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海峡之痛读后感 > 地图 > 海峡之痛读后感,2024海峡之痛读后感
海峡之痛读后感相关栏目
海峡之痛读后感热门栏目
海峡之痛读后感推荐
海峡之痛读后感

(共 531 篇)

  • 1、 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海峡之痛》读后感

    近日读完福建实力派小说家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新作《海峡之痛》(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关于海峡两岸由于分离而造成的历史之痛以及两岸的统一问题,久久盘桓于心中。应该说,这是一部关于海峡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而动人之作,它落笔的是生活于海峡两岸杜、罗两家历史恩怨、悲欢离合、曲折动人的故事,着墨于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杜荣林和先是流窜于大陆、金门、台湾之间的国民党军官、特务并曾沦为土匪,后来又成为到大陆投资的企业家罗进这两个人物的“海峡之痛”,他们可以说都带着这个“痛”离开人间的。但是明眼人一读便知,杜、罗两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以及杜荣林、罗进的心中之“痛”,折射出的却是海峡两岸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千千万万人由于海峡两岸分离造成的灾难和创伤。这个“海峡之痛”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已经逝去的二十世纪的!当然,长篇小说《海峡之痛》由杜、罗两家的“海峡之痛”所表现出来的民族之痛、世纪之痛,是对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态,反对台独,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由衷而强烈的呼唤!这种呼唤不仅是适时的,也是强有力的,震撼人心、动人肺腑的!这正是这部小说主题深刻的体现,也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我是个小说的专业读者,近三十年来,仅长篇小说读过的就数以千计,但像《海峡之痛》如此强烈吸引着我,读后又让我心潮久久难以平静的作品却不多。这是因为《海峡之痛》不仅具有一个宏大而深刻的主题,还有一个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开端于1949年初秋闽南山区一个叫龙潭的山谷里的一场伏击战。其时,渡江南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闽南人当时叫大军)追击溃逃的国民党败军于此,“大军”的一个连长杜荣林率一个连在龙潭山谷打了一个伏击战,把准备由闽西逃到厦门的一个运送家属的国民党车队击溃,把押车的“国军”上尉罗进的一家击散。罗进的妻子刘小凤失踪。他的出生仅三个月的女儿被“大军”收留,先是寄养在农家,后来由于一个偶然的事故由杜荣林收养,成为杜的女儿,取名杜山。罗进则在逃窜中落入土匪卢大目之手,后入伙为匪。龙潭山谷伏击战打出了杜、罗两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也展示出台湾海峡两岸分离而造成的民族之痛。作为“国军”的一方,罗进开始了为了寻找妻子女儿下落几进几出大陆的传奇般的经历:他化名刘四斤在卢大目处当了个小土匪头目,后来又趁“大军”剿匪于九弯一役使卢大目部全军覆没之际逃脱,“先向西,潜入深山,从福建西部龙岩

  • 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一)

    今天,我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一个字2020来写的,那就是爱。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讲的是七年前发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美丽的杭州市,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小钱,因得了严重的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移植来挽回他的生命。而在同一时刻,台湾的一位青年人也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负责手术的李博士和这位勇敢的台湾青年,为了海峡彼岸的大陆同胞,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家人的安危,在摇晃的病房中坚持做完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从课文中,我看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篇文章也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血脉亲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杭州青年小杨患白血病要骨髓移植,一个台湾青年自愿捐献骨髓。做手术那天,刚巧碰到地震,医生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抽取骨髓并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小钱得救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被深深感动了。那个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真好啊!我以前在电视中看到有些人要把祖国分裂出去,也看到有好多人反对,今天我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反对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台湾青年知道祖国的同胞有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骨髓,连姓名也没留下。李博士为了祖国青年的生命,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完成了手术,他对祖国青年是多么地热爱啊!他们用爱架起了一座桥,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我长大了也要为两岸的统一做点事,让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三)

    我们学了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其实,在我们的 身边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生了白血病,因为找不到相配对的骨髓而死亡。文中的小钱很幸运,在远隔千里的台湾有人自愿为他捐献骨髓,使这朵生命之花继续绽放。其实,骨髓捐献者捐出的干细胞,只占身体的约5 %。这5 %

