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 地图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长尾理论2.0》读书笔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看过几本中外经典名著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长尾理论2.0》读书笔记”,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到底是怎样强大的力量在背后驱使呢?我想,克里斯安德森所著的《长尾理论2.0》给出了其中一个维度的答案。

前言

细心观察现实,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呈现出这么一种现象:极少数成为大热门,绝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说那绝大部分都是垃圾所以才默默无闻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答案在于稀缺两个字。

举例来说,每年暑期档总有那么几部电影成为所谓的热门大片,满满当当地占据了荧屏,而与此同时,大多数影片却少有人问津。如果说这大多数的影片都是因为没有价值而不能成为大热门,恐怕难以令人信服。作者克里斯安德森通过研究发现,真正的原因在于稀缺。影院是稀缺的,资金是有限的,时间是固定的。一部影片的制作需要成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方,有限的资金的情况下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聚焦于那些有明星大腕的影片,因为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不符合这些条件的电影根本不会被电影院播放。这就是典型的古典经济学,建立在稀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基础上。类似的事件随处可见,比如在超市中陈列的必然是销量好的商品,不被看好的商品是没有机会被摆上货架的。

然而,假如影片的制作成本低到接近于零,假如有近乎无限的影片,假如观众能够非常方便地接触到所有电影,假如有工具能够引导观众在无限的影片之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影片,那么这种大热门现象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本书的主题长尾现象。

所谓长尾现象,说的是虽然热门仍然占据多数,但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压倒性多数,因为出现了数不清的冷门,这些冷门无论有多么冷,它们总能找到自己特定的消费者。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一个很小的数乘以一个很大的倍数是有可能与一个很大的数乘以一个很小的倍数相抗衡的。如果把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到一起,实际上就可能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如果以各种商品的种类按照销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作为横轴,纵轴为每一种商品对应的销量的话,那么实际数据表明,这将是一条服从1/x次幂的曲线,从直观上看就像一个大大的头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所以作者用长尾一词去形容这个理论,而互联网正是促使长尾出现的巨大推动力。

用一句话概括长尾理论: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pS:按照菲利普科特勤在《营销管理》中给利基下的定义: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

part1:长尾简史

虽然长尾现象主要是以互联网现象显现出来的,但是其起源要远远早于互联网。

1886年,一箱手表从芝加哥的一个珠宝商那里被错误地运给了北红杉地区的一个商人,商人的名字叫理查德西尔斯。西尔斯将这些手表全部买下来,然后转售给铁路沿线其他车站的代理商,这项业务让西尔斯大赚了一笔。(铁路网在这里充当了网络的作用)同年,希尔斯与罗巴克合伙开办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主营销售乡村家庭和企业用品。他们建立起大型的仓库,把商品分类目录送到乡村农民手中,当消费者下了订单之后,西尔斯通过他们自建的配送系统将商品邮寄到农民家中,而且其价格还要远远低于原本乡村本地的杂货店,这种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让西尔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崛起,其本质与西尔斯的创举并无二致,只不过原先纸质的商品目录变成了数字化的网页而已。然而,新技术的诞生也使得这种商业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进。

part2:长尾的三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比如,以前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制作电影,因为他们有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知识,但是现在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普通人都能完成,因为有专业的软件可以帮他们非常简单方便地完成。

生产工具的极大普及让我们正在由被动消费者转变成为主动生产者,为兴趣而生产的业余者。为什么业余者要参与生产呢?即使明知在没有金钱回报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对理解长尾现象至关重要。

在需求曲线的头部,产品可以获益于强大但却成本高昂的大规模市场流通渠道,商业上的考虑因素占据统治地位。这是专业者的领地,而且无论他们有多么喜欢自己的专业,这本质上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生产和流通成本太高,不允许经济利益让位于创造力。金钱驱使着一切。

在需求曲线的尾部,生产和流通成本寥寥无几(这要归功于互联网),商业因素往往是第二位的。人们是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参与进来的比如自我表现、娱乐、试验等等。我们之所以把这条长尾也称为一种经济,是因为这个领域中也有一种吸引力毫不亚于金钱的财富声誉。声誉是用一种产品吸引了多少注意力来衡量的,它可以转化为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工作、头衔、拥趸和各种各样诱人的商机。

