尧典》《禹贡》为极早之作品,《盘庚》较可信。但它们都有些可疑之处。我国正式文化起源可从西周说起,因《诗经》与《尚书》均出自西周。

孟子说:《诗》亡而《春秋》作。《春秋》是记事的,此书乃斟字酌的,有其文学意味,亦有其法律性。孔子《春秋》亦可说是我国修辞学之开始。

《春秋》辩理,一字见义。因此,汉代时人们有所谓春秋判狱,作为法律判案之用。

我国文学史上,韵文与散文之演变各有不同之现象,即韵文是渐往艰深的路上走,如《诗经》易读,到屈原的《离骚》《九歌》则较难读,再进而到《两都赋》《两京赋》则更难读;至于散文,则其演变之趋势是渐往平易的路上走,《尚书》难读,到《左传》则较为平易浅近了。

所谓子,则是指先秦诸子,或称诸子百家,即是指思想家或哲学家,诸子百家所作的散文水准均极高,诸子中首位即孔子。

《论语》其弟子所笔记,文学价值极高,如: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最后两句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实含有诗意,这是诗人的胸襟,这叫吐属。

我们写文章,不可用土语俗语,不然会失去意境。

读文学史,先要通文学才好。

今日如有人说,某人思想落伍了,这不对,意见可以说落伍,可有反对、不同的;但知识是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而落伍潮流等口号只是政治运动的玩意儿。有了好学之志,出了大学,习惯已养成,就可造学问了。

让我们遥想,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的课堂里吐出那一句:

直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文学史出现。

他哪是在谈文学史,他谈的,是自己的生命如何蹚过那个时代。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汇总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你不妨看看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汇总,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1

新学期开始了,老师发给大家一本课外读本叫《美丽中国美好家园》,我刚打开书,书里的内容就像爪子似的,把我紧紧地抓住了。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本书,书中《这些鸟,我都买下了》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读完它,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小男孩买下了所有的鸟,他打开鸟笼,放飞了一只又一只的小鸟。鸟儿唱着歌儿,欢快地向森林那边飞去。

我不禁为小男孩叫好,鸟儿本是属于大自然的,它们是自然的小精灵。从小我就听到爷爷说:“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不富裕,但是我觉得那要比现在的生活快乐得多。还记得我小时候总爱呆在初春的树林里,和好朋友一起躺在树上,聆听鸟的歌声。”从那以后,我就十分向住乡村的生活。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爷爷那样聆听鸟的声音。

读完这个故事的几天后,我身边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那天,我路过市场,发现人们都围在一起,我好奇地走了过去,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一个商人捉了十几只鸟来集市上卖。那个商人对我说:“小姑娘,要不要买一只?这是纯野生的,肉很甜的!”我为此愤愤不平:鸟儿本应自由生活的,没人有资格将它们据为己有!这时候,我不禁想起了爷爷口中那群悠闲自在的小鸟,又想起故事里的那个小男孩。于是,我拿出我所有的积蓄把鸟儿全买下来,而其他的顾客只好灰心地离开了。

我来到家的后山,轻轻打开笼子,将鸟儿放归树林。这时鸟儿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飞走了,唱起欢乐的歌。那时候,我仿佛乘着歌声来到了爷爷小时候的那片树林,惬意地聆听着它们的声音。我也和小男孩那样发出感慨:“鸟飞的声音真好听!”

还记得安徒生笔下的夜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歌只有在绿色的树林里才唱得最好!”是啊,关进笼子的鸟儿和自由自在的鸟儿比起来算什么呢?鸟儿离开了大自然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生命的鸟儿就不再美丽了,即使它还会叫,那又算什么呢?不过只绝望的咆哮嘶喊罢了。爱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将它们捉了,供自己玩乐,让它们在悲伤中死去;二是让它们在大自然自由飞翔,自己也能听到更婉转的歌声。第一种爱鸟等于害鸟,而第二种爱鸟才是真正爱鸟!希望和我一样同样爱鸟的人能像我一样还小鸟一份自由。这样,那片小树林将离我们越来越近,让我们聆听大自然的鸣唱,让我们放飞自由,让百鸟长鸣!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2

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她。她毫无怨言的哺育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肥沃的土地,可爱的动物,众多的奇花异草……

虽然我们拥有这么好的环境,可是却有人对大自然然伸出了“毒手”,烧垃圾、砍树、伤害动物、排污水……一点也不珍惜地球资源。

保护地球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作为学生,建设美丽中国应该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为了现在,为了未来,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我提出几项保护环境的意见:1、少开汽车;2、不要砍树,要多植树;3、不要烧垃圾、麦秆、树木等;4、节约用水用电;5、过低碳生活,少用塑料袋,提倡用环保袋;6、废电池、废品还可以回收再利用;7、不要捕杀动物;8、不要排污水;9、随意攀折花木等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

