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 地图 >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2024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相关栏目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热门栏目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推荐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共 9743 篇)

  • 1、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200字

    作者:二年级 俞可馨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本绘本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它写的是一群青蛙飞上天的故事。青蛙从池塘飞到了小镇,它们飞到了一个正在吃面包的人的窗户边,还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再飞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又遇见了一只狗把狗吓跑了。天亮了,青蛙从天上掉下来了。后来,人们发现了地上的荷叶觉得很奇怪。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在上面飞。

    作者:二年级 饶欣妍

    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看了一本有趣的绘本叫《疯狂星期二》。这本书可好看了,书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这个故事写了一群青蛙和荷叶飞上天空,来到小镇,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又来到一个人的家里,有的看电视,有的看画。天快要亮了,青蛙们很快的飞。天已经亮了,青蛙都掉下来了,最后青蛙们快速地跳,跳到池塘里去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看见这本书的荷叶太神奇了,我也想坐在荷叶上。

    《疯狂星期二》书籍

  • 2、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作品集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作品集

    《疯狂星期二》是一本非常有魔力的书,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不为它所动的小朋友。阅读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惊叹声、开怀大笑声不断,他们会大声说出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发现细节,找出线索,从而给出种种推测。

    最有意思的是它开放性的结尾,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也打破了一种常规性的思维局限。之前,我也让小朋友们根据结尾去自由发挥,编出另一个"疯狂星期二"的故事。

    可这一次,我想换一种方式,利用这个有意思的绘本进行"读后感"练习。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李睿朗

    今天,我读了一本绘本,名字叫《疯狂星期二》,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它很有趣,主要写的是一群青蛙飞起来了,他们飞到了小镇,撞到了被子,还去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天亮了,荷叶落到地上,小青蛙也跳回了池塘里。人们发现地上全是荷叶,感到很奇怪。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青蛙坐的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上去到处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陈欣怡

    今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一起看了一本绘本,名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这个故事写的是一群青蛙飞上了天。青蛙从池塘飞到了小镇,它们看见一个吃面包的人,而且还和他招手。接着,青蛙门撞到了床单上,又飞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又遇到了一只狗把它吓跑了。天亮了,青蛙从天上掉下来了,它们回到了池塘。人们发现地上有许多荷叶,觉得很奇怪。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在上面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俞可馨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本绘本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它写的是一群青蛙飞上天的故事。青蛙从池塘飞到了小镇,它们飞到了一个正在吃面包的人的窗户边,还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再飞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又遇见了一只狗把狗吓跑了。天亮了,青蛙从天上掉下来了。后来,人们发现了地上的荷叶觉得很奇怪。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在上面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二年级 饶欣妍

    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看了一本有趣的绘本叫《疯狂星期二》。这本书可好看了,书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这个故事写了一群青蛙和荷叶飞上天空,来到小镇,和吃面包的人打招呼。又来到一个人的家里,有的看电视,有的看画。天快要亮了,青蛙们很快的飞。天已经亮了,青蛙都掉下来了,最后青蛙们快速地跳,跳到池塘里去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看见

  • 3、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200字大全

    《疯狂星期二》是一本非常有魔力的书,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不为它所动的小朋友。阅读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惊叹声、开怀大笑声不断,他们会大声说出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发现细节,找出线索,从而给出种种推测。

    最有意思的是它开放性的结尾,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也打破了一种常规性的思维局限。之前,我也让小朋友们根据结尾去自由发挥,编出另一个“疯狂星期二”的故事。

    可这一次,我想换一种方式,利用这个有意思的绘本进行“读后感”练习。

    二年级 李睿朗

    今天,我读了一本绘本,名字叫《疯狂星期二》,作者是大卫·威斯纳。

    它很有趣,主要写的是一群青蛙飞起来了,他们飞到了小镇,撞到了被子,还去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天亮了,荷叶落到地上,小青蛙也跳回了池塘里。人们发现地上全是荷叶,感到很奇怪。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青蛙坐的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上去到处飞。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200字

    二年级 陈欣怡

    今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一起看了一本绘本,名叫《疯狂星期二》,我觉得很有趣,它的作者是大卫·威斯纳。这个故事写的是一群青蛙飞上了天。青蛙从池塘飞到了小镇,它们看见一个吃面包的人,而且还和他招手。接着,青蛙门撞到了床单上,又飞到了老奶奶家看电视,又遇到了一只狗把它吓跑了。天亮了,青蛙从天上掉下来了,它们回到了池塘。人们发现地上有许多荷叶,觉得很奇怪。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荷叶很神奇,我也想坐在上面飞。

