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 地图 >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2024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相关栏目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热门栏目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推荐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共 1429 篇)

  • 1、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大全)

    暑期我细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共写了十一个困惑,这十一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的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孵化器。

    书中的这些困惑我在平时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帮助。这本书不仅解决了老师的困惑,也从各个方面描写出了不同孩子身上的不同闪光点,根据不同幼儿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帮助,做到了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能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还能积累教学经验。

    阅读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困惑有两个,分别是困惑二:游戏在哪里,以及困惑三: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在平常教学中,我遇到了与书中困惑二一样的问题,就是幼儿的游戏时间不够,每次游戏结束,幼儿们的脸上都是表现出还没有尽兴的样子。而阅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后,让我明白时间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地区的不同来进行更改,因为只有在不停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在改善孩子们的时间后,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多了,玩的乐趣多了,发生的趣事也会更多,而老师们观察到的能记录到的也就更多了。

    在看完困惑二后,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游戏时间过长,孩子们会不会厌烦?可是当我继续翻阅书本时,又看到了困惑三,从困惑三中我找到了解决困惑二遗留下来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游戏中寻找“自由”而不是一尘不变的固定区域游戏。

    在平常的区域游戏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总是会呆在固定的区域,然后在区域里游戏,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厌烦。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老师带来的。每当孩子们完游戏时,老师总是会给孩子们制定规则,例如:玩游戏时不能乱跑区域,游戏过程中要使用固定材料,并且表演区域的游戏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语言对白才能进行,餐厅里的服务员一定要说欢迎光临、谢谢惠顾等词汇等等,这导致孩子们的游戏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这些问题困惑三里也都

  • 2、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发现儿童的力量》是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接受以及探究新西兰早期教育儿童评价体系“学习故事”的过程。

    “学习故事”是套叙事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

    在看到“学习故事”我也产生了疑问:中国的幼儿教育现状和新西兰的不太一样,班里孩子多,老师工作多,教研抓的紧,上级管得严,家长期待高等等问题。“学习故事”能在中国幼儿园落地生根吗?

    刘园长首先提出“要让孩子和老师体会到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我们每天就像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人,认真遵守着各项规则要求,努力应付着各种检查评比、朝七晚五、身心疲意,常常为了开放展示而突击环境创设;为了评比检查而加班加点制作。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打着以“以幼儿发展为本”和“以儿重为主体”的旗号,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行为之实。闲下来我也问自己“我们这样不停忙碌,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意义又在哪里?

    在一日生活中我也发现可以供孩子选择、支配的时间很少,而被老师组织安排的时间占据高比例。时间都没有那我们所提倡孩子自主、自由的游戏又从何谈起呢?时间对于老师也同样是很宝贵的,如果老师对于幼几的观察、发现、记录的时间少了,老师又怎么能深入了解和解读幼儿呢?而我们老师每天都在忙着走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流程“,无暇顾及观察儿重。倾听儿童的心声。这样真的能够让孩子的游戏自由、自主的发震吗?对于幼儿对于老师,教育的幸福感真的存在吗?

    我在我们班的美工区里投放了很多”人“形的白纸,并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装饰。当大家都要装饰完的时候突然有个宝宝大声的说”我想让纸人站起来!“很多宝宝都不服输的表示”我也能让纸人站起来。“

    于是,孩子们开始兴致勃勃的讨论”怎样让纸人站起来?“可是我扭头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必须停止区角游戏,准备做早操。只好告诉孩子我们下午接着来讨论。可当下午展开讨论时,孩子们并没有早上那么高的兴趣。我突然有些内疚,我又将孩子的创作的萌芽”拒杀“在了摇篮里为什么说”又“?因为类以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班里出现好几次。每次都很秋心,如果按作息流程走必然会拒杀孩子的积极性和创作性。于是我在想”怎样才能给与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探究学习?“

    看完这本书让我震撼的是刘晓颖园长在接受新的思想并坚持改变的决心以及行动力。回想看看我们大部分老师在新的教育思想引入时都会毫不吝啬的赞叹它的美,可真正又有

  • 3、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800字

    暑期我细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共写了十一个困惑,这十一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的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孵化器。