让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流水更清,百鸟长鸣,坏境更美,为地球的环境尽一份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3

读了《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这本书,我意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却越来越不好,蓝蓝的天空不见了,嫩绿的草地不见了,干净的河水变浑浊了,小鸟不在欢乐的歌唱了……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多多少少和自己有关。

对水污染说“不”

这本书中,有首小诗令我印象深刻:“涓涓小溪,扭动透明的身躯,流出绿的山冈。

滔滔长河,舞动雪样的浪花,流过广褒大地……”这是一幅诗中美景。是啊,涓涓小溪,扭动透明的身躯,流出绿的山冈。滔滔长河,舞动雪样的浪花,流过广褒大地。徜徉在这养的美景之中,能不心旷神怡吗?在我的老家,原本有一条干净、明亮的小河。小河的水清澈见底,清的都可以倒映出青山碧岭,河底下的小鱼小虾都看得一清二楚。我经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游泳,捉鱼虾,小河边总是荡漾着笑声。可是现在,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笑声没有了,小河上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河水宛如被施了魔法,变色了,变成了黑色,还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一只只小鱼的尸体随处可见,我好像看到了小鱼临时起伤心的说:“都是那群可恶的人类害死了我和我的同伴……”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了河水变色的秘密。原来,住在小河边的人们懒得把垃圾拿到大垃圾桶去倒,就随手扔到了小河里。还有一种原因,小河的上游有几家黑心的企业为了方便自己,就把污水排到了小河里……我们要对水污染说“不”!

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看了人们乱砍乱伐树木的故事,我心想: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听不见小鸟在枝头欢快的唱歌了,只有小鸟“嘤嘤”的哭泣声。那是因为小鸟的家园——森林,变成了一张张白纸。然而,人们却不珍惜,反而还浪费纸张。新的笔记本被随手扔进了垃圾箱;在崭新的本子上乱写乱画;每天放学以后,抽屉里堆满了废纸,好似一个小型垃圾场……当我们在浪费纸张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森林已经光秃秃的,就是因为我们浪费纸张呢?只要我们节约用纸,生活就会多一份绿色。节约一张纸就增添一片绿,让我们行动吧!

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有一次,我随手就把一张纸扔在地面上。妈妈看见了捡起地上的纸扔进垃圾桶,问我:“前面就有一个垃圾桶,为什么不扔到桶里呢?”“我、我……”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是我个不停。接着,妈妈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生活的家园,所以,保护环境也要从点滴做起!”妈妈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我们应该对这些不好的现象感到惭愧!

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流水更清、百鸟长鸣、环境更美,这是美丽中国的诱人图景,也是美好家园的理想境地!这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颗心,伸出一双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建设出美丽中国吧!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一本《美丽中国美好家园》的书,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惊叹不息,我对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知识点、保护环境的一百件小事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读到了《美丽中国,幸福家园》的中篇——风采。感动中国!她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她的身边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她为了孩子四处奔走,把爱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是这位女校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她对孩子的爱,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她推开身边早已被吓呆的学生,独自一人面对这飞来横祸,她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用大爱无私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对我老师充满敬佩之情。在危急关头,老师心里只有学生,老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老师的职业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但却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在这本书里看了一则叫《我在乎的不是水费,是水!》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家的主人叫欧美美,欧美美老是找不到保姆,因为保姆都说欧美美太抠门了。原来,欧美美不抠门,她只是想节约用水。有些地方缺水,甚至连北京、天津那么发达地城市都缺水,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在全球,有很多很多的地方,他们缺乏水源,缺乏食物,而我们,我们却在浪费水源,浪费食物。我们没喝完的水,就直接倒了;洗完手后,没拧紧水龙头;洗完米或菜的水,也直接倒掉了。我们没吃完的饭,就干脆不吃了,却不知道,一年下来,被我们浪费掉的饭菜,却足足2亿多人的粮食了。

河里,脏兮兮的一片,破皮鞋、烂袋子、垃圾之类的都有,真是太脏了!每当我睡觉的时候,窗外那些嘈杂的喇叭声、刹车声吵成一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老师常常教育我们: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则我们尊重地球,地球也会尊重我们。人类是地球的朋友,是家园的儿女,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她,我们是地球的儿女,更应该去保护她。如果地球面临危险,人类将如何生存?我们一定要牢记保护环境里的一百件小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水电、节约纸张、拒用一次性用品、保护动物、不乱丢垃圾……保护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家园——地球更加美丽。