  • 4、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篇一: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个暑假没什么事做,就打算像老师说的开始来沉淀自己。起初,拿到《相约星期二》,应该在必然之中吧,因为它在网上被评为教师必读的书籍之一。

    我特意选了星期二来读这本书,早上看了五页就困得要死,于是睡觉了。直到下午,周围安静下来,我又毫无睡意就又拿起这本书来读。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本讲述人生的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毕业以后忘记了曾经的梦想,也忘了自己在毕业典礼后曾答应莫里教授要保持联络的诺言。在毕业后的十几年里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做兼职。直到有一天,在广播里听到曾经熟悉的名字,知道莫里教授的时日不多了。于是前往莫里教授家里探望,两人相约在莫里教授活着的每个星期二,两人见一次面,由莫里教授亲自授课,学生是米奇,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

    他们一共度过了十四个星期二,但并不是每个星期二谈论的内容我都有感触,可能是我的经历还不够,未能贴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莫里教授对死亡的态度真的很让我敬佩。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到如果我在这美好年纪要怎样面对死亡。如果我离去,没有爱人,没有朋友知道我离开,没有过孩子,没有过努力,甚至可以说我还没有见识到社会就已经离去,是会有遗憾的,因为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的体会。而书中讲到的最后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然后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我还在羊皮卷里读到过相似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这些智者都选择过最平凡的生活。最平凡的生活,正是很多人都忘了的生活,人们总是在追求着一些东西,觉得如果没有了追求生活就回归于平淡,就是一种躲避,于是我们没有问问自己这是我们想追求的吗?还是人云亦云?在盲目的追求过程中渐渐地忘记了更重要的东西。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繁华褪尽,回归真我,原来平凡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书中偶尔提到美国那时的新闻,想想跟中国现状真的很像,我都不想看新闻了,一幕幕奇葩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舍友间不满投毒杀害,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厕所里出现弃婴, 老师猥亵幼童。我们在问中国怎么了?其实最该问的是我们怎么了?正如莫里教授所说,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很大的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可是我们这些可怜人要么太自私要么太浅薄,

  • 5、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关于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

    这里讲的是一个非常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不幸去世了。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恶病缠身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陪伴着老师,聆听他最后的教导,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教导汇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瞩目的文集,冠名《相约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作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还著写了一本在全球热销已达五百万册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对于他来说,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则是另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不仅震撼着作者,也凭借着作者的妙笔,感动整个世界。本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

    读这本书之前,在自己的心里也斗争了很久。毕竟因为书的封套上那么郑重其事地写道作家余秋雨推荐,于是,很怕这本书会像余先生的书一样,让人深感是那样的正经,那样的正襟危坐。还好,对于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关生命、死亡的书,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总会有吸引人的地方,总会让我明白到人生的意义,总会让我深感其所表达的内涵之处。

    一位身患绝症缠绵病榻的老教授,面对死亡,他会想到些什么?这也正是真本书吸引人以及耐人寻味的地方。而在书中,他并不是那种与死神抗争的斗士,他只是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诉我们,竞争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个,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样?他觉得如若悲伤袭来,无须退避三舍,而恰恰应该尽情体会个中滋味,细细品尝后再弃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许这些并不太新鲜,甚至不太与时俱进,可是读完整本书后,你才会理解,其实他重新审视的是人们公认的从不多加思考的标准,而我们仍然在这样的标准下,浑浑噩噩地斗志昂扬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直与教授相伴,聆听他的内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所以,书中还有他的琐忆和随想。

    读这样的书,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满灰尘的画笔,想起很长时间没打电话联络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阳光下从容地坐一会儿眯一眯眼睛,想离开现在固定、紧张、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过,合上书,就像关闭了一扇窗,日子还是一样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说当你学会了怎样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活。

    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非一定要做到某种所谓的程度才是我们人生

  • 6、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篇一: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人总是倾向于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在看到别人谈论深刻的或者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话题时,总会滋生出“此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想法,而这一切,也许只是自己缺乏改变的勇气,我们的教育教授给我们的并不总是正确的,只有坚强的人才敢勇敢的拒绝接受,而我无疑是个懦夫。没有自己的想法,每天的忙碌只是为了以后的车子、房子、票子,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生活,从来不会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过去的两年里,日子过的浑浑噩噩,毫无意义可言。

    关于世界——我的眼界是如此的狭隘,我的心是如此的小,我对他们毫不关心,即使同情也不走心,爱,这个话题过于深刻,我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被爱,也许这并不是我失去了爱的能力,而是我处于爱中而不自知。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也许是该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未知的世界。