    书中的这些困惑我在平时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帮助。这本书不仅解决了老师的困惑,也从各个方面描写出了不同孩子身上的不同闪光点,根据不同幼儿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帮助,做到了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纲要》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能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还能积累教学经验。

    阅读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困惑有两个,分别是困惑二:游戏在哪里,以及困惑三: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在平常教学中,我遇到了与书中困惑二一样的问题,就是幼儿的游戏时间不够,每次游戏结束,幼儿们的脸上都是表现出还没有尽兴的样子。而阅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后,让我明白时间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地区的不同来进行更改,因为只有在不停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在改善孩子们的时间后,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多了,玩的乐趣多了,发生的趣事也会更多,而老师们观察到的能记录到的也就更多了。

    在看完困惑二后,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游戏时间过长,孩子们会不会厌烦?可是当我继续翻阅书本时,又看到了困惑三,从困惑三中我找到了解决困惑二遗留下来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游戏中寻找“自由”而不是一尘不变的固定区域游戏。

    在平常的区域游戏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总是会呆在固定的区域,然后在区域里游戏,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厌烦。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老师带来的。每当孩子们完游戏时,老师总是会给孩子们制定规则,例如:玩游戏时不能乱跑区域,游戏过程中要使用固定材料,并且表演区域的游戏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语言对白才能进行,餐厅里的服务员一定要说欢迎光临、谢谢惠顾等词汇等等,这导致孩子们的游戏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这些问题困惑三里也都有

  • 4、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600字

    儿童到底是什么?这个从两千多年前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到如今21世纪全球化的世界里,都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了解儿童、认识儿童呢?

    翻开《发现儿童的力量》,仿佛打开了我对于幼儿教育的新世界的大门,北京三义里一幼的刘晓颖园长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工作精神引领的情况下,又结合了新西兰“学习故事”,打破原来的教学教育理念,创造了一条新的大路。通过三义里一幼老师们一年多的努力实践、研究,让我们明白孩子需要的是老师退到他们身后,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赏识与发现他们的力量,停下脚步静心观察,努力成为孩子们的伙伴。

    今天我想浅谈第五个困惑——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在这两年的游戏观察记录中,我们已经开始逐步改变观念,可是具体到底怎么做,书里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平时工作中,孩子在我眼里总是弱小的,需要被保护的,看到孩子皱个眉头,我都恨不得上去立马帮他。但是当读到第五困惑中,第一个搭积木案例中的孩子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完美的化解了自己的问题。才发现,我自以为是的担心可能根本就是多余的。在工作中,往往我的心急与插手,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观该如何转变?成人应该在哪里?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教育观上,首先我们要读懂孩子:孩子的“不会”恰恰是在告诉老师,他需要学习什么;孩子的“失败”恰恰实在告诉老师,他在努力和敢于尝试;孩子的“错误”方向,其实在正在验证自己的想法;而孩子在成功后的不停诉说,其实是分享、交流、做贡献!所以我们在去观察孩子时,要从接纳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和识别幼儿行为,而不是急于用自己的概念和标准去给孩子下定义。视角一变天地宽。

    那幼儿在学习、游戏时,老师到底该在哪里?又该起到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阅读了学习故事“海盗船”,这个历时几个月才逐渐形成的故事,真的很让人吃惊与佩服,孩子们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事实,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时间、空间、材料、规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巨大力量的爆发!

    这个案例,也让我又一次的感受到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的强大:相信孩子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也让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不相信孩子呢?他们是如此的优秀,以后要抛开陈旧观念,陪伴他们,带着爱和欣赏与他们一起游戏,让他们真正地玩起来!

    通过这

  • 5、 《重新发现儿童》读后感:儿童之幸福,教育之幸福

    读完了高峰的《重新发现儿童》一书。书本内容属于随笔类的记录,然而在一篇篇中,不难发现高峰校长真的是一个善于思考和为孩子着想的有教育情怀的校长。

    童心未泯,是一个教育者的需要。唯有走进儿童心里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高峰校长无疑就是一位如此的校长。书从几个部分来写叙事:看见儿童,认识儿童,保卫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一个教育者唯有站在真正的儿童的视角才能做好教育,才能做真教育。这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触动。

    用心来做教育,课程建设,也许在此书的阅读中才真正的理解了课程建设一词,才真正了然了何为课程建设。高峰校长的“十大好玩课程”,高峰校长的“巴学园”建设,走在幸福教育之路上。课程建设中的“数学引桥课程”是我目前正好思考到,并践行的内容,欣欣然向往之!