看了这本书,我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天常蓝,我们周边的河流水更清,我们城市的树更绿,空气更清新。当然,这些都是靠我们努力创造出来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努力,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保护环境,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也会越来越美丽!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吧,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5

我读完[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这本书,我对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知识点、的一百个小事我都有深刻的认识。看完这本书,我总结了几项保护环境的建议:1、少开汽车;2、少砍树要多植树;3、不要烧垃圾、麦秆、树木等;4、节约用水用电;5、过低碳生活,少用塑料袋,提倡用环保袋;6、废电池、废品还可以回收再利用;7、不要捕杀动物;8、不要排污水;9、制止随意攀折花木等破坏行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以上几点,地球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地球妈妈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她,可却有人对地球妈妈伸出毒手伤害动物、花花草草,烧垃圾、排污水一点也不珍惜地球上的资源。

《美丽中国》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叫我在意的是水,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家的主人叫欧美美,欧美美老是找不到保姆,公司里的保姆们早闻欧美美的事迹比如说:家里没有一次性塑料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水杯。空调没有,折扇倒有3把。在这个家干活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麻烦,洗菜、洗米水要收集起来浇花、冲厕所用保姆都说欧美美太抠了,不想去她家工作。后来,大家才知道,欧美美不抠门,她只想节约用水。在全球有很多很多地方,他们缺少水源、缺少食物,而我们,我们却在浪费食物、浪费水源。我们没喝完的水,就直接倒掉了;洗完手之后,没拧紧阀门就走了;洗菜、洗米的水也随手倒掉了;我们没吃完的食物,也干脆不吃了一年下来,被我们浪费的饭菜,却足足够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了。其实环保活动还有很多的,比如说:光盘行动、远离白色污染等等。

其实,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才会给我们、给动物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6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它代表了纯净,可现代化的生活让水流失的更加迅速,变得肮脏不堪,污水流进了我们的生活,而干净的水源也着实正一点点的离我们而去。

自从阅读了《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后,我对关于《让流水更净》这个主题留下了深刻印象。里面有很多的小故事讲述了如何去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其中让我最为之动容的是第三个故事《用什么保护你?我们的水库》,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位于天津于桥水库北岸的大村,因为村民们随手吐痰都能流进水库,所以这个村就组织了水源保护队,因为怕污染水源,就含着泪拆除了为致富养家而建起的养猪场和养鱼网箱,从这个故事里让我看到了真正能爱护水源并且行动的人民,他们这村落为了不影响天津人民所喝的每一口水,就自断财富之路,这样的行为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吗?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缺乏水源的大国,仅仅我国每年污水的排放量就高达600亿吨以上,而这些废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往江河湖海中投放,有些工厂把污水投入江河湖海,它们又何曾想过,中国的水源正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城市与城镇他们的提供的水源正受到威胁,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往干净的水域排入,而原本清澈的水域也还养育着生命,把污水排入清澈水域后,清澈的水域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也一同变成肮脏不堪的污水,为此让我们缺乏水源的罪魁祸首不就是我们自己吗?如今农业、工业、城市的用水需求不断提高,我们能利用的水源已经不多,这样还不足以让人类重视吗?

每一滴水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一滴水都有它清澈的本质,请人类保护这珍贵的水资源,不要再把污染物投入江河湖海,不在做有害水资源的事情,否则受到伤害的只会是我们自己,请大家务必从现在做起珍惜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滴水,让它们不再受到伤害,不再平白无故的流失,让身边的流水汩汩淌,让身边的小溪潺潺绕,共同营造清澈的水资源!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7

中国是一个养育着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了发达国家,可是环境有能否赶上呢?

《美丽中国》这一本书我才读了一半就有了很深的感悟。中国,原本是一个拥有美丽风景的大国,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是美丽风景成了经济供应场,捕杀动物、砍伐树木、污染河水等。中国的环境一天天的恶化,最近,还有雾霾天气呢!我的心也感到不安,未来的中国会是怎样的呢?不由得引起人们深思。

人类的生活靠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人怎么能生活呢?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却依然破坏它,面对利益的驱使,人类选择了破坏环境,真是因小失大啊!我想对这一类人说;“你们为什么要去破坏环境,让家园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不好吗?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保护环境也需你我加油,不要在破坏环境了,为保护环境一起行动起来。”

中国,一个美丽家园,一个美丽的祖国,为了中国更加美丽,一起行动起来,让祖国重披绿衣,充满生机。现在我们从小事做起,为环境献出一份力量。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8