  • 3、 《商痛》读后感

    网络化的当下,能静心读书也是一种奢望。何况现在的自己事务繁杂,很难静下心来读书。

    去年历时半年多,读完了余秋雨的文集,收获很大,更一步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真理,但这部书读完了,书的主人杨松喜老师就把这部书送给我了,这是对我读书的一种奖励吧。

    这次读《商痛》还要从认识作者李廷贤老师说起。在一老朋友举行的郑州老照片座谈会上,经朋友小田介绍认识了李老师,其貌不扬,朴实无华。在座谈会现场,答应赠书给我。而后不久,小田联系我说,李老师把签名的书让他转交给我。听小田讲,李老师以前是郑州大酒店的副总、郑州小商品城的总经理,这是郑州火车站地区两个大名鼎鼎的建筑,也是当年上大学时常光顾的地方,没想到若干年后竟与它们的老总有缘。

    几经周转,我拿到这部长篇商场小说,其内容深深吸引着我:通过我们现在生活着的城市----郑州-四海商场,女老总和一群商户的故事,描述了商场、官场、情场、战场的故事。火车站地区、黄河边、体育场、、、等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周慧莎、邢凯、张河川、赵锡成、五朵金花、、、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12.9银行抢劫案主犯的经历剖析,通过商人群体为载体,描写了大时代的商痛。

    由于地缘,人物和事件的关系,都是我很感兴趣的。特别是书中通过人物的经历描述,分析了人物性格形成的缘由,而性格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做人做事的真实不可掩盖的原生态面目。如商户张河川,因贫穷又好逸恶劳,而被打残了一条腿,为了生计而拼命钻营,为了生活而不择手段,最终形成了他的人生准则:因为东郭先生救了狼却不喂饱它,所以被狼吃了,也没啥稀奇的。而商户赵锡成,好强而要出人头地,义气而又领导力,但在屡次受挫下,铤而走险,成为了银行抢劫案的主犯。警官邢凯,因爱情受伤害,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会江湖里,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成立官场上的潮儿、、、、、、正应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造就了人生的江湖。

    感谢李老师、感谢小田,让我在这静谧的都市之夜,有一本有意思的好书陪伴,有一群鲜活人物陪伴,收获了心灵的放松和精神的感悟!

  • 4、 《痛点》读后感

    今天读完《痛点》,一开始看着这书名,以为又是很枯燥的理论的知识,没想到越读越有趣。 在这个大数据充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这本书带领我们观察小数据,观察那些细小甚微的点。 比如西方许多地区的盐罐上有3个漏孔,胡椒罐上有1个漏孔,可亚洲却正好相反:胡椒罐上有3个,盐罐有一个。 冰箱贴的高度、婆媳关系、没有床罩的卧室、厨房调料摆放的位置等等,很多我们日常不被我们察觉的细节。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不以为意的小数据来找到人类背后未被满足的欲望,它可能藏于微波炉、药盒、牙刷架甚至是你的自拍。 看作者在不同国家搜集小数据的过程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步步深入,最后找到欲望,直击痛点。 虽然是一本营销类的书,而我读到的是对人类本身的理解。 一:人们越是极力想表现的可能正是他缺少的。 二:人所展现的一面是他希望你看的一面。而真实的却往往不一致。 书中提到大概把自己分为这三种: 一是真实的你; 二是你希望变成的样子;’ 三是你想让别人看到的你。 每个人都会带着面具去应对不同的人,应该没人希望一大早刚起床还没收拾就有不是很熟的朋友来拜访吧,潜在的就是你不想把这最真实的你展现给外人,不经意你已经戴上了面具。 三:那些搜集日常细节背后的欲望不只用在观察别人也可以经常反省自己。 观察自己一些日常不被注意的习惯,周围的一些小细节,思考这背后潜在的是传统?是贪婪?还是炫耀? 毕竟都是凡人,人性的劣根一直在,但清楚自己做某事的动机会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周围的世界,我们根本没有警醒。”

  • 5、 《我的麦哲伦海峡》观后感500字

    当我看到在荧幕上的这几个字时,不免冒出疑问:是讲去麦哲伦海峡旅游的吗?这片名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取名《我的麦哲伦海峡》?