第二种力量

第二种力量是通过普及传播工具降低消费的成本。尽管每个人都能参与创作,但如果创作出的内容无人问津,一切边毫无意义了。个人电脑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生产者,但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传播者的却是互联网。不单单是无形的商品,即使是对于有形的商品,互联网也能大大地将其接触消费者的成本。我们把这种将数之不尽的各类产品集合在一起以提供给消费者无限选择可能性的工具称为集合器。

主要的商业集合器分为五大类:

1.有形产品(如亚马逊、eBay)

2.数字产品(如iTunes、iFilm)

3.广告/服务(如Google)

4.信息(如Google、维基百科)

5.网上社区/用户自创内容(如博客)

由于互联网能够大大地降低消费的成本,所以从利润门槛的角度出发作比较,有形零售商要高于混合零售商,混合零售商要高于纯数字零售商。

第三种力量

第三种力量是连接供给与需求,将新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推动需求沿曲线向右移动。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谷歌的搜索引擎,比如音乐播放器的歌单推荐等等。这种力量进一步扩大了对利基市场的需求,让曲线变得更加扁平,将它的重心从中部推向了右部。长尾,在转移需求的同时更是在创造需求。

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迈入推荐时代。今天,信息唾手可得,你实际上是踩着信息走路的。收集信息不再是问题根据信息做出聪明的决策才是奥妙之处,所以,别人的推荐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推荐系统和其他类似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在长尾中找到合适的产品,我们把这类工具叫做过滤器。这些技术和服务可以细查数之不尽的各种选择,然后把最适合你的那一个摆在你的面前。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过滤器的作用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它,稂莠不齐的长尾对于我们而言信噪比是如此之低以至于我们都不愿意付出那么多时间成本去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part3:长尾经济学概述

古典经济学以稀缺为常态,遵循80/20法则,追逐大规模生产的短头;长尾经济学以丰饶为常态,逆80/20法则而动,追求多品种生产的长尾。前者的收入份额与利润份额成正相关;然而后者却可能以相对较低的收入份额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份额。也就是说,前者是(大规模生产)成本导向的,后者是(个性化定制)增值导向的。当前者不得不进行价格战时,后者可以回避价格战。

作者通过一个例子对80/20法则进行批判,甚为深刻生动。所谓80/20法则,就是说20%的产品带来80%的收益,更带来100%的利润,然而这只是在传统的零售商那里才是这样的。在长尾零售商那里,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原先所有的产品在这儿只占10%(其中2%热门商品,8%冷门商品),剩下的90%都是长尾特有的商品。同样的,那2%热门产品带来了不成比例的收益(50%),那8%非热门产品带来25%的收益,那90%长尾产品带来剩下的25%收益。这时候神奇的一幕来了,由于长尾产品引起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其利润率要远远高于成本甚高的热门产品。所以25%收益的长尾产品占据33%的利润,25%收益的非热门产品占据33%的利润,剩下的收益达到50%的热门产品只占到33%的利润。由此可见,非热门产品和长尾产品的利润空间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传统的80/20法则说的只是热门产品可以带来不成比例的利润,但是却没有否定其他非热门产品就不能带来利润,在其利润空间甚至比传统热门更大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去追逐呢?

古典经济学与长尾经济学看似势不两立,其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因为在任意一个时间点,总有某些因素是稀缺的,总有某些稀缺的因素因为技术的进步而不再变得稀缺,总有某些新的稀缺因素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出现。这两种经济学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互为补充的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part4:长尾文化

按照长尾理论的说法,在文化上我们将从共同兴趣向特殊兴趣转变,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志趣相投的人,这是否会导致大众文化的分割呢?这是否会破坏社会纽带呢?作者认为,长尾理论本质上就是鼓励人们更多地进行探索,这种探索会让我们形成广泛的兴趣,这终将导致人们在各个领域纵横交错,这才是新的社会纽带。

part5:长尾的九个法则

1、让存货集中或分散

2、让顾客参与生产

3、一种传播途径并不适合所有人

4、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5、一种价格并不适合所有人

6、分享信息

7、考虑热门和非热门,而不是热门或者非热门

8、让市场发挥作用

9、理解免费的力量。

尾声

我非常兴奋地发现在长尾的未来上我的想法竟然与作者如此的相似:终极的长尾应该是直到产品需要被使用的时候才将它制造出来,在此之前,那只不过是一个存储在服务器上的一个文件而已,而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只有等待成熟的3D打印机技术的到来。我非常欣喜的看见如今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之前已经有人把房子都打印出来了),但还需要更多的进步。