这本书分为4个部分:生命之间、美丽的家园、哭泣的地球、守望美好呼唤绿色文明。

这本书一共有:第一篇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第一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章不可忽略的发展危机,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城市实践活动,第二篇让我们的农村更美丽,第一章美丽如画的新农村,第二章发人深思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活动,第三篇让祖国的山水更美丽,第一章自然美,美就美在山和水,第二章大自然在惩罚我们,第三章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四篇让我们的校园与家庭更美丽,第一章校园与家庭,成长的乐园,第二章乐园里也有烦恼,第三章追求幸福,实现梦想,第五篇让我们的心灵更美丽,第一章身边最美的中国人,第二章以法律严惩罪恶,第三章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迹,世界因多样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了解了我们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还知道了目前地球的环境正在一步步恶化,并认识了一位位让人尊敬的环保卫士。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挨饿的江豚》这篇文章,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但因为水域的污染,改变了江豚原先的生存环境,破坏了食物链,导致江豚无法适应,直到被活活饿死。现在,江豚只有两千一百头左右了,未来还可能继续减少。看到这个数字时,我感到特别痛心了!

联想到我的身边,平时经常看见小区门口垃圾成堆、苍蝇滋生、蚊虫甚多。每次路人经过都会捂着鼻子绕过去。在我家旁边有条小溪,原本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水里还不时看见有小鱼在游来游去,可现在小溪里的水变黑变臭了,再也看不到小鱼,我们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在这里尽情的玩耍。每到秋天,农民放火烧秸以和塑料,我们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烟尘中,呛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还有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我不禁要问,我们生活的家园,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恶劣。

地球只有一个,中国是我们生存依赖的家。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她们,爱护她们。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的责任。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为我们的美丽的家——中国缔造出一个绿色美好的明天!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篇9

家园如一把伞,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带给我们安全;家园如一首诗歌,让我们时时吟唱;家园如避风港,带给人们温暖、安全。家园是让每一个人幸福、让每一个人守望,保护家园的环境、是我们对家园应有的回报。小草的摇摆、花儿的芬芳、树木的苍翠、河流的零丁、大海的浩瀚,这一处处美丽的景色,构成了我们的美好的家园。

饮用水来自于江河、湖泊,一旦这些水受到污染,饮用水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受到污染的水将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人们饮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后,会引起性或慢性中毒。水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而且对动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水产的养殖。用受到污染的水灌溉农田,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使农作物的长势爱到影响或者枯萎。如果养殖水产的水爱到污染,那么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导致鱼类、贝类等的残废或带上毒素。那些体内带上毒素,没有死亡的植物或动物被人们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使人生病。

在人类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掠夺式的滥用资源,破坏植被,一片片的森林变成了荒漠,小鸟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占去了大量的耕地,使许多野生动物无家可归。稀有动物的杀害,导致了食物链的破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现在地球上,树木越来越少,氧气越来越少,人类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不好,天上,很少看到成群的鸟儿,河里,再没有小鱼自在的游弋。这些可怕的现象表示着大自然的愤怒,它在警示人类,应该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如果走到后果不可收拾的临界线才感到危险,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行动起来,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要友好地对待每一个物种,让每一种美丽生灵在地球上代代繁衍,生生不息。要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使用每一种资源。多种树木,多种花草,让天空永远湛蓝,大海永远清澈,大地一片绿色,每一丝风都带着清新的花香。

也许,只是一个烟头,就能引发一场大火,也许,只是一节废旧电池,就能损坏几亩地;也许,只摘一朵花,就能说明你的思想不端正。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爱我们的家园,努力成为一群名副其实的“环保卫士”,为建设美丽的红岗,建设美丽的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吧!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300字)


学校发了一本书,叫《美丽中国美好家园》。

这本书里面写了要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美好的家园,不让它受到嘲笑!

我最喜欢的一个内容是《回收废电池,做保护小天使》,讲的是一位上二年级的小学生叫哈露清,他们的学校组织让大家收集废旧电池,为环保做点贡献。于是,哈露清和他的好朋友决定在他们小区挨家挨户的收集废旧电池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都收集一个废旧电池,地球就多了一份绿色,如果我们大家都收集废旧电池,人人都能做保护小天使,人人都为地球妈妈换上新装,这样,我们也不会被空气污染导致死亡了!记住哟!一看到废旧电池就要收集。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永远干干净净,开开心心!