    看完全戏,才知道,原来它讲诉了一位中学生吕小远心心念念爸爸对他承诺过去麦哲伦海峡,他痴迷于此以致考试不及格,他爸爸气得火冒三丈,揍了他一顿。吕小远因爸爸不守信用没有带他去麦哲伦海峡,伤心地离家出走。他跑到一个楼顶上,却意外遇到一位退休的老船长,船长给他讲了许多航海经历,吕小远兴致勃勃的当了老船长“企业号”的水手。而另一边爸爸十分着急,满世界的打电话给同学和老师。最终当刘老师到她的父亲就是那位老船长时,才找到了吕小远,她开导吕小远,老船长也同样教育他,使得吕小远和爸爸重归于好,一起向目标努力!

    我也从中懂得了我们要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个个值得奋斗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像遇到麦哲伦海峡里凶险的风浪,我们要勇于拼搏,克服困难,才能到达我们的“太平洋”——胜利的彼岸!

    我要定下目标而不是一味地顺着父母定的路走,在优越的家境中会磨灭人的斗志,同样我也要好好学习,因为没有渊博的知识,无论做什么都会异常艰难。

    《我的麦哲伦海峡》告诉我们许多,我愿做一位勇敢的船长,带着我的这艘船舶在人生这片浩瀚的海洋中与浪拼搏,与海同行,想麦哲伦那样成功到达胜利彼岸。

  • 6、 跨越海峡生命读后感通用4篇

    作品的读后感应该如何撰写呢?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作品,让我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想法,此时需要用读后感将阅读过程中的想法记录下来,栏目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跨越海峡生命读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跨越海峡生命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爱。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讲的是七年前发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美丽的杭州市,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小钱,因得了严重的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移植来挽回他的生命。而在同一时刻,台湾的一位青年人也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负责手术的李博士和这位勇敢的台湾青年,为了海峡彼岸的大陆同胞,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家人的安危,在摇晃的病房中坚持做完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从课文中,我看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篇文章也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血脉亲情。

    跨越海峡生命读后感 篇2

    爱心是一盏灯,照亮自己,爱心是一只船,把人们送到爱的彼岸,爱心是冬日里的阳光,是饥寒交迫的人们得到瞬间的温暖。

    这篇文章讲的是七年前发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美丽的杭州市,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小钱,因得了严重的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移植来挽回他的生命。而在同一时刻,台湾的一位青年人也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负责手术的李博士和这位勇敢的台湾青年,为了海峡彼岸的大陆同胞,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家人的安危,在摇晃的病房中坚持做完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从课文中,我看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篇文章也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血脉亲情。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社会中,爱心是无处不在的。面对受灾的群众,我们捐款捐物;面对病重的少年,我们伸出救助之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爱心,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美好啊!就在我们班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一直以来,班里大扫除时,抹布由同学

  • 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我今天刚刚学习的一篇课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的感受很深。

    课文里讲了一位大陆青年小钱得了白血病,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然而,一场里氏7.3级的地震袭击了台湾,要想安全只有跑到空旷的地方,而台湾青年却平静地躺在病床上让李博士抽取自己的骨髓,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在我的学习生活里,要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帮生病在家的同学补课,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扶腿脚不稳的老人过马路,帮姥姥姥爷念报纸,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能给他人带来很多帮助,一个人能坚持做小事,也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大海隔开,但是,同胞的血脉亲情却是无法割断的,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不管哪一方需要帮助另一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 8、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400字

    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4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400字请关注小编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栏目。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400字【一】

    大陆青年小钱的了严重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千辛万苦,终于在台湾可以找到了一个与小钱血型相似的青年。昨天台湾发生了一场里氏7.3 级的大地震。在余震中,利用余震暂停的间隔抽好骨髓,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大陆医院,为小钱做好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的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内容。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比如说:我们班每次大扫除总是有人没带抹布。同学们都为这一点很苦恼。这几天,一个做好事不mei.cn躺着身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的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仅有18岁的生命。两同胞相距虽远,但心却紧紧相连。

    有一次,在语文课上,老师说要我们找一帮一改试卷,我刚准备把试卷拿去给张月和张月互相改试卷时,刘玲却对我说:明露,我们俩一帮一吧。我听完想刘玲不仅学习差而且又烦人,于是我摇摇头,可刘玲非跟着我,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不屑一顾的把刘玲的试卷看了一眼,不耐烦地写下已检查便走开了。

