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 > 地图 >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2024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范文大全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相关栏目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热门栏目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推荐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

(共 6156 篇)

  • 1、 《给长耳兔的36封信》读后感

    一本好书,可以为你开启智慧之门;一本好书,可以为你拨开云雾见明月;一本好书,可以为你插上放飞理想的翅膀。一本好书——《给长耳兔的36封信》,当我读完这本书,领悟了这些故事的哲理之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感悟生活和教育学生。

    书中的阿建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所表现的智慧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无痕的,阿建老师从不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而只是通过一个个故事让孩子们去领悟、去体会。他针对孩子出现的不同问题讲述蕴含不同哲理的寓言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从而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阿建老师说“没有答案,才是人生最好的答案;人生因为没有答案,才充满着惊喜、挑战与乐趣。”因此,让遇到问题的孩子们有所思有所想,在实践中得到真实的主动的锻炼,这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智慧。

    再想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总是对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说必须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这样一比较,我感到很惭愧。一直以来都认为学生缺乏的是正确的引导,其实并非如此,学生真正缺乏的是内心深处老师对他们的认同。我觉得这样的认同,既不是靠老师絮絮叨叨的说教,也不是靠老师的各种禁令,而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判断。只有学生们心动了,才会有行动的改变,其实,阿建老师是在教孩子进行自我教育,不是强制、不是禁止、不是要求,而是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慢慢感受,去深入思索,去做出正确的判断,去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

    读完每封信后,我觉得阿建老师那娓娓而谈的语言就仿佛是一股股清凉甘洌的清泉流入心田,总会引起思索:如何面对人生,如何面对一个个难题,从而引导着我们从真,从善,从美。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吧。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谈话中,也能像阿建老师这样循循善诱,这样给学生们思考的空间,或许我们的学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奇迹,而我们也不再埋怨学生的不听话,不懂事了。

    作为教育者,我们对36封信中的每封信里的故事或许不太陌生,但是我们不一定细细领悟了其中的哲理,否则我们怎么会对生活、对学生有这么多的抱怨呢?怎么会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劳累、学生是如此地让我们操心呢?或许到了某一天,当我们真正领悟了这些故事的哲理 之后,我们才会用一颗平和的心去享受生活,去感悟生活的恩赐。

    因此,这本书不仅适合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欣赏,同样也值得我们每个成年人来品读。尤其作为一名教育者,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 2、 给长耳兔的36封信读后感

    给长耳兔的36封信读后感

    看到《给长耳兔的36封信》这本漂亮的插图书的时候,首先是被那鲜亮清新的封面吸引了。大片对比的白色和红色,有着让人眼睛一亮的纯净与明媚,加上那两只长长的兔耳朵,更令人忍不住想亲近。

    它,很特别,每年耳朵都会长长一截,这是它的财富,是它与众不同的之处,但是,小兔子却为此非常烦恼,因为它是一只成长中的兔子。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长耳兔不可避免地同离别、误解、失恋、亲情、死亡等一一邂逅。它有点迷茫,有点彷徨,甚至感到无助。

    幸好,它遇到了阿健老师,他通过书信,开始陪伴这只烦恼着的长耳兔慢慢长大。阿健在信中聊得平平常常,没有一句特别语重心长的劝勉,甚至没有一个问题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答案。但信中的那些话,却很有力量,让人觉得很温暖。阿健也这样说:没有答案,才是人生最好的答案;人生因为没有答案,才充满着惊喜、挑战与乐趣。是啊,他只是与成长中的长耳兔分享,分享自己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而他们两个人都在其中得到了最好的成长感受爱、品味宁静,获得信心

    诚然,我们也曾经像长耳兔一样,在成长的路上,为着自己与他人的不一样,为学习成绩、为与父母的关系、为同学间的误会而不停地烦恼着。其实成长中的孩子就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安、一点点犹豫,一点点伤感,一点点执拗,一点点偏激尽管这些个一点点不那么令人满意,甚至不那么美丽,但毕竟那是成长的原动力。如果这时候,有人在旁边一味地训导他们: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那他或许就会是一只捂上耳朵的长耳兔!再强劲的风雨也吹不进紧闭起来的世界。指点、引领固然重要,但理解、宽容、亲近与爱才是冲破阻碍成长的藩篱的真正力量。唯有心与心的交汇,才能使得像长耳兔一样的孩子,慢慢学会自己睁开眼睛、敞开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去思索、去判断、去实现。