    关于自怜——只有你觉得可怕时才是真正的可怕,每个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都需要这份醒豁。

    如何思想,如何评判,都必须自己选择,不能由任何人替你做决定。

    篇二:《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是行将去世的社会学教授莫里在每个星期二教给他最喜欢的学生米奇的最后一课,没有书本没有时限,是有关人生的话题。“相爱或者死亡”是莫里教授的祷文,贯穿他的整个课堂。

    莫里教授认为现在的社会文化是灌输人赚钱、养家、买房、买车……等一大堆的琐事,而没有教人学会照顾自己的真正所需,重视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满足。对于这样的文化不要逃避,唯一的办法是不相信原有的文化,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化。

    对于自己的梦想,也许在现实生活里实现很困难,但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周围人的思想所影响,争取取的家人朋友的支持。

    在自己的文化中,莫里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莫里教授乐于与人交谈,活着就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同他人交谈,去感受他们的思想。

    我想我要学着象莫里老人一样建立自己的文化,学着去爱,学着去给予,学着去交流,学着去关心,建立自己爱的文化,坚持自己的梦想,获得生活的真正意义。

    篇三:《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应该是5年前的事情了,这是写在《相约星期二》封面上的一句话,当时的

  • 7、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范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作家、广播电视主持人,主要伤口还包括在全球热销已达五百万册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对于他来说,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震撼着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整个世界。本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

    读这本书之前,内心挣扎了很久。因为书的封套上那么郑重其事地写道作家余秋雨推荐,于是,很怕这本书会像余先生的书一样,让人在读的时候正襟危坐,读完了还得鞠个躬什么的。还好,有关生命、死亡的书,只要有真正的感悟,不像心灵鸡汤之类的小品那么不痛不痒浅尝辄止,总会吸引人的。

    一位身患绝症缠绵病榻的老教授,面对死亡,他会想到些什么?他并不是那种与死神抗争的斗士,他只是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诉我们,竞争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个,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样?他觉得如若悲伤袭来,无须退避三舍,而恰恰应该尽情体会个中滋味,细细品尝后再弃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许这些并不太新鲜,甚至不太与时俱进,可是读完整本书后,你才会理解,其实他重新审视的是人们公认的从不多加思考的标准,而我们仍然在这样的标准下,浑浑噩噩地斗志昂扬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直与教授相伴,聆听他的内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所以,书中还有他的琐忆和随想。

    读这样的书,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满灰尘的画笔,想起很长时间没打电话联络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阳光下从容地坐一会儿眯一眯眼睛,想离开现在固定、紧张、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过,合上书,就像关闭了一扇窗,日子还是一样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说当你学会了怎样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活。听他的话,我们都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呢。

    第二篇范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在书店的一角,我发现了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翻开它,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我在接受着洗礼,如同一个虔诚的教徒,我在轻轻地祷告。那晚,当我终于在手电筒下合上这本书时,相约星期二对我的影响之深

  • 8、 相约星期二(优质读后感)

    【第1篇】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老人,或者说一个老学者,临终前的14堂人生课。

    米奇是一个幸运儿,他在短短的14个星期里学到了这一生都适用的东西;莫里也是一个幸运儿,他在人生的最后14个星期里让所有人成为了他的学生,听到了他的思想;我们更是幸运儿,在遥远的这儿听到了莫里教授的谆谆教诲。(是呀!我们都因此成为幸运者!)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觉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那轮椅,那笑容,那台录音机,我听见他在说:“我不像让世界惊慌不安。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接受它,进入一种安宁的心境,然后离去。?”这本书里,莫里说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好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

    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泰然。人生在世,难免经历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对,无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当然,莫里教授的话值得珍藏的还有很多。比如,“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我们也需要原谅自己。”“不幸的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人们把我视为一座桥梁。我不像以前那么活着,但我又没有死……我类似于……介于两者之间。”“知道吗?我死了以后,你说,我听。”“……”很多很多,这些话语,这些真诚的话语,值得我珍藏一生。

    莫里的死,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悲哀。这位终身的教师,在人生的最后14个星期2里,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也满足了所有人的愿望。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觉悟,莫里的话无疑在告诉我们:“这就是!”

    每一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去。临死前,没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有意义,没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无私。我想,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这一生,都会受到莫里的影响。他的泰然,他的纯真,他的思考,他的无畏。让我们,向他肃然起敬!