    也许与我来说,以一个教师角度来说,不尽然能做到很多,仅需做到心中有学生,用孩子视角来看待一切,给他们放松,自由,自在的方式。诸如“白雪节”,曾经也和孩子们一起玩过,闹过;诸如“远足节”,也有过一起共患难的经历。不是站到什么位置上才能去做和考虑,而是有一颗童心,立足于儿童的视角,服务于儿童,理解和尊重儿童,给予他们适合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成绩,作业,课堂而已。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的“一个幸福人”。

    高峰校长言:何谓“幸福教育”?我们是这样界定的:“幸福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原生态,以儿童为本位,以课程为核心,通过教师幸福地“教”和孩子们幸福地“学”,将教育目的和本质回归到人的自身,让每一所学校洋溢幸福的笑脸和笑声,让每一位老师拥有幸福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的人生。

    幸福是什么?拥有一个梦想,拥有一份期待,行走在梦想之路上,就是幸福和快乐的!

  • 6、 《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读后感800字

    《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读后感800字

    对像我这种从来没有执教经验的小白来说,卢安克先生的《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很容易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卢安克先生作为一名地道的老外,却能在中国待那么久,并对中国的乡村儿童、乡村教育有很深刻的了解,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到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不禁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敬仰之情。

    “真正的农村教育研究不可能是在办公桌上计划的,而只能是通过自己在农村的生活,通过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学生来发生的。”

    没错,真正的农村教育绝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我们扎根农村,与那些需要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经历他们经历的,体会他们体会的,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慢慢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山区的孩子往往是孤僻、害羞的,他们通常比较排斥外来人进入他们的生活,这时候就要十分注重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往往一点小事就可能对他们产生不小的影响,卢安克的书中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方法。

    印象最深的一篇,也是我感觉对我们意义最大的一篇,要数作为教师与志愿者里的一篇“作为志愿者”。我们去帮助那些身处大山的孩子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匆匆一瞥,到底会在他们的人生中起到怎样的影响?敢肯定的是,我们能做的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只不过是派对上的惊喜,夜晚划过的流星,自然远远不及那些身处山区的乡村教师。他们扎根于此,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使得孩子对他们产生了信任,而这些信任正是他们教育工作的最好帮手。

    卢安克先生喜欢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和孩子们进行交流,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也很好。像书中提到的《三个世界》、《和平剑》、《在乎》、《梦别》等等,中间的过程对孩子们的意义是很大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一下。

    每个去山区想要支教的志愿者都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想去体验一下支教的生活,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上添上几笔;有的可能单纯去玩;而我想大多数的人应该是怀揣着梦想的。他们大多也是来自农村或者是山区,并想要给孩子们传达的是一种信念,一种希望。作者:徐洪忠

  • 7、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读后感(3)篇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最喜欢最后一章,永恒的面具。坎贝尔与老莫都很激动,毫不避讳的说出了,在我们生存的空间之外,真的有那股神秘的力量,它是创造一切的源头。而我们通过正觉正念的生活方式,就能够体认这源头,而按照这种连接源头的生活方式,就会超越自我,超越人生。婚姻、爱情、英雄之旅都是对我们的历练,这种历练也是宇宙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个人而言,我们度过的是有意义的一生,对宇宙而言,我们有意义的一生,是宇宙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流动起来,按照自由而静默的方式流动,这是我们参与伟大历程所肩负的伟大责任。永恒就是一个圆,就是永久的循环,我们一旦停滞不前,那么永恒也将被打破,所幸的是,不论我们如何选择,也不会打破永恒,我们所有的选择、所有的不选择都是对永恒的追随。是悲剧吗,我们被宿命挟裹,也许从微观来说,我们的选择自由性大的很,因为蚂蚁不会撼动大树,蚂蚁所有的选择都是在大树的前提下做出来的,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悲剧。我们的意义在吸取大树汁液中获得,与大树融为一体而达到永恒,我们的意义也在于不短繁殖不断创新改变,最终也许就会所有蚂蚁都与大树连接。我们的发展、变革、延续、生老病死等一切按照时间和变化做出的努力,都是骨子里带的,而是不是永恒赋予我们这种能力的。所以我们遵守永恒的力量,不论他是什么形式,是艺术家、是圣徒、还是为了维持社会延续,都是应该做的。但是在我眼里,神圣艺术家,是最美的。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读后感 第(2)篇