人们本来就生活在物理世界中,要想最大限度地摆脱物理的限制,能做到的并不是3D打印技术,而是虚拟现实技术。有了虚拟现实技术,连实物都变得不再必要,在宽带上传输的比特直接转化为我们人类的身体知觉。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那不成了黑客帝国里面的场景了吗?这到底是好还是坏,我觉得我是不用考虑的了,因为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人类科技都不会达到那样的高度。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大众传播理论》序言读书笔记2000字


《大众传播理论》序言读书笔记2000字:

对于传播学的印象,仅限于前叫广播学院,后改名为传媒大学里的专业,和洗脑。然后能想到的是QQ,微博,微信,微信公号。

有小伙伴说,这本书相比于另外一本辅助的书难。就先一睹为快,了解下传播学到底是什么鬼。

序言就吸引了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担任大众传播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已经5年。时间越长,越感到讲授之难。和同事经常谈起这样一个话题:传播学研究究竟有没有理论?讨论的结果虽不至于绝望,但总是比较沮丧 --- 当然,‘底气不足’恰恰应该成为我辈学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创造的动力。。。翻看第一年的讲义,和现在的相比已经全然不同。。”

“时间越长,越觉得讲课之难。第一年的讲义和现在相比已经完全不同”,透过这些只言片语,看到作者每年都在上升,因为越往上走,才越难,走下坡路,容易。现在的讲义和第一年全然不同,说明作者每年都重新预备课程,而不象“某些老教师,同样的讲义,已经用了10多年之久,本子都泛黄”(刚工作时老主任讲的梗)。p1

“鼓励学习者主动,独立地思考大众传播的问题。在理论观点介绍上,本书力求反映本领域最新的成果,不注重问题的回答,而是注重问题的提出。”p2

提出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问题其实就已经解决了一半。有本书叫《如何提出好问题》。什么时候提what ,how ,why,等开放性问题,什么时候提yes or no 的封闭式问题,都是有学问的。

面对这本教材,还不知道该如何提问,经常在脑海里出现的“这是什么”之类的简单问题,因为还在山脚下,疑问多多,还没有足够的本学科的背景知识。

“本书想做的,是把前人的思索过程展现给学习者。因此,除了向读者提供前人提出的结论外,还花了不少篇幅解释他们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过程。。”p2

读到这句话,想起了刚刚跟过的《资本论》,马爷爷长篇长篇的论述一个观点,观点不长,但论证过程特别长。不仅表述他自己的观点如此,diss别人的观点也是如此,diss别人不是简单地说别人错了,讽刺挖苦几句,而是长篇地论述论证,为什么错,怎么错。

提供结论容易,提供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过程难!提供结论是what, 是表征;而提供得出结论的方法,即how,是精髓本质。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曾奇峰在一本书的序言中这样写,“这本书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这也是鉴定一门学科的金标准,那些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的‘学说’或者‘师傅’,是在剥夺你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最重要的东西:自由选择的权利。”

从这点来说,对本书的作者又多了份好感,实话实说,且说的正确,而非正确的废话。

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在这一点上,作者是这样所的,“在理论的介绍上,本书注重从研究范式和流派的角度,介绍不同理论背后思维方式的差异。用一个标准难以概括和评论所有理论本书按照普遍接受的社会科学的范式分类标准,将大众传播理论分成客观经验主义,读书笔记诠释经验主义以及批判理论三个范式。 实际上不同范式之间的分野并非泾渭分明,不论如何,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认识和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沟通与交流。”p3

“不同范式之间的分野并非泾渭分明。认识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头沟通与交流”,这句话很打动我。

不论哪个学科,流派范式方法众多,经常看到是各派互相diss,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得唯有自家学派正统,根正苗红,而别的都是“异端学说”。说白了,就是一家之言为大,不允许别的声音,和“百家争鸣”。一想到百家争鸣,就会想到《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表达过,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思想史上,最开明最先进的时期(忘记原话,大意如此)。

个人认为,同一学科,不同流派不同范式,相当于同行业的竞争者。而如何对待同行竞争者,才可表明一个人的格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是欣羡的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的格局。

序言结尾,作者印用了一个同学的抱怨“听大众传播理论课之前还很清醒,对事情有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可是越听越晕,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了。”p5

