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 > 地图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2024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推荐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

(共 1837 篇)

  • 1、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

    你是否对写一篇作品读后感一筹莫展?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一篇好的读后感常常会帮助读者更好的进行阅读反思,以下主题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为我们特意向您推荐的,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篇1)

    朱光潜老师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整本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宽泛,无论是生活态度,还是社会交际,亦或是日常活动等,都有鲜明的观点和建议给到我们读者,可以说是一本给青年的人生百科全书。

    就我阅读了一遍的感受:虽然内容讲的很广,但是,每一点都谈的比较表面,很多时候都是依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日常观察得来的,也就意味着很多观点是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且没有多大科学性而言的。可能是由于时代差引起的,从而使得很多观点在我看来是有待商榷的;

    其次,整本书里面有很多地方文绉绉的,明明可以用很简单的词句解释,同时文言文、古诗词也不在少数,原谅文学功底不够的我有些并看不懂,找度娘也是没多大用处的,因此也使得每篇文章都略显冗长,其实中心意思无非就那么几句话,很多时候举例、引申等都太过类似,而显得没多少必要。

    综上,我是不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的,并不是说它不好,只是就我个人而言,整本书阅读下来,收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反而在阅读过程中稍显吃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篇2)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学生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实践,这样的自然科学生活常识为什么为我们所接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证实中学生时代。是每一个小孩儿由儿童幼小无知心灵向青少年单纯朴实的心态过渡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把握人生成长基础健康发展的时期,固化这一阶段的思想,学识的积累,人生的成长导航就颇为关键。

    人之初,性本善,此时的中学生已开始接触社会,在他们所见所闻中社会上所存在的善、恶、丑、美时常在身旁出现,社会上的对各种问题的讨论与渲染也毫无疑问地在影响着他们,当今社会,在中学生们看来,祖国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从地面到地下,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地下铁轨四通八达,大江大河上一座座举世瞩目,令人赞叹火车铁路大桥、公路铁路大桥飞架两岸,人们进入宇宙空间探索太空神秘已成现实,蛟龙入海探宝已超万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丰富多彩,让人们为之感到幸福?老中青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在享受这一切。故而中学生们也在感知之中。

    在社会运动中体会生活的精彩,就

  • 2、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或许你需要"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汇总"这样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 篇1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而,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

  • 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无意中看到的推荐,因为作者是朱光潜,激发了我看的兴趣,很喜欢朱光潜那句“此身,此时,此地”,这本书也很值得看,篇幅不长,可读性很强。个人感觉跟《傅雷家书》的风格很像,《傅雷家书》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看的,当时如获至宝,做了很多读书笔记,解决了很多我困惑的问题,有空还是要再翻出来看一遍。这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也是如此,十二封信每封信一个主题,从读书到人生,道理深入浅出,值得思考。

    读书笔记摘抄:

    1、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2、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迟钝一分。

    3、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

    4、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5、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

    6、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7、做学问全赖自己,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与资格都无关系。

    8、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9、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

    10、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俳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过去的。

    11、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12、无论一个人将来干哪一种事业,我认为他都需要四个条件:头一项是运动选手的体格;其次是科学家的头脑,会尊重事实,会搜集事实,会见出事实中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家的本领;第三是宗教家的热忱;最后是艺术家的胸襟,所谓艺术家的胸襟就是在有限世界中做自由人的本领(这个境界感觉跟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境界),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随处可以吸收深厚的生命力。

    13、他认清了世界,认清了人性,自然也就会认清自己,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学识经验。

    14、一切自然节奏都是

  • 4、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你知道在书写读后感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内容吗?近来,很多人都被作者所写的作品深深吸引。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篇1)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而,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

  • 5、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 《谈静》则讲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领略。”当今的生活比过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们却可以常常听到别人哭喊着“好无聊!”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小鸟、深刻的知识,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我们将这归咎于社会太喧嚣,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无趣,在于你有没有去为自己寻找乐子。 剩下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我们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只是觉得《谈十字街头》里面有句话很有感触:“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身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没在十字街头底影响里去。”至于《谈多元宇宙》,我会倾向于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时代的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有很多标准,不同标准下的判断有所不同,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
  • 6、 最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并不在于作者 告诉你什么,而是因为读书使你积极思考,作者所写的作品让读者们感受颇深。写读后感可以促进我们对这本作品的理解,我们从写作品读后感中可以学习到什么?今天我们给您分享“最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最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篇1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最新《给青年的十
  • 7、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笔记 篇1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而,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 8、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笔记