    我不知道如何写这本书的书评,只好盗用郭老师的一段话: 以爱待别人并不必表示是允许他人能随心所欲的去做。有时候,人必须上战场以做出关于人真正是谁的声明:痛恨战争的人最伟大的声明。有时候,你可能必须放弃你之是谁以便做你是谁。在最个别和最个人的关系里也是一样的。生命可能不只一次要你藉由演出你本不是的一面,来证明你是谁。这并不意谓着,在人际关系里,如果你受到伤害,你就必须“伤害回去”(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个意思)。它只不过意谓着,容许别人继续引起伤害,也许并不是最具爱心的作法――不论是为你自己或为别人。事实上,没有邪恶的东西,只有客观的现象和经验。藉着你称为恶的东西,以及你称为善的东西,你定义自己。所以最大的恶乃是,声称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是恶的。选择如神一般并不意谓着你要选择做一个殉道者。显然也不意味着你

  • 8、 科学的发现读后感

    篇一:科学的发现读后感

    看看这个。自己感觉。文章不能完全粘上来。有兴趣自己查。太阳系的真相

    [1969年登月回来后,由于在月球上看不到星星,美国军方立即列入最高机密,且列入机密教育课程,开始动员所有的人力去计算前往探测太阳系皮壳的计划,于1972年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探测任务。其中阿姆斯特朗回来后立即得到忧郁症并且接受心理治疗。他一直对nasa(美国太空总署)很不谅解,因为他认为nasa不该欺骗全世界的人。]

    1969年7月20日的阿波罗11号,美国从月球上带回了第一批岩石,研究室立即确认了「水」的存在事实,其中不止确认了月球上的水,还安置了「月震仪」,确认了月球的共振异常,内部是未知的元素。在当时,受到理论派人士使用推论的方式驳倒,他们认为月球的岩石有水的情况,只是地球上的空气渗入,时至今日,这帮蠢人还在沾沾自喜。在其后,美国先后带回了数次的岩石,每次都有「水」的证据,而阿波罗12号采集非常多的岩石,其中有两块是二百亿年前的岩石,元素非常的奇异,一直被列入最高机密。

    月球上的元素,多数与地球上不同;相同的元素部分,纯度非常之高。而美国军方顺着理论科学界人士的意思,随他们胡闹。三十年后,理论派人士还悲惨的在诉说:「我们从未登月」,这帮愚痴蠢人的用意是企图吸引更多盲目的信徒,利用这帮信徒去颠覆中国科学,达到自己的利益为目的,他们让中国人只读马列主义著作,让中国人嘴里高喊革命口号,手里高举红宝书,让中国人的科学技术远远地落后于美国。

    美国与苏联在1943年尼古拉特斯拉逝世后开始着手太空计划,由于美国盗取的文献与获得的信息较多,除了与苏联一同登月与登火星,更成功抛出宇宙飞船前往太阳系边缘探测,直到三十年后终于确认了尼古拉特斯拉的伟大预言:「太阳系有防护罩,通过旋转进行共振放大才能脱离太阳系的囚牢,才能转移到任何一点上。

    篇二:科学的发现读后感

    针对对小学课外阅读的调查具体情况,为有效的改变农村学生目前的课外阅读现状,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量达400万字的目标。特制订本方案。

    一.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

    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

  • 9、 发现母亲的读后感

    在《发现母亲》的书中作者从生理的角度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发现母亲》的读后感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孩子在父母的扶持下走出第一步,孩子在父母的期盼中学会说第一个字。

    孩子最初认识的世界,学会的东西都是在家庭这个课堂由父母教会的。

    在《发现母亲》的书中作者从生理的角度阐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出生时胎儿平均脑重是350克仅为成人的25%,仅仅6个月后,它就己达到成人的50%。在两岁半时达到75%,五岁时达到90%布到这时人的大脑主要部分己经发育成熟。作者说一生之计在于童,婴儿的一年等于十年。