这也是我读完序言和第一章的感受:本来觉得传播不就是传媒,微信公号,和微博么,刚读了一个章节,发现脑子一团浆糊,不知道什么叫传播了。这也许就是第二阶段,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期待读完这本书,看到山是山水是水。 So excited to see where this book will take me in future!作者:李莉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5000字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5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第一部分:作者小传

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1937~),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相互依存理论的重要代表。相继受教于普林斯顿、牛津和哈佛大学,先后任哈佛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

约瑟夫·奈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以地区一体化和国际相互依存最为突出。他指出,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存,指的是国家间或不同国际行为主体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的状况。相互依存具有三个特征:相互依存的交往要付出代价;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互利的;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对称的。相互依存理论直接促进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自由国际主义(理想主义)的复兴,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第二部分:书评

现代的经济决定政治理论往往认为历史冲突是必然发生的,但是许多冲突的发生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许多理论往往难以解释所有事件的发生。这时候对于不同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就非常必要了。本书主要通过几个实例写明了历史事件发生的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描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不仅仅是政治关系,同时还包括经济、文化等互相联系的作用。

书中首先指出了国际政治的框架构成:一个政府主导着与它交往的绝大多数政府行为,如古罗马帝国;以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如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由相对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无一个更高政府凌驾其上的无政府国家体系。第三种被作者认为是最符合现代社会的范例,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现代民族的概念逐渐代替了旧时的君主国家。

而在现阶段,任何一个国家试图与其他国家交往都需要协商。不同国家间的交往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不仅包含国家军事、经济实力的对比,更包含跨国间的联系、国际政治等不同因素,而这两者在现代分别构成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相对较流行的自由主义两种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

本文试总结、分析书中的几个经典例子,体现这些理论国际政治中应用的范例。

一、雅典和斯巴达

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特点的存在使得各城邦之间各自独立发展,但频繁的商业交流以及导致了各国之间不可避免的摩擦、冲突。从古典时代起,不同城邦之间就为争夺商业,土地,奴隶爆发过一系列战争。而雅典和斯巴达在前4世纪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说是古代希腊世界的一次世界大战。雅典因民主制度,商业经济的日益发达实力增强,为对抗波斯人的威胁建立了提洛同盟。雅典为了维持同盟,禁止加盟国退出,并向他们收取高额军费补贴。而斯巴达作为陆上大国,军事实力极强。

双方战争的起源城邦埃皮达姆努斯爆发内战,其中的民主派向城邦科西拉求救,被拒绝后前往科林斯,并获得帮助。科西拉人占领了其殖民地,导致科林斯的宣战。

雅典为了维持和平派出了舰队,引起了科林斯的恐慌。紧接着雅典进攻叛乱的帕提蒂亚地区并导致了斯巴达的担忧,最后全面战争爆发。经过数十年的战争,雅典战败。

当时的雅典其实有许多选择,但这个本应维持和平使自身得到发展的城邦却导致了结果的滑坡。有一条外交基本定律,即一个国家对绝对安全的追求会导致绝对不安全。例如,当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变强时,另一个国家也会担心自身受侵害,从而试图增强军事力量。而对方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又不得不增强自身的力量。这样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军事力量越来越强,使得双方的关系反而不安全。

书中还提到了著名的囚徒困境,而雅典和斯巴达正是这场战争中两个不知所措的囚徒。他们的每一步行动对本国而言看似是最佳的,但最后却导致大战爆发,以至于双方国力大减。之后,这类困境也常常被用来类比许多相当多的局势,包括一战前的协约、同盟阵营对峙场面,以及美苏冷战爆发时的局势。双方都未试图先发动这一场对抗,但由于彼此的不信任,而且双方都考虑到如果对方先采取行动,局势会对自身不利,才使得他们都开始了行动。在国际关系中,达到对双方均有利的帕累托最优时很困难的,更多的是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对现有国家间关系的不信赖,而首先看似不合理地发起攻势。

二、20世纪的国际体系

其中,德意志地区的分裂问题被作者一直提及。应该有几个讲德语的国家?这个问题的回答从维也纳会议设定的37个,到所俾斯麦希望保持的“小德意志”,保持2个国家,到希特勒希望的一个,盟军在解放西欧后所希望的3个,到两德统一后的两个。但作为一个欧洲中心的强国,这样的设定其实是有违欧洲均势理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德统一进行初期曾遭到了苏联,英国等因中欧分裂有特殊利益的国家的反对。英国因德国统一而受损的利益远超民主德国政府垮台对于苏东阵营的削弱所带来的好处。