    美学大师朱光潜旅欧时期就当时青年人常关心的问题写下十二封信,信中落款皆为“你的好友光潜”,字字肺腑,发人深省。百年时光荏苒,人与事尽不相同,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始终以其独有的力量激励了一代代青年人走出迷茫,勇毅笃行书写人生。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从最后一封信《谈人生与我》中感悟颇多,可概括为要“领悟人生之美”。领悟他人之美。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自视甚高或轻视他人,都不利于个人成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不耻以七岁小儿为师,徐悲鸿虚心求问于乡野老农。名家大师尚能如此,青年人更要敏而好学,见贤思齐,在差距中寻求革新,在差异里不断自省,将“我是谁,为了谁”谨记心头。“各美其美”易,“美人之美”难,唯有两者兼顾,才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领悟平凡之美。当下正处于改革攻坚关键年,在许党许国、服务人民中建功立业,莫过于每一个青年干部的最大梦想,但基层工作往往平凡琐事居多。理想与日常碰撞,迷茫或坚定,应如何面对?朱光潜答道“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去春天园子里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即便最平凡景象也能蕴藏人生真谛。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无垒土何有九尺高台,无滴水何成茫茫沧海?青年干部门庭开阔,肩负日月,独有心怀民生,在每一次平凡的工作中寻求创新、增才长干,才会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领悟缺陷之美。“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缺陷“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越是艰苦,越能磨练品质,考验毅力。“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如今中华民族复兴虽势不可挡,但重重关隘仍不容忽视,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疫情蔓延经济萧条、单边主义尘嚣日上、国际格局亟待调整……船在千钧,惊涛骇浪,我等青年干部重任在身,必须不惧风浪、勇立潮头,于挑战中化解危机,于变局中开拓新局,在经历时代淬炼中浴火而生。

    读罢这“十二封信”,不由深思,在事业初始线,未来如同一张空白的信纸,而我的人生将如何书写?或是水击三千自信百年,或是岁月恬淡半盏清欢。但不论如何,只要秉持梦想、扎根基层、甘于平凡、不惧挑战,就能以身执笔写出“不负人民”的篇章留与后人。

  • 9、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优秀范文)

    看这本书之前我特别好奇: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一位关心后生的前辈会对青年朋友们说一些什么呢?看过后,如果把十二封信的忠告总结一下,那就是:青年人要能沉下心,做学问做事业都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从自己本心出发,戒骄戒躁、不贪容易,不随波逐流亦不急功近利。这样的人生态度何止当时的青年人要具备呢?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也不论是否是青年,凡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理应如此。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作者自传》中曾言:“这本书反映当时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现状,所以我和广大的青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我在读书后最有感触的莫过于朱光潜先生所言的谈动、谈静、谈摆脱、谈人生与我......恰好反映了我们在成长历程中所面对的读书学习、道德、个性、人生等多方面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却大致如此。先生娓娓道来,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仿佛遥远的一位长者在用谦逊又诚恳的语言关切着,既想指出一条明路,又不忍重言,只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尽数道尽,期望小辈们能有所收获。

    十二封信中,我最喜欢的是谈动和谈静。古诗中曾写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愁闲愁,多半是因为太闲了!当代青年人若谈起闲愁,必定会被说过于矫情,当你读了孟石先生的这篇谈动,便会释然。他承认了“朋友,闲愁最苦!”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于动”。无论你是怎样的心情,世界还是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运转。若想排解心中的闲愁,就要以动制静,享受生活中质朴的乐趣,去跑跑跳跳、谈谈笑笑一番,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说谈“动”是跑跑跳跳,那么谈“静”则是感受、是领略趣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心性难免浮躁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信中的一首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读到这里才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悠然无虑的静趣。小时候还觉得诗人是在凑字数,现在仅仅是读一读都觉得心静下来了。在浮世中保持一颗镇静的心是难能可贵的,愿我们即便溺于周而复始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巍峨江山的壮观和寻常巷陌的温暖。

    每当在一封信的最后看到署名“你的朋友孟石”时,内心便充盈着感动。看完书后甚至心中一丝惋惜,为什么只有十二封信呢,我想,哪怕是二十封三十封我也一定会一封一封的细细读完,或许是为了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吧。

    孟石先生的十二封信,穿

  • 10、 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作文

    篇一: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篇二: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

  • 2019-10-29

  • 2023-02-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3-02-11

  • 2023-03-20

  • 2023-04-17

  • 2019-10-23

  • 2021-09-21

  • 2019-09-23

  • 2021-10-08

  • 2021-09-20

  • 2019-10-20

  • 2022-02-07

  • 2019-09-22

  • 2021-09-22

  • 2019-10-12

  • 2019-11-16

  • 2019-09-25

  • 2023-07-04

  • 2019-10-23

  • 2023-05-19

  • 2023-04-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1-04-21

  • 2021-04-21

  • 2019-09-21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2024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