    人的智慧就来自于大脑,早期的教育的确是极其重要的。

    父母这个老师要当的合格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开好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遗憾的是有许多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孩子还小这样的声音在今天依然不绝于耳。

    所有的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是喜欢动手触摸和抓取身边的东西,他们睁大眼睛四处张望,仔细倾听着声音的来源。

    那是孩子正在学习,父母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

    由于孩子小时候对母亲的依赖,所以教育与母亲更有直接的关系。

    最早孩子的学习以模仿为主,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母亲成为孩子的主要观察模仿对象。

    孩子时刻都在学习中,教育也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孩子和母亲在一起时,母亲的举手投是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母亲说话和气孩子会学,母亲粗暴孩子也会学。

    所以面对孩子时母亲要重新检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那些是该做的那些是不该做的,要知道有一双纯净的眼晴在看着你。

    同样是带孩子上公园的母亲,由于母亲的教育意识的差别孩子的收获就会不同。

    有的母亲在公园游玩的过程中会教孩子认识各种花草树木,告诉孩子这是月季花那是喇叭花,这是扬树那是柳树。

    而另一种母亲就只管让孩子去玩,自己实际只起了一个看护的作用。

    其实教育孩子并不难办到,不需要固定的模式,过马路时告诉孩子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孩子会养成守秩序的习惯。

    孩子玩过玩具告诉母亲告诉孩子自己把玩具收好,孩子会养成整洁的习惯。

    饭前便后教育孩子冼手,孩子会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坐公交车教育让座给老人,孩子会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

    你不必是具备高学历的母亲,告诉孩子你所知道的,你所能做的就足够了,重要的是坚持自己也做到。

    你要教孩子的不仅仅是这是什么树,更不是非要讲清楚这棵树是

  • 10、 童年的发现读后感

    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重点叙述了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作者那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他那惊人的想象力读后我很受启发。他之所以在童年就会有这个发现,主要是因为:第一,敢于提问;第二,反复思考;第三,大胆想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大胆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勤奋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充满神秘的。小时候,我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还经常跟在爸爸、妈妈身后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火箭怎么能升上天空?什么是原子弹?为什么一年要分春夏秋冬?这些问题常常使爸爸、妈妈都目瞪口呆,他们被我问住了答不上来时显得很狼狈,有时就胡乱编个答案搪塞过去,我也就似懂非懂地相信了他们。

    通过学习《童年的发现》,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科学是一项严谨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曾经听说,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可我曾看过着名生物学博士曹虎的一篇文章《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才知道人类的远祖到底是森林古猿还是海猿,至今还是一个谜呢!我想,长大后,我一定接过这根科学的魔棒,象费奥多罗夫那样弄清究竟谁是我们的老祖先。

    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第8课《童年的发现》。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 : 作者费奥多罗夫在小的时候,晚上做梦总梦见自己会飞,会滑翔,于是,他就耗尽了心思,把这个道理弄懂了。后来,他明白了婴儿在妈妈肚子里得待上九个月才能出世,于是,他的脑子里涌出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他又刻苦研究了很长时间,生物课上,当他为自己的发现而暗自窃笑时,被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请出了教室罚站。

    从这篇文章中,我感悟到了 : 费奥多罗夫是一个想象力丰富、聪明好学的人,他遇到问题刻苦钻研,还有自己的想法,不把问题搞清楚就不罢休。由他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时我做事总是没做完,就放到一边半途而废,爸爸妈妈好话歹话都说尽了,我才不情不愿的爬起来重做。俗话说 :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哪儿跌倒就从那儿爬起来,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学习费奥多罗夫身上那种 敢于提问、留心观察、反复思考、大胆想像 的精神。

    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首先写了我发现了什么,然后就写了我是如何发现的。我

  • 2023-06-27

  • 2019-10-29

  • 2022-11-21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1-08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3-06-04

  • 2019-09-26

  • 2023-05-25

  • 2019-10-19

  • 2021-10-01

  • 2019-10-23

  • 2019-09-21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1-08-21

  • 2022-12-25

  • 2023-04-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2024发现儿童的力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