笔者想到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区,在三十年战争到普法战争这一阶段一直处于相对分裂的阶段,一直作为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的缓冲地区,使得各大国在这一地区可以有自己的缓冲地带。而这一地区一旦出现一个统一的普鲁士,无疑极大地对欧陆均势造成较大的破坏,俄国,法国均会认为自身安全会受到一定威胁。

此章提及的反事实推演也是历史分析中一种常用手段,笔者在模联学术课上接触过数次此类历史研究方法。读到这里,笔者想起了本尼迪格森的《虚拟的历史》,该书关注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并进行了合理假设,试图关注历史事件必然发生的另一种可能。《虚拟的历史》中也描写过希特勒在发动二战前的国际局势理论并进行了适当反事实推演。不过,反事实推理在此书内只是略写,在此不展开说明。

三、均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世界上,和平不是历史的主流趋势,人类历史以来没有战争的年数占比十分小。在近代,国家维持和平很大程度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独立而不是和平本身,因为发动战争有一定的风险。在战时各国权力的界定,不仅以资源,人口,动员能力计算,同时还要考虑到该国的软实力。均势作为一种平衡政策,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种和平。各国间为了自身安全,在均势扮演的地位就不同。如英国著名外交理论:“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各国在关键时刻常常对其他国家实力了解不正确,导致对局势的误判。比如说美国在一战中根据均势理论应该加入工业产值较弱的德奥一方,最终却加入了协约国,因为它认为德军的军事能力更加强大。同时,日本在二战期间认为歼灭美国珍珠港内的海军便可以毫无阻拦地拿下东南亚,却没有考虑到其背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政府在20世纪初在世界油价上涨时,误认为俄国经济稳健,在签订经济条约时便没有那么强硬,只是在世界油价跌时只能以部分让利来维系双方的经济合作。

而且,有时意识形态,即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使得它违背了对外政策,倒向了自己不应站在的立场一方。比如阿尔巴尼亚曾经在文革时期就社会主义的问题与中国陷入争论,导致国家关系恶化,但这其实是不符合它的地缘政治利益的

在一战前,德国维持着一个较脆弱的均势体系。但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互相制衡逐渐变得僵化。三个分析的偶然要素:人、国家、国际体系在一战前的分析十分适用。当然,一战爆发的偶然性本来就十分强,德国可以选择将塞尔维亚事件演变成一次地区危机,或是只和俄国开战,或是只与俄法双边开战,或是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参战。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战局的反演,而不是一战导致的数千万生灵涂炭。战争,其实并不是不可避免,许多时候偶然性让国家铤而走险。

四、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墨索里尼正是利用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不统一,利用这个空隙一次有一次地有限度进行了扩张,先后吞下了一块块地区,使得大国对其实行了绥靖政策,尤其是意大利,获得了与其国力不相符的巨大利益。但最终,冲突的不断增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笔者想到国际联盟初建立时的英法美之间利益的冲突和博弈,使得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仅仅是理想,无法成为现实。大战结束一开始,英法美之间就对如何对待战后的德国产生了重大分歧。法国在1923年更是违反了国际条约,悍然出兵占领鲁尔工业区,在当时法国作为三强国之一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完全是在英美的压力下才撤军的。有了这样的先例,或许可以理解之后为什么30年代英法不肯制裁意大利或日本了。它们对于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起到的作用并不起到过高的期待,在与自身利益如大危机时宝贵的他国市场发生冲突时,自然会选择消极对待,导致这种秩序的失败。

五、冷战

冷战中,美苏的政策往往不是互相遏制彼此的。其实,两个大国之间的利益点并不完全重复,但在双方的势力范围发生冲突时,摩擦就发生了。作为双方势力的交叉点,比如希腊,土耳其,朝鲜,越南等地,成了双方对抗的主要目的。波兰,东欧,租借,东亚,德国,原子弹,地中海及近东都先后成为双方问题的集中冲突点。在双方中有一方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另一方即担心自身会落后,不得不参与其中。不仅想起电影《金刚》中的片段:美国情报人员向一位议员要求探测某一个神秘小岛起初被拒绝,但一听到“苏联人已经在进行探测了”,就无奈地同意了——即使这个岛并不显得有价值。在冷战的背景下,任何一方对于自己身处不利的恐惧推动着它们进行行动。