    【第2篇】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令人受益匪浅,也给我上了一堂人生的课。

    他们的课堂中,不需要课本,却更好的了解了人生。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

    课堂上的教授,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舞蹈爱好者,意外的,他得了不治之症,舞蹈戛然而止。不过他依旧豁然,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死亡有任何畏惧。

    他也曾说过,学会了死,也就学会了活。人生莫非也只是生生死死。生,起始。死,终结。你学会了死,那也就不枉此生。

    一生中亦只不过是在一条漫漫长路上前行。沿途便有着不同味道的丰硕果实。有时有的果子也可能是带毒、带刺的。工作、原谅以及死亡都只是一颗颗小小的果子。等你吃饱了也就走完了一生。

    对于一个知道自

  • 9、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由美国人米奇·阿尔姆讲述一位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的哲理书。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由美国人米奇·阿尔姆讲述一位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的哲理书。社会学教授莫里·施瓦茨患了卢·格里克氏不治之症,患病后莫里老人偶遇从事记者工作的学生米奇,于是师生二人相约每周星期二谈论人生感悟,老人的葬礼成为了最后的一课。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莫里老人以一种正在经历死亡的体验对衰老、疾病、死亡这样诠释道:“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了它,哪还会有幸福?”“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面对生活,我们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接受我们所不能改变的。当莫里老人几乎丧失自理能力,不能再跳舞、游泳、洗澡、行走,连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助,自己的隐私迫不得已暴露在外人面前时,这情景让人顿生怜悯之心,但老人却表现出一种神奇的宁静。他会把这一切当作一种享受,会闭上眼睛陶醉其中,仿佛重新回到了婴儿期。豁达、平和、顺其自然,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真正做到“与生活讲和”。

    在星期二的人生课程中,老人反复涉及的另一主题是“爱”。人人都需要爱,爱既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也包括对不熟知的人与事物的博爱之情。总之,爱永远是艺术和生活中的主旋律。“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不断地施加爱,创*时,我们将活着,活在所有我们关怀过,抚慰过的人们的心中。莫里老人尽管处于生命的边缘,却依旧坚持收听广播,关爱他人,为他人的不幸遭遇怜悯、落泪;同时老人向听众展示自己的生死观,鼓励着很多和病痛作斗争的人们。

    一切生活中的遗憾与悔恨,都将在老人爱的心田中化解,莫里老人“与生活讲和”,笑对生活,快乐地活着,哪怕只剩下一分一秒。即使他在治疗中,让学生米奇把他肺部的毒物拍打出来,老人也不忘幽默一下,“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米奇道:“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老人道:“嗯?我……什么时候……给过你……b?”这种孩童似的纯真,这种智慧的幽默,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与老人平静、健康的心态是密不可分的。老人随和、自如的表现让人早已将死亡抛到九霄云外,而且

  • 10、 读《相约星期二》随想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相约星期二》随想

    《相约星期二》随想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成为本书的内容概括。面对这样的概括,你或许不会对这本书产生怎样的兴趣?可是,看一看这本书的目录吧:世界、自怜、遗憾、死亡、恐惧、永恒看到这些,你还能说它是简单的吗?

    作者,我们权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样忙碌于工作的缝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电视采访,嘉宾是他的大学老师,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毕业时曾与老师有约相见。而此时的莫里已经患了肌萎缩症(ais),一种不治之症,莫名的冲动驱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师。于是,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二,米奇都会应老师的要求来上课。十四周后,课程学完了,老师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来的却是一本200页的畅销书,名字叫相约星期二。

    我们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当中的,上学、就业、升职、结婚、生子、创业、赚钱,太多的羁绊使我们感到劳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大多数人至死都好不怀疑这一点。但是,莫里教授告诉我们: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简单来说,我们总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谓我们的需要,却经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买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还是品牌的圈套?千辛万苦送孩子出国,是你的需要还是西方世界的诱惑?追逐名利,不择手段,是你的需要还是世俗的胁迫?最快乐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松别人,也是放飞自己。

    生活是很艰难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对它们,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教授给出他的答案:世间病与痛,尽付笑谈中。

    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就是教授死亡前设想被火化时的话语。最后一堂课,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爱徒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恩师说:到时候,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听一听这幽默的对话吧,死亡也可以这样的诗意。

    假设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该如何度过?莫里是这样设想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

  • 2019-10-14

  • 2019-11-11

  • 2022-01-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3-02-06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16

  • 2023-04-17

  • 2019-10-14

  • 2023-01-12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1-11-22

  • 2023-03-17

  • 2023-06-15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6-20

  • 2019-10-14

  • 2022-12-27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14

  • 2022-12-25

  • 2022-12-23

疯狂星期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疯狂星期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疯狂星期二读后感、2024疯狂星期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