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看吴用有感 > 地图 > 我看吴用有感

我看吴用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我感动了——看影片《雷锋》有感。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我感动了——看影片《雷锋》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星期五下午,我们看了《雷锋》这部影片,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雷锋叔叔帮人洗衣服、洗床单、扫地,样样事都做。有一次他生病了,在去医院的路上,他看到 工地上缺人手就去帮忙干活。他平时非常节约,自己的袜子破得不像话,他也不舍得丢掉,可他却把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王大力的母亲
虽然雷锋牺牲了,但我觉得雷锋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歌颂。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去姥姥家玩。突然发现车子轮胎里没气了,我只好从车子上下来,推着车子往前走。走了一会儿,我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个打 气筒。我开心极了,连忙走过去。我又想起来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呢?打气筒旁边坐着一位老爷爷,不用说,这打气筒自然是他的。老爷爷笑着说: 小朋友,要打气吗?我点了点头,说:可我身上没有钱。老爷爷乐了,说:要钱干什么?这是免费的。
我想:老爷爷那么好,这不就是活雷锋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老爷爷一样好,那该多好啊!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我看雷锋 (2000字)


我写东西往往跑题跑的很严重,这篇也不例外。我只希望,在我们身上发生过的不要在我们的弟弟妹妹和下一代身上重演,我们的社会少一点道德勒索,仅此而已

昨天是毛爷爷钦定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像我一样的80后在小学估计都有过向雷锋叔叔学习的经历。不过我从小就对雷锋同志没什么好感,因为我是个比较自私和低俗的家伙,我觉得雷锋和班里整天打小报告取悦老师的同学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假装高尚。当然后来的经历告诉我,我的层次实在太低了,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好吧接着回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我们小学在某一年的三月五日请到一位自称是雷锋战友的家伙给我们做了一个报告,当时所有人都搬着小板凳去操场上听了两个小时回忆,由于我记性比较差,当初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是类似我与雷锋不得不说的故事之类的东西,和当天的家庭作业是写一篇关于这个报告会的作文当然那时候所有小学生都会写帮助孤寡老人扶老太太过马路之类的做好事作文,我也写过,虽然我这个低俗的家伙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帮助过别人。不过我不认为这是我人品有问题的表现,写那种东西唯一的目的就是欺骗老师,至于老师嘛,他们教我知识我很感激他们,他们叫我做人,对不起,你们还不够格,你们有什么资格评判我的品德?

以下议论均以官方报道为依据。其实雷锋这个人也很可怜。他的童年正好见证了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所以党说,你要高尚,他就真的高尚了。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摘自1962年4月17日雷锋日记

很有当年的特色,不是吗?其实雷锋这个人从宣传看来就像水晶一样有一颗纯洁闪光的心,他的经历不禁让我有联想,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长带头说,我们要做好事,要义务打扫学校卫生!同学们跟着喊,做好事啊做好事!大家没一个行动的。偏偏有个智商不太健全的家伙,第二天早上六点不到拿着扫帚满校园子扫树叶去了。当然这个联想确实太恶毒了,我把内心阴暗面剖析出来给大家看。雷锋同志是坚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我愿意称之为集体价值观。他在生活中确实将自己的价值弱化,将集体的价值无限提高,当然,一个从小生活在没有亲人的集体环境中(也就是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爱)的人,很难对自己的价值有所认识。这其实也是上一辈人的通病,斗私批修,狠批私心一闪念,有私心被认为是罪恶的。但是人天性都是自私的,尤其是生活在父母的爱护下的正常人,被呵护、被爱会让人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自然会为自己着想。可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它就认为人,之于整个社会而言,就是一个一个组成部分,是坏了可以立即替换的齿轮和螺丝钉,人必须为了整个社会而奉献,这种奉献又是无条件的。这就要求人有高尚的道德。

我个人根本不认同这种道德观。我认为,有选择的高尚才是真正的高尚,比如说前一阵子地震捐款,捐巨款的企业被捧到天上去,捐的少的企业被贬的一文不值,这样让那些捐巨款的企业的捐款动机变得不那么单纯,他们可能也是出于舆论压力才会捐款的,这样被逼迫的高尚还有什么意义?我从小就比较逆反(小学班主任语),根本上还是我觉得老师没有权力去干涉我的价值观,更没有权力强迫我高尚,我低俗不伤害别人,你为什么要用各种手段不让我低俗呢?前一阵子看了《发条橙》,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深有同感,彻底善与彻底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这也是我反感共产主义的原因之一,共产主义实际上也剥夺了人的道德选择权,这个可以说很长,下次再写)。我认为,道德选择权也是思想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对学雷锋这种强迫进行道德选择的活动没有任何好感。全民学雷锋其实就是把道德制高点变成了道德底线,像我这种几乎从不过问别人生活的人就会被评价为道德低下,这在小学,道德评价的权力集中在班主任手里的环境中尤为明显。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有本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买回来,可以凭有关证据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相同甚至更多的补助。这条法律颁布之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为,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孔子弟子中的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成功商人,他在当时诸侯国的国际贸易中,在别的诸侯国遇到很多鲁国的奴隶,他自己掏钱将这些奴隶一一赎回,并且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向国家要补偿金,并且颇以此为荣。