正因为这些地区恰好处在冲突地区的边缘而非中央,它们恰好是影响均势点的地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也使得双方都希望输出革命,即让更多的国家采用自身的制度。双方都认为对方要世界霸权,从而最后走向对抗。但到了最后十年,双方的政策都开始缓和,两个大国的过度扩张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核武器的威慑在整个冷战过程中作为毁灭性的武器虽一直未被应用,却导致了彼此的核威慑。而另一方是否会冒险发射核弹成为双方都关注的问题,并开始要求自身具有“反打击能力”。

笔者想到美国建立的对自身有利的联合国框架,其实无法对局势有绝对的控制力。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初期,英联邦下属许多个国家,按大会一国一票的原则,它们在联合国框架内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而毕竟美国也只有一票,苏联加上白俄罗斯,乌克兰在内,仅有3票。但从军事实力上来说,英国远逊美苏。而这样三股势力并存的不稳定“动态平衡”,最终以英国1947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以色列问题等投票中英联邦成员不再和英国保持同一立场,导致英国实力骤降。而美苏集团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有如此多庞大殖民地的大英帝国的延续,所以都并不支持其在中东实行的政策,使得在50年代初演变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

六、干涉和地区冲突

干涉被定义为影响主权国家的外部行为。这类行为可以包括宣传、经济援助、派遣军事顾问、有限的军事运动,或是全面战争。而面对地区干涉的世界道义者认为这样的干涉只要是“正义的”即可。但是,这类定义有四个例外,包括先发制人的干涉,平衡上一次干涉,拯救大屠杀,分离主义带有代表性时,国际上认为这些情况下被认为可以进行干涉。而“民族自决”的口号,因为其指明对象含糊不清,到底怎样算一个民族?所以在大多数地区这样的希望依然只是空想。而这时强权便成为了评判结果的唯一尺度了。

笔者想起《民国纪事本末》中提到民国时期“在那个时代,谁都可以声称自己代表革命,说对方是反革命,而最后取得胜利的那一方即是革命者。”因为当时的内战本质上是军阀的私人矛盾。这与世界上战争的道义的难判断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不管动机,手段如何,道义没有一个合理的评判,反而是最终的结果决定了一切。而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设立是为了确保各国的行动具有合法性。

文中举了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联合国、超级大国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的例子说明了地区之间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在民族主义、地区冲突等影响因素下,地区冲突的解决都越来越复杂,而且每一方都趋向于强硬,尤其是对于彼此的不信任时,最终只能导致结果的评判,使得许多历史事件难以以单纯的“国家硬实力”判断。作者:徐钰翔

如何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怎么写?


如何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怎么写?下面是关于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及技巧,欢迎阅读点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时,一直坚持做笔记,仅一本不很厚的《伦理学原理》他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

著名学者与战略研究专家金一南,在写作《苦难辉煌》前,就已经做了300余万字(参军期间60万字,在国防大学工作期间200多万字)。

金一南在国防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他写了一本45万字的《狂飚歌》,内涵发人深省。

为了写好《狂飚歌》,金一南用了一千多个日夜,研读了3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即使在患病期间,还坚持写作。

至于一些作家、编辑、记者,几乎都有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资料卡片等。

具体又该如何写呢?

符号式笔记

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号(例如直线、曲线、括弧、三角、问号……等等)或勾或圈加以区分,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语,这种笔记即为符号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就是在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原书或原文顺序简明扼要地摘录其要点。

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包括书中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结论、重要公式、实验结果等抄写下来。

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

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日后查找起来,面对茫茫的书海,你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

剪贴式笔记

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李敖读书方法有一点就是眼到手到,重点部分立即用色笔勾出,剪刀剪下或刀片割下。随看随动手,再把‘分尸’下来的分类处理。

这样一来,这本书,就跑不掉了。它永远为你所用,并且拈之则来,不易忘记。

批注式笔记

在书中划出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在正文旁注明符号,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三言两语,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边读边划,边写边想,理解更加深入。

在《脂砚斋评石头记》一书中随处可见脂砚斋等人做的大量批语,此为批注式笔记的典范。

提纲式笔记

用纲要的形式抄录和用自己的话结合的方式,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将文章中的大小标题作提纲,标题之下罗列讨论的内容,这种笔记条理清楚、内容扼要,简单易行。