四年级:李秋润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800字)


我读完[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这本书,我对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知识点、的一百个小事我都有深刻的认识。看完这本书,我总结了几项保护环境的建议:1、少开汽车;2、少砍树要多植树;3、不要烧垃圾、麦秆、树木等;4、节约用水用电;5、过低碳生活,少用塑料袋,提倡用环保袋;6、废电池、废品还可以回收再利用;7、不要捕杀动物;8、不要排污水;9、制止随意攀折花木等破坏行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以上几点,地球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地球妈妈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她,可却有人对地球妈妈伸出毒手伤害动物、花花草草,烧垃圾、排污水一点也不珍惜地球上的资源。

《美丽中国》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叫我在意的是水,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家的主人叫欧美美,欧美美老是找不到保姆,公司里的保姆们早闻欧美美的事迹比如说:家里没有一次性塑料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水杯。空调没有,折扇倒有3把。在这个家干活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麻烦,洗菜、洗米水要收集起来浇花、冲厕所用保姆都说欧美美太抠了,不想去她家工作。后来,大家才知道,欧美美不抠门,她只想节约用水。在全球有很多很多地方,他们缺少水源、缺少食物,而我们,我们却在浪费食物、浪费水源。我们没喝完的水,就直接倒掉了;洗完手之后,没拧紧阀门就走了;洗菜、洗米的水也随手倒掉了;我们没吃完的食物,也干脆不吃了一年下来,被我们浪费的饭菜,却足足够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了。其实环保活动还有很多的,比如说:光盘行动、远离白色污染等等。

其实,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才会给我们、给动物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四年级:bu半世晨晓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1000字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石埠中心小学 六甲班 温嘉雯

今天我读了一本《美丽中国 美好家园》的书,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惊叹不息,我对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知识点、保护环境的一百件小事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读到了《美丽中国,幸福家园》的中篇——风采。感动中国!她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她的身边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她为了孩子四处奔走,把爱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是这位女校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她对孩子的爱,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她推开身边早已被吓呆的学生,独自一人面对这飞来横祸,她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用大爱无私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对我老师充满敬佩之情。在危急关头,老师心里只有学生,老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老师的职业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但却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在这本书里看了一则叫《我在乎的不是水费,是水!》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家的主人叫欧美美,欧美美老是找不到保姆,因为保姆都说欧美美太抠门了。原来,欧美美不抠门,她只是想节约用水。有些地方缺水,甚至连北京、天津那么发达地城市都缺水,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在全球,有很多很多的地方,他们缺乏水源,缺乏食物,而我们,我们却在浪费水源,浪费食物。我们没喝完的水,就直接倒了;洗完手后,没拧紧水龙头;洗完米或菜的水,也直接倒掉了。我们没吃完的饭,就干脆不吃了,却不知道,一年下来,被我们浪费掉的饭菜,却足足2亿多人的粮食了。

河里,脏兮兮的一片,破皮鞋、烂袋子、垃圾之类的都有, 真是太脏了!每当我睡觉的时候,窗外那些嘈杂的喇叭声、刹车声吵成一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老师常常教育我们: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则我们尊重地球,地球也会尊重我们。人类是地球的朋友,是家园的儿女,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她,我们是地球的儿女,更应该去保护她。如果地球面临危险,人类将如何生存?我们一定要牢记保护环境里的一百件小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水电、节约纸张、拒用一次性用品、保护动物、不乱丢垃圾……保护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家园——地球更加美丽。

看了这本书,我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天常蓝,我们周边的河流水更清,我们城市的树更绿,空气更清新。当然,这些都是靠我们努力创造出来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努力,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保护环境,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也会越来越美丽! 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吧,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中国相声史读后感


中国相声史读后感

耿 瑛

今年1月,倪锺之著《中国相声史》刚刚出版,就送我一本,我喜出望外,看完全书后写成这篇杂感。

早在1995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就出版了王决、汪景寿、藤田香合著的第一本《中国相声史》(以下简称“三人本”)。万事开头难,那本20年前问世的“相声史”功不可没。但是,作者受到占有资料所限,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又因为此书的三编是三人分工撰写,体例也不统一。

“倪本”中前有《引论》,后有《结语》,正文设有《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当代篇》及《域外篇》,全书共二十章,章下均有小节。体例统一,论述的更全更细更广。此书从纵向看,贯通古今,从横向看,跨越中外。下面我仅通过全书五篇的部分章节,略加评述。

古代篇

在《古代篇》中,共分八章。前六章是从《先秦及秦时的优人滑稽》一直说到《清代的滑稽表演》。其中第二章《两汉南北朝的优人滑稽及影响》和第五章《元明流行的滑稽表演》,都填补了“三人本”的空白。第七章《历代笑话的积累》与“三人本”的上编第二章《历代笑话》的内容相同,可“倪本”列举的古代笑话更多,且有两篇正是单口相声《糊涂县官》和相声《贼说话》的出处。第八章《笑话与口技的结合—— 明清隔壁戏》,则是“三人本”中没有论述的内容。这一章关于隔壁戏的记述,正是相声由“暗春”到“明春”演变的重要阶段。