但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严肃批评。

孔子的观点是这样的:国家的目的是解救自己的国人,并且愿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给实施这一行动的人给予报答和补偿,这个报答和补偿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而子贡的行为一下子给这种行为设定了一个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道德标杆,如果有另外的人赎回了鲁国的奴隶,他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他去向国家要求补偿的时候,对应于子贡反而成了风格不够高尚的人;如果他不去向国家要求补偿,他将承受除了赎回奴隶所付出的精力之外的实实在在的金钱上的损失。

而大多数人并不像子贡这样富有,他们不愿意承担这种损失,甚至承担不起这种损失。于是,这大多数人面对自己的国人成为奴隶的时候,所采取的最好的措施反而是不做为。

以上段落来自论语的一个小故事。这就是将道德制高点变成道德底线的坏处。有很多人,出于性格或者是客观条件的原因,不愿或是不能帮助其他人,而社会又不可能分辨哪些人是可以帮而不帮,哪些人是根本不能帮,这样一味提高道德底线,会伤害很多无辜的人。所以说,保护人们的道德选择权就是保护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权利,用舆论进行道德讹诈和道德勒索实际上就是伤害人生存的基本权利。而小学生心智未开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学校不仅不教育他们自主思考,仅仅教育他们什么是高尚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只会让小学生们对人有一个唯一的道德评判标准,而这种标准又是死板的和蛮不讲理的,这个社会完全没有那么非黑即白。每个纯真的小孩都有价值观崩塌的一天,也只有在那一天他们才会认清楚这个社会的实质,而这种信仰的崩塌往往会让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写东西往往跑题跑的很严重,这篇也不例外。我只希望,在我们身上发生过的不要在我们的弟弟妹妹和下一代身上重演,我们的社会少一点道德勒索,仅此而已。

先锋小学一年级:许嘉鑫

那一刻,我感动了……


感动,这个字眼我们很熟悉,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是令人伤感的。的确伤感,却可以补心,化作为那前进的信心与勇气。感动让人脆弱,它能进入我们内心那最脆弱的地方,的时候,感动让我们坚强,因为你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关心你,朋友、同学、家人,甚至于那些你不认识的人也在你身后默默的帮助你,正如那位最美的妈妈吴菊萍,他用自己的臂膀就下了一个2岁孩子的生命,她令人敬仰,令人崇拜。

危险裹胁生命,母性的天平容不得那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这激扬有力的颁奖词时时在我的脑海里响起,那一刻,我感动了。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是在十楼,楼下的邻居早已惊呆了。在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下来。所有人的心一下揪起来了。说是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看到了这一情况,连忙踢掉自己脚上穿的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快要落地的妞妞。逃过一劫的妞妞只是晕倒了,而吴菊萍自己被紧急送往医院,被诊治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而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然而当事情发生时,她自己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还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到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成长。

多么朴实、无私、愿奉献自己的生命的人啊!她是一位无私的妈妈、伟大的妈妈。她本来可以不问的,可是她没有那么做,因为,她是一个母亲,母性的光辉在她的身上毫无保留的散发出来,是啊!母爱似水流般温柔,但当母爱的水流遇到阻碍他的岩石时,会迸发出美丽的浪花。这是对母爱的评价。是啊!世界那个母亲又不是如此呢!只要孩子好,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想到这,我不禁流泪了,我的母亲也很爱我,她本可以在淮南继续上她的正职工,可是,我想让她在我的身边陪我,没想到,妈妈放弃了自己那份苦读十几年寒窗苦读才换来的正职工,只因我的一句话,妈妈放弃了,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妈妈回报。虽然妈妈常年不在我身边,在我得到的母爱并不比任何一个孩子少。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是我此刻最想说的话,我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形容这种伟大的母爱,但我愿用我的行动来表示对这种母爱的回馈!

感动是心中那汹涌澎湃的大海,一次又一次去拍着我的心,给我一种震撼!感动或许只是一片悄然落下的落叶,但因为平凡中的不平凡才让人更感动!那一幕幕瞬间,犹如一张思念的网,在内心深处那脆弱的地方,勾起我无限的回忆

看《感动中国》有感1000字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限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朵鲜花,你是否点缀了美丽的大地。

这周,学校组织了各班级观看《感动中国》这档节目,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以他们自己的事迹闻名全国的人物,让同学们能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感觉我在观看后受益匪浅,也许只是几种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却已影响了我的人生,震撼了我的灵魂。