    现在想起来我非常惭愧,人家只是互不相识的同胞却愿割舍骨肉。我和刘玲是认识的同学我还那样,实在有些惭愧。

  • 9、 痛并爱着

    青年作家郗晓波说过,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

    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探究存在之谜的,但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可视的内心生活--人的内心同样作为现实的一部分而存在。

    夫卡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他冷峻的眼光聚焦的是真。在他看来,真若要体现,就必须借助于丑。于是《变形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丑陋的意象,卡夫卡毫不客气地放逐了文学的审美价值,似乎他觉得丑就是丑,甚至根本没必要用美作为小说结束之前的一点安慰。所以,一直到小说的结尾,卡夫卡也没有让这些丑陋的意象从背面发出一点美的光芒。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当时,批判现实主义仍然占据着文学创作的重要地位。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这个原本含辛茹苦撑起一个家庭的男人突然变成了一家人的累赘,不仅父母对他极度厌恶,甚至平时岁疼爱的妹妹也逐渐对他产生了不满,进而抛弃了他。最后,这一家人竟因为格里高尔的死获得了解脱,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卡夫卡想用这个故事努力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完全建立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基础之上的。一旦这个基础失去,或者二者之间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本来看似稳固的人际关系就会迅速瓦解。着也许令为数众多的理想主义者难以接受,但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这个事实被卡夫卡发现了,而整个故事正体现了表现论的实质--把描写对象陌生化,造成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距离,从而引起惊异,迫使人从另一个角度探悉同一事物的本质,即离间。卡夫卡通过离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同他一样,重新思考,发现这个被习俗观念掩盖的事实。在《变形记》中,卡夫卡对社会中人的放逐与被放逐同样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所有人都不能接受格里高尔甲虫的形象,听不懂他的语言,不理解他的行为。这就意味着格里高尔是被放逐的。而在变形后,格里高尔不吃人的食物,抛弃人的行为习惯,这是他对自己的放逐,或者说是他对其他正常人的放逐。在卡夫卡看来,一个人的思想、形骸不被他人所接受,其后果必然是这个人与其他人的相互离弃。卡夫卡明白:人与人是不相通的;但是,人的骨子里渴

  • 10、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这次阅读,我倒是不想采用摘录谈感受的形式,因为在读的过程中,就有了触动心灵的力量。

    当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成为家庭生活的一角,其中的主持人,让我感受到其内涵的时候,他们主持过程中流露出的气质,让我从中受益。不得不感慨:媒体的力量还是很强的。

    语言魅力是大多数主持人都需要有的,而随着语言流露出的思想和正气,渐渐让我感受到。

    前一段时间到书店中,买了《痛并快乐着》这本书。读得过程,渐渐感受到语文课提及的“共鸣”之意。众人读书,反思各有不同。然而,读书过程中,有些共同的,在不同年龄段的读着与作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的感悟。在读过作者的书后,将心中的想法清晰化,对生活的意义又深刻了一层。

    白岩松感受到三十岁后的阅读,是让人快乐的。随着读书的积累,我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上学的时候,是带有功利的阅读。如今,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励志篇目,教育书目,英文原著,杂志......在一种自然的节奏中,去感悟,去摘录,确实快乐。

    白岩松提到一位名家为晚辈记录日志的时候,我想想自己在灵灵出生之后的育儿日志,感慨做出的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他们的思想,也恰恰是我所思考的。以前想想渺小的自己,思想比较幼稚。可是渺小的人也会有大思想。呵呵......

    当提及到ab血型的人的话题,也不禁让我感受到我关注自己血型的时刻,其中的话语出奇地相似。乐于思考的人,可能都会经历一条感悟生活点滴的路,只不过,有的人先经过,有的人后经历。

    乐于经历的人,才会感受到思考路上不同的风景。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1

  • 2023-05-1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6-28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1-02

  • 2019-11-16

  • 2019-10-17

  • 2021-09-07

  • 2019-09-25

  • 2023-01-23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10-16

  • 2023-04-20

  • 2023-05-31

  • 2019-09-20

  • 2023-01-09

海峡之痛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海峡之痛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海峡之痛读后感、2024海峡之痛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