    在这36封信里,每封信里都注重了对孩子们心灵的引导,通过一个个故事去引导孩子们如何去做。好的教育是无痕的,作者从不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而只是通过故事让孩子们去领悟,让孩子们去思索如何面对禁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选择,如何生活。这是一种非常柔软的语言,这是一种能直抵人心灵深处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真、善、美的熏陶,更教会了孩子们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晨会,班会里的语言,我总是对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说必须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这样一比较,我无地自容。一直认为孩子们缺乏的是正确的引导,其实并非如此,

  • 3、 朱光潜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一: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

    《谈静》则讲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领略。当今的生活比过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们却可以常常听到别人哭喊着好无聊!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小鸟、深刻的知识,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我们将这归咎于社会太喧嚣,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无趣,在于你有没有去为自己寻找乐子。

    剩下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我们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只是觉得《谈十字街头》里面有句话很有感触: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身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没在十字街头底影响里去。至于《谈多元宇宙》,我会倾向于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时代的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有很多标准,不同标准下的判断有所不同,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

    【篇二:致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

  • 4、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篇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读书甚少,偶尔得知朱光潜先生,遂购来几本其作品。近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此为作者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虽过去近百年,但今读来仍为之共鸣。作者用这十二封信,推心置腹,对青少年正遇见的、很关心的话题,读书、作文、升学等等,抒其意见,用浅析的语言娓娓道来。

    劝青

  • 5、 爸爸的十六封信读后感

    【篇一:《爸爸的十六封信》读后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读书名言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所以,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一本书《爸爸的十六封信》。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一共写了十六封信,有《为什么大家不理我?》、《专心的人是活神仙》、《乐观使你万事如意》、《不敢站起来说话的人》、《别人可以和你不同》、《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书》、《最不应该的行为》、《谁都怕失败,但是》等等故事,无奇不有,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差不多全部写了出来。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①、封面的图案很精致。②、每一封信中的句子很清晰明朗。③、信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好词好句,讨人喜爱。

    在这十六封信中,有一封我最喜欢,那就是第二封信《专心的人是活神仙》。讲的是樱樱在吃饭时说了一句话,让父亲想了很久也没想通。樱樱说:家里太吵,我没办法读书。家里不太吵,就这样,爸爸说:我们家己经算是安静的了,在你做功课时,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家里不可能一丁点儿的声音也没有吧。我在报社里写稿子,边上有打电话声,走路声,汽车的喇叭声,可我还是能专心写出我自己的稿子。在这本书中,我学会了写信的格式,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学会了在任何环境下专心做事和学习,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很深刻,让我回味无穷。

    良林爷爷的书非常好看,大家一定要记得阅读啊!

    【篇二:《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

    说起台湾儿童文学,就会想起林良,他几乎与台湾儿童文学上是等号,对台湾儿童问文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一家在吃饭时,听女儿说班上有个爱跟别人吵架的同学,作者就说那个同学像个刺猬,因而提到了美国戴尔卡内基:卡内基有一天带狗去公园,将链子解掉,突然玉带一个警员跟卡内基说公园有规矩,卡内强词夺理说人要有爱动物之心,但警员还是说下次见到必须开罚,双方因此气冲冲地走了。过了几天,又被警员看到,这次卡内基不骂人反而道歉,警员一想原本强词夺理的人竟会道歉,于是就说最近公园人比较少,把狗链解开让狗自由自在的玩耍,增添几分活力。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般人只盼被人多多赞美自己,但绝不去赏识他人。如果可以改正这坏习惯,别人有优点不能抱着嫉妒心去赞赏,这样就能与他人有好的相处。而卡内基只是坦白承认自己的过错就让警员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可见一般人对于不肯认认错的人多么深恶痛绝,而对于坦白承认错误的人是多么的喜欢。