其中有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殿堂级别的艺术作品,例如《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和《团结就是力量》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但是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作曲者是位怎样令人敬佩的人物。1950年,20岁的他加入了中国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入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后的他,经常在部队基层中出入不穷,只为慰问广大的官兵,与他们畅谈理想与心事,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他也从中寻找创作素材,于是他许多优秀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军旅生活。此后的他仍然继续坚持自己的事业,并成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文学家和话剧编剧等。有一次,他为完成《江姐》这部歌剧,亲自来到重庆渣縡洞体验生活,为了激发创作灵感,他还将自己的双手戴上手铐,双脚戴上镣铐,坐上老虎凳。最后他又创作了许多佳作。由此可看出,他是一位热衷于工作并勤奋耐苦的人。

他,就是闫肃。

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弘歌感人肠闫肃。

2016年2月12日,一颗巨星陨落了,闫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闫老的夫人所说,闫老重病昏迷在医院时,只有当耳边响起他的作品时,他才会有片刻清醒的意识。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摆脱病魔的魔爪,就这样一睡不醒。闫老虽然离开了我们,肉体消磨在万丈泥土下,但是他的高尚的灵魂和精神却永驻人间,他的歌将千古流传,唱响在神州大地。闫老,一路走好!

不仅是闫肃,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无时无刻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再比如为祖国科研事业不懈努力和奉献的科学家屠呦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四处奔波筹款最终桃李满天下的校长爸爸莫振高;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团聚不惜三千多个日夜奔忙让宝贝回家的秦艳友、张宝艳夫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人的一生很长,即使你忙着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也请你别忘了留下你的痕迹、你的美丽。只要有心,只要努力,感动中国也可以是你我他,不求荣誉和回报,但求世界因你我更美好。

看《感动中国》有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其中,我最欣赏第二个人——陈斌强。

在他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照顾他们三个孩子,为了不让他们三个孩子走丢,便用一根布带把母亲和孩子们连在一起。现在,他长大,母亲在58岁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而陈斌强在离家三十里外的一所学校当语文老师,一个星期跑一趟,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有一次,他在学校上课,母亲因不识路而不知道怎么回家这件事后,陈斌强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来,并用那根布带把他们紧紧绑在一起。每天既要教学生,又要带妈妈,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帮母亲上厕所,晚上哄母亲睡觉,还要给母亲 喂 饭,真辛苦呀。

我真敬佩他呀,他每天不怕辛苦来照顾母亲,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看《感动中国》有感 (600字)


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们认识了在生命最后,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的林俊德;收养183个孩子的高淑珍;有为了老百姓打工的副局长陈家顺;百善孝为先的陈斌强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林俊德和陈斌强。

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2012年5月4日,林院士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躺着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躺下就起不来了。林院士在生死关头的时候,还不忘工作。直到他把所有数据整理完后,他才肯躺下休息,可是,这一躺,就再也没起来了。他临死前要求把自己葬在自己以前工作的地方。感动中国委员会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尊严的军人。是啊,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它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愿做手术,愿意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中华名族有一个传统的文化:百善孝为先,陈斌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陈斌强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陈斌强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她,上课时,他用绑带,把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骑摩托车,带她去学校,凌晨一点,准时起来帮助母亲上厕所,早上七点,给母亲喂饭,再给学生上课,他的生活中只有上课和母亲的起居生活。小时候,母亲用这根绑带把他照顾大,现在,他用这个绑带照顾母亲。他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福建龙岩新罗区松涛小学六年级:陈飞羽

读今天,你感动了吗?


当我再一次捧起《草房子》时,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幅江南水墨画: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我的心再一次被这样一群孩子感动着:顽皮、聪明、有爱心,被病痛折磨却坚强面对、不断成长的桑桑,执着、倔强而又自尊的陆鹤,文静、善良而又内秀的纸月,勇于承担、坚韧自强的杜小康,看似蛮力却懂得感恩的细马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性美的光辉,一直感动着我,涤荡着我的灵魂。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杜小康。杜小康原本是村子里家境最富有的小孩,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因他父亲生意投资的失败,一夜间负债累累,一下子从原来童真快乐的孩子变成了忧心忡忡的思想者。他的肩膀上,承载了太多太多。他害怕过,无助过,忧伤过,但他从未停下步伐,而是勇敢的向前迈进。他用稚嫩的双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用柔嫩的心灵去承受种种磨难。挫折、困难使他迅速地成长,使他过早地成熟,使他渐渐的领悟了人生,也让他变得更加勇敢了。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他受挫以后的美丽。

这就是人性美散发出来的独特力量,《草房子》就是用这些最纯真的情告诉我们、感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充满了酸甜苦辣,苦难和幸福犹如白昼和黑夜一样,永远与我们相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逃避,要满怀希望,微笑着去面对。当我们跨过了道道沟坎,冲破了黑暗,便会迎来平坦的大道,黎明的曙光。

让我们时常被感动吧!这世上确有许多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让我们的灵魂沐浴在这人性美的光辉中,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冷漠麻木!

今天,你感动了吗?今天,你会感动的!

读后感《我感动了——看影片《雷锋》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看吴用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