近代篇

“倪本”的《近代篇》中,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

1848年(清代道光二十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时中国的相声是否已经产生,尚无更多文献可证。但是道光年间的子弟书《风流词客》中,描写了相声艺人马麻子的艺术生涯,这是有文可考的。在第九章第二节《近代相声的创始者》中,作者记述了八角鼓票友出身的相声名家张三禄和京剧艺人出身的相声名家朱绍文及其弟子。因为张三禄没有弟子,仅知他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就在北京献艺,是他将全堂八角鼓中的“说学逗唱”四功,作为相声的四门功课,流传下来。作者没有照抄他书,把张三禄硬列为相声第一代艺人。对于朱绍文及其传人,因为有艺人师承谱可证,因此书中的记述也很详细。

在《“肃亲王禁相声”及其影响》一节中,作者通过艺人的口述资料和有关文章,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清代光绪年间,难登大雅之堂的相声艺人处境艰难。北京相声遭禁演后,客观上也促使了北京相声艺人到外地献艺求生。从而使相声艺术走向各地,扩大了这个北京曲种的影响,这种分析是实事求是、合乎情理的。

在第十章第一节《相声向外地传播》中,作者根据有关文献,论述了相声在天津、沈阳的实况。对于相声在河南、山东、江苏、湖北、上海等地的传播,虽然仅是一笔代过,但是也足以说明清末民初相声艺术的传播很广。第二节《“相声八德”及其同辈艺人》,第三节《“清门相声”的流传》,第四节《两代“云里飞”演唱的滑稽京剧》中,记述的全是清末民初的一些著名相声艺人。这里,我仅说说“清门相声”和“滑稽京剧”。

“清门相声”是指八旗子弟在全堂八角鼓中表演的相声,与其相对的则是艺人系统传承的“浑门相声”。“清门相声”自从阿彦涛收徒起,“清门”与“浑门”两派相声便开始融合。民国八年(1919年),由于八旗子弟的钱粮停发,迫使一些票友下海从艺。作者根据现有史料,为民国后的“清门相声”著名演员华子元、谭伯如、陈子贞、广阔泉、高玉峰、谢芮芝六人都作了小传,列举了他们常演出的曲目,其中有人还留下了唱片,是我们研究民国时期相声的珍贵资料。

在上述这些“清门相声”中,有人曾是京剧票友,熟悉戏曲,因此才能编演出腿子活《捉放曹》和反映戏迷生活的《戏迷闹学》《戏迷卖切糕》等相声。又因为“清门相声”演员多比“浑门相声”演员的文化水平高,才能编演出《夸住宅》《开粥厂》《八扇屏》等曲目。因此,“清门相声”对于提高作品的文学性是起过重要作用的。

滑稽京剧,又名滑稽二黄。作者引用了北京相声名家白全福先生的《回忆录》,有详细记述。侯宝林、白全福等相声名家都是先学唱滑稽京剧、后改行说相声而名扬全国的。我想,侯宝林曾演的曲目,正唱逼真,歪唱可笑,这与他当年唱过滑稽京剧下过功夫是分不开的。

现代篇

《现代篇》中包括了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在第十一章中,分节记选了《“冯家门”相声在东北的流传》《“马派相声”的形成》《张杰尧从南方回到北京》和《一代名家张寿臣》。这些著名相声演员,都是民国时期各地的代表艺人。在第十二章第二节《“女相声”演员的兴起》,提到了来小如、德淑珍、苗喜珍、冯洪飞等鲜为人知的早期女艺人。在《相声著作的出版》中,记述了张笑侠的《相声集》(第一辑),此书中的《相声总论》一文,是一篇研究相声艺术的重要文章。连阔如的《江湖丛谈》是曲艺民俗专著,书中有许多评书和相声史料。张履谦的《民众娱乐调查》书中有《相声》一章,记述了河南省开封市的相声艺术及主要艺人。这些民国年间的图书,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在第十三章中,作者着重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作家老舍与艺人欧少久合作的“抗战相声”和在华北沦陷区天津市常宝堃与常氏相声。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的曲艺活动中,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和西河大鼓艺人王尊三都有公认的佳作传世,而相声却很少,在当时影响也不大,这也反映了解放区曲坛的实情。

在第十四章第五节《“俗文学”研究中的相声》,谈到了1938年出版的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一书。此书把俗文学分为五类,其中的讲唱文学,相当于今天的曲艺。郑所记述的历代讲唱文学,包括唐代的变文、宋代的鼓子词与诸宫调,元代的散曲,明代的宝卷,清代的弹词、鼓词与子弟书等等,却没有提到相声。这是因为相声曲目多是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本可查,因此研究相声者也很少。1946年出版的杨荫深著《中国俗文学概论》中,设有相声专章,并有《相声起源》《相声与双簧》等节。此外,只有散见于报刊上涉及相声的短文,数量也不多。不过,当时的俗文学家们,开始重视讲唱文学,并有人注意到相声,这也算相声研究中一个可喜的开头。