    【篇三:《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作文】

    我看了《爸爸

  • 6、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800字

    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看完朱光潜老先生送给我们的十二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在我看来却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渺小的我们可能一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

    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每天,我们都忙忙碌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做作业、更没时间看书。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愧疚,无能为力的进入梦乡。一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一件都没有做成。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浮躁且急于求成。

    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并不一定要获得黄金屋,至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俞敏洪大学四年读了800本书,现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我们四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该都算不少了吧。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一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境罢了。

    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情、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经说道:现在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如何能够快速成功的方法,越来越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远离了做。是啊,我们多么渴望成功,能够有一番作为,太着急了。一颗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个踏实前进的自己。刘同像哥哥一样劝诫着众多的弟弟妹妹“现在大学生很多说话会经常伤害到他人,用词不准确,需要多读书。”

    诚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我们,是时候需要静一静了。“终南捷径”隐居是入仕的捷径,同样静心是我们成功最大的捷径。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奔波于各个讲座,希望能从中获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们却错过了最简便的一种。

    十二碗圣水喝下,明一词:静心。

  • 7、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第2篇】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

  • 8、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笔记

    美学大师朱光潜旅欧时期就当时青年人常关心的问题写下十二封信,信中落款皆为“你的好友光潜”,字字肺腑,发人深省。百年时光荏苒,人与事尽不相同,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始终以其独有的力量激励了一代代青年人走出迷茫,勇毅笃行书写人生。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从最后一封信《谈人生与我》中感悟颇多,可概括为要“领悟人生之美”。领悟他人之美。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自视甚高或轻视他人,都不利于个人成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不耻以七岁小儿为师,徐悲鸿虚心求问于乡野老农。名家大师尚能如此,青年人更要敏而好学,见贤思齐,在差距中寻求革新,在差异里不断自省,将“我是谁,为了谁”谨记心头。“各美其美”易,“美人之美”难,唯有两者兼顾,才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领悟平凡之美。当下正处于改革攻坚关键年,在许党许国、服务人民中建功立业,莫过于每一个青年干部的最大梦想,但基层工作往往平凡琐事居多。理想与日常碰撞,迷茫或坚定,应如何面对?朱光潜答道“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去春天园子里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即便最平凡景象也能蕴藏人生真谛。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无垒土何有九尺高台,无滴水何成茫茫沧海?青年干部门庭开阔,肩负日月,独有心怀民生,在每一次平凡的工作中寻求创新、增才长干,才会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领悟缺陷之美。“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缺陷“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越是艰苦,越能磨练品质,考验毅力。“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如今中华民族复兴虽势不可挡,但重重关隘仍不容忽视,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疫情蔓延经济萧条、单边主义尘嚣日上、国际格局亟待调整……船在千钧,惊涛骇浪,我等青年干部重任在身,必须不惧风浪、勇立潮头,于挑战中化解危机,于变局中开拓新局,在经历时代淬炼中浴火而生。

    读罢这“十二封信”,不由深思,在事业初始线,未来如同一张空白的信纸,而我的人生将如何书写?或是水击三千自信百年,或是岁月恬淡半盏清欢。但不论如何,只要秉持梦想、扎根基层、甘于平凡、不惧挑战,就能以身执笔写出“不负人民”的篇章留与后人。

  • 9、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作文

    篇一: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篇二: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

  • 1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笔记 篇1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而,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 2022-03-23

  • 2019-11-16

  • 2023-02-0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12

  • 2019-09-23

  • 2023-02-11

  • 2023-04-21

  • 2019-10-23

  • 2021-09-21

  • 2023-03-20

  • 2023-04-17

  • 2021-10-08

  • 2021-09-20

  • 2019-09-22

  • 2021-09-22

  • 2019-11-16

  • 2019-09-25

  • 2023-07-04

  • 2023-05-19

  • 2023-04-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1-04-21

  • 2021-04-21

  • 2019-09-21

  • 2019-09-20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
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大全,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2024,更多给青年的12封信每封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