当下更流行的是思维导图,很形象也很简洁。

质疑式笔记

阅读中的重点准点,自己不能解决或理解不深、模棱两可时,不妨把这出一问题先记录下来。这样可以避免“难题”成为读书的“拦路虎”而读不下去的现象,也可以避免马虎从事,似懂非懂不求甚解地读过去,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

随着知识的丰富、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回过头来学习,或是请教别人加以解答,这种方法对于培养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有帮助。

感想式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用自已的语言写下读书后的感受、认识、体会、启发以及收获,读完全书或文章后,经反复思考,才能使知识明记在心,读书笔记确有所得,受读书的启示,联系实际,或长或短写出真情实感。特别是受阅读启发而产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构思更应写在心得式笔记中。

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

杨绛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一文中说到:

钱钟书先生经常记录“日札”——读书心得。

日札共写了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

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

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

《管锥编》里,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

综述式笔记

读过几本或几篇同一主题的书籍或文章后,可写读书综述,在综述中要抓住重点和中心,综述各种观点和思想,说明问题的现状与发展,也要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做笔记的方法。

不论哪种读书笔记都需要不断温习、补充和提高。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隔一些时候再重读自己的读书笔记。

一方面能够巩固和加深记忆,另一方面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

这样,才会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做笔记的水平和能力。

《一九八四》读书笔记


花了将近一周时间我终于把《一九八四》这部政治小说看完了,其实真正说起来5月份忙着赶论文的时候我就开始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但是你也知道,有时候小心阅读一本政治小说真是一件挺折磨人的事儿,特别是当你面前还有一台电脑可以上网,显然这样的诱惑比听起来比较枯燥和无聊的政治小说内容有趣的多。
其实挺佩服作者的,因为他用想象力为我们献上了一场令人可怖的思想盛宴。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世界,这里到处充斥着思想警察电屏真理部仁爱部老大哥党的思想无论是谁都生活在一个时时处处被人监视的处境中,这里没有秘密,没有和平,没有自由,没有亲情,没有家庭,这里只有老大哥,只有电屏,只有绝对的服从,只有不断变坏的物质条件,永不停止的战争和每分每秒都在被修改着的历史。作者再三强调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最终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打着和平、自由、力量的旗号,然后把战争、奴役和无知带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党这个世界的统治者用老大哥作为形象代言人,由内党党员进行指挥和控制,由外党党员卖命地运作着整个国家的各个机器,然后对所有人进行最为恐怖和彻底的思想控制和行动的限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依然随着党的情绪而起伏,在党的指挥棒下被动地挣扎,就像演绎了一场安静、绝望、令人窒息的皮影戏,幕前幕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演员,那个世界的群众甚至是外党党员们都机械、麻木地过着自己那越来越糟糕的生活,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党吸取了前辈们的教训,总结了各时代统治者统治失败的教训,因而党通过这样一种全新的方式想要永久地、牢固地维护其统治。
《一九八四》以男主人公对现状的怀疑,在思想上出现怀疑开始,以党的思想和信念完全取代主角原有记忆,即以党的全面控制胜利结束,这一路我们的主人公走得小心翼翼,走得形单影只,走得艰辛异常,走得胆战心惊,虽然中途出现了短暂的希望和愉悦,但最终,这位有着异端思想的人儿还是被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抓了个现行,在仁爱部,男主人公被拷打得体无完肤,折磨得奄奄一息,但是让异端者死亡并不是统治者的最终目的,他们先用身体折磨,接着进行精神漂白的方式对着众多思想出轨者进行最为残酷的洗脑,一个人即使再意志坚定,即使再心怀希望,在这里,在这个人人谈而色变的仁爱部101室里,变得不再是自己,不再是那个对现有世界有所怀疑的那个人,因为那个自己已经死去,而活着的,是符合党要求的合格的公民,他们不再有自己的思想,不再有对于前尘往事的记忆,剩下的只是绝对的服从和令人窒息的麻木,于是目的达成了,统治稳定了,世界太平了
此书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地令人毛骨悚然的鸡皮。或许对于生活在现在这个思想、言论相对自由的多的时代里,书中描述的种种真的是难以想象和令人信服,但记得老师说过,经历过的人深有感受,同时认为书中所述的一切都很合乎曾经的历史,那么真实而使人挥之不去。

喜欢《《长尾理论2.0》读书笔记》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