当代篇

在《当代篇》中,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相声艺术曲折发展之路。第十五章到第十八章,分别写了“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新世纪”四个阶段的相声状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4月“文革”前夕,相声艺术几上几下,是在曲折的道路上走过来的。建国之初,从旧社会过来的曲艺老艺人都欢欣鼓舞,其中鼓曲艺人编演了许多歌颂新中国新人新事的大量新曲书;评书艺人也根据《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等著名长篇小说改编过一些新评书,还有的艺人根据“二五长征”等党史上的真事,创作过短篇评书。可是,相声艺人却遇到了难题,不知道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如何才能跟上时代,如何才能为人民服务。1950年,“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成立后,在老舍等人的帮助下,把传统相声《菜单子》改成《维生素》,把《文章会》改成《假博士》,都是试探性的改编作品。演出后,观众认可,也使艺人对改进相声有了信心。天津艺人常宝堃创作的《新灯谜》更是歌颂新社会的佳作。建国初期,业余作者创作的《夜行记》《打百分》等一批新相声,经过专业演员演出后,深受观众欢迎。其中作家何迟创作、马三立首演的相声《买猴儿》影响最大,各地艺人争相演出,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作品塑造了“马大哈”这个艺术典型。可是这篇相声也引起了一场争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艺理论刊物《文艺报》也对相声《买猴儿》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叫好,有人反对,这在相声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可是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却把何迟打成了“右派分子”,就连首演者马三立也在劫难逃,被迫离开舞台多年。本来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传达后,强调了“双百”方针,文艺界很活跃,新相声也很多。可是在1957年“反右”之后,作者们都不敢写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相声了。正因如此,在1958年8月,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中,相声节目只有《社会主义好》《天上与人间》《水兵破迷信》《别泄气》等歌颂相声。其中有的作品,是歌颂“大跃进”中的“敢想敢干”精神的,甚至是美化浮夸风的。虽然在1958年年末,党中央就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浮夸风”“共产风”的错误,可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又大搞“反右倾”,再次强调“阶级斗争”,相声创作又进入了低谷。在建国十周年时,只有相声《昨天》是通过一个人的奇特经历,描写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不愧为相声佳作。

直到1962年在广州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开始“反左”,文艺界反响很大,不仅小说、戏剧出现了一批佳作,相声也产生了马季编演的《登山英雄赞》《英雄小八路》《找舅舅》等新节目。而在1963年和1964年,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的两个批示”后,文艺界,尤其相声界,又一次遇到了难关。作者对于这段历史作了如实记述。

《“文革”中的相声》反映了“十年动乱”时期相声的真实情况。文革十年在曲艺界经过了“受高压、强挣扎、被利用”的三个阶段。文革初期,许多相声名家,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受到批斗。全国各地的曲艺团队一度解体,相声在文艺舞台上一度消失。

1971年林彪一伙垮台后,部分曲艺团队恢复,有的相声名家也归队,重新登台。1972年马季的《友谊颂》等新相声在电台播出后,受到广大听众欢迎。“倪本”中还提到1972年天津的相声《挖宝》,作者没有细说,我补充几句。这篇写猪身上有百宝的相声,不仅运用了传统相声“子母哏”和“贯口”等艺术手法,而且冲破了当时“四人帮”大力推行“革命样板戏”“三突出”的创作模式,是当时难得的佳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艺大解放。相声舞台上出现了一大批揭露四人帮的节目。如1977年出现了《舞台风雷》《特殊生活》等相声,让观众们非常开心。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1979年建国三十周年的曲艺调演中,出现了杨振华、金炳昶表演的相声《假大空》,大受好评,“假大空”被人称作是继“马大哈”之后又一个反面人物艺术典型。此外,还有姜昆、李文华表演的反思相声《如此照相》,影响很大。为了繁荣相声创作,1984年举办的全国相声评比中,又有一批新相声获奖,后来的两届中国相声节,都产生过许多优秀作品。自从1982年在中央电视台首届春晚出现了陈佩斯、朱时茂的喜剧小品《吃面条》后,年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都必有小品与相声的竞争。在有些小品中,运用了相声的表现手法,有些相声演员也改演小品,一直坚持演相声者,不仅有马季、姜昆等相声名家,还有来自湖南的奇志、大兵等一代新人。

新世纪以来,相声回归剧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京津等地的小剧场相声很火爆,但是小剧场相声也出现了新问题,如在经济大潮中把新中国成立后早已停演的荤口相声又搬回舞台,还把网上流传的荤笑话改编成相声,因此,受到文艺界和观众的批评。

更为难得的是本书不仅论述了祖国大陆的相声,而且还论述了宝岛台湾的相声和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也记述了一些少数民族相声及与相声相似的曲种,如藏族中的藏语相声,蒙古族的笑嗑亚热 ,朝鲜族的漫谈、才谈等等。

在《当代篇》中,对于相声艺术的研究成果也有评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有侯宝林等编写的几本相声知识读物,进入新时期后,在相声研究方面,史论传等无所不有。如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的《相声溯源》,薛宝琨的《中国的相声》,汪景寿、藤田香的《相声艺术论》,王决、殷文硕的《相声行内轶闻》,金名的《相声史杂谈》等都给相声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域外篇

在《域外篇》中,即第十九章与第二十章,记述了中国相声在海外的影响,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新时期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林培瑞(中文名)在《中国文学》上发表过《论侯宝林》,还访问过天津的相声艺人;朝鲜血统的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崔淑英也来华访问过侯宝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尼古拉·莱仙客多年来研究中国相声,并把其研究成果写成文章编入教材。1981年他与我国沈阳相声作家白纪元,著名相声演员名家杨振华互相通信,探讨相声问题,加强了两国的相声学术交流。

此外,本书对于与中国相声类似的外国艺术,也有简述,如朝鲜半岛(朝鲜、韩国)流传的“漫谈”与“才谈”,日本的“落语”与“漫才”等等。

通过本书《后记》中作者的自述,我对这位曲坛老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与相声真有缘,天地人三才都占全”。从天时上看,他不仅亲眼见过相声艺术的整旧创新,而且还赶上新时期相声复兴,见到了曲坛百花争艳,笑林绿树成荫。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艺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有些相声艺术家当选为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还有些相声名家当选为中国曲协和省市曲协正副主席。在2006年至2010年,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中,获得终身成就奖者共有27人,其中相声艺术家就有6人。

在全国数百个曲种中,相声是流传最广的曲种之一。据我所查,《中国曲艺志》的29卷中,有26卷的“曲种表”包括相声,开列相声条目者多达18卷,只有3卷的“曲艺志”中没有相声,但不等于本地没有相声,只是相声并不是本省的主要曲种。可见,相声艺术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新时期以来,相声选集与相声论著大量问世,再加上这位有心人又搜集了许多各地内部出版的各种曲艺资料及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与文章,乃至相声名家音频资料,这些都为作者写这部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从地利上看,作者生在相声宝地天津,从小就常听京津两地名家相声,喜欢相声,热爱相声。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是文艺骨干,上台演过相声与话剧。虽然从天津城市建设学校毕业后在天津市建筑工程局工作,但他发表过关于相声的文章,并引起了一场争鸣,让相声界知道其人。1962年,他被调到专业曲艺团工作后,写过许多曲艺论文。“文革”时,曲艺团解散,他调到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做文艺辅导工作,还给业余文艺工作者讲过相声课。1986年文化部在天津创办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他成为“中国曲艺史”和“曲艺概论”两门课程的教授。1991年他撰写的《中国曲艺史》出版引起了很大反响。1996年他退休后还主编过《曲艺讲坛》,后来又出版过《民俗曲艺与曲艺民俗》等书。因此他接受了这部《中国相声史》的任务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稿。

从人和上看,倪锺之为人随和,人缘很好,文艺界的良师益友对他的帮助很大,曲艺界的晚辈都尊称他为倪老师,这也是他在曲坛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之一。当然,仅有天时地利人和还不行,这与他的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他博览群书,从当代文献到近现代文学、戏剧,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

在《后记》中,他说:“尽管我给汪兄等人的著作提了很多意见,而自己这部著作究竟如何?则又是一个问题。还请专家和读者品评吧!”

这本书的研究成果是肯定的,年近八旬的作者写作态度是严肃慎重的。凡是至今尚不能下结论的问题,他都凭个人理解猜测用“可能是——”来表述。对于前人口述中不同的说法,也都是二说并存的,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部长达50万字的长篇专著,实在难得。但是由于占有资料的寡众,难免有些地方粗细不均,尤其是音像制品比如盒式带、光盘、网络资源方面所谈较少。在“三人本”的下编中,有《老一代革命家关怀相声》一节,而“倪本”中却没有,我认为这也是本书的不足之处。

我这些看法,对与不对,仅供作者读者参考和学者研究。

读后感《中国美术史 读后感(3)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美学史读后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